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断及综合防制
多头蚴病的诊断和治疗_

羊的多头蚴病又叫脑包虫病,俗称“转窝风”,我国牧区广泛存在。
近些年来,由于犬养殖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在农村,犬大部分都是散养,而人们对犬的驱虫意识又不强,致使犬的绦虫感染率很高,同时也造成羊多头蚴的感染率大大升高,对农村的养羊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本人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诊治了数百例羊脑包虫病,现把自己的体会总结出来,供临床参考。
1病原与发育史病原的成虫寄生在犬、狼、狐的小肠内,叫多头带绦虫,其幼虫主要寄生羊、牛的脑腔内,其传播方式主要是寄生于犬等终末宿主小肠内的多头绦虫的孕卵节片脱落后,随粪便排出体外,从孕节中释放出大量虫卵,羊牛等中间宿主吃了被虫卵污染的饲草和水源,经胃消化后,虫卵孵出六钩蚴,经门静脉循环进入血液,最后随血流进入脑脊髓中,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
多头蚴呈白色囊泡状,囊体可由豌豆大至鸡蛋大,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壁上附有约100~250个原头蚴,呈白色颗粒状。
犬等吃下含多头蚴的羊脑后,多头蚴内的原头蚴附着在犬小肠内,经1~2个月发育为成熟的多头带绦虫,形成连锁循环感染。
本病羊最容易发生,牛不多见。
2症状本病主要感染2岁内的幼龄羊,成年羊少发。
病初,由于六钩蚴多沿脑膜移行,刺激和损伤脑部,患畜表现精神异常,对光、声特别敏感,易惊恐,出现磨牙、回旋运动、抽搐等,放牧或运动时常发生离群发呆症状。
这些症状以羔羊最为明显,部分病羊5~7天死亡,耐过的转为间歇期。
间歇期可达2个月,不表现任何症状,2个月后,随着虫体的发育,囊泡逐渐增大,便出现慢性症状,羊在放牧或运动时常发生离群发呆,但仍不显著,约再经1~2个月后,逐渐出现本病的典型症状。
随着多头蚴虫体的不断增大,对脑脊髓的压迫作用依寄生部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症状:(1)当多头蚴寄生于大脑半球一侧时,患畜向同侧转圈,寄生的囊体越大,转圈的直径越小,同时表现对侧的视力障碍或失明。
(2)当寄生于大脑顶叶时,患畜转圈不明显,离群呆立,病程时间长的,头盖骨可出现软化。
从一例羊脑多头蚴病谈该病的防治

9 0 中国 动 物保 健 2 0 1 7年( 第1 9卷 ) 第 7期
前 期 为感 染 初 期 ,发病 表 现 多 以 急性 症 状 为 主 。主 要 原 因是 六 钩 蚴 穿 过 体 内组织 器 官 到 达 脑
疾 病 防治
牛 脑 包 虫 病 的 防治 措 施 研 究
提 出了防 治措 施 , 用于增 强人 们对 该病 的 了解 并更好 的 防控该 病 的发 生。
关键 词 : 牛 脑 包 虫病 ; 诊 断; 防治
引言
是 住退 耕 还 牧过 巾 , 我 们也 发现 一些 寄 生 虫 一 1 于 缺 乏 天敌 或 者 他 原 【 犬 J 而 发病 牢 陡增 , 牛 腑 包虫 病 便 足其 l + J 一 种 小病 又称 为 牛腑多头 蚴病 ,是 南带 科 、带属 的 多头绦 虫 的幼虫— — 腑多 头蚴 寄生 于牛
3 流行 病学
犬科动物的狗 、 狼、 狐 等 动 物 是 多 头 带 绦 虫 的 终端宿主 , 当这 些 动 物在 食 入 含有 其幼 虫 的 牛 羊脑
危 害其 他 草食 家畜 以及 人类 。由于 犬科 动物 为其 终
端宿主 , 所 以在犬 科 动 物 比较 多 的地 方该 病 发 生 最
羊背后 , 我 们 也 要 看 到 很 多 存 在 的 问题 , 比如 寄 生 虫 病 的 发病 率 不 断增 高 ,尤其 在 西 部草 原 地 区 , 部
分 寄生 虫 病 已 经 成 为 制 约 当 地 养 殖 业 发 展 的重 要 影 响 因素 。本文接 下 来所 要探 讨 的羊脑 多头 蚴病 即
摘
要: 本 文从 2 0 1 6年 某羊 场 感染 羊脑 多头蚴 病案例 着手 , 对 羊脑 多头蚴病 病 原 、 流 行病 学进 行 了较 为
羊脑多头蚴病的防治研究

羊脑多头蚴病的防治研究本文从2017年某羊场感染羊脑多头蚴病案例着手,对羊脑多头蚴病病原、流行病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重点分析了其主要临床症状,以及该病的诊断要点,随后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有助于相关从业人员更好的认识并防控该病。
标签:羊脑多头蚴病;诊断;防治近年来,我国羊肉消费量不断增加,直接刺激了国内养羊业的发展,规模化羊场不论是数量还是存栏量都有明显提升,也使得我国的养羊业在国际社会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养羊背后,我们也要看到很多存在的问题,比如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尤其在西部草原地区,部分寄生虫病已经成为制约当地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文接下来所要探讨的羊脑多头蚴病即是其中之一,本病又称为羊脑包虫病,是由脑多头蚴寄生在羊的脑、脊髓等部位而引发该区域的炎症,甚至造成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
本病同时也会危害其他草食家畜以及人类。
由于犬科动物为其终端宿主,所以在犬科动物比较多的地方该病发生最为频繁。
一、案例分析2016年,在对烟台市牟平区一次走访过程中,遇到了一养殖户,即发生了该病。
据该养殖户介绍,其共饲养了80只左右的绵羊,但7月时有一只羊开始离群独处,并有头颈弯曲等不正常情况,半个月后出现强烈情绪状态,时而极度亢奋,时而极度消沉,有时做回旋运动,行动过程中容易摔倒,后期有小便失禁现象,并死亡。
经过诊断分析,最终确诊为脑包虫病。
二、病原分析本病病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脑多头蚴,另一种是多头带绦虫。
1.脑多头蚴又称脑包虫,呈囊泡状,囊体可由豌豆大至鸡蛋大,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在囊的内壁上有100-250个原头蚴,原头蚴直径2-3毫米。
2.多头带绦虫虫体长40-100厘米,由200-500个节片组成。
成熟节片呈方形或长大于宽,节片内有睾丸200个左右,卵巢分两叶,大小几乎相等。
