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诊断及治疗

合集下载

直肠癌吻合口瘘

直肠癌吻合口瘘
低位直肠癌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其他部位 增高, 而低位直肠癌约占所有直肠癌的70%。且吻合口 瘘若处理不当可致病人死亡,成为临床医生亟待 解决的问题。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由多种原因发生,大多数发生 在术后6~9天。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原因包括:
1、吻合口血供不足:主要指吻合口远端或近端学
运障碍,多由电凝烧灼或误伤系膜血管所致,也可 由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导致远端肠管血运不 足。
手术治疗指症: a.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b. 估计瘘口较大,短期内难以自愈: c. 全身中毒 症状明显; d. 年龄大、营养差、心肺功能减退难 以耐受较长时间的全胃肠道外营养; e. 原置引流管 已拔除或引流不畅。
手术方式一般采用横结肠或回肠末端造口,待
吻合口瘘愈合后择期关闭造口,时间多在> 3个月,
5、肠腔清洁程度:严格的术前肠道准备和吻合前 的经肛门直肠彻底冲洗及消毒,能降低局部感染机 会,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6、直肠腔内压力过高:直肠腔内压力过高及肠蠕 动恢复后肠内容积聚对吻合口的影响是术后发生吻 合口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7、妇科疾病:宫颈炎、阴道炎或其他妇科疾病在
阴道壁损伤时容易引起感染从而导致直肠癌术后吻 合口瘘的发生。
5、术后尿管的正确护理:术后留置尿管(8~9d)
并定期开放,充盈的膀胱可使吻合口周围死腔缩小, 而起到预防吻合口瘘之可能
6、预防性盲肠造瘘:若术中发现肠道准备差或吻
合条件不满意,可行预防性盲肠造瘘,其操作简便 且可转流大部分粪便,降低肠腔内压力,减轻腹胀, 从而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7、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及纠正水电
也有报道提倡在充分引流后早期通过缝合或内镜夹 微创关闭瘘口。
吻合口瘘是直肠癌手术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预防和治疗应得到临床的重视。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进展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进展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进展摘要:结直肠术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为吻合口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甚至更严重者会导致死亡现象的发生。

研究发现,诱发吻合口瘘病状的因素复杂繁多,而大体上可分为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过程中、手术后等方面的因素,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症状的发生,诊治方式必须涵盖患者身体特征、体温情况、引流状况、辅助式检查以及患者内部腹腔穿刺抽吸等方面。

几乎所有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得以好转痊愈,但通过保守治疗方式并无好转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加强对病因以及治疗方法的认识与了解,降低吻合口瘘病状的发生率。

关键字:吻合口瘘;结直肠癌;诊治;影响因素;护理干预引言:患有结直肠癌的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其中包括大量出血、吻合口瘘、四周脏器组织损伤等病症,而吻合口瘘病状作为结直肠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拥有较高的死亡率,在手术期病死的概率为7~23%之间。

除此之外,吻合口瘘症状的出现还关乎患者远期局部病状复发[1]。

基于此,本文将分析诱发吻合口瘘病状的因素,对该症状的诊断标准,以及提出施以诊治的具体策略。

1.诱发吻合口瘘的几点因素经研究实例得出,患者身体条件、过大的吻合口张力、不正常的吻合口血运输、吻合器具使用不规范,以及肠道准备不全而导致的引流补流畅、肠道内部压力增强等因素是诱发患者吻合口瘘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治疗方式主要以操作性的手术为主,这要求相关医护人员及患者必须了解与掌握病状发生的危险性质及预防措施,起到有效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作用,同时,要做好预防工作及应急措施。

1.1患者本身患者本身引发吻合口瘘病状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营养状况、年龄结构、性别、过度肥胖、以及综合基础性的疾病等。

因结直肠术后并发的吻合口瘘多发生于60岁及其以上,男性吻合口瘘病发生率普遍高于女性,无糖尿病患者吻合口瘘病发率明显低于糖尿病患者。

相关医学研究者表示,结直肠患者因缺失营养而引发吻合口瘘的现象十分常见,因此,对于存在营养缺失的患者应及时补充营养;过度肥胖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病症的几率明显大于非肥胖患者(p=0.003),说明肥患者肥厚的结肠系膜严重影响了吻合口血供的发生,在厚厚的脂肪垂在吻合时容易深入吻合端[2]。

