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Δh甲,乙抽出部分高度为Δh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m′、m′乙,则()

A.Δh甲>Δh 乙,m′甲<m′乙B.Δh 甲>Δh 乙,m′甲>m′乙

C.Δh甲<Δh 乙,m′甲>m′乙D.Δh 甲<Δh乙,m′甲<m′乙

2.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

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

C.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3.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的厚度相同,剩余的压力相同,则甲乙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和甲乙的密度满足的关系是()

A.ρ甲>ρ乙,Δm甲>Δm乙B.ρ甲<ρ乙,Δm甲>Δm乙

C.ρ甲<ρ乙,Δm甲<Δm乙D.ρ甲>ρ乙,Δm甲<Δm乙

4.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甲>S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

A.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

C.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5.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

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不变的是()

A.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

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

6.今年2月13日,我们国家出动11架运输机,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人员和物资。下列关于运输机说法正确的是()

A.运输机水平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运输机起落架装有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C.运输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运输机的惯性

D.运输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甲、△F乙的关系是()

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可能大于△F乙

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

8.两个底面积不同的(S A>S B)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若在两容器中同时倒入或同时抽出原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A.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

B.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一定大于V乙

C.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可能小于h乙

D.抽出的液体质量m甲一定大于m乙

9.如图甲是西南大学校内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结构类似于图乙和丙的模型。若A、B是质

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分别是20cm、30cm,密度之比ρA:ρ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0Pa(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乙中,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204N:

②.物块A的密度为1.2×103kg/m3;

③.图乙中,B对A的压强为6000Pa;

④.若将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图丙),要使B对地面的压强为

2800Pa,应将物块B沿竖直方向切去1 3

A.只有①、②、④正确B.只有①、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10.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如图所示.若容器重不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

B.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

C.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等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D.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相等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设图丙中A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沿着粗实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上半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则p2______p1(>/=/<).若继续沿着细点划线的方向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3,则

p3_________p2(>/=/<).

12.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 a,压力

为F a,桌面受到压强为a p',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 b,压力为F b,桌面受到压强b p',则p a_____p b,F a______F b,a p'______b p'。(均选填“>”、“=”或“<”)

13.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将玻璃管竖直放置,如图所示。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mm水银柱;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放置,则水银柱高度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_____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倒置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液,则Δp容____Δp液(选填“>”、“=”或“<”)。

15.如图所示, A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其边长是10cm. A,B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 A:m B=3:1,将A放在水平地面上, B放在A的上面, 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000Pa.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N,物块A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6.如图甲所示的长方体,底面积为1m2,放在水平桌面上,重力为7.8×104N,它对桌面的压力是_____N,若沿如图乙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Pa.

17.两只相同锥形瓶,一只放50g的水,另一只放50g的煤油,如图所示,则比较液体对瓶底的压力的大小关系为____

18.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 a______P b.(填“>”、“<”或“=”)

19.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

强为p

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

1

';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

2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

2',则.p1_________p

2,

p

1

___p

2

'(填大于﹑小于﹑等于)

20.A砖长、宽、高分别为0.4 m、0.2 m、0.1 m,它的重为160 N,A砖的密度

ρA=_____kg/m3.另一种外形跟A砖一样的B砖,如图所示,当A砖侧放、B砖立放在水平地面时,A、B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A、B砖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后,两砖对地面的压强变化之比ΔρA:ΔρB=_____.(g取10 N/kg).

三、实验题

21.小龙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

(1)实验前,小龙先调整压强计(如图甲),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________。然后小龙

用手指按压探头的橡皮膜,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较好;

(2)比较乙、丙两图可得________________;

(3)丙、丁两图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丁所示,当U形管内液体静止时,假想在U形管底部中心有一轻薄液片,液片左侧受到压强为p左,右侧受到压强为p右,则p左_______p右(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本实验中所用的压强计与图2中“反水弯"的工作原理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

22.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我们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___(填序号)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________p′(填“>”“<”或“=”);

(5)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23.小明利用5mL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本地的大气压值。

(1)如图甲所示,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手沿水平方向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6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若增加拉动注射器筒的拉力,当注射器筒水平向右加速运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他重新将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沿水平方向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简,当活塞开始滑动时,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6N。然后利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筒刻度部分的长度为4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Pa。

(3)小刚采用乙图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的值,会导致测量结果偏 _________。(选“偏大”或“偏小”)

24.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

(1)用手轻按橡皮膜,U形管内______侧液面会上升

(2)探究过程中,应将橡皮膜先后放在_____(选填“a、b”、“a、c”或“a、d”)两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图中a点和d点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d,则p a______p d

(4)下列操作中,有可能让丙图中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变小的是______.

A.向烧杯内加浓盐水 B.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C.倒掉一些盐水 D.将烧杯适当倾斜

25.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同学用U型管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他们首先猜想: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用实验来探究跟这些因素的关系.他们选用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容器中装有水;丙容器中装有盐水(ρ水<ρ盐水=然后,他们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如图放置在液体中,用不同的方法改变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h和离容器底部的距离d,并观察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L.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中:

(1)根据实验设计可知,他们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2)根据实验次数____________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当离容器底部距离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3)根据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次数5与9、6与10、7与11或8与12可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 _________(选填“有”或“无”)关系.

