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比较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比较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比较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比较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比较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12年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网络报名工作于3月15日结束,由于今年全国多个省区在临床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中特地注明:“临床医学专业科学学位的研究生不得以研究生学历报考临床类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许多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因此被阻挡在考试大门之外。

临床医学专业科学学位研究生无法参加临床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直被认为是进入医疗行业的第一道门槛。如今,这场被称为“科硕门”的风波目前还在持续,回顾整个事件,击碎了学子们医学梦的,除了严苛的招考条件,还有什么?

学生:上这三年学,我付出了多少东西,但是国家一个规定是说,以后我连医疗行业的这个门都进不去了。

对于跨专业考上临床医学专业科学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无法参加临床类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也就意味着医疗行业的大门就此关闭。

学生:它规定的这批人就是只有科学学位的,本科不是西医临床的,比如说基础、口腔、护理、检验,这批都排除在外了,就是说本科不是西医临床的硕士研究生是西医临床的,但是科学学位的以后都不能以研究生学历来报考。

在新规出台之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直按照现行的2006版规定执行,其中虽然强调了考生的临床实践经验,但并没有明确提出禁止科学学位硕士参加临床类执业医师考试,而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对于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参加临床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做法,卫生部一直不认可。

卫生部工作人员:不让考,之前也从来没有说过让考。

记者:为什么到这一届突然出了这样的规定?

卫生部工作人员:就是因为发现他们审核不严,现在才出了这个规定,明确了不让考。

国内两类硕士培养方式差别并不明显

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并不相同,根据我国目前现行的教育制度,科学学位进行理论研究,以撰写理论研究论文为主,而专业学位则着重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更偏向于实际应用。据此,卫生部门认为,科学学位的临床专业硕士参加临床类执业医师考试并不合适。

卫生部工作人员:做科研比做临床需要更高的智商,你们可以继续做科研啊,你们导师培养你的时候,导向有问题。做个医生多简单,做个科学家多难啊。

但实际上,对于科学学位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国内高校在培养方式上差别并不明显。

高校老师:我们几届的学生都是要做一部分课题,还要做一部分临床,并且我们有目的地在培养他们临床方面的知识,目的就是让他们出去以后,在比较大的医院也能搞一点课题,但是也不要脱离临床。

这位多年从事临床专业教学的老师透露,出于对学生将来就业等方面的考虑,国内多数医科院校对科学学位硕士大多采取这种科研和临床并重的做法。而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们看来,与专业学位相比,科学学位硕士更具挑战性,也更适合自身发展。

学生:科研型的分数当时都比较高,而且是公费的名额比较多,我们可能当时达到80%或者75%左右,但是专业型硕士当时是刚开始招,而且招的话都是自费的,我们当然很偏向于一些公费名额。

学生:科学学位相对来说要求比专业学位要高,不管是修的学分,发的文章都要高,除了完成专业上的东西以外,我们还要再去做一些额外的工作。

而在一些老师看来,培养科研人才不能过多过滥。更多的应该考虑现实情况。

高校老师:重点院校可以,比如北医大协和啊它本身招的学生就少,让他专门搞科技学位,那他可以去,下面的基层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它主要的目标,主要的对象培养就是临床医生啊,当然临床医生他也有个学位,他在临床上、科研上都有提高,这对几个方面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政策规定vs学生尴尬

科硕门风波如今仍未平息。面对尴尬的处境,未卜的前途,不少临床专业科学学位的学生也表示,理解相关政策背后良好的意图,但也希望,在政策执行时不必疾步前行,能给风波中各方,一个适度的缓冲期。

一边是政策的规定,一边是学生的尴尬。如何解决呢?由于目前卫生部还没有下发正式的报名资格修改文件,学生们也寄希望于电话通知不够准确,那么卫生部是如何回应的呢?

对此,中央台记者联系到卫生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他表示,现行的《医师

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是按照《执业医师法》制定,2006年正式实施,2008年曾经做出过部分调整,如果出台新的修改方案也会经过专家的慎重考虑,不会轻易改变。

目前跨专业科研硕士”的报考问题已经引起卫生部的重视,已经通过部长信箱和其他途径了解情况,相关部门也在协商相关办法,并将尽快给考生做出答复。事件进展,中国之声还会继续关注。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培养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依据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校发【2011 】36 号)等文件精神,为保证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本专业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作出贡献而奋斗。 (二)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疑难问题,能对下级技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或基本达到主管技师的临床工作水平。(三)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临床检验专业知识。 (四)具有从事临床检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临床检验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学制和培养方式 基础理论课学年。3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习时间半年,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临床专业理论及诊疗技能训练为一年半,培养方向

