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林业各省林业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情况-自然保护区面积(万公顷)

四川省林业各省林业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情况-自然保护区面积(万公顷)

辽宁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保护森林资源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辽宁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保护森林资源专项治理行动的通 知 【法规类别】林业资源保护 【发布部门】辽宁省林业厅 【发布日期】2009.06.02 【实施日期】2009.06.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辽宁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保护森林资源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各市林业局: 近几年,我省林业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两翼绿化、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以及全省重点公益林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国家林业局和省领导的一致好评。但是,近一段时间,工程建设乱征滥占林地(采石挖砂、开矿建厂)、毁林(毁绿)开荒、乱砍盗伐林木、盗挖绿化大苗、滥伐天然林等违法现象有所抬头,个别地区破坏情况十分严重,已引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最近,张文岳书记、陈政高省长、陈海波副省长连续对几起滥占林地、盗挖盗卖珍稀树苗、严重毁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为了落实省领导批示精神,巩固全省林业改革与建设成果,遏制破坏森林资源的势头,省林业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保护森林资源专项治理行动(以下简称专项治理行动),并制定了辽宁省保护森林

资源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见附件)。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是认真贯彻落实陈政高省长关于“种好树,更要管理好” 批示的需要;是深入研究在我省林权制度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建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新机制,实现兴林富民的需要;是保护和巩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果的需要;是切实加大全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力度,从而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的需要。各地要切实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专项治理行动,明确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强专项治理行动的领导,要由一把手亲自负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专门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专门队伍,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二、抓住重点,务求实效 牢牢抓住专项治理行动的重点,彻底排查高速公路和省级公路两翼绿化、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阻沙带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以及全省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中出现的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森林管理信息系统

?森林管理信息系统 ?前言 ?为什么要学习? ?信息时代的要求 ?信息化社会大背景 ?信息技术应用 ?1992年,国家林业局设立信息中心 ?2010年的目标,建成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 ?前言 目前已建立的全国性的林业信息系统: ?全国森林资源和灾害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荒漠化监测信息系统 ?全国林火监测信息系统 ?全国生态林业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林业局综合服务信息系统 ?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全国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信息网络及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前言 课程意义: 一、现代林业建设的基本要求 ?现代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求更精准、翔实的林业基础信息作支撑 ?提升森林管理水平、创新、方法手段 ?前言 二、依法行政和强化管理的根本保障 ?信息化管理,避免信息混乱,弄虚作假 ?标准化软件,数据不实,管理不规范 ?及时更新,动态反映,解决时效性差的不足 ?前言 ?三、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迫切需要 ?缺乏科学有效管理手段,信息化水平低,信息难共享,极大浪费 ?措施: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标准、大大提高数据权威性和影响力 ?前言 ?四、完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必然选择 ?监测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工作,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有力支撑 ?五、推动科技进步和人才建设的重要的举措 ?推动林业科技水平提高 ?推动整个行业人才成长和队伍素质提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数字林业和林业信息化 ?一、数字林业 ?信息化的林业,包括林业大部分要素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全过程,在数字地球大框架指导下,应用遥感、计算机、数字化、网络、智能术和可视化等技术,把地球上的各种林业信息用地理坐标确定与连接起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一览表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一览表 保护区名称行政区域主要保护对象类型级别面积(公 顷) 神农架房县、兴山、巴 东 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动物金丝 猴等 森林生 态 国家 级 70467 天鹅洲麋鹿石首市麋鹿及其生境野生动 物 国家 级 1567 长江天鹅洲白鳍 豚石首市白鳍豚及其生境 野生动 物 国家 级 2000 长江新螺段白鳍 豚洪湖、蒲圻、嘉 鱼 白鳍豚、江豚、中华鲟及其生 境 野生动 物 国家 级 13500 青龙山郧县恐龙蛋化石古生物 遗迹 国家 级 205 星斗山利川、咸丰、恩 施市 水杉、珙桐及森林植被 野生植 物 国家 级 68339 后河五峰县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森林生 态 国家 级 10340 七姊妹山宣恩县珙桐、华南虎及其生境野生植 物 国家 级 55177 九宫山通山县中亚热带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及珍稀动植物 森林生 态 国家 级 20105 洪湖湿地洪湖市各种水生、陆生生物内陆湿 地 国家 级 37088 堵河源竹山县林麝及其生境野生动 物 省级92815 万江河大鲵竹溪县大鲵及其生境野生动 物 省级780 十八里长峡竹溪县野生动植物森林生 态 省级1775 武当山丹江口市珍稀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野生植 物 省级79523 长江宜昌中华鲟宜昌市中华鲟及其生境野生动 物 省级2000 西陵峡震旦系地 质剖面宜昌市震旦系地质剖面 地质遗 迹 省级300 梁子湖湿地鄂州市湿地生态系统内陆湿 地 省级37946 龙感湖白头鹤黄梅县白头鹤及其越冬地内陆湿 地 省级35950 忠建河大鲵咸丰县大鲵及其生境野生动 物 省级264 木林子鹤峰县原始森林群落及野生动植物资野生植省级2133

