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鼻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合集下载

电子鼻在方便米饭气味识别中的应用

电子鼻在方便米饭气味识别中的应用
梁爱华 贾洪锋 秦 文。 彭 涛 陈 迤
( 四川 烹饪 高等专 科学校 食 品科 学 系 成都 , ( ̄JI 业 大学食 品科学 院 雅安 1 I t农 , 摘 要 60 7 ) 10 2 651) 20 4
采用 电子鼻 对 3种 不 同方便 米饭 ( 米 芽菜 方便 米饭 、 菜 肉末 方便 米 饭 、 鸡 榨 素什 锦 方便 米饭 ) 的
21 0 0年 1 月 1
中国粮 油学报
J u a fte C ieeCee l n l Aso it n o r l hn s rasa d Oi scai n o h s o
Vo . 5, .1 1 2 No 1
NO . 01 V2 0
第2 5卷第 1 1期
电子 鼻在 方 便 米饭 气 味识 别 中的应 用
它不 仅可 以根 据 各 种 不 同 的气 味测 到 不 同 的信 号 ,
1 材 料和 方 法
1 1 材 料 .
方 便米饭 样 品 : 鸡米 芽 菜 方便 米 饭 、 菜 肉末 方 榨 便米饭 和素什 锦方便 米饭 。
12 仪 器 .
F X40 O 00电子鼻 ( 传感 器 由 1 8各金属 氧化 物传 感 器组 成 ) H 10 自动 进 样 器 、 h O I 1 、 S0 MpaS F' 2软 V
冻 保藏对 于其 品质 可能 存 在 一定 的影 响 。本 研 究将
样 品分 为新 鲜样 品 和冷 冻样 品。冷 冻 样 品采 用 真空包装后 , 一 Oc下冷冻 3 在 2 C 个月; 新鲜样 品在炒 制后采 用 密闭容 器包 装 , 温冷 藏箱 保 藏 的 方式 , 低 及
时送样 分析 。样 品信息 见表 1 。
瓶 中 , 盖密封 待检 。样 品的检 测参数 见表 2 加 。

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景超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年第10期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传感器技术和嗅觉过程的深入了解,电子鼻技术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现今,电子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医疗等生产过程中,尤其在食品检测中,电子鼻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就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裨益。

关键词:电子鼻技术食品检测气味取样操作器气体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系统一、电子鼻技术概述电子鼻是利用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响应图案来识别气味的电子系统,它可以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内连续地、实时地监测特定位置的气味状况。

一般来说,电子鼻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气味取样操作器、气体传感器阵列和信号处理系统。

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1:电子鼻结构图1一样品室;2一气流通道;3一信号调理箱;4一气敏传感器阵列;5一气体收集箱;6一风扇;7一计算机传感器的作用就像生物受体一样,而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将传感器从气味获得的信息转换为“嗅觉图象”,类似于我们的嗅觉。

电子鼻识别的主要机理是在阵列中的每个传感器对被测气体都有不同的灵敏度,例如,一号气体可在某个传感器上产生高响应,而对其他传感器则是低响应;同样,二号气体产生高响应的传感器对一号气体则不敏感,归根结底,整个传感器阵列对不同气体的响应图案是不同的,正是这种区别,才使系统能根据传感器的响应图案来识别气体。

二、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气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及电化学方法是目前常用的食品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检测费用昂贵,检测周期长,实验难度大,所得的气味图谱与人的嗅觉系统很难作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对比。

与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相比,电子鼻有着一定的优越性。

将电子鼻用于食品检测具有检测简单、快捷、样品用量少、成本低等特点。

下文中,笔者将对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一些分析。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新方法与效果评估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新方法与效果评估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新方法与效果评估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研发和更新变得尤为重要。

新方法的引入和效果评估在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新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一、DNA条形码技术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食品质量检测方法,通过对食品样品中的DNA进行分析和比对,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食品的品种和来源。

该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避免传统方法中的样品交叉污染和人为误操作等问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DNA条形码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测转基因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等。

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通过测量食品样品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吸收、散射、反射等特性,来判断食品的成分和品质。

