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课程总学时:80学时

编写时间: 2006年9月

1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是主干必修课。课程以阐述原

理为主,讲述计算机系统及其各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逻辑实现,计算机系统及其各功能部件的设计原理以及并行处理技术。设置这一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各主要部件的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软硬件的界面,从而对整个计算机系统有完整的了解,为计算机专业的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1、计算机系统概论

2、

3、存储器

4、计算机指令系统

5、控制器

6、总线系统

7、外围设备

8、输入、输出系统

重点:信息编码和数据表示

控制器

存储系统

输入输出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科学出版社, 1、李亚明.《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3、江义鹏.《计算机组成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4、胡越明.《计算机组成和系统结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整体安排按信息表示、信息处理、信息输出思路。)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及其实现

4、计算机的性能评价

5、计算机发展简史

6、计算机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整个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

其中硬件部分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五大功能部件构成。通过总线相互连成一个完整的硬件系统;软件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两大部分。通过对计算机层次结构的了解,明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了解计算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性能指标、计算机发展简史以及计算机的应用。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计算机系统结构、组成及其实现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系统结构、组成及其实现的关系。明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其它:

4、计算机的性能评价(字长、容量、速度、时间、MIPS)

5、计算机发展简史(ENIAC、冯氏计算机、其它自学)

6、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与数据处理的区别)

3

1、组合逻辑电路布尔代数基本公式,逻辑门,卡诺图

2、计算机中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一位加法器,译码器,编码器,多路选择器,移位器

3、时序逻辑电路 D锁存器,D触发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

4、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有限状态机,七段显示十进制数双向计数器设计

5、可编程序逻辑阵列(器件)简介PLA,PLD

:与门、或门、异或门、译码器、D锁存器、寄存器、有限状态机的应用

:译码器、有限状态机

1、进位计数制以及相转换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2、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

数值数据定点数----原反补移

浮点数-----IEEE754

BCD码

非数值数据 ASCII、汉字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掌握二进制数据编码的方法,掌握数值数

据和非数值据的表示方法。

原补机器表示,浮点数

1、定点数加减法运算及电路实现

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全加器,溢出,快速加法运算(进位链),74181ALU 2、定点数乘除运算和电路实现

原码、补码,布斯算法,原码恢复余数、不恢复余数

3、快速乘除法运算技术和电路实现

布斯高基乘法,进位保存加法及其构成的乘法器,阵列乘法器,

阵列除法器

4

4、浮点数四则运算以及实现

加减乘除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算法。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和运算

器的构成,能按步骤进行原码和补码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够按步骤进行浮点数的四则运算。

1、定点数加减法运算及电路实现

2、定点数乘除运算和电路实现

3、快速乘除法运算技术和电路实现

原码、补码,布斯算法,原码恢复余数、不恢复余数布斯高基乘法

1、存储器概述

外部特性,性能参数,层次结构

2、静态存储器和动态存储器存储单元构成

一位存储单元及存储阵列,多端口SRAM,读写时序

3、半导体ROM存储器

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4、存储器芯片构成以及存储器主要技术指标

5、存储器扩展技术

位、字、字位扩展

6、数据校验码

奇偶校验,海明码,CRC码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存储器芯片的类型和各主要存储器芯片的工

作原理;掌握扩展存储器容量的技术,能够用给定的存储器芯片按要求设计主存,从而深刻理解存储器的构成原理;掌握数据校验码。

外部特性,性能参数,存储器芯片构成以及存储器主要技术指标

存储器扩展技术;技术指标,位、字、字位扩展,海明码,CRC码

5

1、指令系统概述

2、指令构成与指令编码

操作码、地址码

定长指令和不定长指令格式,定长操作码,操作码扩展技术

3、操作数存储及寻址方式

操作数类型,边界对齐,大数端、小数端,常见的寻址方式以及

实例

4、指令系统

指令类型,五类基本指令,RISC技术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指令中包含的各种信息,数据在存储器中的

存放,了解常用指令以及指令格式,深入理解常用的寻址方法以及用途。了解常用指令的种类和功能。了解CISC和RISC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指令构成与指令编码

2、操作数存储及寻址方式

寻址方式

1、处理机的基本构成

单总线、专用通路结构模型

2、指令的执行过程

运算指令,访存指令,控制指令

3、 ALU、寄存器堆的设计

4 、处理机的数据路径

取指令电路,算术逻辑操作电路,存储器访问电路,转移控制电路,

总体数据路径

5、单周期处理机的控制部件设计

控制信号定义,处理机执行指令的步骤(ALU指令,存储器访问指令,

转移指令)

控制信号的产生,单周期处理机的缺点

6、多周期处理机的控制部件设计

多周期处理机的总体电路,处理机执行指令的5个周期,状态转移图

及状态转移表,输出控制表,性能

7、硬布线控制器的构成及时序

6

8、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器基本概念

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及电路,增量方式,断定方式,多周期处理机微

程序控制器实现,微程序设计技术

9、异常事件处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CPU的功能和组成方法,掌握控制器的控制方式,掌握硬布线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深入理解计算机中一条机器指令的完整执行过程。要求掌握计算机中指令的执行过

程,各部件的工作过程,控制器的原理以及控制信号是如何产生,建立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完整概念。

1、指令的执行过程

2、处理机的数据路径

3、控制部件设计

4、硬布线控制器的构成及时序

5、微程序控制器

数据路径、时序、微程序控制器

1、流水线处理机的基本概念

2、流水线处理机的数据路径

流水线级,流水线各级的操作

3、流水线处理机的控制

运算指令,访存指令,转移控制指令,流水线各级信号的产生,时

序图,时空图

4、流水线处理机的相关

结构相关,数据相关,转移相关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流水线处理机的数据路径,建立指令流水

