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果酱瓶阻氧性能检测

塑料果酱瓶阻氧性能检测
塑料果酱瓶阻氧性能检测

塑料果酱瓶阻氧性能检测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果酱逐渐融入家家户户的日常餐饮中,是大众生活中常见的营养食品。但因果酱一般都是分次食用,若包装材料密封性或阻隔性能不好,容易氧化从而发生变质现象。所以,为了保证果酱在其保质期内不易发生质量问题,并且获得更长的保质期限,所使用的塑料果酱瓶必须拥有较高的阻氧性,一般氧气透过率越低,阻氧性越好。本文主要介绍了塑料果酱杯阻氧性的测试方法及原理,为相关行业提供坚实的参考。

关键词:塑料果酱杯、阻氧性、阻隔性、氧气透过率、氧化变质、容器氧气透过率测试、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

测试意义:

果酱的盛放多采用瓶装,而瓶装果酱又分为塑料瓶、玻璃瓶,其材质以PET、PP、PS、PE为主,即常见的透明塑料瓶。塑料果酱瓶的厚度越厚,或者其所使用的材质的密度越高,则阻隔性就越高,包括阻氧性及阻湿性等。而如何监控塑料果酱瓶对外界氧气的阻隔性,塑料果酱瓶的阻氧性是否满足所标注的保质期的质量需要,则需依靠检测其氧气透过率此项指标,透过率越小,说明阻氧性越高。本文以专业用于测试容器的氧气透过率检测仪器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塑料果酱瓶氧气透过率的测试过程及方法原理等信息,为生产及使用行业提供有力的技术参考。

图1 塑料果酱杯示例图

检测方法:

国内外测试容器类包装材料的氧气透过率时大多采用等压法(即库仑电量传感器法)测试,但近几年已有相关仪器制造企业逐步解决了压差法对容器造成的影响而研制出可测试低阻隔包装容器(即对气体的透过率较高)的气体阻隔性。

国内外等压法测试容器氧气透过率试验主要遵循ASTM F 1307 《用电量传感器测定干燥固体包装件氧传输率》的国际标准,暂无相关国内标准。我们将采用OX2/230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结合上述标准对塑料果酱瓶样品进行氧气透过率试验。

1、试验仪器

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兰光,三腔独立,超高精度,可同时测试三件相同或不同试样,在保证试样独立测试的基础上,将试验效率提高了3倍。控温范围为15℃~ 55℃,控湿范围为0%RH、35%RH ~ 90%RH。此系统可测试容器氧气透过率的范围为0.0001 ~ 60 cm3/(pkg·d),同时该系统还可测试薄膜氧气透过率,测试范围为(0.01 ~ 6,500) cm3/m2·24h且可扩展至(0.07 ~ 6,5000) cm3/m2·24h。系统最多可支持10台仪器并行连接,建立30个试样同时试验的高效系统。

该仪器满足ASTM F1307、ISO 15105-2、GB/T 19789、ASTM D3985、ASTM F2622、ASTM F1927、JIS K7126-2、YBB 00082003多种国家和国际标准,可满足不同温湿度环境下塑料、橡胶、纸、纸塑复合、玻璃、金属等材料做成的瓶、袋、罐、盒、桶等容器的氧气透过率测试,如酸奶杯、可乐瓶、花生油桶、利乐包装、真空包装袋、金属三片罐、塑料化妆品包装、牙膏软管、果冻杯等。并可测试各种塑料薄膜与片材等材料的氧气阻隔性。

a. OX2/230的外观图

b. 带有兰光容器测试装置的系统外观图

图2 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

2. 试样的制备

将3个完好的塑料果酱瓶置于实验室23℃、50%RH的环境中调节状态48小时。

3. 试样装夹

用透明快固胶将试样密封在容器封口装置上;密封完毕后将其装夹在容器测试装置内部,再用密封袋将容器封口装置托盘以上的部位包扎严密。按照上述方法装夹其他2个试样。

a将试样装夹到仪器内并密封

图3 试样装夹过程

4. 检测过程

OX2/230自动化试验,测试过程简单:

●添加蒸馏水,打开系统气源,并按要求调节气源压力。根据试验要求,添加适量蒸

馏水以达到要求的O2、N2湿度。

●打开电源、运行软件。

●设置试验温度、试验参数、启动试验。试验参数包括控制参数(试验模式、试验循

环次数、试验时间、REZERO循环次数等)和试样参数(类型、面积、厚度等)。

●试验过程中进行湿度、载气流量调节。

●试验结束、数据处理。

●关闭气源和电源。

本次试验的三个塑料果酱瓶试样的氧气透过率平均值为0.0571 cm3/(pkg·d)。

总结:

OX2/230氧气透过率测试系统测试塑料果酱瓶氧气透过率时,可获得高精度的阻氧性结果,准确反映酸奶杯的阻隔性能。以上数据为相关企业及使用者提供参考。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常见的塑料检测标准和方法 检测产品/类别检测项目/参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序 号 名称 塑料1 光源暴露试验方 法通则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则ISO 4892-1:1999 2 氙弧灯光老化 汽车外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527:2004 汽车内饰材料的氙弧灯加速暴露试验SAE J2412:2004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ISO 4892-2:2006 /Amd 1:2009 室内用塑料氙弧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459-06 非金属材料氙弧灯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5-05a 塑料暴露试验用有水或无水氙弧型曝光装置的操作ASTM D2565-99(2008) 3 荧光紫外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ISO 4892-3:2006 汽车外饰材料UV快速老化测试SAE J2020:2003 塑料紫外光暴露试验方法ASTM D4329-05 非金属材料UV老化的仪器操作方法ASTM G154-06 4 碳弧灯老化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ISO 4892-4:2004/ CORR 1:2005 塑料实验室光源曝露试验方法第4部分:开放式碳弧灯 GB/T16422.4-1996 5 荧光紫外灯老化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荧 光紫外灯GB/T14522-2008 6 热老化 无负荷塑料制品的热老化 ASTM D3045-92(2010)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7141-2008 7 湿热老化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溅和盐雾效应的测定ISO4611:2008 塑料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影响的测定GB/T12000-2003 塑料8 拉伸性能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塑料硬度检测标准

塑料硬度检测塑料邵氏硬度洛氏硬度巴氏硬度检测:硬度塑料硬度测定第二部分:洛氏硬度GB/T3398.2-2008 热变形温度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1634.1-2004 在挠曲负荷下塑料的挠曲温度的试验方法ASTM D648-07 塑料载荷下挠曲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ISO 75-1:2004 塑料载荷下挠曲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ISO 75-2:2004 维卡软化温度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GB/T1633-2000 塑料维卡(Vicat)软化温度的测试方法ASTM D1525-09 塑料热塑材料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ISO 306:2004 压缩性能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GB/T1041-2008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ISO 604:2002 硬塑料的压缩特性试验方法ASTM D695-10 撕裂性能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QB/T1130-1991 体积电阻率/表面 电阻率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1410-2006 绝缘材料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试验方法IEC 60093:1980 绝缘材料直流电阻或电导试验方法ASTM D257-07 大气暴露 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GB/T3681-2000 塑料暴露于太阳辐射的方法第一部分:通则ISO877-1:2009 时间—温度极限 塑料长期热暴露后时间—温度极限测定GB/T7142-2002 聚合物长期性能评价简介UL746B-1997 塑料老化评价 塑料在玻璃下日光、自然气候或实验室光源暴露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GB/T15596-2009 塑料暴露于玻璃下日光或自然气候或人工光后颜色和性能变化的测定ISO4582:2007 变色评定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50-2008 熔融指数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3682-2000 击穿电压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一部分:工频下试验GB/T1408.1-2006 热应力开裂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GB/T15065-2009附录A 环境应力开裂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GB/T1842-2008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ASTM D1693-05 垂直与水平燃烧 设备和器具部件用塑料材料易燃性的试验UL 94-1996REV.9:2009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GB/T2408-2008

国家标准塑料及塑料制品性能检测方法标准

1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4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5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6 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7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8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1 GB/T 1408.1-1999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 13 GB/T 1409-1988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14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15 GB/T 1411-2002 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16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7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18 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19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20 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1 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2 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23 GB/T 1458-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 24 GB/T 1461-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 25 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26 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7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28 GB/T 1634.1-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29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0 GB/T 1634.3-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31 GB/T 1636-19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32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33 GB/T 1844.1-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一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34 GB/T 1844.2-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二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 35 GB/T 1844.3-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三部分:增塑剂 36 GB/T 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37 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38 GB/T 2407-19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39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40 GB/T 2409-1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41 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42 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43 GB/T 2546.2-2003 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

塑料的几种力学性能的测试

塑料常规力学性能的测试(拉伸冲击弯曲)

