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脑多头蚴病的综合防治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构建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构建黑山羊脑多头蚴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脑多头蚴(Taenia multiceps)的幼虫感染引起,主要侵犯绵羊和山羊等反刍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该病病程长,症状隐蔽,对羊群的发展和经济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发生,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诊治构建。
一、诊断1. 临床症状黑山羊脑多头蚴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常见症状包括焦虑、食欲不振、头晕、精神异常等。
患羊可出现单侧或双侧瘫痪、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等症状。
疾病发展到晚期,患羊可出现昏迷、瞳孔不等大、瞳孔反应障碍等症状。
2. 病原学检查采集患羊脑组织,经过处理后制备镜检标本,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中是否有多头蚴囊或其子囊。
也可以将标本用PCR技术进行检测,以增强诊断准确性。
对患羊进行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脑多头蚴抗体,如有阳性反应可以进一步证实诊断。
应用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对患羊的头部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存在病变,如囊肿、占位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辅助诊断黑山羊脑多头蚴病。
二、治疗1. 药物治疗经过确诊的黑山羊脑多头蚴病患羊可以使用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包括阿苯达唑(Albendazole),口服给药每日10mg/kg,连续给药7-10天。
此药物能够杀死体内的成虫和幼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黑山羊脑多头蚴病患羊,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通过切除囊肿或病变组织,清除寄生虫的病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手术治疗应在合适的设备和条件下进行,术前应进行全身麻醉和局部消毒,术后加强抗生素和抗炎药物的应用。
3. 预防在预防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发生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动物管理,清理羊圈、饲料槽等环境污染源;- 定期对羊群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处理发病羊;- 避免和其他家禽家畜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合理用药,定期给羊群进行体内、体外驱虫;- 定期消毒羊圈和饲养器具,杀灭寄生虫卵和幼虫。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构建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构建黑山羊脑多头蚴病是一种由脑多头蚴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主要影响黑山羊的中枢神经系统。
本文将探讨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断和治疗构建。
诊断:1. 临床表现:黑山羊脑多头蚴病潜伏期较长,起病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
疾病进展后,黑山羊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
继发性症状包括癫痫发作、行为异常和神经系统缺陷。
2. 影像学检查:头部CT或MRI扫描可显示脑多头蚴囊肿,并帮助确定囊肿的数量和大小。
3.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可发现脑多头蚴囊壁的残留蚴体或囊液。
治疗构建:1. 药物治疗: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巯基苄哌喹、阿苯达唑和依米达唑等抗寄生虫药物。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根据黑山羊的体重和病情确定剂量,并严格遵守使用说明。
治疗周期一般为4-6周,必要时可延长治疗时间。
2. 手术治疗:对于体积较大或引起严重神经系统症状的脑多头蚴囊肿,建议采取手术切除。
手术前需进行全身麻醉和准备,手术后应加强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并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3. 协同治疗措施:为了减轻黑山羊的症状,提高恢复速度,应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协同治疗。
