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教案(单工序落料模).

02教案(单工序落料模).
02教案(单工序落料模).

商模典设计与制造於业教学瓷源库

'W* IWr * nMl nWhKtWrliig: whliilH rrmnirrm

任务一十字板单工序落料模的装配调试与维修

教案

任务名称:十字板落料模装配调试与维修

教学目标(以能力描述的目标):

完成十字板落料模装配与调试工作,使学生具备装配调试与维修单工序冲裁模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模架的装配与检测、凸、凹间隙调整、模具安装调试

教学设计:

1、任务引入,任务分析。

2、教师讲授十字板落料模装配调试与维修知识。

3、组织学生按组进行工艺分析,提出工艺方案,形成文件材料。

4、编写十字板落料模装配与调试工艺流程,

5、完成十字板落料模装配与调试工作。

6冲裁模具试冲时常见的缺陷分析与维修

教学资源:、

PPT

学习任务与学习成果:

授课班次:

课程执行情况:

板书设计十字板落料模装配调试与维修

完成十字板落料模装配与调试工作,使学习者具备装配、调试和修理单工序冲裁模的能力。

教学万法

1、读十字板落料模装配图;

2、编写装配工艺;

3、用机械固定法装配模具;

4、正确使用量具测量模具;

5、安装调试模具;

6、模具的缺陷分析与维修。

图3-1 十字板落料模装配图

1—上模座2—导套3—导柱4—螺钉5—圆柱销

6—圆柱销7 —模柄8 —螺钉9—卸料螺钉

10—垫板11—凸模固定板12—橡胶

13—卸料板14—圆柱销15—凹模

16—下模座17—凸模

教学内谷

讲授法案例

法分组讨论

法现场教学

法实践法

窃校具设计与制

造专业教学資簿

Hr 口丽 * niiOiiM 晡do iAMl

wiiiHriKiiiirtiig 2?4讣同』FKHIE*形成性内容检测

教学反思、总结

广西科技大学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单工序落料模的设计(很详细)资料

广西科技大学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 U型垫板单工序落料模的设计 系别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一分析冲裁件的工艺性 (3) 二确定合理工艺方案 (4) 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5) 四排样设计及材料利用率 (6) 4.1 计算毛坯尺寸大小 (6) 4.2 确定排样方案、计算材料利用率 (6) 五计算压力中心 (10) 六冲裁力的计算 (11) 七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2) 7.1 间隙值确定的原则 (12) 7.2 凸模、凹模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12) 八冲裁件主要零部件的选用 (14) 8.1冲裁零件的分类 (14) 8.2工作零件 (14) 8.3 定位零件 (15) 8.4 导向零件………...……………………………………………… ..15 8.5 支撑零件…………...…………………………………………… ..15 8.5 紧固零件.................................................................. ..15 九模具总装图.. (16) 10.1. 模架的选择 (16) 10.2. 上、下模座的选择 (17) 十压力机的选择 (19)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一.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 冲压件名称:U型盖板 冲压件材料:Q235 (碳素结构钢,屈服强度σs≥235MPa) 冲压件的表面粗糙度:查《简明手册》得,Ra值为6.3μm。 冲压件的尺寸未标注公差:尺寸精度的选择可参考老师所给要求GB/T15055-2007的m级查找。查找公差表后,各尺寸标注为:210±1.4 ,60±1.0 , 172±1.4 ,Φ12±0.4 ,140±0.7 ,120±0.55 ,R85.2 。 8.0-

垫圈单工序冲裁模设计导入

学习情景二:冲裁模具设计与制造Ⅰ——垫圈单工序冲裁模 一、导入 图示垫圈,如何生产? 若单件生产:可采用①手工钣金 ②线切割 ③ ④ 若批量生产:可采用模具进行冲压 那么,采用什么模具?何种冲压方式?答案就是采用冲裁模,分离的冲压方式。要理解此问题,先要了解冲压的变形过程。 (一)冲裁概述 冲裁: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基本工序:落料和冲孔。 冲裁模:冲裁所使用的模具叫冲裁模,它是冲裁过程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凸、凹模刃口锋利,间隙小。 分类:普通冲裁、精密冲裁

(二)冲裁变形过程 如右图所示,冲裁时,被加 工板料置于凹模表面上,凸模向 下,作用在板料上,板料在凸模、 凹模的共同作用下,板料受到凸 模、凹模的垂直作用力F,侧压力 N,摩擦力μN,μF。板料在此四 对力的作用下发生长度方向拉伸 (伸长)、厚度方向压缩,由于凸 模与凹模之间冲裁间隙的存在,即 一对F未作用在同一直线下,致使 板料还受到弯矩,从而产生弯曲并 从模具表面上翘起。 间隙正常、刃口锋利情况下,冲裁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如下图): 1.弹性变形阶段 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小于屈服应力。 2.塑性变形阶段 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大于屈服应力。 凸、凹模间隙存在,变形复杂,并非纯塑性剪切变形,还伴随有弯曲、径向拉伸、厚向压缩等变形。 3.断裂分离阶段 变形区内部材料应力大于强度极限。

