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句式转换复习教案.doc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句式转换复习教案.doc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句式转换复习教案.doc

一对一学生个性化教案

授课时间: 2015.4.12 备课时间: 2015.4.5 年级 : 小六课时 :2 学员姓名 : 李毓洁

课题 : 句式转换

1. 掌握句式变换原则

2. 掌握各种句式变换类型

难 1. 各种句式变换的具体操作步

骤点 2. “双重否定”

重 3. 反问句和陈述句的句式变换

教一、阅读作业检查及复习,

二、各种句式的变换

1、变换句子原则: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2、“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变换。

①改“把”字句:先找出动作的对象,将它提到动词的前面,并在动作对象前加上“把”字(例题讲解)

②改“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得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

学面加上一个“被”字。(例题讲解)

3、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及①陈述句改反问句:原句中的一处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句首或句中加上“怎

内么”“难道”或“什么”等,句末加上“吗” 、“呢”,句号

改问号。(例题讲解)容

②反问句改陈述句

去掉“怎么 ----呢”、“难道----吗”“什么----呢”等处,肯定改否定或

否定改肯定,问号改句号。(例题讲解)

4、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变换。

①双重否定句是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语气比肯定句更强。

②互换方法:肯定句加两个否定词:“不得不”“不能不”或“非----不可”等。

反之则去掉否定词。(例题讲解)

5、引述句与转述句互换

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a、人称的转换 b 标点符号的变化 c 指示代词的变换 d 句

式的变化 e 某些特殊动词的变换

②间接引语改直接引语:同样需遵守以上五个方面。(例题讲解)

6、扩句与缩句

①扩句: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语

②缩句:先把句子分成“谁” “做什么”或者“什么” “怎么样”两部分;其次,找

出每一部分的主干词;去掉修饰部分,不能删除“着”“了”“过”等词,再把主干教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例题讲解)

三、例题讲解

骤1、“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及狗敏捷地跑上来,吃完了白鹅的饭。

改把字句:

改被字句:

2、陈述句与反问句互换:

(1)、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改反问句:

(2)、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反问句: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陈述句:

(4)、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改陈述句:

(5)、我们怎么可以随便毁坏自然资源呢?

改陈述句: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1)、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我承认父亲是对的。

(2)、1934 年 10 月,红军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3)、在读《小松鼠》一课时,我们叹服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传神的描写。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互换:

(1)、爷爷说:“请你给我念一段报纸吧。”

(2)、妈妈说:“你讲讲这件事怎么办?”

(3)、陈伯伯说:“这件事情怎么会是我干的?”

(4)、老师说:“请你到办公室把我的教案拿来。”

(5)、诸葛亮说他不敢跟都督开玩笑。

(6)、爷爷说那清白的梅花玷污不得。

(7)、诺贝尔说他为自己所作出的决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轻松。

5、扩写与缩写

(1)、游客们走进风景区。(扩写)

(2)、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缩句)

(3)、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缩句)

6、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草塘美如画。我的心里感到无比兴奋和激动。

(2)、我们把铁路修建成功。我们能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3)、他做生意很讲究商业道德。他能取信于人。

(4)、我们不自觉保护环境。我们将来生存的环境将不堪设想。

(5)、天气变得更炎热了。我们应该多参加户外运动。

四、实战演练

(1)、江枫不禁感叹道:“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将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2)、小鸟在树上喳喳地叫。(用拟人的形式扩写)

(3)、周幽王及时派人点燃了烽火。诸侯们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4)、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用比喻的形式扩写)

(5)、他用慈祥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锅炉和刚吊上甲板的大木箱。( 缩句 )

学管师签字:学生签字: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八、直接叙述与转述 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六年级句式转换集锦

