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兵

菩萨兵
菩萨兵

接触这个标题就让人产生一种新奇感,我们听说过步兵、炮兵,还没有听说过菩萨兵的。菩萨和兵是怎么联系到一块的?菩萨兵是指什么样的兵?为什么叫菩萨兵?同学们看到课题一定会提出许多问题。这给人留下一个悬念。

这个题目是有些古怪,但它讲述的故事却很感人。这篇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到达藏民居住的地区以后,在藏族同胞对他们有误解的情况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一样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关心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亲人的崇高宗旨。“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这是藏胞由衷发出的赞叹。这既点题,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菩萨兵》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所选教材: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

教材简解:

《菩萨兵》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一篇人物故事,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领导的工农红军到达藏民居住的地区以后,在藏族同胞对他们有误解的情况下,为了争取藏族同胞,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从而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关心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亲人的崇高宗旨。一方面学生对于长征故事的背景比较陌生,另一方面,课文叙述的春耕春种、打扫卫生等内容又和农村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课程重要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验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练习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3.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和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

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良品质。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扣字导入,激发情感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菩萨兵》。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生字。其中“藏”这个字特别难写,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联系课文,由“藏” 字你能想到哪些词语?“藏民”就是藏族的人民,为什么还会称藏民为“藏胞”呢?课文中谁把藏民称为“藏胞”?

3.藏胞又把朱总司令带领的红军称为——(生再齐读课题)《菩萨兵》。藏胞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出示第9自然段,生齐读)【设计意图:先复习“藏”的字形,再组词,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为什么把藏民称为“藏胞”这一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朱总司令对藏民的浓浓情意;读藏胞们说的话,让学生体验到藏民对红军的感激,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在课堂上弥漫开来,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精读课文,深化情感

(一)合作探究

1.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朱德司令和红军是菩萨兵的词语和句子,一边读一边想,用心体会,可以写下批注。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点拨。

(二)交流展示,精讲点拨

1.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语句,点拨引导:

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⑴“怎么受得了呢?”是什么意思?把原句换成“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表达效果一样吗?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从朱总司令的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⑶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朱德司令对藏胞的担心和关爱吗?(指名读,齐读)

出示:“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⑴谁来读这句话,你从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想想朱德司令担心什么?

⑶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司令?学生回答后指名朗读。

⑷这么好的司令,为什么藏胞一见就跑呢?谁能联系上文来说说。

⑸教师过渡:怪不得翻译回来对朱德同志说——师引读第4自然段。(出示第4自然段)谁再来读读翻译对朱总司令说的话?(指名读)

①如果你是藏胞,你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跑吗?

②你们能结合自己看过的电影电视设想一下,藏胞都吃了反动军队哪些苦头?

③同学们,这里的“乌云”是指谁呀?为什么说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呢?

⑹听了翻译说的话,朱总司令这样说说——(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5自然段)

【设计意图:“乌云”的内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上又一定的难度。让学生想象藏胞们吃的苦头,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能有效地化解难点。】

出示:“不能让藏胞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⑴指名读。

⑵“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吗?为什么?

⑶“尽心尽力”是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⑷“种子”表面上是指什么?实质上指什么?“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也就是说什么呢?红军在这里播下了种子,红军还想让藏胞们知道什么呢?

⑸师引读:

因为藏胞躲进了深山,所以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女生接读)

为了不让藏胞来年挨饿,所以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男生接读)

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同胞和亲人,所以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全班接读)

出示:“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⑴“热火朝天”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他们帮助藏胞干了些什么呀?你觉得朱德和红军怎么样?

⑵写话练习:联系自己的生活想象一下,他们是怎么春耕的?(出示:朱德带领红军战士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他们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⑶指导读出红军的干劲来。

【设计意图:抓住“尽心尽力”、“热火朝天”这两个词语,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红军战士们在朱总司令的带领下干劲十足,读出红军真正把藏族同胞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

3.让我们一起来读好朱德司令的三段话。(配乐朗读)

4.看到红军劳动的场面,播下种子的春耕地,藏胞们会说什么?指名读第8自然段。

⑴思考:藏胞为什么全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⑵如果说红军是“菩萨兵”,那么,反动军队就是什么样的兵?