无人机森林智能巡护管理系统介绍

前言 森林是人类社会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护好森林资源是人类自 身发展的需要。森林是陆地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能够防止风沙、净化空气、气候条件、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大气平衡,保护着地球的生态平衡,是国家及其重要的资源。保 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 林业经常存在火灾、病害、人为砍伐等隐患问题。 传统人工巡护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信息获取不准确,而卫星对森林资源的信息获取,由于获取周期长,时效性差,无法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传统载人飞机改善了时效性差、人工巡护的问题,基本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但在森林火灾等环境恶劣的环境下,飞行安全 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且其受环境、空域等影响较大,维护成本较高,不能满足林业的日常化 管理。寻求一门新的高科技手段应用到森林资源监测、森林防火及林业执法中,已成为林业 管理的一项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单位所遇到的问题: 对森林巡视工作的管理目标是能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在目前阶段巡视工 作的主要管理难点有三个: ?个别林区分布原因,导致巡视工作难度大,巡视人员的巡视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无法与现有巡护管理系统实现地上空中全方位监控管理。 ?现有无人机操作复杂,需要人员控制,巡视效果不佳。 为此我公司研发了一套针对于林业单位的《无人机智能巡护管理系统》,进而有效的利用无 人机,实现无人机自动巡航、悬停拍照等功能,为林业单位实现无人机巡护的智能化、人性 化管理。 建设目的 1. 与现有人工巡护方式结合,提高巡护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2. 巡护区域无盲区,对管网工作实现全覆盖管理。 3. 实现实时环境监测,隐患快速上报。 4. 实现隐患点精准锁定,智能分析,报警推送。 5. 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护,自动取证,自动分析,自动上报,自动起返航。 6. 实现多架无人机协同巡护,低电量任务自动转移,保证巡护工作的顺利完成。 7. 构建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多数据综合分析汇总表,为企业生产运营以及发展部署提供相 应的参考依据 工作原理描述 无人机智能巡护管理系统主要是利用无人机高清摄像头实现巡护现场的定点取证,现场监测 以及隐患分析等工作,与传统无人机不同的时,该系统的设计理念为全自动运行,定期给无 人机制定相应的巡护任务,无人机可实现自动起飞,自动返航,关键点自动取证环境自动等 功能,实现了真正的“无人操作”无人机。

中国林业网管理办法

附件 中国林业网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林业网(以下简称外网)的管理,明确外网建设与运行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分工,构建外网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外网与国家林业局政府网、国家生态网一网三名(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d69247573.html,),为国家林业局政府官方网站,是宣传林业政策法规、展示林业建设成果、提升林业形象的重要窗口。 第三条外网采用网站群架构模式,由国家林业局主站和各司局、各直属单位、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各计划单列市主题子站所组成,具有实施林业信息发布、在线办事、互动交流和林业展示等功能。 第四条坚持“统一建设、分级维护、资源共享、强化服务”的基本原则,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实现“一站式”服务。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国家林业局办公室、信息办是外网建设管理主