孕卵节片内子宫每侧的分枝数为18-26个。
卵为圆形,直径一般为29-37微米。
.三、流行病学犬科动物的狗、狼、狐等动物是多头带绦虫的终端宿主,当这些动物在食入含有其幼虫的牛羊脑或者脊髓等部位后,脑多头蚴便进入犬科动物的体内,随后由于消化液的消化功能使其可以破壁而出,进而通过头盘吸附于这些动物的肠壁之上,并不断吸取营养开始发育,经过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时间幼虫即可以进化为成虫,并从此长时间生活在犬科动物肠道内。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防治措施核心要点构架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防治措施核心要点构架【摘要】羊脑包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疾病,由绦虫幼虫寄生在羊的大脑组织中引起。
本文通过介绍羊脑包虫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防范这种疾病。
病因主要是通过摄入被感染的食物或水传播,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测,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食用生鲜羊肉及加强环境卫生。
治疗方法则主要是手术切除或使用抗寄生虫药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人们对羊脑包虫病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关键词】羊脑包虫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结语。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羊脑包虫病是一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羊只身上,但也可能影响其他哺乳动物和人类。
这种疾病在许多地区都有报道,特别是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羊脑包虫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给农牧业生产和群众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背景介绍部分将介绍羊脑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体结构特点、传播途径、宿主和保护因素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正文部分提供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背景介绍部分也将概述该病在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病因的研究现状和预防控制工作的进展。
通过对羊脑包虫病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引起广大读者对于这一疾病的重视和关注,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2.1 羊脑包虫病的病因羊脑包虫病的病因是由绦虫属动物尾蚴形成的囊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人羊共患绦虫属动物绦虫病称为绦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
羊脑包虫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人或动物摄入感染了囊虫的卵或幼虫,经胃肠道的消化过程后,幼虫经血液循环到达各个器官组织中寄生,形成囊肿,其中以脑内最为重要。
绦虫病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食用生牛羊肉:在羊群中,如果存在感染囊虫的动物,那么其肉中含有囊虫幼虫,人群在食用生或未煮熟透的羊肉时易受到感染。
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 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措施 - 养羊技术

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措施-养羊技术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羊脑和脊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不仅容易引起羊脑膜炎、脑炎等神经症状,严重时还会直接引起羊只死亡,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寄生虫病.羊只感染该病后会出现食欲下降、反应迟钝、沉郁不动等临床症状,确诊后通过手术治疗大部分可治愈.临床经验表明,93%的感染羊只经过手术治疗可逐渐恢复健康,但术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且避免损伤血管.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和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措施。
1、临床症状病羊的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并在放牧过程中独自离群,具有神经症状,如盲目向前冲且不转弯,或者先向右转圈再向左转圈,遇到障碍物时头抵在上面不动,走动不稳,往往卧地不起,采食时需要将饲草放在嘴边或者颈部依物而立自行采食。
发病前期,羔羊最常见发生急性型,且随着六钩蚴的移行导致脑部出现炎症,呈现明显发热,脉搏、呼吸加速。
有时会呈现过度兴奋,作前冲、后退或者回旋运动;有时会表现出精神萎靡,脱离羊群,长时间躺卧,大多数羔羊会在3~5天内由于发生急性脑炎而导致死亡,有些耐过急性期后会变成慢性型。
急性型。
羔羊会表现出最明显的症状,感染后经过大约15天开始表现出发热,食欲减退,反应退钝或者敏感,盲目奔走或者长时间的精神沉郁。