(4)小明同学根据表一、表二、表三中的实验数据,他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d有关.你认为该结论是___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根据实验数据,小红得出结论:

①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②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成正比.你认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

________.(选填“只可得出结论①”、“只可得出结论②”或“结论①和②都可以得出”)四、作图题

26.物体重80N,放在斜面上,在图甲中画出重力的示意图.图乙中的小球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对地面压力F的示意图.

27.小球正从斜面上加速滚下,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_______)

28.在图中画出小明对滑梯压力的示意图。

(______)

五、计算题

2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0g、底面积100cm2、高15cm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中装有1000g的水,将一个重3N的实心长方体A 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g取10N/kg)

(1)求物体A的体积;

(2)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求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3)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0.一箱饮品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其包装箱上标识的相关名词如下:“毛重”是包装箱及其内部所装饮品的总质量;“净含量”是包装箱内所装饮品的总质量;“数量”是每瓶饮品的体积及包装箱内饮品的瓶数;“尺寸”是包装箱的长度×宽度×高度.请根据包装箱上标识的内容,通过计算回答(取g=10N/kg):

(1)这箱饮品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这箱饮品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3)该箱内所装饮品的密度多大?

(4)饮品包装箱上印有多种标志,右下角的标志是“堆码重量极限”,它表示允许放在该箱饮品上的货物的最大质量.请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包装箱设置“堆码重量极限”的原因.31.地效飞行器是一种可以低空高速飞行的飞机,它能停要水面或地面上,某型号飞行器的总质量为1.0×10 3 t,最大飞行速度为720km/h,以最大速度飞行时的运输效率为25,运输效率是指飞行器飞行时的总重与发动机推力的比值.(g取10N/kg).

(1)飞行器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压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__N.

(2)飞行器飞行时,机翼上方气流比下方气流的流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油箱中汽油的质量为30t,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_________J.(汽油的热值为4.6×10 7 J/kg)

(4)飞行器以最大速度飞行1440km,需要 ______________h,发动机推力的功率为

________W (可以认为飞行器的总重不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因为甲为规则圆柱体,乙为规则容器,则甲对地面的压强:p 甲=ρ甲gh 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强:p 乙=ρ乙gh 乙,因为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 甲=p 乙,所以ρ甲h 甲=ρ乙h 乙,由图可知:h 甲<h 乙,所以ρ甲>ρ乙;因为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即Δm 甲=Δm 乙,所以 ρ甲Δh 甲S 甲=ρ乙Δh 乙S 乙,由图可知:底面积S 甲>S 乙,所以Δh 甲<Δh 乙; 由p =

F

s

得:对地面的压力F 甲=p 甲S 甲,F 乙=p 乙S 乙,因为p 甲=p 乙,S 甲>S 乙,所以 F 甲>F 乙,因为他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G 甲>G 乙,则由G =mg 知:m 甲>m 乙,因为m ′=m -Δm ,而Δm 甲=Δm 乙,所以m ′甲>m ′乙。 故选C 。

2.C

解析:C 【详解】 由F pS =可得,

653==584

F p S F p S =?甲甲甲乙乙乙,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重力大小等于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所以甲乙的重力比值等于压力的比值,即

3

4

G G =甲乙,由G mg =得甲乙的质量比值是:

3==4G m G g

G m G g

=甲

甲甲乙乙乙,故A 说法正确; 由m

V ρ

=

可得,

3515====4416

m V m m V m 甲

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

ρρρρ?,故B 说法正确; 由65p p =甲乙::

可得6

5

p p =甲乙,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减少的压强比是:

4===5p gh p gh ρρρρ甲甲甲乙乙乙,则45

p p =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

'

'6455p p p p p p p p p p 乙乙甲甲甲乙

乙乙乙乙

--==--,如果''p p =甲乙,则有6455p p p p -=-乙乙乙乙,则可得到p p =-乙乙,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并不可能相等,故C 是错误; 如果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则减少的压强比值是:

''

4832====5525gV

p S S gV p S S ρρρρ?甲甲甲甲乙乙乙

乙甲乙

,则'

'32=25p p 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

632525=p p p p p p p p p p --=--乙乙甲甲甲乙

乙乙

乙乙

,如果''''p p =甲乙,则有''632525p p p p -=-乙乙乙乙,可解得:57p p =乙乙,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故D 正确.

3.D

解析:D 【详解】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mg F G Vg gSh p gh S S S S S

ρρρ=

===== 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

p p =甲乙

gh gh ρρ=甲甲乙乙

由图可知

h h 甲乙<

所以

ρρ甲乙>

由图知

S 甲乙<S

在切割之前

p p =甲乙

所以由F pS =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

F F 甲乙<

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且G mg =,所以,切割之前

m m 甲乙<

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即

F F =甲剩乙剩

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

m m =甲剩乙剩

根据切去的质量-m m m ?=剩得

m m ??甲乙<

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4.C

解析:C 【分析】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固体压强一般用p=分析,但对于粗细均匀的实心柱体,也可以按照液体压强公式p=ρgh 比较大小. 【详解】

A 、根据甲乙对地面压强相等且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可以直接得到甲的密度大于乙,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同的部分,根据F=G=mg=ρgV 可以得到甲减小的压力就要大于乙减小的压力,但由于甲的底面积大,所以最后甲的压强不一定小于乙的压强,故A 错误;

B 、两物体原来的压强相等,因为甲、乙都是长方体即柱体,由于原来的压强相同,由公式p=ρgh 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在h 甲小于h 乙条件下,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由公式p=ρgh 可知,甲对水平面的减小的压强大于乙对水平面减小的压强,所以最后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故B 错误;

C 、两个物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由图知甲、乙的重力不确定,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同的部分,作用面积不变,两个物体减小的压力相同,由于甲的受力面积较大,故甲减小的压强较小,则么甲剩余部分的压强一定大于乙剩余部分的压强,故C 正确;

D 、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则甲增加的压力与乙增加的压力相等,由于甲的底面积大,所以甲增加的压强较小,最后甲的压强一定小于乙的压强,故B 错误. 故选C .