专门研修(含论文工作)为一年。 三、研究方向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 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三)临床血液学检验 四)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社会科学部 36 3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4 4 外国语言学 12 3. 英语 系 4. 统计学及 SPSS 软件应用 70 5 公共卫生学 系 )核心课程二 (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单位 医学检验系 1.检验与临床 30 2 医学检验系 2 30 临床实验室管理 2. (三)专门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单位 1.临床免疫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3.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原理与实践 30 2 医学检验系 4.临床血液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5.临床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6.临床输血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五)临床输血检验 (六)临床分子诊断学 公 共必修课: 四、课程体系设置 (一) 学分 开课单位 学时 课程名称 1.自然辩证法 18 1.5 社会科学部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附件1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 培养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3〕56号)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不断完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建立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衔接,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发展,特制定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第一条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临床医师。 二、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多发病诊治工作。 三、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四、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 第二条招生对象与入学方式 一、招生对象。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入学方式。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并达到规定要求,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第三条学习年限与培养原则 一、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3年。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可以延期学习年限,具体由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有关文件自行规定。 二、培养原则。培养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培养过程应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 第四条课程学习与考核 一、课程设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应根据硕士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开设课程,学位课程应满足学位授予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内容应涵盖人文素养、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与方向 临床医学专业,该专业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得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得基本理论与医疗预防得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得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得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人类疾病得诊断、治疗、预防方面得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得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得能力。 临床医学就业岗位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岗位包括:医药代表、医药销售代表、销售代表、销售经理、产品专员、产品经理、护士、内科医生、区域销售经理、外科医生、临床医药代表、招商经理等等。临床医学就业方向 1、内科学 (1)传统就业受挫 随着人们对健康与保健得关注度越来越高,医学行业得发展势头也越来越迅猛,去年在考研热门专业排行榜中位居第九。但内科在就业上很重要得一点就是,临床工作不仅注重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得操作经验,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得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得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得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越就是知名得医院自然越瞧重这一点,这对毕业生来说也就是个不利得因素。 (2)新型就业兴盛 医疗事业进行改革,北京市将全面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而且“家庭医生”得费用,医疗保险可以报销,个人只需负担一部分,这将会使家庭医生有更为广阔得发展前景。对于医科学生尤其就是内科专业来说,这无疑就是个喜讯。 (3)镀金寻求发展 只有自身实力提升了,才有提高外界条件得基础。高学历才能高起点,调查表明,硕士研究生得薪水平均值较本科生高出约1000元左右。 2、儿科学 3、老年医学 人口老龄化就是全世界与我国面临得一个严峻得问题。随之而来得就就是老年人得医疗、社会保障、心理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样一个庞大群体上述方面得需求成为一个重要得、急待解决得问题。 其中老年医疗与保健就是最突出得一个问题,从事老年医学方面职业得社会需求也将大大提高。社会将急需医学、老年医学、健康保健与护理等方面得专业人才,从事老年人事业。如此大得社会需求也将为这个行业得从业者带来丰厚得经济回报,同时也将为老年人得身心健康做出贡献。所以老年医学专业就业前景瞧好。 4、神经病学 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与高致残率得特点,己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得热点之一。当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组成得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己成为生命科学中得前沿科学,具有广阔得发展前景。 该专业毕业生可到综合性医院神经精神科、临床心理科与精神卫生专门机构工作,也可到医学科研机构与医学院校,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 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客观得讲精神卫生专业与临床其她专业比要相对容易就业,就业一般都就是大中城市。我国

湖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学位

湖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类别教育硕士 类别代码0451 专业领域教育管理 领域代码0451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比较宽厚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基础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学科研的能力和人际沟通协调的能力。 4.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2门教师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不计学分。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2学分) 3.教育学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2学分)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教育统计与评价(3 学分) 2.教育管理学(3学分) 3.教育政策与法律(2学分) 4.教育管理案例分析(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与前沿讲座(2学分)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 3.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专题(1学分) 4.教育社会学(2学分) 5.教育史专题(2学分) 6.社会心理学专题(2学分) 7.教育哲学(2学分) 8.心理咨询与辅导(2学分) 9.发展心理学(2学分) 10.教育评价(2学分) 11.团体辅导(1学分) 12.校长与教师专业发展专题(2学分) 13.学校管理心理学(2学分) 14.班主任工作专题(1学分) 15.基础教育督导(1学分)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有机衔接试点培养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精神,不断完善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适应临床医学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衔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医教协同相关政策,结合北京协和医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条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是: 一、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人文素养和优秀的专业素质,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科常见疾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诊治以及危重病人抢救工作。 二、掌握本专科坚实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医患沟通能力。