症状严重时,会表现出精神极度萎靡或者过度兴奋,部分颈向一侧弯曲,呈现斜视,磨牙、流涎;部分做圆圈运动、前冲或者后退,接着出现痉挛;部分独自离群,往往躺卧。
病程一般可持续5~7天,具有较低的死亡率,大部分症状会逐渐消失,转变成慢性型。
慢症型。
病羊寄生有一个或者少数囊泡时,且囊泡大小没有长到对周围脑组织造成严重压力前,往往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
经过4~6 h,由于囊泡明显增大,导致脑和脊髓受到压迫,才会开始出现症状,且虫体寄生部位不同,会使其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如在大脑后部枕骨区寄生时,头部会高抬,作后退运动,呈角弓反张姿势;在脊髓寄生时,会导致走动后躯无力,甚至出现麻痹,排尿失禁,呈犬坐姿势。
一起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刍议

一起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刍议
羊脑多头蚴病是一种寄生虫疾病,由人们食用了感染有羊脑多头蚴的羊肉或羊脑引起的。
该疾病主要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因此在这个地区,对于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很重
要。
对于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断,目前主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
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这两种方法可以用来观察患者脑部的异常情况,如脑室扩大、脑穿孔等。
血清学检查主要是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来检测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羊脑多头蚴的抗体,这对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有一定的参考
价值。
对于羊脑多头蚴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手术治疗主
要是通过开颅手术或经鼻腔手术来摘除脑部的蚴体。
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但由于手术风
险较大,因此只适用于脑部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
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
阿苯达唑、甲硝唑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杀死蚴体来治疗疾病。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对症支
持治疗,如脱水、抗病毒治疗等。
对于羊脑多头蚴病的预防也非常重要。
目前主要是通过加强对食用羊肉和羊脑的监管,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还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羊脑多头蚴病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同时加强对于疫区羊群和羊肉的监测和防控措施,控制疾病的传播。
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需要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进行诊断,采用手术和药
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对疫区羊群和羊肉的监测和防控措施,预防该病
的传播。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羊脑多头蚴病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一起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刍议

一起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刍议一起羊脑多头蚴病是由于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脑组织中引起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尤其是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区。
由于该病具有潜伏期长、症状不具特异性等特点,一旦出现临床症状较严重时,患者往往处于晚期,治疗难度大,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针对一起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诊断:一起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在临床表现方面,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皮肤感觉异常、运动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等症状,而这些症状都非常缓慢地出现和发展,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
实验室检查方面,包括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脑脊液检查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种检查方法,可通过分析脑脊液中的蚴体特异抗原和抗体来进行诊断。
治疗:目前,一起羊脑多头蚴病的治疗仍然缺乏特效的药物,常规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寄生虫治疗、祛除蚴体、控制脑压力等。
在使用药物治疗方面,通常使用苯并嗪、甲硫嘧啶、阿莫西林等抗寄生虫药物,但疗效有限,需要长期服药。