【设计意图:有比较才会有鉴别。通过这样的对比,红军高大的形象定会让学生景仰,而反动

军队的丑恶嘴脸也定会让学生唾弃。】

⑶如果你就是藏胞中的一位,返回家园,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平平展展的土地后,你会怎样说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一段话。

⑷播放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学生交流,练习说话。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学生齐读)

⑴藏族同胞为什么用“菩萨”来赞美朱德司令和红军呢?“几时见过”是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这句话表达了藏民对红军怎样的情感呢?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吗?(指名学生朗读)

⑶师引读:

师:所以,当藏胞们看到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时,感激地说——(生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师:所以,当藏胞们看到整治地平平展展的土地时,感激地说——(生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师: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生齐读)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师:像朱德、像红军这样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为藏胞谋幸福的战士就是“菩萨兵”(生齐读课题)。

师: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把藏胞和红军间的这份鱼水深情也深深地埋入心底吧! ——(生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是全文的中心句,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读,一咏三叹,循环往复,紧扣着文章的中心,紧贴着文章的重点,一

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在反复诵读中,使学生获得内心的情感体验。

附件1:《菩萨兵》前置性学习单

一、我能正确规范书写。

认读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看谁能做到正确、规范。

纠正写错的字: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二、我能正确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三、我能留心积累。

1、摘抄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摘抄文中生动优美的句子:

(1)

(2)

四、我能静心思考。

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美丽的南沙群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在哪里?记下关键词句。

五、我会收集信息。

搜集有关南沙群岛的资料,看相关视频,了解南沙群岛的过去与现在。记下关键词。

《菩萨兵》相关阅读

《菩萨兵》相关阅读 伙夫形象 1928年12月,朱德率领部队在资兴驻扎,敌人闻讯来抓朱德。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朱德见逃不脱敌人的包围,使走进一家祠堂的厨房,随手拉了一条围裙系在腰上。敌人冲进来就问:“你们的总司令在哪里。”朱德指指身后:“在后面。”敌人又问:“你是干什么的?”朱德干脆地回答:“我是伙夫。”但几个敌人仍有些不放心,把这“伙夫”拉到灯下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穿得破破烂烂,胡子老长,真是一副伙夫样。于是信以为真,便急忙到后面搜索。朱德趁机打开窗子,逃之夭夭。 1929年2月,国民党刘士毅部乘黑夜包围了驻扎在项山的红四军军部。此时,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要朱德先走,随部队突围,自己掩护,朱德不肯扔下妻子不管,正在争执之时,房门“哗啦”一声被踢开,十几个黄蜂似的敌人揣着枪,气势汹汹冲了进来。伍若兰迅速夺过朱德手中的枪,随即故意对冲进来的敌兵呵斥说:“你们不在前边打仗,跑到我屋里来干什么?”说着,回头对站在一边的朱德大声命令:“老伙夫!还不出去打一桶水来给军长洗脸!”朱德“唔”了一声,点头答了个“是”,抽身欲走。一个瘦猴模样的家伙用枪拦住朱德,另一个敌兵用枪口对准伍若兰,第三个敌人旋即夺下伍若兰手里的驳壳枪。“他是你们什么人?”敌人逼问道。“他是我和朱德的伙夫!”伍若兰异常镇静地答道。敌兵见朱德满脸胡须、身着普通士兵装束,觉得不像当大官的样子,也就将主意力转向伍若兰:“妈的!朱德睡在哪里?”此刻,朱德乘机提着一只小桶走出房门。“他在后边那间屋里睡觉,”敌兵为抢头功,争相往里边那间屋冲去,伍若兰扭身飞出房门,飞也似的朝村外跑去,由于她当时身怀有孕,加上一颗流弹射穿她的脚踝,不幸被敌人抓获。1929年2月8月,伍若兰英勇就义,敌人还将其头颅解送长沙示众。伍若兰的死是朱德终身的一个遗憾和隐痛。然而,如若不是不起眼的普通相貌和装束作护身符,即使有伍若兰的机智勇敢,朱德也难以脱身。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伙夫式的形象特征再一次帮助他出脱了危难和火海。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朱德的平易近人,与士兵打成一片,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潜在的护身符,在危难时候大显身手……