三、掌握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 四、掌握1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五、身心健康。 第二条培养对象 一、统招入学的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本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考核优秀转博生 优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通过阶段考核转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 第三条培养年限、时间分配、培养模式及分流 一、培养年限:3-5年(根据各专科医师培训实施细则)。在规定时间内未达到培养要求者,按照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可申请延长学籍一年。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允许提前毕业。如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计划,须提前三个月由研究生提出申请,导师同意,经培养单位教育管理部门向研究生院递交延期报告,经批准后方可

医学与科学之辩证

医学不是科学 首先我方先开门见山对辩题中的词义进行界定: 定义医学:不仅是预防、治疗、处理疾病的一种科学,更是一门人学,哲学,社会学, 医学不仅需要才智与技术、经验与感悟,更需要博爱与奉献、敬畏与悲悯。医生不是治疗疾病的机器,是一个有人性和温情的人,病人更不是病,而是有着自己的全部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的活生生的个人,医学是一个人和人之间的带着温情、尊严和敬畏的交往! 科学: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陈述、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科学知识具有普遍性。科学方法具有客观性,科学理论具有严谨性。科学理论在逻辑上不能自相矛盾,否则就不是科学。 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对“科学”的属性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科学性(特别的学术禀性与方法类型),一层是科学化(发展的向度与路径)。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补充: 分类医学:当代主要形成了东方医学(包括中医,藏医、蒙医等)和西方医学(即西医), 以及融合又形成了第三种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 科学: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两类。 起源:前科学时代的医学不一定是科学的医学,比如说传统的中医、古希腊的医学、阿 拉伯的医学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医学的起源:①人类本能救护以及在寻找食物时发现食物具有治病作用;②生活经验创造了医学。先古人类通过砭石、骨针治疗疾病的经验。并发现活动肢体可以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导引术”、“五禽戏”;③医、巫的合与分。“古埃及医师运用念咒、画符和草药治病,前二者就是巫医。 本质医学:医疗活动本质上是一次消费过程,是人文关怀,是一项金钱与技术、情感的 交换与交流,不能忽视人性、情感、尊严等人文因素,同样也不能忽视市场法则。 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以逻辑工具去论证假说和设想的合理性。当然也可以说,是以逻辑工具去论证偏见的合理性。 目的医学:医学成功的标准是获得了疗效。 科学:科学成功的标准是获得真理。 人性总是高于、先于工具理性的,这是医学的大前提。 卫生部长陈竺说:医学是科技与人文的交集,也就是说医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具有人文学的属性。 从中医学医学模式:人体——自然——社会心理(天人一体现)到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都在强调主体、主体的心里和所在环境 医学不只是科学,更是人学,医生所面对的是整体的人,应该确立以患者生活为中心的治疗目标。病人不是病,而是人,是有着自己的全部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的活生生的个人。一个医生只有当他自己不是一架医疗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广泛兴趣和活泼感受的人,不把病人当做疾病,而是当做完整的人来对待。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生课程设置的思索

收稿日期:2012-07- 17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SDYY11099)作者简介:姜昱竹(1977-),女,山东文登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医学免疫学教学及科研工作。 通讯作者:魏凤云(1972-),女,山东广饶人,副教授,硕士, 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研究工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索与探讨 姜昱竹,吕长俊,栾希英,宫建伟,魏凤云 (滨州医学院,山东烟台 264003 )摘要:为适应医学的迅猛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现状,并借鉴国外医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特点提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医学人才应把握的几个原则。关键词: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769(2012)06-1138- 03Thinking and Discussion on the Curriculum ofProfessional Graduate Deg ree in Clinical MedicineJIANG Yu-zhu,LV Chang-jun,LUAN Xi-ying,GONG Jian-wei,WEI Feng-y un(Binzhou Medical colleg e,Yantai 264003,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ine and changes of medical pattern,the cur-riculum of professional graduate degree in clinical medicine should keep in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trend of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curriculum of p rofessionalgraduate degree in clinical medicine at China’s medical schools and discusses several principles oftraining new-type medical personnel fit for social development by learning from the curricular featuresof medical postg raduates in other countries.Key Words:professional degree in medicine;graduate student;curriculum 我国自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培养的试点工作,1991年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发了《 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简称《办法》),明确将医学学位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改变了多年来医学研究生教育单一的“科研型”培养模式,这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 举措, 对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1] 。课程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的中介桥梁[2] 。因此,构建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 育特点,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要的课程体系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探讨。 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在课程设置中,不是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体,而是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其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安排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不是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专业学位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1.1 培养目标的实施不够到位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过程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作为根本依据,课程设置是否能体现或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培养目标,是评 · 8311·西北医学教育(http://xbyx.cbp t.cnki.net)2012年12月第20卷第6期NORTHWEST MED.EDU.Dec.2012Vol.20No.6