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二)反问句变陈述句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word完整版)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词语填空 一、用“静”字组成不同的词语,根据下列语境填空,不能重复。 1.山谷里一片(寂静),偶尔可以看见一群归鸟从云领掠过。 2.她(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雨幕中那片水淋淋的嫩绿。 3.听了鲁迅先生的话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4.我躺在草地上,觉得夜晚的草地格外(静谧),远处,一只知了发出了清脆的叫声。 5.哀悼仪式开始了,烈士墓前一片(肃静)。 6.指导员(冷静、镇静)地指挥大家抗洪救险。 7.明朗的月光照着古朴的小镇,让这里的夜色显得分外(宁静)。 8.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9.上课了,老师一走进教室,同学们顿时(安静)下来。 10.月光正照在盲姑娘(恬静)的脸上。 二、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语,根据下列语境填空,不能重复。 1.这么重要的会议,你(竟然、居然)敢迟到? 2.夜已深了,老师的办公室里(依然)亮着灯。 3.天气预报说,今天晚上有雪,晚上(果然)下起了大雪。 4.今天,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忽然)下起了大雨。 5.真想不到平时老实的他,(居然、竟然)成了小偷? 6.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7.黑板上(赫然)写着答案,你却看不到! 8.从他的言谈举止来看,这件事(显然)是他做的。 9.听了“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我很感动,鼻子(陡然)一酸,像要哭出来。 10.他太骄傲了,考试得了90分就(飘飘然)了。 11.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有些(茫然)了,不知怎样走出困境? 12.面对敌人的屠刀,方志敏(坦然)面对,他的这种爱国不怕牺牲的精神谱写一首英雄的赞歌! 三、用“密”字组成不同的词语,根据下列语境填空,不能重复。 1.这是一次(秘密)行动,绝对不能向外透露半点消息。 2.相关领导对这次行动计划考虑得非常(周密),成功打掉一家黑网吧。 3.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要求工程一定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 4.我军(严密)监视敌人的一举一动,不容一只苍蝇进入我军阵地。

最新小升初语文句型转换专题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小升初语文句型转换专题经典练习题及答案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经典练习:(反问改陈述)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参考答案 1、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看了比赛。 7、你去上体育课。 经典练习:(陈述变反问)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参考答案: 1、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二、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经典练习:(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参考答案 1、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他明天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三、缩句 1. 要知道写的是什么。明确句子主干,谁干什么?谁怎么样 2. 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五年级语文句式转换练习题及答案

句式转换练习题答案 练习:反问句变陈述句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忘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需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练习:陈述句变反问句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运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练习: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握迷住了。我被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大风卷起的尘土把握的视线遮住了。我的视线被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 4、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 经过一千多次的实验,爱迪生终于把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找到了。 经过一千多次的实验,做灯丝的材料终于被爱迪生找到了。 练习:扩句、缩句 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缩句) 话蕴含着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缩句) 红四团取得了胜利。

3、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缩句)老师讲了故事。 4、海鸥飞过海面。(扩句) 一群群海鸥飞快地飞过平静的湖面。 5、同学们做作业。(扩句) 所有的同学们在教室里安静地做数学作业。 练习:双重否定句、肯定句互化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2、山坡下的每一块地都被大水淹没了。 山坡下没有一块地不被大水淹没的。 3、爹妈都不在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爹妈都不在家,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4、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你一定知道这件事。 5、为了学业,李平不得不边打工挣钱边学习。 为了学业,李平只能边打工挣钱边学习。

句式转换练习题

句式转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白句式转换的分类、特征。 2、掌握句式转换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述句与转引诉句的转换 2、肯定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教学流程: 1、把被转换 2、肯否转换 3、陈反转换 4、引转转换 教学过程: 一、随机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大家是那个班的。请你完整的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师:难道你们不是六年级的吗?老师的意思是:我们是六年级的。 孩子们可见,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句式转换”(板书句式转换) 二、自主探究: A、把字被子句的转换 出示例句:战士们把敌人消灭了。 “把”或“被”前后两个词语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找出施动者:战士们受动者:敌人

