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周围肿瘤样钙质沉着症1例影像及临床分析
阴囊特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1例

起 , 如与组 织 广泛损伤有关 的一 些 结缔组 织病 , 其 中以 系统
性 硬 皮 病 为 常见 :与 局 部 损 伤有 关 的 如创 伤性 血 肿 . 炎 症 性
图 1 临床照片
图 2 皮肤组 织病 理 像 (H E 染色x 4 0 0 )
结 核性 肉芽肿 、 变性 的寄生 虫性 囊肿 、 血 管瘤 、 脂 肪 瘤 等 。 组 织 损伤后 引起 钙质 沉 着 可 能与损 伤后 释放碱性 磷 酸 酶或脂
中国 中西 医 结 合皮肤性 病学 杂志 2 00 9 年第 8 卷 第 l 期
49
阴囊特发性皮肤钙质 沉 着症 1 例
林 兰 扬龙波 .
(重庆市中山 医 院 ,重 庆 4 0 0 0 13 )
关 键 词 :特 发 性 皮 肤 钙 质 沉 着症 :阴 囊 :病 理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3 0 . 2 6 2
[ J ] . s p e c t r u m o f c h a n g e s r e s u l t i n g i n s c r o t a ] c a l c i n o s i s
Am J
De r m a to l , 2 0 0 7 , 2 9 : 17 2 —
17 5 .
[ ]3
Y a hya
肪 坏 死 释放游 离脂肪 酸 与钙 离子 结合产生 钙有关 [5]。 特发 性
皮肤钙质沉着症是无 代谢紊乱 无 明显 组织损伤的一 ,
类皮肤
钙质沉着症 ,好发部位在 四肢 ,偶见 于躯干及 阴囊 。
本 病 的 治疗 可 用 手 术切 除 [6] 。
参考文献 :
[1 ] 赵 辨. 临床皮肤 病学 [M ]. 第 2 版 . 南京 :江 苏科学 技 术 出版社 ,
腱鞘巨细胞瘤1例

图1a~1c㊀足底腱膜梭形增大ꎬT1WI及脂肪抑制T2WI见与足底腱膜平行的形态不规则等T1等长T2信号ꎬT2WI压脂像内见片状㊁条网状高信号ꎬ相邻足底软组织稍肿胀㊀图1d㊀经左侧足底腱膜局部组织活检病理证实:跖腱膜黄色瘤㊀图2a~2c㊀跟腱增粗ꎬ以梭形增粗为主ꎬT1WI及脂肪抑制T2WI病灶低信号为主ꎬ其内见与跟腱长轴平行的裂隙状稍高信号ꎬ轴位内部呈网格状改变ꎮ跟腱下段病变向后扩展至皮肤ꎬ导致皮肤增厚ꎬ前方推压Kager三角ꎬ导致该三角脂肪垫消失㊀图2d㊀术后病理:跟腱黄色瘤生于跟腱者需与跟腱末端病㊁跟腱炎㊁跟腱撕裂等鉴别ꎮ参考文献:[1]王坚.软组织肿瘤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08.170.[2]韩建秀ꎬ蔺鸿儒ꎬ张建兵.双侧跟腱黄色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ꎬ2016ꎬ35(9):1307 ̄1308.[3]董旭霞ꎬ高建根ꎬ蒋廷宠.跟腱黄色瘤一例[J].放射学实践ꎬ2011ꎬ26(12):1341.(收稿日期:2019 ̄02 ̄25)腱鞘巨细胞瘤1例Giantcelltumoroftendonsheath:onecasereport张文杰1ꎬ王勇胜2ꎬ姜兴岳2ꎬ王㊀滨11.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放射科㊀山东㊀烟台㊀264100ꎻ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㊀山东㊀滨州㊀256603㊀㊀通信作者:王滨㊀主任医师ꎬ教授ꎬ博士生导师㊀E ̄mail:binwang001@aliyun.com㊀㊀ʌ关键词ɔ㊀腱鞘巨细胞瘤ꎻ踝关节ꎻ磁共振成像㊀㊀中图分类号:R686.1ꎻR445.