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整合(新颖版)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整合(新颖版)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整合(新颖版)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一、当代我国文化生活的现状--

(一)原因:1、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直接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

(二)表现:

1、色彩斑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市场活跃;

2、喜忧并存:(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①喜的表现及原因:见课本P87;

②忧的表现及原因:见课本P87(还有其他原因: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当前人们思想空虚、健康向上文化作品的缺乏…..)

3、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4、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含义、危害、态度以及存在的原因。见课本P90-92

5、价值取向多元,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6、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常面临着思想道德的多种选择。

二、面对当前文化生活的现状,应该采取的措施(文化选择):

1、国家(1)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①、我们所倡导大众文化含义:面向广大人民(特点是贴近大众),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容健康),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式活泼)的社会主义文化(性质)。

◆大众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大众,科学的、先进的)

◆人民大众需要不等于人民大众真正需要(大众,科学的、先进的)

②、原因: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生活需求,丰富文化生活。

③、怎么办?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和示作用。(P93)

①、主旋律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原因:各种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出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③、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是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作用。

④、地位: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5)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其他: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

2、企业(1)诚信经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2)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增强社会责任感。

(3)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3、个人(1)提高辨别的眼力,增强抵御的能力,拒绝污染。

(2)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涵(是什么,作为背景了解即可)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确立这个宏伟目标依据(新书P9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2、意义:文化的一般作用中去思考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5、容、要求: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措施)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措施P113)

6、可以从一、二、三单元思考怎么做。具体看问题和材料

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书P96)如何判定: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我国的先进文化:新主义文化(新主义主义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

二、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当前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P9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地位(P93)

(1)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是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作用

(2)地位: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3、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换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新书p96)

4、文化的一般作用角度思考。(从文化对社会、对经济政治、对人、对文化建设本身意义等角度思考)

三、怎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13)

1、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4、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5、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中吸收和借鉴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6、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公民的两修养。

考点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的路径)

一、是什么:建设先进文化,科学发展,强基固本,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之路.

二、为什么:

1、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新书P95—96)

(1)奉行“全盘西化“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

(4)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5)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P新书97)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3、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P98

三、怎么办:

1、六个坚持:(新书P97专家点评)二为,二百,三贴近,两效,改革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2、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考点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关键)

一、是什么:

1、含义(新书P98)

(1)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

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2)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新书P98)

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二者关系: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二、为什么:(文化要自信的依据)

1、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的关键。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怎么做:(要求)

1、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含义表现可以转化为要求

3、前面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中有关的容都可以考虑,关键看材料(如: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文化体制改革,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等)

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是什么:(实质: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根本任务(或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二)、主要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发展教育事业:

(1)为什么(教育的重要作用))

①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角度看: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②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的角度看: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竞争能力。

③从文化与人:教育是文化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角度看: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发展教育有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⑤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⑥从教育与文化创新的关系角度看:发展教育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

⑦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看: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容。有利于……

⑧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角度看: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2)怎么办:

①战略、方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②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③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④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展科学事业

(1)为什么(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交流: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文化发展(传承)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科技成果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科技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⑤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之一(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使文化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⑥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

⑦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2)怎样发展: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1)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了解即可)

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机构。而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从性质看,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

(2)发展文化事业:

①原因:A、发展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要求主要途径。

B、意义: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②要求: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发展文化产业

①原因: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布局中的作用越来越来越突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文化是综合国力中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

综合国力;

C、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怎么发展文化产业:

A、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B、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C、要大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繁荣文化市场,培育文化精品,增强国际竞争力。

(其他角度思考: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坚持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博采众长;

重视知识产权、文化遗产的保护;注重现代科技、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领域里的应用;发展大众文化,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容见第十课

(三)、途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P102-103)

1、实质: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主体:人民群众

3、目的: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见义勇为的良好风尚。

4、形式: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村镇、行业活动;各级党委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雷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5、对学生的要求要自觉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者

二、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必要性:精神文明建设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意义作用:(常转化为某一具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

①对社会:A、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思潮。

B、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抵制不良风气。

C、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文化对经济:精神动力、方向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③对人: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两修养;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丰富、增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④对文化建设:有利于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弘扬、发展。

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文明

1、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见第十课)

4、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5、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6、公民应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不断提高两修养。

拓展:保证公民的基本的文化权益?