菩萨兵教学设计

菩萨兵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菩萨兵》教学设计 【课题】 《菩萨兵》语文三年级 【教材简解】 文章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关心与爱护的故事。红军战士们以实际的爱民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赖与感激,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文章虽语言朴实,却饱含真情;既详略得当,又刻画典型人物。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和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明白藏族同胞称“菩萨司令”、“菩萨兵”的原因。 2.难点:理解“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等句子的含义。 【设计理念】 本课的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暗含文章的中心,理解课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在教学中,从读懂课题开始,紧扣课题,设置疑问,逐步深入,最后回归整体:理解最后一自然段。 在精读过程中,突出情感主线,吸引学生入情入境,创设多样形式,留足充分时间,让学生朗读、体会、感悟。 通过练习复述故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让学生能综合理解、积累、运用文中的语言。配合文章插图,回归整体把握,升华情感。 【设计思路】

(三年级语文教案)7、菩萨兵〈第二课时〉

7、菩萨兵〈第二课时〉 三年级语文教案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军呢?(害怕) 他们害怕到“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引读) 你怎么读这句话。 2、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 藏民的躲藏并没有影响红军的休整,为什么种总司令却急坏了?(担心藏民在深山受苦)

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 3、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 三、教学2~5自然段 自读课文2~5自然段,你能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这两次对话中感受到什么? 1、“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换个说法怎么说?哪种说法效果更好,更能表达出这是朱总司令着急的心情? 谁会读 长时间呆在深山,吃住条件都十分恶劣,朱德同志担心藏胞们受不了。说这句话时,朱总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着急、担心、关切) 我们读的时候也要带着这样的感情。 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 2、听了这样的话,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去找藏民们,过了大半天才回来。他对朱总司令说了什么?指名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7课菩萨兵_苏教版

第七课《菩萨兵》练习一、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我能写词语。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hútu bào yuàn bō zhǒnɡzànɡ mín xiàn duàn tónɡ bāo 二、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

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我会组词。 胞()糊()译()涂()泡()湖()择()途()三、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 例: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土地整治得() 钢笔字写得() 桌椅摆放得()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菩(pú pó)萨怨(yuān yuàn)不得糟(zāo zhāo)蹋 饶(ráo láo)恕挨(āi ái)饿结(jiéjiē)果子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A完;B所有的;C全部用出;D达到极端;E用力完成。 1.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菩萨兵

《菩萨兵》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热火朝天”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二、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朱德总司令的话,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明白藏民们将红军称为菩萨兵的原因。 难点:理解“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扣题质疑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7课——(齐读课题:菩萨兵) 2、课文中的生字都会写了吗? 听写词语,互评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菩萨兵指的是----(板书:朱德、红军)对藏族人来说,菩萨是他们最尊敬和崇拜的,一支部队被称为菩萨兵那可是无尚的光荣,那么,藏族同胞为什么称他们是菩萨兵呢?(板书:?)想知道答案吗?有什么方法?(读课文) 二、品读语言,感悟深情 1、这篇课文以人物的语言为主,所谓“言为心声”,从人物的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想法。朱德总司令作为红军的领导,在文中说了三段话,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味这三段话,感受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们菩萨般的心。 出示活动一:品读语言,感悟深情 1、)快速读课文,画出朱德总司令说的三段话; 2、)默读朱总司令所说的话,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朱总司令对藏族同胞的关心和爱护,并作上标记; 3、)四人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相机出示朱总司令的三段话。)

△交流第一段话,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⑴“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这是个反问句,换个说法怎么说? 藏胞在山里会受不了什么呢? (朱总司令急藏胞们长时间待在深山里,吃住条件恶劣,担心藏胞受不了;山里很冷、很潮湿,身体受不了,山里没有足够的粮食会饿着肚子;山里有野兽出没,可能会受到伤害等) ⑵一想到这些,朱总司令真是急坏了,哪里可以看出? 抓住“这么多天了”“还在”“赶紧”好,你来读一读 ⑶指名读,评价: A是啊,朱总司令首先想到的是――藏胞,深山的生活也许一天两天还能熬得过去,可这么多天了,让人怎么受得了呢?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B从你的朗读中,老师已经感觉到了朱总司令的焦急和担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过着饥寒交迫,提心吊胆的日子,就焦急万分。谁再来读对比:反动军队的司令会着急吗?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话。 △交流第二段话,出示:“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我们来读读这段话,看看能够体会到什么?指名读。 ⑴“这也怨不得他们?” 怨不得他们什么?(出示翻译的话)指名读。 藏族人说话很有特色,他们总喜欢用自然事物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你觉得“乌云”指什么?(反动军队)藏胞为什么把反动军队看作“乌云”呢?(出示: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早就—谁也不敢、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害怕 了不起,能联系上下文。你在电视上看到过反动军队是怎样的? 学生说(反动军队一进入村庄就大肆掠夺,滥杀无辜,到处一片血腥。)“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怎么理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教案