请同学说一说你们的方法。 施动者和受动者的位置换一下,其他不变。 把字句和被字句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今天你就像大家展示一下的才华吧!请看下一题 出示: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蓝蓝的天空遮住了 我渴望已久的这本书被爸爸买回来了。 看来太简单了,都没难住大家,那我的使出我的杀手锏了。 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再改成“被”字句:(提醒学生注意读题) 1、我写完了作业。 2、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 3、小喜鹊在白杨树上搭了窝。 小喜鹊把窝搭在白杨树上。白杨树上被喜鹊打了窝 看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大家都掌握了。那我们一起去继续探讨下一关: 请看这句话:我们难道不应该好好学习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反问句是什么?反问句就是问中有答 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这又是一个什么句。陈述句。其实呀这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句式转换:出示 B、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同学们老师想提醒大家一点,陈述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所以我们在句型转换时一定要小心哦!请同学们说说这个怎么改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推荐文档

句式转换大全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你看了比赛。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之句型转换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之句型转换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通过学习,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几种句子的类型。 2.通过复习,能掌握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3.通过复习,能掌握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的方法; 4.通过复习,能掌握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的方法。 复习重、难点: 通过复习,能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能进行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 复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游?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一句话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老师今天也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a、走进六(3)班,我认识了许多爱学习的好孩子。 b、这里的学习氛围是你们喜欢的吗? c、危险!快走开。 d、我们的校园环境多美呀! (从老师读的语气中,你能告诉我这几个句子的类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3.小结: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谁”或“什么”,另一部分是“是什么、怎么样或做什么”。按句子的用途和语气,一般分为四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课件出示) 二、练习归纳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句子这一部分你都遇到过哪些题型,你积累了哪些成功的小窍门?谁来汇报?)

1.学生归纳 2.教师小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句式互换(课件出示)(把字句与被字句,反问句与陈述句、双重否定句,直接叙述与转述等的互换。) 三、复习 (一)复习扩句和缩句。 1.出示例句:脸蛋印着酒窝。 (可爱的)脸蛋印着(迷人的)酒窝。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2)每人举出1~2句相关的缩句和扩句的句子。 3小组汇报,我能行:(让学生出来投影两个句子) 4.小结: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修饰的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在句子中找出“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去掉附加成分,留下句子主干。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扩句和缩句的方法,非常好,那现在接下来我们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请同学们看屏幕。 (二)复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1.复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例句引路: 我们是小学生,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改为陈述句)

小学五年级语文句型转换练习

小学句式转换练习题汇编 一、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转述句 1、妈妈对小明说:“放学后,我来接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对我说:“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对小红说:“别泄气,我来辅导你复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英对妈妈说:“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老师说:“老师,请您相信我。我会进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六年级语文必考知识:3类句式转换解题方法与练习(附答案)

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被动句)(把字句) 浓墨似的乌云一下子遮黑了半边天。(被动句)(把字句) 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是多么幸福啊!(陈述句) 乌鸦的翅膀不能够挡住太阳的光辉。(疑问句) 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反问句) 你们可以小点声说话吗? (祈使句) 伟大的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感叹句) 激光全息缩微胶片的存储量大得惊人。(感叹句) 这是多么感人的事迹啊!(陈述句) 请你把字典借给我用一下。(疑问句) 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就是这样走着的。(反问句) 难道你就想不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陈述句) 答案: 我们很快就把新的技术学会了。 新的技术很快就被我们学会了。 浓墨似的乌云一下子把半边天遮黑了。 半边天一下子被浓墨似的乌云遮黑了。 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很幸福。 乌鸦的翅膀能够挡住太阳的光辉吗? 青少年难道能没有理想吗? 小点声说话! 伟大的祖国是多么美丽、多么富饶啊! 激光全息缩微胶片的存储量大得多惊人啊! 这是感人的事迹。 你能把字典借给我用一下吗? 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难道不就是这样走着的吗? 你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把下面的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春风吹绿了田野。 是春风吹绿了田野。 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答案: 这个真实的故事难道不使我深受感动吗? 我们难道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吗? 春风难道没有吹绿了田野吗? 难道不是春风吹绿了田野吗? 我们难道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吗? 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练习与答案: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少先队员难道不应该讲文明,有礼貌吗?