(一)为什么

1、从文化对人的作用: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优秀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丰富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比一比,再组词。(读一读) 州(神州)湾(台湾)峡(峡谷)族(民族)炒(炒菜)城(长城)洲(亚洲)弯(弯曲)狭(狭小)旅(旅游)妙(奇妙)诚(诚实)见(看见)币(钱币)财(财产)烧(烧火)岛(海岛)团(团圆)贝(贝壳)巾(毛巾)材(木材)烤(烤肉)鸟(小鸟)困(困难)贴(贴画)转(转圈)甲(甲骨文)饭(吃饭)抄(抄写) 站(站岗)传(传说)由(由于)板(木板)炒(炒菜) 二、多音字(读一读) bēn(奔跑)zhá(油炸)piāo(漂流)ké(贝壳) 奔炸漂壳 bèn (投奔)zhà(炸弹)piào(漂亮)qiào(地壳) dāng(当然)zhòng(重量)zhuǎn(转弯)shān(扇风) 当重转扇 dàng(上当)chóng(重新)zhuàn(转动)shàn(扇子) fā(发现)xīng(兴旺) 发兴 fà(理发)xìng(高兴) 三、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背一背,写一写) 削(削苹果)赔(赔钱) 悄(悄悄)陪(陪伴) 肖霄(云霄)咅培(培土)梢(树梢)部(部落) 宵(元宵)倍(倍数) 四、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读一读) 火:烤、烧、炒、灯、灿、烂 灬:煎、蒸、煮、点、热、焦 我的发现:“火”和“灬”字旁的字都跟火有关。

心:怒、悲、忘、感、恋、想 忄:情、惊、慌、怕、忙、慢 我的发现:“心”和“忄”字旁的字都跟心情有关。 刀:分、剪、切 刂:别、剑、刮、刺、创、刻 我的发现:“刀”和“刂”字旁的字都跟刀有关。 贝:财、赔、购、贫 我发现:“贝”字旁的字跟钱财有关系。 钅:钢、铜、铁、锅 “钅”字旁的字跟金属有关系。 王:珠、珍 “王”字旁的字跟珠宝、玉石有关。 五、补充词语:(背一背,写一写)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六、近义词:(背一背,写一写) 珍贵——宝贵张开——打开情谊——友谊 七、反义词:(背一背,写一写) 欢笑——悲伤团圆——分离热闹——冷清保护——破坏 八、填入合适的动词。(背一背,写一写) (贴)窗花(放)鞭炮(赛)龙舟(会)鹊桥(吃)月饼(戴)饰品 九、日积月累。(默写)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 戌狗亥猪 十、词语听写。(读一读,听写)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海峡民族奋发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转眼团员热闹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 可以钱币钱财有关比如美食红烧茄子烤鸭羊肉蛋炒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练习卷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薄.雾(báo bó)痕.迹(hén héng)旋.转(xuán xuàn)头涔涔 ..(sēn c én) 拨.弄(bō bá)急遽.(suì jù)缥.缈(piāo piǎo)泪潸潸 ..(sān shān)(1)桌上的瓶子倒.(dǎo dào )了,水倒.(dǎo dào)了出来。 (2)体育老师转.(zhuǎn zhuàn)身对学生说:“向后转.(zhuǎn zhuàn)。” 2.读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pái huái mǎ yǐ yáng guāng míng mèi ()()()() niàn dāo dān gē zhàn kāi quán shén guàn zhù ()()()()3.选字组词。 砖传转婉()()块宣()()头 绊拌伴搅()()倒伙()()脚 绞校饺学()()杀蒸()()子 4.按要求写近反义词。 (1)近义词 觉察—()渐渐—()吓唬—()缥缈—()欣喜若狂—()追悔莫及—() (2)反义词 漫长—()孤独—()荒凉—()聪明—()5.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翻()倒()()面()息()呼()叫()()不安

骄()似()()泪()眶()思()想()()不吭(1)请写出两个与划横线意思相反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请写出两个与划波浪线类似的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了《匆匆》这一课受到了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__________。文章紧扣“__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文章主要记叙了一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但是由于家务繁忙,一次次爽约,最后没有去成的事。在那个星期天,“我”经历了从等待开始时的_____________、心怀欢喜,到继续等待时的_______、仍然有所期盼,再到等待未果时的_____________,到最后等待结束,_____________的心理过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 第三单元知识点整合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吟(yín)瑟(sè)逊(xùn)输(shū)均(jūn)柄(bǐng)萎(wěi)宅(zhái)慎(shèn)掘(jué)倾(qīng)抛(pāo) (2)难写的字 吟:右部是“今”,不是“令”。 庐:不要把“户”写成“尸”。 隙:右部上面不是“小”。 固:不要忘记写最后一笔横。 宅:第四笔是撇。 良:不要忘记写第六笔撇。 穴:下部是“八”,不要写成“入”。 (3)多音字 降jiàng(降落)xiáng(投降) 曲qǔ(乐曲)qū(弯曲) 扒bā(扒皮)qá(扒手)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操场嫩红舒服均匀重叠 空隙嫩茎叶柄瞧不起牢固 引人注意住宅临时随遇而安 选择住址优良巢穴大厅 卧室专家九寸卫生钳子较大 (2)近义词 均匀~平均空隙~间隙痕迹~印迹 逐渐~渐渐牢固~坚固休想~别想 出名~有名隐蔽~隐藏可惜~惋惜 慎重~谨慎柔弱~脆弱研究~钻研 搜索~搜寻倾斜~歪斜平坦~平缓 简朴~朴素疲劳~疲倦宽敞~宽阔 (3)反义词 舒服→难受逐渐→陡然弯曲→笔直仔细→马虎牢固→薄弱隐蔽→暴露慎重→轻率温和→暴躁柔弱→刚强

