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叉式液压舵机设计

拨叉式液压舵机设计
拨叉式液压舵机设计

1 引言 (1)

1.1 液压舵机发展概况 (1)

1.1.1 国内发展概况 (2)

1.1.2国外液压舵机发展趋势 (2)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3)

2 拨叉式液压舵机总体方案分析 (3)

2.1 拨叉式液压舵机系统组成 (3)

2.1.1 拨叉式转舵机构组 (4)

2.1.2 电控舵机动力柜 (4)

2.1.3 膨胀补给油箱 (4)

2.1.4 电控舵机操纵台 (4)

2.2 拨叉式液压舵机的设计分析 (5)

2.2.1 拨叉式液压舵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5)

2.2.2 电动液压舵机结构、原理 (5)

2.2.3 舵机分类 (11)

2.2.4 总体方案拟定 (11)

3 拨叉式液压舵机结构设计 (13)

3.1 转舵机构 (13)

3.2 操舵装置动力设备 (13)

3.3 液压管路阀件与附件 (13)

3.4 随动机构 (14)

3.5 报警、润滑及其它 (14)

3.6 材料 (14)

3.7 强度 (14)

4 拨叉式液压舵机参数设计 (15)

4.1 受力分析 (15)

4.2 柱塞行程和油缸容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强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实验论证 (20)

5.1 主要阀件的作用 (20)

5.2 安装与调试 (21)

5.3管理与维护 (24)

1 引言

目前绝大多数船舶都以舵作为保持或者改变航向的设备,稍大一些的船舶,几乎部采用液压舵机。液压舵机是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及流量、流向的可控性来达到操舵目的。分析其性能为其他船舶液压舵机系统的仿真及优化提供了参考。

1.1 液压舵机发展概况

1.1.1 国内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液压件行业坚持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开发,取得良好成效,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它的发展决定了机电产品性能的提高。它不仅能最大限度满足机电产品实现功能多样化的必要条件,也是完成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技术装备的基本保证,更是机电产品和重大工程项目和装备可靠性的保证。所以说液压传动产品的发展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尤其是工业自动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1]。

新一代的液压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更趋完善,普遍设置了油箱液位报警开关,并设置了两套液压系统的人工和自动隔离装置;阀控型舵机的应用功率范围在扩大,性能也在改善;半闭式系统有所增加;随着液压计数迅速进步能根据电气信号的变化对液压油流向及压力、流量进行连续的按比例的远程控制的比例迅速发展,逻辑阀元件在工程船液压传动装置中出现,也开始用于零压舵机[2]。1.1.2国外液压舵机发展趋势

八十年代是舵机更新换代的十年。引起这种更新的原因主要有二方面。最直接的原因是;1978年装有22万吨轻厥油的美国油轮阿莫戈2卡迪兹号在途经法国西北海面对因舵机失灵而触礁,造成严重污染和重大经济损失。为此,舵机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经煞一段时间酝酿,l981年国际海事会议正式通过了对l974年SOLAS公约的修正案,其中对舵机的要求提出了重要的新条款。

修正案明确规定:1万总吨及以上的油轮(包括化学品船、液化气运输船)的舵机动力执行系统应符合“单项故障原则,即除了舵柄(或舵扇)或舵执行器卡住外,任何其它部分发生单项故障,应能在45秒内恢复操舵能力。这就要求舵机有二个独立的液压系统,或者能各自单独工作满足要求,或者平时共同工作,而任一系统液体流失时能自动检铡和自动黯离,使另一系统仍能保持工作,以保持50的扭矩。而1万总吨以上、十万载重吨以下的油轮采用单一的舵执行器时(倒如一般单缸体的转叶式油缸),如设计、材料和密封。试验检查等符合严格的专门规定,可不对舵执行嚣提出单项故障的要求[3]。

海工液压舵机厂推出产品——电液联控同步舵机和同异步舵机。同异步舵机专门用于拖船或其他港口作业船,是一种代替价格昂贵的全回转装置的新型舵机[4]。

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液压舵机是近代船舶工业的科技进步的体现,液压传动技术从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在迅速发展,产品的高压化和集成化不断取得进展,逻辑阀、比例阀等新型液压元件开始应用于舵机装置中。液压传动产品的发展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尤其是工业自动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拨叉式推舵机构工作可靠,密封性好,易于加工,便于维护,适应的转舵力矩范围广,可从5至2000以上,因此得到广泛使用[5]。

2 拨叉式液压舵机总体方案分析

2.1 拨叉式液压舵机系统组成

拨叉式液压舵机主要是由一个拨叉式转舵机构组,两个动力柜和一个电控操纵台(或随动操舵仪)组成。如图2.1

图2.1 船舶舵机组成图

2.1.1 拨叉式转舵机构组

拨叉式转舵机构组成拨叉式推舵装置、手动隔离阀、舵角发讯器等组成。

拨叉式转舵机构组有单舵、双舵和三舵三种型式的传动系统,单舵传动系统只包括推舵装置本身。双舵传动系统包括假舵柄、假舵柱连杆及边舵柄。三舵传动系统包括中边舵柄和拉杆。转舵机构组按推舵装置上隔离阀的不同,分为A、C型。A型为无隔离阀;C型为手动隔离阀。按船舶设计要求决定选用何种形式。

推舵装置是将液压能转换成驱动舵杆传动的机械能装置。本拨叉式推舵装置是把柱塞在油缸中的往复运动,通过拨叉式舵柄输出转舵扭矩。柱塞表面镀铬,油缸采用V型夹织物橡胶密封圈密封。推舵装置本身能保证±36.5°的限位角。推舵装置上设有放气压力表阀,并附有机械舵角指示刻度板。本推舵装置的特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扭矩输出特性好。(即在相同的油压下,随着舵角的增加,输出扭矩也增大)。

2.1.2 电控舵机动力柜

动力柜是舵机液压能的供给和控制装置。在油箱的上方布置一台交流电机泵组及一组压力表。油泵的吸口不设滤器,集成块和回油滤器均用螺栓直接联在油箱一侧,溢流阀和液压系统的回油可直接流回油箱。油箱上设有压力继电器,当压力低于调定压力时报警。液位继电器作低油位报警。此外,油箱上还设有透气加油装置、连通管等法兰接口。动力柜在油箱内设有冷却装置。

本机型动力柜配用的为Y-H系列交流电机。

2.1.3 膨胀补给油箱

用于改善油泵的吸油,安装高度应高于油泵的中心线。

2.1.4 电控舵机操纵台

舵机操纵台是在驾驶室控制动力柜实现操舵的控制设备。本操纵台只能进行简单方式操舵,操纵台上布置有操舵手柄,舵角指示器以及电动机泵组启动、运转指示灯,开关和报警等。操纵台内布置有电器安装板。

2.2 拨叉式液压舵机的设计分析

2.2.1 拨叉式液压舵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海洋船舶舵机的技术参数是说明其规格和性能的具体指标。主要技术参数有如下:

(1)转舵扭矩:160KN.m;

(2)转舵角度:±35°;

(3)转舵速度:从一侧35度到另一侧30度不大于28秒。

(4)舵柄半径:450mm

(5)柱塞直径:175mm

工作要求:

(1)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2)拨叉式液压舵机主要零部件工程图纸

(3)拨叉式液压舵机的液压原理图及主要液压元件的清单

2.2.2 电动液压舵机结构、原理

液压操作机装置乃是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及流量、流向和压力的可控性的操舵机构。其主要部分为:油泵、推舵机构级控制阀件等。通过控制系统把舵机操纵台发出的操舵信号传递给舵机,以使其按照驾驶人员的意图及时准确地转舵,并在舵叶转到给定舵角时自动停止。从而保证实际舵角与指令舵角的一致性[6]。