手术后结肠直肠瘘的护理

手术后结肠直肠瘘的护理
非医源性结肠直肠瘘包括外伤、感染、肿瘤等
病因和症状
病因:手术损伤、感染、肿瘤等
症状:腹痛、腹胀、腹泻、便血、发热等
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等
手术治疗:瘘管切除术、瘘管修补术、瘘管造口术等
保守治疗:饮食调生素、抗炎药、止痛药等
护理要点
2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术后24小时内禁食,以减轻肠道负担
01
流质饮食:术后24小时后,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如米汤、果汁等
02
半流质饮食:术后3-5天,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等
03
软食:术后一周后,可逐渐过渡到软食,如米饭、蔬菜等
04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避免并发症发生
康复指导
3
心理支持
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学会自我调节,避免焦虑和抑郁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参加康复活动,增强自我价值感
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功能锻炼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呼吸训练: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定期进行家庭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谢谢
05
伤口护理
01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02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
03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04
避免伤口受压,保持舒适位置
05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并发症预防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预防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技术总结报告

预防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技术总结报告

预防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技术总结报告摘要】目的总结经验,寻找更为安全可靠的直肠癌手术一期吻合而防漏的方式方法。

方法对我院168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从术前准备,术中处理,到术后治疗护理,多方面入手,注重每一细节的正确处置,把防漏技术做到细致入微,消除任何一种可能造成漏发生的因素[1]。

结果168例病例除1例发生小漏外,均一期愈合,取得极佳效果。

结论在整个诊治过程中,只有注重不同因素、每个环节的处理,才能做到最佳防止吻合口漏发生的可能。

【关键词】直肠癌吻合口防漏我院从1996年起至今,共做直肠癌切除术一期吻合病例168例,除一例发生吻合口小的漏外,均一期愈合。

从多项综合技术入手,严防吻合口漏的发生,我们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结果,提高了一期吻合愈合率,明显避免了吻合口漏的发生,现将成功经验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该组病人共168例,男112例,女56例,年龄在29岁-81岁,16例合并有不同程度糖尿病,21例有一定程度的贫血,8例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前105例有不程度的不完全性肠梗阻,病程在两个月到半年时间,多因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下腹坠胀、隐痛及肠梗阻而就诊。

经指诊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肿物距肛缘在8cm-16cm,由病理诊断为腺癌而确诊。

1.2 预防方法1.2.1 术前准备:是防止吻合口漏十分重要的保障,首先全面了解病人身体状况,病程、伴随疾病等情况。

除术前常规检查,还应查看病人营养情况,了解是否肠梗阻及程度。

通过辅助检查了解贫血、低蛋白、血糖及腹水,是否癌转移等情况。

对存在影响吻合口愈合的因素,需给予充分分析,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工作。

术前12h禁食水,当晚7点服甘露醇250ml,之后30min服温开水200ml以彻底冲洗肠道。

对老年体弱病人,在肠道准备同时,应补充液体、电解质,防脱水及电介质紊乱。

术前要肠道减菌,在术前三天服灭滴灵0.2g,3次/天,以杀灭肠道部分病原菌。

直肠全系膜切除吻合口漏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直肠全系膜切除吻合口漏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直肠全系膜切除吻合口漏的原因与预防措施吻合口漏是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据报道,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3%~21%[1]。

Branagan等[2]发现,直肠癌病人出现吻合口漏后,其肿瘤局部复发率将增加;Dulk等[3]证实,吻合口漏的发生可降低病人的生存率。

随着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excision,TME)作为直肠癌治疗的标准手术应用以及患者对保肛要求的增加,使直肠癌前切除手术例数明显增多,但是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成为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原因。

本文结合我们的经验,就当前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的认识作一概述。

1.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诊断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高峰期在术后7天。

