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斯管理学第六章练习题

罗宾斯管理学第六章练习题
罗宾斯管理学第六章练习题

罗宾斯管理学第六章练习题-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Chapter 6 – Decision-Making: The Essence of the Manager’s Job

True/False Questions

A MANAGER’S DILEMMA

1.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profile in “A Manager’s Dilemma,” Harley Davidson was mentioned as a major

competitor to Connondale Corporation.

False (easy)

2. The type of decision facing Mario Galasso in the featured box, “A Manager’s Dilemma,” can be described

as a nonprogrammed decision.

True (moderate)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3. A discrepancy between an existing and a desired state of affairs is an opportunity.

False (moderate)

4. The first step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identifying a problem.

True (easy)

5. The final step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implementing the chosen alternative.

False (moderate)

6. It is possible at the end of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at you may be required to start the decision

process over again.

True (easy)

7. The price of a particular computer brand is a possible decision criterion.

True (moderate)

8. A decision criterion defines what is relevant in a decision.

True (moderate)

9. The step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at involves choosing a best alternative is termed

implementation.

False (moderate)

THE MANAGER AS DECISION MAKER

10. Decision-making is synonymous with managing.

True (easy)

11. Managerial decision-making is assumed to be rational.

True (moderate)

12. One assumption of rationality is that we cannot know all of the alternatives.

False (difficult)

13. Accepting solutions that are "good enough" is termed satisfying.

False (easy)

14. Managers tend to operate under assumption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True (moderate)

15. Managers regularly use their intuition in decision-making.

True (easy)

16. Rational analysis and intuitive decision-making are complementary.

True (moderate)

17. A policy is an explicit statement that tells a manager what he or she ought or ought not to do.

False (moderate)

18. Programmed decisions tend to be repetitive and routine.

True (easy)

19. Rules and policies are basically the same.

False (moderate)

20. Nonprogrammed decisions are unique and nonrecurring.

True (moderate)

21. Most managerial decisions in the real world are fully nonprogrammed.

False (easy)

22. 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 is facilitated by the use of programmed decision-making.

True (moderate)

23. The ideal situation for making decisions is low risk.

False (moderate)

24. Risk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a decision maker has neither certainty nor reasonable probability estimates.

False (difficult)

25. An optimistic manager will follow a maximin approach.

False (moderate)

26. People who have a low tolerance for ambiguity and are rational in their way of thinking are said to have a

directive style.

True (moderate)

27. Decision makers with an analytic style have a much smaller tolerance for ambiguity than do directive

types.

False (moderate)

28. Individuals with a conceptual style tend to be very broad in their outlook and will look at many

alternatives.

True (moderate)

29. Behavioral-style decision makers work well with others.

True (easy)

MANAGING WORKFORCE DIVERSITY

30. According to the boxed feature, “Managing Workforce Diversity,” diverse employees tend to make

decisions faster than a homogeneous group of employees.

False (moderate)

Multiple Choice

A MANAGER’S DILEMMA

31.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profile in ” A Manager’s Dilemma”,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type of decision Mark Galasso is faced with in the introduction of his company’s new dirt bike?

a.programmed decision

b.nonprogrammed (moderate)

c.universal

d.unethical

e.orthodox

32.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mentioned as major competitors of Connondale Corpor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 profile in “A Manager’s Dilemma” EXCEPT:

a.Yamaha

b.Suzuki

c.Harley Davidson (easy)

d.Kawasaki

e.Honda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33. Decision-making is (simplistically) typically described a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 deciding what is correct

b. putting preference on paper

c. choosing among alternatives (moderate)

d. processing information to completion

e. the end result of data collection

34. A series of eight steps that begins with identifying a problem and decision criteria and allocating weights

to those criteria; moves to developing, analyzing, and selecting an alternative that can resolve the problem; implements the alternative; and concludes with evaluating the decision's effectiveness is the ______________.

a. decision-making process. (easy)

b. managerial process.

c. maximin style.

d. bounded rationality approach.

e. legalistic opportunism process.