线中指令如何重叠执行和流动,了解流水线工作原理以及相关问题。

1、流水线处理机的数据路径

2、流水线处理机的控制

流水线各级的操作,流水线各级信号的产生,时序图,时空图

7

1、存储器层次概述

存储器层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CACHE和虚拟存储器的性能

2、CACHE结构设计

直接、全相联、组相联,地址映象,地址变换

3、CACHE的替换策略

RAND、FIFO、LRU

4、CACHE的写策略

写透,写回

5、虚拟存储器及其管理

分段管理,分页管理,段页式管理,多级页表,TLB

理解存储器的构成原理;掌握Cache和虚拟存储器的构成原理以及工作

原理,能够分析Cache和虚拟存储器的命中情况。通过对命中情况的分析,加深对Cache和虚拟存储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工作原理,性能,地址映象,地址变换,FIFO、LRU,分页管理地址映象,地址变换,多级页表,TLB

1、概述分类信息交换代码和传送格式 I/O设备的层次

2、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3、输入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4、存储设备硬盘,光盘存储设备

理解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总线的基本概念;

分类信息交换代码和传送格式 I/O设备的层次

1、概述主机与外围设备的连接模式及组织管理总线类型与标准

2、总线操作与时序总线的基本概念分类,信息传输方式,通信同

步方式

3、总线控制链式查询方式,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独立请求方式

4、输入输出接口功能和分类串行总线接口,并行总线接口

5、程序查询方式

8

6、中断方式

7、DMA传送方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

理,理解CPU与外围设备的交换数据的方法;掌握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中断的概念、DMA以及输入输出通道的原理;掌握各种输入输出方式的特点,分析和设计中断判优电路。掌握串行并行同步异步工作原理。

1、总线操作与时序信息传输方式,通信同步方式

2、输入输出接口

3、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DMA传送方式

串行并行同步异步、中断方式

说明:本教案充分考虑以下情况安排教学内容

1、学生状况

2、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

3、本课程实验、实践教学

4、前期和后期课程的关系

5、计算机发展技术

6、本课程的学时数

7、本课程的教学部分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增删9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汇编语言实验

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 实验指导

实验一监控程序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一、实验要求 1、实验之前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具体实验内容,设计好主要的待实验的程序,做好实验之前的必要准备。 2、想好实验的操作步骤,明确通过实验到底可以学习哪些知识,想一想怎么样有意识地提高教学实验的真正效果。 3、在教学实验过程中,要爱护教学实验设备,认真记录和仔细分析遇到的现象与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创新思维能力。 4、实验之后认真写出实验报告,重点在于预习时准备的内容,实验数据,实验过程、遇到的现象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的收获体会,对改进教学实验安排的建议等。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写好实验报告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给以足够的重视。 二、实验目的 【1】学习和了解TEC-XP16教学实验系统监控命令的用法; 【2】学习和了解TEC-XP16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

【3】学习简单的TEC-XP16教学实验系统汇编程序设计。 三、实验注意事项 (一)实验箱检查 【1】连接电源线和通讯线前TEC-XP16实验系统的电源开关一定要处于断开状态,否则可能会对TEC-XP16实验系统上的芯片和PC机的串口造成损害。 【2】五位控制开关的功能示意图如下: 【3】几种常用的工作方式【开关拨到上方表示为1,拨到下方为0】 (二)软件操作注意事项 【1】用户在选择串口时,选定的是PC机的串口1或串口2,而不是TEC-XP16实验系统上的串口。即选定的是用户实验时通讯线接的PC机的端口; 【2】如果在运行到第五步时没有出现应该出现的界面,用户需要检查是不是打开了两个软件界面,若是,关掉其中一个再试; 【3】有时若TEC-XP16实验系统不通讯,也可以重新启动软件或是重新启动PC再试; 【4】在打开该应用软件时,其它的同样会用到该串口的应用软件要先关掉。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

《微机组成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一、选择题 1、冯.诺依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C.堆栈操作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2、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主存储器合称为() A、CPU B、ALU C、主机 D、CU 3、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 C、主机和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4、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和辅存 5、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是() A、指令寄存器 B、数据计数器 C、程序计数器 D、累加器 6、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以()技术为标志。 A.操作系统B.微处理器C.磁盘D.软件 7、存储单元是指() A.存放在一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B.存放一个存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C.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集合D.存放一条指令的存储元集合 8、存储字长是指() A.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B.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C.存储单元的个数D.机器指令的位数 9、存放欲执行指令的寄存器是() A.MAR B.PC C.MDR D.IR 10、在CPU中跟踪指令后继地址的寄存器是() A.MAR B.PC C.MDR D.IR 二、填空题 1、()和()都存放在存储器中,()能自动识别它们。 2、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和(),程序必须存于()内,CPU才能执行其中的指令。 3、存储器的容量可以用KB、MB、GB表示,它们分别代表()、()、()。 4、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5、在用户编程所用的各种语言中,与计算机本身最为密切的语言是()。 6、汇编语言是一种面向()的语言,对()依赖性强,用汇编语言编制的程序执行速度比高级 语言()。 7、有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地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为()。 8、基于()原理的()计算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三、简答题 1、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按此思想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部件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2009年12月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 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P11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系统程序,一类叫应用程序。 2.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 P12 源程序是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 目标程序(目的程序)是用机器语言书写的程序。 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一种是通过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的程序,另一种是通过解释程序解释执行。 3.怎样理解软件和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P14 因为任何操作可以有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对于某一机器功能采用硬件方案还是软件方案,取决于器件价格,速度,可靠性,存储容量等因素。因此,软件和硬件之间具有逻辑等价性。 第二章 1.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P16 定点数通常为纯小数或纯整数。 X=XnXn-1…..X1X0 Xn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位数代表它的量值。 纯小数表示范围0≤|X|≤1-2-n 纯整数表示范围0≤|X|≤2n -1