影响塑料力学性能的因素 ?影响塑料力学性能的因素很多,有聚合物结构的影响(如:聚合物种类,分子量及其分布,是否结晶等),有成型加工的影响(如:成型加工的方式及加工条件导致结晶度、取向度的变化,试样的缺陷等);有测试条件的影响(如:测试温度,湿度,速度等),它们会导致实验重复性差等缺陷,所以力学性能的测试有严格的测试标准,如GB1042-92规定:环境温度为25±1℃,相对湿度为65±5%,样品的尺寸、形状均有统一规定,实验结果往往为五次以上平均。

拉伸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塑料拉伸强度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并能分析影响因素;加深对应力----应变曲线的理解,并从中求出有用的多种机械性能数据;观察拉伸时出现的屈服,裂纹,发白等现象。

二实验原理 ?拉伸试验是对试样沿纵轴向施加静态拉伸负荷,使其破坏。通过测定试样的屈服力,破坏力,和试样标距间的伸长来求得试样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定义 ?拉伸应力:试样在计量标距范围内,单位初始横截面上承受的拉伸负荷。 ?拉伸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到断裂为止,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 ?拉伸断裂应力: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断裂时的应力。 ?拉伸屈服应力: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屈服点处的应力。 ?断裂伸长率:在拉力作用下,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ε断=(L-L0)/L0×100% ?式中:L0------试样标线间距离,mm ?L-------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mm ?弹性模量:在比例极限内,材料所受应力与产生响应的应变之比。

常用塑胶性能测试标准

常用塑胶性能测试标准 燃性测试 UL 94*总体可燃性UL94等级是应用最广泛的塑料材料可燃性能标准。它用来评价材料在被点燃后熄灭的能力。根据燃烧速度、燃烧时间、抗滴能力以及滴珠是否燃烧可有多种评判方法。每种被测材料根据颜色或厚度都可以得到许多值。当选定某个产品的材料时,其UL等级应满足塑料零件壁部分的厚度要求。UL等级应与厚度值一起报告,只报告UL等级而没有厚度是不够的。UL 94等级总结: HB厚度<3mm的水平试样缓慢燃烧,燃烧速度<76mm/min。 V-0垂直试样在10秒内停止燃烧;不允许有液滴。 V-1垂直试样在30秒内停止燃烧;不允许有液滴。 V-2垂直试样在30秒内停止燃烧;允许有燃烧物滴下。 5V对试棒燃烧5次,每次火焰都大于V测试中的火焰,每次持续5秒。燃烧在60秒内停止。 5VB试样板被烧穿(产生一个洞)。 5VA试样板未被烧穿(没有产生洞)-UL最高等级。 UL 94 HB*水平测试过程 对可燃性有安全方面的要求时,不允许使用HB材料。通常情况下HB级的材料不能于电器,但机械或装饰品除外。有时,人们会有误解:非FR材料(或没有打算用作FR材料的材料)不会自动满足HB的要求。尽管最不严格,UL 94 HB仍是一个可燃性分类等级,必须经测试检测。 UL 94 V0,V1和V2*垂直测试过程 垂直测试(见图14-17)使用与HB检测中相同的试样。燃烧时间、发光时间、何时开始滴落以及下面的棉花是否被引燃都应注明。燃烧滴落被认为是燃烧扩散的主要原因,也是区分V1与V2的标准。 图14-17 UL 94 V0,V1,V2垂直测试过程 UL 94-5V*垂直测试过程 UL 94-5V是所有UL测试中最严格的(见图14-18)。 图14-18 UL 94-5V垂直测试过程 它包括两个步骤: 步骤一: 垂直安装一个标准可燃性试棒,使其经受五次127mm火焰,每次持续5秒。如果此后试棒燃烧时间短于60秒且液滴不引燃下面的棉花,则通过测试。整个过程要对

塑料性能解析

橡塑包括 PE、PP、PVC、ABS、PC、PA、POM、PBT、PET、TPE、TPO、TPR、TPU等材料;这些材料,一般都需要进行常规或特定的测试:如老化测试,其中包括: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氙弧灯、碳弧灯、紫外灯)、自然气候暴晒试验、盐雾试验、湿热试验、高低温试验、臭氧试验、热氧老化试验等; 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方面的测试,包括:拉伸、撕裂、弯曲、压缩、冲击、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温度、熔融指数、氧指数、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击穿电压、光泽、透光率、雾度、燃烧性能等。 但真正系统完整的资料,能找到的估计并不多,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的目的。这篇文章对于销售而言,可以快速了解塑料的基本性质;对于做品质的朋友,能加深对于自己工作的一认识;对于研发的朋友,也有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机械力学性能 1.密度与比重 塑料的比重是在一定的温度下,秤量试样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值,单位为 g/cm3,常用液体浮力法作测定方法. 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越轻,根据ρ=m/V,比重越小,在等体积,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比重越小的材料可以制造的产品越多,单个产品的材料成本也就越低,而且可以减少产品的重量,节省运输等费用。所以,比重是非常重要的属性。特别是在塑料代替金属等材料的时候,是特别大的一个优势。 2. 拉伸/弯曲 在拉伸性能的测试中,通常的测试项目为拉伸应力、拉伸强度、拉伸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拉伸弹性模量,弯曲模量/弯曲强度等。 拉伸测试:测定高聚物材料的基本物性,对材料施加应力后,测出变形量,求出应力,应力应变曲线是最普通的方法。将样条的两端用器具固定好,施加轴方向的拉伸荷重,直到遭破坏时的应力与扭曲。