管部门,负责外网建设规划、立项审核、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负责外网主站建设规划制定、项目立项与实施,并审核各子站建设项目。 2、负责外网主站日常运行维护、内容更新、信息发布和安全维护。 3、指导和监督各子站内容维护与安全运行。 4、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整理和公开信息目录编制工作。 5、负责行政许可、在线访谈、在线直播等在线服务事项的组织策划与实施。 6、负责外网技术保障工作。 第六条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负责所属子站内容维护并提出建设需求,向主站有关栏目提供相关信息,负责有关场景式服务、留言回复、意见回复等在线咨询服务。 第七条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各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地方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子站建设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向国家林业局办公室、信息办报送本单位林业政务信息,参与中国林业网互动交流与服务栏目的内容维护和信息服务工作。 第三章政务信息发布 第八条凡需通过电视、报刊及杂志等方式发布的政务

自然保护区环境友好型旅游业的开发研究_以四川墨尔多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自然保护区环境友好型旅游业的开发研究——以四川墨尔多山自然保护区为例Ξ 董刚明1,肖兴仁2,普斌1,付梦渠1 (1.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81; 2.丹巴县林业局,丹巴626300) 摘 要:自然保护区环境友好型旅游业是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以四川墨尔多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针对自然保护区中的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开发,提出了选择性的小规模控制旅游开发模式、旅游产品选择、社区旅游参与等措施。 关键词:旅游开发;环境友好型;自然保护区;墨尔多山 Research on the Env i ronm en t a l-fr i endly Tour is m D evelop m en t of Na ture Reserve:an Exam ple of Si chuan M oerduo Na ture Reserve DON G Gang2m ing1,X I A O X ing2ren2,PU B in1,FU M eng2qu1 (1.Sichuan Fo restry Exp l o rati on and D esign In stitute,Chengdu610081,Ch ina; 2.D anba Coun ty Fo restry Bureau,D anba626300,Ch ina) Abstract:Environm en tal2friendly Touris m of N ature R eserve is an inevitable cho ice fo r nature reserve touris m devel opm en t.T aken Sichuan M oerduo N ature R eserve as an exa mp le,th is paper puts up m ain building con ten ts and co rres ponding coun ter m easures on touris m devel op ing models,choo sing of touris m p roducts and comm un ity tak ing part in touris m. Key words:Touris m devel opm en t,Environm en tal2friendly,N ature reserve, M oerduo M oun tain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复合体,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旅游业作为资源消耗小、环境代价低的一种新兴产业,是典型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之一,目前在全国正得到迅猛发展。 自1956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截止2006年,中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49个,总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使全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物种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以及3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托的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开发行为一直受到学术界、旅游业界和社会公众的强烈关注。如何在自然保护区中进行环境友好型旅游业的开发,将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具有很好的社会现实意义。1 环境友好型旅游业概述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 第4期2008年12月 四川林勘设计 S I CHUAN FOR ESTR Y EXPLORA T I O N AND D ES I G N N o.4 D ec.2008 Ξ收稿日期:2008-06-17  作者简介:董刚明(1975-),男,四川人,工程师,在读农业推广硕士。

最新47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2018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 自然保护区请输入关键字 最新474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 中国林业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69247573.html,/2018-06-09来源:野协 【字体:大中小】 打印本页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 (2018年5月·474处) 北京市(2个) 百花山、北京松山 天津市(3个) 古海岸与湿地、八仙山、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 河北省(13个) 青崖寨、驼梁、昌黎黄金海岸、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小五台山、泥河湾、大海陀、河北雾灵山、茅荆坝、滦河上游、塞罕坝、围场红松洼、衡水湖 山西省(8个) 灵空山、黑茶山、阳城莽河猕猴、历山、芦芽山、五鹿山、庞泉沟、太宽河 内蒙古自治区(29个)

