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投影方式

各种投影方式
各种投影方式

彭纳投影彭纳投影即等积伪圆锥投影。为法国人彭纳所创。中央经线是直线,其他经线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纬线为同心圆弧。中央经线和标准纬线上没有变形,离开这两条线越远变形越大。图上所有纬线都保持长度不变,面积相等。彭纳投影常用作大洲图。

等角圆柱投影等角圆柱投影指保持角度、形状没有变形的圆柱投影。这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创制的,又称墨卡托投影或等角正圆柱投影。该图上经纬线成互相直交的平行直线,经线的间隔相等,纬线的间隔随纬度增高而加大。赤道处角度、形状没有误差,越向高纬度处误差越大。地面上的等方位角航线投影后为直线,故广泛用于绘制航海图。但这种投影面积变形显著,在纬度60°地区经线和纬线比都扩大2倍,面积比例比实际扩大了4倍。到纬度80°附近,经线和纬线比例尺都扩大将近6倍,面积扩大了33倍。所以在墨卡托投影上,纬度80°以上的地区就不绘出来了。中学使用的中国地图册中的时区图和世界地图册中的东南亚地图都是采用这种投影绘制的

横轴墨卡托(伪圆柱投影)是地图投影的一种。属“条件投影”。它是按一定的条件修改圆柱投影而得。该投影的纬线是一组平行的直线,两极则表现为点或线的形式;其经线,除中央经线为一直线外,其余经线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由于经纬线不是垂直相交,因此不存在等角投影,常用的以等积伪圆柱投影为多。该投影主要用于绘制世界图、大洋图和分洲图。该投影又称“拟圆柱投影”。又称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简称UTM投影或TM投影。圆柱投影的一种,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G. Mercator)于1569年创拟。为地图投影方法中影响最大的。设想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切于或割于地球,按等角条件将经纬网投影到圆柱面上,将圆柱面展为平面后,得平面经纬线网。投影后经线是一组竖直的等距离平行直线,纬线是垂直于经线的一组平行直线。各相邻纬线间隔由赤道向两极增大。一点上任何方向的长度比均相等,即没有角度变形,而面积变形显著,随远离标准纬线而增大。该投影具有等角航线被表示成直线的特性,故广泛用于编制航海图和航空图等。

墨卡托投影,是一种"等角正切圆柱投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Gerhardus Mercator 1512-1594)在1569年拟定。

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标准纬线与圆柱相切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这就是一幅选定标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墨卡托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比相等,它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直线,且相交成直角,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从标准纬线向两极逐渐增大。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长度和面积变形明显,但标准纬线无变形,

从标准纬线向两极变形逐渐增大,但因为它具有各个方向均等扩大的特性,保持了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正确。

地图投影是利用一定数学方法则把地球表面的经、纬线转换到平面上的理论和方法。由于地球是一个赤道略宽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梨形球体,故其表面是一个不可展平的曲面,所以运用任何数学方法进行这种转换都会产生误差和变形,为按照不同的需求缩小误差,就产生了各种投影方法。

目录

定义

地图投影,Map Projection.把地球表面的任意点,利用一定数学法则,转换到地图平面上的理论和方法。

地图投影

概念化定义: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或其他星球表面或天球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即地图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方法。即建立之间的数学转换公式。它将作为一个不可展平的曲面即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平面的基本方法,保证了空间信息在区域上的联系与完整。这个投影过程将产生投影变形,而且不同的投影方法具有不同性质和大小的投影变形。

(思考)什么是基准?

由于球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λ,φ)表示的,而平面上的点的位置是用直角坐标(χ,у)或极坐标(r,)表示的,所以要想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之间的关系。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就是地图投影方法。地图投影变形是球面转化成平面的必然结果,没有变形的投影是不存在的。对某一地图投影来讲,不存在这种变形,就必然存在另一种或两种变形。但制图时可做到:在有些投影图上没有角度或面积变形;在有些投影图上沿某一方向无长度变形。

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个曲面,而地图通常是二维平面,因此在地图制图时首先要考

虑把曲面转化成平面。然而,从几何意义上来说,球面是不可展平的曲面。要把它展成平面,势必会产生破裂与褶皱。这种不连续的、破裂的平面是不适合制作地图的,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来实现球面到平面的转化。

球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取决于它的经纬度,所以实际投影时首先将一些经纬线交点展绘在平面上,并把经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为经线,纬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为纬线,构成经纬网。然后将球面上的点按其经纬度转绘在平面上相应的位置。由此可见,地图投影就是研究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问题。其数学公式表达为:

χ=f1(λ,φ)y=f2(λ,φ)(2-1)

根据地图投影的一般公式,只要知道地面点的经纬度(λ,φ),便可以在投影平面上找到相对应的平面位置(χ,у),这样就可按一定的制图需要,将一定间隔的经纬网交点的平面直角坐标计算出来,并展绘成经纬网,构成地图的“骨架”。经纬网是制作地图的“基础”,是地图的主要数学要素。

原理(思考)投影变换的过程?投影的转换?各种投影的使用型?

由于投影的变形,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物,如大陆、岛屿、海洋等的几何特性(长度、面积、角度、形状)也随之发生变形。每一幅地图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在同一幅图上,不同地区的变形情况也不相同。地图上表示的范围越大,离投影标准经纬线或投影中心的距离越长,地图反映的变形也越大。因此,大范围的小比例尺地图只能供了解地表现象的分布概况使用,而不能用于精确的量测和计算。

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实质就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地理坐标转化为平面直角坐标。用某种投影条件将投影球面上的地理坐标点一一投影到平面坐标系内,以构成某种地图投影。

由于地球是一个赤道略宽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梨形球体,故其表面是一个不可展平的曲面,所以运用任何数学方法进行这种转换都会产生误差和变形,为按照不同的需求缩小误差,就产生了各种投影方法。按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可分为三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几何透视法

由于投影的变形,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物,如大陆、岛屿、海洋等的几何特性(长度、面积、角度、形状)也随之发生变形。每一幅地图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在同一幅图上,不同地区的变形情况也不相同。地图上表示的范围越大,离投影标准经纬线或投影中心的距离越长,地图反映的变形也越大。因此,大范围的小比例尺地图只能供了解地表现象的分布概况使用,而不能用于精确的量测和计算。

地图投影的实质就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地理坐标转化为平面直角坐标。用某种投影条件将投影球面上的地理坐标点一一投影到平面坐标系内,以构成某种地图投影。