7 菩萨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菩萨、藏民、春耕、动员、平平展展、同胞、糊涂、感激、尽心尽力”等词语;重点指导多音字“藏、挨”,尝试用“尽心尽力、热火朝天”等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要素概括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思路,抓住表示时间的几个词语分段复述,然后连起来复述全文。 3.感悟朱总司令的“三句话”,体会红军与反动军队的区别,感悟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悟朱总司令的“三句话”,体会红军与反动军队的区别,感悟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难点:学生对长征这段历史缺乏了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在这一年多的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翻山越岭,1936年6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 师课件出示,简介长征。

2.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藏民居住的地区,当地藏民同胞却称他们为“菩萨兵”,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7课。 板书课题:7 菩萨兵 “菩”“萨”都是草字头,上下结构,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师生共同书写) 齐读课题 3.齐读课题,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预设: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二)借助预习单、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度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识与写。 (1)同位根据预习单交流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2)展示预习单上学生对难写生字的书写,并由该学生指出书写的难点、关键点,大家共享学习收获,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书写点评。 3.根据预习单,检查预习情况 (1)同位交流你自学到的生词。 (2)出示生字词语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菩萨兵》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菩萨兵》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4题;共101分) 1. (6分)读拼音,写汉字。 chéng xùkòng zhìyī lài gǎi shàn huàn h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原子________ 2. (1分)“口”加两笔变成________。 3. (5分)缩句 ①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②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了一个小实验。 4. (5分)抄写词语 武艺仙鹤拜师 5. (8分)这两个杯子长得真像,快来帮忙区分一下。 扰________ 撼________ 限________ 诊________ 犹________ 憾________ 很________ 疹________ 6. (3分)写出反义词 晃荡—________ 沉甸甸—________ 聪明—________ 7. (5分)按拼音写汉字

zàng tútà ________胞糊________糟________ gēng bō ________地________种 8. (4分)多音字组词 挨āi________ái________ 藏cáng________zàng________ 9. (3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rè huǒ cháo tiān jìn xīn jìn lìgān gān jìng jì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3分)写出近义词 糊涂—________ 糟蹋—________ 带领—________ 11. (2分)写出反义词 糟蹋—________ 平平展展—________ 12. (6分)形近字组词 译________ 糊________ 涂________ 泽________ 湖________ 途________ 13. (4分)选词填空 节气气节 ①种田必须注意________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 ②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他重________,曾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感激感动

《菩萨兵》(苏教版三年级第六册)_1

《菩萨兵》(苏教版三年级第六册) 教材分析: 《菩萨兵》一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学情分析: 《菩萨兵》这篇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学生在理解上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文中的一些句子,含义比较深刻,除了字面的意思之外,还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例如“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通过朗读、想象等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设计与意图: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菩萨兵》。我们知道,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又无所不能的神。那么,请同学们猜猜看,“菩萨兵”是什么意思? 2、学生交流。 3、师:“菩萨兵”是一个了不起的美称。让我们带着称赞、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课题。 4、师:那么,什么样的兵能称之为“菩萨兵”呢?着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阅读能力的一个标志是能否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一环节就是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通过猜测和满含感情地读课题,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 二、复习词句 1、检查字词读音。 出示:藏民春耕糊涂怨不得糟蹋挨饿露面不饶人热火朝天尽心尽力干干净净平平展展 2、指导写“藏”。 3、检查长句子朗读。 出示: ①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②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