浮点数:一个十进制浮点数N=10E.M。一个任意进制浮点数N=R E.M 其中M称为浮点数的尾数,是一个纯小数。E称为浮点数的指数,是一个整数。 比例因子的基数R=2对二进制计数的机器是一个常数。 做题时请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否是采用IEEE754标准来表示的浮点数。 32位浮点数S(31)E(30-23)M(22-0) 64位浮点数S(63)E(62-52)M(51-0) S是浮点数的符号位0正1负。E是阶码,采用移码方法来表示正负指数。 M为尾数。P18 P18

2.数据的原码、反码和补码之间的转换。数据零的三种机器码的表示方法。 P21 一个正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0,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相同,既三种表示方法完全一样。 一个负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1,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不相同,表示方法。 1.原码符号位为1不变,整数的每一位二进制数位求反得到反码; 2.反码符号位为1不变,反码数值位最低位加1,得到补码。 例:x= (+122)10=(+1111010)2原码、反码、补码均为01111010 Y=(-122)10=(-1111010)2原码11111010、反码10000101、补码10000110 +0 原码00000000、反码00000000、补码00000000 -0 原码10000000、反码11111111、补码10000000 3.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公式的运用、溢出的判断。 P63 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11011 y=00011 (2)x=11011 y=-10101 (3)x=-10110 y=-00001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

一、判断题 1. 在使用配置了触摸屏的多媒体计算机时,可不必使用鼠标器。 2. 盘和存之间以簇为单位交换数据。 3. 光盘是一种可读不可写的存储器。 4. VGA是显示器主机间的接口。 5. 激光打印机使用的墨水质量很高。 6. 扫描仪工作时,将被扫描的图件正面朝上。 7. 数码相机的成像技术与传统相机的成像技术基本相同。 8. CMOS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 9. SRAM比DRAM速度慢。 10.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11.利用Cache能加快程序的运行速度,其依据的原理是Cache速度快。 12.主存储器的编址单位是字节。 13.I/O控制器可以完全脱离CPU控制I/O操作的全过程。 14.CPU总线、存储器总线和I/O总线统称系统总线。 15.I/O接口就是用于连接I/O设备的各种插头插座。 16.总线控制器包含在主板的芯片组。 17.USB接口按双向并行方式传输数据。 18.ALU与浮点运算器可以同时进行整数和实数的运算。 19.CPU主频即CPU总线频率。 20.计算机常用的输入设备为键盘、鼠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21.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一定互相不兼容。 22.PC机的主存储器包含大量的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可以存放8个Byte。 23.在使用输入设备进行输入时,目前还只能输入文字、命令和图像,无法输入声音。 24.为了提高CPU访问硬盘的工作效率,硬盘通过将数据存储在一个比其速度快得多的缓冲区 来提高与CPU交换的速度,这个区就是高速缓冲区,它是由DRAM芯片构成的。 25.在一台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上读取一CD-ROM光盘中的数据,该光盘也有可能被感染病毒。 26.存储容量是数码相机的一项重要性能,不论拍摄质量如何,存储容量大的数码相机可拍摄 的相片数量肯定比存储容量小的相机多。 27.绘图仪、扫描仪、显示器、音箱等均属于输出设备。 28.PC机的主板又称为母板,上面可安装CPU、存储器、总线、I/O控制器等部件,它们是 PC机的核心。 29.由于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要小于部传输速率,所以外部传输速率的高低是评价硬盘整体性 能的决定性因素。 30. PC机中常用的外围设备都通过各自的扩充卡与主板相连,这些扩充卡只能插在主板上的 PCI总线插槽中。 31.大部分数码相机采用CCD成像芯片,CCD芯片中有大量的CCD像素,像素越多影像的分辨 率(清晰度)就越高,生成的数字图像也越小。 32. 高速缓存(Cache)可以看做主存的延伸,与主存统一编址,接收CPU的访问,但其速度要 比主存高得多。 33. 即插即用就是不需要设备驱动程序。 34. USB接口是一种通用的串行接口,通常连接的设备有移动硬盘、优盘、鼠标器、扫描仪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题

一.这是一个判断某一年是否为润年的程序,运行可执行程序Ifleap.exe后,输入具体的年份,可输出是本年是否为闰年的提示信息。 DATA SEGMENT ;定义数据段 INFON DB 0DH,0AH,'PLEASE INPUT A YEAR: $' ;声明空间存储输入提示信息,其中0d回车,0a换行 Y DB 0DH,0AH,'THIS IS A LEAP YEAR! $' ;声明空间存储是闰年提示信息,同上另起一行输出 N DB 0DH,0AH,'THIS IS NOT A LEAP YEAR! $' ;声明空间存储不是闰年提示信息,同上另起一行输出 W DW 0 ;声明空间存储输入年份解析后生成的年份数字 BUF DB 8 DB ? DB 8 DUP(?) ;声明空间作为缓冲区,总共10个字节,第一个表示准备接受的字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DB 200 DUP(0) STACK ENDS ;定义一个栈,200字节 CODE SEGMENT ASSUME DS:DATA,SS:STACK,CS:CODE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指定堆栈 LEA DX,INFON ;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 MOV AH,9 INT 21H ;将infon开始的字符串输出到屏幕 LEA DX,BUF ;从键盘输入年份字符串 MOV AH,10 INT 21H MOV CL, [BUF+1] ;获取实际输入长度 LEA DI,BUF+2 ;获取字符串首地址 CALL DATACATE ;调用子程序,将输入字符串传化为年份数字 CALL IFYEARS ;调用子程序,判断是否闰年 JC A1 ;如果进位标记C为1则跳转到a1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 第一章概论 一、选择题 01. 电子计算机主存内的ROM是指。 A.不能改变其内的数据 B.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 C.通常用来存储系统程序 D.以上都是 02. 有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地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之为。 A.硬件 B.软件 C. 固件 D.辅助存储 03. 如果要处理速度、温度、电压等连续性数据可以使用。 A.数字计算机 B.模拟计算机 C.混合计算机 D.特殊用途计算机 04. 邮局把信件进行自动分拣,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是。 A.机器翻译 B.自然语言理解 C.模式识别 D.过程控制 05. 冯.诺伊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C.堆栈操作 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06. 某寄存器中的值可能是操作数,也可能是地址,只有计算机的才能识别它。 A.译码器 B.判断程序 C.指令 D.时序信号。 07. 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研究第五代计算机,这种计算机系统是。 A.超高速巨型计算机系统 B.知识信息处理系统 C.大型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D.超级微型计算机群组成的计算机网。 08. 计算机的算逻单元的控制单元合称为。 A.ALU B.UP C.CPU D.CAD 09. 磁盘驱动器读写数据的基本存取单位为。 A.比特 B.字节 C.磁道 D.扇区 二、填空题 01. 计算机硬件是指, 软件是指, 固件是指。 02. 数控机床是计算机在方面的应用。 03. 人工智能研究, 模式识别研究。

