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在五常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 
水稻二化螟在五常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 
李艳君 
(五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黑龙江五常150200) 

摘要:二化螟在中国主要危害地区为湖南、湖北以及贵州、云南高原地带。随着近年气候变化及种植结构调 
整等因素,形成南虫北移,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二化螟1997年在五常市杜家镇首次发现,短短十年 
间,其发生已经遍布五常水田区,危害逐年增加。通过调查和试验,掌握了二化螟在五常市的发生规律和防 
治技术,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二化螟(Chilo su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 
科,俗名钻心虫。五常市最初发现是在1997年,2002年 危害面积达40万亩,到2009年发生面积达150多万亩。 近四年田间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虫数分别为0.801头, 0.102头,0.0453头和0.159头。为掌握二化螟在五常市 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五常市植保站对二化螟的危害 症状、危害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并将结果报道如 下。 1为害症状 二化螟在五常市己成为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二 化螟危害时间长,从孕穗到抽穗直至结实,都可以查找到 它的危害踪迹。在本田时期首先群集在叶鞘内为害,蛀 食叶鞘内部组织,被害叶鞘成水渍状枯黄,形成枯鞘,此 时剥开叶鞘,内有虫少则几头,多则几十头,2龄以后幼 虫开始蛀入稻株内部食害。在分蘖时期,咬断稻心形成 枯心苗;孕穗期为害造成枯孕穗,抽穗期为害造成白穗; 乳熟期至成熟期为害造成伤株。早期为害可造成整株枯 死,呈灰白色,严重发生的田块出现条条、片片的枯死株, 甚至绝产。而虫伤株的外表虽与健株没有太大差别,但 由于茎内组织被蛀食,影响千粒重降低,遇风易引致倒 伏,造成大量秕谷,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2发生规律 2.1发生时期 二化螟在五常市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水稻 根茬或稻草中越冬。7月初可见初孵幼虫群集为害,7月 5日大部分蛀茎为害,7月10日开始转株为害。不同年份 因气候条件不同,二化螟的发生及为害时间可提前或延 后7~10天。 2.2与品种关系 同一时期育苗插秧的水稻,有香味的长粒型品种较 
圆粒型品种危害重。长粒型水稻较圆粒型水稻上的卵多 
1.7倍,虫伤株多2.2倍,幼虫体长增加20%;从植物形态 
学角度观察,二化螟在植株高大、叶片长、茎杆粗的品种 
发生重,而叶片狭窄、植株矮、茎杆细的品种发生轻;从品 
种的生育期来看,晚熟品种危害重,早熟品种危害轻;从 
栽培技术方面看,水稻超稀植栽培、穴穗数多、株型高的 
发生重,栽插密度大,株型矮小的发生轻。 
2.3与施肥的关系 
施肥量较高的水稻,长势繁茂,色泽浓绿,发生二化 
螟较重,而施肥少、长势纤弱、色泽发黄的水稻则发生较 
轻。 
2.4与水层管理的关系 
田间缺水、干裂的田块二化螟发生较重;深水灌或浅 
水勤灌的发生轻。 
2.5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二化螟发生和寄主植物远近有关。二化螟可以 
在菊科植物、芦苇、稗草等多种农田杂草上寄生,远离这 
些寄主植物的地方发生轻。 
(2)二化螟的发生与春季温度有关。春季温度正常, 
幼虫死亡率低,发生期提早,数量多,危害重,春季低温多 
湿,则延迟其发生期,30℃以上的夏季高温干旱天气不利 
于二化螟的生长发育。 
3防治技术 
3.1综合防治技术 
由于当前的耕作栽培制度、品种布局及气候条件等 
因素都利于二化螟的发生为害。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必 

作者简介:李艳君,女,1969年出生,学士学位,高级农艺师,常年从事植物检疫及植物保护工作。通信地址:150200五常市五常镇文化路2号.E—mail: 
li yan
_
jtm2006@163.Gom。 

地址:10o125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o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http://www.caaj.org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o ̄o.q-g7期 