5.D

解析:D 【详解】

A .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深度不变,液体的密度减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 gh ρ=液可知,探头所处压强变小,U 型管中的液体高度差减小,故A 错误;

B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液可知,探头所处压强变大,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B 错误;

C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液可知,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故C 错误;

D .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

面任意转动一个角度,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故D 正确。 故选D 。

6.D

解析:D 【详解】

A .飞机正常飞行时,有向上的升力,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A 错误;

B .运输机起落架装有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B 错误;

C .运输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升力,从而能升上空中,故C 错误;

D .运输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平衡力,故D 正确。 故选D 。

7.C

解析:C 【详解】

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 甲和h 乙,h 甲

p =

F S =

G S

=mg S =ρVg S =ρShg S =ρgh

可知,由于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 甲=p 乙,所以,

ρ甲gh 甲=ρ乙gh 乙,

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由于底面积不变,对地面的压力变化是切去的部分,即:

△F =ρ△Vg =ρS △h g =ρh 2△hg ,

则:

F F 甲乙=2

2h hg h hg ρρ甲甲乙乙 =h h 甲

<1, 所以,△F 甲<△F 乙,故△F 甲一定小于△F 乙。故选C 。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倒入或抽出液体前,p p =甲乙,即gh gh ρρ=甲甲乙乙,由图可知,h 甲<h 乙,所以ρ甲>ρ

A .倒入液体的体积为V 甲和V 乙,则倒入后A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A

V h S +甲

甲,B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B

V h S +

乙,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G 甲=G 乙,由

G mg gSh ρ==得,(A B A B V V

gS h gS h S S ρρ??+=+ ??

?甲乙甲甲乙乙),

A A

B B A B

V V

gS h gS gS h gS S S ρρρρ+=+甲乙甲甲甲乙乙乙,因为gh gh ρρ=甲甲乙乙,且S A >S B ,所以gV gV ρρ甲甲乙乙<,又因为ρ甲>ρ乙,所以V 甲<V 乙,故A 错误; B .抽出液体的体积为V 甲和V 乙,则抽出后A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A

V h S -甲

甲,B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B

V h S -

乙,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G 甲=G 乙,由G mg gSh ρ==得,(A B A B V V

gS h gS h S S ρρ??-=- ??

?甲乙甲甲乙乙),

A A

B B A B

V V

gS h gS gS h gS S S ρρρρ-=-甲乙甲甲甲乙乙乙,因为gh gh ρρ=甲甲乙乙,且S A >S B ,所以gV gV ρρ>甲甲乙乙,又因为ρ甲>ρ乙,所以V 甲可能大于V 乙,也可能等于V 乙,也可能小于V 乙,故B 错误;

C .倒入液体的高度△h 甲和△h 乙,则倒入后A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h 甲+△h 甲,B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h 乙+△h 乙,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G 甲=G 乙,由G mg gSh

ρ==得,A B gS h h gS h h ρρ+=+甲甲甲乙乙乙()()

, A A B B gS h gS h gS h gS h ρρρρ+=+甲甲甲甲乙乙乙乙,

因为gh gh ρρ=甲甲乙乙,且S A >S B ,所以A B gS h gS h ρρ甲甲乙乙<,又因为ρ甲>ρ乙,S A >S B ,所以△h 甲<△h 乙,倒入的液体高度h 甲,一定小于h 乙;故C 错误; D .抽出液体的质量为m 甲和m 乙,则抽出后A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A

m h S ρ-甲

甲甲,B 容器中液面的高度B

m h S ρ-

乙乙,因为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G 甲=G 乙,由G mg gSh ρ==得,

)A B A B

m m gS h gS h S S ρρρρ-

=-甲乙

甲甲乙乙

甲乙((),A A

B B A B

m m

gS h gS gS h gS S S ρρρρρρ-=-甲乙甲甲甲乙乙乙甲乙,即A B ρgS h m g ρgS h m g -=-甲甲甲乙乙乙,因为gh gh ρρ=甲甲乙乙,且S A >S B ,所以m 甲g >m

g ,即m 甲>m 乙,故D 正确。

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①物块A 的底面积:S A =L A 2=(20cm )2=400cm 2=0.04m 2,物块A 对地面的压力:F =pS A =5100Pa×0.04m 2=204N ,故①正确;

②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图乙中物块A 、B 的总重力G 总

=F =204N ,由G =mg =ρVg =ρL 3g 可得:G A +G B =ρA L A 3g +ρB L B 3g =204N ,因为ρA :ρB =3:1,所以有:ρA ×(0.2m )3×10N/kg+1

3

ρA ×(0.3m )3×10N/kg=204N ,解得:ρA =1.2×103kg/m 3,故②正确;

③物块A 的重力:G A =ρA L A 3g =1.2×103kg/m 3×(0.2m )3×10N/kg=96N ,物块B 的重力:G B =G -G A =204N-96N=108N ,图乙中,B 对A 的压强:B B BA 2A A 108N =2700Pa 0.04m

F G p S S ===,故③错误;