35. The first step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 developing decision criteria

b. allocating weights to the criteria

c. analyzing alternatives

d. identifying a problem (moderate)

e. implementing the decision's effectiveness

36. "A discrepancy between an existing and a desired state of affairs" describes which of the steps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 criteria weight allocation

b. analysis of alternatives

c. problem identification (difficult)

d. decis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完整版)物流管理概论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

宁波城市学院成教学院期末试卷(A)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试卷名称:物流管理概论专业:物流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一、名词解释(5*4=20) 1.物流 2.供应链 3.物流规划 4.第三方物流 5.国际物流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5*2=30) 1.物流所具有的价值有() A.时间价值 B.场所价值 C.加工附加价值 D.流通价值 2.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包括() A.输送、保管 B.流通加工 C.包装、装卸 D.信息 3. 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物流可以分为() A.地区物流 B.国内物流 C.城市物流 D.国际物流 4. 我国物流技术高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表现在以下方面: A.信息化 B.自动化 C.智能化 D.集成化 5.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的主要领域有() A.供应 B.生产

C.物流 D.需求 6.电子订货系统(EOS)给零售业带来的好处有() A.压低库存量 B.减少交货失误 C.改善订货业务 D.建立商店综合管理系统 7.物流系统可供选择的运行结构有( ) A.多层次结构 B.多阶段结构 C.直送结构 D.混合结构 8. 企业运作系统的模式有() A.客户拉动模式 B.供给推动模式 C.供应商推动模式 D.需求拉动模式 9. 按照物流功能的不同,物流系统可以分为() A.物流作业系统 B.运输系统 C.物流信息系统 D.配送系统 10. 物流结点的功能有() A.连通功能 B.保管功能 C.收集、处理、传输信息的功能 D.管理功能 11. 物流信息的特征有() A.传递信息量大 B.更新速度快 C.覆盖范围广 D.渠道多样化 12. 按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分类,配送中心可以分为() A.城市配送中心 B.农村配送中心 C.城镇配送中心 D.区域配送中心 13. 按物流的功能划分计算的物流费用包括() A.物品流通费 B.信息流通费 C.物流管理费 D.物品保管费 14. 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特点有() A.业务范围广泛化 B.相互依赖,强调合作 C.核心能力专业化 D.资源整合优势明显 15. 现代物流组织管理创新所依据的导向有() A.过程 B.战略 C.流程 D.虚拟 三、问答题(3*10=30) 1.简要回答现代物流的作用。

(完整版)罗宾斯《管理学》第11版知识点总结

罗宾斯《管理学》第11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管理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时代的不确定性需要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和能力;管理者对工作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管理者对组织举足轻重。 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 基层-中层-高层管理者 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安排,以实现某个特定目标。 管理是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确地做事)效果是指完成工作活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做正确的事)三种描述管理者做什么的方法:职能、角色、技能。 管理职能: 亨利?法约尔一一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当今本教材一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卡茨关于管理技能的理论: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管理者面临的变化:数字化、对组织和管理伦理的更多强调、更激烈的竞争、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顾客重要性的提升、创新重要性的提升、可持续性重要性的提升。 为什么学管理?管理的普遍性;工作的现实;管理者的回报。 附加模块——管理史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工作专业化。 管理方法的四个时期:古典方法(科学管理,一般管理)一一定量方法一一行为方法(早 期倡导者,霍桑研究,组织行为)一一当代方法(系统方法,权变方法) 科学管理弗雷德里克?泰勒以及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 科学管理一一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一种完成工作的最佳方法”。 泰勒一一生铁块搬运实验,砌砖实验 吉尔布雷斯夫妇测微计时表的发明 一般管理理论一一更多地关注管理者做什么以及什么构成了良好的管理行为。 法约尔一一管理职能,14条管理原则 马克思.韦伯一一德国社会学家,认为理想的组织类型是官僚行政组织一一一种以劳动分工、定义清晰的等级制、详细的规章制度以及非个人的关系为特征的组织形式。 组织行为学一一对工作中的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研究领域。 早期倡导者(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罗伯特.欧文、雨果.芒斯特博格、玛丽.福莱特、 切斯特.巴纳德。 霍桑实验一一社会规范或群体标准是个体工作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提出了人在组织中的作用。 定量管理采用定量技术来改进决策。(管理科学) 定量方法一一统计学、优化模型、信息模型和计算机模拟运用于管理活动。全面质量管理一一专注于持续改进以及对顾客的希望和需求作出回应。 系统一一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当管理者协调自己组织中各个部分的工作活动时,他们需要确保所有这些部分都在共同努力,以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系统方法意味着组织的某个部分的决策和行为将会影响组织的其他部分。系统方法认识到组织并不是自给自足的。 系统方法认为,一个组织从环境中获取输入,将这些资源转化或加工为输出,而这些输出又被分配到