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9011(2020)05 ̄0925 ̄03㊀㊀患者㊀女ꎬ31岁ꎮ发现左踝部肿物10年ꎬ由于未影响正常生活而未予治疗ꎬ近半年因肿物迅速生长遂入院治疗ꎮ查体:左踝关节后方可扪及一大小约10cmˑ4cm肿物ꎬ跨越跟腱ꎬ质韧ꎬ无压痛ꎬ边界欠清晰ꎬ活动度差ꎮ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ꎮ左踝关节X线示(图1):左踝关节内后方软组织肿胀㊁密度增高ꎬ未见明显邻近骨质破坏ꎮ左踝关节CT示(图2):左踝后部可见一团块状软组织肿块ꎬ密度较均匀ꎬ边缘不规整ꎬ局部可见分叶ꎬ最大横截面约4 9cmˑ3 3cmꎬ病变包绕跟腱ꎬ局部边界欠清ꎬ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ꎬ静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ꎮ左踝关节MRI示(图3):左踝后部皮下可见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肿块ꎬ信号尚均匀ꎬ呈长T1㊁等短T2信号ꎬT2内可见斑片状低信号ꎬPD压脂呈高信号ꎬ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ꎬ边缘不规整ꎬ局部可见分叶ꎬ最大横截面约5.7cmˑ4 2cmˑ4.0cmꎬ病变包绕跟腱及周围腱529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年第30卷第5期㊀JMedImagingVol.30No.52020图1㊀左踝X线正侧位示:左踝关节内后方软组织肿胀㊁密度增高㊀图2㊀CT检查示:左踝后部软组织肿胀ꎬ可见团块状软组织肿块ꎬ密度较均匀ꎬ边缘不规整ꎬ局部可见分叶ꎬ最大横截面约4.9cmˑ3.3cmꎬ病变包绕跟腱ꎬ局部边界欠清ꎬ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ꎬ静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ꎮ图2aCT平扫ꎮ图2b动脉期ꎮ图2c静脉期㊀图3㊀MRI检查示:左踝后部皮下可见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肿块ꎬ信号尚均匀ꎬ呈长T1㊁等短T2信号ꎬT2内可见斑片状低信号ꎬPD压脂呈高信号ꎻ增强扫描随时间延迟呈明显强化ꎬ边缘不规整ꎬ局部可见分叶ꎬ最大横截面约5.7cmˑ4.2cmˑ4.0cmꎬ病变包绕跟腱及周围腱鞘ꎬ局部边界欠清ꎬ周围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征象ꎮ图3aT1平扫ꎮ图3bT2平扫ꎮ图3cPD ̄fs平扫ꎮ图3dꎬ3eT1动态增强㊀图4㊀术中所取肿块:灰白灰黄不规则肿物一个ꎬ体积5.5cmˑ4.0cmˑ4.1cmꎬ表面光滑呈多结节状ꎬ切面灰白灰黄质稍韧ꎮ术后病理(HEˑ100)示:左踝部腱鞘巨细胞瘤鞘ꎬ局部边界欠清ꎬ周围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征象ꎮ后行手术切除ꎬ术中见(图4a):肿物大小约8cmˑ4cmˑ2cmꎬ实性ꎬ色苍白ꎬ包绕跟腱ꎬ与跟腱腱周膜粘连紧密ꎬ外侧与腓骨肌腱腱鞘粘连紧密ꎬ内侧与胫后肌腱腱鞘㊁趾长屈肌腱腱鞘㊁胫后动脉㊁拇长屈肌腱腱鞘㊁胫神经粘连紧密ꎬ深部侵犯踝关节后方关节囊㊁跟骨㊁距骨㊁胫骨下段ꎮ术后病理(图4b)示:(左踝部)腱鞘巨细胞瘤ꎮ讨论:腱鞘巨细胞瘤(GCTTS)又称巨细胞滑膜瘤㊁局限性结节状腱鞘炎ꎬ是一种来源于腱鞘和关节滑膜的无痛性肿块ꎬ其病因与创伤㊁炎症㊁脂质代谢异常等有关ꎮ2013年WHO软组织分类将GCTTS分为局限型GCTTS(F ̄GCTTS)㊁弥漫型GCTTS(D ̄GCTTS)和恶性GCTTS(M ̄GCTTS)[1]ꎮ局限型GCTTS相对常见ꎬ主要表现为圆形㊁椭圆形或分叶肿块ꎬ边界较清ꎬ少有关节积液ꎻ弥漫型少见ꎬ呈多发结节ꎬ常伴关节积液ꎬ浸润性生长ꎬ主要发生在关节外ꎬ颅底㊁颞下颌关节区多见报道ꎻ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罕见ꎬ但亦有报道ꎮGCTTS好发于20~50岁的成年人ꎬ女性略高发ꎬ其生长缓慢ꎬ具有局部侵袭性ꎮ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ꎬ术后可有20%左右复发ꎬ但一般不发生转移ꎮGCTTS在CT和X线上一般表现为局部高密度的软组织肿块ꎬ密度介于肌肉和骨骼之间ꎬ主要用于判断肿瘤是否侵犯骨组织和骨压迫ꎮMRI是GCTTS诊断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ꎬ敏感性和特异性高ꎬ能反映肿瘤的内部信号及邻近组织的特征ꎮ其典型表现为紧贴或包绕肌腱㊁腱鞘生长的异常软组织肿块ꎬ有完整的包膜ꎬT1WI大多呈等低信号ꎬT2WI主要为低信号ꎬ但因肿瘤内部常合并囊变㊁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ꎬT2WI常呈混杂信号ꎻ增强扫描病变实性成分呈中等或显著强化[2 ̄3]ꎮ本例患者为一中年女性ꎬ病变发生于左跟腱部ꎬ病变边界较清ꎬ周围未见明显骨质破坏ꎬ增强呈明显强化ꎬ考虑局限型GCTTSꎬ并已由病理证实ꎮ对于发生于跟腱的腱鞘巨细胞瘤ꎬ需要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4]ꎮ1)腱鞘囊肿:是腱鞘周围最为常见的肿物ꎬ表现为肌腱旁或周围的囊性肿块ꎬ多数单发ꎬ包膜完整㊁增强扫描可见强化ꎬ病变内部无强化或轻度强化ꎻ2)滑膜肉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一种软组织恶性肿瘤ꎬ好发在大关节的周围ꎬ生长迅速ꎬT1WI多呈低信号㊁T2WI为高信号ꎬ瘤体明显不均匀强化ꎻ3)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多见于中老年人ꎬ好发于大腿ꎬ多数边界欠清ꎬ增强可见较明显强化ꎻ4)恶性腱鞘巨细胞瘤:是由典型腱鞘巨细胞瘤和间变性肉瘤这两种成分组成ꎬ原发极为少见ꎬ大多为继发ꎮGCTTS因病因及临床表现无明显特殊性ꎬ故临床误诊率较高ꎮMRI作为临床较为常用的辅助检查技术ꎬ不仅可判断GCTTS分型ꎬ还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及邻近组织的特征ꎬ对该病的临床诊疗及随访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ꎮ因此ꎬ临床医生在工作中遇到可疑GCTTS患者可根据MRI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等多种检查综合分析㊁诊断ꎮ参考文献:[1]JoVYꎬFletcherCD.WHOclassificationofsofttissuetumours:629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年第30卷第5期㊀JMedImagingVol.30No.52020anupdatebasedonthe2013(4th)edition[J].Pathologyꎬ2014ꎬ46(2):95 ̄104.[2]DeSchepperAMꎬHogendoornPCꎬBloemJL.Giantcelltumorsofthetendonsheathmaypresentradiologicaiiyasintrinsicosseouslesions[J].EurRadiolꎬ2007ꎬ17(2):499 ̄502.[3]林成武.腱鞘巨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ꎬ2018ꎬ16(9):134 ̄136+140.[4]胡艳ꎬ舒健.颞下颌关节区弥漫性腱鞘巨细胞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ꎬ2018ꎬ37(9):1596 ̄1597.(收稿日期:2019 ̄08 ̄01)乳腺透明细胞汗腺瘤1例Breastclearcellhidradenoma:onecasereport张晓彤ꎬ魏风华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超声科㊀山东㊀济南㊀250000㊀㊀ʌ关键词ɔ㊀乳腺透明细胞汗腺瘤ꎻ超声检查㊀㊀中图分类号:R737.9ꎻR445.