倾斜→笔直平坦→崎岖光滑→粗糙简朴→奢华清洁→肮脏干燥→湿润简单→复杂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弯弯曲曲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大大方方 ②含有“引”字的词语:引人注意 类似的词语: 引人入胜引以为戒引人瞩目 ③量词: 一阵风六根细丝一根茎 一条隧道一丛草一座门 ④动词: 漾起波纹搜索巢穴修理平整 ⑤修饰词: 嫩红的叶子嫩绿的叶子温和的阳光

舒服的住宅倾斜的隧道 ⑥与“看”有关的词语: 望眼欲穿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极目远眺 察言观色洞若观火目不斜视 词语解释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考查形式有: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根据意思写词语。 二、句子盘点 1.比喻句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粒粒珍珠,弯弯的月亮像一张精巧的弓。比喻形象生动。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句话把风拂过的叶子比作波纹,清晰地表达出风吹过爬山虎的叶子时的景象。 (3)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这句话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突出了爬山虎的脚细小。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笔记

1、文化生活和传媒商业化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一)走进 1)积极①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先进文化载体、传媒工具、大批量文四、发展中 文化生活 化产品的生产。 特社会主 ②表现A、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义文化建 B、以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形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设社会主 C、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 义文化强 德素质,他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国 2)消极①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商业化。 ②表现A、有些部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肆意生产品味低下文化产品 B、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名义,以荒唐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 C、有些传媒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乐衷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 任的传播绯闻轶事。 ③正确态度: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发展大众文化 1 )我国文化现状: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各种思想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 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17

2)原因①主观原因:人们对精神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等方面的特点。 一)走进 ②客观原因A、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给我们的文化生文化生活 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2 、B、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尤 发其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在寻求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 展社会。 大3)对策: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众①国家: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 文会主义文化强国。 化 A、应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 a、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 c、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d、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18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会认字 州(zhōu)涌(yǒng)峰(fēng)耸(sǒng)湾(wān)隔(gé)峡(xiá)与(yǔ) 陆(lù)谊(yì)浓(nóng)齐(qí) 奋(fèn)繁(fán)荣(róng)传(chuán)统(tǒng)贴(tiē)宵(xiāo)巷(xiàng)祭(jì)舟(zhōu)艾(ài)堂(táng)乞(qǐ)巧(qiǎo)郎(láng)饼(bǐng)赏(shǎng)菊(jú)甲(jiǎ)骨(gǔ) 类(lèi)珍(zhēn)饰(shì)品(pǐn)随(suí)易(yì)损(sǔn)币(bì) 财(cái)赚(zhuàn)赔(péi)购(gòu)贫(pín)菠(bō)煎(jiān)腐(fǔ) 茄(qié)烤(kǎo)煮(zhǔ)爆(bào)炖(dùn)蘑(mó)菇(gū)饺(jiǎo)酱(jiàng)粥(zhōu)蛋(dàn)津(jīn)溜(liū)辣(là)乎(hū)喷(pēn)腻(ni)绵(mián)脆(cuì)邦(bāng)二、易写错的字 州:三点中第一点与其他两点方向不同。 民:最后一笔是斜钩,不是捺。 壳:上面是“士”,不是“土”。 转:第四笔是提。 烧:右边上面的横上不要多写一点。 烤:右边的下面是“”,不是“与”。 三、重点词语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 台湾岛海峡民族一齐奋发情谊 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 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 艾香敬爱贴窗花大街动物贝壳 甲骨文张开样子可以钱币与众不同 钱财有关美食红烧烤鸭羊肉