电动液压舵机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动力操纵的操舵装置,通常设置专用的油泵电动机组(或称动力矩)作为动力源,如图2.2所示。此时还应配有储备油箱,用以补充动力矩的油箱。

图2.2带有油箱的油泵电动机组

电动液压舵机的推舵机构按其动作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为往复式,目前常用的有采用柱塞式油缸的拨叉式推舵机构和采用活塞式油缸的摆缸式推舵机构。另一类为回转式,可分为转叶式转舵机构和圆弧形撑杆式转舵机构。

柱塞式电动液压舵机按泵的型式可分为变量式和定向泵式。变量泵式的控制系统普遍采用辅助泵驱动的伺服机构(浮动式杠杆追随机构)控制主油泵的流向与流量,也有采用力矩马达控制油泵改变流向和流量,因此又称为泵控式液压舵机,一般用于转舵力矩较大,也即所需功率较大的液压舵机。定向泵式则用换向阀(电磁阀、电液阀、液控阀等)改变油流方向,故而又称阀控式液压舵机,适用于中小功率的液压舵机[7]。

柱塞式电动液压舵机通常采用叉形舵柄(见图 2.3),柱塞在两个油缸之间滑动,柱塞中间设有柱塞销即滑块同叉形舵柄连接,随着柱塞的移动,滑块在叉口内滑动,带动叉形舵柄转动。图 2.4及图2.5所示为典型的两油缸拨叉式推舵机构。图2.6所示为四油缸双柱塞推舵机构,使舵柄两侧受力形成力偶,可大大减小舵杆及舵承的磨损,适用于大中型转矩的舵机。

图2.3叉形舵柄

图2.4拨叉式单舵推舵机构

图2.5拨叉式双舵转舵机构

(a)杠杆机构控制

(b)力矩马达控制

图2.6四油缸双柱塞拨叉式推舵机构

摆缸式电动液压舵机通常设置双作用活塞式油缸,按照缸体转动轴的位置可分为端铰式(见图2.7)和中铰式(见图2.8)。

(a)单舵(b)双舵

图2.7端铰摆缸式推舵机构

(a)单舵(b)双舵

(c)三舵

图2.8中铰摆缸式推舵机构

摆缸式推舵机构的主要优点是重要轻,布置灵活,但转矩特性不够理想,其转舵力矩随着舵角的增大而减小。工艺上对油缸和活塞杆加工精度及密封要求均较高,而且为适应缸体的摆动必须采用口径较大的高压软管。此外铰接点的磨损也较大,机构工作时会出现撞击现象。因此摆缸式转舵机构一般用于功率不大的液压舵机。国产的摆缸式电动液压舵机规格为6.3至160。

拨叉式和摆缸式电动液压舵机除了采用电控换向阀或变量泵控制外,对于较小转矩的舵机(30一下)还可采用直控式操舵,也即其油泵用电动机驱动,油泵及推舵机构的进出油管均通到驾驶室同舵机操纵台的手动换向阀连接,操舵时由操舵台控制换向阀改变油流方向,从而改变转舵方向。此外,所有拨叉式及摆缸式液压舵机均可配置应急操舵装置,通常该装置设在舵机舱内进行操作。

转叶式转舵机构按其构造上的不同特点可分为端盖式和翻边式,端盖式安装较方便,如图2.9所示为端盖式转叶舵机。图2.10所示为圆弧形撞杆式转舵机构,这种转舵机构密封性好,适用于高压轴。

图2.9单舵双动力矩的端盖式转叶舵机

图2.10圆弧形撑杆式转舵机构

2.2.3 舵机分类

舵机按结构特征一般分为如下型式[8]:

A型——往复柱塞式

B型——往复活塞式

C型——转叶式

D型——回转柱塞缸

E型——回转活塞缸

(a)往复柱塞式(b)往复活塞式

(c)转叶式(d)回转柱塞式

(e)回转活塞式

图2.11舵机型式

2.2.4 总体方案拟定

(1)辅操舵装置

在主操舵装置失效时,为驾驶船舶所必需的设备。

(2)操舵装置动力设备

由泵和驱动泵的原动力机及辅助的电气设备组成。

(3)动力转舵系统

由一个或几个动力设备、辅助管路、附件及转舵机构所组成,用以提供动力转动舵杆的液压设备。

(4)转舵机构

将液力转变为机械动作,用以转动舵的机构。

(5)操舵装置控制系统

用以将舵令由驾驶室传至动力转舵系统之间的一系列设备的总称。

(6)最大工作压力

按规定的转舵扭矩操舵时,动力转舵系统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力。

(7)设计压力

用作强度计算的压力取最大工作压力的1.25倍的安全阀的调整压力的两者较大值。

(8)安全阀整定压力

在设计压力允许范围内,安全阀通过最大工作流量时的压力。

3 拨叉式液压舵机结构设计

3.1 转舵机构

转舵机构应满足一下要求:

(1)应采用可靠的密封装置而且便于装拆,密封件的型式和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密封装置的设置应符合ZC规范要求。

(2)可以在液压缸内部也可在外部设置挡环以限制转舵角度不超过±36.5 ,当采用外部挡块限位时,液压缸内部的空隙应不小于10mm。

(3)应能在舵杆上、下窜动5mm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4)应设有机械舵角指示器,指示器面板的分度值应不大于1°,每5°应由数字表示,满舵刻线及数字应涂红色。

(5)应有放气、放液的设施。

3.2 操舵装置动力设备

(1)每台动力设备可单独工作也可同时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能迅速方便地进行转换。当两台动力设备同时工作时,并不要求转舵速度较原来快一倍[9]。

(2)泵控型舵机的泵处在零排量工况时,泵壳温度不得超过液压泵说明书规定的允许值,液压泵变量机构的零位漂移,应控制在舵机正常工作范围内。

(3)泵控型舵机应有补液设施,当采用补液泵补液时,补液泵流量应不低于主泵额定流量的20%,补液泵可以与主泵同一电动机驱动。也可用电动机单独驱动。单独驱动时,电控设备应设联锁,在补液泵未启动前不能启动主泵。

(4)当液压泵为电动机驱动时,电动机允许适当过载,当安全阀开启时,电动机的过电流或过力矩不超过电动机技术条件的规定,其他性能应满足GB 7060的要求。

(5)旋转部分应由防护罩。

3.3 液压管路阀件与附件

(1)高压管路推荐采用凹凸槽内放O型密封圈或其他金属密封圈的法兰连接。除与液压件配用的管接头,一般不得采用锥形管接头。

(2)隔离阀一般应装在油缸与管路的连接处,而且固定在油缸上。

(3)液压系统中可以被隔离的部分应设置安全阀,设计或讯用安全阀时,安全阀开启压力应不小于1.25倍最大压力。当安全阀通过主泵最大工作流量110%

的流浪时,其压力不得超过安全阀整定值的10%。

(4)舵机应设储备油箱其容量至少可对一个动力转舵系统再充液一次。

(5)管路布置应避免空气积存,并有放气设施。

(6)系统若采用软管时,软管组件应符合ZC规范的规定。

3.4 随动机构

(1)当舵机采用机械反馈型的随动机构时随动机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操舵或风浪冲击时不应损坏或降低操舵性能。