分类

1、按变形方式可分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类。

投影变形

等角投影无形状变形(也只是在小范围内没有),但面积变形较大;等积投影反之;而任意投影两种变形都较小。在任意投影为既不等角也不等积的投影,其中还有一类“等距(离)投影”,在标准经纬线上无长度变形,多用于中小学教学图。

2、按转换法则,分几何投影和条件投影。前者又分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

投影和多圆锥投影;后者则包括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和伪圆锥投影。

3、按投影轴与地轴的关系,分正轴(重合)、斜轴(斜交)和横轴(垂直)三种。

4、几何投影中根据投影面与地球表面的关系分切投影和割投影。

①、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

1、几何投影(利用透视的关系,将地球体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或可展位平面的圆柱面和圆锥面等几何面上。)

A、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面与平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

投影分类

B、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圆柱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再将圆柱面展开成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

C、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圆锥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再将圆锥面展开成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

2、非几何投影

A、伪方位投影在正轴情况下,伪方位投影的纬线仍投影为同心圆,除中央经线投影成直线外,其余经线均投影成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且交于纬线的共同圆心。

B、伪圆柱投影在圆柱投影基础上,规定纬线仍为同心圆弧,除中央经线仍为直线外,其余经线则投影成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C、伪圆锥投影

D、多圆锥投影

②、按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

1、等角投影

2、等积投影

3、任意投影

常见种类

目前常用的投影方法有墨卡托投影(正轴等角圆柱投影)、高斯-克吕格尔投影、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正轴方位投影等。

基本方法

几何透视法

几何透视法是利用透视的关系,将地球体面上的点投影到投影面(借助的几何面)上的一种投影方法。如假设地球按比例缩小成一个透明的地球仪般的球体,在其球心或球面、球外安置一个光源,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球外的一个投影平面上,即将球面经纬线转换成了平面上的经纬线。几何透视法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投影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于纠正投影变形,精度较低。绝大多数地图投影都采用数学解析法。

数学解析法

数学解析法是在球面与投影面之间建立点与点的函数关系,通过数学的方法确定经纬线交点位置的一种投影方法。大多数的数学解析法往往是在透视投影的基础上,发展建立球面与投影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的,因此两种投影方法有一定联系。

地图投影的建立系假定有一个投影面(平面、可展的圆锥面或圆柱面)与投影原面(地球椭球面)相切、相割或多面相切,如图1

所示。用某种投影条件将投影原面上的地理坐标点一一投影到平面坐标系内,即构成某种地图投影。其实质是将地球椭球面上地理坐标(φ、λ)转化为平面直角坐标(x、y)。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为:

x=f1(φ、λ);y=f2(φ、λ)

式中f1、f2为函数。

投影变形

地图投影

地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把不可展的曲面上的经纬线网描绘成平面的图形,必然会发生各种变形。这就使地图上不同点位的比例尺不能保持一个定值,而有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之分。通常地图上注明的比例尺系主比例尺,是地

球缩小的比率,而表现在不同点位上的实际比例尺称之为局部比例尺。地图投影的变形,有角度变形、面积变形和长度变形。但不是所有投影都有这3种变形,等角投影就没有角度编形,等面积投影就没有面积变形,其他投影这3种变形都同时存在。了解某种投影变形的大小和分布规律,才能明确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地图投影的变形可用变形椭圆形象地来解释。变形椭圆是地球椭球面上以一点的半径为单位值的微分图,投影在平面上一般是一个微分椭圆。用它可以解释投影变形的特性和大小。

中国全图常用的地图投影

正轴割圆锥等面积投影

投影参数:

起算纬度:0°或10°N

中央经线:105°E 或110°E

标准纬线1:25°N

标准纬线2:45°N 或47°N

采用原因:

1、中国大部分地方属于中低纬度地区,故采用圆锥投影。

2、中国疆域辽阔,纬度跨度很大(有50°的纬差),故必须用割投影(双标准纬线)来控制形变。

3、为强调各省区之间和中国与相邻国家之间的面积对比关系,采用等面积投影。

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

3.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 3.1地图投影的概念 在数学中,投影(Project)的含义是指建立两个点集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同样,在地图学中,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用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网表示到平面上。凡是地理信息系统就必然要考虑到地图投影,地图投影的使用保证了空间信息在地域上的联系和完整性,在各类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地图投影系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地球椭球体表面是曲面,而地图通常是要绘制在平面图纸上,因此制图时首先要把曲面展为平面,然而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即把它直接展为平面时,不可能不发生破裂或褶皱。若用这种具有破裂或褶皱的平面绘制地图,显然是不实际的,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将曲面展开,使其成为没有破裂或褶皱的平面。 3.2地图投影的变形 3.2.1变形的种类 地图投影的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投影方法得到的经纬线网形式不同。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将球面展为平面,虽然可以保持图形的完整和连续,但它们与球面上的经纬线网形状并不完全相似。这表明投影之后,地图上的经纬线网发生了变形,因而根据地理坐标展绘在地图上的各种地面事物,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形。这种变形使地面事物的几何特性(长度、方向、面积)受到破坏。把地图上的经纬线网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网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变形表现在长度、面积和角度三个方面,分别用长度比、面积比的变化显示投影中长度变形和面积变形。如果长度变形或面积变形为零,则没有长度变形或没有面积变形。角度变形即某一角度投影后角值与它在地球表面上固有角值之差。 1)长度变形 即地图上的经纬线长度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长度特点并不完全相同,地图上的经纬线长度并非都是按照同一比例缩小的,这表明地图上具有长度变形。 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的长度具有下列特点:第一,纬线长度不等,其中赤道最长,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极地的纬线长度为零;第二,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同的纬线弧长相等;第三,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长度变形的情况因投影而异。在同一投影上,长度变形不仅随地点而改变,在同一点上还因方向不同而不同。 2)面积变形 即由于地图上经纬线网格面积与地球仪经纬线网格面积的特点不同,在地图上经纬线网格面积不是按照同一比例缩小的,这表明地图上具有面积变形。 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网格的面积具有下列特点:第一,在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网络面积相等。第二,在同一经度带内,纬线越高,网络面积越小。然而地图上却并非完全如此。如在图4-9-a上,同一纬度带内,纬差相等的网格面积相等,这些面积不是按照同一比例缩