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9011(2020)05 ̄0927 ̄01㊀㊀患者㊀女ꎬ29岁ꎮ发现左乳腺皮下无痛性肿块2月余ꎮ专科检查:左乳腺6点距乳头约3cm处皮下可扪及一大小约1.2cmˑ1.0cm肿物ꎬ质硬㊁边界清ꎬ活动度可ꎬ与皮肤无粘连ꎬ有压痛ꎬ乳头无溢液㊁溢血ꎬ右乳无异常ꎬ双侧腋下㊁双侧锁骨上下未及肿大淋巴结ꎮ超声检查:左乳6点皮下见大小约1.6cmˑ1.0cmˑ0.8cm囊实性包块ꎬ边界清晰ꎬ形态较规则ꎬ周边为实性低回声ꎬ内部以无回声为主ꎬ内透声可ꎬ可见分隔ꎬ肿物未累及腺体层ꎮCDFI:实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ꎬPW:Vmax:3.05cm/sꎬRI:0.63ꎮ超声提示左乳皮下囊实性占位(图1)ꎮ手术及病理:于左乳6点乳晕外侧4cm皮肤组织下完整切除大小约1.0cmˑ0.5cm肿物ꎬ有包膜ꎬ形态规则ꎬ界限清楚ꎮ病理诊断:(左乳)透明细胞汗腺瘤(图2)ꎮ讨论:皮肤汗腺瘤临床较少见ꎬ发生在乳腺的汗腺瘤更为少见ꎬ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ꎬ极易误诊ꎮ汗腺瘤为散发性病变ꎬ无性别差异ꎬ好发于成年人ꎬ也有发生于儿童的报道[1]ꎮ一般位于头皮㊁躯干及肢体近端ꎬ手足少见ꎬ眼睑也可发生ꎮ此肿瘤生长缓慢ꎬ直径多为1.0~2.0cmꎬ表面皮肤多光滑ꎬ呈肤色或淡红色皮下结节ꎬ有时表面破溃ꎬ有浆液样渗出ꎬ外科手术切除即可治愈ꎮ汗腺瘤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发生于真皮内或扩展至皮下脂肪层的单个实性或囊实性结节ꎬ边界清晰ꎬ有包膜ꎬ后方回声增强ꎬ内部常可见分隔ꎬ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ꎬ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ꎮ超声检查极易误诊为其他肿瘤ꎬ其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ꎮ病理学检查镜下可显示结节状的真皮肿瘤ꎬ界限清楚ꎬ有或无包膜ꎬ有时与表皮相连ꎮ肿瘤主要由两种细胞构成:一种为较大的透明或浅染细胞ꎬ位于中央ꎬ胞膜清楚ꎬ胞浆透明空泡状ꎬ胞浆中含有丰富的糖原ꎻ另一种为嗜碱性多角形小细胞ꎬ胞质深染ꎬ位于周边[2]ꎮ超声检查对汗腺瘤虽不能作定性诊断ꎬ但能够动态直观的显示病变的囊实性㊁边界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和浸润情况等ꎬ还可通过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内部的血运情况ꎬ具有实时㊁无创㊁经济㊁便捷及短期内可重复性检查图1㊀左乳皮下囊实性包块ꎬ后方软组织结构清晰ꎬ与乳腺腺体分界明显㊀图2㊀病理图ꎬ胞浆浅染的透明细胞较常见(HEˑ100)等优点ꎮ可为临床提供丰富㊁直观的影像学信息ꎬ对辅助临床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ꎮ参考文献:[1]黄智棠ꎬ刘强ꎬ姚海东ꎬ等.乳腺少见肿瘤的X线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14ꎬ24(6):966 ̄969.[2]万慧颖ꎬ徐敏燕.透明细胞汗腺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ꎬ2018ꎬ34(8):460 ̄463.(收稿日期:2019 ̄12 ̄16)729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年第30卷第5期㊀JMedImagingVol.30No.52020。
超声对小儿肾钙质沉着症的诊断价值

[ ywod ] Re a aen ssi hlrn;Ulr s u d da n ss Ke r s n l lio i n c i e c d tao n ig o i
肾钙 质沉 着 ( p r—ac o i 系 由于 体 内钙 Ne h ocli ss n )
结 石 ; 为 Vi 中 毒 ; 例 为 急性 肾 炎 ; 4例 t D 3 甲状 旁 腺 功 能 亢进 及 假 性 甲状 旁 腺 功 能减 低 各 1例 ;2例 病 因不 明 确 。结 论 1 超 声 能 发 现 小 儿 。钙 质 沉 着 症 , 临 床 诊 断 提 供 依 据 。 肾 为
【 键 词 】 肾 钙 质 沉 着 症 ; , L 超 声 检 查 关 dJ ;
ZHANG eh a Xu - u ,HE n b ,CH EN e —u n Jig—o W nj a ,QUAN eme ,WA NG a 一 Xu — 。 Qi o 1 Ulr su d d p rme to n n ChrdrnsH opia ,C a gsa 4 0 0 . ta o n e a t n f Hu a il e ' s t l h n h 1 0 0,P. Chn R. i a