(2)随动机构应有机旁控制装置,机旁控制装置应设有机械舵角指示器。机旁控制装置应与操舵控制系统联锁。

(3)随动机构上应有舵角限位器

3.5 报警、润滑及其它

(1)除电气规定的报警外,根据需要舵机应设低液位报警。滤器阻塞报警,单舵机仅仅提供报警信号的发讯装置。低液位报警时的油位必须保证舵机还能正常工作。

(2)紧固件、接头、调整件应有相应的防松措施。

(3)运动部位应有充分的润滑或采用自润滑轴承。

3.6 材料

(1)舵机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ZC规范及现行标准的规定。

(2)材料一般不采用灰铸铁,但高强度灰铸铁制成的低应力零件液压元件外壳长期使用证明可靠,并得到ZC认证后可以继续采用。

(3)延伸率大于12%,抗拉强度不大于650N/mm2的球墨铸铁可用于制造舵机的任何零件。

3.7 强度

液压缸和舵柄及其它受力件应按ZC规范的规定以设计压力作为计算负载进行校核。

4 拨叉式液压舵机参数设计

——强度极限

——屈服极限

——弯曲屈服极限

——拉伸应力

——挤压应力

——弯曲应力

——压缩应力

——接触应力

本文设计计算满足“钢制海船入级规范[10]”要求,在没“钢制海船入级规范”的情况下满足“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11]”要求。

表4.1各条件下弯曲系数表

弯曲系数

最大扭矩M N2m 160000 NM

舵柄半径R 0.45 m

柱塞直径D 0.175 m

4.1 受力分析

油缸最大工作压力差ΔP(按转舵角为35°计之)

图4.1压差示意图

ΔP= MPa=12.4MPa 式

(4-1)

α——转角35°

——机械效率0.8

油缸进口最大工作压力:(取液压系统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ΔP+=12.4+1.5=13.9MPa(取14MPa)

=系统压力损失1~2MPa

推舵油缸设计压力:(公称压力)

=1.25=1431.25=17.5MPa

柱塞设计推力:P

P=1.25() 33=420924.3N

舵柄滚轮间设计作用力

T=≈=364067.5N 式(4-2)

ΔP=2ΔP

柱塞设计推力:N

以α=35°时计算。

a=71——连杆剖面积(前面求得)

0.12=47

式(4-23)

L=480cm——连杆长度

——剖面惯性矩(前面求得)

=598.6<

边舵柄销轴

材料40Cr =550MPa

=1.230.4=264MPa

受力分析:销轴在P1(P2)的拉(压)力承受弯曲和剪力,按第四强度理论考虑

图4.11边舵柄销轴弯矩图已知:=244154.9N(前面求得)

支反力:=122077.5N

弯矩:M=RA2=10986.975

=0.090m

=60.293

=0.085m——销轴直径

弯曲应力σ=M/W=182.26MPa

剪切:=21.52MPa

=186.03

销轴衬套

材料ZQA19-4

=40MPa

比压:

d=0.085m——销轴直径

l=0.04932m——衬套工作长度

=244154.9N——前面求得

5 实验论证

5.1 主要阀件的作用

(1)舵机专用阀组

该阀组包括主阀和双联安全阀。

主阀有锁舵和改善负扭矩工况的作用。当操纵操舵手柄后,主阀芯移动,舵机专用阀处处于工作位置。高压油通过主阀芯的单向阀进入液动(或手动)隔离阀和推舵油缸其回油是通过主阀芯与阀体组成的环形通道流出主阀的。由于主阀芯移动的位置受弹簧力和进油压力的控制,故当进油压力过低时主阀芯的移动位置不能到达极位,而是随进油压力的大小处于某一浮动位置上。由于浮动位置不同,所形成的回油环形通孔的大小也不同,即产生一个可变的节流口,限制和阻止回油速度。当舵叶在水动力矩作用下,推舵装置的柱塞移动速度超过油泵供油速度时,主阀进油压力很低,甚至产生负压,此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主阀芯向复位方向移动将回油口关小,从而限制了水动力矩作用下推舵装置中柱塞的移动速度。当水动力矩变化时主阀芯会自动调整节流口,这样即使舵叶在水动力作用下,也不会出现快速移动和爬行现象。

双联安全阀为两组弹簧阀芯,可独立地调节推舵装置两侧的压力,起到保护舵和推舵装置及管路的作用。

(2)手动隔离阀

手动隔离阀是靠手操纵的一个二位三通阀。每套舵机系统中有两个手动隔离阀各贴在两个推舵油缸上。它是将两套交流电机动力矩隔开,从而提高工作的独立性和可靠性[12]。

背压溢流阀是用来保证电液换向阀所必须的最低控制压力。

回油滤器用作液压油回油过滤,以保证系统工作油的清洁度。当滤器背压过高时,驾驶室操纵台会发出报警信号。

两台动力柜之间用连通管连接,以保证油位高度基本一致。

每台动力柜都配有压力控制器,当背压低于调定的电液换向阀动作所需压力时,驾驶室操纵台就会发出报警信号。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范本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 明书

绪论——————————————第3页 第1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第4页 1.1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第4页 1.2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第4页 1.3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6页 第2 章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 ——液压缸——————————第8页 2.1 液压缸的类型特点及结构形式——————第8页 2.2 液压缸的组成——————————第11页 第3章 D G型车辆用液压缸的设计——————第19页 3.1 简介—————————————第19页 3.2 DG型液压缸的设计----------- —————第20页 第4章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第27页总结——————————————第29 页

绪论 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1.1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液压泵其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它们的功能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带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阀。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液体的动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包括管道、管接头、油箱过滤器和指示仪表等。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即传动液体,一般称液压油。液压系统就是经过工作介质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1.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舵设计计算书

3.舵的性能设计 设计船主尺度为Lbp=138.7m , B=25.1m ,设计吃水d=6.2m ,Cb=0.7893;单螺旋桨直径D=4.10m,轴线离基线高2.35m ,桨推力387000N ,设计速度V=13Kn 。要求设计桨后的单舵,并计算舵机功率。 3.1.确定舵面积 按村桥-山田图谱决定舵面积比μ, 3.2B p C B d ==,20.09k d L ==, 从图中查得μ=0.0186,则舵面积为215.96R A m =,结合本船尾部线型,舵轴线自船体壳板到基线距离为5.68m,舵托高0.3m 左右,若舵下缘离基线0.37m,舵上缘离船体壳板0.26m,舵高h 可取 5.05m ,查询资料,取平衡比0.268e =则舵宽 3.16R b A h m ==,展弦比1.60h λ==,若再增大舵面积,势必增加b ,λ还要减小,是不利的。所以确定舵面积为15.96㎡。考虑到舵杆直径因素,采用NACA0018剖面。此时桨尾流内舵面积 112.956R A =㎡,即10.81R R A A η==。 平衡比e 的大致范围 方形系数CB 平衡比e 0.60.70.8 0.25—0.260.26—0.270.27—0.28 3.2.舵力及舵机功率计算 3.2.1.单独舵舵力 考虑到舵杆直径因素,采用NACA0018剖面。根据NACA0018试验资料使用普兰特(Prandtl )公式换算: 2 1212122121212157.311116, 1.60,,,,Y y y p p x x C y C C C C C C C λλααπ λλπλλ???? =====+ ?-=+ ?- ? ????? 列表计算见表如: α105101520253035CY 00.240.470.710.91.13 1.32 1.42CX1 00.010.040.130.30.460.73 1.01α105101520253035CX200.01940.0760.2120.40.67 1.02 1.34CN2 00.24060.4740.73911.31 1.661.949α2 07.007313.9320.942834.54146.88λ1=6的试验数据λ2=1.60的换算结果 连成曲线后,在图标从新上读取λ2=1.60的NACA0018的数据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要点