④图丙中,沿竖直方向切去物块B 后,设剩余部分占物块B 体积的比例为x ,则物块B 剩余部分的底面积为S B ?x ,物块B 剩余部分的重为G B ?x ,A B B B ·x

2800Pa ·x

G G p S +=

=,

()2

96N+108N?x

=2800Pa 0.3m ?x ,解得2x 3=,即将物块B 沿竖直方向切去13

,故④正确。

综上可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已知液体深度、密度,根据公式P=ρgh 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结合底面积,再根据公式F=PS 判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关系;

(2)对于甲容器,上下粗细一样,所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都可以表示为:F G

p S S

=

=; (2)容器重不计,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结合底面积判断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详解】

A 、根据题意,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根据p gh ρ=知,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 底面积相等,根据F PS =知,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力也相等,故A 错误;

B 、根据p gh ρ=知,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等高的圆柱形液体产生的压强,则对底面的压力也等于等高的圆柱体液体产生的压力(也等于甲液体的重力);乙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力等于乙液体的重,由于乙容器上面变细,所以乙液体重力小于等高圆柱体的液体重,可得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故B 正确;

C 、因为甲容器上下粗细一样,对容器底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甲液体的重,由于容器

壁厚度的存在,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要大一些,根据F G

p S S

==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故C 错误; D 、底面积相同,而乙液体重力小,根据F G

p S S

==知,乙对桌面的压强小,则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不相等,故D 错误。 故选:B 。

二、填空题

11.不变 变小 < =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根据题意知道,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的过程中,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故G=F 支,而支持力与压力相等,即压力大小

解析:不变 变小 < =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根据题意知道,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的过程中,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故G =F 支,而支持力与压力相等,即压力大小也等于重力大小,重力不变,则压力不变;

第二空.由于在物体移动的过程中,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大,由F

p S

= 知道,在F 不变而接触面积增大时,压强将变小;

第三空.若沿着粗实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上半部分,剩余部分质量减半,即重力减半,压力减半,而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所以,对水平地面压强减半,即 p 2

第四空.若在原来正方体的基础上沿下图竖直虚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

则左边部分(长方体)对地面的压强是:

41F G mg gV gSh p gh p S S S S S

ρρρ=

====== ,

若继续沿着细点划线的方向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3,相对于图中竖直虚线左边部分来说,压力减半,受力面积不变,即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341211

22

p p p p =

== 12.= > < 【详解】

[1]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倒立过来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ρgh 可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等于倒立后水对瓶盖的压强,即 pa=pb

[2]倒立后,水对容器底部

解析:= > < 【详解】

[1]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倒立过来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ρgh 可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等于倒立后水对瓶盖的压强,即

p a =p b

[2]倒立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不变,受力面积变小,根据F

p S

=可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立后水对瓶盖的压力,即

F a >F b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饮料瓶的重力之和,倒立后水的质量不变,所以无论是正放还是倒放,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倒立后容器对桌面的受力面积减小,根据

F

p S

=

可知正放时桌面受到压强小于倒放时桌面受到压强,即 a b p p '<'

13.不变 【分析】

外界的大气压作用在水银面上,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它会对试管内的水银产生向上的力,所以托住了管中的水银,此时管中的

水银受到重力和大气压力的作用,管的横截

解析:不变 【分析】

外界的大气压作用在水银面上,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它会对试管内的水银产生向上的力,所以托住了管中的水银,此时管中的水银受到重力和大气压力的作用,管的横截面积一定,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 【详解】

[1]如图所示,管竖直放置,液体压强的大小等于大气压强的大小,大气压强相当于750mm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玻璃管稍稍倾斜放置,大气压强不变,液体压强大小也不变。

[2]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所以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14.变大 变小 > 【解析】 【详解】

[1]倒置后,液体深度h 增大,∵p=ρgh,∴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增大; [2]正放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如图a 所示: F=ps=ρghs>

解析:变大 变小 > 【解析】 【详解】

[1]倒置后,液体深度h 增大,∵p=ρgh ,∴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增大; [2]正放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如图a 所示:

F=ps=ρghs >G

倒置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ρgh′s′<G

∴F >F′

即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将变小; [3]倒置前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

G F p S S

=

=水

容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F p S

=液液

因为

F 液>

G 水(口小底大的容器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

所以

p 容< p 液……….①;

倒置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

′′′′

G F p S S ==水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F p S =

液液 因为

F 液′<

G 水(口大底小的容器液体对底部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

所以

p 容′> p 液′……….②;

由①与②可得:

Δp 容>Δp 液。

15.300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A 对地面压强的受力面积: S=LA2=(10cm )2=100cm2=0.01m2, 由可得,物块A 对地面的压力:

第二空.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

解析:3000 【解析】 【详解】

第一空.A 对地面压强的受力面积: S=L A 2=(10cm )2=100cm 2=0.01m 2, 由F

p S

=

可得,物块A 对地面的压力: 24000Pa 0.01m 40N F pS ==?=;

第二空.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A 和B 的总质量:

40N 4kg 10N /kg G F m g g =

===, 因A 、B 两物块质量之比为31A B m m =::,所以,物块A 的质量:

33

4kg 3kg 44

A m m =

=?=, 物体A 的体积:

V A =L A 3=(10cm )3=1000cm 2=1×10-3m 3, 物块A 的密度:

3333kg 3000kg /m 110m

A A A m V ρ-=

==?。 16.8×104 7.8×104 【解析】 【详解】

因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图甲中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F =G =7.8×104N; 若沿如图乙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