几种常见地图投影各自的特点及其分带方法

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是一种“等角横切圆柱投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一 1855)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1857~1928)于 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名。设想用一个圆柱横切于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按照投影带中央经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球面正形投影于圆柱面。然后将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获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平面。 一、只谈比较常用的几种:“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UTM 投影”、“兰勃特等角投影” 1.墨卡托(Mercator)投影 1.1 墨卡托投影简介 墨卡托(Mercator)投影,是一种" 等角正切圆柱投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Gerhardus Mercator 1512-1594)在1569年拟定,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标准纬线与圆柱相切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这就是一幅选定标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 墨卡托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比相等,它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直线,且相交成直角,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从标准纬线向两极逐渐增大。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长度和面积变形明显,但标准纬线无变形,从标准纬线向两极变形逐渐增大,但因为它具有各个方向均等扩大的特性,保持了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正确。 在地图上保持方向和角度的正确是墨卡托投影的优点,墨卡托投影地图常用作航海图和航空图,如果循着墨卡托投影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航行,方向不变可以一直到达目的地,因此它对船舰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都具有有利条件,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 “海底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7834-1999,海军航保部起草)中规定1:25万及更小比例尺的海图采用墨卡托投影,其中基本比例尺海底地形图(1:5万,1:25万,1:100万)采用统一基准纬线30°,非基本比例尺图以制图区域中纬为基准纬线。基准纬线取至整度或整分。 1.2 墨卡托投影坐标系 取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L0)与赤道交点的投影为原点,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构成墨卡托平面直角坐标系。 2.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和UTM(Universal

投影仪使用方法

投影仪简单使用方法 第一步:将笔记本电脑与投影仪连接(包括电源线与数据线),如图1、图2所示: 第二步:按下电源开关键打开投影仪,如图3 所示: 数据接口 电源接口 梯形调整键 图1 图2 图3

第三步:将电脑屏幕切换至投影仪上。 (1) windows xp 系统。 打开笔记本电脑,并按下键盘组合键(Fn+F7)将电脑屏幕切换到投影仪上。 说明:Fn 为功能键,F7为电脑屏幕输出键。由于各品牌笔记本电脑的差异性,输出键有所不同,因此可根据具体笔记本电脑而定,一般情况下都为F1至F12中的其中一个,并具有小电脑的图标在上面。上图所示的该类型笔记本电脑的输出键为F7。 (2) windows 7系统 屏幕切换组合键为:Windows+P ,按下组合键后就出现快速投影管理(如图5),这样,按左右箭头键选择 。 图1 Windows 7 快速投影管理 仅计算机:不切换到外接显示器或投影机上。 复制:在计算机和投影机上都显示同样的内容 扩展:增加你笔记本显示屏的显示空间,把笔记本显示屏变大,可以放更多窗口在桌面。 仅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本身屏幕不显示。 图4 图5

第四步:画面图像调整。 使用投影仪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左右移动“大小键”来调整画面的大小,如果画面扭曲变形,可适当地抬高(或降低)投影的高度或按“梯形调整键”来调整画面。(如图3、图6所示)。 大小键 第四步:关闭投影仪。 如图2所示,投影仪使用完毕后,按下投影仪电源“开关键”,屏幕上出现是否关闭投影仪的提示,选择关闭,并按“确认键”确定(如图3所示)。此时请注意,切不可立刻拔掉电源线,当投影仪关闭后,它还需要一小段时间来进行散热,这时散热风扇会快速运转(伴有很大的嗡叫声),直至风扇停止运转后,方可拔掉电源线。 小提示:如果关闭投影仪后马上拔掉电源,投影仪得不到及时的散热,将严重损害硬件及其使用寿命。

中国常用的地图投影

中国常用的地图投影举例 第三节中国常用的地图投影举例 科学事业的发展同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密切相联系的,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测绘事业也濒于停顿,编制出版的少量地图质量也很差,更少考虑到采用自己设计及计算的地图投影。在解放前出版的几种地图中曾采用过的几种地图投影,也多半是因循国外陈旧的地图投影,很少自行设计新投影。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非常重视测绘科学事业的发展,我国测绘工作者不仅在地图投影的理论上有了研究,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设计了一些适合于我国情况的新的地图投影。下面介绍我国出版的地图中常用的一些地图投影。 世界地图的投影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正切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1976年方案) 任意伪圆柱投影:a=0.87740,6=0.85 当φ=65°时P=1.20 正轴等角割圆柱投影 半球地图的投影 东半球图 横轴等面积方位投影φ0=0°,λ0=+70° 横轴等角方位投影φ0=0°,λ0=+70° 西半球图 横轴等面积方位投影φ0=0°,λ0=-110° 横轴等角方位投影φ0=0°,λ0=-110° 南、北半球地图 正轴等距离方位投影 正轴等角方位投影

正轴等面积方位投影 亚洲地图的投影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φ0=+40°,λ0=+90° φ0=+40°,λ0=+90° 彭纳投影标准纬线φ0=+40°,中央经线λ0=+80°标准纬线φ0=+40°,中央经线λ0=+80° 欧洲地图的投影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φ0=52°30′,λ0=20° 正轴等角圆锥投影φ1=40°30′,λ0=65°30′ 北美洲地图的投影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φ0=+45°,λ0=-100° 彭纳投影 南美洲地图的投影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φ0=0°,λ0=+20° 桑逊投影λ0=+20° 澳洲地图的投影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φ0=-25°,λ0=+135° 正轴等角圆锥投影φ1=34°30′,φ2=-15°20′ 拉丁美洲地图的投影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φ0=-10°,λ0=-60° 中国地图的投影中国全图 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投影面与投影带选择

(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投影面与投影带选择

§7.5工程测量投影面和投影带选择 7.5.1概述 对于工程测量,其中包括城市测量,既有测绘大比例尺图的任务,又有满足各种工程建设和市政建设施工放样工作的要求。如何根据这些目的和要求合适地选择投影面和投影带,经济合理地确立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在工程测量是壹个重要的课题。 7.5.2工程测量中选择投影面和投影带的原因 (1)有关投影变形的基本概念 平面控制测量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主要是解决长度变形问题。这种投影变形主要是由于以下俩种因素引起的: ①实测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为: 式中:为归算边高出参考椭球面的平均高程,为归算边的长度,为归算边方向参考椭球法截弧的曲率半径。归算边长的相对变形: 值是负值,表明将地面实量长度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总是缩短的;值和,成正比,随增大而增大。 ②将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归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为: 式中:,即为投影归算边长,为归算边俩端点横坐标平均值,为参考椭球面平均曲率半径。投影边长的相对投影变形为 值总是正值,表明将椭球面上长度投影到高斯面上,总是增大的;值随着平方成正比而增大,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其变形愈大。 (2)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工程测量控制网不但应作为测绘大比例尺图的控制基础,仍应作为城市建设和各种工程建设施工放样测设数据的依据。为了便于施工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由控制点坐标直接反算的边长和实地量得的边长,在长度上应该相等,这就是说由上述俩项归算投影改正而带

