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含试卷)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含试卷)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含试卷)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亚市吉阳区荔枝沟小学:冯南熙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上的数。

2.在探究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能力。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1.读出下面的画横线的数。

师:怎么读亿以内的数?

2.写出下面画横线的数。

师:怎么写亿以内数的数?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但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只有亿以内的数,还有亿以上的数(课件出示),这么大的数该怎么读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亿以上数的读写法做准备,并使学生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上数的读法

1.课件出示例图:

2.师:试着读一读这些数。(七十亿、一百亿四千万二千万、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3.小结:

(1)师:再读这些数,边读边想,你是怎么读出每一级上的数的。(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的读法读,末尾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2)读出下面的数。

(3)师:这三个数中每个数都有很多的0,哪些0读了哪些0没读?

(4)师:综合大家所说,想一想亿以上的数怎么读?

4.练习:做一做

9200000000 26705000000 508040003000 300700400

师:在数位顺序表中的数你会读,没有数位顺序表,怎么办?(分级)

师:读出这些数。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数,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数的过程中,自觉地将亿以内数的读法迁移到亿以上数的读法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二)亿以上数的写法

1.课件出示

三亿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2.师:试着写出这些数。(300000000、3090000000、700300200000)

3.师:说说是怎么写的。

三亿,先找亿字,三亿在亿级上写3,其他位上都是0。

三十亿九千万,先找亿字和万字,三十亿在亿级上写30,九千万在万级上写9000,个级上全是0。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先找亿字和万字,七千零三亿在亿级上写7003,二十万在万级上写20,其他位上都是0。

4.师:怎样写亿以上的数?

5.练习:做一做第1、2题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写亿以上的数,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把亿以内数的写法迁移到亿以上的数中,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读写法比较

1.师:比较读数和写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从高级起,按级读数、写数

不同: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位上有一个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2.师:无论读数还是写数都离不开数级,读数时要先分级按级读,写数时要抓重点字来按级写。写数与读数相反,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不读和其他位上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可在写数时,要把这些隐藏起来的0全部还原回去。有时题目里没有看到“零”字,写数时却写了一串,比如三亿,有时,明明只看到一个“零”字,写数时却写了几个,如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所以,读数时要注意0读还是不读,读几个的问题,写数时要注意在哪儿写0,写几个0。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总结亿以上数写法的基础上,请学生比较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读数和写数方法的理解、掌握。】

三、知识运用

1.教材第22页第4、5、6题

2.读数游戏:

(1)你写出一个数我们读。

(2)根据学生写的,要求他们适当调整0的位置,使0不读出来,或读出一个、两个……

【设计意图:巩固亿以上数的读写法,通过读数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有0的数的读法。】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把一个圆柱形木头截成相等的三段,表面积()

A.不变

B.增加2个底面

C.增加3个底面

D.增加4个底面

2.一列分数的前4个是、、、.根据这4个分数的规律可知,第8个分数是()

A.

B.

C.

D.

3.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

A.99 B.1C.1000 D.100

4.用一张长方形纸围成一个最大的空心圆柱(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围法体积和表面积都相等

B.两种围法体积和表面积都不相等

C.第一种围法的体积一定比第二种围法大

D.两种围法的体积大小无法确定

5.掷3次硬币,有一次正面朝上,有2次反面朝下,那么,掷第4次硬币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A.1

4

B.

1

3

C.

1

2

D.

1

6

6.按下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当摆放8张桌子时,可以坐()人。

A.30 B.32 C.34 D.36

7.下面三个式子中,错误的是()

A.-5>1 B.-9<0 C.-3>-4

8.A÷B=7……1,如果A和B同时扩大到原数的100倍,这时余数是()。A.1 B.100 C.200 D.10000 9.右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且AB=BC,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A .三角形BDE 的面积不等于三角形ABD 面积的2倍。

B .三角形ABD 的面积和三角形BCE 的面积相等。

C .三角形BDE 的面积不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0.的分母增加1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扩大( )

A .4倍

B .3倍

C .15倍

D .6倍 二、填空题

1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00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公顷。

12.回答下面的问题

(1)5.50元=________角

(2)3元零8分=________分

13.一个精密零件长1.2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_) 。

14.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0.01,所取近似值是8.00这个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15.有一个正方体骰子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掷一次骰子,得到合数朝上的可能性______得到质数朝上的可能性。(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在一张比例尺是1100

的建筑图纸上,量得一座楼的长是6分米,这座楼的实际长与宽的比是3∶1,这座楼实际占地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17.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5,已知第一个数是10.5,第二个数是11.5,第三个数是________。

18.将三角形(如下图所示)绕4cm 的边旋转一周,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19.如果a ※b 表示2

a b ,那么5※(4※8)=________. 20.现有3、0、9、1四个数字,能组成一个最小的奇数是_____.