毕拉河、乌兰坝、罕山、青山、古日格斯台、大青山、阿鲁科尔沁、高格斯台罕乌拉、赛罕乌拉、白音敖包、达里诺尔、黑里河、大黑山、大青沟、鄂尔多斯遗鸥、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西鄂尔多斯、红花尔基樟子松林、辉河、达赉湖、额尔古纳、大兴安岭汗马、哈腾套海、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科尔沁、图牧吉、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贺兰山、额济纳胡杨林 辽宁省(19个) 楼子山、葫芦岛虹螺山、青龙河、大黑山、章古台、大连斑海豹、蛇岛老铁山、成山头海滨地貌、辽宁仙人洞、恒仁老秃顶子、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白石砬子、医巫闾山、海棠山、双台河口、努鲁儿虎山、北票鸟化石、白狼山、五花顶 吉林省(24个) 通化石湖、集安、白山原麝、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汪清、靖宇、黄泥河、波罗湖、松花江三湖、伊通火山群、龙湾、哈泥、鸭绿江上游、查干湖、大布苏、莫莫格、向海、雁鸣湖、珲春东北虎、天佛指山、吉林长白山、园池湿地、头道松花江上游、甑峰岭 黑龙江省(49个) 北极村、公别拉河、碧水中华秋沙鸭、翠北湿地、太平沟、老爷岭东北虎、大峡谷、中央站黑嘴松鸡、茅兰沟、明水、三环泡、乌裕尔河、绰纳河、多布库尔、友好、小北湖、扎龙、黑龙江凤凰山、东方红湿地、珍宝岛湿地、兴凯湖、宝清七星河、饶河东北黑蜂、大沾河湿地、新青白头鹤、丰林、凉水、乌伊岭、红星湿地、三江、八岔岛、洪河、挠力河、牡丹峰、穆棱东北红豆杉、胜山、五大连池、呼中、南瓮河、黑龙江双河、盘中区、平顶山、乌马河紫貂、岭峰、黑瞎子岛、七星砬子东北虎、仙洞山梅花鹿、朗乡、细鳞河 上海市(2个) 九段沙湿地、崇明东滩鸟类 江苏省(3个) 盐城湿地珍禽、大丰麋鹿、泗洪洪泽湖湿地 浙江省(11个) 临安清凉峰、浙江天目山、象山韭山列岛、南麂列岛、乌岩岭、长兴地质遗迹、大盘山、古田山、浙江九龙山、凤阳山-百山祖、安吉小鲵 安徽省(8家) 古井园、铜陵淡水豚、鹞落坪、古牛绛、金寨天马、升金湖、安徽扬子鳄、安徽清凉峰 福建省(17个) 峨嵋峰、闽江河口湿地、茫荡山、汀江源、雄江黄楮林、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君子峰、龙栖山、闽江源、天宝岩、戴云山、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迹、漳江口红树林、虎伯寮、福建武夷山、梅花山、梁野山 江西省(16个) 婺源森林鸟类、铜钹山、赣江源、庐山、齐云山、阳际峰、鄱阳湖南矶湿地、鄱阳湖候鸟、桃红岭梅花鹿、九连山、井冈山、官山、江西九岭山、江西马头山、江西武夷山、南风面 山东省(7个) 马山、黄河三角洲、昆嵛山、长岛、山旺古生物化石、荣成大天鹅、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 河南省(13个) 高乐山、大别山、新乡黄河湿地鸟类、河南黄河湿地、小秦岭、南阳恐龙蛋化石群、伏牛山、宝天曼、丹江湿地、鸡公山、董寨、连康山、太行山猕猴 湖北省(22个) 巴东金丝猴、洪湖、南河、大别山、十八里长峡、堵河源、木林子、咸丰忠建河大鲵、赛武当、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五峰后河、石首麋鹿、长江天鹅洲白鱀豚、长江新螺段白鱀豚、龙感湖、九宫山、星斗山、七姊妹山、神农架、长阳崩尖子、大老岭、五道峡 湖南省(23个) 西洞庭湖、九嶷山、金童山、东安舜皇山、白云山、炎陵桃源洞、南岳衡山、黄桑、湖南舜皇山、东洞庭湖、乌云界、壶瓶山、张家界大鲵、八大公山、六步溪、莽山、八面山、阳明山、永州都庞岭、借母溪、鹰嘴界、高望界、小溪