管理学罗宾斯(第11版)第13章知识

●群体 群体:为了实现某个(些)具体目标而组合到一起的两个或更多相互依赖、彼此互动的个体 ·正式群体:由所在组织的结构所确定的、具有明确分工和任务的工作群体 ·非正式群体:为了满足成员们社会需求而自主组成的群体 ●群体发展的阶段 形成阶段:群体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人们因为某种工作安排而加入群体,并定义该群体的目标、结构和领导 震荡阶段:群体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特征为群体内部的冲突 规范阶段:群体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其特征为成员们的密切关系和凝聚力 执行阶段:群体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群体充分行使职能和完成工作任务的阶段解体阶段:对于临时群体来说,这是群体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成员们主要关注于善后事宜而不是工作任务 ●群体的结构 角色:人们对在一个社会单元中占据某个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规范:群体的成员们共同接受和认可的标准或期望 群体思维:群体对个体成员施加巨大的压力,以使其与其他成员的观点保持一致地位:一个群体内的威望等级、位置或职衔 社会惰化: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工作时那么努力的倾向 群体凝聚力:群体成员被该群体吸引及共享群体目标的程度

冲突管理 冲突:由某种干扰或对立状况所导致的不协调或差异 传统冲突观:认为所有冲突都是负面的、必须避免的 人际关系冲突观:认为冲突时所有群体中的一种自然而然、不可避免的结果相互作用冲突观:认为有些冲突对群体有效开展工作是绝对必要的 良性冲突:能够支持群体工作目标和改进群体绩效的冲突 恶性冲突:妨碍群体实现其目标的冲突 任务冲突:关于工作内容和目标的冲突 关系冲突:关于人际关系的冲突 程序冲突:关于如何完成工作的冲突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库均为研究生院出,答案为历年学长提供,仅供学员参考*)
一、名词解释 A 类 MA1 差别化 在满足顾客全部需求过程中,确定在哪些环节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优势。 MA2 动机 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个人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MA3 多种经营战略 多种经营又叫多角化经营战略,就是指把新产品开发经营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战略。 在经营战略中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同属产品----市场战略,即与企业从事经营 的产品领域的配合有关的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是新产品和新市场相配合,即增加新产品和增 加新市场两者同时并进的战略。多种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 MA4 非正式组织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MA5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适应和处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MA6 风险识别 即在损失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一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 MA7 负强化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包括批评、惩罚、降 职降薪等。 MA8 个人惯性 个人惯性是指个人在长期的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MA9 管理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行为是一种分解和综合、 协调其他行为的一般职能,是组织的一部分职能,是组织的特殊器官,离开组织或协作行为,
不存在管理。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MA10 管理制度 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 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它是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 集体而非个人。 MA11 激励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激发和加强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 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一般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一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 人的激励。激励与人的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助 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导向现实企业目的轨道;有助于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MA12 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规范和安排。计划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MA13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它反映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 技术要求、科学性和规律性,是经济活动中心须予以尊重的。P163
第 1 页

专科管理学概论A1A2A3卷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仅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员配备指的是 A. 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B. 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 C. 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D. 对组织内每个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2 ?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认为人的三种基本需要是 A.安全、成就、权力 B. 生理、成就、权力 C.成就、权力、激励 D.成就、权力、社交 3?当团队成员还是作为个体在思考,缺乏与其他成员集思广益,行为表现更多的是争执、竞争和戒备等时,这表明团 队发展进入 A.形成阶段 C.规范阶段 D. 4.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下面哪位学者提出的 A.郝茨伯格 B.亚当斯 C.马斯洛 5.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 A.要保持法的稳定性 B. 要制定统一的法律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要使法律固定不变 6. 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的观念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 具有广告效应 7. 饮料生产企业一般处于不确定性很低的外部环境中,这种环境指的是 A.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B .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C.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D .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信息沟通是一过程,沟通过程取得成效的三个关键环节是 A.编码、译码、反馈 B. C.编码、译码、沟通渠道 9. 滚动计划法的特点是 A.远细近粗 B.远粗近细 10. 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不同的 _____ B.震荡阶段 执行阶段 D. 科特 (A ) D. 沟通主体、编码、译码 沟通主体、沟通渠道、接收者 C. 人人有计划 D. 层层有计划 ,通过特定的体系结构,完成信息处理的各项活动。 D. 人才平台。 管理平台 B. 技术平台 C.信息平台 11. 在组织结构中,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是 A.矩阵结构 B. 高耸结构 C.扁平结构 D. 离散结构 12. 把社会学和系统论的思想应用于管理,创立了协作社会系统理论的人是 C. 马斯洛 D. 弗鲁姆 巴纳德 马斯洛 提出来的。 C. 马斯洛 D. 弗鲁姆 14. 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能保证组织有效运行, A.目标统一原理 B.管理宽度原理 C.责权一致原理 D.分工协作原理 15. 管理者在企业中极少或根本不关心生产,他们只关心的是人的领导方式 是 A. 9.1 型管理 B. 5.5 型管理 C. 1.9 型管理 D. 9.9 型管理 16. 通过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准备来进行的控制称为 A.现场控制 B. 直接控制 C. 间接控制 17. 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呈 A.赫次伯格 B. 麦克莱兰 13.在激励理论中的双因素理论是由 A.赫次伯格 B. 麦克莱兰 马斯洛 是指 D.前馈控制

