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题(优选.)

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题(优选.)
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题(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

1.但.见悲鸟号古木:() 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长句,歌以赠之:() 4.如听仙乐耳暂.明:()

3.因为

..

5.低眉信.手续续弹:() 6.数.罟不入洿池:()

7、假.舟辑者:() 8、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9、或.五十步而后止:() 10、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组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合从缔交包举宇内

B、虽有槁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无失其时或师焉,或不焉

D、不如须臾之所学人非生而知之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固.有一死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③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B、①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③履至尊而制.六合

C、①涂有饿殍而不知发.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③发.尽上指冠

D、①其声呜呜然.②河东凶亦然.③何为其然.也

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蒙故业,因.遗策因.河为池

C、寡人之于.国也于.其身也

D、申之以孝悌之.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下列“以”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①以为桂林、象郡②尝以十倍之地

③请以战喻④作《师说》以贻之

⑤斧斤以时入山林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⑦争割地以赂秦⑧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A.①②④⑧ B.④⑥⑦⑧

C.③⑤⑦⑧ D.③④⑤⑦

5、对“而”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弃甲曳兵而走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③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知明而行无过矣⑥吾尝跂而望矣

⑦明智而忠信⑧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A.①⑥∕②③⑧∕⑤⑦ /④ B.①②⑤∕③④⑦∕⑥⑧

C.①②⑥∕③④⑦∕⑤⑧ D.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6、与“兵刃既接”中的“兵”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非我也,兵也 B、收天下之兵

C、斩木为兵

D、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7、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席.卷天下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天下云.集响应

8、下列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履.至尊而制六合

B、吾从而师.之

也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且夫天下非小弱

..

9、下列“其”的意义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

例句:余嘉其能行古道

A、其出人也远矣

B、其皆出于此乎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10、下面各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非我也,岁也②句读之不知

③不拘于时④为天下笑者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⑦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⑧未之有也

A、①⑦/②⑧/③④/⑤/⑥

B、①⑥/②⑧/③⑦/④/⑤

C、①⑧/②⑥/③④⑦/⑤

D、①④/②⑦/③⑥/⑤⑧

1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劝.学(鼓励) 中规.(圆规)槁暴.(晒干)

B.中.绳(合乎)挺.者(挺拔)受绳.(经墨线比量过)

C.就.砺(接近)就砺.(磨刀石)参.省(验、检查)

(片刻)博.见(见得广)

D.参省.(省察)须臾

..

1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4.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3.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神明..自得 神明:神的总称

B .圣心..备焉 圣心:圣人之心

C .骐骥..一跃 骐骥:骏马

D .金石可镂. 镂:雕刻 1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 .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 C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5. 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郯.子(t án ) 经传.(zhu àn ) 贻.之(y í) B .句读.(d òu ) 苌.弘(ch áng ) 老聃.(r ǎn ) C .近谀.(y ú) 庸.知(y ōng ) 嘉.许(ji ā) D .或不.焉(f ǒu ) 不拘.(j ū) 嗟.

乎(ji ē)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耻相师. 师:老师 B .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18.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师. C .孰能无惑. 则耻师焉,惑.矣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余嘉其能行古道.

19.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从而..师之 B .古之学者..必有师 C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D .小.学而大.遗 20.下列不含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或师焉,或不焉。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1.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不拘于时,学于余

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2.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项是( ) 例句: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 .此世所以不传.也 D .得璧,传.

之美人 23.下列句中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 无备则制于人 C .古之人不余欺也 D. 师者。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4.下列句中“其”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项是( ) A. 其可怪也欤? B. 爱其子,择帅而教之 C .吾未见其明也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5.对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未见其明.也 明:明达,聪明。

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 C. 圣益.圣,愚益愚 益:增加。 D .则耻.师焉,惑矣 耻:以…为耻。 三、翻译:(每题3分,共30分)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5、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