医学影像学杂志 2l O 2年 第 2 2卷 第 8期 JM e maigVo. 2No 82 1 d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 12 . 0 2
超 声 对& J 肾钙 质沉 着 症 的诊 断价 值 L
张 雪华 何静 波 陈文娟 全 学模。 王 荞 , , , ,
( . 南 省 儿 童 医 院 特 检科 i湖 湖南 长沙 4 0 0 ;. 庆 医科 大 学 附属 儿 童 医 院超 声 科 10 0 2 重 重庆 40 1) 0 0 4
肾钙质沉着症

髓质海绵肾
具有遗传倾向的先天性良性髓质囊性病
20~40岁发病
发病率1/5000 男女比例约2.5:1
病因不清
结合管梗阻形成小囊样扩张 尿液滞留,尿盐沉积、常继发结石和感染 多无临床症状,合并结石和感染时出现发热、腰疼等 预后良好,多无肾功能异常
髓质海绵肾
声像图表现:
肾钙质沉着症
泗阳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简要病史:蔡雪梅 女 25岁
主诉:右侧腰疼15小时,无尿7小时
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史
行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检查
病例1:蔡雪梅 女
简要病史:蒋思前 男 60岁
反复纳差、乏力伴关节疼痛4年余,低热一周。
明确痛风病史4年余,间断治疗,具体不详。
腹部X片
腹部冠状CT扫描
病因:
肾皮质钙化: 急性肾皮质坏死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高钙状态 镰状细胞病 肾移植排斥等 肾髓质钙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40%),肾小管酸中毒(20%),髓 质海绵肾、骨转移、慢性肾盂肾炎、甲亢、恶性肿瘤、肾乳头坏死, 肉瘤、镰状细胞病、维生素D过剩、Wilson· s病等
பைடு நூலகம்
肾髓质回声显著增强 高回声锥体与皮质分界清楚,内部呈光亮的细点状回声,可能有声 影 难以显示扩张的小囊腔 肾皮质及肾窦回声正常
简要病史:蔡雪梅 女 25岁
血钙:2.80mmol/L 血钾:3.70mmol/L 血磷:1.06mmol/L 肌酐:174umol/L
病例1病史回顾:
结语:
1、任何一种疾病的存在,都有着他的自身原因,我们超声虽然不能
全面的确切的诊断,但是我们应该多想,尽可能的把原因找到,给 临床相应的提示,给他们以更大的、更多的帮助,而不是单纯的 “看图说话”。 2、我们在肾脏结石疾病的超声诊断上,也不是单纯的为了找结石而 做检查,更多的去了解病史,想着他的结石是从何而来。
骨斑点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的斑点状致密影, 边缘光滑锐利, 对称 酸酶升高等, 与骨斑点症不同。( 2) 点
lenclorf syndrome. Connective nevi in
分 布 于 骨 盆 、腕 骨 、跗 骨 、指 ( 趾 ) 骨 及 状骨骺发育异常。系多发性骨骺发育
osteopoikilosis [ J] . Ugeskr Laeger,
骨 斑 点 症 又 称 周 身 性 致 密 性 骨 皮质内及其内、外表面, 但极少见于颅
旁 、尺 桡 骨 远 端 、手 指 、掌 、腕 骨 、股 骨 炎、周身性脆性硬化症、弥漫性致密性 骨。主要病理改变为松质骨内圆形、椭
头、颈、粗隆部、足趾、跖、跗骨、骨盆的 骨病、局限性骨质增生、家族性弥漫性 圆形致密骨斑, 多个小骨斑可融合成
25%, 称为 Buschke-Ollendorff 综合征, 的点状影, 与骨斑点症较难鉴别, 国内
呈孤立性高起的稍带白色的胶原纤维 就曾经有人报道合并纹状骨病和腊泪
皮质内及其内外表面。国内曾有一例 失。( 3) 石骨症。以全身骨质密度显著
im osteopoikilosis [ J] .Clin Orthop Rel
腕 关节骨 外骨斑 点症的 报道〔2〕。除 圆 增高, 骨盆病变呈年轮征, 脊柱病变的
Res, 1982, 166( 1) : 89.
