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创伤现场急救与护理ppt

合集下载

院前急救的注意事课件.ppt

院前急救的注意事课件.ppt

• 四:特点:
• 1、随机性强:任何时候均可发生
• 2、紧急:立即出发、急救、转运处理(在时间和 心情上)
• 3、流动性大:可发生在任何场所、区域
• 4、急救环境和条件差:和医院相比(环境、车辆 震动、噪声使听诊器触不正确)
• 5、病种多且病情复杂:一般在很短时间内没法确 定诊断
• 6、对症治疗为主
• 护士—一年以上专科轮转 • 要求:
• 1、掌握BLS(基本生命支持)和ALS(高级生命 支持)生命急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 2、掌握院前急救药物的药理作用、剂量、途径等。 • 3、掌握急诊病特征,病因,症状配合医生完成抢
救工作。 • 4、掌握所有设备的使用。
• 在执行抢救过程中,必须服从统一 命令,不能擅自离岗。
• 高处坠落伤者,不要随意搬头和抱脚移动,要在 医生的指导下搬运病人
• 哮喘发作者或发生呼吸困难者病人取半卧位 • 将病人移至安全易于救护的地方 •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 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并做好记录以备查看
• 运送病员回医院的途中,要根据不同的病人给予 恰当的治疗和护理,严密观察病人
• 祝大家愉快!
• 六、院前急救的人员配备及要求:
• 1、人员配备:普通救护车—医师一个、护士一 个、
• 驾驶员一个
• 危重监护车—医师一个、护士一个、专科医师一 • 个、工人一个,统一服装,闪光条(自我保护)
• 人员要求:
• 医师:全科医师 要求:心肺复苏术、除 颤、监护仪使用等各类急救技术。
• 基本理论:掌握解剖、生理、病理、药理 等基本理论。
• 九、现场急救措施:
• 1、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 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等)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配合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抢救与配合ppt课件
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2.熟悉抢救物品,仪器及药物存放的位置,
必须心中有数,保证仪器和药物及时应用
.
抢救病人时对护士的要求
3.抢救we病lc人om时e护to士u要se沉th着es,e 冷Po静w,erP准o确int,te头m脑pla清te楚s,,N反ew应敏捷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乙护士
.
二人抢救法
甲护士
乙职责
➢ 中年资护士 ➢ 主要负责循环系统 ➢ 快速建立多个大的静脉通抽血,
配血,输血
➢ 上心电监护,协助医生除颤,必要 时作外心脏按压
➢ 执行所有的口头医嘱,配合医生 作各种穿刺检查 .
乙护士
初级生命支持(BLS)
CPR 、AED
4分钟内建立
.
高级生命支持(ALS)
氧疗 呼吸支持 循环支持 药物支持 止血包扎固定
.
面唇颜色
技能-----病情观察(重症监护)消Leabharlann 系统泌尿系统皮肤黏膜
口腔(溃疡、鹅口疮) 尿液
食道(通畅) 胃(出血、储留)
排尿情况 (自排、潴留)
导管
腹胀(肠鸣音)
颜色、温度 弹性、水肿 皮疹 出血点 破损
大便
.
.
.
抢救护理配合
一、抢救时人力 资源的管理
3人分工法 2人分工法
.
抢救护理配合
三人抢救法
甲职责
主管护士/高年资护士/护士长 主要负责呼吸系统,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负责抢救现场的全程指挥
甲护士 乙护士
丙护士
.
抢救护理配合
甲护士
三人抢救法