04. 计算机用来处理离散的数据,而计算机用来处理连续性的数据。 05.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和,程序必须存于内,CPU才能执行其中的指令。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 一、选择题 01. 对真值0表示形式唯一的机器数是。 A.原码 B.补码和移码 C.补码 D.反码 02. 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说法正确。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补码可以表示-1。 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 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同。 D.以上说法均不对。 03. 在小数定点机中,下述第说法正确。 A.只有补码能表示-1 B.只有原码能表示-1 C.三种机器数均不能表示-1 D.以上说法均不对 04.设X为真值,X*为其绝对值,则等式[-X*]补=[-X]补。 A.成立 B.不成立 05.设X为真值,X*为其绝对值,满足[-X*]补=[-X]补的条件是。 A.X任意 B.X为正数 C.X为负数 D.X为非负数 06.设寄存器内容为11111111,若它等于-0,则为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D.移码 二、填空题 01.采用浮点表示时,若尾数为规格化形式,则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取决于的位数,精度取决于的位数,确定浮点数的正负。 02.一个浮点数,当其尾数右移时,欲使其值不变,阶码必须。尾数右移1 位,阶码。 03.一个浮点数,确定了小数点的位置,当其尾数左移时,欲使其值不变,必须使。 04.移码常用来表示浮点数的部分,移码和补码除符号位外,其他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知 识点汇总 一, 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 计算机发展历程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ENIAC用了18000电子管,1500继电器,重30吨,占地170m2,耗电140kw,每秒计算5000次加法.冯?诺依曼(VanNeumann)首次提出存储程序概念,将数据和程序一起放在存储器,使编程更加方便.50年来,虽然对冯?诺依曼机进行很多改革,但结构变化不大,仍称冯?诺依曼机. 发展阶段时间硬件技术速度/(次/秒) 第一代1946-1957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40 000 第二代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200 000 第三代1965-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1 000 000 第四代1972-1977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0 000 000 第五代1978-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00 000 000 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 组成原理是讲硬件结构的系统结构是讲结构设计的 摩尔定律微芯片上的集成管数目每3年翻两番.处理器的处理速度每18个月增长一倍. 每代芯片的成本大约为前一代芯片成本的两倍 新摩尔定律全球入网量每6个月翻一番. 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在研究EDVAC机时提出了“储存程序”的概念.以此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通称为冯·诺依曼机.它有如下特点: ①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五部分组成 ②指令和数据以同等的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③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④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⑤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⑥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图中各部件的功能 ·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的中间结 果暂存在运算器内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 处理运行结果 ·输入设备用来将人们熟悉的信息转换为机器识别的 信息 ·输出设备将机器运算结果转为人熟悉的信息形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试卷含答案

湖南师范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11年级期末/ 补考/重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核试题 出卷人:毛禄广 课程代码:考核方式: 考试时量:分钟试卷类型:A/B/C/D 一、单选题(30分,每题2分) 1. 算术逻辑单元的简称为()B A、CPU。 B、ALU。 C、CU。 D、MAR。 2. EPROM是指()D A.读写存储器 B.只读存储器 C.闪速存储器 D.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3. 异步通信的应答方式不包括()D A、不互锁 B、半互锁 C、全互锁 D、以上都不包括 4. 三种集中式总线仲裁中,______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A A、链式查询 B. 计数器定时查询 C. 独立请求D、以上都不正确 5.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存储系统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缓存-主存层次上; B、缓存-主存层次主要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C、主存和缓存之间的数据调动对程序员也是不透明的; D、主存和辅存之间的数据调动由硬件单独完成。 6. 动态RAM的刷新不包括( ) D A、集中刷新 B、分散刷新 C、异步刷新 D、同步刷新 7. 关于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DMA方式说法错误的是()D A、程序查询方式使CPU和I/O设备处于串行工作状态,CPU工作效率不高; B、中断方式进一步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 C、三者中DMA方式中CPU的工作效率最高; D、以上都不正确。 第 1 页共5 页 8. 发生中断请求的条件不包括()D A.一条指令执行结束 B.一次I/O操作结束 C.机器内部发生故障 D.一次DMA操作结束 9. DMA的数据传送过程不包括()A A、初始化 B、预处理 C、数据传送 D、后处理 10.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为()B A.(10010101)2 B.(227)8 C.(96)8 D.(143)5 11. 设32位浮点数中,符号位为1位,阶码为8位,尾数位为23位,则它所能表示的最大规.格化正数为()B A +(2 – 2-23)×2+127B.[1+(1 – 2-23)]×2+127 C.+(2 – 223)×2+255D.2+127 -223 12. 定点运算中,现代计算机都采用_______做加减法运算。()B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D、移码 13._________中乘积的符号位在运算过程中自然形成。()C A、原码一位乘 B、原码两位乘 C、补码一位乘 D、以上都不是 14.设x为真值,x*为绝对值,则[-x*]补=[-x]补能否成立()C A、一定成立 B、不一定成立 C、不能成立 D、以上都不正确 15. 最少可以用几位二进制数即可表示任一5位长的十进制整数。()A A、17 B、16 C、15 D、18 二、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 1.总线控制分为判优控制和________。(通信控制) 2.总线通信常用四种方式________、异步通信、半同步通信、分离式通信。(同步通信) 3.按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不同,存储器主要分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_________。(缓冲存 储器) 4.随机存取存储器按其存储信息的原理不同,可分为静态RAM和__________。(动态RAM) 5.I/O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的五种控制方式是程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和、_________、I/O通道方 式和I/O处理机方式。(DMA方式) 6.程序查询方式中为了完成查询需要执行的三条指令分别为测试指令、________、转移指令。(传 送指令) 7.浮点数由阶码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尾数) 8.二进制数-0.1101的补码为__________。(10011) 9._______是补码一位乘中乘数符号为负时的方法。(校正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