绪论——————————————第3页第1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第4页 1.1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第4页 1.2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第4页 1.3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6页第2 章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 ——液压缸——————————第8页 2.1 液压缸的类型特点及结构形式——————第8页 2.2 液压缸的组成——————————第11页第3章 D G型车辆用液压缸的设计——————第19页 3.1 简介—————————————第19页 3.2 DG型液压缸的设计----------- —————第20页第4章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第27页总结——————————————第29 页

绪论 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1.1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液压泵其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它们的功能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带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阀。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液体的动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包括管道、管接头、油箱过滤器和指示仪表等。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即传动液体,通常称液压油。液压系统就是通过工作介质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1.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单位重量输出的功率大(一般可达32M P a,个别场合更高)。 〈2〉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3〉操纵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特别是和电气控制联合使用时,易于实现复 杂的自动工作循环。 〈4〉惯性小、响应速度快,起动、制动和换向迅速。(液压马达起动只需0.1s)〈5〉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安全性好;采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自润滑性好。 〈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 缺点: 〈1〉由于液压传动系统中存在的泄漏和油液的压缩性,影响了传动的准确性,不易 实现定比传动。 〈2〉不适应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场合工作。 〈3〉由于受液体流动阻力和泄漏的影响,液压传动的效率还不是很高,不易远距 离传动。

液压缸设计说明书

1 设计课题 1.1设计要求 设计一台铣削专用机床液压系统用液压缸,要求液压系统完成的工作循环是:工件夹紧→工作台快进→工作台工进→工作台快退→工件松开。 1.2原始数据 运动部件的重力为25000N,快进、快退速度为5m/min,工进速度为100~1200mm/min,最大行程为400mm,其中工进行程为180mm,最大切削力为20000N,采用平面导轨,夹紧缸的行程为20mm,夹紧力为30000N,夹紧时间为1s。

2 液压系统的发展概况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 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 液压系统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为及时维护液压系统,防止污染对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必须发展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要及时调整,不允许滞后,以免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 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恶性事故的发展。 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经验的维修技术人员的感宫和经验,通过看、听、触、测等判断找故障已不适于现代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使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现代化,加强专家系统的研究,要总结专家的知识,建立完整的、具有学习功能的专家知识库,并利用计算机根据输入的现象和知识库中知识,用推理机中存在的推理方法,推算出引出故障的原因,提高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要进一步引发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通用工具软件,对于不同的液压系统只需修改和增减少量的规则。 另外,还应开发液压系统自补偿系统,包括自调整、自润滑、自校正,在故障发生之前,进市补偿,这是液压行业努力的方向。 电子技术和液压传动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液压传协与控制技术增加了活力,扩大了应用领域。实现机电一体化可以提高工作可靠性,实现液压系统柔性化、智能化,改变液压系统效率低,漏油、维修性差等缺点,充分发挥液压传动出力大、贯性小、响应快等优点,其主要发展动向如下:[1]

舵机液压系统产生故障原因分析

舵机液压系统产生故障原因分析 摘要:舵机是船舶上的一种大甲板机械。舵机的大小由外舾装按照船级社的规范决定,选型时主要考虑扭矩大小。船用舵机目前多用电液式,即液压设备由电动设备进行遥控操作。本文中就针对相对常见的泵控型液压舵机为例,对液压系统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故障点进行故障排除。 关键词:舵机;大甲板机械;故障排除 引言 舵机是船舶上的一种大甲板机械。舵机的大小由外舾装按照船级社的规范决定,选型时主要考虑扭矩大小。船用舵机目前多用电液式,即液压设备由电动设备进行遥控操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往复柱塞式舵机,其原理是通过高低压油的转换而做功产生直线运动,并通过舵柄转换成旋转运动。另一种是转叶式舵机,其原理是高低压油直接作用于转子,体积小而高效,但成本较高。 1.舵机液压系统产生故障原因分析 1.1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类型 根据液压油流向变换方法的不同,液压舵机分为泵控型液压舵机和阀控型液压舵机。其液压系统都是由动力元件液压泵、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工作介质液压油等五部分组成。液压舵机是在海上进行使用,由于受到使用环境的限制,舵机液压系统故障不容易进行检测,也比较难以发现,同时出现故障的类型又呈现多样化。因此要对舵机在使用过程中液压系统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产生各种故障之间内在的共同因素,总结出容易出现以下比较常见的几种故障类型。 1.1.1异常振动和响声当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往往表现为产生异常的振动和响声。当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振动和响声,很大可能是液压系统中某一个环节出现了故障。 图1 舵机液压系统示意图 1.1.2液压系统液压油压力不足或压力波动较大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压力决定了执行元件液压缸输出的推力的大小。液压油压力不足或没有压力都将难以驱动舵叶转动,从而不足以产生足够的转船 图2 舵机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或压力波动较大系统原因示意图 1.1.3液压油流量不稳定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流量决定了执行元件液压缸移动的速度。流量不足或流量波动较大都会对舵叶转动的时间及转动稳定性产生影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

绪论——————————————第3页第1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第4页 1.1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第4页 1.2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第4页 1.3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6页第2 章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 ——液压缸——————————第8页 2.1 液压缸的类型特点及结构形式——————第8页 2.2 液压缸的组成——————————第11页第3章 D G型车辆用液压缸的设计——————第19页 3.1 简介—————————————第19页 3.2 DG型液压缸的设计----------- —————第20页第4章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第27页总结——————————————第29 页

绪论 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1.1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液压泵其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它们的功能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带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阀。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液体的动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包括管道、管接头、油箱过滤器和指示仪表等。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即传动液体,通常称液压油。液压系统就是通过工作介质实现运

动和动力传递的。 1.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单位重量输出的功率大(一般可达32M P a,个别场合更高)。 〈2〉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3〉操纵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特别是和电气控制联合使用时,易于实现复 杂的自动工作循环。 〈4〉惯性小、响应速度快,起动、制动 和换向迅速。(液压马达起动只需 0.1s) 〈5〉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安全性好;采 用矿物油作为工作介质,自润滑 性好。 〈6〉液压元件易于实现系列化标准化 和通用化。 缺点: 〈1〉由于液压传动系统中存在的泄漏和油液的压缩性,影响了传动的准确性,不易 实现定比传动。 〈2〉不适应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场合工作。

电动液压舵机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管理

毕业专题论文 电动液压舵机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管理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management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steering gear 学生姓名张学印 所在专业轮机工程 所在班级轮机1062 申请学位学士学位 指导教师陈波职称讲师副指导教师职称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引言 .. (1) 1 舵机的工作要求及工作原理 (1) 1.1对舵机的工作要求 (1) 1.2阀控型液压舵机工作原理 (2) 1.2.1 工作原理 (2) 1.2.2 压力控制 (3) 1.2.3 补油、放气和舵角指示 (4) 1.3泵控型液压舵机工作原理 (5) 1.3.1 工作原理 (5) 1.3.2 主油路的锁闭 (6) 1.3.3 工况选择 (6) 1.3.4 压力保护、补油、放气和舵角指示 (7) 2 潜在故障分析 (7) 2.1液压系统故障 (8) 2.1.1 可能引起的故障及分析 (8) 2.1.2 预防措施 (8) 2.2电子系统故障 (9) 2.2.1 通信故障 (9) 2.2.2 遥控故障 (9) 2.2.3 预防措施 (9) 2.3电力系统故障 (9) 2.3.1 主要故障及危害 (9) 2.3.2 预防措施 (10) 3 舵机的工作要求及日常管理 (10) 3.1舵机的日常管理 (10) 3.1.1 系统的清洗和充油 (10) 3.1.2 舵机的试验和调整 (10) 3.2舵机日常管理注意事项 (11) 结束语 (11) 鸣谢 (12) 参考文献 (13)