相比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准确、无需样品处理等优势。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分析等方面。

三、电子鼻技术电子鼻技术是模拟人类嗅觉系统的一种新兴技术,通过电化学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阵列模拟人类嗅觉系统对气味进行识别和分析。

利用电子鼻技术可以判断食品样品是否存在异味、变质等问题。

该技术的优势在于快速、灵敏、非破坏性等特点,因此在食品质量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以上介绍的新方法中都存在一定的效果评估标准和方法。

对于DNA条形码技术,可以通过与传统方法的对比来评估其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选择一批食品样品,使用传统的鉴定方法和DNA条形码技术进行检测,对比两者的结果,评估DNA条形码技术的效果。

对于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电子鼻技术,可以使用一批已知成分、含量的食品样品,利用这两种新技术进行检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评估其准确性和可行性。

在进行效果评估时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技术本身的准确性外,还需要考虑技术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

新方法的引入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还需要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食品风味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风味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在食品制作中,需要对食品风味加以了解,分析和明确风味物质的构成。

食品风味是不同食品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特点。

食品风味物质的特点主要在于构成成分相对复杂,虽然含量很少,但是对食品品质有较大影响。

此外,还可能具有热不稳定性、挥发性、酸碱敏感性等,因而容易被破坏。

基于此,常规分析方法无法应用于食品风味分析,因而需要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

1 电子鼻技术电子鼻技术是20世纪产生的一种技术,能够对复杂的气味及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识别、分析。

其并不是被测样品中某种或某几种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是对样品中整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整体信息,称为指纹信息。

该技术模拟人类鼻子,对总体气息加以获取,根据不同气味,得到不同信号,通过比较数据库中的信号信息,做出准确的识别和判断。

因此,电子鼻技术拥有与人类鼻子相似的功能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

电子鼻技术在国外应用较多,特别是在食品行业,主要用于茶叶、奶类、肉类、饮料、烟草和酒类等具有挥发性气味的食品的分类识别、判断和新鲜度等级划分[1]。

该技术的优势在于重复性好、测定评估范围广、检测速度快、响应时间短。

在操作方面比较简单,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或使用有机溶剂萃取,因而对于环境保护更为有利。

在某种样品的测定当中,只需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就可完成;而且能够人工智能识别未知样品,得到客观可靠的测定结果。

2 顶空分析技术顶空分析技术是食品风味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干净、简洁等特点,在很多香味成分分析中,都具有明显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顶空分析技术可分为顶空-固相微萃取、动态顶空分析、静态顶空分析等方法。

在重现性方面,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静态顶空技术具有相似的效果;而在灵敏度方面,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动态顶空技术具有相似的效果,应兼顾多个方面的需求,合理选择检测方法[2]。

对于含有挥发油成分的样品,利用顶空技术能够有效分析气味化学成分,获取最直接的信息资料,因而该技术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气味分析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作用。

电子鼻-电子舌参数详解

电子鼻-电子舌参数详解
比。
滤波处理
去除信号中的噪声干扰,提取 有用的信号成分。
特征提取
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特征提取 ,提取出与气体浓度相关的特 征信息。
模式识别
利用分类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 行分类和识别,实现对气体成
分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参数优化与校准
01
温度控制
控制传感器的工作温度,以获得最 佳的检测性能。
校准方法
采用标准气体对传感器进行校准,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采样方式
静态采样
将待测气体样品引入传感 器室内,保持室内气体浓 度稳定一段时间后进行检 测。
动态采样
将待测气体样品连续引入 传感器室内,实时监测气 体的浓度变化。
循环采样
将待测气体样品引入传感 器室内,进行循环检测, 以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信号处理方法
信号放大
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 行放大处理,提高信号的信噪
03
02
压力调节
调节传感器室内的压力,以适应不 同气体浓度的检测需求。
数据处理算法
优化数据处理算法,提高气体浓度 的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
04
03 电子舌参数详解
传感器类型
金属氧化物传感器
利用金属氧化物作为敏感材料,对气体分子进行吸附和反应,从 而改变电导率或电阻值,实现气体分子的检测。
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器
应用领域
01
02
03
食品质量控制
检测食品的新鲜度、风味、 品质等指标,控制食品生 产过程中的质量。
药品质量控制
检测药品的有效成分、纯 度、稳定性等指标,保证 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环境监测
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水质中的污染物等,评估 环境质量,保障人类健康。