课程知识点分析 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2’* 10 = 20’; 填空1’* 15 = 15’; 简答5’* 3 = 15’; 计算题6’* 5 = 30’; 分析论述10’*2 = 20’; 总分100’; 各位同学,在使用这份资料复习时,要注意: 带有红色标记的是重点内容; 尽管很多知识点只有几个字,但是涉及的内容却非常多,比如Cache映像机制;考虑到有些同学考试时有不好的习惯,为了避免麻烦,我在这儿只给大家提纲,请大家对应的看书; 请大家看时,把你特别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发送给lei.z@,我在周一给大家讲解。蓝色标记是之前考过的,应该很重要。大题都在第四章以后---------------------------------------------------------------------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教学内容介绍 (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3计算机的特点:快速性、通用性、准确性和逻辑性。 (4计算机的分类方法。 (5性能指标。 1.2重难点分析 (1计算机系统从功能上可划分为哪些层次?各层次在计算机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2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的基本思想是什么?(选择、填空。指令和数据都是用二进制表示的 (3按照此思想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由哪些部件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4如:指令和数据都存于存储器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 (5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 机器字长(定义、主频、CPI、MIPS(含义、FLOPS等等 第三章系统总线 3.1教学内容 (1总线及分类。总线是连接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总线包括: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 (2理解总线标准的意义,看看你知道主板上的几种标准总线。 (3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包括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时间特性。 (4总线结构: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和三总线结构。 (5总线连接方式: 串行传送、并行传送和分时传送。

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5)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5)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IC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D ___。 A.IC卡是"集成电路卡"的简称 B.IC卡中内嵌有集成电路芯片 C.IC卡不仅可以存储数据,还可以通过加密逻辑对数据进行加密 D.非接触式IC卡依靠自带电池供电 2、下列关于USB接口的说法错误的是___ A _____。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04592.html,B接口只有一种标准(版本) B.一个USB接口通过USB集线器可以连接多 个设备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04592.html,B的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04592.html,B接口连接的设备可以热插拔,即不需要关机就可以插拔设备 3、以下打印机中,需要安装硒鼓才能在打印纸上印出文字和图案的是____ A ____。 A.激光打印机 B.压电喷墨式打印机 C.热喷墨式打印机 D.针式打印 机 4、移动存储器有多种,目前已经不常使用的是__ D __。 A. U盘 B. 存储卡 C. 移动硬盘 D. 磁带 5、销售广告标为"P4/1.5G/512MB/80G"的一台个人计算机,其CPU的时钟频率是___ B _____。 A.512MHz B.1500MHz C.80000MHz D.4MHz 6、下列关于USB接口的叙述,正确的是_A_。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04592.html,B接口是一种总线式串行接口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04592.html,B接口是一种并行接口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04592.html,B接口是一种低速接口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04592.html,B接口不是通用接口 7、显示器分辨率是衡量显示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整屏可显示多少__D______。 A.颜色 B.ASCII字符 C.中文字符 D.像素 8、下面属于PC机标准输入设备的是_____ A ___。 A.键盘 B.触摸屏 C.扫描仪 D.数码相机 9、下面有关计算机输入输出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 C ____。 A.计算机输入/输出操作比CPU的速度慢得多 B.两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可以同时进行工作 C.在进行输入/输出操作时,CPU必须停下来等候I/O操作的完成 D.每个(或每类)I/O设备都有各自专用的控制器 10、下面关于硬盘存储器信息存储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D _______。 A.盘片表面的磁性材料粒子有两种不同的磁化方向,分别用来记录 "0"和"1" B.盘片表面划分为许多同心圆,每个圆称为一个磁道,盘面上一般都有几千个磁道 C.每条磁道还要分成几千个扇区,每个扇区的存储容量一般为512字节 D.与CD光盘片一样,每个磁盘片只有一面用于存储信息 11、下面关于硬盘存储器结构与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D _____。 A.硬盘由磁盘盘片、主轴与主轴电机、移动臂、磁头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B.磁盘盘片是信息的存储介质 C.磁头的功能是读写盘片上所存储的信息 D.盘片和磁头密封在一个盒状装置内,主轴电机安装在PC主板上 12、下面关于液晶显示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D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一》 实验报告 韶关学院数信学院 2010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2012年 9月