患者出现发热、下腹痛,有腹膜炎、直肠阴道漏的表现,引流管引流液突然增多,且有气体、粪渣排出,造影剂灌肠X线检查可确诊。

2.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2.1患者术前一般状况病人由于肿瘤引起肠梗阻,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而导致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Yeh等[4]研究显示:由于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无法行肠道准备而行急诊手术治疗病例术后漏的发生是肠道准备完善患者危险因素的2.58倍。

肠功能紊乱、肿瘤引起的过度消耗等,而导致营养状况差,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缺乏,直接影响了组织的修复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

缺乏维生素C可影响胶原合成,缺乏维生素A影响粘膜完整性。

Luna等[5]认为,血浆清蛋白水平低于30 g/L是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纠正患者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有助于减少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黎成金等[6]报道,术前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的稳定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减少术后吻合口漏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术前放化疗、药物的长期应用(包括激素及抗癌药物等)及输血[7]均不利于伤口愈合。

Eriksen等[8]的研究发现术前放化疗的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术前未行放化疗的患者均明显升高。

低位直肠癌保肛吻合口瘘的预防与治疗

低位直肠癌保肛吻合口瘘的预防与治疗
! 生
箜 鲞箍 期
C i Cii asEet ncE io ) J ur 1 .02 v 16 N . hnJ l c n( l r i dt n .a a 52 1 . 0. . o2 ni co i n y

临床经验 ・
低 位 直肠癌 保 肛 吻合 口瘘 的预 防与治疗
张信来 刘 陶迪
的顺利 进行及手术伤 I 的愈合 , Z l 减少 吻合 口瘘 的发生 ;2 手 术 () 皆采用 双吻合器 手术 : 应用吻合器简化 了手术操作程序 , 可显 著 提高保 肛率 ;3 一期行 横结肠预 防性造瘘 : () 如果 患者属 超低 位 患者并 吻合 口张力 大时 一期行 预 防性 结肠造 瘘 , 可有效 减少 低 位直肠癌保 肛术 吻合 口瘘 的发生 ;4 术 毕行经肛 注气试 验 , () 观 察漏气情况 , 以便及时对其 进行 相应的处理 ;5 置骶前 双 引流 () 管, 但经肛周 引流一根 , 经腹 引出一根 , 便于 冲洗 ; 6 低位直 肠 () 癌低位吻合 , 不需要常规进行术后扩 肛 , 可考虑 代之 以置 留肛 管 减压 。预防性置留肛管 , 尤其超低位 吻合病例 , 深度 约 1 m并 0c
59%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患该病后患者总 体存 活率低 , 者 的生活质 量 明显 患
续、 有效 的冲 洗使 得 局 部 炎症 得 到有 效 控 制 , 进 瘘 口愈合 。 促
() 3 合理应用抗生素 : 根据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送 出的 引流液培养与药敏实验结果 , 选择针对 性强 的抗生 素 , 并不定 期 检查患者对细菌的耐药 性 , 随时 根据引 流液培 养与药 敏实验 的 结果调整抗生素 的使用剂 量和使用 种类 。( ) 4 必要 时可手术 治 疗: 对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 并瘘 口较低 的患者 根据患者 的情 况选 择行横结肠造 口以及 经肛二 次缝合 等手术 处理 , 但后 者为低 位 吻合 , 经肛显露瘘 口充分 , 直视下缝合 , 在充分引流 、 感染控 制前 提下 , 可加速瘘 口愈合 。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ma a e n r r ca o t k rc u in g i s a a t moi e k g . n g me ta e cu ilt a e p e a t sa an t n so t la a e o c Ke r s r ca a c r a a tmoi e k g y wo d :e tlc n e ; n so t l a a e c
p e e v t n o n ls h n tr M e h d C i ia aa o 7 e t l a c r p t ns n e g n p i ce r s ri g s r ey f m 0 4 r s r a i fa a p i ce . t o s o l c l t f 6 r ca n e ai t ,u d ro e s hn trp e e vn u g r r 2 0 n d 2 c e o t 0 0. r n lz d r t s e t ey Re u t T ei c d n e o n so t e k g mo g t e2 6 r ca c n e ai ns w s 1 . % o 2 1 we e a a y e er p ci l . s l o v s h n i e c fa a t moi la a ea n 7 e t a c rp t t a 0 6 c h l e
( 6pt ns . ai t w r ha db eo doea o . o c s n T b l al gapi t n a poe e n s a c 2 ai t) 4pt ns ee el y cn prt n C n l i uua s pi l a os s m rvdt u t i r — e e e s i uo rt n p c i h i h a ren e