来的长度变形或者改正数,不得大于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壹般来说,施工放样的方格网和建筑轴线的测量精度为1/5000~1/20000。因此,由投影归算引起的控制网长度变形应小于施工放样允许误差的1/2,即相对误差为1/10000~1/40000,也就是说,每公里的长度改正数不应该大于10~2.5cm。 7.5.3投影变形的处理方法 (1)通过改变从而选择合适的高程参考面,将抵偿分带投影变形,这种方法通常称为抵偿投影面的高斯正形投影; (2)通过改变,从而对中央子午线作适当移动,来抵偿由高程面的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投影变形,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3)通过既改变(选择高程参考面),又改变(移动中央子午线),来共同抵偿俩项归算改正变形,这就是所谓的具有高程抵偿面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 7.5.4工程测量中几种可能采用的直角坐标系 (1)国家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当测区平均高程在l00m以下,且值不大于40km时,其投影变形值及均小于2.5cm,能够满足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放样的精度要求。,在偏离中央子午线不远和地面平均高程不大的地区,不需考虑投影变形问题,直接采用国家统壹的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为工程测量的坐标系。 (2)抵偿投影面的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这种坐标系中,依然采用国家带高斯投影,但投影的高程面不是参考椭球面而是依据补偿高斯投影长度变形而选择的高程参考面。在这个高程参考面上,长度变形为零。于是,当壹定时,可求得: 则投影面高为:

几种常用地图投影

一:等角正切方位投影(球面极地投影) 概念:以极为投影中心,纬线为同心圆,经线为辐射的 直线,纬距由中心向外扩大。 变形:投影中央部分的长度和面积变形小,向外变形逐渐增 大。 用途:主要用于编绘两极地区,国际1∶100万地形图。 二:等距正割圆锥投影 概念:圆锥体面割于球面两条纬线。 变形:纬线呈同心圆弧,经线呈辐射的直线束。 各经线和两标纬无长度变形,即其它纬线均有 长度变形,在两标纬间角度、长度和面积变形 为负,在两标纬外侧变形为正。离开标纬愈远, 变形的绝对值则愈大。 用途:用于编绘东西方向长,南北方向稍宽地区 的地图,如前苏联全图等。 三:等积正割圆锥投影 概念:满足mn=1条件,即在两标纬间经线长度放 大,纬线等倍缩小,两标纬外情况相反。 变形:在标纬上无变形,两标纬间经线长度变形为正, 纬线长度变形为负;在两标纬外侧情况相反。角度 变形在标纬附近很小,离标纬愈远,变形则愈大。 用途:编绘东西南北近乎等大的地区,以及要求面积 正确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地图。

四:等角正割圆锥投影 概念:满足m=n条件,两标纬间经线长度与纬线长度 同程度的缩小,两标纬外同程度的放大。 变形:在标纬上无变形,两标纬间变形为负,标纬外变 形为正,离标纬愈远,变形绝对值则愈大。 用途:用于要求方向正确的自然地图、风向图、洋流图、 航空图,以及要求形状相似的区域地图;并广泛用于制 作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如我国在1949年前测制的1∶5万地形图,法国、比利 时、西班牙等国家亦曾用它作地形图数学基础,二次大 战后美国用它编制1∶100万航空图。 五:等角正切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 概念:圆柱体面切于赤道,按等角条件,将经 纬线投影到圆柱体面上,沿某一母线将圆柱体 面剖开,展成平面而形成的投影。是由荷兰制 图学家墨卡托(生于今比利时)于1569年创拟 的,故又称(墨卡托投影)。 变形:经线为等间距的平行直线,纬线为非等 间距垂直于经线的平行直线。离赤道愈远,纬 线的间距愈大。纬度60°以上变形急剧增大, 极点处为无穷大,面积亦随之增大,且与纬线 长度增大倍数的平方成正比,致使原来只有南 美洲面积1/9的位于高纬度的格陵兰岛,在图 上比南美洲大。 用途:等角航线表现为直线,用于编制海图、印度尼西亚和赤道非洲等赤道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地图、世界时区图和卫星轨迹图等。

选择、投影、连接

2.4.2选择、投影和连接运算 一、选择 选择又称为限制,它是在关系R中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诸元组,记作: σf(R)={t|t∈R∧F(t)=…真?} 其中F表示选择条件,它是一个逻辑表达式,取逻辑值…真?或…假?。 逻辑表达式F的基本形式为:X1θY1[φX2θY2]…,其中θ表示比较运算符号,可以是>、≥、<、≤、=或≠。X1,Y1等是属性名或常量或简单函数。属性名也可以用它的序号来代替。θ表示逻辑运算符,可以是∧或∨等。[]表示任选项。即[]中的部分可以要也可以不要。…表示上述格式可以一直重复下去。 因此选择运算实际上是从关系R中选取使逻辑表达式F为真的元组,这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算。如图2-5(a)所示。

图2-5 现举例说明。有如下学生关系s t u d e n t,课程关系C o u r s e和选修关系S C,如下图2-6所示,以下所有的例子都是针对这三个关系的运算。

图2-6 【例1】查询信息系(I S系)全体学生。 σS d e p t=?I s?(S t u d e n t),其结果为图2-7(a)所示。 图2-7 二、投影 关系R上的投影是从R中选择出若干属性列组成新的关系。记作:∏A(R)={t[A]|t∈R} 其中A为R中的属性列。 投影操作是从列的角度进行的运算,如图2-5(b)所示。 【例3】查询学生关系S t u d e n t在学生姓名和所在系两个属性上的投影。 ∏S n a m e,S d e p t(S t u d e n t),其结果如图2-8(a)所示: 图2-8

三、连接 连接也称为θ连接,它是从两个关系的笛卡儿积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记作: 其中A和B分别为R和S上度数相等且可比的属性组。θ是比较运算符。连接运算从R和S的笛卡儿积R x S中选取关系R在A属性组上的值与关系S在B属性组上值满足比较关系θ的元组。 连接运算有两种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常用的连接,即等值连接和自然连接。 当θ为“=”时的连接称为等值连接。它是从关系R与S的笛卡儿积中选取A,B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即等值连接为: 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要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去掉。即 若R与S具有相同的属性组B,则自然连接可记作: 一般的连接是从行的角度进行运算的。如图2-5(c)所示。但自然连接还需要取消重复列,所以是同时从行和列的角度进行运算的。如图2-5(d)所示。 【例5】设关系R,S分别为下图2-9中的(a)和(b), 的结果为图2-9(c),等值连接为的结果为图2-9(d),自 然连接RS的结果为图2-9(e)所示:

各种投影技术优势对比

CRT、LCD、DLP及LCOS投影技术优势对比 综观现在的投影机,从芯片的工作原理上无非就是CRT、LCD、DLP、LCOS这几种。CRT作为一种技术最成熟的产品,其宽广的色域是其它几种投影机所无法媲美的!但其无法进行工业化生产导致其价格昂贵、笨重的体积、烦琐的调整使其摆脱不了“廉颇老亦”的结局。但优异的显示性能,使其还在高端领域应用,这种投影机以SONY G90为代表,使其在航空、航海等领域的模拟器中大显身手。目前在商业及家用市场,基本上被LCD、DLP 投影机这两种投影机所瓜分。但LCOS投影机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CRT、LCD、DLP及LCOS的原理、特点及技术发展: 1、CRT投影机的原理、特点及技术发展: CRT投影机又名三枪投影机,它主要是由三个CRT管组成。CRT(Cathode Ray Tube)是阴极射线管,主要是由电子枪、偏转线圈及管屏组成。为了使CRT管在屏幕上显示图像信息,CRT投影机把输入的信号源分解到R(红)、G(绿)、B(蓝)三个CRT管的荧光屏上,荧光粉在高压作用下发光,经过光学系统放大和会聚,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彩色图像。 (图片为三枪CRT显示原理图) 2、LCD投影机的原理、特点及技术发展: 液晶显示技术利用了液晶的光电效应。液晶的光电效应是指液晶分子的某一排列状态由于外加电场而改变液晶单元的透光率或反射率。LCD投影机利用金属卤素灯或UHP(冷光源)提供外光源,将液晶板作为光的控制层,通过控制系统产生的电信号控制相应像素的液晶,液晶透明度的变化控制了通过液晶的光的强度,产生具有不同灰度层次及颜色的信号,显示输出图像,属于被动式投影方式。

各种地图投影全解析

地图投影全解析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地图投影 英文名称:map projection 定义1: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参考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可展面上的方法。 所属学科:测绘学(一级学科);测绘学总类(二级学科) 定义2: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网相应地转绘成平面上经纬线网的方法。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动力气象学(二级学科) 定义3:运用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的经纬线网相应地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即将椭球面上各点的地球坐标变换为平面相应点的直角坐标的方法。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图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地图投影是利用一定数学方法则把地球表面的经、纬线转换到平面上的理论和方法。由于地球是一个赤道略宽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梨形球体,故其表面是一个不可展平的曲面,所以运用任何数学方法进行这种转换都会产生误差和变形,为按照不同的需求缩小误差,就产生了各种投影方法。 目录

展开 定义 地图投影,Map Projection.把地球表面的任意点,利用一定数学法则,转换到地图平面上的理论和方法。 地图投影 书面概念化定义: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或其他星球表面或天球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即地图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方法。即建立之间的数学转换公式。它将作为一个不可展平的曲面即地球表面投影到一个平面的基本方法,保证了空间信息在区域上的联系与完整。这个投影过程将产生投影变形,而且不同的投影方法具有不同性质和大小的投影变形。 由于球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λ,φ)表示的,而平面上的点的位置是用直角坐标(χ,у)或极坐标(r,)表示的,所以要想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

如何选购教学用投影仪

如何选购教学用投影仪? 随着教育数字化、校园网络化的普及,数码投影机在多媒体演示和教学环境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如何选择最适合教学特点的投影机,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及怎样保养维护才能使价值不菲的投影机设备延长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更经济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本期编者特别邀请了投影界的专家为我们答疑。 选择技巧 投影机从大的功能上分为便携式商务用机、普通商娱两用机、教学用机、行业工程用机等;从品牌上主要分为进口、国产两大类,各品牌之间竞争较为激烈,质量、功能各有侧重。因此,学校在选购投影机设备或建多媒体教室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留意: ■ 投影机品牌 良好的品牌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机器工作故障率低,并要有可靠的售后服务以及全面的技术支持。对于市场其他同类产品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 投影机使用的技术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机型分为LCD(液晶技术)和DLP(数字技术)两种。 ■ 投影机的亮度 我们所说的投影机“亮度”是投影机的光输出的总光通量。投影机“亮度”的单位一般采用ANSI流明。各种品牌的投影机由于测定环境、条件的不同,虽然ANSI流明相同,但实际的亮度可能略有差异。 一般来说,多数人都认为投影机的亮度越高越好,但更高的亮度意味着更高的价格和使用成本。投影机亮度指标应该根据教室面积大小和照明采光情况来确定,以满足最佳视觉效果为原则来选择合适的产品,太暗的画面会使眼睛感到吃力,太亮的画面则觉得刺眼,造成视觉疲劳。针对阶梯教室和普通教室应有不同的考量:以小教室来说(15-30平方米),学生的人数较少,1500流明就足够了;稍大一点的教室(30-60平方米),可选择1500-2500流明亮度的机型;学校礼堂则可以选择3500流明以上的投影设备。 ■ 投影机的分辨率 分辨率会直接影响到投影图片的质量。目前分辨率主要为SVGA(800×600)和XGA(1024×768)。物理分辨率越高,则可接收分辨率的范围越大,则投影机的适应范围越广。 教室投影一般都搭配台式或笔记本电脑使用。教学应用课件软件(来自计算机)和视频信号展示(来自视频记录设备和展示台影像)是投影机主要的信号源,所展示的内容一般以文字处理和图片为主。从预算角度考虑,如预算较为宽松,应尽量选择XGA(1024×768)分辨率的机型,因为电脑多为XGA的分辨率,画面效果比较好,如果预算较紧,则应以亮度为主要参考,搭配SVGA(800×600)分辨率即可。 ■ 对比度