《菩萨兵》教学设计

《菩萨兵》教学设计 【课题】 《菩萨兵》语文三年级 【教材简解】 文章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关心与爱护的故事。红军战士们以实际的爱民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赖与感激,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文章虽语言朴实,却饱含真情;既详略得当,又刻画典型人物。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和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明白藏族同胞称“菩萨司令”、“菩萨兵”的原因。 2.难点:理解“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等句子的含义。 【设计理念】 本课的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暗含文章的中心,理解课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在教学中,从读懂课题开始,紧扣课题,设置疑问,逐步深入,最后回归整体:理解最后一自然段。 在精读过程中,突出情感主线,吸引学生入情入境,创设多样形式,留足充分时间,让学生朗读、体会、感悟。 通过练习复述故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让学生能综合理解、积累、运用文中的语言。配合文章插图,回归整体把握,升华情感。 【设计思路】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故事发展的历史背景,理清文章思路,初步理解内容,从整体上感知内容。 2.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3.读写结合,用书面表达的形式体会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军民鱼水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菩萨”是怎样的吗?(板书:菩萨)学生交流。(比喻心肠慈善,救苦救难的人。) 2.请大家说说自己对“兵”的理解。(板书:兵)大声朗读课题。 3.质疑:“菩萨兵”是谁?为什么要称他们为“菩萨兵”?什么样的兵能称为“菩萨兵”呢?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扣住课题,通过质疑和满含感情地读课题,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提醒注意:藏族(二字都是平舌音),“菩萨”、“糟蹋”、“糊涂(第二字都要念轻声)”,“饶”(声母为r)等字词的发音。 2.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藏民春耕一段糊涂糟蹋怨不得平平展展 挨饿露面同胞播种翻译不饶人尽心尽力 2)师生共同理解部分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提醒注意长句子的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评-7菩萨兵_苏教版

7 菩萨兵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看拼音,写词语。 fān yìhútu 1.西藏.(zànɡcánɡ)的布达拉宫收藏.(zànɡcánɡ)着大藏.(zànɡcánɡ)经。 2.你得.(děi déde)把心得.(děi déde)体会写得.(děi déde)具体些。 3.藏民们一听军队来了,谁也不敢露.(lùlòu)面,只能躲进深山里露.(lùlòu)宿。 4.我家和奶奶家紧挨.(āiái)着,所以妈妈爸爸不在家时,我也不会挨.(āiái)饿。 三、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 例: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土地整治得() 钢笔字写得() 桌椅摆放得()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尽:①完;②所有的;③全部用出;④达到极端;⑤用力完成。 1.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2.他的事迹在厂里尽.人皆知。() 3.老师交待的任务,我们要尽.善尽.美地做好。()

4.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 5.在工作中,他非常尽.职。() 句子模块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 六、课外阅读。 关怀 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等同志的带领下,击溃拦截之敌,向陕北挺进。 一天下午,部队正在赶路,一个伤员忽然倒在路旁,起不来了。贺老总知道后,立即下马跑过去看望。 “快上马吧,小鬼!”贺老总说着,就把马背上的背包等东西卸了下来,然后用手去扶那个伤员上马。那个伤员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叫他,吃力地睁开眼睛,一看是贺老总,就喃喃地推辞:“不行……不行,这是您的马……” “不,这是革命的马,谁需要,谁就可以骑。”

《菩萨兵》教案

---------------------------------------------------------------范文最新推荐------------------------------------------------------ 《菩萨兵》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1 / 8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后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范文最新推荐------------------------------------------------------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 (2)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3)齐读词语。 (4)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糟蹋、翻译、糊涂、热火朝天 3.各自轻声读课文一遍。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分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习评议。 读讲第1自然段 3 / 8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7课菩萨兵苏教版

第七课《菩萨兵》练习 一、我能写词语。 hútu bào yuàn bō zhǒnɡzànɡ mín xiàn duàn tónɡ bāo ( ) ( ) ( ) ( ) ( ) ( ) 二、我会组词。 胞()糊()译()涂() 泡()湖()择()途() 三、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词语。 例: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土地整治得() 钢笔字写得() 桌椅摆放得()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菩(pú pó)萨怨(yuān yuàn)不得糟(zāo zhāo)蹋 饶(ráo láo)恕挨(āi ái)饿结(jié jiē)果子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A完;B所有的;C全部用出;D达到极端;E用力完成。 1.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2.他的事迹在厂里尽人皆知。() 3.老师交待的任务,我们要尽善尽美地做好。() 4.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 5.在工作中,他非常尽职。() 六、按要求改句子。 1.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改为陈述句) 。 2.我们要尽心尽力地把种播好。(用划横线的词语写句子) 。 3.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改成“把”字句) 。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 () A、我们在藏民居住地播种,要让种子长成庄稼,有好收成。 B、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2.下面的句子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 A、无可奈何的语气 B、关切的语气 C、发自内容的赞美 (1)“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2)“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啊!”()(3)“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八、阅读 一天,朱德同志把翻译找来,对他说:“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朱总司令说:“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 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第二天的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对大家说:“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开完会,朱总司令就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几天以后,藏族同胞得知这一消息,一个个悄悄地返回了家园。当他们看到红军把院子打 扫得干干净净、把土地整治得平平展展的时候,全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1)朱总司令的办法是。 (2)朱德同志说这段话的时候,心里一定非常________,他一方面担心藏胞__________,另一方面担心春耕。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德同志。 (3)“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是说朱德和他所领导的红军队伍。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课 菩萨兵