解析:8×104 7.8×104 【解析】 【详解】

因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图甲中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F =G =7.8×104N ;

若沿如图乙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则剩余部分的质量减半,对地面的压力减半,同时受力面积也减半,所以,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442

7.811N 2=Pa 1107.128m 0F

F p S S ??===. 17.【分析】

两只相同锥形瓶,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时,密度和液体深度都不等,所以不能直接利用液体或固体压强的特点、公式进行比较;采用变通的方式解决问题,假设这些水和煤油装在两个底面积相等的锥形容器,且 解析:F F <水煤油

【分析】

两只相同锥形瓶,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时,密度和液体深度都不等,所以不能直接利用液体或固体压强的特点、公式进行比较;采用变通的方式解决问题,假设这些水和煤油装在两个底面积相等的锥形容器,且都正好装满,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判断此时的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和压力;因为煤油的密度小,所以装煤油的容器更高,再将水装入装燃油的这个容器时,液面下降,则压强变小,据此可以判断. 【详解】

(1)假设两液体正好装满两个规则的锥形容器,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如图:

由于两液体质量相等,体积与密度成反比,由圆锥体的公式1

3

V Sh =可知,底面积相等时,高与体积成正比,所以圆锥体的高与液体密度成反比;

水与煤油的密度比为:33

1g/cm 5

0.8g/cm 4

ρρ==水煤油,则两圆锥体的高之比为:1245h h =, 根据p gh ρ=知,此时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由F pS =知,底面积相等时,底面受到的压力也相等;

(2)为了比较容器的不同,将两个容器叠放一起,作示意图如下:

初中物理压强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练习题及解析 一、压强 1.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 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C.菜刀钝了磨一磨,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把书包带做得宽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2.甲、乙两个自重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 入液体中, 小球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液面相平,则 A.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小 B.小球在甲中所受浮力比乙中所受浮力大 C.取出小球后甲容器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 D.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知道,物体在甲中漂浮,在乙中悬浮,所以ρ乙=ρ物,ρ甲>ρ物,所以,甲中液体密度比乙中液体密度大,故A错误;由于在甲悬浮,在乙漂浮,则F浮甲=G排甲=G; F浮乙=G排乙=G,所以G排甲=G排乙,即两容器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故B错误;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自重不计,它们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液体和小球的重力,所以取出小球后,甲容器 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C正确;由A知道,ρ甲>ρ ,又因为h甲 =h乙,由p=ρgh知道,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物 体压强,故D错误,故选C。 3.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m A<m B、S A>S B、h A=h B).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为

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

八年级下册压强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 D 压力的大小决定了压强大小 2.静止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A 全部液体的重力 B 液体的体积 C 容器底面积的大小 D 液体的密度 3.有一根盛有液体的长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然后逐渐倾斜,则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有利于增大压强的是: 5.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里向上吹气,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 压强大 B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 压强小 C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6.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B.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压强相等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 7.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 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一样 大 B A最大 C B最大 D C最大 8.三个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装有同体积的酒精、水和盐水,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的是: A 酒精 B 水 C 盐水 D三者一样大 9.如图所示的“帕斯卡裂桶实验”,木桶内装满水,桶的顶部竖立着一根细管,一人在三楼的阳台上向细管内只倒入了几杯水,木桶就被水压破了,这一实验表明,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 A 质量 B 深度 C 密度 D 体积 (1)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9章压强 一、选择题(每题8分,共64分) 1.下列不是 ..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用高压锅煮饭 B.用吸管喝饮料 C.用针筒吸药水 D.玻璃厂用吸盘搬运大块的玻璃 2.下图中的做法,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3.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 A.与深度有关 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 D.与容器形状有关 4.医院给病人输液时,应使药液均匀地滴下,再注入血管,为使整个输液过程药液都保持匀速下滴,如图所示的各装置中应采用的装置为( ) 5.叶子姐姐做了如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能够说明压强大小和受力面积关系的是( ) A.测压强时小桌反放在沙子上,发现比正放时下陷得浅了 B.将两只皮碗压紧后,发现很难分开 C.将双手相互摩擦,发现手变得很热

D.把压强计探头浸入水中越深,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越大 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只拔掉b、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 C.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c孔比a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只拔掉d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有压强 7.现有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瓶内外的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孔流出,水从b孔流入 D.水从a孔流入,酒精从b孔流出 8 .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ρ水)( ) 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b、c两点的压强相等 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20分) 9.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使得河水的密度______,河水对堤坝的压强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在平底试管里装入沙子,试管和沙子总重为0.09 N,试管的底面积是2 cm2,则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 Pa,试管没入水中的深度是________ cm。