裂纹首先产生在凹模刃口附近的侧面凸模刃口附近的侧面上、下裂纹扩展相遇材料分离 (三)冲裁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冲裁件质量:指断面状况、尺寸精度和形状误差 断面状况:垂直、光洁、毛刺小 尺寸精度:图纸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形状误差:外形满足图纸要求;表面平直, 即拱弯小 Ⅰ、断面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冲裁件断面质量 冲裁件的断面特征如右图所示: 圆角带a:刃口附近的材料产生弯曲和伸长 变形。 光亮带b:塑性剪切变形。质量最好的区域。 断裂带c:裂纹形成及扩展。 毛刺区d:间隙存在,裂纹产生不在刃尖, 毛刺不可避免。此外,间隙不正常、刃口不锋利, 还会加大毛刺。 2、冲裁件断面质量影响因素 (1)材料性能的影响 塑性好的材料:a、b、d大,c(断)小 (2)模具间隙的影响(如下图) 间隙小,出现二次剪裂,产生第二光亮带 间隙大,出现二次拉裂,产生二个斜度

衬片单工序冲裁模-冲模设计说明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衬片单工序冲裁模 专业: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1年 03月 2日至2011年 04月 03日

目录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二、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三、选择模具总体结构形式 四、排样设计 五、工艺计算 六、凹模的设计 七、凸模的设计 八、其它模具零件结构尺寸 九、模架的设计 十、模架的设计 十一、备注

衬片 t=1mm材料:08F 生产量:30万件/年 图一(衬片零件)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08F是冲压用钢板中沸腾钢的一种牌号(中国称08F,国际称CR1,日本称SPCC,德国用St12,前苏联用Br);08F中F指的是沸腾钢;08指的是含碳量万分之八;特性:强度低和硬度、塑性、韧性好,易于深冲、拉延、弯曲和焊接。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规则,并在转角有四处R4圆角,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 零件外形: 结论:适合冲裁 二、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的生产过程纯粹是一个落料,且形状简单,工件属中批量生产,根据经济性和工件的精度来考虑,采用单工序模就可完成任务。 单工序模的分析 单工序模又称简单模,是压力机在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冲裁模。 三、选择模具总体结构形式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导料板加固定挡料销定位的弹性卸料及上出件的单工序模。 四、排样设计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 图二(排样图) 两工件间的搭边:a=2mm 工件边缘搭边:a1=2mm 步距为:30mm 条料宽度B0△-=(D max +2a1)0 △ - =(60+2×2) 0 △ - =640 0.5 - 公式(1) 确定后排样图如2所示 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 η=A/BS×100% 公式(2)=1352.29÷(64×30)×100%=70.43% 查板材标准,宜选650mm×3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0张条料(64mm×3000mm),每张条料可冲100个工件,则η为: η=nA1/(LB)×100% =1000×1352.29/(650×3000)×100% =69.3% 即每张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69.3% 五、工艺计算 1.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 ⑴冲压力 落料力F总=1.3Ltτ公式(3)

工作任务单(单工序落料模).

工具钳工职业培训 姓名:课题一十字板单工序落料模的装配调试与维修 工作任务单 1.工作要求 (1)时间要求 应会训练教学环节准备操作检查验证总结时间要求(分) (2)任务描述 十字板落料模装配调试与维修 2.考核要求 (1)读十字板落料模装配图; (2)编写装配工艺; (3)用机械固定法装配模具; (4)正确使用量具测量模具; (5)安装调试模具。

十字板落料模装配图 1—上模座2—导套3—导柱4—螺钉5—圆柱销6—圆柱销 7—模柄8—螺钉9—卸料螺钉10—垫板11—凸模固定板 12—橡胶13—卸料板14—圆柱销15—凹模16—下模座 17—凸模18—定位销19—螺钉 十字板落料模具明细表 序号图号(标准号)名称数量材料热处理备注 1 CM1-1 上模座 1 Q235 2 CM1-2 导套 2 T10A 58~60HRC 3 CM1-3 导柱 2 T10A 58~60HRC 4 GB/T70.1-2000 螺钉M8×3 5 4 35 5 GB/T119.1-2000 圆柱销8×45 2 35 6 GB/T73-1985 螺钉M6×6 1 35 7 CM1-4 模柄 1 Q235 8 GB/68-2000 螺钉M6×15 4 35 9 CM1-5 卸料螺钉M8×55 4 35 10 CM1-6 垫板 1 45 43~48HRC 11 CM1-7 凸模固定板 1 Q235 12 CM1-8 橡胶 1 聚氨脂橡胶 13 CM1-9 卸料板 1 45 43~48HRC 14 GB/T119.1-2000 圆柱销8×40 2 35 15 CM1-10 凹模 1 T10A 58~60HRC 16 CM1-11 下模座 1 Q235 17 CM1-12 凸模 1 T10A 58~60HRC 18 CM1-13 定位销 3 45 43~48HRC 19 GB/T70.1-2000 螺钉M8×30 4 35

1.2六角铜片单工序冲裁模冲压工艺计算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教案 项目六角铜片单工序冲裁模 设计 班级教师孙岩志学期 4 组织 形式 每2-3人一组,分组完成课程类型一体化课时 6 学习 单元 六角铜片单工序冲裁模冲压工艺计算 专业能力目标(1)能够合理确定冲裁模具的间隙(2)能够合理确定工作零件的刃口尺寸(3)能设计排样图,计算利用率 (4)能计算压力中心 知识目标(1)掌握冲裁模具间隙的确定方法(2)掌握冲裁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3)掌握冲裁模具排样图的设计原则 任务 载体 案例:六角铜片工件图纸 教学重、难 点教学重点:冲裁模具间隙的确定、刃口尺寸计算以及排样图的设计教学难点:合理选择间隙值、计算刃口尺寸 主要教 具设备 材料 多媒体课件、单元设计、粉笔、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软件、六角铜片工件图纸等 教学过程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时分配资讯 1.根据已有的零件图,以及总体结构方 案,进行冲压工艺计算。 2.合理确定模具的冲裁间隙。 3.计算刃口尺寸。 4.计算冲压力。 根据零件特 点,依据老师所给 出的提示思考工 作任务。 10分钟