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复习

六年级语文句型转换复习 教学要点: 句式变换是小综合性质的语言运用题,须有一定的语法基础,但主要的是语感和运用。此类题目都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根据要求不同,分两种形式。一是明确规定将句子改变成某种句型。二是不提供变换的句型,但提供了变换句子开头的词或短语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几种句子的类型。 2、通过练习,能够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能扩句和缩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进行几种句型之间的转换。 难点:了解句型的特点。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陈述句和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2、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 3、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4、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应考点】 (一)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1、了解三种句式的特点: 陈述句:主语+动词+宾语 把字句:主语+把+宾语+动词 被字句:宾语+被+主语+动词 2、【链接考题】 例:陈述句: 我们征服了洪水。 把字句:我们把洪水征服了。 被字句: 洪水被我们征服了。 3、方法: ①、先找出句中的动词,将句子分成若干部分。

②、按照不同句式的词语顺序将词语重新排序。 4、练习:按要求改变句式 ①、乌云遮住了太阳。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②、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改成把字句: ③、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改成被字句: (二)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例如:难道这件事我做错了吗 怎么把陈述句变成反问句呢 陈述句变反问句,在句首加上“怎么”、“难道”等,句末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问号。如果有否定词的去掉否定词,没有否定词的加上否定词(无、不、没有等)。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感情更加强烈。反问句改陈述句也是同样的方法。 【链接考题】 练习:把下面的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2、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3、他不是一个坏孩子。 4、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帮助他。 5、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6、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怎么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呢 7、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怎可一日不读它呢

五年级句式与转换练习题1

五年级句式与转换练习题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 方法: 1.陈述句改反问句,在句子中加上“难道+不+吗”;“怎么+不+呢?”;“怎能+不+呢?”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删除句子中的反问成分,问号改为句号。读改好的陈述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与原句相同。 练习题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了吗? 2.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3.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5、小孩掉进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6、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7、为爸爸找到了病因——二氧化硫过敏,我怎能不高兴呢? 8、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9、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10、雄伟的长江、黄河哺育了我们,我们怎能不爱它呢? 11、没有哪一个同学说李医生不是好人。 (二)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第三人称转述) 一般方法:1、提示语部分一般不变,祈使句式,疑问句式做合理的变换。 2、将:“”改为, 3、若直接引语中只出现了一个人称,而且这个人称就是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人,只要将这个人称改为“他(她);若直接引语句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人称,而且这两个不同的人称分别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两个人,那么要将代表提示语的第二个人的人称用提示语中的名称代替,将代表提示语中第一个人的人称用“他(她)”代替 练习题 1.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2.赵王对蔺相如说:“你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3.李明对老师说:“我叫李明,是从重庆转来的。” 4.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品。” 5、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改为直述句) 6、老师对小丽说:“你这么做是不对的。” (三)缩句和扩句 缩句方法:1、找出主要动词。 2、删除句子中“的”“地”前,“在”“从”“得”后的修饰成分。把句子中的修饰词语,即所谓的枝叶尽可能全部去掉,不能去一点,留一点。 3.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4.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句子是否保留了“名+动”或“名+动+名”的形式。 5.句子中的“着、了、过”和“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可能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小学六年级各种句式相互转换综合复习练习题