实验一:本实验分三部分: 1熟悉Linux常用命令(上) 2 Linux下程序设计基础(中) 3汇编语言与机器指令(下)(暂略) 实验一熟悉Linux常用命令(上) 一,实验要求: 1,熟练Linux下的常用命令. 2,熟练地操作linux. 二,实验内容: 练习使用Linux常用命令; 三,实验环境: windows7的vmware的Redhat。 四,Linux下常用命令实验操作:(以下命令若权限不够,要在命令前加sudo) 1. 写出下面命令每个部分含义,字符C表示命令(Command)、O表示选项(Option)、OA表示选项的参数(Option Argument)、CA表示命令的参数(Command Argument),如: C OOA O OA C A Answer $ lpr –Pspr –n 3 proposal.ps Command line Linux命令行的语法结构: $ command [[-]option(s)] [option argument(s)] [command argument(s)] 含义: ● $:linux系统提示符,您的linux系统可能是其他的提示符 ● Command :linux命令的名字 ● [[-]option(s)] :改变命令行为的一个或多个修饰符,即选项 ● [option argument(s)] :选项的参数 ● [command argument(s)] :命令的参数 1) ls -la convert.txt 2) more convert.txt 3) pwd 4) cat file1 file2 file3 5) rm -r temp 6) ping –c 3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04592.html, 7) telnet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04592.html, 13 8) cc -o short short.c -lbaked 9) chmod u+rw file1.c 10) uname –n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对存储器的要求是速度快,_容量大_____,_价位低_____。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矛盾,计算机采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 2.指令系统是表征一台计算机__性能__的重要因素,它的____格式__和___功能___不仅直接影响到机器的硬件结构而且也影响到系统软件。 3.CPU中至少有如下六类寄存器__指令____寄存器,__程序_计数器,_地址__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缓冲寄存器。 4.完成一条指令一般分为取指周期和执行周期,前者完成取指令和分析指令操作,后者完成执行指令操作。 5.常见的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功能可实现寄存器和寄存器之间,或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6.微指令格式可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两类,其中垂直型微指令用较长的微程序结构换取较短的微指令结构。 7.对于一条隐含寻址的算术运算指令,其指令字中不明确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其中一个操作数通常隐含在累加器中 8.设浮点数阶码为8位(含1位阶符),尾数为24位(含1位数符),则32位二进制补码浮点规格化数对应的十进制真值范围是:最大正数为 2^127(1-2^-23) ,最小正数为 2^-129 ,最大负数为 2^-128(-2^-1-2^-23) ,最小负数为 -2^127 。 9.某小数定点机,字长8位(含1位符号位),当机器数分别采用原码、补码和反码时,其对应的真值范围分别是 -127/128 ~+127/128 -1 ~+127/128 -127/128 ~+127/128 (均用十进制表示)。 10.在DMA方式中,CPU和DMA控制器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来分时使用主存,它们是停止CPU访问主存、周期挪用和DMA和CPU交替访问主存。 11.设 n = 8 (不包括符号位),则原码一位乘需做 8 次移位和最多 8 次加法,补码Booth算法需做 8 次移位和最多 9 次加法。 12.设浮点数阶码为8位(含1位阶符),尾数为24位(含1位数符),则32位二进制补码浮点规格化数对应的十进制真值范围是:最大正数为,最小正数为,最大负数为,最小负数为。 13.一个总线传输周期包括申请分配阶段、寻址阶段、传输阶段和结束阶段四个阶段。 14.CPU采用同步控制方式时,控制器使用机器周期和节拍组成的多极时序系统。

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2)

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2)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计算机指令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B ___。 A.用于解决某一问题的一个指令序列称为指令系统 B.计算机指令系统中的每条指令都是CPU可执行的 C.不同类型的CPU,其指令系统是完全一样的 D.不同类型的CPU,其指令系统完全不一样 2、以下符号中____ C ____代表一种I/O总线标准。 A.CRT B.VGA C.PCI D.DVD 3、以下打印机中,需要安装硒鼓才能在打印纸上印出文字和图案的是____ A ____。 A.激光打印机 B.压电喷墨式打印机 C.热喷墨式打印机 D.针式打印 机 4、移动存储器有多种,目前已经不常使用的是__ D __。 A. U盘 B. 存储卡 C. 移动硬盘 D. 磁带 5、销售广告标为"P4/1.5G/512MB/80G"的一台个人计算机,其CPU的时钟频率是___ B _____。 A.512MHz B.1500MHz C.80000MHz D.4MHz 6、现在激光打印机与主机连接多半使用的是____B___接口,而以前则大多使用并行接口。 A.SATA https://www.360docs.net/doc/d8404592.html,B C.PS/2 D.IEEE-1394 7、显示器分辨率是衡量显示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整屏可显示多少__D______。 A.颜色 B.ASCII字符 C.中文字符 D.像素 8、下面属于PC机标准输入设备的是_____ A ___。 A.键盘 B.触摸屏 C.扫描仪 D.数码相机 9、下面有关计算机输入输出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 C ____。 A.计算机输入/输出操作比CPU的速度慢得多 B.两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可以同时进行工作 C.在进行输入/输出操作时,CPU必须停下来等候I/O操作的完成 D.每个(或每类)I/O设备都有各自专用的控制器 10、下面关于硬盘存储器信息存储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D _______。 A.盘片表面的磁性材料粒子有两种不同的磁化方向,分别用来记录 "0"和"1" B.盘片表面划分为许多同心圆,每个圆称为一个磁道,盘面上一般都有几千个磁道 C.每条磁道还要分成几千个扇区,每个扇区的存储容量一般为512字节 D.与CD光盘片一样,每个磁盘片只有一面用于存储信息 11、下面关于硬盘存储器结构与组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D _____。 A.硬盘由磁盘盘片、主轴与主轴电机、移动臂、磁头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B.磁盘盘片是信息的存储介质 C.磁头的功能是读写盘片上所存储的信息 D.盘片和磁头密封在一个盒状装置内,主轴电机安装在PC主板上 12、下面关于液晶显示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D___。 A.它的英文缩写是LCD B.它的工作电压低,功耗小 C.它几乎没有辐射 D.它与CRT显示器不同,不需要使用显示卡 13、下面关于鼠标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 C _____ A.鼠标器输入计算机的是其移动时的位移量和移动方向 B.不同鼠标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感知位移信息的方法不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实验一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了解TEC-XP16教学实验系统监控命令的用法。 2、学习和了解TEC-XP16教学实验系统的指令系统。 3、学习简单的TEC-XP16教学实验系统汇编程序设计。 二、预习要求: 1、学习TEC-XP16机监控命令的用法。 2、学习TEC-XP16机的指令系统、汇编程序设计及监控程序中子程序调用。 3、学习TEC-XP16机的使用,包括开关、指示灯、按键等。 4、了解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要求。 三、实验步骤: 在教学计算机硬件系统上建立与调试汇编程序有几种操作办法。 第一种办法,是使用监控程序的A命令,逐行输入并直接汇编单条的汇编语句,之后使用G命令运行这个程序。缺点是不支持汇编伪指令,修改已有程序源代码相对麻烦一些,适用于建立与运行短小的汇编程序。 第二种办法,是使用增强型的监控程序中的W命令建立完整的汇编程序,然后用M命令对建立起来的汇编程序执行汇编操作,接下来用G命令运行这个程序。适用于比较短小的程序。此时可以支持汇编伪指令,修改已经在内存中的汇编程序源代码的操作更方便一些。 第三种办法,是使用交叉汇编程序ASEC,首先在PC机上,用PC机的编辑程序建立完整的汇编程序,然后用ASEC对建立起来的汇编程序执行汇编操作,接下来把汇编操作产生的二进制的机器指令代码文件内容传送到教学机的内存中,就可以运行这个程序了。适用于规模任意大小的程序。