急诊护理PPT课件

急诊护理PPT课件

.
抢救制度
1、科室必备抢救室、抢救组织、专科抢救常规和抢救流程图。 2、科室必备完好抢救器材、药品等,做到“四定”(定品种数
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三及时”(及时检 查、及时消毒灭菌、及时补充),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3、急救车物品放置有序,药品编号清楚,数物相符。 4、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抢救知识、器材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 法。 5、抢救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 病情及时对症护理,提供诊断依据。 6、严密观察病情,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 嘱复述核实后才能执行,空安瓿两人核对后方可丢弃。 7、情况危急,就地抢救,稳定后移动。抢救期间,专人守护记 录,仔细交接班。 8、及时与患者家属及单位取得联. 系。
抢救车装备统一要求
1、用物 心脏按压板、扳手、手电筒、血压计、听诊器、夹板、电插板、抢救盒
(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纱布)、输液用物(弯盘、压脉带、砂轮、皮 肤消毒剂、胶布、棉签、注射器、输液器)、吸痰用物、输氧用物。根据 科室特殊需要另备复苏囊、开胸包、胸穿包、气管切开包、气囊止血带、 沙袋、消毒手套等。 2、抢救药物
,也要放宽恰当处理。
7、遇有各种突发事件、大批伤员时,应立即通知科室领导及医务科,涉及
到刑事民事纠纷的,还要向公安有关部门报告。
8、对于来历不明患者,先分诊,再登记;神志不清者,应由两人以上工作
人员将其随身物品清点签名交保卫科保存。
9、执行急诊有关咨询联络事宜,做好信息资料建设和疫情上报工作,协助
解决问题和纠纷。
抢救制度
1、科室必备抢救室、抢救组织、专科抢救常规和抢救流程图。 2、科室必备完好抢救器材、药品等,做到“四定”(定品种数
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三及时”(及时检 查、及时消毒灭菌、及时补充),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3、急救车物品放置有序,药品编号清楚,数物相符。 4、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抢救知识、器材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 法。 5、抢救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 病情及时对症护理,提供诊断依据。 6、严密观察病情,认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 嘱复述核实后才能执行,空安瓿两人核对后方可丢弃。 7、情况危急,就地抢救,稳定后移动。抢救期间,专人守护记 录,仔细交接班。 8、及时与患者家属及单位取得联. 系。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课件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课件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
1
高效的复苏团队
全面的急救知识
CPR
精湛的急救技能
分工合作
良好的心理素质
密切协作
2
一、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管理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
五定内容: 定数量品种
-指定抢救负责人,组成抢救小组
定点安置 定人保管
-制定抢救方案
定期消毒灭菌 定期检查维修
-制定抢救护理计划
-做好查对工作、抢救记录 、做好交接班工作
• 医护按要求分工、协作,抢救时合理分布
位置最快时能保障1分钟完成除颤,三分钟 完成插管,极大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医 疗纠纷的发生
16
急诊科的工作特点
就诊病人病情变化快,甚至危及生命,所

以一切工作都突出一个“急”字,分秒必
争,迅速处理。
病人病情变化快,就诊人数多,尤其在发

生意外灾害时,要承担大批伤员抢救工作
甲护士
乙护士 丙护士
31
二人抢救法
甲护士
• 主管护士,高年资护士,护士长 • 负责呼吸系统,保持呼吸道通畅 • 吸氧,吸痰,人工呼吸气囊的使用 • 必要时气管插管接呼吸机 • 气管切开配合 • 必要时洗胃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负责抢救现场的全程指挥 • 抢救记录,对外联络,分流病人
9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心电监护仪 辅助抢救
医生
负压吸引

氧气
呼吸机 主抢救医生 主抢救护士
抢救车
15
研究表明
• 护士的主动性更能为病人赢得黄金时间 • 护士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复苏质量 •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需要高质量的团队组合,

急诊科救护PPT课件

急诊科救护PPT课件
(三)科室设置:医院急诊科(室)设置应与其任务、功能、
规模相适应。一级医院设急诊室,二、三级医院独立设置 急诊科。急诊科为一级临床科室(直接接触病人的科室例 如外科内科儿科妇科等)。
6
7
8
9
10
1、基础设施与布局
预检分诊室——急诊病人就诊第一站
位置:门厅入口明显位置
预检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护士
(三)培训:对救护人员进行培训。急诊专业人员的培训
内容反映急诊科的工作职责及专业人员应掌握的技能。
(四)科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急诊
医疗水平。
4
二、急诊科的设置
(一)急诊科的设置有两种:
一类是急诊工作作为医院门诊的一部分
另一类就是独立于门诊部的急诊科
采取哪一种方式,主要根据卫生部1984年下达的卫医 司字第36号文《关于发布<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 (试行)>的通知》以及1994年下达的卫医发第30号文 《关于下发<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提出 的要求办理,一般一级医院设急救室,二级以上综合医 院设急诊科。
12
1、基础设施与布局
观察室 收治对象:暂时不能确诊,病情危重,或抢救后需
作进一步住院治疗的病人 床数:医院床总数的5% 观察要求:一般留观24小时,原则上3-5天内离院、
转院或收住院。 隔离室 一旦发现可疑传染病,立即隔离,通知专科医生会
诊,确诊后转送,并注意消毒和病情报告
13
2、辅助设施与布局
必备 必备 必备
(5)
急诊手术室
必备 可选
(6)
ICU(床位 1~2 张)
必备 可选
(7)
隔离室
必备 必备 必备