这包括使用抗病毒和抗炎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给予镇静和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等。
预防:1. 饲养管理:加强黑山羊的饲养管理,提高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保持圈舍干净,并定期消毒。
2. 饲料消毒:对黑山羊的饲料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可能存在的脑多头蚴卵。
3. 强化检疫:黑山羊的引进要强化检疫工作,加强对黑山羊的检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构建包括临床表现的观察,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的辅助诊断,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选择,以及辅助治疗和预防措施的综合应用。
通过科学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提高黑山羊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羊脑包虫病的预防 羊脑包虫病的治疗 - 养羊技术

羊脑包虫病的预防羊脑包虫病的治疗-养羊技术羊脑包虫病,其实也就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羊的大脑中寄生了大量多头绦虫的幼虫,一旦羊群中的个别羊出现这种病症,扩散范围比较大,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给养殖户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羊脑包虫病的预防羊脑包虫病的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的对象是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182只羊脑包虫病病羊。
患病羊临床表现是精神萎靡、食欲不佳、无目乱走、磨牙流涎等。
根据脑包虫寄生部位与病羊表现进行分析,其中大脑半球发病75只,大脑颞叶发病51只,大脑额叶发病32只,大脑发病15只,小脑发病9只。
1.2发病原因羊脑包虫在羊脑寄生后,可出现囊泡,大小如鸡蛋,囊泡壁薄,内有透明液体。
囊内膜有大量粟粒大的结节状。
羊脑包虫感染途径主要经口感染,多头带绦虫卵进入胃肠后经血液转移到羊脑或脊髓,并不断成长,羊感染虫卵2~3个月后可发病。
1.3 治疗方法1.3.1药物驱虫羊脑包虫病刚开始发病时,给予病羊吡喹酮70 mg/kg口服,必要时可使用其他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连续治疗14天。
如果羊脑包虫病发展到晚期,治疗价值不大。
部分病羊在口服药物治疗后,因囊泡破裂引起抽搐症状、精神萎靡或其他神经症状,有的还出现废绝、体温升高等症状,个别羊可因此而死亡。
因此在给予抗菌药物和吡喹酮口服后,观察羊的表现,一旦有异常则及时抢救,给予甘露醇1000~2000 mL、安钠咖2g治疗,症状轻的病羊给予25%~5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
1.3.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羊脑包虫寄生部位在左侧大脑颞顶区。
判断方法是让羊在空地运动,如果羊向左做大圆圈运动,说明羊脑包虫寄生时间大约在10~14天,如果病羊同时有对侧眼睛模糊状况,则可选择手术治疗。
先将病羊绑稳,并固定羊头部。
用手检查羊头部左侧顶骨,可见皮肤隆起、骨质软薄。
采用皮肤浸润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剪掉术区羊毛,并进行备皮。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构建

黑山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治构建黑山羊脑多头蚴病是一种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黑山羊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
脑多头蚴病的治疗对于黑山羊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至关重要。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诊治构建至关重要。
一、疾病概述黑山羊脑多头蚴病是由脑多头蚴寄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侵袭黑山羊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黑山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发热、抽搐、瘫痪等。
脑多头蚴寄生虫是一种细小的囊蚴,主要利用中间宿主与最终宿主(黑山羊)之间的捕食关系传播。
脑多头蚴囊虫的囊液中含有大量脑多头蚴原虫,一旦黑山羊误食中间宿主的组织,就会感染脑多头蚴病。
脑多头蚴病的症状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比如失去食欲、烦躁不安、抽搐、瘫痪等。
同时还会出现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