在这里我们只采用第一种方法。 在TEC-XP16机终端上调试汇编程序要经过以下几步: 1、使教学计算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具体步骤见附录联机通讯指南)。 2、使用监控命令输入程序并调试。 ⑴用监控命令A输入汇编程序 >A 或>A 主存地址 如: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A 2000↙;表示该程序从2000H(内存RAM区的起始地址)地址开始 屏幕将显示: 2000: 输入如下形式的程序: 2000: MVRD R0,AAAA ;MVRD 与R0 之间有且只有一个空格,其他指令相同 2002: MVRD R1,5555 2004: ADD R0,R1 2005: AND R0,R1 2006: RET ;程序的最后一个语句,必须为RET 指令 2007:(直接敲回车键,结束A 命令输入程序的操作过程) 若输入有误,系统会给出提示并显示出错地址,用户只需在该地址重新输入正确的指令即可。 ⑵用监控命令U调出输入过的程序并显示在屏幕上 >U 或>U 主存地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完整得计算机系统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一个完整得计算系统应该就是: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应该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而您给得答案中B与D就是可以排除得,也就就是不能选,A与C两个中A得可能性最大,答案只能选A、 3、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方式得基本特点就是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 4、移码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得阶码。 5、动态RAM得刷新就是以行为单位得。 8、在定点运算器中产生溢出得原因就是运算得结果得超出了机器得表示范围。 10、在指令得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本身得寻址方式,称为立即寻址. 11、目前得计算机,从原理上讲指令与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13、计算机问世至今,新型机器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怎样更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得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得就是冯、诺依曼。 16、在CPU中,跟踪后继指令地址得寄存器就是程序计数器。 20、系统总线中地址总线得作用就是用于选择指定得存储单元或外设。 21、计算机中得主机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23、原码一位乘运算,乘积得符号位由两个操作数得符号进行异或运算. 24、对于真值“0”表示形式唯一得机器数就是移码与补码。 25、若[X]补=0、0100110,则[X]反= 0、0100110。--x为正数 26、在CPU中,存放当前执行指令得寄存器就是指令寄存器。 保存当前正在执行得指令得寄存器称为(指令寄存器)。 指示当前正在执行得指令地址得寄存器称为(程序计数器或指令计数器)。 27、下列编码中通常用作字符编码得就是ASCII码。 ASCII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互换标准代码)就是基于拉丁字母得一套电脑编码系统.它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与其她西欧语言。它就是现今最通用得单字节编码系统,并等同于国际标准ISO/IEC646。28、在下列存储器中,半导体存储器可以作为主存储器. 30、在CPU中跟踪指令后继地址得寄存器就是PC。 31、EPROM就是指光擦除可编程得只读存储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重点难点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中的主机包含( A )。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B.运算器、控制器、外存储器 C.控制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 D.运算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 2.二进制数10010010,相应的十进制数是(B)(128+16+2=146) A.136 B.146 C.145 D.144 3.要使8位寄存器A中高4位变0,低4位不变,可使用(A)。逻辑乘 A. A∧0FH→A B.A∨0FH→A C. A∧F0H→A D. A∨F0H→A 4.在计算机内部用于汉字存储处理的代码是(B) A.汉字输入码 B.汉字内码 C.汉字字型码 D.汉字交换码 5.转移指令执行时,只要将转移地址送入( C.程序计数器)中即可 A.地址寄存器 B.指令寄存器 C.程序计数器 D.变址寄存器 6.设机器中存有代码10100011B,若视为移码,它所代表的十进制数为( B.35)。 A.-23 B.35 C.53 D-113 7.将(-25.25)十进制数转换成浮点数规格化(用补码表示),其中阶符、阶码共4位,数符、尾数共8位,其结果 为( B.0101,10011011 ) A.0011,10010100 B.0101,10011011 C.0011,1110 D.0101,1100101 8.(2000)10化成十六进制数是( B.(7D0)16)。