管理学罗宾斯(第11版)第16章知识

●什么是动机? 动机:一种过程,它体现了个体为实现目标而付出努力的强度、方向和坚持性 ●早期的动机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这个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构成了一种层级结构 1·生理需求:一个人对食物、水、住所、性以及其他生理需求的需求 2·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保护自身免受生理和情感伤害的需求3·社会需求:一个人在爱情、归属、接纳以及友谊方面的需求 4·尊重需求:一个人对内部尊重因素(例如自尊、自主和成就感)和外部尊重因素(例如地位、认可和关注)的需求 5·自我实现需求:一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理想实现的需求 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该假设认为员工没有雄心大志,不喜欢工作,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为了保证工作效果需对他们严格监管;个体受到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低层次需求的主导·Y理论:该假设认为员工是有创造力的,喜欢工作,主动承担责任,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指导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内在因素与工作满意度相关,而外在因素与工作满意度不相关 ·保健因素:能够消除工作不满意但无法产生激励的因素 ·激励因素:能够增强工作满意和工作动机的因素 高级需要

麦克莱兰的三种需求理论 ·三种需求理论:该动机理论认为主要有3种后天的(而非先天的)需求推动人们从事工作,而这3种需求是成就需求、权力需求和归属需求。 ·成就需求:个体想要达到标准、追求卓越、获得成功的愿望 他们喜欢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工作;尽量避免他们认为过于容易或者困难的工作任务·权力需求:个体想要使他人按照自己的指示以某种特定方式行事的期望 ·归属需求:个体对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渴望 ●当代的动机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具体的工作目标会提高工作绩效,困难的目标一旦被员工接受,将会比容易的目标产生更高的工作绩效 自我效能:个体认为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 强化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是其结果的函数;大都通过奖励然后强化某种行为 强化物:紧跟在某种行为之后立即出现、并且能够使该行为未来被重复的可能性提高的某种结果 ●设计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 工作设计:用来将各种工作任务组合成完整的工作的方法 工作范围:一份工作所要求从事的任务数量以及这些任务重复的频率 工作扩大化:横向扩展工作范围 工作丰富化:通过增加计划和评估责任而使工作纵向扩展 工作深度: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控制程度 工作特征模型:管理者在设计具有激励作用的工作时所采用的一种有效框架,它确定了5种核心工作维度、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员工生产率、动机和满意度的影响●5种核心工作维度 技能多样性:一项工作需要从事多种活动从而使员工能够利用不同技能和才干的程度 任务完整性:一项工作需要完成一件完整的、可辨识的工作任务的程度 任务重要性:一项工作对他人生活和工作的实际影响程度 工作自主性:一项工作在安排工作内容、确定工作程序方面实际上给员工多大的自由度、独立权和决定权 工作反馈: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关于自己工作绩效的直接而明确的信息的程度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卷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组织中最高层管理者经常做出的决策类型是(B )。 A.战略决策B.业务决策C.短期决策D.战术决策 2、有位名人说过:“人们从事工作,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机,而每个人的动机又各不相同。你必须探知你所接触的每个人的不同动机,以便掌握和开启发挥各人潜能的‘钥匙’。”这句话说明,管理人员必须进行( D )。 A.激励B.授权C.人员配备D.沟通 3、古人云:“运筹帷幄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A )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4、对一个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D ) A.提薪B.升职C.解聘威胁D.增加工作的挑战性 5、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D )。 A.重点突出,强调例外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6、洛克希德导弹公司的管理者常在政府宣布与该公司签订大笔军火合同之前就已开始招聘人员。这是一种(A )。 A.前馈控制行动B.反馈控制行动 C.同步控制行动D.无效的管理行动 7、在以下情况下,管理的幅度可以加宽的是(A )。 A.工作的相互依赖程度高,经常需要跨部门协调 B.组织各项工作的过程普遍得到标准化 C.组织环境很不稳定,时常出现新情况 D.下属的工作单位在地理位置上相当分散 8、贩毒组织中,各环节人员间往往只一对一单线联系,这是在使用(C )沟通网络。A.轮式B..环式C.链式D.全通道式 9、你正面临是否购买某种奖券的决策。你知道每张奖券的售价以及该期共发行奖券的总数、奖项和相应的奖金额。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决策的类型是(D ),加入()以后该决策将变成一个风险性决策。 A.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B.风险性决策,不需要加其他信息 C.不确定性决策,可能购买该奖券的人数D.不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 10、在许多企业中,都分别设有营销部、生产部、财务部、人事部等,这些机构的设置是(D )A.按顾客划分部门B.按产品划分部门C.按地区划分部门D.按职能划分部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 在一定的环境中,管理者为例实现特定的目标,合理和高效地运用有限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2、领导: 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 3、授权: 组织运作的关键,它是以人为对象,将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权力授给部属人员。即主管将处理用人、用钱、做事、交涉、协调等决策权移转给部属,只授予权力,不可托付完成该项工作的必要责任,这是授权的绝对原则性 4、管理幅度: 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三、案例分析(共三大题,每大题20分,共60分) 案例一 某一天,黛安娜?波兰斯基给医院的院长戴维斯博士打来电话,要求立即做出一项新的人事安排。从黛安娜的急切声音中,戴维斯能感觉到发生了什么事,他告诉她马上过来见他。大约5分钟后,波兰斯基走进了戴维斯的办公室,递给他一封辞职信。 “戴维斯博士,我再也干不下去了,”她开始申述:“我在产科当护士长已经四个月了,我简直干不下去了。我怎么能干得了这工作呢?我有两个上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要求,都