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于脑内压明显升高、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切除蚴体是非常必要的。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去除蚴体,避免脑压再次升高,减轻患者的症状。
预防:针对一起羊脑多头蚴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对患地区的卫生监测,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防止病毒传播;加强对羊群的管理和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绦虫幼虫的传播;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避免接触传染源,降低感染风险。
通过这些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一起羊脑多头蚴病的发生率和传播率。
羊脑包虫病的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中国动物保健2022.05疾病防治羊脑包虫病的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李宜良(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看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济宁273501)脑包虫病是羊养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又被称为羊多头蚴病。
该病为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我国养羊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患病羊若未及时得到治疗,可出现大批量死亡。
人在接触患病羊或食用羊头部、大脑等可被传染。
为降低羊脑包虫病的发生,本文针对羊脑包虫病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以供养殖人员参考。
;脑包虫病;症状;诊断;防治措施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牧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羊养殖规模逐渐庞大。
随着养殖规模日渐壮大,羊脑包虫病发病率逐年提高。
羊脑包虫病可感染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品种的羊群。
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由多头绦虫的蚴虫感染导致。
患病羊多为一岁以内的羊群。
健康羊群采食多头绦虫卵而出现感染。
寄生虫通过血液到达脑部和脊髓,随后发育成多头蚴感染健康羊群。
患病羊通常表现为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衰竭死亡。
养殖人员必须加强对该病的防治,通过不断提高诊断、治疗技术、加强预防管理,从而降低疾病发生概率,保证养羊业稳步发展。
1病原多头蚴是引起羊脑包虫病的病原微生物。
多头蚴呈囊泡,囊泡内充满透明液体。
犬是多头蚴虫体的最终宿主。
通过采食被污染的食物或存在多头蚴的牛、羊大脑从而被传染。
多头蚴幼虫在机体内可发育成成虫,存在于宿主的小肠内。
由于多头蚴繁殖能力强,24h 内可产生30万~70万个虫卵,因此对环境及羊群危害严重。
多头蚴虫体对自然环境抵抗力强,可长时间存活。
正常情况下在土壤内可存活3~5年。
低温情况下存活时间较长,零下10℃可存活5个月左右,在35~40℃环境下可存活一年左右,对环境温度不敏感。
高温条件下可使其灭活[1]。
2流行特点羊脑包虫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
该病在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广泛流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 羊 脑 多 头 蚴 病 的 诊 断 及 综 合 防 制
程保 伟 ( 河南省郏县畜牧局 470 ) 610
脑 多 头蚴 病俗 称脑 包 虫病 , 在农 牧 区广 泛存 在 , 特 别 是犬 活 动 比较频 繁 的地 区。近 几 年 肉用 羊 舍 饲 生 产水 平 提高 , 病 在许 多 养殖 场 呈 多发趋 势 , 其 本 尤
米 范 围内划 为 卫生 防 护地 带 ,四周 不得 有 任何 污 染
压迫的同侧作转圈运动外 ,还常造成对侧 的视力障 碍 , 至失 明。 当虫体 寄 生 在大 脑 正前 部 时 , 见病 甚 常 羊 头下 垂 向前 作直 线 运 动 ,碰 到 障碍 物 时则 头 抵物 体呆 立不 动 。当多头 蚴寄生 在大 脑后 部 时 , 要表 现 主 为头高举或作后退运动 , 甚至倒地不起 , 并常有强直 性痉挛表现 。当虫体寄生在小脑时, 病羊站立或运动 失去平衡 , 身体共济失调 , 易跌倒 , 对外界干扰和音 响易惊恐 。当多头蚴寄生在脊髓时 , 表现步伐不稳 , 进 而 引起 后 肢麻 痹 ; 当膀胱 括 约肌 发 生麻 痹 时 , 小 则 便失 禁 。依 据 以上症 状很 多 兽 医总结 出 “ 圈浅 、 小 大 圈 深 、 头前 、 头后 、 头 中 ”的诊 断小 口诀 。另 外 低 仰 平 要注意有多头蚴寄生的脑骨部位 ,细心触诊脑骨有 变软和压痛感应, 这应与莫尼茨绦虫病 、 羊鼻蝇蚴病
碍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症状 ,结合流行病学和尸体 剖检变化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 ,必要时可结合实验 室诊 断 的 方法 ,检查 粪 便 中 的虫 卵和 幼 虫 ,以便 确
诊 。治 疗 时 , 根据 羊 的体质 、 情 和 寄生 虫 的生 物学 病
特性 等 , 取 不 同 的方 法及 早 进行 驱虫 和 杀虫 , 在 采 要
对 症 治疗 、 强 护 理 、 加 提 芮羊 抵 抗 力 的基 础 上 , 应 用各 种驱 虫或 杀 虫药物 。 外 , 对于直接接触感染的
2 综合防制措 施
21减 少传 播 源 .