(50分)实施过程表现 任务方案完成情况 合计 拓展 根据所学知识,计算铁芯零件的冲裁间隙、刃口尺寸、冲压力及排样 主要知识点及操作一、刃口尺寸计算 (一)冲裁间隙 冲裁间隙:指冲裁的凸模与凹模刃口之间的间隙。一般指单边间隙。 单边间隙:指凸模与凹模每一侧的间隙。 双边间隙:指凸模与凹模两侧间隙之和。 1、影响冲裁间隙大小的因素 (1)冲裁件断面的质量要求 冲裁件断面上各区域分别为:塌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 塌角带:由冲裁开始时材料的塑性变形形成。间隙愈大,则塌角愈大。 光亮带:在材料被挤入凹模(或凸模挤入材料)时所形成。间隙适中时可获得较大的光亮带。间隙愈大,光亮带愈小,但间隙过小,则会造成两次断裂,形成两个光亮带。 断裂带:材料发生断裂所形成。断裂带在冲裁断面上形成粗糙的斜面。间隙愈大,断裂带愈大,但间隙过小,则会造成两次断裂,形成两个断裂带。 毛刺:由断裂时材料纤维的牵扯所形成。间隙愈大,毛刺愈长,材料塑性愈好,毛刺愈长。 案例分析 (2)冲裁件尺寸精度的要求 间隙过大,材料产生拉伸弹性变形,使制件的外形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内形尺寸大于凸模尺寸;间隙过小,材料产生过大的压缩弹性变形,使制件的外形尺寸远大于凹模尺寸,内形尺寸远小于凸模尺寸; 案例分析 (3)冲压力要求 间隙的增大,将使冲压力有所减小。 (4)模具寿命的要求 过小的间隙对模具寿命极为不利。 较大的间隙有利于减少材料对凸、凹模的磨损,则有助于提高模具寿命。 2、合理间隙值确定的原则 (1)当冲裁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或对断面质量无特殊要求时,从提高模具寿命、降低冲压

衬片单工序冲裁模冲模设计说明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衬片单工序冲裁模 专业: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1年 03月 2日至2011年 04月 03日

目录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二、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三、选择模具总体结构形式 四、排样设计 五、工艺计算 六、凹模的设计 七、凸模的设计 八、其它模具零件结构尺寸 九、模架的设计 十、模架的设计 十一、备注

衬片 t=1mm材料:08F 生产量:30万件/年 图一(衬片零件)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08F是冲压用钢板中沸腾钢的一种牌号(中国称08F,国际称CR1,日本称SPCC,德国用St12,前苏联用Br);08F中F指的是沸腾钢;08指的是含碳量万分之八;特性:强度低和硬度、塑性、韧性好,易于深冲、拉延、弯曲和焊接。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规则,并在转角有四处R4圆角,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 零件外形: 结论:适合冲裁 二、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的生产过程纯粹是一个落料,且形状简单,工件属中批量生产,根据经济性和工件的精度来考虑,采用单工序模就可完成任务。 单工序模的分析 单工序模又称简单模,是压力机在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冲裁模。 三、选择模具总体结构形式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导料板加固定挡料销定位的弹性卸料及上出件的单工序模。

四、排样设计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 图二(排样图) 两工件间的搭边:a=2mm 工件边缘搭边:a1=2mm 步距为:30mm 条料宽度B0△-=(D max +2a1)0 △ - =(60+2×2) 0 △ - =640 0.5 - 公式(1) 确定后排样图如2所示 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 η=A/BS×100% 公式(2) =1352.29÷(64×30)×100%=70.43% 查板材标准,宜选650mm×3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0张条料(64mm ×3000mm),每张条料可冲100个工件,则η为: η=nA1/(LB)×100% =1000×1352.29/(650×3000)×100% =69.3% 即每张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69.3% 五、工艺计算

单工序冲孔落料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冲孔单工序模 课程名称: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姓名:**** 学号:***** 学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工艺分析 (2) 三、工艺计算 (3) 四、设备选择 (4) 五、装配图及零件图绘制 (5) 六、参考文献 (5)

一、课程设计目的: 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及设计能力,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将来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工艺分析 1.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1)产品零件图如下图所示,材料为10钢,厚度为2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要在坯料上冲一个圆孔,可以采取挡料销和挡料板配合固定坯料。 零件图 2.由尺寸公差查表可知,冲裁件的公差等级不超过IT11级,冲裁后无需整修,也不用精密冲裁,用普通冲裁即可达到要求,保证了经济效果。 3.材料为10钢,含碳量为0.1%,属于软材料,对模具的要求不是很高,且满足冲压的一般要求。