脑多头蚴病的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现病例,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二、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分析:脑多头蚴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临床医生需要对患病黑山羊的临床表现进行全面分析,结合病史、疫情资料等进行诊断。
2. 血清学检测:脑多头蚴病的诊断可以通过检测黑山羊的血清中是否含有脑多头蚴抗体来进行。
通过血清学检测可以准确判断黑山羊是否感染脑多头蚴病。
3. 影像学检查:采用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观察黑山羊脑部是否有异常变化,以及是否有脑多头蚴寄生虫囊液在脑内。
三、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目前治疗脑多头蚴病的主要药物是阿苏米曲辛(Praziquantel),它能够杀灭脑多头蚴寄生虫,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还可以采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
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情严重的黑山羊,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将脑内寄生的脑多头蚴囊液进行清除。
手术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有显著效果,但同时也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手术风险。
3. 病因治疗:针对疾病的病因,采取一些饲养管理措施,减少脑多头蚴寄生虫的传播。
比如合理饲养和控制中间宿主,保持黑山羊圈舍的清洁卫生等。
羊脑包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

86摘要:羊脑包虫是在养羊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主要是由于羊受到多头蚴的感染寄生后导致本病发生。
羊在发病后表现为神经症状以及脑部的严重病变,见于脑炎和脑膜炎。
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出现死亡情况,给养殖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对羊脑包虫病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总结,并着重研究诊断方法和防治技术,可供羊场在预防以及发病治疗时进行参考。
关键词:羊;脑包虫病;防治技术羊脑包虫病又称为羊多头蚴病,是羊的一种最常见的寄生虫病。
随着羊养殖业的不断扩大,羊脑包虫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
在养殖场不仅要预防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对寄生虫病预防也不能松懈。
尤其是羊脑包虫病的发生能够给养殖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
1 病原简介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为多头绦虫,这是一种体长约在400~600mm,宽度为5mm 的寄生虫[1]。
脑包虫的形态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外观呈乳白色且半透明,在其内部充满透明的液体。
成熟的脑包虫能够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的卵子。
脑包虫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在自然条件下,存活数年,但其对热较为敏感,通常在70℃的环境中可以被杀死。
2 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常以春季和秋季较为多发。
本病的发病范围较广,各地羊场均有发生。
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羊均可感染脑包虫病,但其中以绵羊的易感性最高,在不同年龄的羊群中羔羊的易感性为最高。
3岁以上的羊群对本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本病的传染源为已经发病的肉食动物,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当肉食动物体内寄生的多头绦虫的节片脱落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对饲草和水源等造成污染,当健康的羊群采食这些被污染的饲草和饮水后就容易被病原所感染而导致发病。
这些虫卵在羊体内能够迅速发育生长成六钩蚴[2]。
六钩蚴是对机体损伤较大的一个寄生虫阶段,其不仅会破坏羊的肠道黏膜还可以到达脑部积液中,并在其中发育为多头蚴。
本病的易感动物为牛、羊等偶蹄类动物,也可以感染马和猪,甚至可以感染人。
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 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措施 - 养羊技术

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措施-养羊技术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羊脑和脊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不仅容易引起羊脑膜炎、脑炎等神经症状,严重时还会直接引起羊只死亡,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寄生虫病.羊只感染该病后会出现食欲下降、反应迟钝、沉郁不动等临床症状,确诊后通过手术治疗大部分可治愈.临床经验表明,93%的感染羊只经过手术治疗可逐渐恢复健康,但术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且避免损伤血管.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羊脑包虫病的临床症状和羊脑包虫病的治疗措施。