辽宁省林业厅文件

辽宁省林业厅文件 辽林字〔1995〕112号 关于征用占用林地补偿费计算标准的有关规定的通知 各市林业(农;林)局: 为加强林地管理,做好征用、占用林地补偿工作,根据《辽宁省实施〈森林法〉办法》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二十四条的规定,现将我省征用、占用林地补偿费计算标准的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用材林地平均年产材量,每年每亩为0.5立方米至0.6立方米。速生丰产林,针叶树每年每亩为0.8立方米至0.9立方米,阔叶树每年每亩为l.0立方米至1.2立方米.各树种木材价格均以产地现行销售价为准。 二、苗圃地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每亩为8000元至l0000元,有收益的经济林地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按其收益期内实际平均年产值计算。无收益的经济林地按有收益经济林的50%至70%补偿。 三、灌木林地、薪炭林地、火地补偿的20%至50%计算,疏林地的林地补偿,按用材林地补偿的50%至70%计算,采伐迹地的林地补偿,按其伐前树种用材林地补偿的70%计算。

四、人工林的造林投资,一般造林每亩为200元至300元,速生丰产林每亩为300元至400元。人工幼林补偿每年递增 l5%至20%均按单利计算,各树种主伐期每亩年产材量见附表。 五、灌木林的林木补偿每亩为500元至700元。疏林地的林木和零星树木每株每年补偿2元至3元。 六、安置补助费按下列公式计算: 安置补助费=(征用林地面积/人均林地面积)×该林地平均年产值×(2-3)倍 人均林地面积以组(或村)为单位计算。 七、凡在我省境内,经批准征,用占用林地收取的各项补偿费,均应按《辽宁省实施<森林法>办法》和省林业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收取征用占用林地森林植被恢复费的通知》(辽林字[1995]78号)的规定执行(大连市除外)。 八、省林业厅和各地以前制定的有关征占用林地补偿费收费 标准一律废止。 附件:各树种主伐期及主伐期每亩产材量表

河南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河南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落实第四次厅长办公会议精神和厅领导要求,切实加强全省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确保系统建设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系统建设的意义 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事关全省林业发展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基础工作。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可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资源数据不清、信息采集与处理手段落后、耗时多、成本高、精度差、周期长;数据处理能力弱、信息利用效率低、交流速度慢、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对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手段和科学决策水平,适应现代林业建设要求,促进我省林业建设事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一)系统建设目标 系统建设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以二类调查数据成果为基础,嵌入其它各类信息,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平台,形成一个高度协调化、信息交流网络化和信息分析智能化系统。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查询、数据更新、分析评价,为林业发展规划编制、管理与决策提供及时、科学、准确的依据。具体目标为:

◆林业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包括制定林业信息的 指标体系,调整信息收集渠道和采集方式; ◆建立各级林业管理的共享数据库; ◆建立各专业分析模型; ◆联网形成分布式林业信息系统; ◆实现对林业利用现状变化的动态监测。 ◆实现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林业工 程建设管理,林业案件管理,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林业科技管理和档案管理等功能,为林业规划、计划和决策支持服务。 (二)系统建设原则 1.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 系统设计应符合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数据类型、编码、图式符号应符合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基础空间数据库建设应遵循和执行国家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数据分层、分类与编码、精度、符号等标准尽可能参照已有的标准。 2.数据可靠性原则 森林资源基础数据是一切林业建设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数据平台。在森林资源基础数据的采集、使用、更新、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规程、规范的要求,保证数据的质量,维护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 3.科学性、适度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常见标准代号一览表