三、工艺计算 1.冲裁间隙的确定 考虑到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使间隙增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最小的合理间隙值,这里采用经验法,取单边间隙t c %)10%7(-= mm t c 14.0207.0%7min =?== mm t c 02.021.0%10max =?== 2.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所冲孔尺寸为24.0026+φ,根据所给公差查表得凸模极限偏差mm p 014.0=δ,凹模极限 偏差mm d 014.0=δ,磨损系数5.0=x 凹模刃口尺寸0014.00014.0012.26)24.05.026()(---=?+=?+=mm x d d p p δ 凸模刃口尺寸 mm c d d d p d 017.00017.000min 4.26)14.0212.26()2(++=?+=+=δ 因为)(2min c c m zx d p -<+δδ,所以凸凹模精度合适。 3.冲裁力的计算 冲裁力:由N KLt F 8066038022614.33.1=????==τ 卸料力:N F K F q Q 40338066005.0=?== 推料力:N F nK F Q 80668066005.0211=??== 总冲裁力KN N F F Q Q 9392759F F 1≈=++=总。 四、设备选择 1.总冲裁力F=96KN ,查手册选则J23开式可倾压力机,压力机设备名称为JC23-16B ,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160KN ,公称力行程5mm ,滑块行程70mm , 最大闭合高度:160mm

单工序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单工序落料模具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工件简图 (2) 三、工艺分析 (2) 3.1 生产方案的制定 (2) 3.2材料分析 (3) 3.3精度分析 (3) 3.4操作与定位方式 (3) 四、工艺计算 (4) 4.1排样设计与计算 (4) 4.2料宽设计 (4) 4.3画排样图 (5) 4.4送料步距 (5) 4.5材料的利用率 (5) 4.6冲裁工艺力计算 (5) 4.7刃口尺寸计算 (6) 4.8凹模高度 (7) 4.9凸模长度确定 (7) 4.10选择标准模架 (7) 五.设备选择 (8) 六、装配图及零件图绘制 (8) 七、参考文献 (9)

一、课程设计目的 此次落料模具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巩固课本中学的知识,熟悉相关资料,理清设计思路,练习绘图及文献检索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在设计中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2)经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通过设计巩固相关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3)通过计算和绘图,学会运用标准、规、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等培养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 (4)如何选取合适的排样,,需要通过材料利用率、搭边值、步距的计算,从而选择最合理、最有经济效益的排样方案。 二、工件简图 材料为Q235,板厚为t=3mm,生产批量:大批量

三、工艺分析 3.1 生产方案的制定 冲裁工序可分为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和级进冲裁。 冲裁组合方式的确定应根据下列因素决定。 1生产批量:一般来说,小批量与试制采用单工序冲裁,中批量和大批量生产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 2工件尺寸公差等级:复合冲裁所得到的工件尺寸公差等级高,因为它避免了多次冲压的定位误差,并且在冲裁过程中可以进行压料,工件较平整。级进冲裁所得到的工件尺寸公差等级较复合冲裁低,在级进冲裁中采用导正销结构,课提高冲裁件精度。 3对工件尺寸、形状的适应性工件的尺寸较小时,常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对于尺寸中等的工件,由于制造多副单工序模的费用比复合模具昂贵,也常采用复合冲裁,但工件上孔与孔之间或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过小时,采用级进冲裁。 4模具制造、安装调整和成本:对复杂形状的工件,采用复合冲裁比采用级进冲裁为好。应为模具制造、安装调整较易,成本较低。 5操作方便与安全:复合冲裁出件或清除废料比较困难,工作安全性较差。级进冲裁较安全。 综上分析,对于一个工件,可以得出多种工艺方案。必须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选取在满足工件质量与生产率的要求下,模具制造成本低、

单工序冲裁模

单工序冲裁模是指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如落料模、冲孔模、切边模、切口模等 1.落料模 (1)无导向单工序落料模 图2.8.1是无导向简单落料模。工作零件为凸模2和凹模5,定位零件为两个导料板4和定位板7,导料板4对条料送进起导向作用,定位板7是限制条料的送进距离;卸料零件为两个固定卸料板3;支承零件为上模座(带模柄)l和下模座6;此外还有紧固螺钉等。上、下模之间没有直接导向关系。分离后的冲件靠凸模直接从凹模洞口依次推出。箍在凸模上的废料由固定卸料板刮下。 该模具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通过更换凸模和凹模,调整导料板、定位板,卸料板位置,可以冲裁不同冲件。另外,改变定位零件和卸料零件的结构,还可用于冲孔,即成为冲孔模。 无导向冲裁模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但安装和调整凸、凹模之间间隙较麻烦,冲裁件质量差,模具寿命低,操作不够安全。因而,无导向简单冲裁模适用于冲裁精度要求不高、形状简单、批量小的冲裁件。 (2)导板式单工序落料模 图2.8.2为导板式简单落料模。其上、下模的导向是依靠导板9与凸模5的间隙配合(一般为H7/h6)进行的,故称导板模。 冲模的工作零件为凸模5和凹模13;定位零件为导料板10和固定挡料销16、始用挡料销20;导向零件是导板9(兼起固定卸料板作用);支承零件是凸模固定板7、垫板6、上模座3、模柄1、下模座15;此外还有紧固螺钉、销钉等。根据排样的需要,这副冲模的固定挡料销所设置的位置对首次冲裁起不到定位作用,为此采用了始用挡料销20。在首件冲裁之前,用手将始用挡料销压入以限定条料的位置,在以后各次冲裁中,放开始用挡料销,始用挡料销被弹簧弹出,不再起挡料作用,而靠固定挡料销对条料定位。