工程测量投影面与投影带选择

§7.5 工程测量投影面与投影带选择 7.5.1概述 对于工程测量,其中包括城市测量,既有测绘大比例尺图的任务,又有满足各种工程建设和市政建设施工放样工作的要求。如何根据这些目的和要求合适地选择投影面和投影带,经济合理地确立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在工程测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7.5.2 工程测量中选择投影面和投影带的原因 (1)有关投影变形的基本概念 平面控制测量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主要是解决长度变形问题。这种投影变形主要是由于以下两种因素引起的: ① 实测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为1s ?: R sH s m - =?1 式中:m H 为归算边高出参考椭球面的平均高程,s 为归算边的长度,R 为归算边方向 参考椭球法截弧的曲率半径。归算边长的相对变形: R H s s m -=?1 1s ?值是负值,表明将地面实量长度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总是缩短的;1s ?值与m H , 成正比,随m H 增大而增大。 ② 将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归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为2s ?: 02 221s R y s m m ??? ? ??=? 式中:10s s s ?+=,即0s 为投影归算边长,m y 为归算边两端点横坐标平均值,m R 为参考椭球面平均曲率半径。投影边长的相对投影变形为 2 0221??? ? ??=?m m R y s s 2s ?值总是正值,表明将椭球面上长度投影到高斯面上,总是增大的;2s ?值随着m y 平 方成正比而增大,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其变形愈大。 (2)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工程测量控制网不但应作为测绘大比例尺图的控制基础,还应作为城市建设和各种工程建设施工放样测设数据的依据。为了便于施工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由控制点坐标直接反算的边长与实地量得的边长,在长度上应该相等,这就是说由上述两项归算投影改正而带来的长度变形或者改正数,不得大于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一般来说,施工放样的方格网和建筑轴线的测量精度为1/5 000~1/20 000。因此,由投影归算引起的控制网长度变形应小

投影设置小窍门-投影机最简单调试方法

投影设置小窍门-投影机最简单调试方法

投影设置小窍门投影机最简单调试方法 随着高清影音时代到来,包括大屏幕电视、显示器在内的显示产品持续热销,其中就连消费者以前很少接触的家用投影机也变得好卖了许多。不过,相比传统的家电产品,投影机无论在安装还是调试方面都要复杂不少。 作为一种精密的光学设备,投影机的使用方法与许多家电产品有所不同,在使用之中,有不少注意事项需要提前阅读。今天,小编主要介绍一些投影机菜单中的主要功能与调试方法,希望对于刚刚接触投影及的新手带来一些帮助。 画面颠倒怎么办?投影方式需设置正确 在日常使用中,投影机最常见的安装方式无外乎吊装与正投两种。但是,由于每款投影机的镜头规格不同,其产品在投影距离与投射角度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购买或安装投影机前,要根据说明书中的投射距离参数计算安装位置。 一些高端产品具备镜头位移功能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在一些中高端家用投影机中,用户可以通过镜头位移功能调整画面位置,而且画面质量不会降低。通过这一功能,投影机的安装范围大幅扩大,能够安置在沙发一旁的边桌或者专业器材架上,特别适合不便于吊装投影机的家庭。当然,这些具备位移功能的产品,售价要更贵一些。 投影方式确保设置正确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无论投影机采用吊装还是正投,首先要在菜单中选择相应的投影方式,才能获得方向正确的显示画面。否则,可能会出现画面颠倒的情况,此时调整投影方式即可解决。 画面变形咋办?尝试使用梯形校正功能 与安装显示器、平板电视相似,投影机同样不能放在不平稳的表面或架子上,最好能够水平放置,此时投影画面最清晰,且不会出现梯形畸变。如果需要向上投影时,投影机倾斜角度不应超过15度,否则将会影响投影机的使用寿命。

投影机选购窍门

投影机选购窍门 投影仪挑选技巧 1、投影机是个人使用或多人使用? 操作简单是重点 公司采购投影机,一般分两种情形,一种是配备给特定人员使用,如经常外出拜访客 户的业务经理,以笔记本电脑搭配投影机向客户演示文稿,此时因使用者长期使用,可以 熟悉操作接口,只要接口不要太过复杂即可。 另一种则是开放给公司多数同仁使用,通常以这种情形居多。为了提升投影机在公司 内部的使用效率及效果,投影机的操作接口,一定要设计得很人性化,即使是第一次使用 的同仁也能很快上手,因此在采购时应将操作接口的简便性列入考虑。以BenQ投影机为例,在机身上有快速键的设计,使用者只要按下自动调整键,就能将画面作最佳化调整, 再通过快速键直接做梯形校正,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菜单设定,就可以开始演示文稿。 另外搭配电脑使用时,如预算较为宽松,应尽量选择XGA 1024 x 768 分辨率的机型,因为电脑多为XGA的分辨率,画面的效果比较好,如果预算较紧,则应以亮度为主要考量,搭配SVGA 800 x 600 分辨率即可。 2、是否有移动需求? 便携型的机器可以减轻你的负担 目前投影机的技术已经非常进步,高亮度的投影机也可以做到非常轻巧,因此即使是 吊装在会议室的机器,也不要选择太大的机型,因为有可能买到较旧的机型,一般建议买2.5kg到3.5kg的机型,就非常适合。如有需要经常外出拜访客户或举办活动,则建议购 买便携式的投影机较为恰当,因为通常都会搭配重约2kg的笔记本电脑使用,如果投影机 太重,会给使用者造成非常大的体力负担,一般的建议是选购2.5kg以下的机型。尤其 DLP投影机在重量上都非常轻巧,目前市面上1.5kg以下的机型,都是DLP投影机的天下。 3、使用的环境如何? 根据会议室大小选择适合的亮度 广角镜头是重要规格 了解使用环境,对于选择适合亮度的投影机和投影镜头等规格,有很大的帮助,主要 应了解空间的大小和采光情况,针对大型会议室和小型会议室的需求,会有不同的考量。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2009-09-30 13:20 在不同的场合和用途下使用不同的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方法及分类名目众多,象:墨卡托投影,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桑逊投影,摩尔维特投影,古德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横轴等积方位投影,横轴等角方位投影,正轴等距方位投影,斜轴等积方位投影,正轴等 角圆锥投影,彭纳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圆锥投影等等。 一、世界地图常用投影 1、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Polyconic Projection With Meridional Interval o nSame Parallel Decrease AwayFrom Central Meridian by E qual Difference) 普通多圆锥投影的经纬线网具有很强的球形感,但由于同一纬线上的经线间隔相等,在编制世界地图时,会导致图形边缘具有较大面积变形。196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在普通多圆锥投影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赤道和中央经线是相互垂直的直线,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其它纬线为凸向对称于赤道的同轴圆弧,其圆心位于中央经线的延长线上,中央经线上的纬线间隔从赤道向高纬略有放大;其它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其经线间隔随离中央经线距离的增加而按等差级数递减;极点投影成圆弧(一般被图廓截掉),其长度等于赤道的一半(图2-30)。 通过对大陆的合理配置,该投影能完整地表现太平洋及其沿岸国家,突出显示我国与邻近国家的水陆关系。从变形性质上看,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属于面积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面积变形在10%以内。中央经线和±44o纬线的交点处没有角度变形,随远离该点变形愈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最大角度变形在10o以内。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是我国编制各种世界政区图和其它类型世界地图的最主要的投影之一。