蛋炒饭茄子小鸡 四、多音字 漂piāo:漂流、漂浮、漂移、漂渺、漂泊等。 piǎo:漂白、漂染、漂洗、漂絮等。 piào:漂亮、漂亮话 炸zhà爆~~药~弹~响轰~ zhá:~酱。~糕。~鱼。油~。 奔bèn投奔逃奔投奔奔命各奔前程 奔 bēn狂奔奔驰奔命奔丧。 传chuán流传传达传递传阅 传zhuàn不见经传英雄传毛传正传经传 扫sǎo 扫地、扫尘、扫雷、扫盲、扫射 扫 sào 扫帚 转zhuǎn转身、转换、转达、转交。 转zhuàn旋转、转来转去。 壳ké坚硬的外皮鸡蛋壳儿果壳 qiào 义同ké甲壳地壳金蝉脱壳。 重 zhòng~色~病~望~创~镇~点~任~托chóng~复~申~版~沓~阳~逢 五、近义词 情谊——情意奋发——发愤繁荣——繁华欢笑——欢乐转眼——转瞬团圆——团聚热闹——喧闹漂亮——美丽珍贵——宝贵喜欢——喜爱容易——简单与——和 损坏——破坏保护——保卫 六、反义词 美—丑浓—淡转眼—长久 欢笑—哭泣团圆—分离热闹—冷清 保护—破坏张开—合拢奋发—消沉 繁荣—萧条奋发—消沉漂亮—丑陋 珍贵—普通喜欢—讨厌容易—困难 七、词语搭配 两扇壳 黄河(奔)长江(涌)(贴)窗花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卷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梳理卷 一、字词梳理。(62分) 1.给下列加点注音。(12分) 谪守( ) 浩浩汤汤( ) 嗟( ) 岸芷汀兰( ) 岩穴暝( ) 觥筹( )拥毳衣( ) 雾凇( ) 珍羞( ) 投箸( ) 长精神( ) 宫阙( ) 淫雨( ) 霏霏( ) 宠辱偕忘( ) 滁州( ) 阴翳( ) 是日更定( )沆砀( ) 金樽( ) 塞川( ) 烂柯人( ) 绮户( ) 琼楼玉宇( ) 2.解释加点词语。(10分) (1)云归而岩穴暝:()(2)野芳发而幽香:()(3)佳木秀而繁阴:()(4)已而夕阳在山: ( ) (5)树林阴翳:( ) (6)湖中人乌声俱绝断绝( ) (7)余拏一小船:( ) (8)拥毳衣炉火( ) (9)惟长堤一痕( ) (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3.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2分) (1)百废具兴(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4.一词多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1分) (1)和:至若春和景明( ) (2)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3) 一:长烟一空( ) 政通人和(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在洞庭一湖( ) (4) 极: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5)通:北通巫峡( ) 感极而悲者矣( ) 政通人和( ) (6)而: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7)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 (8)乐:山水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 (9)谓:太守白谓也( )。太守谓谁( )。 (10)白: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 )。 (11)是: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整合(最新版)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一、当代我国文化生活得现状 (一)原因:1、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2、直接原因:现代科学技术得发展,大众传媒得影响。 (二)表现: 1、色彩斑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市场活跃; 2、喜忧并存:(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得影响) ①喜得表现及原因:见课本P87; ②忧得表现及原因:见课本P87(还有其她原因:政府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当前人们思想空虚、健康向上文化作品得缺乏…、、) 3、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得特点。 4、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含义、危害、态度以及存在得原因。见课本P9092 5、价值取向多元,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6、在急剧变化得社会生活中,人们常面临着思想道德得多种选择。 二、面对当前文化生活得现状,应该采取得措施(文化选择): 1、国家(1)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得大众文化 ①、我们所倡导大众文化含义:面向广大人民(特点就是贴近大众),反映人民得利益与呼声(内容健康),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式活泼)得社会主义文化(性质)。 ◆大众文化不一定就是先进文化(大众,科学得、先进得) ◆人民大众需要不等于人民大众真正需要(大众,科学得、先进得) ②、原因:人们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得特点,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得精神生活需求,丰富文化生活。 ③、怎么办?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得文化产品;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得原则;坚持以科学得理论武装人,以正确得舆论引导人,以高尚得精神塑造人,以优秀得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得导向与示范作用。(P93) ①、主旋律就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原因:各种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呈现出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③、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得理论武装人,以正确得舆论引导人,以高尚得精神塑造人,以优秀得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就是内容还就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得导向与示范作用。 ④、地位:在人民大众得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5)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其她: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树立高度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 2、企业(1)诚信经营,不断提高自身得职业道德素质。 (2)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统一,增强社会责任感。 (3)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得文化产品。 3、个人(1)提高辨别得眼力,增强抵御得能力,拒绝污染。 (2)不断提高自身得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素质。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回顾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回顾: 3. try to do sth. 尽力做某事 4.on top of 在…顶部 7. take sb. to + 地点带某人去某地 8.care 的用法①care 名词take care of…照顾,照料 ②careful adj be careful! 小心Eg: He is a careful man. ③carefully adv Eg: He always does his work carefully ④careless形容词,粗心的⑤carelessly粗心地 9. It’s necessary for sb to do sth 对于某人来说做某事是必需的 10. 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放在不定代词之后something wrong 一些错误的东西 11. in time 意为“及时;迟早”,指正赶上时候或恰在需要的时候 on time 是“准时;按时”之意。The train arrived on time. 12. run after追逐;追赶;寻找13. jump out跳出14.be late for 迟到 15.in a hurry匆匆忙忙16.on one’s way to 去…的路上 17.shout to sb 对某人大喊18.expect to do sth 期望做某事 19.stop sb from doing sth 阻止某人做某事 prevent sb from doing sth 阻止某人做某事 keep sb from doing sth阻止某人做某事 20. all of a sudden 突然,出其不意21.go down 掉下去(go—went –gone) 22. so…that… 如此…以致于…(引导结果状语从句)so that 为了,以便 23.lie down 躺下(lie—lay—lain) 24.take off 摘下、脱掉(take—took—taken) 25.drive sb to +地点开车带某人去某地(drive-drove---driven) 26. use sth to do 用…去做… 27. stay calm 保持冷静 28.protec t…from…保护…不受侵害 29.pull over把(车)停靠在路边 30.be close to…接近 31.keep an eye out for…密切注意,提防(keep—kept—kept) 32.bring down 使瘫痪,降低,减少(bring—brought—brought) 33.get to +地点到达某地(get—got—got/gotten) 34. a s…as possible=as…as you can 尽可能… 35. write to sb 写信给某人36. learn from 从…中学到37. make sb. do sth. 使某人做某 事38. fall off 摔倒39. take a shower 洗澡 40.. advise sb to sth 建议某人做某事advise sb not to do sth 建议某人不要去做某事advise 是动词,advice为名词形式;一些建议some advice 41.put out 扑灭42. It is important to do sth 做…是重要的 43. be sure to do 一定做某事 单选 1. Students should obey all the school A. rule B. rules C. ruler D. rulers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知识点补充: ①、几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 如:29+35+31=29+31+35 ②、加减混合运算中带着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交换减数、加数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c+b(a ?c) 如:46+72-26=46-26+72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在计算过程中,如果那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把这两个数先相加,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3 、减法的运算性质 ①、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减数;或用这个数加上差里的减数,再减去被减数。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如:50-(20-10)=50-20+10=50+10-20 ②、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如:10+(4-3)=10+4-3