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校排名

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 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 3 复旦大学医学院 4 上海交通大学 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 6 华中科技大学 7 中南大学 8 四川大学 9 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10 浙江大学 11 首都医科大学 12 吉林大学 13 中国医科大学 14 山东大学 15 哈尔滨医科大学 16 武汉大学 17 河北医科大学 18 重庆医科大学 19 天津医科大学 20 南京医科大学 21 苏州大学 22 暨南大学 23 西安交通大学 24 郑州大学 25 南京大学 26 北京中医药大学 27 广西医科大学 28 山西医科大学 29 福建医科大学 30 中国药科大学 31 青岛大学 32 安徽医科大学 33 东南大学 32 汕头大学 34 新疆医科大学 35 广东医学院 36 广州医学院 37 南京中医药大学 38 广州中医药大学 39 大连医科大学 40 东南大学 41 上海中医药大学

42 沈阳药科大学 43 南昌大学 44 成都中医药大学 45 遵义医学院 46 温州医学院 47 南通大学 48 山东中医药大学 4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50 内蒙古医学院 51 徐州医学院 52 贵阳医学院 53 潍坊医学院 54 天津中医学院 55 同济大学 56 湖南中医药大学 57 南华大学 58 湖北中医药大学 59 滨州医学院 60 浙江中医学院 61 辽宁中医学院 62 泰山医学院 63 兰州医学院 64 新乡医学院 65 河南中医学院 66 江西中医学院 67 宁夏医学院 68 蚌埠医学院 69 川北医学院 70 江苏大学 71 皖南医学院 72 锦州医学院 73 佳木斯大学 74 延边大学 75 泸州医学院 76 厦门大学 77 湖南师范大学 78 沈阳医学院 79 长春中医学院 80 广东药学院 81 福建中医学院 82 陕西中医学院 83 石河子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一、基本素质与基本精神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发挥人道主义精神,履行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遵循医学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 3、基本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医疗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疾病预防的观念和健康教育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4、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二、基本知识 1、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 2、学位课程设置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课程总门数不少于8门,总学分不少于30分。课程考试必须全部及格(含补考)才准许授予学位。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通过

全国英语等级四级考试,才准许授予学位。 三、临床实践 1、临床实践培训不少于33个月。 2、专业研究生应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3、入学前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临床医学硕士生,在学期间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名参加资格考试。学位申请人必须在毕业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才准许授予学位。 4、按照住院意识规范化培训标准内容进行培训,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可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学位申请人必须在毕业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才准许授予学位。 5、临床能力考核。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专家组考核,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规范的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 四、学位论文 1、学位申请人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撰写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临床医学生专业思想认知分析

临床医学生专业思想认知分析 临床医学生专业思想认知分析 内容简介: 临床医学是医学专业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在目前医学专业技能和医学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质同等重要的培养模式下,作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做了以下调查,来分析学生的思想认知。调查内容: 1.专业态度。 专业认知。 3.专业行为。 4.专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是医学专业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在目前医学专业技能和医学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质同等重要的培养模式下,作者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做了以下调查,来分析学生的思想认知。调查内容: 1.专业态度。 专业认知。 3.专业行为。 4.专业思想。 1专业态度专业态度是从事专业学习的前提,良好的专业态度对于专业知识具有促进作用,在对医学专业态度的研究中,对于中医、护理等研究的较多,但是对临床研究的比较少,这主要是临床医学学生不稳定性突出,并且调换专业的学生多。对于临床医学的报考,很多人都是听从父母或者他人的建议,是自己本意的人比较少,在加上最近几年,我国医患之间的事故较多,这就对学生对