圆形落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序言 落料模具可以制成圆形、长方形、多边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薄型零件,如果和其他冲压成形工艺配合,还可以制造形状极为复杂的零件。用落料方法来制造薄型件,生产效率高,节省材料,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好,精度较高,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拉深在汽车、航空航天、国防、电器和电子等工业部门以及日用品生产中,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说明书在设计圆形落料件的模具方面,通过分析和计算,详细的叙述了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通过选择相应的标准件和压力机,完成落料模的实体设计,并且对零件的技术适用性和经济价值进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出圆形落料件模具的特点和优点。 本设计中圆形落料件的加工简单,技术要求较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因此也成为落料件中应用最广泛的零件之一。 本产品的主要用途:可以制件进行小加工,即可变成玩具。 具体加工为人工加工,沿着上图所示黑色直线剪裁,剪裁宽度为0.5mm。加工完以后,磨掉零件的毛刺就可以了。完成后就是小朋友可以玩的拼装玩具。直径30.28mm够大,厚度0.5mm。这样很安全,小朋友不会吞下去,也不会太锋利刮伤手。

1、零件工艺性分析 1.1 零件图的分析 落料零件的结构图见以下图1-1: 图1-1 落料件结构简图 该零件为标准圆形落料件,其结构简单,冲裁时冲裁变形区形成较正常的纺锤形,因此适合冲裁加工。 零件的圆外形直径d=30.28mm,厚度t=0.5mm,其厚度较小,可以考虑采取一次拉深成形的工艺进行加工。拉深件圆角半径为R=2mm,相对于厚度t=0.5mm而言,圆角半径较大,有利于零件的成形,并且免去了整形工序。 冲裁件的内外形尺寸的经济公差精度一般在IT11级以下,落料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当冲裁厚度小于2mm的金属板料,其断面粗糙度Ra一般可达12.5到3.2um

单工序落料模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系别:模具设计与制造姓名: 学号: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3) 设计任务书 (4)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5) 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5) 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5) 四、工艺尺寸计算 (6) 五、冲压设备的选择 (7) 六、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8) 七、模具装配图 (18) 心得体会 (19) 结束语 (20)

、八— 前言 模具课程设计是CAD/CAM 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首选内容。其目的在于巩固《模具结构及设计》所学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学生在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模具零件结构设计、编写说明书和查阅参考文献等方面受到一次综合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本次设计中,本人的设计任务是根据一个座板的工件设计一副模具。本人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根据座板的结构设计计算各部分尺寸; 2、确定工艺方案; 3、由以上数据画出装配图。

设计任务:

、冲压件工艺分析 1、材料: Q235 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好的塑性,具有良好的冲压性 35-0.20 、 96-0.23已给公差,冲压生产出的零件精度能够符合零件精度要求。 3、工件结 构:结构简单,形状对称。 结论:适合冲裁 二、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确定 通过以上对该零件的结构、形状及精度的分析,并结合零件的生产批 量。该零件采用落料单工序就可完成冲压加工。 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单工序模冲压,所以本套模具类型为单工 序落料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采用条料,控制条料得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控制条料的 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 3、导柱、导套位置的选择 由于落料件的结构简单,大批量生产都使用导向装置。导向方式主要 有滑动式和滚动式导柱导套结构。该零件承受侧压力不大,为了加工装配 方便,易于标准化,决定使用滑动式导柱导套结构。 4、滑动式模架选择 由于受力不大,精度要求也不高,同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简化模具 结构,降低模具制造难度,方便安装调整,故采用后侧导柱导套式模架。 该模架可以三方面送料,操作特别方便。 5、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在选用卸料装置的形式时,需考虑出料方式是上出料,还是下出料。 卸料装置根据冲件平整度要求或料的厚薄来确定,对于冲件平整度要求高, 且料薄的宜用弹压卸料板。这样既可压料又可卸料,且卸料板随上模上下 2、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零件的尺寸精度 128 -0 0.26 、 64 -0.20

单工序冲裁模与复合冲裁模

《模具工程技术基础》电子教案[11] [课题编号] 2-1① [课题名称] 单工序冲裁模与复合冲裁模 [教材版本] 任建伟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模具工程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冲模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2、掌握单工序冲裁模的结构、工作过程、结构特点; 3、掌握复合冲裁模的种类、结构、工作过程、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能看懂冲裁模的装配图; 2、能根据冲裁模的装配图分析冲裁模的工作过程及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1、单工序冲裁模的结构; 2、复合冲裁模的种类、结构。 [分析学生] 由于模具装配图一般比较复杂,对学生而言要看懂冲裁模的装配图并分析冲裁模的工作过程及结构特点比较困难。 [教学思路设计] 将模具的基本结构分析透彻,以此为基础分析各种冲裁模具的具体结构。通过分解模具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冲裁模教学模型、图片、动画等。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策略:利用冲裁模教学模型和ppt的图片、动画演示,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及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复习: 1、冲裁工艺有哪些工序? 2、冲裁工序有哪些组合形式? ※导入新课:模具是冲压生产、塑料模塑生产、压铸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冲压件、塑件和压铸件等各种成形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与生产效率均与冲模、塑料模和压铸模的结构密不可分。本章要学习各类模具的基本组成、结构特点及