1、临床症状病羊的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并在放牧过程中独自离群,具有神经症状,如盲目向前冲且不转弯,或者先向右转圈再向左转圈,遇到障碍物时头抵在上面不动,走动不稳,往往卧地不起,采食时需要将饲草放在嘴边或者颈部依物而立自行采食。
发病前期,羔羊最常见发生急性型,且随着六钩蚴的移行导致脑部出现炎症,呈现明显发热,脉搏、呼吸加速。
有时会呈现过度兴奋,作前冲、后退或者回旋运动;有时会表现出精神萎靡,脱离羊群,长时间躺卧,大多数羔羊会在3~5天内由于发生急性脑炎而导致死亡,有些耐过急性期后会变成慢性型。
急性型。
羔羊会表现出最明显的症状,感染后经过大约15天开始表现出发热,食欲减退,反应退钝或者敏感,盲目奔走或者长时间的精神沉郁。
症状严重时,会表现出精神极度萎靡或者过度兴奋,部分颈向一侧弯曲,呈现斜视,磨牙、流涎;部分做圆圈运动、前冲或者后退,接着出现痉挛;部分独自离群,往往躺卧。
病程一般可持续5~7天,具有较低的死亡率,大部分症状会逐渐消失,转变成慢性型。
慢症型。
病羊寄生有一个或者少数囊泡时,且囊泡大小没有长到对周围脑组织造成严重压力前,往往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
经过4~6 h,由于囊泡明显增大,导致脑和脊髓受到压迫,才会开始出现症状,且虫体寄生部位不同,会使其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如在大脑后部枕骨区寄生时,头部会高抬,作后退运动,呈角弓反张姿势;在脊髓寄生时,会导致走动后躯无力,甚至出现麻痹,排尿失禁,呈犬坐姿势。
羔羊多头蚴病的防治措施重点分析

健康养殖·诊疗畜牧业环境 2020.0992摘 要:在羔羊的饲养过程中,多头蚴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之一,羔羊一旦感染这种疾病,就会严重影响羔羊的身体健康,严重时会造成羔羊死亡,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羔羊多头蚴病的防治工作,根据羔羊多头蚴病的流行特点以及临床症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的降低多头蚴病对羔羊身体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羔羊;多头蚴病;防治措施1 引言羔羊多头蚴病也叫做羔羊脑包虫病,多头蚴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这种幼虫寄生在羔羊的脑部以及脊髓内部,会引起脑炎,脑膜炎及神经症状,严重时会造成羔羊死亡。
在感染多头蚴病后,羔羊的主要症状为脑炎、脑膜炎以及周期性转圈等神经症状。
对于羔羊多头蚴病的防治,我们需要根据其流行特点以及临床症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有效的提高羔羊多头蚴病的防治水平,降低其对羔羊身体健康的影响。
2 流行特点多头蚴的成虫为多头绦虫,其主要寄生在犬、狼、狐以及豺等肉食兽类的小肠中,在发育成熟后,孕节会脱落,并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排放出的虫卵会对饲料、饮水以及草场造成污染,如果羔羊吞食这些虫卵,虫卵在进入羔羊消化道后会孵出六钩蚴,并钻入肠粘膜中的血管内部,随着血液流入到脑部与脊髓中,再经过2~3个月后,就会发育成为脑多头蚴。
如果六钩蚴被血流带到其他部位,就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多头蚴在羔羊脑部内发育速度较快,在8~13周时会生长至3.5cm,有成熟的原头蚴。
[1]作为终末宿主犬、狼、狐等,在进食了含有多头蚴的动物脑与脊髓时,其消化道中的消化液会将多头蚴的囊壁溶解,而原头蚴会附着在小肠壁上,在经过41~73天后,原头蚴会发育为成虫。
多头蚴病不但会感染山羊与绵羊,而且会感染猪、牛、马以及人类。
与成羊相比,羔羊更容易感染该病,并且羔羊多为急性型病例。
3 临床症状由于病例类型不同,羔羊多头蚴病的临床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3.1 急性型临床症状羔羊感染急性型多头蚴病后的症状最为明显,在感染初期,由于六钩蚴进入羔羊的脑组织,并且会在脑与脑膜中移动,对脑部造成刺激与损伤,进而引发炎症,使羔羊出现体温升高、呼吸急促以及心跳加快等症状。
羊脑多头蚴病诊断与防治

畜业技术 | 疫病防治
羊脑多头蚴病诊断与防治
王进 1 李祥林 2 孙孟凌 3 范圣涛 2
渊1袁 山东省龙口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265701曰 2袁 山东省龙口市下丁家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265719曰 3袁 山东省龙口市兰高镇畜牧兽医 工作站 265709冤
摘要院 羊脑多头蚴病是一种四季常见高发的寄生虫病袁 可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尧 水源等方式传播袁 寄生虫通过寄生在脑补中 枢神经系统繁殖袁 可导致牲畜死亡袁 严重危害羔羊的生命安全遥 及时发现病发现象并进行诊断确认后袁 尽早治疗可减少损 失袁 本文就羊脑多头蚴病的病发现象与防治疗方法进行分析遥 关键词院 羊脑多头蚴病曰 诊断曰 防治
[2] 李振波.羊脑多头蚴病的诊断与防治[J].当代畜牧,2016(26):66-67.