临床医学的态度有一定的看法。 2 专业认知专业认知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内涵,高校根据社会经济需求和本校资源环境确定培养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标最终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课程的体系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固。但是很多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学生,对于课程体系的目标不了解,很多对所学的知识很茫然,就谈不上专业认知。 3专业行为专业行为是学生在校期间对专业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和学业完成情况,它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将来很好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关键。专业行为是将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关键。 4专业理想专业理想是学生对于学习本专业未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它是决定学生以后在此专业的领域能有什么样的造诣,成为一个怎样的从业者,研究表明,很多学生还是有崇高的职业理想的。 内容简介: 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医科学生具备医疗卫生岗位的胜任力,近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升格转型发展带来的内部建设和扩张之间的不协调,以及卫生需求的变化和医疗服务的法制化,这都要去学校培养的学生要在岗位上具有胜任力。而从很多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医科学生具备医疗卫生岗位的胜任力,近年来,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升格转型发展带来的内部建设和扩张之间的不协调,以及卫生需求的变化和医疗服务的法制化,这都要去学校培养的学生要在岗位上具有胜任力。而从很多学校为了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求,提出并实践了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到职业精神养成、从基

学前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前教育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2017 年修订) 专业代码:045118 一、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专任教师和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 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前教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总学分不少于 38 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4 学分) 1.英语(4 学分) 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 学分) 3.教育原理(2 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 学分) 5.教育研究方法(2 学分) 6.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 学分) 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专题(2 学分) 1.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2 学分) 3.学前教育发展前沿专题(2 学分) 4.幼儿教育观察与评价(2 学分) 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 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 学分) 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 (1)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2 学分)

(2)学前教育名著选读(2 学分) (3)国内外幼教改革动态(2 学分) 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 (1)幼儿教育科研指导(2 学分) (2)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2 学分) 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 (1)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 学分) (2)教育政策与法规(1 学分) (3)中外教育简史(2 学分) (4)幼儿教育实践专题研究(2 学分) (四)实践教学(8 学分) 1.校内实训(2 学分):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 2.校外实践(6 学分):包括教育见习(1 学分)、教育实习(4 学分)、教育研习 (1 学分)等。 五、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六、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完整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有序组织实施。 2.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 1 学期。教育见习安排 在第一学期,由学院组织;校内实训安排在第二学期第 15-18 周;教育实习、教育研 习安排在第三学期,由学校统一组织。有充足的实践实训设施和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能切实保障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七、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领域和方向相一致,来源于幼儿教育教学和相关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第 12 周左右。开题 完成后,结合实践过程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二)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报告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 少于 2 万字。 (三)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基础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教师或研究人员。 (四)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以培养临床高级专业人才为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事业而献身。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继承和发扬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能独立承担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在临床医疗技术上达到临床高级专业人才水平。 4.结合临床实践,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3年。 三、研究方向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疾病的临床研究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疾病的临床研究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病的临床研究 (五)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六)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研究 (七)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八)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的临床研究 四、培养方法及要求 课程学习集中半年时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课程 1.公共必修课20学分 自然辩证法3学分(54学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36学时) 外国语(英或日) 6学分(216学时) 医学统计学3学分(54学时) 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基础4学分(68学时)

临床医学生的自我介绍

临床医学生的自我介绍 临床医学生的自我介绍范文篇1 我叫xx,是XX医学院XX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了丰富的知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 本人工作方面:做事勤奋诚恳,自信上进,喜欢交往,致学以用。在学习方面:专业基础扎实,虚心,好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学习新兴技术和新的方法。心理方面:自我调节能力较好,有耐受。个人亲和力较好,善于沟通和交流。 对于医学,我有着深厚的感情。学医五年,我被这一门学科深深地迷住了,细读医理,不禁酣畅雀跃,精研医案,往往拍案叫绝,掩卷沉思,常感豁然开朗之妙,临床印证,时有立竿见影之功。 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我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别人眼中,我工作勤恳,为人坦诚,思想活跃,吃苦耐劳,维护集体利益,有敬业精神,与人为善,尊重他人。我深深懂得有高尚的道德观和完美人格的重要性,我也深信自己能做得更好。 临床医学是一个高尚的专业,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去探索和发展,我深知:只有拥有一技之长,精通自己的专业技能,

才能在社会立足。在大学里我全身心的投入对这个专业的学习中。真诚的希望贵单位能给我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我将继续努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让自己不断成长,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能为单位做贡献。 临床医学生的自我介绍范文篇2 我是**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 四年大学的临床理论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医院给我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机会,使我对临床各科室的常见病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最佳的处理。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我赢得了上级医师的一致好评,更使我信心百倍,成为我今后工作生活中的知本。 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形成了我沉稳果断、热忱高效的工作作风。在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各阶段中,我曾任班长,学习委员等,成功地组织了无数次班集体校内外活动,工作得到同学的认可与老师的好评,我所在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本人也多次赢得了优秀共青团员、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我相信有了这些工作经历,我一定能够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好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学科教学(数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数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