管理学罗宾斯(第11版)第11章知识

当代的组织设计 团队结构:整个组织由工作小组或工作团队构成并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组织结构。 矩阵结构:一种组织结构,指的是把来自不同职能领域的专业人员分派去从事各种工作项目。 项目结构:一种组织结构,指的是员工持续不断地从事各种项目,并没有所属的正式部门。 无边界组织:不被各种预先设定的横向、纵向或外部边界所定义或限制的一种组织。 虚拟组织:由作为核心的少量全职员工以及工作项目需要时被临时雇用的外部专业人员构成的组织。 网络组织:利用自己的员工来从事某些工作活动并且利用外部供应商网络来提供其他必需的产品部件或工作流程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已经培养出持续学习、适应和改变的能力的组织。

●内部协作 跨职能团队:由来自不同职能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团队 特别行动组(或者是特别委员会):为解决某个具体的、影响许多部门的短期问题而组建的临时委员会或工作团队 实践社区:共同关注某个事项或一系列问题,或者对某个主题怀有激情,而且通过持续不断的互动和交流来深化自己该该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一群人员。 ●外部协作 开放式创新:把研究工作向组织之外的其他人员和组织开放,以获得各种新的创意,并且允许创新可以轻而易举地朝其他方向转移。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个或多个组织之间的协作关系,通过把彼此的资源和能力结合起来以实现某个商业目的。 ●灵活的工作安排 远程办公:一种允许员工在家办公并通过电脑与公司办公场所相连的工作安排 压缩工作周:员工在一个工作周中每天工作更长时间但只工作较少的天数 弹性工作时间:一种要求员工每周必须完成固定数量的工时但可以在特定的限制范围内自由改变具体工作时间的工作排班体系 工作分享:由两个或者更多人分担一份全职工作 ●灵活就业的员工队伍 灵活就业工人:其工作岗位取决于雇主需要的临时工、自由职业者或合同工

罗宾斯管理学第11版

《管理学》 第11版 罗宾斯 Sail 我是2014年参加的浙财会计学学硕考试,在考研的路上,也经过了许多波折坎坷,但总是告诉自己,前面就是光明。时间在不断流逝,我们的心是否还依旧平稳,不管如何,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让自己后悔,有一段话,献给在考研路上努力奋斗着的童鞋们:贵在主动,重在过程,有心有序,有度有恒,求实求真,躬身力行。我希望在你们挥汗奋斗的日子里,我能够带给你们一定的光明和正能量,相信自己,坚强地走下去。加油! A Blueprint for Achievement Practice while others are complaining. Believe while others are doubting. Plan while others are playing. Study while others are sleeping. Decide while others are delaying. Prepare while others are daydreaming. Begin while others are procrastinating. Work while others are waiting. Save while others are wasting. Listen while others are talking. Smile while others are frowning. Compliment while others are criticizing.

Persist while others are quitting. Progress while others are lagging behind. Then, you will succeed while others are failing. 目录 第一篇管理导论 2 第1章管理与组织领导 2 1.1管理者为什么对组织很重要? 2 1.2谁是管理者以及他们在那里工作? 2 1.3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 2 1.4重新塑造和重新定义管理者工作的因素 4 1.5 学习管理的价值所在 4 第2章理解管理的情境:约束和挑战 5 2.1 根据管理万能论和管理象征论来比较管理者的行为 5 2.2 描述管理者在当今的外部环境中面临的约束和挑战 5 2.3 讨论组织文化的特征和重要性(2008简述1、如何评价一个组织的文化?) 6 2.4 描述当代的一些组织文化事项 8 第二篇综合的管理问题 9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同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保健因素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如果得到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他把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3、反馈控制: 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4、命令一致 原理命令一致原理,是指主管人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5、商议式的管理方 法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方法中的一种。主管人员在做决策时征求、接受和采用下属建议;试图去酌情利用下属的想法