液压舵机

第六节液压舵机 1056 平衡舵是指舵叶相对于舵杆轴线。 A.实现了静平衡 B.实现了动平衡 C.前后面积相等 D.前面有一小部分面积 1057 平衡舵有利于。 A.减小舵叶面积 B.减少舵机负荷 C.增大转船力矩 D.增快转舵速度1058 舵叶上的水作用力大小与无关。 A.舵角 B.舵叶浸水面积 C.舵叶处流速 D.舵杆位置 1059 舵机转舵扭矩的大小与有关。 A.水动力矩 B.转船力矩C.舵杆摩擦扭矩 D.A与C 1060 舵叶的平衡系数过大会造成。 A.回舵扭矩增大 B.转舵速度变慢 C.船速下降 D.转舵扭矩增大 1061 船舶倒航时的水动力矩不会超过正航时的水动力矩,因为倒航时。 A.最大航速低 B.水压力中心距舵杆距离近 C.倒航使用舵角小 D.A+ B 1062 采用平衡系数恰当的平衡舵主要好处是。 A.舵杆轴承径向负荷降低 B.转舵速度提高 C.常用舵角和最大航角时转航为拒皆降低 D.常用舵角时转舵扭矩不降低,最大舵角时降低 1063 舵的转船力矩。 A.与航速无关 B.与舵叶浸水面积成正比 C.只要舵角向90度接近,则随之不断增大 D.与舵叶处水的流速成正比 1064 关于舵的下列说法错的是。 A.船主机停车,顺水漂流前进,转航不会产生舵效。 B.转舵会增加船前进阻力。 C.转舵可能使船横倾和纵倾。 D.舵效与船途无关 1065 船正航时下列情况中舵的水动力矩帮助舵叶离开中位。 A. 平衡舵小舵角时 B.平衡舵大舵角时 C.不平衡舵小舵角时 D.不平衡舵大舵角时 1066 正航船舶平衡舵的转舵力矩会出现较大负扭矩的是。 A.小舵角回中 B.小舵角转离中位 C.大舵角回中 D.大舵角转离中位1067 限定最大舵角的原因主要是。 A.避免舵机过载 B.避免工作油压太高 C.避免舵机尺度太大 D.转船力矩随着舵角变化存在最大值 1068 某船若吃水和航速相同,在最大舵角范围内操舵,正航与倒航所需转舵力矩。 A.相同 B.前者大 C.后者大 D.因船而异 1069 舵机公称转舵扭矩是按正航时确定,因为。 A.大多数情况船正航 B.正航最大舵角比倒航大 C.同样情况下正航转舵扭矩比倒航大D.正航最大航速比倒航大得多 1070 舵机在正航时的转舵扭矩一般比倒航大,因为。 A.倒航舵上水压力的力臂较短 B.同样航速倒航时舵上水压力较小 C.A十B D.倒航最大航速比正航小得多 1071 下列关于舵的水动力矩和转船力矩的说法对的是。 A.与船速成正比 B.与船速平方成正比 C.与舵叶处水流速度成正比 D.与舵叶处水流速度平方成正比 1072 舵机公称转舵扭矩是指转舵扭矩。 A.平均 B.工作油压达到安全阀开启时 C. 船最深航海吃水、最大营运航速前进,最大舵角时的 D.船最深航海吃水、经济航速前进,最大舵角时的

液压缸设计说明书

佳木斯大學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 说明书 题目单杆活塞式液压缸的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师)组员曾瑶瑶、王健跃、杨兰、沈宜斌 指导教师臧克江 完成日期2016年6月 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目录 设计要求............................................................................................................................ II 第1章缸的设计. (1) 1.1 液压缸类型和结构型式的确定 (1) 1.1.1结构类型 (1) 1.1.2局部结构及选材初选 (1) 1.2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 (2) 1.2.1 液压缸筒的内径D的确定 (2) 1.2.2 活塞杆直径d的确定 (3) 1.2.3 缸筒长度l的确定(如图1-3) (3) 1.2.4 导向套的设计 (4) 1.3活塞及活塞杆处密封圈的选用 (4) 1.4缓冲装置设计计算 (5) 第2章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7) 2.1缸筒壁厚和外径计算 (7) 2.2缸底厚度计算 (7) 2.3 活塞杆强度计算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设计要求 设计单杆活塞式液压缸;系统压力:10MPa;系统流量:100L/min;液压缸行程:450mm;速度:30mm/s;液压缸输出力:5000N;油口尺寸:M24*1.5,且两油口尽可能在缸筒的缸底侧;液压缸与外界联接方式缸底固定,活塞杆为耳环联接。

第1章缸的设计 1.1 液压缸类型和结构型式的确定 1.1.1结构类型 1、采用单作用单杆活塞缸; 2、液压缸的安装形式采用轴线固定类中的头部内法兰式安装在机器上。法兰设置在活塞杆端的缸头上,内侧面与机械安装面贴紧,这叫头部内法兰式。液压缸工作时,安装螺栓受力不大,主要靠安装支承面承受,所以法兰直径较小,结构较紧凑【1】。这种安装形式在固定安装形式中应用得最多。而且压力机的工作时的作用力是推力,则采用图1-1的安装形式。 图1-1安装形式 1.1.2局部结构及选材初选 1、缸筒的材料采用45号无缝钢管(如图1-2);

船舶液压舵机的营运检验

第28卷第3期江苏船舶Vol.28No.3 2011年06月JIANGSU SHIP June.2011 船舶液压舵机的营运检验 曹廷,王宜海 (安徽省安庆市地方海事局,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介绍了船舶舵机的基本结构,分析了船舶舵机容易出现的故障,提出了船舶舵机检验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应掌握的重点。 关键词:舵机;液压舵机;船舶检验 中图分类号:U664.4+1文献标识码:B 1舵机的基本结构 船舵主要由舵叶、舵杆、舵机等部分组成。船舵能够接受驾驶者的命令并按照命令改变船舵的位置是依靠舵机带动舵叶来实现的。而舵机是整个舵系统中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也是船舶在营运检验时着重注意检查的地方。 液压舵机具有重量轻、尺寸小、灵敏度高,工作平稳安全可靠,能缓冲风浪对舵叶的冲击,运转噪音低、振动小,而且可实现无级变速,功率的范围广。所以现代化的大中型船舶上,广泛采用液压舵机。故本文以液压舵机作为分析对象。 液压舵机用油液作为传递能量的介质,利用油液的不可压缩性及流量、压力和流向的可控性来实现转舵。舵机通过油泵把机械能转化为油液的压力能,然后通过转舵机构把压力能又转化为机械能,来实现舵的左、右转向。 液压舵机由三大部分组成:推舵机构、液压系统与操舵控制系统。推舵机构的作用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推动舵叶偏转。液压系统的作用是向舵机提供足够的液压能.并设置所需的保护与控制装置。操舵控制系统的作用为:一是传递舵令,二是控制操舵精度。 2舵机容易出现的故障 舵机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硬件类的故障,二是软件类的故障。舵机的硬件类的故障是指与舵机相关的机器、设备发生了功能性的障碍,使得舵机不能正常工作发挥效用。 收稿日期:2010-12-18 作者简介::曹廷(197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船舶检验工作;王宜海(195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船舶检验工作 常见的硬件故障有: (1)通信系统的故障。驾驶员发出的舵令信号不能输出至舵机,舵机接收不到舵令。驾驶台与舵机间无法通话等。 (2)电力系统的故障。动力电路、配电板等电力输出故障,使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转。两路电力线路只有一路可以使用。 (3)液压系统的故障。液压系统密封性能出现问题,有油路泄漏或有旁通现象、主油路锁闭不严、油位过低、液压系统内有空气等问题,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软件类的故障是指与舵机运行有关的管理制度,船员对舵机的操作存在的问题。通常主要是船员对应急舵的操作不熟悉,在需要的时候无法启动应急舵。 3检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3.1外观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大致观察舵机间的情况,即舵机系统的外观是否清洁;设备是否有腐蚀、锈蚀情况出现;舵机间地板上是否有液压油;有没有按要求铺设防滑装置等。由此初步判断设备保养情况。 (2)检查舵机舵柱保养情况。 (3)检查舵机集油盘应无大量污油。 3.2检查舵设备应注意的问题 (1)检查驾驶台与舵机间通话是否正常。 (2)运行舵机时,驾驶员发出的舵令信号能不能输出至舵机,即舵机能否接收到舵令,来确认通信系统是否正常。 检查动力电路、配电板等电力输出是否出现故障,即电动机能否正常运转,2路电力线路是否都可以使用。