三、判断题

21.×5= 。 (______)

22.一个数增加25%后再减去25%,结果不变。(______)

23.一辆汽车每次能运水泥5000千克。 (____)

24.水结冰后体积增加了,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就减少了。 (_____)

25.4÷(20+) =4÷20+4÷ = +5=5 。 (____)

四、作图题

26.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按要求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画一个长是10个格,宽是6个格的长方形.

画一个边长是4个格的正方形.

任意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五、解答题

27.幼儿园的老师把一些画片分给三个班,每人都能分到6张.如果只分给班,每人能得15张,如果只分给班,每人能得14张,问只分给班,每人能得几张?

28.一项工程,甲、乙合做48天完成,如果甲独做63天后,乙再独做28天完成,现由甲独做42天后,乙还要做多少天才完成?

29.列式计算.

7与3的差除以,商是多少?

30.办公室买了一包打印纸,计划每天用20张,可以用28天。由于注意节约用纸,实际每天只用了16张,实际比原计划多用多少天?

31.据统计,制造2000双一次性筷子需砍伐1棵树木,全国每天要生产一次性筷子达1亿多双,制造1亿双一次性筷子要砍伐多少棵树?

32.有一种饮料瓶,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瓶子的容积是480mL,现在瓶中装有一些饮料,瓶子正放时饮料高度为20cm,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为4cm,求瓶内现有多少毫升饮料?

33.学校六年级3个班在植树活动中总共植树360棵,其中六(1)班和六(2)班植树棵树的比是2:3,六(3)班植树棵数是总数的.三个班分别植树多少棵?

六、计算题

34.列式计算.

甲数的75%是48,乙数是48的25%,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35.神机妙算(写出简算过程)。

(1)

(2)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C C A B B A 二、填空题

11.25

12.308

13.200:1

14.004 7.995

15.小于

16.1200

17.5

18.04

19.11 2

20.1039

三、判断题21.错误22.×

23.√

24.√

25.错误

四、作图题26.解:如图:

【考点】四边形的特点、分类及识别五、解答题

27.35张

28.56天

29.

1 7 2

30.20×28÷16-28=7(天)

31.50000棵

32.400mL

33.六(1)96棵,六(2)144棵,六(3)120棵六、计算题

34.

35.(1)17

(2)

(3)2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25克糖溶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A .20%

B .25%

C .12.5%

2.有下图这种包装盒,要装一种圆柱形的产品,规格如下,一个箱子能装( )个产品,( )个这样的箱子可以装350个产品。

A .36,10

B .36,9

C .84,10

D .84,9

3.一个密封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两个红球、两个黄球和两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

A. B. C. C.

4.晓晓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5行,用(3,5)表示;点点坐在晓晓正后方且与晓晓相邻的位置,则点点的位置可表示为( )。

A .(3,4)

B .(2,5)

C .(4,5)

D .(3,6)

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6cm 、8cm 和10cm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48

B .24

C .60

D .80

6.如图A 、B 分别是长方形长和宽的中点,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的( )

A .3

8 B .12 C .58 D .34

7.一块钟表的分针长4cm ,O 是圆形钟面的圆心,当前时间是下午3时,分针尖端所在位置为E 点,过了( )分钟后,分针尖端所在位置为F 点,扇形EOF 的面积为25.12cm 2

A .50

B .20

C .30

D .40 8.某物质的营养成分为糖类、蛋白质、矿物质三种,糖类占一半,现在用扇形统计图来反映各营养成分的占比,表示蛋白质的扇形的面积占半圆面积的,则表示矿物质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

A .18

B .360

C .36

D .72

9.一个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15厘米.如果把它捏成同样底面大小的圆锥,这个圆

锥的高是( )厘米。

A .15

B .45

C .5

10.大小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5:3,它们的面积之比是( )。

A .5:3

B .25:9

C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如果3A=1.5B(A≠0),那么A 与B 成(______)比例,A 与B 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

12.学校开展植树活动,成活了100棵,25棵没活,则成活率是(_________)。

13.生产250吨化肥,计划2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计划的________%,每天生产________吨。 14.12和15的最大的公因数是______;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

15.口袋里有1个红球、1个黄球、1个白球,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的球的颜色有________种不同的可能。

16.把2千克:4000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它们的比值是________。

17.把一个圆锥沿底面直径切开(过顶点),切面是一个________形 .