常见投影方式

只谈比较常用的几种:“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UTM 投影”、“兰勃特等角投影” 1.墨卡托(Mercator)投影 1.1 墨卡托投影简介墨卡托(Mercator)投影,是一种"等角正切圆柱投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Gerhardus Mercator 1512-1594)在1569年拟定,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标准纬线与圆柱相切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这就是一幅选定标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墨卡托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比相等,它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直线,且相交成直角,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从标准纬线向两极逐渐增大。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长度和面积变形明显,但标准纬线无变形,从标准纬线向两极变形逐渐增大,但因为它具有各个方向均等扩大的特性,保持了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正确。在地图上保持方向和角度的正确是墨卡托投影的优点,墨卡托投影地图常用作航海图和航空图,如果循着墨卡托投影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航行,方向不变可以一直到达目的地,因此它对船舰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都具有有利条件,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海底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7834-1999,海军航保部起草)中规定1:25万及更小比例尺的海图采用墨卡托投影,其中基本比例尺海底地形图(1:5万,1:25万,1:100万)采用统一基准纬线30°,非基本比例尺图以制图区域中纬为基准纬线。基准纬线取至整度

或整分。 1.2 墨卡托投影坐标系取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L0)与赤道交点的投影为原点,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构成墨卡托平面直角坐标系。2.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和UTM(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投影 2.1 高斯-克吕格投影简介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是一种“等角横切圆柱投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一1855)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Johannes Kruger,1857~1928)于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名。设想用一个圆柱横切于球面上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按照投影带中央经线投影为直线且长度不变和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球面正形投影于圆柱面。然后将圆柱面沿过南北极的母线剪开展平,即获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平面。高斯一克吕格投影后,除中央经线和赤道为直线外,其他经线均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高斯-克吕格投影没有角度变形,在长度和面积上变形也很小,中央经线无变形,自中央经线向投影带边缘,变形逐渐增加,变形最大处在投影带内赤道的两端。由于其投影精度高,变形小,而且计算简便(各投影带坐标一致,只要算出一个带的数据,其他各带都能应用),因此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应用,可以满足军事上各种需要,并能在图上进行精确的量测计算。

怎么选择投影仪

怎么选择投影仪? 首先,大家要确定的是要买投影做什么,到底是办公还是娱乐.比如商务应用如果选择互动白板投影就可以省去购买电子白板的费用,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非常划算。 其次,要明确自己选择的侧重点。同样是商务投影机,如果您可以经常在不同场合使用投影产品,那么自然要选择有便携概念的产品,包括要支持快速关机或免PC投影这样的功能,如果是吊装使用,那么只要功能强劲,维护周期长的产品就比较合适,比如酷乐视X5. 再者,要确定自己的预算范围。由于买投影往往是一整套的东西,尤其对于家庭影院而言,确定了整体预算才好逐步实施,毕竟相对而言,普通消费者往往不是一次性将设备购置齐全的,明确预算以后如果发现部分产品价格调整等意外情况也可灵活应对,甚至是对某产品的一见钟情……最后,您还需要平时多留意投影机市场的行情变化,或者行业对投影市场的预判,很可能一项新技术的上市就会对原有产品形成巨大冲击,1080P冲破万元和投影的全面3D化也不过就是转眼之间。看重要参数一般来说,投影机的分辨率、亮度是最根本需求. 对于家用,对比度和色彩效果比较重要;而娱乐投影的灯泡寿命非常值得关注,商务投影机讲求稳定性,如果功能人性化一些,那么品牌产品可能会是首选? 1.亮度的选择 对于商务投影机而言亮度的要求相对会比较高,因为会议室的光线比较足,如果亮度不够的话会影响画面效果,严重的话还会直接影响会议质量,不过话又说回来投影机也不是亮度越高就越好,按需选择最好,一般像四、五十人左右的中型会议室亮度要求在3500流明以上才好,而二、三十人的选择2000到3000流明的就可以满足了。 家用投影机对亮度的要求则比较低。这主要是和家用投影机的使用环境有关。因为家用投影机大多数用来欣赏影片,而欣赏影片一般会选择在暗室里欣赏,亮度太高会使眼睛感到不舒服。所以市面上大部分的家用投影机,特别是1080P全高清机器,它的亮度基本上都在1000流明左右。 2.对比度的选择 家用投影机:由于其主要用于欣赏电影,为了能把影片的各个细节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就需要投影机有很强的层次表现力,也就是出色的黑位表现。 商务投影机:商务机主要是演示一些文字、表格以及PPT等文件,所以对于对比度的要求的是同屏对比强烈,图像显示锐利清晰。 3.分辨率的选择 投影机分辨率是指一幅图象所含的像素数目,像素数目越多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图形细节更丰富,使画面更完美,分辨率方面,商务投影机常见的分辨率有XGA(1024×768)、WXGA (1280x800)等几种,其中XGA级别的产品价格实惠,而宽屏产品则有更好的视觉体验。

各种位置直线投影特性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按照直线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以把直线分为三类: 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后两类直线又称为特殊位置直线。 1.一般位置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如下(图3-10): 1)三面投影都倾斜于投影轴。 2)投影长度均比实长短,且不能反映直线与投影面倾角的真实大小。 直线对H、V、W的倾角分别用α、β、γ表示。 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1)投影面平行线又可分为三种: 平行于V面的直线叫正平线;平行于H面的直线叫水平线;平行于W面的直线叫侧平线。

图3-11 正平线的投影特性 (2)正平线的投影特性(图3-11): 1)直线平行于V面,则V面投影与直线本身平行且等长,a'b'=AB; 2)正平线上各点到V面的距离即Y坐标都相等,则a b∥OX, a"b"∥OZ。 3)AB与H面的倾角为α,由于AB平行V面,所以AB与V面的倾角为0。又因为AB ∥a'b',a b∥OX轴,所以,a'b'与OX轴的夹角为α,同理a'b'与OZ轴的夹角 即为AB与W面的倾角γ。 表3-1为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表3-1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名称轴测图投影图投影特性 正平线 (1)a'b'=AB, 反映α、γ角 (2)a b//OX轴, a"b"//OZ轴