国家标准塑料及塑料制品性能检测方法标准

1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 4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5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 6 GB/T 1039-1992 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7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8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11 GB/T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工频下的试验 13 GB/T 1409-1988 固体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长在内)下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的试验方法 14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15 GB/T 1411-2002 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压、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16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17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18 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19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20 GB/T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1 GB/T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22 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23 GB/T 1458-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拉伸试验方法 24 GB/T 1461-1988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剪切试验方法 25 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26 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7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28 GB/T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29 GB/T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0 GB/T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31 GB/T 1636-19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32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33 GB/T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一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34 GB/T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二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 35 GB/T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三部分:增塑剂 36 GB/T 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37 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38 GB/T 2407-19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39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40 GB/T 2409-1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41 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42 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43 GB/T 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44 GB/T 2547-1981 塑料树脂取样方法 45 GB/T 257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塑料制品检测项目及标准

塑料制品检测项目及标准 拉伸性能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GB/T1040.1-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1040.2-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1040.3-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 验条件GB/T1040.4-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单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GB/T1040.5-2008 塑料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ASTM D638-08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一般原则ISO527-1:199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压和挤压塑料试验条件ISO527-2:199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板材试验条件ISO527-3:199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 试验条件ISO527-4:1997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5部分:单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ISO527-5: 1997 弯曲性能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9341-2008 塑料和电绝缘材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ASTM D790-10塑料.弯曲性能测定BS EN ISO178–2003 简支梁冲击性 能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一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GB/T1043.1-2008塑料缺口试样的CHARPY冲击强度的试验方法ASTM D6110–08 塑料摆锤式CHARPY冲击特性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冲击试验ISO 179–1:2000(E) 悬臂梁冲击性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GB/T1843-2008

塑料常用检测标准

国家标准-常用塑料及塑料制品性能检测方法标准 1.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2.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3. GB/T 1036-1989 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4.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5. GB/T 1041-1992 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6. GB/T 1043-1993 硬质塑料简支梁冲击试验方法 7. GB/T 144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8. GB/T 1447-2005 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9. GB/T 1448-2005 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10.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11. GB/T 1450.1-2005 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12. GB/T 1450.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冲压式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13. GB/T 1451-2005 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14. GB/T 146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15. GB/T 1463-2005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16. 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17. GB/T 1634.1-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18. GB/T 1634.2-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 19. GB/T 1634.3-2004 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20. GB/T 1636-1979 模塑料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21.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22. GB/T 1844.1-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一部分:基础聚合物及其特征性能 23. GB/T 1844.2-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二部分:填充及增强材料 24. GB/T 1844.3-1995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第三部分:增塑剂 25. GB/T 2035-1996 塑料术语及其定义 26. 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27. GB/T 2407-19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炽热棒法 28.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29. GB/T 2409-1980 塑料黄色指数试验方法 30. GB/T 2410-198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31. GB/T 2411-1980 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 32. GB/T 2546.2-2003 塑料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33. GB/T 2547-1981 塑料树脂取样方法 34. GB/T 2572-2005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35. GB/T 2573-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大气暴露试验方法 36. GB/T 2574-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湿热试验方法 37. GB/T 2575-198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耐水性试验方法 38. GB/T 2576-2005 纤维增强塑料树脂不可溶分含量试验方法 39. GB/T 2577-2005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40. GB/T 2578-1989 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制作方法 41. GB/T 2913-1982 塑料白度试验方法