18.在1?20的自然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抽取到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可能性是

()(),抽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可能性是 ()()

。 19.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650克=________千克 90厘米=________米

456千克=________吨 8米90厘米=________米

2千克600克=________千克 7元4角8分=________元

20.一根3米长的长方体木料,平均截成6段后,表面积增加12平方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_____)立方米。

三、判断题

21.判断题。

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大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和小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相等。( )

22.甲的相当于乙.这里应把甲看作单位“1”._____.(判断对错)

23.图上距离不一定小于实际距离。(________)

24.(1)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_____)

(2)半圆的面积就是圆面积的一半. (_____)

25.甲、乙两校女生人数都占该校总人数的55%,那么甲、乙两校女生人数一定相等。 (_______)

四、作图题

26.在下图中,从O 点分别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

(1)北偏东45°

(2)南偏东25°

(3)北偏西60°

(4)南偏西80°

五、解答题

27.淘气四天读完了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共读了75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8.一件工程,要求师徒二人4小时合作完成,若徒弟单独做,需要6小时完成,那么,师傅在4小时之内需要完成这件工程的几分之几?

29.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一项工程,10天完成了总任务的,已知甲乙两个工程队工作效率的比是2:3,这项工程由乙单独做,几天可以完成?

30.有一组互相咬合的齿轮.大齿轮每分钟转80周,比小齿轮每分钟转的周数少.小齿轮每分钟转多少周?

31.先测量下列图形的有关数据,再计算图形的面积.(单位:cm)

32.用一根240cm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框架,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1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3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1)

(2)

(3)

(4)

六、计算题

34.简便计算(要求写出简算的过程)

(﹣×4×9

23÷0.25

8,5×+7.5×75%

35.计算题:

[13.5÷(11+2÷)﹣1÷7]×2

4,8×352﹣48×13.2﹣96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D B A C C B B 二、填空题

11.正 1:2

12.80%

13.10

14.12

15.3

16.1:2 0.5

17.等腰三角

18.1

20

1

10

19.65 0.9 0.456 8.9 2.6 7.48 20.6

三、判断题

21.√

22.×

23.正确

24.错误正确25.×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27.180页

28.1 3

29.41天

30.400周

31.25平方厘米;8.25平方厘米;6.25平方厘米32.2700平方厘米

33.(1)8dm2;(2)98m2 ;(3)81cm2;(4)187m2六、计算题

34.1; 92; 12

35.(1)2(2)96

2020地理试卷分析-教学设计公开课

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与能力并重 --------学习2021年全国卷一地理试题心得 黄埔六中白明露2021年高考地理试题继续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试题重视地理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素养,体现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形成了“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命题特点。同时,试题紧密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和思考生活中地理的存在、作用与魅力,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科学精神。试卷命题兼具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难度合理、区分度强,很好地起到了对学生检验和选拔的作用,对一线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在题型设计、命题风格、信息呈现等方面,依旧延续了近年来的命题特点。同时,结合考生平日熟悉的演绎方式,在卷面上给了考生亲切感。 总的来看,这份试卷,选择题部分注重基础原理运用,贴合实际生活,注重地理实践力体现,强化逻辑分析能力,活化地理学习内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类生产活动、社会现象,都蕴含这地理原理。将身边的地理引入试题,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素养、提升地理学习兴趣、获取地理学习成就感的重要途径。