形 病 灶 外 , 尚 有 条 形 骨 硬 化 , 宽 1~ 三明治征为特点, 与本病不同。( 4) 腊 [ 7] Harned RK, Buck JL, Qlmsted WW, et
长管状骨的骨端及骨骺部。肩胛骨、锁 异常的先天型, 常见于 1 岁内的婴儿,
2001, 1639( 2) : 170- 171.
骨 、胸 骨 、肋 骨 、髌 骨 较 少 见 , 颅 骨 、长 病变仅限于骨骺区, 可伴有干骺端不 [ 5] 黄秀昌, 吴建伟.骨斑点症与先天性肾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x线和ct的影像学表现研究

4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9月 第3卷第18期2.2 良、恶性病变ADC平均值比较经过MR-DWI检查后,26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ADC平均值为1.470.42×10-3mm2/s,14例恶性病变患者ADC平均值为1.080.19×10-3mm2/s,组间差异对比,结果显示为(t=3.2832,P=0.0022),见表2。
表2 良、恶性病变ADC平均值比较(x-±s,×10-3mm2/s)组别n ADC平均值良性病变26 1.47±0.42恶性病变14 1.08±0.19t- 3.2832P-0.00223 讨论临床上利用MRI对乳腺疾病进行研究时间较长,并取得一定效果。
然而受到乳腺良恶性病灶增强表现存在重叠、病变早期强化方式存在交叉等影响,需要借助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方式弥补存在不足之处,以为临床乳腺疾病病变确诊及治疗发挥重要辅助作用[3]。
DWI主要是建立在常规SE序列基础之上,通过在聚焦射频脉冲前后增加梯度场,在充分发挥梯度场作用下,水分子进行扩散,质子也会出现相位分散情况,导致不能够完全重聚,信号也会出现衰减状态,使DWI信号异常[3-4]。
在扩散成像时,DWI会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将表观扩散系数引入到其中,并通过测量ADC值,对扩散运动进行定量评价,由于ADC值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不会受到摄影方法、磁场大小等因素影响,因此将作为乳腺疾病有效诊断依据。
对乳腺病灶患者实施DWI检查,花费时间也较短,也不需要对比剂加入。
据大量研究表明,ADC值与人体组织细胞密度存在紧密联系,病变细胞密度增大越明显,水分子运动扩散受制约也越强,DWI信号也越高。
本次研究中由于存在炎性病变患者,会导致ADC值下降,进而对乳腺疾病诊断结果造成干扰,使ADC值诊断特异度造降低。
而扩散加权成像可以辅助乳腺疾病准确鉴别和诊断,通过比较良性和恶性病变平均ADC值,组间差异P<0.05得以体现。
医学影像-出现液-液平面的肌骨系统病变

Ø 此外,2-3%的多骨型骨纤维结构不良伴发有内分泌 疾病。McCune Albright综合征即指骨纤维结构不良 伴女性青春期性早熟和皮肤色素沉着。其他可能伴 发的内分泌疾病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旁腺机 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糖尿病和柯兴氏综合征。
Ø 假如在发生骨病变的同时又出现软组织粘液瘤,则 称之为Mazabraud综合征。
影像学表现
Ø 为波浪状边缘的骨透亮区,骨干髓腔呈毛玻璃状 密度。病变常界限清楚并可见硬化缘。可因骨膜 反应而呈多分隔状。常发生骨骼畸形,并伴发骨 折、骨弯曲和生长障碍
Ø 发生于颅骨时,颅底骨常发生显著骨硬化,可引 发颅神经受压症状。颅盖骨膨胀性病变时以颅外 板受累为主。已有近50例的恶变病例报道,其最 常恶变为骨肉瘤和纤维肉瘤。
Ø 动脉瘤样骨囊肿(ABC)是以多房状薄壁分隔、血 性液体充盈多房房腔为特点的膨胀性骨病变。
Ø 创伤被认为是引发该病的原因之一,71%有外伤史。 ABC可发病于原骨折部位。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包 括静脉回流受阻或动静脉瘘的形成也可能引发了 ABC。三分之一以上的病例中,ABC是伴发于其他 骨病变,如软骨母细胞瘤、非骨化性纤维瘤、骨巨 细胞瘤、骨纤维结构不良、单纯性骨囊肿、血管内 皮瘤、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或软骨肉瘤。