常见标准代号一览表 中国标准: CB- 中国船舶行业标准CH- 中国测绘行业标准CJ- 中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Y- 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 DA- 中国档案工作行业标 准 DB- 中国农机工业标准DJ- 中国电力工业标准 DL- 中国电力建设行业标准DZ- 中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EJ- 中国核工业行业标准 FZ- 中国纺织行业标准 GB- 中国国家强制性标准GB/T-中国推荐性国家标准GJB-中国国家军用标准 GY-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A- 中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HB- 中国航空工业行业标 准 HG- 中国化工行业标准HJ- 中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Y- 中国海洋工作行业标 准 JB- 中国机械行业(含机械、电工、仪器仪表等)强制性 行业标准 JC- 中国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B/T-中国机械行业(含机械、电工、仪器仪表等)推荐 性行业标准 JG- 中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R- 中国金融系统行业标准JT- 中国公路、水路运输行 业标准 JY- 中国教育行业标准 JZ- 中国建筑工程标准 LD- 中国劳动和劳动安全 行业标准 LY- 中国林业行业标准 MH- 中国民用航空行业标 准 MT- 中国煤炭行业标准MZ- 中国民政工作行业标准NY- 中国农业行业标准 QB- 中国轻工行业标准QC- 中国汽车行业标准QJ- 中国航天工业行业标准SB- 中国商业行业标准SC- 中国水产行业标准SH-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SJ- 中国电子行业标准SL- 中国水利行业标准SN- 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 SY- 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TB-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D- 中国土地管理行业标 准 TY- 中国体育行业标准 WB- 中国卫生标准WH- 中国文化行业标准WJ- 中国兵器工业标准XB- 中国稀土行业标准

(完整版)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名单

四川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小金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植物) 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植物)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内陆湿地)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内陆湿地) 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屏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四川省省级级自然保护区 小寨子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江油观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南江光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地质遗迹) 黑水河省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鞍子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金花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植物) 白坡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二滩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内陆湿地) 古蔺县黄荆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绵竹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安县千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北川片口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平武小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广元水磨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青川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青川毛寨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青海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现状保护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69247573.html, 青海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现状保护措施 作者:郭银宝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7期 摘要:阐述青海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现状、地理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 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湿地;现状;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1 地理位置及现状 在柴达木盆地的东北部有2个美丽又恬静的湖泊,它们镶嵌在浩瀚的戈壁、茫茫的草原之间。其中最大的就是可鲁克湖-托素湖。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德令哈盆地西部,地理坐标为N37°15′~37°20′,E96°51′~96°58′,东距德令哈市42km。托素湖是柴达木盆地最低点,可鲁克湖是德令哈盆地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四周有多条山谷洪积扇向心于此,总面积41100hm2。另外,可鲁克湖和托素湖是紧密相连的一淡一咸的姊妹湖,是德令哈市的生命之湖。可鲁克湖和托素湖虽然相距很近,而且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然而它们的姿态、风貌和性格却迥然不同。可鲁克湖是柴达木盆地最大的淡水湖,湖水主要来源于巴音河,是许多重要水禽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与之紧邻的托素湖为咸水湖泊,其主要水源来源于可鲁克湖。 保护区地处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荒漠、半荒漠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地、高原、盆地等生境过渡地带为珍稀动物和众多的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据综合科学考察,可鲁克湖-托素湖及其周边地区栖息的水禽和鸟类有130余种,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柴达木盆地,其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可鲁克湖还是青海省境内唯一适宜淡水养殖的中型浅水草湖,其养殖水面占全省养殖水面积的90.5%,在青海省渔业资源急剧衰减的情况下,其经济地位也十分重要。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为干扰比较严重 由于可鲁克湖-托素湖是当地生态条件最好的地区,可鲁克湖还是青海省最大的淡水养殖湖泊,因此,保护区周边居民比较多,保护区的养殖面积也较大。居民点的密集直接影响了鸟类的栖息,破坏了湿地水生植被,水面养殖则有引起湖水富营养化的倾向。