与意见,运用奖赏并偶尔兼作处罚的办法让职工参与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c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A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A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D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B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D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D)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最新管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80614资料

期末作业考核 《管理学概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简答管理的特征。 答:第一,管理既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实践的组织形式。 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是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第三,管理既是一个有机系统,又是一个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 第四,管理既要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第五,现代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是二者的统一。 2.简答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战略。 (2)规模。 (3)技术。 (4)环境。 (5)权力控制。 3. 简答领导的组织功能。 答:组织功能指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合理地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把组织的三要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功能。组织功能是领导的首要功能,没有领导者的组织过程,一个组织中的人、财、物只可能是独立的、分散的要素,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通过领导者的组织活动,人、财、物之间的合理配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简答对领导定义的理解。 答:第一,领导包含领导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领导活动的主体是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领导客体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发动者与组织者,领导客体则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领导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赖于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间的密切合作与良性互动。 第二,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人们的行为过程,是领导者带领、引导和鼓舞部下去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过程。 第三,领导的基础是领导者的影响力。领导者必须有追随者,领导者必须有影响其追随者的力量。第四,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群体的行为来达到组织的目标。 5.简答决策的特点。 答:(1)目标性。 (2)可行性。

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D.轮型沟通 6.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 差异性B.层次性 C. 时间性D.先进性 9.某企业制造并销售单一成品,固定成本总额为60万元,产品售价为每件3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该企业的盈亏平衡时的产量为() A. 3000 B.2000 C. 30000 D.20000 10.按照决策的主体,可以将决策分为() A. 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B.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 C.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D.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11.下列关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模 B. 为了保证管理效果,管理幅度越大越好 C.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规模成正比关系 D.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组织结构就呈扁平型 12.如何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发挥人才优势,这体现的是领导艺术中的() A.授权艺术B.决策艺术 C.用人艺术D.创新艺术 13.对应试者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考察,避免以偏概全,这是指人员招聘和选拔原则中的() A.全面考核原则B.公开招聘原则 C.择优录取原则D.公平竞争原则 14.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指() A.厂容厂貌B.职工风貌 C.沉淀于企业职工心里的意识形态D.产品形象 1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的典型代表 A.领导特质理论B.领导行为理论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卷

《管理学概论》期末试卷 1、组织中最高层管理者经常做出的决策类型是()。 A.战略决策B.业务决策C.短期决策D.战术决策 2、有位名人说过:“人们从事工作,会有各种各样的动机,而每个人的动机又各不相同。你必须探知你所接触的每个人的不同动机,以便掌握和开启发挥各人潜能的‘钥匙’。”这句话说明,管理人员必须进行()。 A.激励 B.授权 C.人员配备 D.沟通 3、古人云:“运筹帷幄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控制职能 4、对一个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下列哪种激励措施最能产生效果?() A.提薪B.升职C.解聘威胁D.增加工作的挑战性 5、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A.重点突出,强调例外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6、洛克希德导弹公司的管理者常在政府宣布与该公司签订大笔军火合同之前就已开始招聘人员。这是一种( )。 A.前馈控制行动B.反馈控制行动 C.同步控制行动D.无效的管理行动 7、在以下情况下,管理的幅度可以加宽的是( )。 A.工作的相互依赖程度高,经常需要跨部门协调 B.组织各项工作的过程普遍得到标准化 C.组织环境很不稳定,时常出现新情况 D.下属的工作单位在地理位置上相当分散 8、贩毒组织中,各环节人员间往往只一对一单线联系,这是在使用()沟通网络。 A.轮式B..环式C.链式D.全通道式 9、你正面临是否购买某种奖券的决策。你知道每张奖券的售价以及该期共发行奖券的总数、奖项和相应的奖金额。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决策的类型是(),加入()以后该决策将变成一个风险性决策。A.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B.风险性决策,不需要加其他信息 C.不确定性决策,可能购买该奖券的人数D.不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 10、在许多企业中,都分别设有营销部、生产部、财务部、人事部等,这些机构的设置是()A.按顾客划分部门B.按产品划分部门C.按地区划分部门D.按职能划分部门