应用范围。首先学习冲模的基本结构。 新课内容: 一、冲模概述 1、冲模的分类 (1)按冲压工序性质分有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挤压模等; (2)按工序的组合程度分有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等; (3)按上下模的导向方式分有无导向模、导板模、导柱模等; (4)按模具的机械化程度分有手工冲模、半自动冲模和自动模。 2、冲模的基本结构 生产中冲压件的形式各种各样,成形各种式样冲压件的模具结构也不同,但模具的基本结构大体上是相似的。 ※以图2-1落料模为例讲解: 该模具分上模和下模两部分。上模部分由模柄4、上模座7、垫板8、凸模固定板9、凸模3、卸料板12及螺钉、销钉等零件组成。下模由凹模16、下模座21、导料板19、挡料销18、螺钉及销钉等零件组成。 该模具的上模通过模柄4与压力机的滑块相连接,下模放置在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用压板螺钉紧固。工作时将条料沿导料板送到挡料销18处,开动压力机,上模随滑块下行,凸模与凹模对条料冲压,使材料分离得到冲裁件。 从图2-1的模具结构看出,模具中各零部件的功能如下: (1)模具工作零件:能按要求直接冲出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如凸模3和凹模16。 (2)模具卸料零件:在冲压后能将卡在模具中的工件或废料从模具中卸出。如卸料板12、橡胶垫(或弹簧)22和卸料螺钉7。 (3)模具定位零件:能将条料或单个毛坯引导到模具中确定位置。如导料板19和挡料销18。 (4)模具支承零件:能把成形零件、卸料零件和定位零件等相连接并固定,构成模具的整体。这类零件有上下模座、固定板、垫板等。 (5)模具导向零件:保证模具各相对运动部位都具有正确的位置和良好的运动状态。如图中导柱11和导套10能保证上下模部分的相对位置,即保证该模具中凸模和凹模的间隙均匀。 (6)紧固与其他类零件:能把模具中的各零件定位并紧固。如图中销钉5、紧固螺钉6、承料板20等。 二、单工序冲裁模 冲裁模按工序组合的程度又分为单工序冲裁模、复合冲裁模、级进冲裁模。 1、(案例1)固定卸料的落料模(图2-2) (1)结构:由凸模6、凸模固定板13、上模座5等组成上模部分;由固定卸料板7、导料板8、凹模1、下模座9等组成下模部分,模具采用了后侧滑动导向模架。

单工序落料模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 二、冲压工艺分析 (2) 三、冲压件工艺方案的确定 (3) 四、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4) 五、工艺尺寸的计算 (5) 1、排样方法的确定 (5) 2、排样的相关计算 (5) 3、刃口尺寸的计算 (6) 4、冲、推、卸料力的计算 (7) 5、压力机公称压力的计算 (8) 6、冲裁压力中心的确定 (8) 六、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9) 七、模具工程图 (13) 八、冲压设备的选取 (14) 九、心得体会 (16) 十、致谢 (17) 十一、参考文献 (18)

设计任务 如图所示是风扇电机后盖的零件图,材料为冷板B-1/08F-Ⅱ-Z,材料厚度1mm,大批量生产。其工艺过程大致为:落料、拉深、胀形(底部),切边,冲底孔、冲凸缘孔、切舌,整形8道。要求设计该零件的拉深工序的模具。

二.冲压件工艺分析 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08F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形状简单,比较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该落料件的外形尺寸是根据拉深件的尺寸计算出拉深的毛胚尺寸,即为该零件的落料的尺寸。经计算该毛胚尺寸约为160mm,未注公差按GBT15055等级m来计算,即为160±0.35mm,故尺寸精度不高。 落料件外形:160±0.35mm 三、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确定 通过以上对该零件的结构、形状及精度的分析,并结合零件的生产批量。该零件采用落料单工序就可完成冲压加工。

四、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单工序模冲压,所以本套模具类型为单工序落料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采用得条料,控制条料得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 3、导柱、导套位置的选择 由于落料件的结构简单,大批量生产都使用导向装置。导向方式主要有滑动式和滚动式导柱导套结构。该零件承受侧压力不大,为了加工装配方便,易于标准化,决定使用滑动式导柱导套结构。 4、滑动式模架选择 由于受力不大,精度要求也不高,同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制造难度,方便安装调整,故采用后侧导柱导套式模架。该模架可以三方面送料,操作特别方便。 5、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在选用卸料装置的形式时,需考虑出料方式是上出料,还是下出料。卸料装置根据冲件平整度要求或料的厚薄来确定,对于冲件平整度要求高,且料薄的宜用弹压卸料板。这样既可压料又可卸料,且卸料板随上模上下运动,直观性强,操作方便,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卸料方式。 当板料较厚时,用弹压卸料板难以卸料时,选用固定卸料装置卸料,一般在零件形状简单、要求不高时,采用固定卸料方式,它可简化模具结构,但是因为工作部位封闭,送料只能靠手感,操作不便,安全性差。 由于零件厚度只有1mm,属于薄料,一般采用弹性卸料方式顺便压料,以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成本。 五、工艺尺寸计算 1、排样方法的确定 排样方法的确定排样方案对零件质量、生产率与成本,也会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利用率以及模具结构和寿命等。材料利用率是衡量排样经济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不影响零件性能的前提下,应合理设计零件排样,提高材料利用率。通过对比观察分析,结合大批量生产的特点,适宜采用对头直排的方式,粗画排样如图1-1