边缘薄而光整 的低信号
多个液 液平 面
单纯性骨囊肿
Ø 单纯性或单囊性骨囊肿为完全含液体性病变,可继 发于淋巴或静脉回流障碍。病变内表面覆以间皮细 胞,常发生于长管骨邻近骺板的干骺端。
Ø 80%的病变发生于20岁以下,尤以4~10岁儿童多见。 男女发生比例为3:1。肱骨和股骨最为常见:其中肱 骨近端占60%,股骨近端占25%。发生于20岁以上 者,可见于髂骨和跟骨。
成人皮肌炎并泛发性钙质沉积1例并文献复习

成人皮肌炎并泛发性钙质沉积1例并文献复习张细凤;叶锋;朱小浔;郑江霞;闻秀珍【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8(053)005【总页数】3页(P472-474)【关键词】钙质沉积;成人皮肌炎;诊断;综合治疗【作者】张细凤;叶锋;朱小浔;郑江霞;闻秀珍【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九江 332000;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九江 332000;江西省湖口县人民医院B超室,湖口 332500;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九江 332000;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九江 3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6皮肌炎是一组以皮肤和骨骼肌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肌炎除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还有特征性的皮疹。
典型的皮疹包括眼眶周围、前胸“V字区”、后背“披巾区”紫红色皮疹,少数伴有Gottron疹。
极少数出现钙质沉积。
本文就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例成人皮肌炎并泛发性钙质沉积症的诊治过程及相关文献作一报告。
1 临床资料1.1 病例介绍患者,女,55岁。
因反复皮疹、肌痛9年,关节痛4年,多处囊性包块3年入院。
2008年5月因皮疹、肌痛在上海仁济医院经皮肤活检、肺部高分辨CT、骨密度等检查诊断为皮肌炎、肺间质性病变、骨质疏松症,给予免疫抑制、抗骨质疏松等治疗,皮疹、肌痛症状控制一般。
2010年有双手指端缺血、坏死病史,予扩张血管、局部换药、促表皮生长因子等治疗后缓解。
后于2012年6月起一直在我院诊治,予泼尼松(10-15mg/d)、羟氯喹、阿法骨化醇等治疗,皮疹消退、肌痛减轻,间断有手足小关节痛,无明显肿胀。
但自2013年8月起有关节痛,开始是手关节,2015年底渐至足、膝关节,伴间断发作性红肿,予抗炎止痛、中成药治疗症状可减轻,但反复发作,时有加重。
2014年3月起出现背部、腋下、侧胸和膝部软组织囊性包块。
开始包块较小,无明显症状,未治疗;至2016年包块明显增大时才引起重视,给与相应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细 胞 的生 长 。 抑制 肺癌 细 胞 的凋亡嘲 。② I G F 一 1 可促 进血
管、 淋 巴管 的生 成 , 对 肺癌 瘤 细胞 的局 部 浸润 、 转移 有 一定
表 2 不 同组 织 学 分 型 及 不 同 临 床 病 理 分 期 的 肺癌 患 者 血 清 I GF - 1水 平 比 较 ( 。 I J g / L )
药论坛杂志 。 2 0 1 1 . 3 2 ( 6 ) : 5 4 — 5 6 .
『 3 ] Ma r e l l i MM, Mo r e t t i R M, P i o c a c c i P, e t a 1 . I n s u l i n — l i k e g r o w t h f a c —
加 DN A合成 , 从而 促进 G1期和 S期 细胞 的 生长1 3 ] 。 有 报道
生症 组织 中 的表 达及 其临 床意 义叨. 中国 现代 医学 杂 志 , 2 0 0 9 , 1 9 ( 6 ) :
8 9 9 - 9 01 .
[ 5 】郭明华 , 徐 红. I G F 一 1 及 I GF B P 一 3的 结构 功 能及 其 与子 宫 内膜 癌 关
中 外 医 学研 究 ,3 .