例如,全国卷1第4-6题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图2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4~6题。 图2 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 ①并列排布②横向错列排布③自由排布④纵向错列排布 A.①B.②C.③D.④ 5.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相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二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详尽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四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大凡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篇一: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2010-3-17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重点难点】 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 一、学生得分情况一览 二、错因分析: (一)选择题 (二)11、文言文翻译 (1)家业农,不任作苦,委耒耜,慨叹而去之。(5分) 学生答案示例: ①家里的祖业是当农民,元达不情愿耕作的辛苦,委屈于耒耜,因此叹着气离开了故乡。 ②家里田地农活,他不喜欢担负劳苦,给他耕地用具,就感慨叹息着离开。 ③元达在家以农为生,不能忍受劳作的辛苦,放下耒耜,感慨而又叹息地离开。 (2)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缯者何以异哉?(5分)学生答案示例: ①虽然是盗贼、无赖,也大多处身于这些人之间,与屠夫与商人有什么不同的呢? ②即使是盗贼无赖不守信用的人也进入朝廷内,这和杀狗的、贩卖缯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③即使盗贼无赖,也从其中参与,这与屠夫狗贩卖杂货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三)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学生答案示例:本首诗表现了诗人游庐山借宿在栖贤寺所发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 厌倦和超然物外之情,由诗中“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可看出。 (2)请从“动”和“静”的角度赏析颔联。(5分) 学生答案示例:“千山月午”是静景,“一壑泉鸣”是动景。诗人描绘了静的月光和动的泉鸣, 动静结合,灵动丰富,使意境更充实,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四)文学作品阅读: 14。文章第1段描写张翰“莼鲈之思”的情景,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学生答案示例: ①引出下文作者要写的莼菜,并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体现了莼菜之思就是故乡之思。 ②以一段历史故事作开头写“莼鲈之思”,既为下文写莼菜做铺垫,又能引起读者对本文 的阅读兴趣。 ③作者这样来安排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也能够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 点明中心。 17.文章倒数第2段中为什么对莼菜进行细致的描绘?最后一段作者写自己两次吃到的莼菜 的味道都“没什么特别”,其用意何在? 学生答案示例: ①倒数第2段对莼菜细致的描绘为了体现莼菜非常平常。莼菜本身并没有多少特别,人们 喝了它的汤,回味着汤味,让人想到了故乡,让人引发出对故乡的思念,莼菜之味,就是故 乡的味道。 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莼菜的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为下文突出中心,做铺 垫。用意是为了表明莼菜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来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③作者拿自己老家的莼菜与江南的莼菜做细致比较,意在突出江南的莼菜数量多,品质好,

四年级上大数的认识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填一填,我最棒。 1、个、十、百、千……等都是(),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2、从个位起向左数,第()位是十万位,第()位是千万位。 3、十万里面有()个一万,一百万里面有()个十万,一千万里面有()个一百万,一亿里面有()个一千万。 4、补充数位顺序表。 5、367908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6、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7、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位,计数单位是()。 8、一个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9、个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个,由右向左依次是()、()、()、()。 10、56849227这个数是由()个千万、()个百万、()个十万、()个万、()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二、比一比,我最准。 “8”在 位上;表示:“8”在 位上;表示:

三、数一数,我最行。 1、六十六万、六十七万、六十八万、六十九万、、、 、。 2、九千六百万、九千七百万、九千八百万、、、 、。 3、、、一千万、一千一百万、一千二百万。 四、我是小法官。 1、万级包括的计数单位有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100个百万是一亿。() 3、79500000和7950中的“9”表示的意义不同。() 4、十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万。() 5、一千万里面有10个十万。() 6、个位、十位、百位……都是计数单位。() 7、1个万、1个千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10000100010。() 五、智力冲浪! 1、在76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七十六万。 2、在9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就变成九千万。 2 亿以内数的读法 一、试一试,我会读。(先用竖线分级,再读出来) 683596读作: 3598840读作: 9168553读作: 45881008读作: 70964505读作: 80052960读作: 7790500读作: 38940001读作: 通过上面的练习,你有什么读数的好方法,谈谈你的经验,给伙伴们当个小老师吧!。 二、填一填,我最棒。