基于GIS技术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二次开发

基于GIS技术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二次开发 摘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支持,结合林业信息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在MAPGIS平台及其子模块上,对森林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GIS对空间、属性数据的编辑、管理、显示和查询等功能,并拓展了其实用性,实现了空间、非空间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分析,从而达到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开发。 关键词GIS;MAPGIS平台;二次开发 引言 林业具有用地辽阔、生产周期长、森林系统结构复杂、森林资源附于地表等特点,且85%以上的森林管理决策与其空间位置有关,而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决策缺乏直观性和决策过程的可视化,给经营管理带来许多困难。本文选用国内先进的GIS系统——MAPGIS作为平台,其具有3大特色:可制作具有出版精度的复杂地形图,能进行海量无缝地图数据库管理以及高效的空间分析。 1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概述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即二类调查,是以滿足县(市区)或国有森林经营局(林场)编制林业区划、规划或国有林场经营方案、总体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涉及面广、任务量大。调查周期定为每10年一次,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该更新周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林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效率,节省经费,使林业经营管理更趋科学化,真正实现数字林业,成为二类调查最紧迫的任务。 MapGIS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解决方案提供了基于SPOT5等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编制工具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管理方案,结合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快速实现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识别分类;运用GIS强大的编辑以及制图功能,制作符合国家标准的成果图件和13种标准统计报表;在数据中心搭建基础上,实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的专题管理和行政区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林业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升了林业部门的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全面了解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创建低碳生活做出显著的贡献[1]。 2 系统框架 本系统在MapGIS数据中心框架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一套适用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解决方案。主要实现基于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的森林资源小班区划,以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以信息提取、数据分布式管理为核心,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各种成果输出提供了一系列工具。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决定(2018)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自然保护 区管理条例》的决定(2018) 【法规类别】自然保护 【发文字号】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2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8.09.30 【实施日期】2018.09.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2号)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决定》(NO:SC091654)已由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8年9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8年9月30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决定

(2018年9月30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对《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十条修改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按照下列规定审批: (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办理; (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市(州)人民政府或者省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并提出审批建议,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市(州)级和县(市、区)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逐级向省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按照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有关程序办理; (四)建立跨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由有关行政区域的人民政府共同提出申请,并按照前两项规定的程序审批。” 二、增加一条,作为第十八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将第十八条改为第十九条,

辽宁省林业发展

辽宁省林业发展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辽宁省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 辽宁省林业厅 二0 0六年三月

目录 一、“十五”发展回顾 (1) (一)“十五”规划执行情况 (1) (二)主要成就 (1) (三)基本经验 (4)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二、面临形势及对林业需求 (7) (一)面临形势 (7) (二)需求分析 (7) 三、“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的总体思路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8)

(三)“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目标 (9) 四、总体布局与区域建设重点 (11) (一)辽东地区 (11) (二)辽中南地区 (11) (三)辽西北地区 (12) 五、主要建设任务和改革重点 (12) (一)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12) (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16) (三)新农村林业建设 (19) (四)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19) (五)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20) (六)林业改革重点 (22) 六、主要措 施………………………………………………………………… (23) (一)进一步完善林业政策,加大林业改革力度 (23)

(二)增强投入,努力拓宽和规范林业建设的筹资渠道..............................23(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推动林业建设.......................................24 (四)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林 (24)

一、“十五”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了林业建设力度,辽宁林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十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全省林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完成。到2005年底,全省累计完成造林面积万公顷,比“九五”增长%,其中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造林面积万公顷,比“九五”增长%;林业产业累计实现产值957亿元,比“九五”增长%。全省累计完成木材产量715万立方米,比“九五”期间减少%,减少森林采伐限额813万立方米。 林业投资有较大幅度增加。5年间省以上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0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亿元,是“九五”期间的倍。林业专项贴息完成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亿元,是“九五”期间的倍。实际利用外资1813万美元。 (二)主要成就 1、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着 ——实施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和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标志着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开始进入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新时期。在每年降低木材消耗200多万立方米的基础上,以东部为主的176.7万公顷天然林和重点公益林,实施国家和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快了全省造林绿化步伐。到2005年末,以中西部为重点的退耕还林工程已完成造林81万公顷,其中退耕地还林23.7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57.3万公顷。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强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三北、沿海、平原),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防护林网络体系。“三北”防护林累计完成工程造林17.2万公顷,营造沿海防护林7.7万公顷,中部平原地区的40个县(市、区)全部达到了国家平原绿化建设标准,平原绿化率由%上升到%。