《菩萨兵》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课文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是训练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理解朱德总司令的话,感悟“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鱼水深情。 [设计理念] 《菩萨兵》这篇课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学生在理解上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文中的一些句子,含义比较深刻,除了字面的意思之外,还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例如“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课前,我让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资料,如:红军为什么长征?长征路上有哪些困难?朱德是个什么样的人?西藏气温特点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交流预习收获,其中包括字词句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查阅的有关资料,为理解课文奠定一定的基础。再通过朗读、想象等理解课文内容,并让学生学习反问句、叠词、省略号等语言表达形式,使整个课堂体现省时高效的良好效果。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预习收获: 离上课还有十分钟的时间,根据我们共同提出的预习提示,互相交流

一下预习收获。 一、导语: 1、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齐读课题。 2、理解菩萨;菩萨兵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这节课一起走进 课文去感受一下。 二、检查预习: 1、打开书43页,同位互相读课后第3题地词语 2、屏幕:菩萨糟蹋糊涂 这几个词从发音上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课文中藏着两个多音字,在预习时发现了吗?(藏、挨) 学习书写生字“藏”:师范写→生描红→生练写。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给学生总结的方法。 4、小结 三、精讲感悟: 1、同学们,课题是《菩萨兵》,快速找一找,这个题目出自文中哪 句话? 2、屏幕:“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这是藏民说的一句话。为什么把司令和兵比作自己最信仰的菩萨呢? 3、请大家默读课文2-8段,划出有关句子,在旁边写下体会。 4、学生交流: A、屏幕:“这么多天了,藏族同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7菩萨兵第一课时

7 菩萨兵 主备教师:刘应超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 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读讲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出示: 菩萨糟蹋藏族一段同胞反动朱德翻译糊涂 不饶人哪怨不得春耕挨饿播种干干净净 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讲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菩萨兵》 教学设计

第七课《菩萨兵》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 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读讲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出示: 菩萨糟蹋藏族一段同胞反动朱德翻译糊涂 不饶人哪怨不得春耕挨饿播种干干净净 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讲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说对“长征”、“藏族”的理解。 3、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感情。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菩萨兵》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菩萨兵》同步练习(I )卷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共24题;共99分) 1. (3分)读俗语,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 例:打开天窗说亮话。直言不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巴掌拍不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水不忘挖井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屋漏偏逢连夜雨。 2. (3分)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 木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网络丰富多彩,怎能不让我们大家恋恋不舍呢?②难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4. (5分)抄写词语。 深渊凝视履行 5. (4分)选字填空。 蔽避

6. (6分)写出带下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几个日本人闻听此言,恼羞成怒。_____________ ②今天的晚报登了一条重要新闻。____________ ③走进公园,人们就闻到阵阵花香。_____________ ④父亲的两巴掌不由分说地抽在我的脸上。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来了,柳树抽出嫩绿的枝条。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棉衣服下水后就容易抽。 7. (5分)按拼音写汉字 z a ng _________ 胞 g e ng _________ 地 8. (4分)多音字组词 挨a i _______ a i _____________ 藏c a ng _______ z a ng ____________ 9. (3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r e hu o ch a o ti an g a n g a n j 1 ng j 1 ng 10. (3分)写出近义词 糊涂一__________ 糟蹋一__________________ 带领一__________ 11. (2分)写出反义词 糟蹋一__________ 平平展展 12. (6分)形近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第7课

三年级语文第7课《菩萨兵》 ————大集备教案 主备教师:任慧丽执教教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读讲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标出自然段顺序号。)出示: 菩萨糟蹋藏族一段同胞反动朱德翻译糊涂 不饶人怨不得春耕挨饿播种干干净净 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深化情感 .刚才,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其中“藏”这个字特别难写,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写。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谁来交流一下?联系课文,由“藏”字你能想到哪些词语?“藏民”就是藏族的人民,为