试卷分析教案

第一次文综试卷分析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帮助学生寻找知识盲点,查找知识薄弱环节,澄清知识点。 (2)夯实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应考能力,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试卷分析的能力培养,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努力创新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寻找自己的知识盲点,薄弱环节。 难点:对易错题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的提炼与运用,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三)教学方法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 (四)问题导入 我们班这次期中考试考的怎么样呢,通过考试我们能发现在以前的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节课的试卷分析来解决。 (五)互动合作 一、教师对试卷的分析 本次试卷题型分两大类,即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题量适中,难易适当,涵盖了90%以上的考点内容,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本次考试成绩我感觉不太理想,基础知识失分较多,很多同学拿到试卷,感觉是开卷考试,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导致做题格式不规范,叙述语言不准确。本次考试最高分为94分,最低分为16分,10个班的平均分为68.71分, 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存在以下问题: (1)卷面书写脏、乱、差。 (2)做题格式不够规范。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4)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5)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把握题中的关键词语。 三、试卷评讲: 1、学生自主纠正。

四年级上大数的认识练习题(超经典)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一、填空题 1.10个一百是( ),100个十万是( ),一百万有( )个万。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个数为位一级,分为()级,()级,()级。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九位是( )位。3.10030040读作:( ) ,三千零八十万零七十记作:( )。4.7496100读作( ),约是( )万。 5.由8个一千万、3个一万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 6.一个七位数,最高位上是6,最低位是3,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它是由6个()和3个()组成的。 7.比75090000少一万得数是(),比8973000多十万的数是()。 8. 写出下面各数前后相邻的两个自然数。 (1)、 ________、 _______、 40000、 ________ 、 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4299、 ________ 、________。 9.一个数的百万位和十万位上都是5,千位上是6,其他各个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10.比最小的八位数少1的数是( )。 11.把399551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所得的数是( )。 12.一个六位数,它的万位和百位上的数字都是9,这个六位数,最小是()13.一个数,如果再加上一百万,正好是一亿,这个数写作(),读作 ()。 14.用0、1、7、4、8五个数字卡片组成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 15. 51453502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其中的三个5分别表示()、()、()。 16. 636900,四舍五入到万位,要看()位,()位上的数字是(),比5()向()位进一,再把右边的四个数都舍去,写上一个“万”字,约是()万。17.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精确到万位约是50万,这个六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18. 用0、1、3、7、9组成符合下面要求的数。最接近10万的数是(),最接近1万的数是(),最接近7万的数是()

新人教版《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知识讲解

2014新人教版《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 1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 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崔钰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3.在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大小比较等。 3.课件出示: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点明课题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 (2)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亿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通过比较两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而且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1.认识“十万”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十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万以内的数的认识课型:复习课课时:第5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课本第116页第4题,第117页第5、6题,第118页第13题和第119页第15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主动参与复习,对知识有个系统的掌握。 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 教法:组织指导。 学法:独立练习,回忆交流。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一、导学目标 (一)、独立尝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116页第4题,第117页第5、6题,第118页第13题和第119页第15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 1、读出下列各数。 2563 2506 2056 2560 9080 (1)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特别是中间有零的读法。 (2)说出以上各数分别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3)练习:

8469=()+()+ ()+ () 5030=()+()+ ()+ () 4106=()+()+ ()+ () 1、数的写法。 六千写作:() 二千九百写作:() 七百八十写作:() 五千零六写作:()四千零九十三写作:()七千七百零三写作:() 3、问题: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哪些知识?(万以内数 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三)1、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万以内的数 的认识)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导读探究) 1、复习读数:你认为读数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追问:“10000”怎么读?为什么读作“一万”? “ 6006”怎么读?四位数中间的两个0怎么读? (1)在汇报的过程中,巩固了读数的方法。在追问中,结合实例复习读数。 (2)你能读一读下面各数吗? 长江全长6300米,实验学校为“希望工程”捐款6405元。 一个果园有果树3994棵,一本故事书有305页。 小华3分钟踢毽子294个,一台健身器的价格是2950元。(3)说一说多位数的读法,特别是中间有零的读法。 填空: 读数时,从()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百位上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高二语文试卷分析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考卷做系统分析,帮助学生对试卷结构、得分情况有深度了解。 2、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分析错题错因,订正并理解考题。 3、方法与过程:结合高考考纲要求,指导各题型分析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积累、古诗文鉴赏、文学类文本分析。难点:文言文阅读。 三、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对于本次期中考试的总结及展望 S点评T总结: 语文学习没有常胜将军,一马当先不必沾沾自喜,马失前蹄也不必妄自菲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次期中考卷。 (二)分析试卷 T:Ppt展示数据统计表