管理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05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 A.人与物的关系 B.财与物的关系 C.物与物的关系 D.人际关系 2.人口密度、年龄结构属于下列哪种宏观环境因素? A.社会文化环境 B.政治法律环境 C.经济环境 D.科技环境 3.一般而言,长期计划往往是 A.战术性计划 B.战略性计划 C.年度计划 D.作业计划 4.甲玩具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发现某种儿童玩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公司又有能力研发和生产该产品,决定进军该市场。这体现了计划工作的哪一步? A.估量机会 B.确定目标 C.选择方案 D.确定前提条件 5.随着数码相机的广泛应用,某胶卷生产企业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压缩生产规模,逐渐从胶卷市场撤离。该做法属于 A.内部增长战略 B.多元化战略 C.收缩战略 D.稳定战略 6.对程序化决策描述正确的是 A.重复出现的、例行性决策 B.非重复性的、例外决策 C.非重复性的、例行性决策 D.重复出现的、例外决策 7.通过对追加的支出与收入进行对比分析的决策方法是 A.期望值法 B.效用法 C.概率法 D.边际分析法

管理学(罗宾斯著)试题

第一套 《管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第一套试卷A卷)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0 分) 1. 西方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孔茨 B 西蒙 C 梅奥 D 伍德沃德 2 .管理跨度原则可以理解为()。 A 职位的职权和职责对等一致 B 领导者所管理的人员数目应当适当 C 管理人员要求与分工、协作相一致 D 应当授予管理人员一定的职权 3 .美国学者梅奥曾经带领一批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名的霍桑试验,开创了()的早期研究。 A 行为科学学派 B 管理科学学派 C 社会系统学派 D 经验主义学派 4. 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是进行组织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什么是合理的管理幅度,对于下列四种说法,你最赞同哪一种?( )。 A管理幅度越窄,越易控制,管理人员的费用也越低。 B管理幅度越宽,组织层次越少,但管理人员的费用会大幅度上升。 C管理幅度应视管理者能力、下属素质、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定。 D管理幅度的确定并不是对任何组织都普遍重要的问题,无须过多考虑。 5 .在计划类型中,按照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可将计划分为()。 A 战略计划、管理计划、作业计划 B 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C 综合计划、项目计划 D 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劳动人事计划、技术改造计划 6 .在管理控制活动中,有一种控制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 , 这种控制是()。 A 前馈控制 B 反馈控制 C过程控制 D 间接控制 7.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的成熟度处于成熟阶段应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 A 高关系低工作 B 命令式 C 参与式 D 低工作低关系 8 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 A、双因素理论 B、效用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 8在管理方格图中,团队式管理的方格是处于( )。 A 9.1 B 9.9 C 1.9 D 1.1 10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多种需求概括为五个层次的需要,依次是:()。 A 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B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社交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C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D 生理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 领导者在建立和健全科学决策支持系统时,主要应注意建立()。 A 信息系统 B 咨询系统 C决策系统 D 组织系统 E 执行系统 F 反馈系统 2. 现代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

罗宾斯管理学知识要点(完整版)

管理学知识要点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 1、管理者的定义和分类 2、管理的定义 3、管理的4大职能 4、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3个方面) 5、卡茨的3种管理技能 6、权变理论(权变变量) 7、组织的定义 第二章管理的昨天和今天 1、管理的历史背景 2、泰罗的科学管理(4条原则) 3、亨利·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 4、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组织 5、组织行为的4个早期倡导者(各自的理论简述) 6、霍桑实验(梅奥的结论) 7、当今管理面临的9个趋势(质量管理、学习型组织是重点) 第二篇定义管理者的领地 第三章组织文化与环境:约束力量

1、组织文化的定义 2、组织文化的7个评价维度 3、文化如何影响管理决策 4、具体环境和一般环境的构成 5、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6、利益相关者与管理者关系重要的原因 7、如何管理与利益相关者关系(4个步骤) 第四章全球环境中的管理 1、3种不同的全球观念 2、多国公司与跨国公司 3、组织走向全球化的3个阶段 4、民族文化的4个维度 第五章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社会责任的定义 2、共享价值观的4个作用 3、组织走向绿色的4个方式 4、调节管理道德的4个因素 5、改善道德行为的方法 第三篇计划 第六章制定决策:管理者工作的本质

1、决策制定过程的8个基本步骤(识别决策问题→确认决策标准→为决策标准分配权重→开发备选方案→分析备选方案→选择备选方案→实施备选方案→评估决策结果) 2、决策具有普遍性(分布在管理的4种职能中) 3、问题和决策的类型(结构良好问题和程序化决策,结构不良问题和非程序化决策) 4、4种决策风格(命令型,分析型,概念型,行为型) 第七章计划的基础 1、计划的定义(182) 2、良好目标的特征(189) 3、目标设立的步骤(190) 4、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191) 第八章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的定义 2、战略管理过程的8个步骤 3、组织战略的3种类型 4、公司大战略 5、竞争优势和5种竞争力量 6、3种竞争战略 第九章: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 1、评估环境的3种技术(环境扫描,预测和标杆) 2、分配资源的4种技术(预算,排程,盈亏平衡分析和线性规划)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篇一:管理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管理 目标管理 预测 决策 人员配备 激励 控制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管理的性质不包括() A.二重性 B.科学性 C.理论性 D.艺术性 2.人们常说,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这件事()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更重要B.现场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C.反馈控制比现场控制更重要 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重要