术后吻合口瘘

术后吻合口瘘
术后吻合口瘘
术后吻合口瘘
第1页
定义
•(1)胃肠道吻合处肠壁完整性缺失,造成肠腔 内外空间相通。
大多数发生在术后3-12d。 •(2) 吻合口附近盆腔脓肿也视为吻合口漏。
国际直肠癌研究小组 (ISREC) ;
术后吻合口瘘
第2页
文章如果有不当或者不妥的地方,请您联系我修改文章或者删除文章,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的问题,请联系我沟通协调改正,非常感谢您!
术后吻合口瘘
第18页
2、营养不良:最常见病理生理改变。 肠液丢失→大量消化酶和蛋白质丧失、 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负氮 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恶液质、机 体脂肪和肌肉大量消耗→死亡
术后吻合口瘘
第19页
3、消化液腐蚀及严重感染 因为大量含消化酶肠液外溢,瘘口周围
皮肤长时间被消化液侵蚀,极易发生糜烂、感 染和出血,大多数肠瘘在形成过程均并发不足 或弥漫性腹膜炎,并发腹壁深部和腹腔内脓肿 、脓毒败血症。
(5)抑制肠道分泌 生长抑素制剂 (6)回输引流消化液 指将引流出肠瘘液搜集
在无菌容器内,经处理后再经空肠造瘘管回输 入患者肠道。
(7)促进蛋白质合成与组织修复 重组人生长 激素
术后吻合口瘘
第30页
2.瘘管形成期 (1)加强营养 除低位肠瘘外,病人仍应
尽可能防止经口进食,以降低肠液分泌 及营养流失。补充营养方式能够TPN为主 或静脉营养与胃肠内营养相结合。
④小肠浆膜补片覆盖修补术。
术后吻合口瘘
第34页
病变。 3、B超及CT检验:帮助发觉深部脓肿、积液或占
位。适合用于连续高热、疑有腹内脓肿患者 4、瘘管造影:适合用于瘘道已经形成病例。 5、胃肠道造影:用60%泛影葡胺,可了解全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吻合口瘘依然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结肠和直肠间的吻合。

本文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期望降低吻合口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Abstract:Colorectal cancer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igestive tract.Its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Surgical treatment i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and anastomotic fistula is still the most serious and common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Especially in the anastomosis between colon and rectum.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cent research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anastomotic stoma.Key words:Colorectal neoplasms;Anastomotic fistula;Surgery;Prophylactic fistula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136万新发病例,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亡[1]。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发病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第五位[2]。

手术切除对于改善可切除结直肠癌的预后是非常必要的,尽管手术方式和吻合技术有很大改进,而术后吻合口瘘仍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增加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负担,更被认为是局部复发的高危因素,减少癌症特异生存时间[3]。

因此,严格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最大限度的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对于手术安全及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综述如下。

1吻合口瘘的预防1.1术前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包括男性、肥胖、营养状况差、糖尿病、吸烟饮酒史、术前使用激素及非甾体类药物史、手术时间长、术前输血、美国麻醉评分高、相对晚期肿瘤阶段、低位吻合、急诊手术、术前放化疗等。

这些危险因素覆盖了大多数患者,术前高危因素并不是都是可逆的,积极予以患者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改变生活习惯,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改善营养状况,如有必要,予以肠外或者肠内营养支持,改善脏器功能,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良好的术前肠道准备可清除肠内粪便,减少肠内容物对手术干扰及腹腔的感染,利于吻合口愈合。