寄生虫病 , 还应将病畜隔 台疗 , 免疾 病 的扩散 。 避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2 001
记, 定期驱虫 , 并要求对犬粪便做无害化处理。养殖 场 周 围野 生 的犬 、 、 等终 末宿 主 要进 行驱 赶 或 捕 狼 狐
杀 或定 期 投 放驱 虫饵 料 。对 于饲 草地 灌溉 水 渠 上游 饲 养 的犬 、 等 动 物 , 协 商 帮 助其 定 期 驱 虫 , 狐 要 并且 要 求 对犬 、 粪 便 集 中堆放 , 无 害处 理 , 止将 粪 狐 做 禁
尿、 病畜厩肥作肥料时要先进行无害化处理。
24 加 强病 羊 的 治疗 .
对 患 病 羊进 行 治疗 , 使 其 尽快 恢复 健 康 , 虫 可 将 体 驱 出体 外 , 制 寄 生 虫 的繁 殖 , 抑 杀死 病 原 体 , 止 防 病 源扩 散 , 防动物感 染 。羊患寄 生虫 病主要 表现 消 预 瘦、 贫血 、 疸 、 肿 、 养 不 良 、 育 受 阻 和 消 化 障 黄 水 营 发
1 剖 检 特 点 . 2
对2 0只死 亡 羊 只进行 剖 检 , 现 多 数 包囊 寄 生 发
在 大 脑 左 右侧 顶 叶或 的包 囊 寄生 在小 脑 部位 , 包囊 大 小不 一 , 圆球 形 呈 或椭 圆形 , 液无 色透 明 , 些 转 为 粘 稠 , 量 l 囊 有 数 0 l 5毫升 不等 。 中有许 多 白色小 米 大小 的头 节 , 互 囊 相 靠近 散 布囊 的内膜 上 , 十个 甚 至达 到 数 百个 , 几 包囊 外膜半 透 明 、 较簿 , 组织 被压 迫下 隔 而萎缩 。 脑
便倒 入水 渠 中 。
22 保 护 水 源和 净化 水体 .
水 源 附 近 或上 游不 得 有 污染 源 ,水 源 附 近不 得 建厕 所 、 池 、 圾 堆 、 粪 垃 污水 坑 等 ; 水 水 源周 围 3 井 0 米 , 河水 取水 点周 围 2 江 0米 , 湖泊 等水 源周 围 3~ O 0 5
症状 , 又称 “ 回病 ”、 转圈病 ” “ 病 ”。 故 旋 “ 或 疯
1诊断要点
11 临床 症 状 .
发病前 期 病 羔羊 症 状 多为 急性 型 , 温 升 高 , 体 脉 搏 加 快 , 吸次 数 增 多 , 呼 出现 神 经 症 状 , 回旋 、 做 前 冲 、退 后动 作 等 ,似有 兴奋 表现 ,后 期 ( 2 6个 在 - 月 ) 多 头蚴 发育 至 一定 大小 , , 病羊 呈 慢性 症状 , 型 典 症 状 随虫 体 寄 生部位 ,出现不 同特征 的转 圈 方 向和 姿 势 。当 多头蚴 寄生 在羊 大脑某 半球 时 , 向被虫 体 除
2 . 3保护草地 土壤 , 高饲 草质量 提
舍饲 养 羊 条件 下 ,羊 直 接 遭受 土 壤污 染 的 机会
很少 , 主要 通 过 采 食 、 用 被污 染 的饲 草 、 水 等 间 饮 饮 接 引起 。土壤要 深 翻细整 , 并进 行排 水 、 日晒等 , 加速
土壤 自净 ,施 肥 应 以优 质有 机 肥料 为 主 ;利 用人 粪
及其 他脑 病 相 鉴别 , 些 疾病 都 无头 骨 变 薄 、 软 和 这 变 局 部皮 肤 隆起 的症状 。
源。 羊舍 与井水 水源 间应保持 3 米 以上 的距 离 , 易 0 最 造 成水源 污染 的 区域更 应远 离水 源 , 污应做 到无 害 粪 化 处理 , 注 意排放 时防止 流进或 渗进饮水 水 源。 并
2岁 以下 羔羊最 易感 。由于本 病 往往 呈现 明显 的转 圈
养殖 场 内护场 犬应 固定地 点 饲 养 ,定 期 用 吡喹 酮 51  ̄ 0毫克 / 克体 重 1 内服 ,或 氢溴 酸槟 榔碱 千 次 1  ̄ . 克 / 克体 重 1 内服 , . 20毫 5 千 次 进行 驱虫 。对 于护 场 犬 粪便 应 每 天 清扫 出场 , 指定 地 点堆 放 , 做无 害化 处 理 。对 于 养 殖场 50米 范 围 内农 户 的家犬 进 行 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