表 明 。如 果人 为使 I GF — l R失活 或数 目减少 ,则 I G F 一 1 和 I G F 一 1 R结合 减少 , 可 使肿 瘤细 胞凋 亡 , 抑制 肿瘤 的增 殖 。 本 文结 果 显示 不 同病 理 组 织 学分 型 的肺 癌患 者 血 清 I G F 一
1水 平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表明 I GF 一 1与组 织 分 型 无 明显 相关 性 。 但 本 文结 果显 示 不 同临床 病理 分 期 的肺癌 患 者其 I G F 一 1水平 差异 有 明显 统计 学 意义 。Ⅲ期患 者 I G F 一 1 水 平
术效 果 及预 后 的一个 重要 因子 。
【 参 考 文献】
【 1 ] 田爱 平 . 胰 岛 素信 号途 径一 肿 瘤治 疗 的新 靶点 【 J J . 癌症 进 展杂 志 , 2 0 0 9 ,
注: Q = 3 . 9 9 7 8 , P < O . 0 5 , Q = 2 . 8 9 9 9 , P < O . 0 5
7 ( 1 ) : 6 6 - 7 0 .
几年来 , I G F 一 1与其 受 体 的 表达 异 常 , 在肠 癌 、 胃癌 等 已有
相 关研 究 。I G F 一 1 与 肺癌 的关 系也 逐 渐 引起关 注 。
[ 2 】刘天舟 , 马忘. 食管癌患者 I G F 一 1 , C E A水平检测及 l l 缶 床意M J ] . 医
t o r - I p r o mo t e s mi ra g t i o n i n h u ma n nd a r o g e n-i n d e p e nd e n t p r o s t a t e
I G F 一 1属 于 I G F家 族成 员 ,是 由 7 0个 氨基 酸 组 成 的 分子量为 7 . 7 K D 的单链 多 肽 , 在 肝 脏 内合 成 . 在 结 缔组 织 、 骨、 大肠 、 肺 等 多个 器 官 内均 可测 到 , 这 种 多 肽类 生 长 因子
意义 q 。@I G F 一 1 使肿瘤 内粘附因子合成增加 , 促进肿瘤
细胞 对 内皮 细 胞 和基 膜 的粘 附 , 从 而促 进 瘤细 胞 的浸 润 转 移t “ ] 。
总之. 本 文结 果 表 明患 者 I G F 一 1水平 高低 和肺癌 的临 床 病理 分 期 、 侵 袭 和转 移有 关 , 有 望 成 为判 断肺 癌 分期 、 手
生长 、 存 活 和浸 润[ 2 1 。本 文 结果 表 明 , 肺 癌 患者 血 清 I G F 一 1 显著 高 于 正 常 人 , 说明 I G F 一 1与肺 癌 的发 生有 关 , 其 机 制 是I G F 一 1和 其 受体 ( I G F 一 1 R) 结 合后 , 可 促 进 有丝 分 裂 , 增
系 的研 究进 展 [ J ] . 广 西 医科 大 学 学 报 , 2 0 0 9, 2 6 ( 6 ) : 9 8 9 — 9 9 1 . [ 6 】 陈永 昌 . 前列 腺 癌 患 者 血 清 I G F 一 1 、 P R L及 S E — c a d测 定 的 临 床 意 义[ J ] . 放 射 免疫 学 杂志 , 2 0 0 8 , 2 1 ( 6 ) : 5 0 0 — 5 0 2 . [ 7 ] 石 伟成 , 王志刚, 张 万 青. I G F B P - 3和 I G F - 1 R 在肺 癌 中 研究 进 展 【 J J .
・
临床 探 讨 ・
2 0 1 3 年 9月第 5 1 卷第 2 5期
表 1 正常对照组及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 I GF - 1 水平比较( . u g / L )
迅 速 下降 。说 明 I G F 一 1与肺 肿 瘤 密切 相关 , 它 能促 进 肿瘤
的发生 、 增殖 , 机制 与下列 因素有关 : ①I G F 一 1以 自分泌 、
与其 他 丝裂 原 素性 生 长 因子 、 癌 基 因等 可 促 进肿 瘤 细胞 的
c a n c e r c e l l v i a t h e a l p h a v / b e t a 3 i n t e g r i n a n d P I 3 K / Ak t s i g n a l i n g [ J ] . I n t J O n c o l , 2 0 0 6, 2 8 ( 3 ) : 7 2 3 — 7 3 0 . 【 4 ]胡广平 , 毕学 成 . 胰 岛 素样 生 长 因 子 1 在 前 列 腺 癌 及 良性 前 列 腺 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