塑料检测标准

同科橡胶塑料研究所部分检测标准 GB/T1033.1-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ASTM D792-08塑料用替代法测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 1034-2008塑料吸水性的测定 GB/T 606-2003 化学试剂水分测定通用方法卡尔.费休法 GB/T1040.1-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一般原则 ISO527-1:199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一般原则 GB/T1040.2-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ISO527-2-199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压和挤压塑料试验条件 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ISO527-3:1995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板材的试验条件 ASTM D638-08塑料拉伸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 1041-2008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ISO 604:2002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ASTM D695-08硬质塑料压缩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 8813-2008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试验方法 GB/T1043.1-2008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ISO179-1:2000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ISO179-2:1997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仪器化冲击试验第一版技术勘误1 ASTM D6110-08塑料缺口试样简支梁冲击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1633-2000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ISO 306:2004塑料——热塑性材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 ASTM D1525-07测定塑料维卡软化温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1634.1-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1634.2-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 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1634.3-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3部分: 高强度热固性层压材料 ISO 75-2:2004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 ASTM D648-07塑料弯曲负载在边缘的热变形温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 1843-2008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ISO 180:2000塑料——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ASTM D 256-06塑料悬臂梁摆锤冲击强度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2406.1-2008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1部分:导则 ISO 4589-2:1996塑料.通过氧指数测定其燃烧性.第2部分:室温试验 GB/T2408-20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8333-2008 硬质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 GB/T2411-2008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GB/T3682-2000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ISO 1133: 2005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ASTM D1238-04c用挤出塑度计测定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GB/T 9341-2008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ISO 178:200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包装材料塑料薄膜性能的测试方法

包装材料塑料薄膜性能的测试方法

包装材料塑料薄膜性能的测试方法 包装材料塑料薄膜性能的测试方法 信息来源:软包装 在塑料包装材料中,各种塑料薄膜、复合塑料薄膜具有不同的物理、机械、耐热以及卫生性能。人们根据包装的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使用。如何评价包装材料的性能呢?国内外测试方法有很多。我们应优先选择那些科学、简便、测量误差小的方法。优先选择ISO国际标准、国际先进组织标准,如ASTM、TAPPI等和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BB/T标准、QB/T标准、HB/T 标准等等。 笔者在从事检验工作中,使用过一些检测方法,下面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规格、外观 塑料薄膜作为包装材料,它的尺寸规格要满足内装物的需要。有些薄膜的外观与货架效果紧密相连,外观有问题直接影响商品销售。而厚度又是影响机械性能、阻隔性的因素之一,需要在质量和成本上找到最优化的指标。因此这些指标就会在每个产品标准的要求中作 出规定,相应的要求检测方法一般有: 1.厚度测定 GB/T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该非等效采用ISO4593:1993《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适用于薄膜和薄片的厚度的测定,是采用机械法测量即接触法,测量结果是指材料在两个测量平面间测得的结果。测量面对试样施加的负荷应在0.5N~1.0N之间。该 方法不适用于压花材料的测试。 2.长度、宽度 GB/T 6673-2001《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定》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592:1992《塑料-薄膜和薄片-长

度和宽度的测定》。该标准规定了卷材和片材的长度和宽度的基准测量方法。 塑料材料的尺寸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解卷时的操作拉力也会造成材料的尺寸变化。测量器具的精度不同,也会造成测量结果的差异。因此在测量中必须注意每个细节,以求测量的结果接近真值。 标准中规定了卷材在测量前应先将卷材以最小的拉力打开,以不超过5m的长度层层相叠不超过20层作为被测试样,并在这种状 态下保持一定的时间,待尺寸稳定后在进行测量。 3.外观 塑料薄膜的外观检验一般采取在自然光下目测。外观缺陷在GB/T 2035《塑料术语及其定义》中有所规定。缺陷的大小一般需 用通用的量具,如钢板尺、游标卡尺等等进行测量。 物理机械性能 1.塑料力学性能——拉伸性能 塑料的拉伸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等试验。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的方法国家标准有几个,适用于不同的塑料拉伸性能试验。 GB/T 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一般适用于热塑性、热固性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填充和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以及 塑料制品。适用于厚度大于1mm的材料。 GB/T13022-1991《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184-1983《塑料薄膜拉伸性能的测定》。 适用于塑料薄膜和厚度小于1mm的片材,该方法不适用于增强薄膜、微孔片材、微孔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以上两个标准中分别规定了几种不同形状的试样,和拉伸速度,可根据不同产品情况进行选择。如伸长率较大的材料,不宜采用太宽的试样;硬质材料和半硬质材料可选择较低的速度进行拉伸试验,软质材料选用较高的速度进行拉伸试验等等。 2.撕裂性能 撕裂性能一般用来考核塑料薄膜和薄片及其它类似塑料材料抗撕裂的性能。 GB/T 16578-1996《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试验方法裤形撕裂法》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6383-1:1983《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