液压舵机操作实验

实验三液压舵机的操作实验 一、实验内容 1、液压舵机遥控系统操舵试验与调整。 2. 电子式随动操舵系统操舵实验。 二、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熟悉典型液压航机及遥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操舵方法。 三、实验设备 YD100 -1.6 / 28型液压舵机1套 D D1型电子随动操舵仪1台 (一)YD100 - 1.6 / 28型液压舵机 该舵机由广西梧州华南船舶机械厂制造。现装于辅机实验室内。 其主要技术数据如下: 型号:Y D100- 1.6/ 2 8 公称力矩: 1.6 t m(15.6 KN.M) 转舵时间:28 sec 最大转角正负35度 工作压力:100 kg/cm2 (9.81MPa) 安全阀调整压力:110kg/cm2 (10.8MPa) 电动机型号:JO2H-12-4(Y80L2一4) 电动机功率:0.8 kW 电动机转速: 1500 r.p.m. 电动机电压。380 V 油泵型号;10 SCYI4一1 油泵排量;10 m L/r 最大工作压力:320 kg/cm2(31.4MPa) 电磁阀型号: 34 E 1M-B10H-T

电磁阀流量:40L/min 电磁阀最大工作压力:210 kg/cm2(20.59 MPa) 溢流阀型号:Y E-B10 C 电磁阀流量:40 L/min 溢流阀最大工作压力:140 kg/cm2(13.73MPa) 注:转舵时间系指单机而言,双机组工作时,转舵速度可提高一倍。 1.转舵机构 舵机的转舵机构是采用柱塞式油缸,柱塞的往复运动通过拨叉机构转换为舵柄的转动。所以,舵机的输出力矩与工作油压的关系为(见图3—1)。 πd2R△P M= Z η 4 cos2a 式中:Z——油缸对数(Z=1) d——柱塞直径(d=10cm) R——舵杆中线到油缸中心线的垂直距离(R=18cm) △P——油缸压差(△P=P1—P2) η——推舵装置机械效率(η≈0.8) a——舵的转角 舵机力矩特性M=f(a)如图3—2所示。舵机公称力矩系指舵机转动舵杆的最大力矩,即舵的转角为35°时舵机的输出力矩。. 该舵机的转舵机构主要由油缸、柱塞、舵柄、边舵柄、拉杆等组成,如图3—3所示。 2.轴向柱塞式油泵 该舵机的油泵为手动变量轴向柱塞泵,其工作原理如图3-4所示。它由湖南邵阳液压件厂生产。 泵的传动轴(19)通过花键与缸体(16)连接,且带动缸体(16)旋转,使

船舶常用液压系统

船舶常用液压系统 船舶甲板机械的操纵和控制广泛使用液压系统,常用液压系统的设备主要有舵机、锚机、绞车、舱口盖和起货机等。另外还有采用可变螺距螺旋桨的船舶,其螺距的变化也采用液压系统,军船的减摇鳍一般也采用液压操纵等。本节对一些常用的液压系统作简单的介绍。 一、液压锚机 目前船舶上使用的锚机一般都组合有绞缆机。所以它除了要实现起抛锚外,还应具有绞缆的功能。液压锚机能实现无级调速,并具有体积小、过载能力强、运转平稳、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大中型船舶中应用十分广泛。 图6.6.1所示为锚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该系统主要由主油泵1、溢流阀2、单向阀3、压力表4、控制阀5、液压马达6、冷却器7、过滤器8、高位油箱9、观察器10、储油箱11、手摇泵12、过滤器13、操纵阀14和换速阀15组成。 图6.6.1 锚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主油泵;2-溢流阀;3-单向阀;4-压力表;5-控制阀;6-液压马达;7-冷却器8,13-过滤器;9-高位油箱;10-观察器;11-储油箱;12-手摇泵;14-操纵阀;15-换速阀 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主油泵1由电动机带动,油泵压出的油液经单向阀3,控制阀5,进入双作用油马达6,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执行起、抛锚和绞缆工作。油马达回油经滤器8(如果滤器堵塞可以从单向阀旁通),到达冷却器7,冷却后又被油泵吸入。所以本系统属于闭式回路。 溢流阀2作为安全阀使用。系统压力超过额定值时,溢流阀打开溢流。单向阀3作为执行机构液压锁,阻止起锚倒滑和油液冲击油泵。油马达内部装有放气阀和安全阀,防止超载。系统油液的补充或溢出通过高位油箱9来调节。高位油箱内油液的补充可以通过手摇泵12从储油箱中打至高位油箱。观察器10为高位油箱溢流或泄放油液时观察用。

液压缸全套图纸说明书样本

绪论——————————————第3页 第1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第4页 1.1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第4页 1.2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第4页 1.3 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第6页 第2 章液压传动系统的执行元件 ——液压缸——————————第8页 2.1 液压缸的类型特点及结构形式——————第8页 2.2 液压缸的组成——————————第11页 第3章 D G型车辆用液压缸的设计——————第19页

3.1 简介—————————————第19页 3.2 DG型液压缸的设计----------- —————第20页 第4章液压缸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第27页 总结——————————————第29 页 绪论 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1.1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液压泵其功能是将原动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为系统提供动力。

〈2〉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它们的功能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带动负载进行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压力、流量和方向控制阀。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和调节系统中液体的动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力(或力矩)、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 〈4〉辅助元件——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辅助装置。包括管道、管接头、油箱过滤器和指示仪表等。 〈5〉工作介质---工作介质即传动液体,一般称液压油。液压系统就是经过工作介质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1.2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单位重量输出的功率大(一般可达32M P a,个别场合 更高)。 〈2〉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 〈3〉操纵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特别是和电气控制联合使用时,易于实现