传统的“机械肠道准备”已经受到严重挑战,研究表明它可能不会降低吻合口瘘的风险,反而会延迟肠道功能恢复[4]。

然而这种证据太薄弱,无法对临床产生太多影响。

肠道准备是否应纳入结直肠癌术前常规准备,应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对于肠梗阻患者无法完成术前肠道准备,术中应给予肠道减压和肠道灌洗消毒,最大程度减少肠道内容物对吻合口的影响。

1.2术中荟萃分析中[5]腹腔镜手术后的总体吻合口瘘率为6.3%。

这一比率低于報告的开放手术后10%的泄漏率。

可能是腹腔镜手术导致较少的组织创伤,与更有利的免疫学结果和较低的炎症反应相关。

腹腔镜手术中选择适当直径的吻合器,闭合前确认吻合器和底座之间无多余的脂肪组织。

过多使用钉匣进行肠道横切是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可能因为各钉线间出现小缝隙或具有不适当切割角度,增加吻合口瘘风险。

术中肿瘤切除后,近远端肠管应色泽良好,肠管断端系膜弓波动良好。

根据吻合口位置,充分游离结肠系膜,使吻合口处保持相对松弛状态,但也应预防肠扭转或系膜扭转等,避免吻合口处张力过大,造成吻合口处血供减少,增加吻合口瘘风险。

分析显示[5],腹腔引流尤其盆腔引流管的多少与术后吻合口瘘显著相关。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存在大的盆腔空间,其中血肿或血清肿可能聚积,构成细菌的优良介质导致感染,任何感染都可能侵蚀吻合口并引起开裂。

腹腔引流管的引流可能会阻止这种过程,一方面可及时引流盆腔积液,为吻合口愈合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可通过观察引流液及时诊断吻合口瘘。

同时,通过引流管对吻合口周围冲洗,对吻合口瘘的治疗提供帮助,因此推荐在TME 术后放置至少一个引流管。

空气泄漏试验(ALT)最常用于直肠手术中的试验,以鉴定技术上失败的吻合,荟萃分析[6]在接受该实验的患者中没有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这可能部分是由于实验方法不同所致。

然而还发现,在测试期间发生泄漏的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率高得多,因此ALT在我们的日常实践中仍然是必要的。

与之类似,术中内窥镜检查(IOE)是另一项术中检查,理想情况下可以立即进行诊断和治疗。

但是关于这个话题的相关研究是非常有限的,并且证据低,由于IOE 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对于这种手段,特别是常规使用来说,结论仍然为时尚早。

肛管的应用是否减少吻合口瘘存在争议,研究未能显示肛管的任何益处(P=0.09)[5]。

在理论上,肛管降低吻合部位周围的腔内压力,减少肠道排泄物的侵蚀,肛管的这种功能可能有利于预防吻合口瘘。

对于术前全身状况较差,年龄较大,手术准备欠佳的患者来说,为预防吻合瘘的发生可在术中行预防性造口。

虽然预防性造口对于预防吻合口瘘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相关学者指出[7],預防性造口并不能减低吻合口瘘的发生,但是却减少了严重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于何时造瘘以及造瘘位置有较多争议以及预防性造口带来较高的并发症以及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慎重选择预防性造口。

在手术过程中,应仔细精细的操作,切忌粗暴,熟练掌握手术技术,减少手术时间,避免腹腔肠道长时间暴露,减低炎症反应,有利于减少吻合口瘘发生率。

1.3术后术后感染是引起吻合口瘘的重要原因,严重感染引起器官灌注显著不足,进一步恶化吻合口愈合过程,细菌内毒素激活炎症反应并引起炎症细胞浸润,包括通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产生NO的亚型巨噬细胞[8]。

这种iNOS的过表达与胶原沉积的减少有关,这最终导致伤口愈合的延迟和随后吻合口瘘。

因此,通畅引流,减少吻合口周围积液,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及时发现尽早控制腹腔炎症。

2吻合口瘘的诊断吻合口瘘通常在术后5~8 d出现临床表现,甚至在手术后更长时间发现,Alves等人发现,术后第5天诊断吻合口漏的患者死亡明显增加[9]。

这表明在严重之前,很多早期的吻合口瘘都没有发现。

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及快速康复的快速发展,术后住院时间越来越短。

因此,早期诊断是必需的。

在术后发热、肠梗阻、腹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被认为是吻合口瘘常见临床症状,引流液突然增多,甚至出现引流出粪便样物质,气泡等亦高度怀疑。

