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演变和差异分析报告

产业结构演变和差异分析报告
产业结构演变和差异分析报告

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分析

——以重庆市为例

班级:

小组成员:

【实验题目】

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差异分析

【实验目的】

掌握产业结构与演变分析方法;

掌握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方法;

熟悉以excel为分析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实验要求】

分析某一地区产业结构及演变过程;分析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规律;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产业转移和产业高级化。

【理论基础】

一、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基本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向第三产业专业。克拉克认为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需求因素,二是效率因素。

1.需求因素: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最后让位于服务业。

2.效率因素:

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差不多总是比同一经济系统中其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以更大比例增长。因此,制造品的一个静止的相对需求将会导致该产业部门就业劳动力比率的下降。

(二)库兹涅茨法则

基本内容:

1.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

2. 工业部门(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 服务部门(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和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

(三)霍夫曼定律

基本内容:

各国工业化无论开始于何时,一般具有相同的趋势,即随着一国工业化的进展,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霍夫曼比例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根据霍夫曼比例,工业化进程包括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其净产值平均为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5倍。

第二阶段:

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但前者的产值仍是2.5倍于后者的净产值。

第三阶段:

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

第四阶段:

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超过消费资料工业并继续上升。整个工业化过程,就是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后者的净产值将大于前者。

随着工业品的升级,其比率是逐步下降的。

二、内在变动规律:

第一产业:从粗放型农业=>集约型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种植农业=>畜牧农业;野外型农业=>工厂型农业

第二产业:轻纺工业=>基础型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封闭型=>进口替代=>出口导向=>市场全球化第三产业:传统型服务业=>多元化服务业=>现代性服务业=>信息产业=>知识产业

三、追赶效应

指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开始时较穷,它要迅速增长是容易的。这种初始状况对持续增长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学里被称为追赶效应。在贫穷国家中,生产率低,少量的资本会大大提高工人生产效率。与此相比,富国的生产者已经用大量资本工作,增加的资本投资对生产率的影响很小,因此穷国增长往往比富国快。

四、结构相似系数的计算及运用 结构相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n

i

Bi n

i

Ai Bi n

i

Ai AB u u u u r 2

/12

2

)])(/[(

式中,A 和B 表示两个区域,u 表示是各产业结构所占比重。

0

从动态来看,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上升则结构趋于相同;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下降,则结构趋异。 【数据收集】

我们搜集了2000-2009年东部的湖北省,西部的重庆市,中部的天津市的地区总产值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另外,为了更加准确的研究重庆市的产业结构演变情况,我们搜集了劳动力数据以及细分产业的产值增加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和统计局网站。

重庆市总数据: 年份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 1589.34 284.87 760.03 544.44 2001 1765.68 294.9 841.95 628.83 2002 1990.01 317.87 958.87 713.27 2003 2272.82 339.06 1135.31 798.45 2004 2692.81 428.05 1376.91 887.85 2005 3070.49 463.4 1564 1043.09 2006 3907.23 386.38 1871.65 1649.2 2007 4676.13 482.39 2368.53 1825.21 2008 5793.66 575.4 3057.78 2160.48 2009 6530.01 606.8 3448.77 2474.44

天津市总数据:

年份GDP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 1701.88 73.69 863.83 764.36 2001 1919.09 78.73 959.06 881.3 2002 2150.76 84.21 1069.08 997.47 2003 2578.03 89.91 1337.31 1150.81 2004 3110.97 105.28 1685.93 1319.76 2005 3905.64 112.38 2135.07 1658.19 2006 4462.74 103.35 2457.08 1902.31 2007 5252.76 110.19 2892.53 2250.04 2008 6719.01 122.58 3709.78 2886.65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的影响。产业布局重心由沿海到内地,再由内地到沿海,最后追求均衡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由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转变。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演变过程 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至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明显变化。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情况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第二个阶段(1966-1975):十年动荡,曲折徘徊中前进;第三个阶段(1966-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 (一)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在该阶段中国经历了4个变化过程。一是1950-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个主要是为了恢复了被战争破坏了 的工农业经济,对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的布局没有太大的影响; 二是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建设并着手改 造了旧中国造成的我国经济产业布局偏重于沿海的畸形情况, 让经济中心有沿海转移到了内地。并且重点建设了以武钢、宝 钢为中心的东北和华北工业中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 和轻工业过重的问题;三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阶段,经 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和“一五”的建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然后人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慢慢产生了冒进思想,于是在“二 五”提出了一系列不符合实际的建设方针,如“以钢为纲”、“全 面大跃进”等,这种政策下,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农业基 础受到破坏和重工业畸形发展过快)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 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由于“二五”计划的严重失误, 国民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当时党的指导方针为“调整、巩 固、充实、调高”八字方针,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部 分比例协调了,工农业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总体而言,产业结 构得到极大协调,产业布局的重心是一路西移的过程。 (二)第二个阶段(1966-1975):十年动荡,曲折徘徊中前进该阶段由于国际上苏美两国对我国加强了对我国的军事威胁,国家内部政治斗争十分强烈,极左路线盛行。于是在这种 情况下,我国经济经历了’’三五”经济建设中如何考虑安全战备 问题---成为了当时的主要问题,由此在布局原则上,又“均衡 布局”变成了“战略布局”。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一 线主要指沿海地区,二线指中部地区,三线主要指我国西部地 区,如陕、干、青等。对于一、二线,主要采取“停”、“缩”、“搬”、“分”。在这种情况下,三线城市的总投资达到了全国的 52.7%,经济中心位于中国中西部。虽然国防经济建设得到了很 大提高,但是损害了其他经济的发展。 (三)第三个阶段(1975-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内战结束,并且国际形势得到缓和,这为我国经济形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近几年来,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就总体而言,苏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仍不算高,还低于第二产业;而且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仍以商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一、苏州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一般规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15712演变为2004年的26731(参见图一)。 注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 很明显,苏州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从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按照历年汇率计算,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978年仅为415美元,1992年首度超过1000美元,达到11524美元,到200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升至70083美元,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二。按照“一般规律”,苏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远小于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44%;又有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平均为37%。但是,苏州市当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高达6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第一。 (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 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 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3%。2004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70083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1%。显然,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同时,

最新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11.2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11.2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鲜明的规律性,即都具有由低水平均衡向高水平均衡的阶段性演化的特征。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最早对产业之间比例关系进行研究论述的,当数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配第在17世纪发表的《政治算术》中用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不同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不同。此后,克拉克进一步对劳动力逐渐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的现象进行研究,他收集并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得出了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 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一次产业或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的分布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分布将增加。 配第认为,劳动力之所以会沿着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这个轨迹来移动,是因为制造业比农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附加价值),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出现的收入的相对差异是引起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高收入产业转移的原因。 二、库茨涅兹的进一步论证 库茨涅兹在“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变化趋势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变化趋势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第一次产业(即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是不断下降的。 (2)第二次产业(即工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 (3)第三次产业(即服务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而该产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总的来看是上升的。 除此之外,库兹涅茨还深入到各产业内部进行考察,研究有关产业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与影响,指出:第二次产业份额的上升,主要是由制造业促成的,而在制造业内部,加工和化学、石油等行业的份额显著上升,而纺织、服装、木材和皮革行业的份额则下降了。 综合配第——克拉克定律和库茨涅兹的研究成果,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可以这样表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又会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这样,第一次产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和占有的劳动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缩小,第二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升到稳定乃至缩小,第三次产业的比重不断扩大,成为最庞大的产业。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重心沿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越高,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即物质生产领域的比重就越低。 三、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理论分析 为什么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间会出现顺次转移,其直接原因可以归纳为:产业间需求收入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第一次产业的主要产品是农产品,绝大多数农产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小,属于需求低增长产业,因而价格不易有大的提高,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价值;第二次产业的产品工业品中,有一部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晶,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耐用消费晶,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和思考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断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但由于南京作为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重化工业又占有相对较高的比重,加之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数据变化的视角,对近年来南京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问题的剖析,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以期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一、发展状态的基本表现 (一)三次产业总体结构分析 近年来,南京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2008年初步测算全市GDP完成3775亿元,是2000年的3.5倍。从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我市三次产业GDP比重依次为:2.5:47.5:50,呈现“三、二、一”结构形态。

1、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 2008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795、188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97.5%,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推动南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近五年来南京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所占GDP比重(表1-1) 由表1-1可知,近五年来,南京市产业结构基本呈现以下变化: 一是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但所占GDP比例逐步下降。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27亿元,到2008年增至93.00亿元,年均增长3.3%(可比价)。从所占GDP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始终最低,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从2004年的3.6%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2.5%,五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二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所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