舵机工作原理

转叶式液压舵机产品介绍 上海海事大学摘编2010-01-18 关键字:液压舵机浏览量:627 大型船舶几乎全部采用液压舵机。电动舵机仅仅用于一些小型船舶上。液压舵机是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及流量、流向的可控性达到操舵的目的。转叶式液压舵机是一种新型的液压舵机。它与其他类型的舵机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护保养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转叶式液压舵机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但这种新舵机并非所有从事船舶制造的国家都能生产,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了这门设计和生产技术。例如:德国、挪威、俄罗斯和日本等他们从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初开始先后研究和生产这种新舵机。 德国AEG通用电气公司生产转叶式液压舵机已闻名世界并占垄断地位,产品较多,是目前远洋船舶上所经常选用的设备之一。该公司生产四种不同系列,分为RD型;RDC型;RC型;RB型。最高压力12.5MPa;最大扭矩890吨米。由于采用翻边式结构,金属条密封形式,结构合理,翻边受力变形量小,可使用较高压力,容积效率也较高。但是安装工艺较复杂(与端盖式比较),不过RBZ(RB)系列组装化程度较高,安全阀,电动机,油泵机组均安装在转叶油缸两侧,可整体套入舵轴(与舵轴联接方式均为套装式)。大大简化了船上安装工作量。英国布朗公司、日本三井公司、三菱公司和美国等国家凭德国AEG公司专利进行成批生产各种系列的转叶式液压舵机。挪威FRYDENBO公司生产的转叶式液压舵机,工作压力2.5MPa,安全阀调节压力为5MPa,最大扭矩为600吨米。液压系统是以螺杆泵做主泵的定量泵系统。由手动和电动液压操纵组成一体。该公司产品的特点是采用端盖式带凹形橡胶密封,与舵轴联接形式为套装式,转叶舵机固定在船壳底座上,无缓冲装置,由于其使用压力较低,采用高粘度油液,故使用可靠,安装、维护保养简单。俄罗斯于1959年在目前的乌克兰境内试制了首台转叶式液压舵机,并在1962年装在船上考验其性能,而后进行了批量生产。这种舵机的结构形式为端盖式,金属条密封,工作压力小于6.5MPa。与舵轴联接方式为对接式。 我国自1969年在广州研制成功第一台转叶式舵机以来,由于这种舵机具有一系列优点,因此发展很快。现在这种舵机品种规格很多,结构不一。有翻边式结构(江南造船厂);端盖

浅议内河船舶液压舵机的故障及排除

浅议内河船舶液压舵机的故障及排除 周晓波,张宏,陈奇 (贵港船舶检验局,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船用液压舵机常见故障,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并介绍了排除故障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船舶;液压舵机;故障;排除 一、绪言 舵机是船舶保持航向、改变航向、旋回的重要操纵设备,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原动机带动油泵运转,当有操舵信号时,油泵开始排吸油,产生的高压油通过管路系统进入转舵油缸,推动油缸中的柱塞或叶片运动,从而带动舵杆、舵叶转动;当舵转至要求的角度后,通过反馈系统使油泵停止排吸油,舵就停在所需的舵角上。 目前在内河船舶中,电动液压舵机被广泛使用,其核心部件是由油泵和三位四通电磁阀组成,通过遥控系统既可在驾驶室也可在舵机舱分别控制,它具有运转平稳、快速、结构紧凑、操作轻便、动作灵敏、准确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突发故障频率高等缺点,在实际营运中,因液压舵机突发故障而导致船舶失控的事故很多,故本文对电动液压舵机的常见故障和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排除故障的相应方法,以供船舶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参考。 二、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舵机失灵 舵机失灵即舵机不能动作,故障的原因一是主泵不能供油,此时可更换备用泵进行验证,如备用泵工作正常,则说明主泵故障,应拆下检修;二是主油路旁通或严重泄漏,主要原因在于备用泵锁闭不严或阀件故障,造成供油不畅,导致舵机不能正常运转;三是主油路完全闭塞,如管路中截止阀未打开、吸油管滤器堵死等,可打开相应截止阀、拆洗滤器;四是油箱油位太低,泵吸口进气,应修复低液位报警器、加油、排气;五是换向阀与操舵手轮脱开;六是电磁阀供电线路故障,如桥式整流或降压变压器烧毁;七是装有失电保护装置的舵机,当发生失电故障时造成电机停转;八是由于舵角指示器机械故障或线路故障,操舵时无舵角显示,造成舵机失灵的假象。 (二)只能单向转舵 遥控系统不能完成舵的正反向运转。故障的原因一是主操舵开关单边接触不良,此时应立即使用应急操舵开关,待停航后,再对操舵开关进行检修;二是电磁阀线圈故障引起电磁阀只能单边工作,或是舵机专用阀卡死,引起舵机单向转舵,此时必须停航检修,查找原因,及时修复;三是更换备用泵测试后,若发现舵机运行正常,则要检查主油泵是否只能单向排油;四是主油路单方向不通或旁通泄漏严重,此时可观察单侧安全阀压力表,是否有压力过低的情况,以及主油路锁闭阀回油时开启的情况,如不能开启,则有旁通泄漏,需拆下检修。 (三)转舵慢 舵在设计航速下自一舷的35°转至另一舷的30°所需时间超过设计值(一般为20秒),其原因可能有:一是油路不通畅,如溢流阀阀芯被脏物卡死、油箱内过滤器被脏物堵塞、单向截流阀开度不足、溢流阀调压不足等,排除方法相应为:拆开清洗阀芯并重新调整压力、清洗过滤器或油太脏需更换、调大截流口、调高压力到规定值;二是存在泄漏、阀件关闭不严等情况,如油缸、管接头或阀件内外严重泄漏、推舵装置严重内泄等,排除方法是消除泄漏、更换密封圈等;三是系统内空气较多,放气即可;四是油泵流量过小,存在内泄漏、局

油缸的使用说明书

江苏盛鑫气动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液压油缸使用说明书 一、油液的清洁度 为保证液压缸的使用寿命,液压系统中必须设置有效的过滤以防止污染,油液 的清洁度应符合ISO4406的标准,过滤的质量也应符合ISO中相应的标准。过滤 器的等级要求按照系统的实际工况需要执行,但最低要求不低于ISO4406中的 19/15级,也即ISO4572中的24μ(β10≥75)级别。 二、液压缸的贮存 当液压缸需要贮存一段时间时,请按如下推荐的方法执行: ?液压缸应存放在干燥,洁净,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环境中,注意保护液压缸 免受来自内部的腐蚀与外部的损害。 ?液压缸应尽可能垂直放置,并且活塞杆朝上,这可以使因液压缸内可能发生 的冷凝引起的腐蚀, 以及密封件因活塞与活塞杆自重引起的永久性变形减小到 最小。 ?保留油口防护盖,直至连接管路为止。 ?长期贮存时,应在液压缸的活塞两侧加注保护油,以防止缸内部的腐蚀。 ?若液压缸放置于室外一段时间,未油漆表面如活塞杆端应作防护。 三、液压缸的安装 ?油口的防护盖仅在连接管路时方可取下,以防杂物进入。 ?连接管路须清洗方连入,液压系统油液须设置过滤器并定期检测; ?在有大量粉尘纤维、快干性化学物质附着、高温杂质喷溅工况下,液压缸须 作防护。 ?活塞杆须与负载完全拧紧,定期检查以防连接螺纹松动;定期检查杆端密封 导套有无随活塞杆转动松出。 ?必须保证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杆端连接的附件,在活塞杆伸出与缩回时都处于 同一直线上, 否则将导致压盖与缸筒的过度磨损, 从而缩短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液压缸不同安装方式注意事项 ●C安装方式,建议选用推力键或推力结构以抵抗防止连接螺栓受剪切力。 ●拉杆安装方式,拉杆伸出长度可定制,安装力矩与拉杆拧紧力矩相同。 ●耳轴安装方式,耳轴应严格对正,防止其受弯曲力矩;轴承应预先润滑并选 用最小的配合间隙;杆端连接的销轴应与耳轴中心线平行;轴承定期润滑。 ●耳环安装方式,两端轴承安装销轴应严格平行;对于向心球轴承,液压缸在 轴承摆动范围内应能自由摆动, 且与周围部件无干涉; 轴承应定期清洁及润滑, 检查有无点蚀、破损与锈蚀,检查轴承就是否有移位松脱等情况。带有防尘圈的 轴承还应检查防尘圈就是否有损坏及脱落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请及时更换该轴 承部件。 ●法兰安装方式, (1)密封垫片就是整个法兰连接(包括法兰、垫片、螺柱、螺母)的基础。