冲裁模设计习题与答案

1.填空题 (1)从广义来说,利用冲模使材料_沿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叫冲裁。它包括落料、冲孔、 切口、切边、剖切等工序。 (2)冲裁变形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三个阶段。 (3)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区四个部分组成。 (4)圆角带是由于冲裁过程中刃口附近的材料产生弯曲和伸长变形的结果,光亮带是紧挨圆角带并与断裂 带相接的光亮部分,它是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凸模与凹模挤压切入材料,使其受到凸模与凹模的剪切应利和挤压应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冲裁毛刺是在刃口附近的侧面上材料出现__断裂__时形成的。 (5)塑性差的材料,断裂倾向严重,断裂带_增宽,而__光亮带_所占比例较少,毛刺和圆角带_减小__;反之, 塑性好的材料,光亮带_增大__。 (6)增大冲裁光亮带的主要途径为_塑性好的材料_,合适的凸凹模刃口间隙,对凸模下面的材料用________ 施加反向压力,此外,还要合理选择搭边、注意润滑等。 (7)减小塌角、毛刺和翘曲的主要方法有_减小冲裁件的间隙__等措施。 (8)冲裁凸模和凹模之间的_间隙_,不仅对冲裁件的质量有极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模具_寿命_,_冲裁 力_,工件质量_和推件力等。 (9)冲裁间隙过小时,将增大_冲裁力、卸料力、顶件力以及缩短模具寿命。 (10)冲裁间隙越大,冲裁件断面光亮带区域越_小_,毛刺越长;断面上出现二次光亮带是因间隙太小而引起的。 (11)导致冲裁件毛刺增大的原因是_刃口成圆角、间隙大。 (12)间隙过大时,致使断面光亮带_减小,塌角及斜度_增大,形成_又高又厚_的拉长毛刺。 (13)所选冲裁间隙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冲裁件的断面状况和_尺寸_精度。 (14)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是_模具本身的制造误差_,二是冲裁结束后冲裁件相对于_ 凸模或凹模__尺寸的偏差。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的因素有_冲模的制造精度_、材料_性质__、工件的_形状误差、材料的_冲裁间隙_等,其中_冲裁间隙起主导作用。 (15)当间隙值较大时,冲裁后因材料的弹性回复使冲裁件小于凹模尺寸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孔径大于凸模尺寸。 (16)当间隙较小时,冲裁后因材料的弹性回复使落料件尺寸大于凹模尺寸_,冲孔件的孔径_小于凸模尺寸。 (17)对于比较软的材料,弹性变形量_较小___,冲裁后的弹性回复值_较小__,因而冲裁件的精度较高__;对 于较硬的材料则_相反__。 (18)间隙过小,模具寿命会缩短__,采用较大的间隙,可_延长__模具寿命。 (19)凸凹模磨钝后,其刃口处形成圆角,冲裁件上就会出现不正常的毛刺,凸模__磨钝_,在落料件边缘产生 毛刺;_凹模_刃口磨钝时,在冲孔件孔口边缘产生毛刺;凸、凹模刃口均磨钝时,则_冲裁件上下端均产生毛刺。消除凸(凹)磨刃口圆角的方法是更换凸凹模_。 (20)冲裁间隙的数值,等于凸凹模刃口横向尺寸的差值_之差。 (21)在设计和制造新模具时,应采用_最小_的合理间隙。 (22)材料的厚度越大,塑性越低的硬脆性材料,则所需间隙越大而厚度越薄、塑性越好的材料,所需间隙越小。 (23)在冲压实际生产中,主要根据冲压件的断面质量_、尺寸精度_和模具寿命三个因素给间隙规定一个范围值。 (24)落料件的尺寸与_凹模__刃口尺寸相等,冲孔件的尺寸与_凸模__尺寸相等。 (25)凸、凹模分别加工的优点是凸、凹模具有_自身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便于_模具成批制造_。其缺点是_ 制造误差_小、模具制造_成本高_。 (26)配作加工法就是先按_尺寸和公差__加工一个基准件(凸模或凹模),然后根据基准件的最小合理间隙__ 再按间隙配作另一件。 (27)落料时,应以__凹模_为基准配件__凸模__,凹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冲孔时,应 以_凸模__为基准配件__凹模__,凸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 (28)冲裁件的经济公差小于等于_IT11___,一般落料件的公差最好低于__IT10__级,冲孔件最好低于_IT9_级。 (29)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的_布置方法_叫排样。 (30)排样是否合理将影响到材料的_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保证冲件质量、模具的_寿命_等。 (31)冲裁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结构废料_,另一类是_工艺废料_。 (32)减少工艺废料的措施是:设计合理的_冲压方式_,选择合理的_排样方式_和合理的搭边值;利用 ____________。 (33)无废料排样是沿直线或曲线切断条料而获得冲件,无任何搭边冲裁件的质量要差一些,但材料的利用率高。 (34)搭边是一种_工艺_废料,但它可以补偿_补偿定位_误差和_保证条料具有一定的刚度_误差,确保制件合

项目1 轴承平垫圆片简单落料模设计

项目1轴承平垫圆片简单落料模设计 1.1项目引入 1.1.1 项目任务 如图1.1所示轴承平垫圆片工件,材料为Q235,料厚:2.5mm ,中小批量生产。完成模具工作零件(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及排样设计,并利用Pro/E软件完成模具结构三维设计以及凸模、凹模二维零件图和模具二维装配图设计。 图1.1轴承平垫圆片 1.1.2项目目标 ?掌握冲压模的概念和基本工序; ?了解冲压模具的基本类型 ?了解压力机的基本类型及选用方法 ?了解冲裁模组成零件的结构及特点; ?掌握排样方法及确定条料宽度的计算; ?掌握冲裁间隙对冲裁件精度和模具的影响; ?初步掌握确定合理冲裁间隙的方法; ?初步掌握模具刃口计算方法 ?掌握冲裁力及压力中心的计算。 ?能完成简单落料模三维及二维工程图设计; 1.2项目知识 1.2.1冲压加工概述 冲压加工是指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压模对板料(通常为金属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由于冲压加工通常在室温下进行,故常称为冷冲压。 1.冲压工序的分类 总体来说,冲压可分为分离工序与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使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也称冲裁。分离工序主要包括冲孔、落料、切边等工序。成形工序是使材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料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成形工序主要包括弯曲、拉深、翻边、胀形等。 常用的冲压工序见表1-1。 表1-1常用的冲压工序