初三物理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泰安一中虎山路校区吕学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9.1-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2、 如图9.1-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 的质量。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的压力F A、F B 的关系是:() A.P A<P B F A=F B B.P A<P B F A>F B C.P A>P B F A=F B D.P A>P B F A>F B 3、如图9.1-3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 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F,P B.4F,P C. 4 1 F,P D.F,4P 4、沙漠中有一个沙丘(如图9.1-4所示),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仍停原处D.无法确定 5、如图9.1-5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甲的底面积大于乙, 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B.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D.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大 6、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9.1-6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7、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A.用吸管吸牛奶B.棒冰融化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D.水往低处流 8、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 B.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 C.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 9、茶壶盖上开一个孔作用是:() A.好系绳子,防止打碎B.让外面空气流进,不至于壶内空气压强减小使水流不出来 C.让热所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D.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10、如图9.1-7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 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1:2 D.4:1 1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气压的原因是:() 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 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D.在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 12、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好----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13、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 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9.1-8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B.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C.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4、如图9.1-9所示,小强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 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15、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9.1-10所示, 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B.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入D.水从a小孔流入,酒精从b小孔流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压强是反映________的物理量。物理学在把____________定义为压强;压力作用的 效果跟压力的大小、_______有关。 2、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进入橡 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在按压弹簧片时排出了橡皮管里的大部分空气,使橡皮管里的气压____;管外的 墨水在____作用下进入管内。 3、如图9.1-11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铅笔的 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___F2,P1___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老虎都长有尖尖的牙齿,如图9.1-12所示。当老虎用相同的力咬食食物时,受力的_ ___越小,产生的____越大。 弟1页/(共6页)弟2页/(共6页)

初中物理压强基础练习题

压强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用注射针筒抽取药液 C .贴在墙上的吸盘式挂衣钩 D .用高压锅煮饭 2.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 、b 、c 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 .b 点压强比c 点压强小 C .a 、b 两点的压强相等 D .b 、c 两点压强相等 3*.甲、乙两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两个物体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个物体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2:3,则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4:3 B .3:4 C .3:1 D .1:3 4.如图所示,一杯水放在桌面上。若用细绳系一金属块,将它悬挂在水中时,则水对杯底的( ) A. 压强增大,压力不变 B .压强不变,压力增大 C. 压强和压力都不改变 D .压强和压力均增大 5.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甲ρ,液体乙的密度为乙ρ,则甲ρ和乙ρ的关系是( ) A .乙甲ρρ< B .乙甲ρρ= C .乙甲ρρ> D .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 法能够使压强计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的是( ) A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位置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食盐水中

7.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cm ,75.6cm ,76.0cm 。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它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有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液体,如果把它倒置,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压强的变化是( ) A.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B.压力增大,压强减小 C.压力增大,压强增大 D.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9.如图所示,物体重G =10N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40N ,且F 与墙壁垂直,这时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是( ) A .10N B .40N C .30N D .50N 10*.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则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应该是( ) A.乙甲P P > B.乙甲P P = C.乙甲P P <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N 30,其底面积为21200cm 。鱼缸内装有m 2.0深的水,水的质量是Kg 27。(Kg N g /10=) 请计算: ⑴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 ⑵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⑶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轻质硬杆AB 长50cm 。用长短不同的线把边长为10cm 的立方体甲和体积是1dm 3的球乙分别拴在杆的两端。在距A 点20cm 处的O 点支起AB 时,甲静止在桌面上,乙悬空,杆AB 处于水平平衡。将乙浸没在水中后,杆AB 仍平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 =10N/kg )( ) A .杆A 端受力增加了15N B .杆A 端受力减小了10N C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增加了1500Pa D .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减小了1500Pa 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A 、B 两种液体,且ρA =2ρB 。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且S 乙=2S 甲。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小球在B 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B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C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D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 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 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

2020年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如图)。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的把手做得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B.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使车上坡更轻松 C.将坐垫做得较宽,是为了减小人对坐垫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 D.用力捏刹车闸可增大摩擦力 2.如图容器中间的隔板将容器分成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列问题中不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A.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D.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3.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一段距离(木板A没有掉下来),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减小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强变大D.A所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4.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手捏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空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易拉罐变瘪 5.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研究液体压强实验:当容器内的液体相同、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U形管内水面的高度差相同,则根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A.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D.液体的压强跟深度无关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B.4∶3C.1∶2D.4∶1 7.如图所示.将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装2kg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p0;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2p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 A.容器如图甲,F>30N B.容器如图甲,F<30N C.容器如图乙,F<30N D.容器如图乙,F>30N 8.如图所示,在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为m甲、m乙,密度为ρ甲、ρ乙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

初三物理压强练习题及答案

压强 一、填空题 1.物体________受到的_____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目的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斧头、菜刀具有很窄的刃,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个重力等于100 N,边长20 cm的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方桌面的中央,桌子的边长是50 cm,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若用20 N的水平力把它紧压在竖直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强是_____. 5.你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如果想使你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一倍可以_____,这是因为______. 6.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____的方法来_____. 7.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 cm2,图钉尖的面积是5×10-4cm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 N,那么图钉尖对墙的压强p2是_____Pa,手对图钉帽的压强p1是_____Pa,p2是p1的_____倍. 8.要在0.5 cm2的面积上产生4×106 Pa的压强所需压力为_____ N. 9.用5 N的压力作用在1 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为_____Pa;若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2×104 Pa的压强,受力面积应变为_____ m2. 10.一长方体木块平放和侧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压力之比是_____. 二、选择题 11.以下措施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A.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 B.汽车的轮胎表面有凹凸花纹 C.刀刃要磨得很薄 D.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12.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椅子上舒服,这是因为 A.沙发有弹性把人拖住了 B.沙发对人的压力比椅子对人的压力小一些 C.沙发对人的压强比椅子对人的压强小一些 D.以上解释都不对 13.下列对实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雪上飞机的轮子上装有雪橇主要是为了增加飞机在雪地上滑行的速度 B.图钉的钉帽的作用是为了减小钉帽对手的压强 C.铁轨铺放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列车对地面的压力 D.溜冰时如果发现冰面有断裂的迹象应立即快速翘脚跑开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B.在物体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C.压强一定时,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就越小 D.要减小压强可以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物体的受力面积