ST:从数据中分析出什么? T:160分值中,得分率低于60%的题目基本集中在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诗歌鉴 赏及文学类文本中,得分率最高的是名句默写题。从这份简单的数据分析中,我们清晰看出我们同学们并不缺乏学习的毅力,而是缺乏丰厚的文学积淀和理解鉴赏诗文的能力。所谓厚积薄发,我们来从语言文字运用题入手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 S:自主订正1-5小题,揣度做题方法T:请同学来分析,重点分析1、5两题1、字音 剑戟: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压轴(ppt):《辞海》“压轴是戏曲术语。指一台折子戏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由于最末一个剧目称大轴而得名。”召唤:广播操《时代的召唤》 2、成语 T:高考考纲对成语题的要求是表达运用E级,即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S:“应运而生”顺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的。“犯罪行为”不是“顺应时代出现的”,故用在此处不合适。 T:注意避免张冠李戴,望文生义。成语题可以从哪几方面来分析呢?S:情感色彩、使用对象(豆蔻年华) 3、4、文言词汇

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整理+练习

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亿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例:2496000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6407000 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 85000300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三佰 3、亿以内数的写法: (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2)、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例:三千八百万零七百写作:38000700 四百六十六万八千写作:4668000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1)、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2)、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随堂练习. 一、读一读,写一写.(39分) 1、读出、写出下面各数。 写作写作写作 读作读作读作 2、写出横线上的数。 写作写作 写作写作

3、10个一万是(),10个一百万是()。 4、一个五位数的最高数位是()位。请写出一个你喜欢的五位()。 5、2个百亿,3个百万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 6、30060005000是一个()位数,6在()位上,表示6个(),3 在()位上,表示()个()。 7、在○内填上“>”、“<”或“=”。 82006○82600 900000000○9亿 1234000000○1000002340 8、用6、7、8、9和三个0组成一个最小的七位数,并且这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这个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5、“万”做单位的数: 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比如:5200000 可以写成:520万 6、求近似数: 常见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一亿有多大? 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1.掌握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类比迁移能力。 2.掌握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改写,体会用“万”为单位计数的简捷性。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课件出示 356○1280 XX○1020 5693○5297 8064○8046 2.师: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3.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有19612368人,上海有23019148人。 2.师:北京和上海哪个城市的人口多?(有的学生可能在数位数,有的学生可能已经说出了答案,都可以)看来,大家是想比较这两个数据的大小,这两个数位数这么多,怎么比较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比较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人口的现实情境,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先比位数 (1)师:(出示:99864和101010)我们先看这两个数,谁大谁小?(101010) (2)师:9986最高位上是9,101010最高位上是1,9比1大,那应该是99864大呀,怎么回事? (3)方法一:比较两个数的最高位,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 ①师:我们分别在两个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看看是不是这样。(找两个学生上来拨数) ②师:从计数器上看,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

第一章 大数的认识学案及测试

《1.数的组成》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导学过程: 1.复习:读一读 22869 读作:28703 读作: 3007读作:20890读作: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上面的数读作:,其中8在位,表示有8个。 3.试着读一读下面各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一下。 370 409 3578 370┆0000 409┆0000 3578┆0000 我发现:读万级的数和读个级的数,只是在读时末尾加一个字。4.试着读一读。 458┆0000 7654 458┆7654 3500┆0000 500 3500┆0500 802┆0000 4090 802┆4090 9003┆0000 8002 9003┆8002 测试题 一、填空: 1.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一千万有()个百万。2.32568000是()位数,2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3.一个数,它的千万位上和万位上都是3,其它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4.4000300这个数是由4个()和3个()组成。 5.将“6”写在百万位上比写在万位上多()。 二、读出下列各数。 3┆2580 18┆5400 6305000 850060 4090200 50900600 308070 1600708 300000000 4000080