作者简介院 王进 渊1982.12-冤袁 男袁 山东省龙口市人袁 大学本科袁 兽医师袁 研究方向院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遥
140 中 国 畜 禽 种 业 2019.01
将一例病死羔羊解剖后发现袁 该病羊的身体器官并没有明 显病理学变化袁 主要病变器官在脑部组织袁 对该例羊头骨解剖 时可以发现质地明显变薄变软袁 左右两侧脑膜均可见两个状似 鸡蛋大小的包囊袁 内中充满透明无色液体遥 在无菌环境下将包 囊取样放置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出袁 有数百个明显 2耀3mm 原头蚴袁 综合该病羊发病过程尧 临床诊断和实验室分析后综合 诊断袁 可确诊为羊脑多头蚴病 [1]遥 3 羊脑多头蚴病的治疗 3.1 药物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头 绦 虫 和 猪 带 绦 虫 相 似 ,但 较 小 。链 体 长 4 0~8 中可 以生 存数 年 之久 ,所 以一年 四季 ,牲 畜都 有 获得感 染 0
c m,节 片2 0~2 0 ;头 有 4 吸盘 ,顶 突 上 有 2 0 5个 个 2~3 之可 能。 2
个小 钩 ,分2 圈排 列 ;成熟 节 片呈 方 形 ,或 长大 于 宽 ,睾 3 症 状 丸 约 2 0 左 右 ,卵 巢 分 2 ,大 小 几 乎 相 等 ;孕节 片长 0个 叶
与新疆亦多发 。其他如陕西 、山西 、河南 、山东 、江苏 、
・
精神沉郁 ,对声音刺激反应很弱 ,对光敏感 ,怕水。严重
9 ・ 0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时食 欲消失 ,身 体 消瘦 ,卧地 不起 ,最 后 死亡 。
21年 0 1
2卷 7
第1 期
临 床 兽 医
术 部 ,滴 人 少 量青 霉 素 ,把 骨 膜拉 平 ,遮 盖 圆锯 孔 ,然 后
或 作后 退 运 动 ,甚 至倒 地 不起 ;且 头部 肌 肉常有 强 直性 痉 寄生 位置 很深 。
多 头蚴 寄生 在 小脑 时 ,常使 患 畜精 神 过 敏 ,易 受惊 ,
举 ,向声 源相 反 方 向逃 走 。 四肢 作痉 挛 性 或蹒 跚 的步态 , 收 ,行走 时 步伐 常加长 ,且 易跌 倒 。
的 。多 头 带绦 虫 属 带科 。主 要侵 害 羊 ,特别 是 2 以 内 的 , 省常 见 ,其他 省 份亦 偶 见 。云南 省马 龙县 18年 疫病 普查 岁 92 羊 ,终末 宿 主是 犬 、狼等 肉食 动 物 。成虫 在终 末 宿 主犬 、 中有 山羊 多 头蚴 病例 3 出现 ,1 9 年 疫病 普查 在 全县 8 例 90 个 豺 、狼 、狐狸 的小肠 内寄 生 。幼 虫寄 生在 绵 羊 、山羊 、黄 乡镇 的3 个乡镇 有 山羊多头 蚴病 例 1例 出现 ,近年来 ,随着 2 牛 、牦牛 和骆 驼 等有 蹄类 动 物 的脑 内 。有 时 也能 在延 脑或 畜牧 业产 业 化 的不 断升 级 ,引进 波 尔山 羊 、奴 比亚 山羊 等 脊髓 中发 现 ,人 也能感 染 。 它是严 重 危 害羊 和犊 牛 的严重 血统 ,马龙 县 山羊多 头蚴 病 例成 逐年 上 升之 势 ,根据 马龙
c m,经 8~1 N ,直 径达 35c 3 . m左 右 ,并 具 有发 育 成 熟 的 逐渐 呈现 慢性 症 状 ,但 尚不 显著 ;大 约再 经 2 6 ~ 个月 ,多 原 头蚴 ;但 还 可 以继 续生 长到 7~8 月停止 ,此 时包 囊 直 头蚴 急性 发 育增 大 ,于是 逐 渐产 生 明显 的典 型症 状 ,且 随 个