产业结构演进

2.2.2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这种经济现象是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相对变动的,它的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趋势,即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同时,它又要求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即产业间保持协调的情况下,不断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首先发现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因而得出结论: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值高(配弟,1928)。威廉·配弟的这一发现为探求经济发展因素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从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产业转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从而开辟了产业结构这一重要研究领域,为建立经济发展理论奠定了基础。继威廉·配弟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的重大发现之后,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现象。柯林·克拉克根据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的主张,对产业结构演进趋势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即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第一次产业为主体时,人均国民收入低并占有绝大多数劳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次产业逐渐取代第一次产业而占居主导地位,这时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劳动力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使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下降;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大,人均国民收入大大提高,同时劳动力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使第三产业所占劳动力比重迅速提高,而第一次产业劳动力比重迅速下降。人们将柯林·克拉克这一研究成果称之为克拉克法则(柯林·克拉克,1940)。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材料,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揭示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产业重心的转移,以及三次产业产值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西蒙·库兹涅茨,1985)。与此同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结论与库兹涅茨结构变动理论相似。区别在于刘易斯的研究重在理论,而库兹涅茨重在对实际经济现象的研究与实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强调经济发展一定使资源配置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转换(演进),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把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变动结合起来,认为资源通过结构的转换实现优化配置,促进总量经济的增长,从而把宏观和中观结合起来,对凯恩斯主义理论是一个较大的发展(凯恩斯认为,成熟的经济不存在结构缺陷,只是总量的调整)。 钱纳里运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考察了产业结构转换的主要变量,并将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作为外生变量,代入GDP 市场占有率回归模型,从而可以得出一个标准的产业结构。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揭示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变动趋势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成为观察分析各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所常用的一种方法。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及其改进以后的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大量相互关联情形有了进一步的揭示,并能描述不同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特征及差异性,大大深化了对产业结构变动及演进趋势的认识。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是否 合理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基准,但目前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基准有不同的 主张,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有代表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国际基准,即以钱 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该标准用以判断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业结构 是否达到了合理化。这种标准产业结构是通过各国同一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统计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

案例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 交通经济 08170111 孙小明 08170101 李玉府 08170201 陈冠锦 08170122 李新 08170215 马澜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不仅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联系,而且各种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以及由此综合形成的产品产量或产值也存在着数量比例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61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经过了由“重、轻、农”到“农、轻、重”,再到一、二、三产业的调整优化演进过程, 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历史性变迁。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过程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重、轻、农”产业结构指导思想的形成及其实践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提出: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尽快建立大体完整的工业化体系。从1953年开始,以大规模工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到1957年,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7.3%上升到45.0%。重、轻、农之比由1952年的15.3∶27.8∶56.9上升为25.5∶31.2∶43.3。 从1958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被简单化为工业发展,工业发展被简单化为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发展被简单化为只发展钢铁工业。工业化强攻集中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全民”强攻。 1959年初,产业结构失衡已非常严重,到年底重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8.1%,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53.5%上升到58.5%。1960年,决策仍要求“大跃进”再掀高潮,集中全力保钢。到年底,轻工业产值大幅下降了9.8%,农业下降了12.6%,重、轻、农之比达到52.4∶25.8∶21.8。 2、“农、轻、重”产业比例关系的调整 针对“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结构出现的严重失调,从1961年起,我国开始调整经济结构。轻、重工业的比例由1960年的33.4∶66.6提高到1966年的49.0∶51.0,农、轻、重的比例由1960年的21.8∶26.1∶52.1转变为1966年的35.9∶31.4∶32.7。农业重新成为国民经济中占最大份额的产业。 1965年,国民经济呈现一定的良性增长局面。出于“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工业化的方向转为以“准备打仗”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1970年,农、轻、重之比由1965年的37.3∶32.3∶30.4变为32.5∶31.1∶36.4。1971年,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办五小”的工业化高潮。1975年农、轻、重之比进一步失调,变为28.2∶31.6∶40.2。

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1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探讨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化的关系 郝成磊 20130202015 产业经济学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汇储备、外贸出口额由1978年的全球排名38、30上升到2011年的全球第一;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48.20亿元飙升至2011年的79646.65亿元,增加了24.44倍;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年均增9.62%,远远大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约为2.5%。特别是在2000——2010年这一段长达11年的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研究我国在1978年到2012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为当前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推进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1978年——2012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要受经济增长阶段的影响 判断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对于把握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判断经济增长阶段的主要指标有三个: 1.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综合指标。 2.产业结构GDP 比例。 3.就业结构。