水平线 (1) cd=CD ,反映β、γ角 (2)c 'd '//OX 轴, c"d"//O YW 轴 侧平线 (1) e"f"=EF, 反映α、β角 (2)e 'f '//OZ 轴,ef//O YH 轴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1.直线在与其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该线段的实长和与其他两个投影面的倾角 2.直线在其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且比线段的实长短 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平行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 1)投影面垂直线又可分为三种: 垂直于V 面的直线叫正垂线; 垂直于H 面的直线叫铅垂线; 垂直于W 面的 直线叫侧垂线。 2)铅垂线的投影特性(图3-12): ①铅垂线的H 面投影积聚为一点; ②铅垂线平行于V 、W 面,在V 、W 面的投影反映实长,且平行于OZ 轴。 图3-12 铅垂线的投影特征

地图投影方法种类及其简介

4. 地图投影方法的种类及其简介 常见种类 目前常用的投影方法有墨卡托投影(正轴等角圆柱投影)、高斯-克吕格尔投影、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正轴方位投影等。 基本方法 几何透视法 几何透视法是利用透视的关系,将地球体面上的点投影到投影面(借助的几何面)上的一种投影方法。如假设地球按比例缩小成一个透明的地球仪般的球体,在其球心或球面、球外安置一个光源,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球外的一个投影平面上,即将球面经纬线转换成了平面上的经纬线。几何透视法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投影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于纠正投影变形,精度较低。绝大多数地图投影都采用数学解析法。 数学解析法 数学解析法是在球面与投影面之间建立点与点的函数关系,通过数学的方法确定经纬线交点位置的一种投影方法。大多数的数学解析法往往是在透视投影的基础上,发展建立球面与投影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的,因此两种投影方法有一定联系。 地图投影的建立系假定有一个投影面(平面、可展的圆锥面或圆柱面)与投影原面(地球椭球面)相切、相割或多面相切,如图1 所示。用某种投影条件将投影原面上的地理坐标点一一投影到平面坐标系内,即构成某种地图投影。其实质是将地球椭球面上地理坐标(φ、λ)转化为平面直角坐标(x、y)。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为: x=f1(φ、λ);y=f2(φ、λ) 式中f1、f2为函数。 投影变形 地图投影

地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把不可展的曲面上的经纬线网描绘成平面的图形,必然会发生各种变形。这就使地图上不同点位的比例尺不能保持一个定值,而有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之分。通常地图上注明的比例尺系主比例尺,是地球缩小的比率,而表现在不同点位上的实际比例尺称之为局部比例尺。地图投影的变形,有角度变形、面积变形和长度变形。但不是所有投影都有这3种变形,等角投影就没有角度编形,等面积投影就没有面积变形,其他投影这 3种变形都同时存在。了解某种投影变形的大小和分布规律,才能明确它的实际应用价值。地图投影的变形可用变形椭圆形象地来解释。变形椭圆是地球椭球面上以一点的半径为单位值的微分图,投影在平面上一般是一个微分椭圆。用它可以解释投影变形的特性和大小。 中国全图常用的地图投影 正轴割圆锥等面积投影 投影参数: 起算纬度:0°或10°N 中央经线:105°E 或110°E 标准纬线1:25°N 标准纬线2:45°N 或47°N 采用原因: 1、中国大部分地方属于中低纬度地区,故采用圆锥投影。 2、中国疆域辽阔,纬度跨度很大(有50°的纬差),故必须用割投影 (双标准纬线)来控制形变。 3、为强调各省区之间和中国与相邻国家之间的面积对比关系,采用等 面积投影。 应用 制图的区域的位置、形状和范围,地图的比例尺、内容、出版方式影响了投影的种类。比如在极地就应该是正轴方位投影,中纬地区使用正轴圆锥投影。 制作地形图通常使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制作区域图通常使用方位投影、圆锥投影、伪圆锥投影,制作世界地图通常使用多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伪圆柱投影。但通常而言,要依据实际情况具体选择。

常用地图投影转换公式

常用地图投影转换公式 作者: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戴勤奋  投影计算公式往往表达方式不止一种,有时很难分辨谁对谁错,我只把“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UTM投影”、“兰勃特等角投影”(1:100万地形图规范中称作正轴等角圆锥投影,GB/T 14512-93)的正反转换公式列出,因为我基本能保证这些公式的正确性。1.约定 本文中所列的转换公式都基于椭球体 a -- 椭球体长半轴 b -- 椭球体短半轴 f -- 扁率 e -- 第一偏心率 e’ -- 第二偏心率 N -- 卯酉圈曲率半径 R -- 子午圈曲率半径 B -- 纬度,L -- 经度,单位弧度(RAD) -- 纵直角坐标, -- 横直角坐标,单位米(M) 2.椭球体参数 我国常用的3个椭球体参数如下(源自“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 GB/T

界面上的所谓“北京1954“西安1980”及“WGS 84”在实际计算中只涉及了相应的椭球体参数。 3.墨卡托(Mercator)投影 3.1 墨卡托投影简介 墨卡托(Mercator)投影,是一种"等角正切圆柱投影”,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Gerhardus Mercator 1512-1594)在1569年拟定, 假设地球被围在一中空的圆柱里,其标准纬线与圆柱相切接触,然后再假想地球中心有一盏灯,把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到圆柱体上,再把圆柱体展开,这就是一幅选定标准纬线上的“墨卡托投影”绘制出的地图。 墨卡托投影没有角度变形,由每一点向各方向的长度比相等,它的经纬线都是平行直线,且相交成直角,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从标准纬线向两极逐渐增大。墨卡托投影的地图上长度和面积变形明显,但标准纬线无变形,从标准纬线向两极变形逐渐增大,但因为它具有各个方向均等扩大的特性,保持了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的正确。 在地图上保持方向和角度的正确是墨卡托投影的优点,墨卡托投影地图常用作航海图和航空图,如果循着墨卡托投影图上两点间的直线航行,方向不变可以一直到达目的地,因此它对船舰在航行中定位、确定航向都具有有利条件,给航海者带来很大方便。 “海底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7834-1999,海军航保部起草)中规定1:25万及更小比例尺的海图采用墨卡托投影,其中基本比例尺海底地形图(1:5万,1:25万,1:100万)采用统一基准纬线30°,非基本比例尺图以制图区域中纬为基准纬线。基准纬线取至整度或整分。 3.2 墨卡托投影坐标系 取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L0)与赤道交点的投影为原点,零子午线或自定义原点经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轴,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构成墨卡托平面直角坐标系。 3.3 墨卡托投影正反解公式 墨卡托投影正解公式:(B,L)→(X,Y),标准纬度B0,原点纬度 0,原点经度L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