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ppt课件

护理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
6
火灾应急处理流程
发现火情
立即呼叫
组织人员使用现有的灭火材
报告保卫科(夜间总值班)
火势猛烈
拨打119
安全转移患者
撤出易燃易爆物品 抢救贵重设备及重要资料
关闭临近火情房间的门窗
可编辑课件
7
突然停水应急预及处理流程
1.突然停水时,白天与总务科联系,夜间与总 值班联系,汇报停水情况,查明原因,及 时维修。
3.对于肢体功能障碍、翻身困难的患者及时协 助患者翻身,摆放好安全、舒适的卧位;
4.患者常用的物品应摆放在患者触手可及的地 方;
可编辑课件
28
预防患者坠床的应急预案
5.必要时留家属陪护,并向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6.及时巡视,及时发现坠床征象。
可编辑课件
29
预防患者坠床的应急处理流程
根据病情安放床栏
2. 立即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心肺复苏抢救程 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
3. 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 通路,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可编辑课件
43
患者猝死应急预案
4. 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 发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 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 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 叫其他医务人员。
班; 3.协助维修人员查找原因,以便及时维修; 4.安排保洁员及时清扫; 5.安防“防滑提示牌”,防止患者跌倒。 6.转移患者及物品到安全区。
可编辑课件
10
发生地震时应急预案
1.地震来临,值班人员应冷静面对,关闭电源、水源、 热源,尽力保障人员的生命及国家财产安全。
2、发生强烈地震时,需将患者撤离病区,疏散至广 场、空地。撤离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维护秩 序,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恐惧。