2 (二)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受到国内具体条件的影响 1.较高速度的增长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仍将并存。 2.多层面多档次的需求旺盛。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很大,不同企业使用的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档次差距很大,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基础设施 建设状况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为各类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提供了客观的市场条件。 3.就业压力很大。在这16年中,有近2亿劳动力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人以上.再加上随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中就业人数的增长会明显慢于工业产值的增长,工业中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就业的压力十分突出。 (三)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统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统计分析 学生:杨欢指导老师:杨立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很大的变革,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工业结构重型化,服务业发展滞后,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经济措施。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变化调整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图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图1 1978—2008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87年的28.20%下降到2009年的10.73%,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图2 1978—2008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但总体来讲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图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图3 1978—2008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 【提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改革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变动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却有限。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扩大,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差等。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农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同时比重持续下降,工业仍将继续扩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演进,特别是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以结构的加速转换为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日趋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未来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见图14.1)。第一产

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同时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长期稳定保持在40%~50%之间,工业内部结构得到升级,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商品增加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30.5%上升到2005年的52%;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增加值比重由1979年的21.9%大幅上升至2006年的39.5%。 图14.1 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图 注:2007年数据为1~3季度数据。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数据整理。 1.产出结构变动 表14.1和图14.1分别显示了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组成情况及其变动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占

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 主旨:为了便于了解中国产业结构的详细变化,我从中国统计局网站上搜集到了1978-2012年中国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的相关数据,本文共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了解三大产业每年的生产总值以及变化。第二方面了解三大产业中每年从业人数的比重和相关变化。正文: (一).中国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变化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自1978-2012中国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均呈上 升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中国总产值的两大重要部分。我们再看下面一幅图可以知道,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生产的总值从1992年开始呈跨越式发展,增长速度最快,到2012 年时所生产总值与第二产业几乎差不多。而其中第一产业从 1978-1990年生产总值差不多到现在不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25%,增长最为缓慢。而第二产业所产值一直居于首位,自1998年之后也 开始飞速增长中。

如果我们还无法看清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我们可以看下面一幅图。

由上图可以清晰看出三大产业的变化,第一产业从1978年的接近30%下降到2012年的11%,呈不断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从大趋势上来说略有上涨,但起伏不大,在40%左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25%上涨到2012年44%,涨势惊人,但与国际相比来说,像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其第三产业的GDP比重均达到7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5%左右,所以如果三大产业结构评价我国的发展水平,只能说我国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未来第三产业仍需大力发展提高,第一产业继续下降,而第二产业也应开始呈下降趋势,我国才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任重而道远。 (二).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变化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这是在80年代后期实现的。这两个转折的实现,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二、三产业排序,演变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二、三、一排序。这一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则意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的趋向。 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性。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源,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又会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处在以第一产业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是处于主要满足于人们生存需要阶段,即表现为农业社会的特征。当第二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也就进入到主要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阶段,即表现为工业社会的特征。而一旦当第三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那么,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概括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第三,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会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表现为这样的趋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日趋减弱,197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30%之间,1978年以后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减少而不断下降,其贡献率均在10%以下。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0%—70%,这与我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相连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随着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加而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已经大大超过第一产业,以后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时,将取代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经济发展是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向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一般规律。 第四,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来源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资源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因此,适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从总体上判断,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朝着高服务化,重工业化,高度加工化,知识技术密集化。下面分别从以上四点分析近几十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高服务化

分析: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高,说明我国产业结构朝着高服务化的方向发展。 (二)重化工业化

分析:轻重工业调整大体分为三阶段。 一是建国初期至1978年,重工业化特点非常明显。为改变重工业薄弱局面,从“一五”开始我国就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但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最终导致轻、重工业比例关系严重失调。1960年,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3.4:66.6。经过三年调整,失衡的轻重工业比例关系重新趋于协调。七十年代开始,轻重工业生产结构再次出现不协调状态。1978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分别为43.1:56.9。轻、重工业结构的失衡,使得国家不得不对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大多凭票证限量供应,市场处于全面紧张状态。 二是1978年到80年代末,轻重工业均衡化调整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1989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48.9:51.1,轻重工业基本协调增长。

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作者:金元浦发布时间:2003-6-2 13:10:19 点击数:6419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

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发展战略】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作者:金元浦发布时间:2003-6-2 13:10:19 点击数:6419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