条 绦虫 。
2 流行病学
小 ),对侧 视神 经乳 突 常有 充血 与 萎缩 ,造 成视 力 障碍 以
本 病也 为 全球分 布 。 欧洲 、亚洲 及 北美 绵羊 的闹多 头 致失 明。叩诊骨头 ,患区有浊音 ;患部头骨常萎缩变薄 ,
蚴 均可极 为 常 见 ;我 周牧 区如 内蒙古 、宁夏 、甘 肃 、青 海 该部 皮 肤 隆起 ,发 红 、有压 痛 、中后期 被 毛会脱 落 。病 畜
如 果 虫体 寄 生在 大 脑正 前 部 ,除 有 上述 症 状外 ,最典 用 结 节缝 合 法缝 合 皮 肤 ,缝 完 以后 涂 磺胺 粉 ,最 后 用碘 酒 d 型 的症 状 还 有 :头 下垂 , 向前 作 直 线运 动 ,离群 ,常不 能 消毒 。手术后 由专人 护理 。 术后 注射消 炎药 ,连 用3 。
l 床 兽 医 缶
中 国畜牧 兽 医 文 摘 2 1年 0 1
2卷 7
第1 期
山羊脑 多头蚴病 的综合防治
李 建 荣 段 银 河 角家 柱 绍 刚 云
( . 南省 马 龙 县 动 物疫 病 预 防控 制 中 心 , 马龙 1云 2 云 南 省 马龙 县 畜 牧 兽 医局 大庄 畜 牧 兽 医 站 ,马 龙 . 650; 5 10 650) 5 10
有 前期 和后 期 的 区别 ,前期 症状 一 般表 现为 急性 型 , 体积 增长 程度 的 不 同 ,所 以同在 后期 的患 畜其 临床症 状亦
有 区别 。 前 期 症状 以 羔羊 的 急性 型 为最 明显 ,感染 初 期 ,六
8 1 m,宽 3 4ml 0m ~ i,内含充 满虫 卵的子 宫 ,子宫 每侧 后期 表现 为 慢性 型 ;后期 又 因病 原体 寄 生部 位 的不 同及其 l 有1 ~ 6 8 2 个侧 枝 ,并 有再 分 枝 ,但数 目不 多 。卵 为 圆形 ,
无 论 站 立 或 运 动 均 失 去 平 衡 ,如 站 立 时 四肢 常 外 展 或 内 水 ,就不 能再 吸 了 ,否则会 造成 死亡 。
多头 蚴 寄生 在 脊髓 时 ,主 要 表现 为 步伐 不 稳 ,在 转 弯 肌发 生麻痹 ,致 大小 便 失禁 。
时甚 明 显 ;囊体 压 力 过 大时 引 起后 肢 麻痹 。有 时膀 胱 括 约 费用较 高 。我们 在 大庄 乡新 发村采 取保 守疗 法 :
2 3 m,数 目约 为 10 2 0 。囊 内液 体 中含有 酪氨酸 、 ~m 0 ~ 5个 色氨酸 、精氨 酸 、钾 、钙 、钠 、 、 、磷 和氨等 。 镁 氯
机 会 ;犬 排 出的 粪 便 ,就 有 可 能 带 有 病 原 而 污 染 草场 、 饲料 和 饮 水 ,造 成 多头蚴 病 的流行 。多头绦 虫在 犬 的小肠
径可 达5C1 I。 I
着 时问 的推 移而 加剧 。但 这 种典 型症 状 ,也 多 随囊体 寄 生
犬 、狼 、狐 狸 等 肉食 兽 吞 食 了 含 有 多 头 蚴 的 脑 脊 部位 不 同而 异 。 由于虫体 寄 生在 大脑 半 球表 面 的出现 率 最
转 髓 ,多 头 蚴 在终 宿 主 的 消 化 道 中 经 消 化 液 的 作 用 ,囊 壁 多 ,其 形成 的典 型症 状 为 “ 圈运 动” ,所 以通 常 又将 多
溶 解 ,原 头 蚴 附 着 在小 肠 壁 上 逐 渐 发 育 ,经 4 1~7 成 头有病 称为 “ 3d 回旋 病 ”。 熟 ,即可 见孕 节排 除 。多头 蚴上 的每 个原 头蚴 均可 发育 成
一
当 多头 蚴 寄生 在 大脑 半 球 ,除 常 向 着 虫体 压 迫 的 对 侧 进 行 “ 圈 ” 运 动 外 ( 头 蚴 囊 体 越 大 ,动 物 转 圈 越 转 多