大数的写法和读法导学提纲 姓名:分数 学习目标: 知道亿以内各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能熟练读写万以内的数,并了解每个数所代表的意义。 导学过程: 一、自己学习课本,熟记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1.讨论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小组总结纠正。 小测验 一、填空(20) 上面的数读作:,其中8在位,表示有8个。 2、读万级的数和读个级的数,只是在读时末尾加一个字。 二、你能读出下面的数吗?试一试。(15) 85000300读作:3080308读作: 1500064读作:500930600900读作: 400305000000读作:13819000读作: 三、正确写出下面的数(16) 三亿六千二百万零五十写作:六百二十九亿四千万零六写作: 七千六百五十亿零五十写作: 二十六亿零三百写作: 四、你能将下面三个数合成一个数吗?试一试(21) 一百五十一亿、一百五十一万、一百五十一 三十八、三十八万、六十一亿 八十亿和九 五、口算下列各题: 38×40 = 50×90 = 45×200= 108×9= 74×30= 250×3= 190×5= 230×4= 六、竖式计算。 124×73= 102×47= 28×153= 350×240= 七、应用题: 1.一个计算器24元,王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元,钱够吗?2.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一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小数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 一大数的认识 班级姓名 一、读一读,写一写。 1、读出、写出下面各数。 读作读作读作 写作写作写作 2、写出横线上的数。 写作写作 写作写作

2002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九千 七百九十万八千三百人次。 3、 原数要求近视数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 省略十万位后面的尾数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二、想一想,填一填。 1、10个一万是(),10个一百万是()。 2、一个五位数的最高数位是()位。请写出一个你喜欢的五位()。 3、由二亿、八千万、四百万组成的数写作(),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亿。 4、30060005000是一个()位数,6在()位上,表示6个(),3在()位上,表示()个()。 5、在○内填上“>”、“<”或“=”。 82006○82600 900000000○9亿1234000000○1000002340 三、请你来当小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1、从个位起第八位是亿位。() 2、读40025600时,只读一个零。() 3、300041>30万()

4、一个七位数不一定比一个八位数小。() 5、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6、最小的六位数是100000。() 7、电子计算器上CE 键的主要功能是关机。() 8、四(4)班有42人,全校有900多人.其中42和900都是准确数. ( ) 四、用心连一连。 1、 2、 28006745 134960000 1620008450 7804326 6个万6个千6个一6个亿3、3060400 908500002000 2700000000 九千零八十五亿零二千二亿七千万三百零六万零四百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前三单元是感受大的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等,所以先要认识大数,因此,把《大数的认识》安排在了最前面,这是基础。 学情分析:刚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对大数较为陌生,我就从他们熟悉的万级数字引导,举例也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提取。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3、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这些是我们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大小比较等。 3、课件出示: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点明课题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 (2)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亿以内的数。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1、认识“十万”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 (2)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 (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么办?(万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 (4)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2、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 (1)师:十万比万大,10个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人合作研究。 (2)两人一组研究。 (3)汇报,学生可以继续用计数器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最终得出: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教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一些基本方法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记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课件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大数。(出示投影) 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 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 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大数。(板书课题) 2、介绍主题图(出示主题图)

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课件出示:我国人口) 谁能尝试读出上面这些数? 指名读数,并让学生说说他是怎样读的?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例1:1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2.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内化提高 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同桌之间互相说数,一个一、一万一万地说,另一个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让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教学教案教学文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一些 基本方法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 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 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记数单位以及各记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记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课件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大数。 出示投影 1994 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 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 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今天咱们一起来 认识一些大数。 板书课题 2、介绍主题图出示主题图 2000 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次普查中这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课件出示我国人口 谁能尝试读出上面这些数? 指名读数,并让学生说说他是怎样读的?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出示例 113819000 这个数有多大呢? 1.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 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万以内的数的认识》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10单元导学指导案

8009=()+() 3070=()+() 10、80里面有()个十。190里面有()个十。 11、用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排出()个不同的三位数,把它们写出来是()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12、填空。 (1)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十万里面有()个一万,一千里面有()个十。 (2)从右边起百位是第()位,右边起的第五位是()位,千位是第()位。 (3)8008这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上的8表示8个(),第四位上的8表示8个()。 (4)892是()位数,最高位是()位,1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5)用5、0、3、9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6)按顺序,找规律填数。 102、____、100、____、____、97、____。 190、____、____、160、____、____、____、120、____、____。5000、____、6000、____、7000、____、____、____、____、9500。 13、读写出下面各数。 4050 读作:() 6009读作:() 二千零六写作:() 五千八百七十二写作:() 5个百和8个十是(),1个千、2个百、3个十和4个一是()。六个一、八个千是(),一个万是()。 14、在()里填上“>”、“<”或“=”。 1000()999 99()101 1111()9999 999()1001 1010()999+1 99()100-1 1001-1()999+1 15、在()里填上“+”、“-”、“×”或“÷”。 45()5=3()3 6()7=20()2