电子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行业中的应用

电子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行业中的应用

电子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行业中的应用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电子鼻技术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电子鼻技术通过吸收、分析和识别不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气味,可以进行快速、准确、无需复杂处理的气体检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医疗等领域。

在中药制药工业领域,电子鼻技术也崭露头角,为中药生产质量的提高和保障作出了很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电子鼻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在中药行业中的应用。

一、电子鼻技术研究进展1、传统电子鼻技术传统电子鼻是由多个传感器数组组成的一种智能感知系统,它可以对空气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监测和识别。

传统电子鼻的识别能力主要基于气体传感器的特性和样品的挥发性,其感测原理主要是通过化学传感器的信号变化来检测不同化学气体的存在。

目前传统电子鼻技术已经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检测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2、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电子鼻技术随着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电子鼻技术的结合,一种基于ANN的电子鼻技术被发展出来。

该技术采用ANN作为分类器和模式识别器,利用模式匹配对气味进行识别和分类。

相比于传统电子鼻技术,基于ANN的电子鼻技术拥有更强的信噪比、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高的识别率。

它不仅可以用于恶臭气体检测,还可以检测空气中的气味、水中的异味等,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食品安全等领域。

基于人工嗅觉的电子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气体识别技术,它是通过对人类鼻嗅能力的模仿来实现气体检测和识别。

与传统电子鼻技术和基于ANN的电子鼻技术不同,基于人工嗅觉的电子鼻技术使电子鼻与人类的嗅觉相似,并通过人类鼻腔的方式实现气体识别。

这种新型的电子鼻技术拥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强的识别能力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环境科学、食品安全等领域。

1、中药材品质检测中药材在采摘、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易被污染,导致其品质下降,进而影响药效。

传统检测方法需要复杂的处理和时间,不能及时反映中药材的品质。

简述食品的嗅觉识别方法

简述食品的嗅觉识别方法

简述食品的嗅觉识别方法食品的嗅觉是人类感官中最为敏锐的,而嗅觉识别也是食品品质和安全检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嗅觉可以帮助我们鉴别食品的新鲜度、质量和是否受到了污染等信息。

那么食品的嗅觉识别方法是怎样的呢?一、嗅觉识别的基本原理嗅觉识别是通过鼻腔的感受器来感知气味的信息,这些感受器位于鼻黏膜上。

人的嗅觉能够感知到上千种不同的气味,其中一部分是能够识别的。

嗅觉识别主要是通过嗅觉感受器与大脑皮层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

二、食品的嗅觉识别方法1.感官评估法感官评估法是一种主观评估方法,通过人的嗅觉、视觉、口感等感官来评估食品的质量、新鲜度、口感、气味等特征。

通常是由专业的品尝师或消费者进行评估。

2.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客观检测方法,它通过分离气味成分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来鉴定食品的气味。

该方法通常需要使用气相色谱仪,这是一种高精度的仪器,能够对食品中的气味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

3.电子鼻技术电子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嗅觉识别技术,它模拟了人的嗅觉系统,能够实现对食品的气味进行快速、准确、定量的检测。

电子鼻通过感知不同的气味,将气味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算法进行分析和识别。

4.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法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物理化学原理的检测方法,它通过分离和提取食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来识别食品的气味。

该方法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和试剂,包括头空气相微萃取仪、气相色谱仪等。

三、嗅觉识别的应用领域嗅觉识别技术在食品品质和安全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通过嗅觉识别技术可以检测食品是否受到了污染或者是否存在异味等问题。

在食品销售和运输过程中,嗅觉识别技术可以用来检测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嗅觉是一种重要的感官,食品的嗅觉识别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检测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嗅觉识别技术也会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为食品安全和品质保障提供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电子鼻和电子舌在食品监测中的应用