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名单

四川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小金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植物) 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植物)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长宁竹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内陆湿地) 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 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 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类型:内陆湿地)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屏山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四川省省级级自然保护区 小寨子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江油观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南江光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地质遗迹)黑水河省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鞍子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金花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植物)白坡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二滩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内陆湿地)古蔺县黄荆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绵竹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安县千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北川片口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平武小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广元水磨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青川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青川毛寨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剑阁云廊古柏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植物)峨边黑竹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洪雅瓦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宣汉百里峡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雅安周公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石棉栗子坪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天全喇叭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天全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通江诺水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内陆湿地)通江诺水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野生动物)南江大小兰沟省级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 2002-11-27 16:40:58 新华网江西频道 1 总论 1.1项目背景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最大淡水湖棗鄱阳湖西北角,处于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北部,是样性十分丰富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于198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5月经国务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400公倾,栖息着鸟类312种,数量多达数十万只。鄱阳湖自然保冬候鸟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世属罕见。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数量占95%以上。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越冬群体所在地,数量达6万只以上。鄱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48种(其中包括4种哺乳动物),有13种鸟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 保护区建立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为有效地保护越冬水禽,保护区在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社区共保护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实施GEF项目和搬迁工程项目,保护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基础设施和设备正在逐步完善,各方面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区以来长时间的投入不足,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仍然与国家级保护区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各方面的未完全步入规范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轨道,在区划布局、保护设施、科研设备、人才培养、机构设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社区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为加速保护区的建设步伐,提高保护区管理建设更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系统,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按照国家林业局的有关要求,编制本总体规划,以实性保护和维持以白鹤为主的迁徙水禽及其栖息地的完整性;达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谐一致的自然资源用的最终目标。 1.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5)《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管理办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10)《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 (11)《江西省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1.3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3.1指导思想 以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对象,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方针,坚持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水禽鸟类为中心,严格核心区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对鸟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在恢复、发展生物资源和不降低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开展经营利用和生态旅游,达到社会、经济、环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1.3.2原则

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指标体系的综述

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指标 体系的综述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指标体系的综述 摘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一个量测、记载和评价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动态的技术系统。在监测体系中,监测的主体是人,监测的对象是森林资源。人的主要任务是量测、记载和评价森林资源动态,而空间和时间则界定监测活动的范围及模式。森林资源监测系统对林地的经营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监测体系的构建能够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管理。但目前对森林监测的研究与评价,在范围上偏向于大尺度的国家级、区域级监测,在监测内容上主要以资源监测为主、辅以有限的生态状况监测。本文主要是对监测系统指标体系做一个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森林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综述 Abstract:Theforestresourcemonitoringsystemisameasurementofforestresourceswithi nadynamicdocumentandevaluatecertainspatialandtemporalrangeoftechnicalsystems.I nthemonitoringsystem,themonitoringofthehumanbody,theobjectofthemonitoringoffor estresources.People'smaintaskistomeasure,recordandevaluatethedynamicsofforestr esources,andspaceandtimearetodefinethescopeandmodeofmonitoringactivities.Fores tResourcesMonitoringSystemoperationandmanagementofforestplaysanimportantrole,t husenhancingthebuildtopromotesustainablemanagementofforestresourcesandthemanag ementofthemonitoringsystem.Thisarticleberelatedtothemonitoringindicatorsystema nddoasimplecommentary. Keywords:forestresources;themonitoringindicatorsystem;commentary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使得森林经营已经从过去着眼于木材资源的开发转向注重多种资源的开发,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发展到追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多种效益,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森林资源监测已由传统的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