(完整word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练习题

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2.10个一千万是(),一千万是()个一百万。 3.数位有:等等。 4.计数单位有:等等。 5.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 )。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 )。亿级的数表示多少个( ) 。每( )位为一级。分为:( )、( )、( )。这些都称为()。 6.读数:从()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或()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字或()字。数中间有()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每级末尾的()都不读。 7.写数:先写(),再写(),最后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占位。 8.30840000860是由()个()、8个()、()个千万、( )个百、6个( )组成;也可以说是由( )个亿、( )个万、( )个一组成。 9、请将下列数改写成“亿”、“万”作单位的数。 460000=()万927000000=()万40800000000=()亿64780000=()万534728≈()万629999≈()万 690080000≈()亿89950000≈()亿

10.把958500652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 );精确到“亿”位是()。 11.比较数的大小 83654○836462896万○2968万7810000000○78亿98500○10万76万○760000 5913520000○950477000 12.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的。 13.一个七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3,万位上是6,十位上是5,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14.一个数由5个百万,3个万,2个百和7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15.一个七位数的最高位是(),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16.从个位数起,第六位是(),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计数单位是()。 17.和万位相邻的两位是()和()。 18.48962540这个数中8在()位上,表示8个(),2在()位上,表示2个()。 19.四万六千里有()个千。三十七万里有()个万。二十五万里有()个千。 20.27060000是()位数,它含有()级和()级,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四年级上人教新课标大数的认识训练课导学案

第十四课时:大数的认识训练课(一) 学习目的: 1.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习素材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重点: 进一步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学习关键: 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㈠训练有关数位顺序表的知识。 1.说说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 2.在数位顺序表中怎样分级?每级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3.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㈡训练亿以内数的读法 4005 2136() 4500 0234() 6500 0230 4780() 1.亿以内数的读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3.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怎样读? 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㈢训练亿以内数的写法

七千万零五百()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要注意什么问题? 2.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 3.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 ㈣比较大小 20 8090()20 0809 1900()2万 3458()123456 比较大小时首先分级,然后看数位,数位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㈤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470 0000=()万 127 0000 0000=()亿 1292 4800≈()万 2 7200 0000≈()亿 35 0720 0000≈()亿 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二、自我检测 1.填空。 ⑴从个位起,第五位是(),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计数单位是(),第十二位是(),计数单位是()。 ⑵1702030009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⑶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 ⑷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教案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教案 【篇一:小学数学教研组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教研组期中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北河小学 本学期期中考试工作已经结束,下面就期中测试小学数学试卷以及学 生的成绩与问题,对全校数学教学质量作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试卷总体数据统计 一年级16人参加考试,及格率56.3%,平均分62,优秀率12.5%。二年级30人参加考试,及格率40%,平均分52.7,优秀率10%。 三年级11人参加考试,及格率9.1%,平均分30.2,优秀率0。四 年级24人参加考试,及格率16.7%,平均分30.1,优秀率4.2%。 五年级36人参加考试,及格率13.9%,平均分29,优秀率2.8%。二、各年级试卷分析 一年级: (一)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题知识小锦袋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很好,但是运用知识还不够灵活的,如有几个同 学在第6、8题,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人民币掌握不够好。第二题数学乐园。 学生们掌握较好,出现丢分是因为粗心。例:我是比78少得多的数,我可能是()。个别学生答案70。错误的理解为少就可以了。第三 题计算小擂台。 学生掌握还是不够好。还需多练习。各别学生有丢分现象,在今 后的教学中要加强个别学生计算能力。 第四题聪明屋。解决问题。90% 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强,很准确,学 生们对提问题并解答。一部分学生丢分较多。 (二)存在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差,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 2、个别学生应用知识还不够扎实,不够灵活。 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还只处于表面,不能灵活的应用。对于稍微有一 点变化的题目就无法独立理解,思维出现混乱。如卷面上平常练习 用文字出现的数学信息,改为用图画出现,学生就不能正确的转换 获得的信息,更显处理问题的死板,单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