什么还会称藏民为“藏胞”呢?课文中谁把藏民称为“藏胞”?藏胞又把朱总司令带领的红军称为——(生再齐读课题)《菩萨兵》。藏胞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出示第9自然段,生齐读) (一)合作探究 1.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朱德司令和红军是菩萨兵的词语和句子,一边读一边想,用心体会,可以写下批注。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点拨。 (二)交流展示,精讲点拨 1.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语句,点拨引导: 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⑴“怎么受得了呢?”是什么意思?把原句换成“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表达效果一样吗?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⑵从朱总司令的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⑶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朱德司令对藏胞的担心和关爱吗?(指名读,齐读) 出示:“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⑴谁来读这句话,你从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想想朱德司令担心什么? ⑶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司令?学生回答后指名朗读。 ⑷这么好的司令,为什么藏胞一见就跑呢?谁能联系上文来说说。 ⑸教师过渡:怪不得翻译回来对朱德同志说——师引读第4自然段。(出示第4自然段)谁再来读读翻译对朱总司令说的话?(指名读) ①如果你是藏胞,你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要跑吗? ②你们能结合自己看过的电影电视设想一下,藏胞都吃了反动军队哪些苦头? ③同学们,这里的“乌云”是指谁呀?为什么说是乌云遮住了他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菩萨兵_苏教版

第七课菩萨兵 教案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教学目标】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

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知识与技能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学会认读4个生字,能够书写10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难点】 体会藏胞对朱德总司令、红军战士的感激之情。

《菩萨兵》_1

《菩萨兵》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这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故事。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二、教学第一自然段自己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1、藏胞们为什么要躲红军呢?(害怕)他们害怕到“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引读)你怎么读这句话。2、这下可急坏了朱德总司令。朱德急到什么程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急坏)藏民的躲藏并没有影响红军的休整,为什么种总司令却急坏了?(担心藏民在深山受苦)试试把朱德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3、红军长征历经了两万五千里,一路上翻山越岭,还要与敌人周旋,十分的疲累,当他们来到这里想休整一段时间,却被当地的藏族同胞误解,以为他们与反动军队一样,藏民们都躲进了深山,这可怎么办呢?三、教学2~5自然段自读课文2~5自然段,你能从朱德总司令和翻译的这两次对话中感受到什么?1、“这么多天了,藏胞们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换个说法怎么说?哪种说法效果更好,更能表达出这是朱总司令着急的心情?谁会读长时间呆在深山,吃住条件都十分恶劣,朱德同志担心藏胞们受不了。说这句话时,朱总司令带着什么样的感情?(着急、担心、关切)我们读的时候也

要带着这样的感情。你能试着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吗?2、听了这样的话,翻译带着几个红军战士进山去找藏民们,过了大半天才回来。他对朱总司令说了什么?指名读翻译为什么要叹气?(没有成功劝他们回来)为什么会说藏胞“真糊涂”?(不知道红军跟反动军队不一样)“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这句话怎么理解?藏民同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当红军到来时他们又误认为是反动军队又回来,藏民对红军不了解。3、当翻译回来报告说,藏胞一见红军就跑,埋怨他们糊涂时,朱总司令有没有责怪的意思(没有)朱总司令不仅没有责怪藏胞,而且还表现出深深的体谅。他是怎么说的?4、这些话里的那一句能看出朱总司令很理解他们?(这也怨不得他们……)指导朗读5、这一次朱总司令没有再派人去找藏胞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帮藏胞把地……(引读)6、前一次急得是担心藏民们在深山受苦,这一次急的是什么?(节气不饶人,怕耽误了藏胞的“春耕”,来年就要挨饿了!)可见总司令急藏胞所急,想藏胞所想,十分关心藏胞的疾苦。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分角色朗读2~5自然段四、教学6~7自然段我们的红军和欺压百姓的反动军队是不一样的,为了让藏民们能回来,为了能改变藏民们对红军的认识,朱德总司令动员红军战士们为藏民们进行春耕。在春耕动员会上,朱德同志说了这么一番话:指名读1、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可以怎样读?并且说出你的理由A、“像种自己的地一样”是什么意思?(朱总司令要求红军把藏族同胞当亲人一样看待)“尽心尽力”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在春耕时不能有一点马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