A.(7CD)16 B.(7D0)16 C.(7E0)16 D.(7FO)16 9.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10011001)2=153 )。 A.(10011001)2 B.(227)8C。(98)16 D.(152)10 10. ( D. 移码)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 B. 补码 C. 反码 D. 移码 11. 在小型或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 D. ASCⅡ码)。 A. BCD码 B. 16进制 C. 格雷码 D. ASCⅡ码 12.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只做加法 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 13.控制存储器存放的是(C.微程序)。 A.微程序和数据 B.机器指令和数据 C.微程序 D.机器指令 14. 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本身的寻址方式,称为( B. 立即寻址)。 A. 隐含寻址 B. 立即寻址 C. 寄存器寻址 D. 直接寻址 15. 下面描述的RISC机器基本概念中正确的表达是( B. RISC机器一定是流水CPU)。 A. RISC机器不一定是流水CPU B. RISC机器一定是流水CPU C. RISC机器有复杂的指令系统 D. CPU配备很少的通用寄存器 16. 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D. 用于指定主存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 A. 用于选择主存单元地址 B. 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七

图16 启停单元布局图 序电路由1片74LS157、2片74LS00、4个LED PLS2、PLS3、PLS4)组成。当LED发光时 图17

图17 时序单元布局图 (二)启停、脉冲单元的原理 1.启停原理:(如图18) 启停电路由1片7474组成,当按下RUN按钮,信号输出RUN=1、STOP=0,表示当前实验机为运行状态。当按下STOP 按钮,信号RUN=0、STOP=1,表示当前实验机为停止状态。当 系统处于停机状态时,微地址、进位寄存器都被清零,并且可 通过监控单元来读写内存和微程序。在停止状态下,当HALT 时有一个高电平,同时HCK有一个上升沿,此时高电平被打入 寄存器中,信号输出RUN=1、STOP=0,使实验机处于运行状态。

图18 启停单元原理图 2.时序电路: 时序电路由监控单元来控制时序输出(PLS1、PLS2、PLS3、PLS4)。实验所用的时序电路(如图19)可产生4个等间隔的时序信号PLS1、PLS2、PLS3、PLS4。为了便于监控程序流程,由监控单元输出PO信号和SIGN脉冲来实现STEP(微单步)、GO (全速)和HALT(暂停)。当实验机处于运行状态,并且是微单步执行,PLS1、PLS2、PLS3、PLS4分别发出一个脉冲,全速执行时PLS1、PLS2、PLS3、PLS4脉冲将周而复始的发送出去。在时序单元中也提供了4个按钮,实验者可手动给出4个独立的脉冲,以便实验者单拍调试模型机。

图19 时序电路图 实验步骤 1.交替按下“运行”和“暂停”,观察运行灯的变化(运行:RUN 亮;暂停:RUN灭)。 2.把HALT信号接入二进制拨动开关,HCK接入脉冲单元的PLS1。按下表接线 接入开关位号 信号定 义 HCK PLS1孔 HALT H13孔 3.按启停单元中的停止按钮,置实验机为停机状态,HALT=1。 4.按脉冲单元中的PLS1脉冲按键,在HCK上产生一个上升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

填空题 1、存储器容量为256K,若首地址为00000H,则末地址为。 2、若某奇偶校验码编码为010000100,则采用的校验方案是。 3、DRAM存储器行、列地址要分两次打入,为了实现行、列地址的区分,需要给存储芯片提供地址选通信号和。 4、存储器容量的扩展有、和三种方式。 5、假设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Cache和主存组成,某程序执行过程中访存1000次,其中访问Cache缺失(未命中)50次,则Cache的命中率是。 6、操作数有效地址出现在地址码位置的寻址方式称为寻址。 7、任何指令周期的第一步必定是周期。 8、当产生中断请求时,用程序方式有选择地封锁部分中断,而允许其余部分中断仍能得到响应,称为。 9、通常根据流水线使用级别的不同,可把流水线分成部件级、处理机级和系统级流水线,指令处理流水线属于级。 10、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和演变看,近代计算机采用以作为全机中心的系统结构。 11、十进制数-54表示成补码形式为(用1个符号位,7个数值位表示)。 12、磁表面存储器是以作为记录信息的载体,通过对信息进行记录和读取。 13、存储器间接寻址方式指令执行过程中,除取指外CPU还需要访问内存次才能获得操作数。 14、组成32M×8位的存储器,需要1M×4位的存储芯片片。 15、微指令格式分为型微指令和型微指令,其中,前者的并行操作能力比后者强。 16、在CPU中,存放后继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 17、若X的原码为01000011,其补码为,其移码为。 18、总线的仲裁方式有和两种。 19、引起中断的设备或事件称为。 20、虚拟存储器指的是__________层次,它给用户提供了一个比实际__________空间大得多的__________空间. 21、运算器的两个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计算机硬件由_______、_______、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23、奇偶校验法只能发现_______数个错,不能检查无错或_______数个错。 24、八进制数37.4Q转换成二进制数为__________。 25、数x的真值-0.1011B,其原码表示为____________。 26、条件转移、无条件转移、转子程序、返主程序、中断返回指令都属于__________类指令,这类指令在指令格式中所表示的地址不是__________的地址,而是__________的地址。27、直接内存访问(DMA)方式中,DMA控制器从CPU完全接管对__________的控制,数据交换不经过CPU,而直接在内存和__________之间进行。 28、RISC的中文含义是__________,CISC的中文含义是__________。 对于n+1位(包含一位符号位)的补码纯小数来说,它能表示的最小数据是。 29、、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的方法有与,其中需要有控制存储器支持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