急诊科常见病护理课件

急诊科常见病护理课件

脊髓损伤现场初步处理及转运注意事项
现场初步处理
对于疑似脊髓损伤的患者,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稳 定颈椎和胸椎,避免二次损伤。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 道,给予必要的急救药物。
转运注意事项
在转运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平稳,避免颠簸和振动 。对于颈椎损伤患者应使用颈托固定颈椎,对于胸椎 和腰椎损伤患者应使用担架或硬板床进行转运。同时 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止血、止血带止血等。直接压迫止血适用于小动脉和静脉出血;止 血带止血适用于大动脉出血,但应注意使用时间和压力,避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包扎方法和技巧
包扎方法包括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等。绷带包扎适用于四肢和躯干的包扎;三角巾包扎 适用于头部和胸部的包扎。在包扎过程中,应注意松紧适度、固定牢靠,避免过紧或过松 影响包扎效果。
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期间护理措施
1 2 3
胃肠减压
通过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肠道内压力 和膨胀程度,缓解疼痛和呕吐症状。
液体疗法
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合理安排输液 种类、速度和量,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 持。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腹痛、呕吐、腹胀和排便排气等症 状变化,以及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患者心理支持
理解患者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给予安慰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供心理干预和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
02 常见急症及护理措施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术
01
心脏骤停的定义和原因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常见原因包括心
肌梗死、电解质紊乱、严重创伤等。
参数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评估
气道 (A) 呼吸 (B) 循环 (C) 神经功能障碍 (D) 显露 (E)
14
气道 评估
• 视、听、触 • 颜色 • 意识状态 • 使用辅助呼吸肌
15
呼吸 评估
• 气流运动 • 呼吸频率
18
呼吸
警惕
• 张力性气胸 • 大量血胸 • 开放性气胸 • 连枷胸 • 肺挫伤
19
循环 评估
• 3.伤者如有脸色苍白、出冷汗、脉搏消失等征象,很可能 是肝、脾、大血管破裂,腹部可用床单、衣物等加压包扎 后快速转运附近医院。
骨折紧急救助措施:
1.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大出血,应先止血后固定。可 用消毒敷料或干净衣物(如汗衫、毛巾手绢等) 填塞伤口、包裹外露骨折端后外加绑带(或衬衣 两袖、两裤腿)加压后固定。
• 心输出量 • 血容量 • 外出血
21
循环
警惕
• 腹腔内创伤 • 胸腔内创伤 • 长骨骨折 • 骨盆骨折 • 穿透伤 • 头皮伤
22
神经功能障碍
• 瞳孔 • 检查意识状态
– A 清醒 – V 对语言指令有反应 – P 对疼痛刺激有反应 – U 无反应
24
显露
• 去掉全身衣服,全面检查 • 防止低体温
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一、概述
(一)创伤的定义 创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机械、 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造成的机体损伤。 狭义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造成的组织结构 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二)创伤的分类
1、按致伤原因分类 锐器伤 钝挫伤 挤压伤 玻璃碎片伤 火器伤
2、按受伤部位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 闭合性损伤 • 开放性损伤
• 8、组织转运 • 转运时采用安全、轻巧的方法,常用担架
搬运,双手平托患者四肢和躯干,再一起 将患者托上担架 •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置好体位 • 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 • 如有颈、腰椎损伤的患者,注意保护好颈 椎腰椎。
• 先搬运重伤员,再搬运轻伤员
颅脑创伤紧急救助措施:
• 1. 应尽快检查和判断有无头部创伤、伤者是否 处于危险状态。如有头部创伤应按以下程序迅速 抢救。
扎、固定、搬运、避免和降低第二、第三个死亡高峰。
3、检伤分类原则
• 现场伤员分类应以先危后重,先急后缓的 原则,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受伤部位、 出血多少来判断伤情的危重、按危、重、 轻、死亡分类,分别以“红、黄、蓝、黑” 色的伤情识别卡来代表。
• 1)红色——危重伤 :在短时间内伤情可能 危及生命、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在 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送往医院救治。
• ⒉肋骨骨折者仅用胶布多重粘贴后即可减 轻呼吸时疼痛。
• ⒊开放性胸壁创伤及开放性肋骨骨折用纱 布或干净衣物压迫止血。
腹部创伤紧急救助措施:
• 1.腹部伤口出血时用敷料或干净衣物(毛巾、内衣、手绢 等)填塞伤口并加压包扎。
• 2.腹部开放性创伤有肠管等膨出时,可用消毒敷料或干净 衣物浸湿于生理盐水(无生理盐水可用矿泉水)后覆盖, 如有条件可用小塑料面盆、饭盆等覆盖,并用绷带、衣袖 等加以包扎固定覆盖物以保护肠管等组织。
• 5) 止血带止血
• 5、骨折的固定 • 固定方法有两种: • 一种是有夹板的固定 • 另一种是无夹板时用躯干或健肢做支架进
行固定。
• 开放性骨折固定前一定要先用消毒敷料包 扎伤口并止血,以减少伤口污染
• 6、封闭开放性气胸
• 7、正确保存离断肢体
• 完全离断肢体的远端,应使用无菌敷料或用清洁 的布料、毛巾等包裹,再用塑料布或橡皮布包裹, 周围放置冰块,然后迅速转运送医院。但不能浸 泡在冰水之中,也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更 不要用消毒液、盐水直接浸泡断肢。
• ⑴不要随便移动伤者,让伤者侧卧位,头后仰 , 保证呼吸道通畅。
• ⑵若呼吸停止,则进行人工呼吸。脉搏消失或心 前区无搏动则进行心脏复苏术。
• ⑶若头皮出血,则用敷料或干净衣物压迫止血。
• 2.如有血液或清澈液体(脑脊液)从鼻耳流 出,让伤者侧卧,患侧头部向下(即左侧 鼻、耳流液时左侧向下, 右侧流液时右侧
3、按伤情严重分类 1)轻伤 2)中等伤 3)重伤
4、按损伤部位分类
如颅脑创伤、胸部创伤、腹部创伤、脊柱 创伤、四肢创伤等等。
二、创伤现场急救基本原则
• 1、基本原则 • “减少死亡率、减轻和避免残疾。”这就
是说,我们不但要全力挽救生命,而且要 尽量避免伤残,减轻残疾,使伤员回归社 会,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 • 先抢后救 先重后轻 自我保护
25
初级评估
X-射线(如果有条件)
• 颈椎(正侧位) • 胸部 • 盆腔
26
重新评估 ABCDE
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或由稳定 转为不稳定
27
三、创伤现场急救的护理内容
• (一)现场心肺复苏
(二)创伤的现场处理
• 1、脱离危险环境
2、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的方法有 • 1)包扎止血 • 2)加压包扎止血 • 3)指压止血 • 4)填塞止血
向下);如果口、鼻大量流血时则让患者 头后仰侧卧位,以便呼吸道通畅。
• ⒋如伤者出现咳出鲜血或血块、面色苍白、 脉搏消失、心前区搏动消失,怀疑有肺挫 裂,气管断裂、心脏破裂的伤者,最好是 快速送到附近医院救治。
胸部创伤紧急救助措施
• ⒈开放性胸壁创伤(开放性气胸)应快速 封闭伤口,可用敷料填塞伤口用胶布密闭, 一时无法找到封闭伤口的材料时,可用手 掌严密按压伤口以达到密闭伤口作用,。
• 2)黄色——重伤:伤情重但不危及生命, 可在现场处理后有专人观察下送往医院救 治。
• 3)蓝色——轻伤:伤情较轻,能行走,经 门诊或手术处理后可回家休养。
4)黑色——死亡:指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 射消失,瞳孔散大固定者。一般由其他其 他辅助部门处理。
4、现场如何进行初级评估
• 快速、有序 • 2分钟 • 及时处理发现的创伤 • 病情不稳定随时复查
2、创伤后的三个死亡高峰

第一高峰:伤后数分钟内。死亡原因:脑干损伤、
高位颈髓的严重损伤、心脏和大血管的损伤。

第二高峰:伤后6~8小时之内。死亡原因:颅内血
肿、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及四肢骨折所致的大出血。

第三高峰:伤后数天到数周内。死亡原因:严重创
伤后引发的重症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

创伤救护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早期正确的止血、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