液压舵机工作原理

8-2液压舵机工作原理和组成 大型船舶几乎全部采用液压舵机。电动舵机仅用于一些小型船舶上。液压舵机是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及流量、流向的可控性来达到操舵目的的。根据液压油流向变换方法的不同,有两类:1)泵控型2)阀控型 1.泵控型液压舵机 图8—5示出泵控型液压舵机的原理图。 1—电动机,2—双向变量泵;3—放气阀,4—变量泵控制杆,5—浮动杆,6—储能弹簧,7—舵柄,8—反馈杆,9—撞杆,10—舵杆,11—舵角指示器的发送器,12—旁通阀,13—安全阀,14—转舵油缸,15—调节螺母,16—液压遥控受动器,17—电气遥控伺服油缸 双向变量油泵设于舵机室,由电动机1驱动作单向回转。油泵的流量和吸排方向,则通过与浮动杆5的C相连接的控制杆4控制。即依靠油泵控制C 偏离中位的方向和距离,来决定泵的吸排方向和流量。 泵控型液压舵机原理

图示舵机采用往复式转舵机构。由油缸14(固定在机座上)和撞杆9(可在缸中往复运动)等组成。当油泵按图示吸排方向工作时,泵就会通过油管从右侧油缸吸油,排向左侧油缸,撞杆9在油压作用下向右运动(油液可压缩性极小)。撞杆通过中央的滑动接头与舵柄7联接,舵柄7的一端又用键固定在舵杆10的上端。撞杆9的往复运动就可转变为舵叶的偏转。改变油泵的吸排方向,则撞杆和舵叶的运动方向也就随之而变。 1、工作油压与尺寸 舵机油泵工作油压取决于推动撞杆所需的力(转舵扭矩)。舵机最大工作压力(P max)是产生公称转舵扭矩时油泵出口油压。舵机油泵的额定排出压力不得低于舵机的P max。P max选得越高,转舵机构的主要尺寸就越小。油泵额定流量和管路直径相应减小,装置的尺寸和重量就会变小。 资料表明: 当P max由10MPa提高到20MPa时,往复式舵机长度大约缩短5%一10%,重量约可减轻20%,并使工作油液的使用量减少1/2左右。当P max从20MPa 提高到30MPa时,往复式舵机的长度几乎不变,重量只减轻6%~9%,而工作油液的使用量也仅减少16%~18%。进一步提高P max,对液压设备生产和管理要求更高,故目前液压舵机的最大工作油压,多不超过20MPa。 2、泵控型舵机-转舵速度 转舵速度:主要取决于油泵的流量,而与舵杆上的扭矩负荷基本无关。因为舵机油泵都采用容积式泵,当转舵扭矩变化时,虽然工作油压也随之变化,但泵的流量基本不变,对转舵速度影响不明显。进出港和窄水道航行时,用双泵并联,转舵速度几乎可提高一倍。 3、泵控型舵机-追随机构 多采用浮动杆式追随机构。浮动杆的控制点A系由驾驶台通过遥控系统控制。如把X孔的插销转插到Y孔之中,也可在舵机室用手轮来控制。浮动杆上

船舶舵机的常见故障及日常安全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船舶舵机的常见故障及日常安全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8-04-08T16:54:37.0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作者:王继勇[导读] 摘要:船舶在海中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指令航行,使船舶改变航向或则维持指定的航向,是依靠安装在船舶尾部的舵机来实现的,由此可见,舵对于船舶的正常航行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烟台航标处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船舶在海中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指令航行,使船舶改变航向或则维持指定的航向,是依靠安装在船舶尾部的舵机来实现的,由此可见,舵对于船舶的正常航行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当船舶航行时因舵机发生故障对船舶安全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舵机日常比较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属于硬件类的故障,二是属于软件类的故障。 关键词:概述;故障;注意问题;掌握重点 舵机的硬件类的故障是指与舵机相关的机器、设备发生了功能性的障碍,使得舵机不能正常工作发挥效用。 常见的主要有: 1、通信系统的故障。驾驶员发出的舵令信号不能输出至舵机,舵机接收不到舵令。驾驶台与舵机间无法通话等。 2、电力系统的故障。动力电路、配电板等电力输出故障,使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转。两路电力线路只有一路可以使用。 3、液压系统的故障。液压系统密封性能出现问题,有油路泄漏或有旁通现象、主油路锁闭不严、油位过低、液压系统内有空气等问题。使液压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软件类的故障是指与舵机运行有关的管理制度,船员对舵机的操作存在的问题。通常主要是船员对应急舵的操作不熟悉,在需要的时候无法启动应急舵。 综上所述,加强船舶舵机的日常安全检查和及时的维修保养对舵机的工作可靠性延长舵机的无故障使用时间尤其重要,轮机员必须对舵机的基本知识和日常安全检查的重点有所了解。 一、液压舵机概述 (一)基本概念 从实用意义上讲舵机是使船舶转向的动力机械设备,例如电动液压舵机是指电动机和它所驱动的液压泵所组成,但船上一般笼统地把整个操舵装置称为舵机。 液压舵机基本组成: (1)操纵系统; (2)控制元件; (3)转舵机构; (4)动力输出源。 (二)液压舵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现今大型船舶基本都采用电动液压舵机,根据液压油流向控制方法不同可分为泵控型和阀控型两种。 1、泵控型 双向变量油泵设置在舵机室,由电动机驱动做单项回转,油泵的流量和吸排方向则通过与浮动杆5的C 相连接的控制杆4控制,依靠油泵控制C偏离中位的方向和距离,来决定油泵的吸排方向和流量。 工作基本原理:图示舵机采用往复式转舵机构,油缸14固定在舵机底座上,和撞杆9(在缸体内做往复运动)等组成。当油泵按图示吸排方向工作时,泵就会通过油管,从右侧油缸吸油排向左侧油缸,撞杆9在液压作用下向右运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撞杆通过中央的滑动接头与舵柄7连接,舵柄7的一端用键固定在舵杆10的上端,这样撞杆9的往复运动就转化为舵叶的偏转运动。改变油泵的吸排方向,撞杆和舵叶的运动方向就会反向。 2、阀控型 用单向定量油泵。其吸排方向不变,油液进出转舵油缸的方向由驾驶台遥控的换向阀来控制。当换向阀处于中位,油泵的排油经换向阀旁通,转舵油缸油路锁闭而稳舵。油泵和系统比较简单,造价相对较低。 阀控型液压舵机的工作原理: (1)两套定量泵并联,采用M型三位四通换向阀控制转舵方向,兼做主油路的锁闭作用。 (2)在主油路回油阀上设置背压阀,使之形成一定背压,限制负扭距时的转舵速度。 (3)设有补油单向阀防止可能出现的低压。 缺点: (1)换向阀换向,液压冲击较大,可靠性也相对较差(2)阀控型舵机在停止转舵时,泵以最大流量排油,油液发热较多,经济性差(3)阀控型舵机适用功率范围比泵控型小泵控型和阀控型舵机,尽管工作原理不尽相同,都是由转舵机构、液压系统和操纵系统等组成。 二、液压舵机常见故障 由于舵机是一个很重要的动力机械,因此对于舵机的航行故障,要迅速反应,必要时换成备用泵进行检验测试,认真分析和检查,采用分段逐步排除的方法有助于找出故障点。 (一)舵不能动 1)遥控系统失灵--此时机旁应急操控正常对于这种故障,可能是电源断路、电器元件损坏等等,如果控制系统有伺服油缸,还有可能是控制油源中断,如辅泵损坏等。 2)主泵不供油--可换备用泵实验 3)油路旁通或漏泄严重--可观察泵的吸排压力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