67— 
植物保护 
须贯彻“综合防治技术”,充分掌握二化螟虫的发生动态, 
充分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及化学防治等措施开展防治, 
坚持科学用药,把害虫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允许的经济指 
标内,使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到最低限度,确保绿色食品的 
生产规程。 
3.2防治指标及防治适期 
按苗情查卵量定防治田:根据测报,在成虫盛发高峰 后2~3天,根据水稻类型田的实际情况检查卵块密度,侧 重查当前长势旺盛、叶色嫩绿色的类型田,每类型田各检 查2~3块,每块检查一分,当推算每亩有卵块达30块以上 时,即可全面施药防治,不足30块的定为抓“枯心团”防 治。也可用枯鞘率定防治田,方法是调查100丛水稻,平 均枯鞘率达2%时即开始用药防治。根据田间调查发现卵 孵化高峰3~5天,田间出现枯鞘高峰,5~lO天出现枯心高 峰。另外,二化螟发生重的地块,以3龄幼虫始盛期每亩 虫量指标250头,开始用药防治,可取得较好的防效。 3-3防治方法 ‘ (1)选择抗病品种:通过四年观察,五优稻一号、东农 V 、松梗6号等易遭受二化螟危害,在种植以上品种时要 注意及时用药防治。 (2)割水稻时不留稻茬,将有虫稻草烧掉或粉碎后秸 杆还田,在化蛹前将有虫稻草处理掉。 (3)割净池埂、水渠边的稗草、香蒲、芦苇等杂草,消 灭幼虫越冬场所。 (4)灯光诱杀成虫。根据二化螟成虫的趋光性,在盛 
蛾期用黑光灯进行诱杀,以减少虫源。 
(5)化学防治:通过田间观察看,防治二化螟要掌握 
在幼虫孵化后、钻蛀危害之前打药防治。五常这个时期 

般是在6月25日一7月l0日。从药剂试验结果看,虫 
杀手每亩用50 g防效为93.1%,杀虫双撒滴剂每亩用 
500 mL杀虫效果达94.5%。锐劲特每用30 mL防治效果 
可以达97.6%。化学药剂防治二化螟可采用普遍防治和 
局部防治两种方法。在发生较重的地块进行普遍防治, 
在发生较轻的地块进行局部防治,即在有虫株周围施药, 
防止二化螟幼虫转株危害。 

上接第3o页 
3熟制,适合在海拔400 m左右地区种植。可选用早熟水 稻品种(或组合),于3月下旬播种,确保8月中下旬收获; 选用台湾食荚豌豆于8月中旬用营养袋育苗,9月上旬移 栽,l0月底始收,确保在霜冻前收获上市;霜冻结束后及 时进行整地,3月初种植南韩春大萝卜,5月中下旬收获, 生育期60 ̄70天。 3.4.2单季稻.南韩春大萝卜9月底单季稻收割后,进行 稻田翻耕晒白,2月底进行整畦,3月初种植南韩春大萝 b,5月中下旬收获,产量约为6.0万kg/hm2,经济效益很 高。 3.4.3单季稻.香菜香菜于l0月下旬播种,次年3月上旬 收获,产量为0.83万kg/hm2左右。 3.4.4单季稻.花菜花菜选用早熟品种,于9月初育苗, 10月初移栽,l1月下旬收获,一般产量约为2.25万kg/ hm2左右。 4结语 闽东山区地形较为复杂,有山地、小平原、丘陵之别, 各地气候资源也不尽相同。从整体而言,闽东山区稻田 冬闲期气候资源比较丰富,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这段时间 内日照充足、太阳辐射较强,昼夜温差大,雨量比较稳定, 
作物生育期积温保证率较高,比较适合一些喜凉或耐寒 
作物的栽培。根据当地气候资源特点,趋利避害,探讨和 
摸索闽东山区稻田冬闲期各种作物的最适种植区域,逐 
步形成规模化生产,对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 
入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陈万胜,谢俊峰,金海燕,等.水稻单产徘徊不前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 
国农学通报,2003,l9(1):102.103. 
[2】 张玉书,班显秀,纪瑞鹏,等.辽宁省气候资源分析[J】.气象科技.2004,32 
(1):39-43. 
[3] 张劲梅.利用山区气候资源实现橄榄稳产高产[J】.中国农业气象, 

2003,24(4):61-63. 
[4] 冯颖竹.粤北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及其利用【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学报,1999,12(2):26-32. 
[5】 王志禄.陇南山区立体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J】.中国农业气象, 
1999,20(2):26—32:25・27. 
【6】 钟波.浅谈广西冬季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J】.广西农学报,2006;21(5): 
66.68. 


68.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7期http://www.eaaj.org 地址:100125:][;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