电子鼻和电子舌在食品监测中的应用

第20卷第2期2004年3月农业工程学报T ran sacti on s of the CSA E V o l .20 N o.2M ar . 2004电子鼻与电子舌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王 俊,胡桂仙,于 勇,周亦斌(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310029)摘 要:随着嗅觉与味觉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电子鼻与电子舌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不断研究与应用。

电子鼻由气敏传感器、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系统等功能器件组成。

电子舌是用类脂膜作为味觉传感器,以类似人的味觉感受方式检测味觉物质。

着重阐述了电子鼻与电子舌技术的结构组成,重点介绍了其在食品新鲜度检测、果蔬成熟度评价及饮料、酒类识别等轻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指出了这些信息新技术实现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鼻;电子舌;食品;检测中图分类号:T S 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819(2004)022*******收稿日期:2003201228 修订日期:2004202218作者简介:王 俊(196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工程研究,杭州市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310029。

Em ail :j w ang @zju .edu .cn0 引 言食品品质通常是通过气味、外观、质地、滋味和营养等方面来评价的。

为提高食品品质评审的客观性、可靠性、重复性,减少人为评定差异,近年来国内外在应用电子鼻与电子舌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相当进展。

电子鼻又称气味扫描仪,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食品的新颖仪器。

它以特定的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系统快速提供被测样品的整体信息,指示样品的隐含特征[1]。

电子舌是一种使用类似于生物系统的材料作传感器的敏感膜,当类脂薄膜的一侧与味觉物质接触时,膜电势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响应,检测出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2]。

这种味觉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可靠性、重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 .Sci.2014,42(25):8747—8748,8750 责任编辑李菲菲责任校对况玲玲 电子鼻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纪飞,李静,李臻峰 ,宋飞虎,徐晚秀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l22) 摘要简要介绍了电子鼻的发展历史、组成和基本原理。阐述了45-鼻在肉制品检测、酒类识别、水果评价等食品工业中的最新应用进 展,提出了电子鼻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电子鼻;气味检测;食品工业 中图分类号¥609.9;TP2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l(2014)25—08747—02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Nose in Food Field JI Fei,LI Zhen-feng et al(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Jiangnan University,Wuxi,Jiangsu 214122)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the electronic nose and its composition and basic principles are introduced.The latest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elec— tronic nose in detection of meat products.wine identification.evaluation of fruits and other food industry are described,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spect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re explored. KeY words Electronic nose:Odour identification:Food industry 