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4:5,底面积之比S甲:S乙=5:8,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6:5,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质量之比是3:4 B.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5:16 C.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D.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2.a、b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a、b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ρb=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V b=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 B.b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1 4 C.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 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S 乙 ,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且h甲<h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 4.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 A.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B.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速度——m/s;力——N C.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 D.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 5.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

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八下物理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9.3-1所示的实验不. 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2、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A .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 .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C .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 D .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 3、同学们背书包时,肩部会有受压的感觉,所以,小红选择了一种双肩背的宽带书包.书包带宽5cm ,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为35cm ,书包的总质量为7kg ,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 ) A .减小压强;2×103Pa B .增大压强;2×102Pa C .增大压力;0.245Pa D .减小压力;2.45Pa 4、如图9.3-2所示,将A 、B 两纸片的上端提起,让纸片自由下垂,当向纸片中间用力吹气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两纸片会向两边分开 B .两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C .A 纸片不动,B 纸片向外飘开 D .B 纸片不动,A 纸片向外飘开 5、如图9.3-3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 .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 .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 .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6、如图9.3-4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9.3-5所示为某饲养场牲畜自动饮水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储水箱与饮水杯A 、 B 、 C 组成连通器 B .控制进水的自动装置应用了杠杆平衡条件 C .静止时浮子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静止时水对三个饮水杯底部压强的关系是:P A < P B < P C 8、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的水银柱高出水银面76cm ,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些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 A .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 B .实验时,在玻璃管加粗 C .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 D .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9、如图9.3-6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10、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 .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 .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11、在冬天,装有一定水的热水瓶过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A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新人教版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1)

《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 卷 一、选择题:(请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背面答题卡中。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1所示,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 ) A .平放时最大 B .立放时最大 C .侧放时最大 D .平放、立放、侧放时一样大 2. 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 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3.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 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 .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 C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 .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4.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2A ),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2B ),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 和p B ,则 ( ) A .p A >p B B .p A <p B C .p A =p B D .无法判断 5.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 ) A .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小 B .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小 C .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大 D .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大 6.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4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 甲、p 乙,则它们的关系是 ( ) A .p 甲

p 乙 D .无法确定 7.如图5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 A .ρ甲= 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确定 图5 图3 乙 甲 图4 图2 图7 图 6 图 1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综合卷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容器,其中一个正放,另一个倒放,里面装有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和p 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 甲和F 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 甲>p 乙,F 甲=F 乙 B .p 甲<p 乙,F 甲<F 乙 C .p 甲<p 乙,F 甲>F 乙 D .p 甲=p 乙, F 甲=F 乙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和压力F 的大小关系为 ( ) A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B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C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D .p 甲 > p 乙 F 甲 = F 乙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薄壁柱形容器,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2 S +S S = 甲丙 乙。将质量相等的液体A 和B 倒入甲、乙两容器中,液体A 和B 对甲、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和450Pa 。若将甲、乙中的液体全部倒入丙容器中(液体无溢出),则混合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 A .600Pa B .720Pa C .900Pa D .1050Pa 4.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 、B (G A =G B ),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5.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C型管内充满了水,用轻塑料片盖住两端管口,再用手指压住塑料片,把管放在竖直平面内,如图,放开手指后则() A.水从a端流出 B.水从b端流出。 C.水从a,b两端同时流出。 D.水不会从任何一端流出 6.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液体的密闭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之后将此容器倒置过来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前、后两次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A.F甲=F乙B.F1<F2 C.p甲<p乙D.p1<p2 7.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此时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p甲、p乙,则 A.p甲可能大于p乙B.p甲一定小于p乙 C.p甲一定等于p乙D.p甲可能等于p乙 8.如图,开口向上的两个“凸”形管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的,除了凸部分在竖直管上的位置有高低之外,其余完全相同.现将甲管装盐水,乙管装等质量的蒸馏水,两管液面都超出各自的凸出部位,且液体都已将各管的凸出部分充满.则两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之间的关系是

