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5698693.html,

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反思

作者:钟乐江

来源:《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年第10期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已经普遍被世人所接受,教师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等相关问题,也引起了学界、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作为身处一线的教师,我们不能只是做好知识的传授者,也要做好教学科学的研究者,走专业成长之路。当然,我们一线的教学研究不宜求大求快,应放在课堂教学和行为反思上。

一、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满堂灌”“题海战术”及只注重学生考试分数、忽视能力培养的观念,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氛围,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个性特长和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上狠下功夫。

1.研究如何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因循“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新课讲授、巩固练习、作业布置”的固定模式,教学过程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唱主角,学生不配合,教师讲述口若悬河,学生听课萎靡不振,教学过程单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辛苦费力,学生学得乏味吃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情动才能生趣,生趣而后产生辞发。现代课堂教学,教师可采用故事导入、情感体验、问题探究、拓展联想等多种形式和手段,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传统应试教育学生是学习的奴隶”为“新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愿学、乐学、思学,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等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氛围,主动去学习,拓展其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2.研究互动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主仆”关系,教师唱主角,课堂教学满堂灌,教学方法纯属“注入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无个性,成了学习的奴隶。教师的教学,相当于教师手中拿着“手电筒”,只照着能升学的几个学生,其他同学就沾不到光了。

现代课堂教学,教师要通过学生兴趣的激发,调动班上所有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愉快教学氛围。教师的教学,要像教室里的电灯光,照亮着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