工序名称工序简图特点及应用 分离工序落料用冲模沿封闭轮廓线冲切,冲下部 分是零件,用于制造各种形状的平 板零件 冲孔用冲模用冲模沿封闭轮廓线冲切, 冲下部分是废料 切边将成形零件的边缘修切整齐或切成 一定形状 剖切将冲压加工的半成品切开成为两个 或多个零件,多用于不对称零件成 双或成组冲压成形之后 成形工序弯曲将板材沿直线弯成各种形状,可以 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 拉深将板材毛坯垃成各种空心开口零 件,还用于加工汽车覆盖件 翻边将零件的孔边缘或外边缘翻出竖立 成一定角度的直边 胀形在管坯内部或在板坯一侧通以高压 液体、气体或放入刚体瓣模,迫使 管、板塑性变形,以制成工件 起伏在板材毛坯或零件的表面上用局部 成形的方法制成各种形状的突起或 凹陷 2.冲压模具类型 在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 冲压模按工序性质不同分为冲裁模(落料模、冲孔模、切边模等)、弯曲模、拉深模等;按工序组合程度不同可分为单工序模(又称简单模)、复合模、级进模(又称连续模)。 单工序模指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它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廉,但效率和冲裁精度都较低。 复合模是多工序模,指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

冲裁工艺及冲裁模设计 复习题答案

第二章冲裁工艺及冲裁模设计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冲裁既可以直接冲制成品零件,又可以为其他成形工序制备毛坯。 2. 从广义来说,利用冲模使材料相互之间分离的工序叫冲裁。它包括冲孔、落料、切断、 修边、等工序。但一般来说,冲裁工艺主要是指冲孔和落料工序。 3.冲裁根据变形机理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 4.冲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5.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四个部分组成。 6.圆角带是由于冲裁过程中刃口附近的材料被牵连拉入变形的结果。 7.光亮带是紧挨圆角带并与板面垂直的光亮部分,它是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凸模与凹模 挤压切入材料,使其受到切应力和挤压应力的作用而形成的。 8.冲裁毛刺是在刃口附近的側面上材料出现微裂纹时形成的。 9.塑性差的材料,断裂倾向严重,剪裂带增宽,而光亮带所占比例较少,毛刺和圆角 带大;反之,塑性好的材料,光亮带所占比例较大。 10.增大冲裁件光亮带宽度的主要途径为:减小冲裁间隙、用压板压紧凹模面上的材料、 对凸模下面的材料用顶板施加反向压力,此外,还要合理选择塔边、注意润滑等。 11.减小塌角、毛刺和翘曲的主要方法有:尽可能采用合理间隙的下限值,保持模具刃 口的锋利、合理选择塔边值、采用压料板和顶板等措施。 12.冲裁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不仅对冲裁件的质量有极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模 具寿命、冲裁力、卸料力和推件力等。 13.冲裁间隙过小时,将增大卸料力、推件力、冲裁力以及缩短模具寿命。 14.合理间隙冲裁时,上下刃口处所产生的剪裂纹基本能重合,光亮带约占板厚的1/2~ 1/3左右,切断面的塌角、毛刺和斜度均较小,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冲裁件的要求。

单工序落料模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系别 :模具设计与制造 姓名 : 学号 :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3) 设计任务书???????????????(4)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5) 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5) 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5) 四、工艺尺寸计算???????????(6) 五、冲压设备的选择??????????(7) 六、主要零部件的设计?????????(8) 七、模具装配图????????????(18)心得体会????????????????(19)结束语?????????????????(20)

前言 模具课程设计是 CAD/CAM 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首选内容。其目的在于巩固《模具结构及设计》所学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学生在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模具零件结构设计、编写说明书和查阅参考文献等方面受到一次综合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本次设计中,本人的设计任务是根据一个座板的工件设计一副模具。本人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根据座板的结构设计计算各部分尺寸; 2、确定工艺方案; 3、由以上数据画出装配图。

设计任务 : 零件名称垫片图号1材料Q235板厚 1.0mm生产批量大批量

一、冲压件工艺分析 1、材料: Q235 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好的塑性,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2、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零件的尺寸精度128-00.26、 64-00.20、 35 -0.20 、96 -0.23 已给公差,冲压生产出的零件精度能够符合零件精度要求。 3、工件结构:结构简单,形状对称。 结论:适合冲裁 二、冲压件的工艺方案确定 通过以上对该零件的结构、形状及精度的分析,并结合零件的生产批量。该零件采用落料单工序就可完成冲压加工。 三、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单工序模冲压,所以本套模具类型为单工序落料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为该模具采用条料,控制条料得送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 3、导柱、导套位置的选择 由于落料件的结构简单,大批量生产都使用导向装置。导向方式主要有滑动式和滚动式导柱导套结构。该零件承受侧压力不大,为了加工装配方便,易于标准化,决定使用滑动式导柱导套结构。 4、滑动式模架选择 由于受力不大,精度要求也不高,同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制造难度,方便安装调整,故采用后侧导柱导套式模架。该模架可以三方面送料,操作特别方便。 5、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在选用卸料装置的形式时,需考虑出料方式是上出料,还是下出料。卸料装置根据冲件平整度要求或料的厚薄来确定,对于冲件平整度要求高,且料薄的宜用弹压卸料板。这样既可压料又可卸料,且卸料板随上模上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