3.打电话请供应商来换一台同目前用坏的机器一样的设备,这是设备的简单替换问题,需要的管理技能主要是() 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4.差别计件工资制是()的内容之一。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 5.没有一个固定的信息中心,成员之间总是互相传递信息的是() A.园型沟通B.Y型沟通 C.全通道型沟通 D.轮型沟通 6. 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D.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7.()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预计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 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 C.财务预算D.成本预算 8.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这体现了目标的() A. 差异性 B.层次性 C. 时间性 D.先进性

管理学概论试题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管理学概论”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简述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论点。 3、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原理。 4、简述领导的定义及要素。 5、德尔菲技术运用的关键是什么? 6、简述扁平组织结构的优点。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论述成果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2、试举例说明计划的编制过程。 3、结合实例阐述技术创新的内涵。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1分,共22分) 1、案例名称:威斯敏图书公司的组织变革 案情简介: 威斯敏图书公司原是美国一家地方性地图书公司。近10年来。该公司从一个中部小镇的书店发展成为一个跨越7个地区、拥有47家分店的图书公司。多年来,公司的经营管理基本上是成功的。下属各分店,除7个处于市镇的闹区外,其余分店部位于僻静的地去。除了少数分店兼营一些其他面品外,绝大多数的分店都专营图书。每个分店的年销售量为26万美元,纯盈利达2万美元。但是近3年来,公司的利润开始下降。 2个月前,公司新聘尼娜任该图书公司的总经理。经过一段时间对公司历史和现状的调查了解,尼娜与公司的3位副总经理和6个地区经理共同讨论公司的形势。 尼娜认为,她首先要做的是对公司的组织进行改革。目前来说,公司的6个地区经理都全权负责各自地区内的所有分店,并且掌握有关资金的借贷、各分

店经理的任免、广告宣传和投资等权力。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后,尼娜便提出了改组组织的问题: 一位副总经理说道:“我同意改组的意见。但是,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分权而不是集权;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虽聘任了各分店的经理,但是却没有给他们进行控制指挥的权力,我们应该使他们成力有职有权、名副其实的经理,而不是有名无实、只有经理的虚名,实际上却做销售员的工作!” 另一位副总经理抢着发言:“你们认为应该对组织结构进行改革,这是对的。但是,在如何改的问题上,我认为你的看法是错误的。我认为,我们不需要设分店的业务经理,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集权。公司的规模这么大,应该建立管理资讯系统。我们可以透过资讯系统在总部进行统一的控制指挥,广告工作也应由公司统一规划,而不是让各分店自行处理。如果统一集中的话,就不用花很多时间去聘请这么多的分店经理了。” “你们两位该不是忘记我们了吧?”一位地区经理插话说,“如果我们采用第一种计划,所有的工作都推到了分店经理的身上;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案,总部就要包揽一切。我认为,如果不设立一些地区性的部门,要管理好这么多的分店是不可能的。”“我们并不是要让你们失业。”尼娜插话说,“我们只是想把公司的工作做得更好。我要对组织进行改革,并不是要增加人手或是裁员。我只是认为,如果公司某些部门的组织能安排得更好,工作的效率就会提高。” 请从案例中分析有哪些因素促使该图书公司要进行组织改革?你认为该图书公司两个副总经理所提出的计划效果如何? 2、案例名称:林肯电气公司的按件计酬与职业保障 案情简介: 林肯电气公司年销售额为44亿美元,拥有2400名员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激励员工的方法。该公司90%的销售额来自于生产弧焊设备和辅助材料。 林肯电气公司的生产工人按件计酬,他们没有最低小时工资,员工为公司工作两年后,便可以分享年终奖金。公司的平均奖金额是基本工资的95.5%。其员工年均收入约为制造业员工年收入平均水平的2.6倍。 公司自1985年推行职业保障政策起,没有辞退过一名员工。当然,作为对此政策的回报,员工也相应要做到:在经济萧条时必须接受减少工作时间的决定;要接受工作调换的决定:有时甚至为了维持每周30小时的最低工作量,同意调整到一个薪酬更低的岗位上。 林肯电气公司极具成本和生产率意识,如果工人生产出一个不合标准的部件,那么除非这个部件修改至符合标准,否则这件产品就不能计入该工人的工资中。严格的计件工资制度和高度竞争性的绩效评估系统,形成了一种很有压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