句式的相互转换 句式转换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成另一个句子,而意思不变。由于表达方式不同,在语气、语意、情调上也有所不同。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句式变换主要有四种: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直接引用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1 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转换 反问句在语气上比陈述句更加肯定有力,既能强调,有能表达强烈的感情。陈述句变换成反问句时,可加上“什么”“难道”“岂”“怎么”;句末可加“吗”“呢”等;句中应加否定词,句末将句号改为问号。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方法则相反。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时也把陈述句变为感叹句。变换的方法是在: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感叹句变陈述句则相反。 例如:1) 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陈述句)2) 美丽的草原难道不让人陶醉吗?(反问句) 3) 美丽的草原真让人陶醉啊!(感叹句) 2 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换 肯定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有“是”“有”“一定”“都”等。否定句中表示否定的词有“不”“没有”“否定”等。 例如:1) 这支铅笔是我的。(肯定句)2) 这支铅笔不是我的。(否定句) 肯定的意思还可以用否定的句式来表达,有时只将表示肯定意思的词置换成“否定词+该词的反义词”的形式。虽然表示的意思差不多,但在词义上有轻重强弱之分。一般同一个意思用这样的否定句表达,语意要轻些弱例如:1) 你这样做很对。2) 你这样做很不错。 双重否定句:肯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句式表达,有时用两个否定词,表示双重否定。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语气比肯定更重一些。 例如:1) 这本书是我的。2) 这本书不可能不是我的。肯定和否定的意思都可以用反问语气来表达。“肯定+反问”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反问”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 例如:1) 朝鲜人们忘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恩情。2) 朝鲜人们怎么会忘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恩情呢? 3 “把”字句、“被”字句的转换 “把”字句中的“把”字有对动作的接受者加以处置的意思。而“被”字句中的“被”字要说明的是动作的接收者接受到了什么动作。“把”字句强调的是动作的结果,“被”字句强调的是动作的施行者。在运用时,我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句式。例如:乌云把星星遮住了。(“把”字句)星星被乌云遮住了。(“被”字句) 4 直接引用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把某个人说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引用;把某个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叙述。 “直接引用”与“间接转述”做好以下几点: (1)改换人称。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如果有第二人称,改为具体人称。(2)改换标点符号。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

小学语文各种句型转换练习题(六年级)

小学语文各种句型转换练习题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8、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9、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10、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凡卡在信中写道:“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爸爸让妈妈去把行李拿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她问我们想不想去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缩句 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之转换句式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之转换句式 转换句式 1、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改为否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 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0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16、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改为反问句) 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改为反问句) 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23、我完成了这幅作品。(改为感叹句) 24、我做成了这个试验。(改为反问句)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 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 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 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改为反问句) 32、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 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 3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 3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 3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3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3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9、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40、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 41、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改为反问句) 4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4、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改为双重否定句)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和答案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含答案】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 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 三、缩句 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 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 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四、修改病句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成分残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句型转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6.难道还能设什么法反抗吗? 7.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8.世界上还有几个居中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9.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 10.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北京的春节过得很热闹。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三、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1.男孩说:“亲爱的猫咪,你可得帮我的忙啊!”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六(1)班,获得了冠军。” 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5.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6.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7.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8.父亲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 9.老班长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10.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不想去看?” 四、缩句 1.他垂头丧气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3.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5.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五年级语文上册句式变换专项练习

五年级下册语文分类复习之句式变换专项练习 一、将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 1、使臣认出了文成公主。 2、他向学生宣布了实验的结果。 3、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4、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 二、将下列句子改成被字句。 1、孩子们捡起漂亮的贝壳。 2、他那亲切的话语融化了我小小的心。 3、森林爷爷打败了妖魔。 4、伯父买下全筐的柚子。 三、改为陈述句: 1、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4、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5、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 6、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能帮得了忙? 7、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8、遇到困难,我们难道应该退缩吗? 9、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干我走吧? 10、这有什么关系呢?

11、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们吧? 12、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13、对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 1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15、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16、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17、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18、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 19、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四、改为反问句: 1、这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2、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3、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4、一个梦想,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谁都会感动。 5、字典是我们无声的老师。 6、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不能伤害它。 7、今年是校庆60周年,我们不可能不激动。 8、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