倒地 不 能 站立 ) 方法 是 先用 注 射 器 吸 ,如能 吸 出水 就应 。
吸 ,只要 吸 到水 就 能取 到 脑包 虫 ,如换 了 两三 方位 吸 不到 6 2 保 守 疗 法 . 开 颅摘 囊 手 术需 要 严格 的操作 ,手 术难 度 较大 ,治 疗
对 任 何 喧 哗 、甚 至 极 小 的声 音 均 表 现 不 安 ,以 致 将 头 高 慢慢 先 吸水 后 取 虫 ,如 轻 轻 的 吸吸 出 的是 血 ,应 调换 方位
直径2 O~3 L 7 Lm。
寄 生 在 终 宿 主 体 内 的寄 生 虫 ,其 孕 节 脱 落后 随 宿 主
排 除体外 。节 片 与虫 卵散 布在 牧 场上 或饲 料 、饮 水 中 ,被 钩 蚴 移 行 引 起 脑部 炎症 ,表 现 为 体 温 升 高 ,脉搏 呼 吸加
中间宿 主吞食 而进 入 胃肠 道 ,六 钩蚴 逸 出 ,借 小 钩钻 人肠 快 ,甚 至强 烈兴 奋 ,患畜 作 回旋 、前 冲 或后 退运 动 ;有 时
脑 多头 蚴病 的病 原体是 多 头带 绦虫 M hcp n i p 福 建 、贵 州 、四 J 与 云南 亦 有 绵 羊 多 头 蚴 病 的 记 录 。此 u i s hc s e m e I l
的幼虫 —— 脑多 头蚴 ( 脑包 虫 ) C e uu ee rl 所 引起 外 ,黄 牛 、山羊 和牦 牛 的多 头蚴 病在 山 东 、山西 及西 北各 on rsc rbai s
自行 回转 ,在碰 到障碍 物 时 ,即把 头抵 在物 体上 呆立 。 多 头 蚴 寄 生 在 大 脑 后 部 时 ,主 要 典 型症 状 为 头 高 举 挛 ,在 痉 挛 涉及 背 部所 有 肌 肉 时 ,头 向上 仰 ,有 时 可致 头 背 相接 ;如果 痉 挛仅涉 及一 侧 肌 肉 ,头 则偏 向一 侧 。 有个 别羊 脑包 虫 找不 到寄 生位 置 ,鉴别 方法有 : (1 )患 病 时 间 虽然 很 长 但 脑 骨 一 直 没有 变 软 ,说 明 ( 2)虽 然 变 软但 切 开 后 找 不 到 脑 包虫 ( 种 羊 精神 这 症状 很 复 杂 ,一 般 是头 从 一侧 斜 歪 ,四肢 行走 不 协调 ,或
与病变或虫体接触的头骨 ,骨质变薄 ,松软 ,致使皮肤 向
对感 染 期 的 病羊 用 ( )5 1 %黄 色素 注射 液 作超 剂 量静
O~3 ,每 日1 ,连 用2 ,病羊 可逐 0ml 次 次 表 面 隆起 。在 多头 蚴寄 生 的部 位 常 有脑 的炎性 变 化 。 还偶 脉 注射 ,注射量 2 可 扩展 到脑 的另 一 半球 。炎性 变 化 具有 渗 透性 炎 及增 生 性 渐康 复 。 ( 2)吡喹 酮用 药方 法 :可行 2 次用 药法 ,第 1 次可 炎 的 。靠 近 多头 蚴 的脑 组织 ,有 时 出现 坏 死 ,其 附 近血 管 按 体 重 总用 药 量 的 1 给药 ,皮 下或 肌 肉分 点 注射 ,间隔 /2 发生 外膜 细胞增 生 :有 的多 头蚴 死亡 ,萎 缩变 性并 钙化 。
1 病 原 特 征及 生 活 史
大 ,囊 内充满 透 明液 体 。囊壁 由两层 膜组 成 ,外 膜为 角皮
中绦 期 为 多 头 蚴 ,亦 呈 囊 泡 状 ,囊 体 由豌 豆 到鸡 蛋 例 ,2 1年 山羊发 病2 例 。病羊 均为 8 龄至2 月龄 。 00 5 月 0 层 , 内膜 为 生发 层 。其 上有 许 多原 头 蚴 ,原 头 蚴直 径 为 在屠 宰羊 只 时将 下 水 喂犬 ,就 造 成 了犬 感染 多 头 绦虫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