压强单元测试及答案

压强单元测试 (g=10N/Kg)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和_________ _____有关. 2.两个物体分别平放在静止的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3,跟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则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桌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 3、物体叫压强。一个箱子对地面的压强是6000 Pa,则“6000 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4、重力为6×104N的大象,每只脚掌面积是600cm2,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 Pa。 5. 潜水员身穿潜水服下潜到水下20m深处,该处水产生的压强为Pa,此压强对潜水服上面积为0.02m2的视窗玻璃的压力为N。 6. 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区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100℃。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张得更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些。 7、下列所述各事例是为了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填“增大”或“减小”) ①刀口常磨得很薄:;②铁轨下面垫枕木:; ③书包带换成宽一些的:;④铁钉的头部做得尖尖的:; 8、手握着一个鸡蛋用力捏不易捏破,可握着两个鸡蛋用不大的力很容易将鸡蛋捏破,这是因为手握两个鸡蛋时鸡蛋的受力面积比手握一个鸡蛋时鸡蛋的受力面积更,使鸡蛋受到的压强变得更,因此鸡蛋更容易捏破。 9.如图1所示的容器内装有水,已知h1=30cm,h2=10cm,容器内的底面积为0.5m2,则A点处水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_ Pa,B点处水产生的压强是 图1 _______________ P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____________N. 10、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大气压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值越,但其 变化并不均匀。 11.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___ ,最早测出大气压的值的科学家是_________ 。他测出大气压强值相当于毫米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 12、使用压力保温瓶,只要将活塞向下按,瓶中的水就会从管口流出,这是因为按下活塞后,瓶内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将水压出来。 13.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烂,是因为锅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锅内水的沸点______________100℃(以上两空选填“大于”或“小于”)。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初三物理人教版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物理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共20分.以下每题各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2.如图所示,物体重10 N,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是 0.5 dm2,现用24 N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墙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10 N,2×103 Pa B.10 N,4.8×103 Pa C.24 N,2×103 Pa D.24 N,4.8×103 Pa 3.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D.m甲>m乙=m丙 4.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 .玻璃管倾斜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5.如图所示,往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各图表示此过程中量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6.如图所示,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A p 和B p ,瓶底和瓶盖对桌面的压强分别 为A p '和B p ',则( ) A. A p >B p ,A p '>B p ' B. A p <B p ,A p '=B p ' C. A p >B p ,A p '<B p ' D. A p <B p ,A p '<B p ' 7.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A卷)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A 卷) 班级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20×2分=4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 C.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小 D.压强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2.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1,压强为p 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2,压强为p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1>F 2 B. F l < F 2 C. p 1<p 2 D. p 1>p 2 3.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4.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B .斧头具有很窄的刃 C .房屋的地基建得很宽厚 D .啄木鸟有个细长而坚硬的尖喙 5.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 A .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B .棒冰融化 C .用吸管吸牛奶 D .水往低处流 6.如图,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 或压强p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 1>F 2; B. F 1 = F 2; C. p 1=p 2; D. p 1>p 2。 7.在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 示,这表明液体压强( ) A.与深度有关 B.与密度有关 C.与液柱粗细有关 D.与容器形状有关 8.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 ,则( )A. p p 甲乙< B. p p 甲乙= C.p p 甲乙> D. 条件不足,无 法判断 9.下列现象中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的是( ) A.铁轨下铺枕木 B.坦克装有履带 D.书包背带很宽 C.刀刃磨得很薄

压强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压强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许多同学喜爱滑板运动。某同学用脚对地面向后施力时滑板前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滑板由板面、支架和轮子组成,当一个同学站在滑板上匀速直线滑行时,人和滑板受到的总重力约为600牛,轮子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约为8×10-4米2,则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约为 帕。 2..啄木鸟有“森林医生”的美誉,这是因为它有坚而硬的喙(hui )。我们有时就能看到它用喙将树木啄破,吃掉害虫的情景。粗略估计啄树木时施加力的大小约为0.5N ,喙与树木的接触面积约为10-6m 2,则喙啄树木时产生的 压强约为_____Pa 。 3.如图6-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 1=O .8m ;其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 2 ,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 2=0.6m ,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 kg /m 3 ,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 N .(g 取10N /kg) 4.如图所示,铅笔的质量为6g ,它受到的重力是 ▲ N ;已知铅笔尾端的面积是0.4cm 2,当两手指用4N 的力从两端相向压住铅笔时,笔尾对手指的压强 是 Pa .(取g=10N /kg) 5.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 ,他的一只平底鞋放在方格纸上描绘出的形状如图6-2所示,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数一下鞋底覆盖的方格数(不满一格的都计为半格),可算出这只鞋底的面积约为 cm 2 ,小明穿上这双鞋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 N ,以此可以估算出双脚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6.将重为2.5N 、边长为0.1m 的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课桌面中央.该物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 N ,压强为 Pa ;如沿竖直方向将该物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Pa . 7.上世纪中叶,深水潜艇“的里亚斯特2号”在马利来纳海沟潜到至104 m 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潜水艇浮出水面后,发现潜艇的直径竟被压缩了1.5mm ,这一事实说明力可以产生 的作用效果(ρ海水=1.03×103 kg/m 3,g=10N/kg ) 二、选择题 8.如图,两个相同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个体积为50厘米。密度为0.5×103千克/米3 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 6-1 图6-2 图6-3

压强测试卷及答案

A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D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八年级物理压力与压强测试题 注意:本试卷g 取10N/kg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些应用是属于增大压强的?( ) A.针和锥子的顶端都做得很尖 B.载重汽车要用很多个轮胎 C.河堤常常要修得上窄下宽 D.用螺丝固定零件,常在螺丝下垫上一个比较宽的垫圈 2、当你上体育课练习正步走时,你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 1、p 1;当你立正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 2、p 2,则( ) A 、F 1=F 2 p 1=p 2 B 、F 1>F 2 p 1>p 2 C 、F 1<F 2 p 1>p 2 D 、F 1=F 2 p 1>p 2 3、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相等,铜块对地面压强大; B.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压强大; 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压力大; 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压力大. 4、底面积为S 的金属块,当放在2S 面积的桌面上时,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为p ;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 ) A 、p/2 B 、p C 、2p D 、4p 5、(11杭州)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1,压强为P 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2,压强为P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1 F 2 C . P 1<P 2 D . P 1>P 2 6、(11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7、在水平桌面上,并排立放着10本同样的书,如果取走5本,则桌面受到的( ) A 、压力和压强都减小一半 B 、压力减小一半,压强不变 C 、压力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一倍 D 、压力不变,压强增大一倍 8、(09福州)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A ),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B ),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 和p B ,则( ) A .p A >p B B .p A <p B C .p A =p B D .无法判断 9.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下实验,获得下表数据: C 斧刃磨得很锋利 B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