直肠指检可明确吻合口瘘是否完整,但有扩大吻合口瘘的风险。

术后实验室检查[10]则出现第3天血清CRP和PCT水平升高(P=0.01,P=0.02),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TNF-α的引流液水平升高。

引流管中结肠细菌的存在表明出现吻合口瘘,但是细菌的鉴定至少需要48 h,不可避免延迟诊断。

在Dulk等[11]的一项研究中,将这些临床特征组合成临床评分系统(dutch leakage score),患者每天以系统统一的方式进行评分,分数较高的患者易发生吻合口瘘,需要进行临床观察或放射学评估,这种评分系统将吻合口漏诊断延迟时间从4 d降低到1.5 d。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评分系统可能特别有利于年轻医生和护理人员非常容易地以标准化的方式识别高风险患者。

基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仍然需要常规放射学检查来确认吻合口瘘的发生。

CT可检查出吻合口水肿、周围积气积液及吻合口的连续性。

剖腹探查或者腹腔镜探查吻合口瘘。

3吻合口瘘的治疗一旦发生吻合口瘘,应进行有效的干预来控制并发症和死亡率。

预测或早期检测吻合口瘘的最终目标是及时开始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结局。

外科医生必须考虑到许多不同方面,即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当前临床状况,裂开程度,手术与再次手术之间的时间,吻合口位置,转移性造口部位等。

这些变量导致治疗策略的个性化及不同的结果。

对于一般情况良好、吻合口瘘较小(<1 cm)、瘘口位于腹膜反折以下、预期能自行愈合的患者来说,首先选择保守治疗[12]。

应积极予以患者禁饮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控制基础疾病,提高营养状况,改善全身状态,提高抗感染能力;抗生素的应用通常是怀疑吻合口瘘时的首选干预措施。

在排泄或血液样本培养后获得敏感性试验结果后,及时调整用药。

通畅充分的引流出瘘口周围的渗出液、脓液、粪便等是控制腹腔感染的关键,对于吻合口的愈合至关重要;当保守期间出现腹腔或者盆腔脓肿时,可予以彩超穿刺引流。

大多数吻合口瘘经过全身营养、对症处理、充分引流、有效的抗生素后,2~3周后可自行愈合。

对于全身症状较重,吻合口瘘较大,引流量多,伴有全腹膜炎,保守治疗不见好转的患者,应及时手术干预[13]。

术中应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及粪便,充分引流吻合口周围,同时行近端肠管双腔造口术。

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及术中情况决定。

Klick等[14]认为横结肠双腔造口术后瘘口脱垂率高,切口容易发生感染。

徐园[12]等认为回肠末端造口操作简单,脱垂率低,容易还纳,吻合成功率高。

但Chen等[15]研究认为,回肠末端双腔造口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脱水,肠管还纳后容易出现肠梗阻。

对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全身状态欠佳、术中发现盆腹腔感染较重的患者,Doeksen等[16]则建议行Hartmann手术。

大多数手术干预措施是以开放方式进行的,直到最近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17],腹腔镜对于吻合口瘘的再干预是安全可行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在腹腔镜手术方面的经验,腹腔镜检查可能是未来重新干预措施的首选。

通过外科手术的及时干预,及时闭合吻合口瘘,有助于感染的控制;通过有效的控制感染,提高外科手术成功率。

吻合口瘘的治疗是综合进行的。

4总结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影响。

导致吻合口瘘的原因尚不清楚,既有患者本身因素,也与术前评估准备、手中技术操作、术后护理等多种因素密不可分,通过吻合瘘评分系统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及时诊断并予以早期控制感染及适时手术干预,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腹腔镜治疗吻合口瘘的方法既可行又安全,死亡率和永久造口率非常低,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在腹腔镜手术方面的经验,我们可能期望腹腔镜检查是未来重新干预措施的首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