气味是食品品质评价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主要是由 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组用鼻子进行气味的评判。这种方法 的结果包含多种不稳定因素:人的鼻子对气味具有适应性, 容易产生嗅觉疲劳;人的情绪波动和心理状态会影响评判结 果;一些变质食品的气味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电子鼻 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电子鼻技术拥有客观、 可靠和安全等优点。 电子鼻,又称人工嗅觉系统、气味扫描仪,是20世纪9O 年代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挥发性气味的仪器。 因其检测快速、准确的优点,在食品、医疗卫生 、化 工 J、公共安全 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l 电子鼻组成及工作原理 电子鼻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1982年, Krishna Persaud等提出了一种可以将气体分类的化学传感器 阵列的概念 ,揭开了电子鼻技术发展的序幕。1994年, J.W.Gardner提出了广为接受的电子鼻的定义:电子鼻是一 种由功能各异的化学传感器阵列适当的模式识别系统组成 的,可以用来识别简单或者复杂气味的仪器 ,标志着电子 鼻技术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商用 电子鼻,目前世界上比较有名的电子鼻厂商有十多家,包括 英国的Neotronics system和AromaScan system、美国的Elec— tronie Sensor Technology、法国的Alpha MOS、日本的Frgaro、我 国台湾的Smell和Keen Ween等 。 电子鼻的主要组成部件为:气味取样装置、气体传感器 阵列和信号处理系统 。电子鼻最核心的部件是多个具有 气味选择性的气体传感器所组成阵列,正是利用它们各自对 特定气体的敏感性可以获得被测气味的整体信息。目前,常 用的气体传感器根据材料类型可以分为3类 :①金属氧化 物(MOS)传感器,利用其与气味分子吸附后氧化物电阻的下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1206051);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 金项目(BY20130155-22)。 纪飞(1990一),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 品无损检测。 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食品无 损检测技术研究。 2O14-07-25 降产生信号。②导电高分子(CP)传感器,气味分子与传感 器反应后引起其电阻升高产生信号。③质量传感器,主要包 括石英晶体微平衡(QCM)传感器和声表面波(SAW)传感 器,它们在吸附气味分子后共振频率会产生变化从而产生 信号。 电子鼻对气味的分析识别过程可分为3个过程:①气体 传感器阵列吸附气味分子并产生信号。②对生成的信号进 行加工处理和传输。③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模式识别并作 出判断。电子鼻是模仿人类的嗅觉器官建立的,人的嗅觉产 生也可以分为3个过程:①鼻腔中的嗅觉细胞与气味分子吸 附产生信号。②嗅觉细胞核嗅球对信号进行加工放大后传 输到神经中枢(人的大脑)。③大脑对接收到的信号做出判 断,产生嗅觉。 2 电子鼻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2.1在肉制品检测中的应用 肉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消费品,它的新鲜度对人的健康有较大影响。近年 来,电子鼻在肉制品新鲜度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Musatov 等用基于金属氧化物传感器电子鼻和线性判别式分析法 (LDA)对肉类的新鲜度进行了检测” 。他们发现对于同一 家厂家的肉样,只需要1个或者2个标准样品就可以达到 100%的识别率。通过对2种分别存储在4℃和25 qC的肉样 在变质的前期单独建立LDA模型并通过电子鼻的训练进行 识别,然后经过3~4个周期的训练后,电子鼻就可以建立不 同厂商肉样可靠的LDA模型。结果表明,基于金属氧化物 传感器的电子鼻可以用来对食品的新鲜度进行检测,且准确 率较高。石志标等利用自己开发的电子鼻检测系统对牛肉 新鲜度进行了评判 。他们分别用SVM算法和BP神经算 法对储存7 d的不同新鲜度的牛肉进行检测,发现训练样本 为7组时,BP算法最高识别率90.23%,SVM算法最高识别 率为96.24%;训练样本14组时,BP算法最高识别率 99.25%,SVM算法最高识别率为96.24%。结果表明,SVM 算法的识别率较高并且稳定,利用电子鼻对牛肉进行新鲜度 检测是可行的。 2.2在酒类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酒类存在着以次 8748 安徽农业科学 2014生 充好、伪造酒类等现象,利用电子鼻可以实现对酒类产地、酒 龄等进行检测分析。鲁小利等开发了具有仿生特性的电子 鼻系统,并用其对黄酒的品质进行检测 。他们选取了来 自绍兴、上海和其他产地的黄酒样本各加个进行黄酒产地 的区分,并对1年陈、3年陈和5年陈的古月龙山黄酒进行酒 龄区分,模式识别方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 子分析(DFA)以及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结果表 明,该电子鼻系统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产地和古越龙山不同 标注酒龄的黄酒,准确率可达到100%,并可对产地和酒龄进 行很好地预测,准确率在80%~100%,这对于酒类原产地的 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柯永斌等设计了由5个 TGS传感器阵列组成的电子鼻用于识别不同香型的白酒 , 他们分别采集了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4种香型的 酒样的气味数据,并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 (LDA)和概率神经网络(PNN)进行模式识别。