分。 学科教学(数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关于实践教学(6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第二学期最后3周在校内进行教师岗位培训,使研究生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敬业精神、能够写好教案、能够辅导和答疑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演讲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为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学期到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 五、教学方式 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专业学位类别

专业学位共设40个类别,具体各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及专业领域名称为: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专业领域代 码 专业领域名称 0251 金融硕士 0252 应用统计硕士 0253 税务硕士 0254 国际商务硕士 0255 保险硕士 0256 资产评估硕士 0257 审计硕士 0351 法律硕士 0352 社会工作硕士 0353 警务硕士 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01 教育管理 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11 学科教学(音乐)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13 学科教学(美术)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15 小学教育 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17 科学与技术教育

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18 学前教育0451 教育(博士、硕士)045119 特殊教育0452 体育硕士045201 体育教学0452 体育硕士045202 运动训练0452 体育硕士045203 竞赛组织0452 体育硕士045204 社会体育指导045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0454 应用心理硕士 0551 翻译硕士055101 英语笔译0551 翻译硕士055102 英语口译0551 翻译硕士055103 俄语笔译0551 翻译硕士055104 俄语口译0551 翻译硕士055105 日语笔译0551 翻译硕士055106 日语口译0551 翻译硕士055107 法语笔译0551 翻译硕士055108 法语口译0551 翻译硕士055109 德语笔译0551 翻译硕士055110 德语口译0551 翻译硕士055111 朝鲜语笔译0551 翻译硕士055112 朝鲜语口译0552 新闻与传播硕士 0553 出版硕士 0651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0851 建筑学(硕士、学士) 0852 工程(博士、硕士)085201 机械工程0852 工程(博士、硕士)085202 光学工程0852 工程(博士、硕士)085203 仪器仪表工程0852 工程(博士、硕士)085204 材料工程0852 工程(博士、硕士)085205 冶金工程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0

---------------------------------------------------------------最新资料推荐------------------------------------------------------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M.D.)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2004 年 5 月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12、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二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4、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在山东大学规定的核心期刊(B 类以上,含 B 类)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著(作者单位为山东大学)。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培养年限: 3 年,其中学位课程学习至少半年时间,从第二学期开始进入导师所在科室,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临床实践和科研论文的撰写。 1 / 3

三、培养办法与要求: (一)第一阶段(课程学习阶段)半年: 本阶段首先集中学习课程半年(无假期)。 修满本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规定学分。 具体学分要求: 在申请学位前至少修满 15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 11 学分。 课程设置如下: (1)必修课程: 包括学位公共课和学位专业课①学位公共课(8 学分):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54 学时 2 学分第一外国语 108 学时 4 学分专业外语 2 学分②专业课(各专业课设置,见附表 1 ) 3 学分(2)、专业选修课(供各专业选修课程,见附表 2): 不少于 2 门,不少于 4 学分(二)第二阶段(临床实践及科研论文撰写阶段): 此阶段为 2.5 年。 要求每位申请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至少有一年时间在本学科专业(二级或三级学科)内的各研究方向轮转工作,同时完成专业课专业外语的学习;承担一定量的教学任务,讲授部分临床辅导课;承担本专业一定的门、急诊工作。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培养方案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依据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校发【2011】36号)等文件精神,为保证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本专业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作出贡献而奋斗。 (二)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疑难问题,能对下级技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或基本达到主管技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三)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临床检验专业知识。 (四)具有从事临床检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临床检验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学制和培养方式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基础理论课学

习时间半年,临床检验诊断学相关临床专业理论及诊疗技能训练为一年半,培养方向专门研修(含论文工作)为一年。 三、研究方向 (一)临床免疫学检验 (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三)临床血液学检验 (四)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五)临床输血检验 (六)临床分子诊断学 四、课程体系设臵 (一)公共必修课: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单位 1.自然辩证法 18 1.5 社会科学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3 社会科学部 3.英语 144 12 外国语言学系 4.统计学及SPSS软件应用 70 5 公共卫生学系 (二)核心课程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单位 1.检验与临床 30 2 医学检验系 2.临床实验室管理 30 2 医学检验系 (三)专门课程 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单位 1.临床免疫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3.临床分子生物学诊断原理与实践 30 2 医学检验系 4.临床血液学检验研究进展 30 2 医学检验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