试验数据表 明,主成分分析的前2个主元累计贡献率达93.55%,线性判 别分析的前2个主元累计贡献率为97,33%,概率神经网络 模型识别率达到100%。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子鼻可以应用 于对不同香型白酒的快速识别。Mahdi Ghasemi—Vamamkhas- tia等用基于金属氧化物传感器的电子鼻检测了普通啤酒和 无醇啤酒在陈化过程中气味的变化 。他们用人工神经网 络(ANN)算法将陈化的啤酒分为若干个等级,对数据使用主 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进行分析后发现,无 醇啤酒的等级可以明显区分出来,而普通啤酒则无法明显区 分,表明普通啤酒的陈化过程比无醇啤酒要稳定,这为酒厂 提供了一种在线检测啤酒品质的方法。 2.3在水果检测中的应用 对水果成熟度进行检测可以有 效地防止腐烂的发生。Hui Guohua等研制了基于金属氧化 物传感器的电子鼻并对富士苹果的库存时间进行检测并建 立了预测模型,发现主成分分析(PCA)法不能区分所有样 品,而基于信噪比(SNR)的自适应算法可以成功区分未熟、 半数和成熟的苹果 。在对预测模型的验证试验中,发现 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4.62%,表明这种方法有着检测快速、操 作简单、准确率高和可靠性高等优点。Luisa Toni等研究了 电子鼻在监测鲜切水果(菠萝片)新鲜度的应用,将菠萝样品 在3种不同的温度(4~5,7~8,15~16℃)下储存6~10 d, 通过2种方法分析得到数据:一种是用不连续的方法对处于 不同储存阶段的样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另一种是连续的方 法,用电子鼻的探针自动监测菠萝片储存过程中顶空 。 结果表明,使用不连续的方法时,电子鼻能够区分若干样品 并且监控与腐烂相关的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电子鼻技术在工 业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值得人们关注。 2.4在茶叶检测中的应用现代科学分析表明,茶叶中含 有多种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利用电子鼻可以对茶叶等级进 行鉴定。史波林等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的Fox4000型电 子鼻对西湖龙井茶的香气特征进行研究,并探寻用电子鼻鉴 别龙井茶等级的方法 。试验所用的茶叶样品分为3个等 级,AAA级、AA级和A级(品质依次降低),采用软独立建模 分类法(SIMCA)进行模式识别,结果表明,A级样品与其他2 组样品区分显著,识别率可以达到100%。由于AAA级和 AA级的等级识别过程受到了AA级样品中少数异常点的影 响,识别率只有93%左右,这已经基本满足了检测需要,可以 实现对西湖龙井的智能分级。甘芝霖等用电子鼻对2种品 牌、5个等级的信阳毛尖茶进行检测,并用主成分分析法 (PCA)建立图谱来区分不同等级茶叶的差异,用偏最小二乘 法(PLS)建立模型 。结果得出,PCA图谱可以将各个茶叶 样品明显区分,并利用盲样的试验结果对感官评审结果进行 验证,表明所建立的PLS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茶叶样品 的品质和等级,实现对茶叶品质的快速判定。 3结语 凭借着检测快速、简单、安全以及重复性高等优点,电子 鼻技术在未来将会逐步取代人工感官评价成为主要的气味 评价手段。未来电子鼻技术主要发展趋势:①朝着便携、微 型方向发展。目前多数电子鼻体积太过庞大,不方便携带, 给电子鼻的普及带来了一定阻碍。②开发出专用的电子鼻。 通用型的电子鼻灵敏度低,应开发出专门应用于食品行业的 电子鼻。③实现在线检测。受到外部环境、传感器寿命、样 品种类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实时在线的电子鼻检测系统,通 过研究外部与内在因素对电子鼻检测的影响并开发出在线 检测系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文玺,魏胜利,刘亚令,等.基于电子鼻技术的大黄药材气味鉴别 [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1):n—l3. [2]WLODZIMIROW K A,ABU.HANNA A,SCHULTZ M J.et 81.Exhaled breath analysis with electronic nose technology for detection of acute liver failure in [J].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es,2014,53:129—134. [3]龙君,朱晓琼,杨涓,等.电子鼻对烟用香精香料检测参数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4(3):395—400. [4]朱晓琼,杨涓,李婧,等.电子鼻结合PCA—BP神经潮络在烟用香料质量 控制中的应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4(2):261—266. [5]方向生,施汉昌,何苗,等.电子鼻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进展[J].环 境科学与技术,2011(1o):112—117. [6]王玲,桂阳海,张顺平,等.电子鼻在危险爆炸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J].传感技术学报,2oo7(1):42—45. [7]KI ̄SI-INA PERSAUD,GEORGE DODD.Analysis of discrimination mecha. nisms in the mammalian olfactory system using a model nose[J].Nature, 1982,299(5881):352—355. [8]GARDNER J W,BARTLETF P N.A brief history of electronic noses[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