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如:10-(8+1)=10-8-1 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①、需要记住的特殊数的乘积 5x2=10 25x4=100 125x8=1000 25x8=200 75x4=300 375x8=3000 25x8=200 125x4=500 ②、两个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方法不唯一。既可以把一个因数用乘法拆分,使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也可以把一个因数用加、减法拆分,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拆分一个因数时,不能改变这个数的大小。) ③、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25或者125,就要想到4或者8。(25x4=100 25x8=200 125x4=500 125x8=1000) ④、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把这个因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除法的运算性质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主干知识回顾】 1.当代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 2.文化生活“喜”与“忧”的原因、表现及我们的态度。 (1)“喜”与“忧” (2)态度: 3.什么是大众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大众文化? 4.如何看待当前人们的文化生活? 5.什么是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是什么? (1)含义: (2)原因: 6.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奏响的主旋律是什么?为什么? 7.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 8.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9.如何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地位、要求)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要求) 10.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 (2)主要途径: (3)具体表现: 1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 (1)必要性: (2)重要性:

12.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国家:①基本内容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倡导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2)公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3.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意义: (2)作用:①② (3)必要性: 14.解决道德冲突的途径是什么? 15.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及其关系。 (1)含义: (2)关系: 16.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17.公民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文化市场色彩斑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大众传媒的影响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③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④市场经济的滞后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当前“恶搞”作品在网络上可谓“新作不断”,“超越不断”,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的文化需求②反映了文化市场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③把经典文化流行化,传统文化时尚化④是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思潮 的一种表现形式 A.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

小学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知识点姓名()一、字音: 百姓.(xìng xìn)随即.(jí jì)喷.火(pēng pēn)扔.掉(rēng rēn)不禁.(jīn jìn)伸.手(shēn shēng)锐.利(ruì duì)兴.风作浪(xīng x ìng) 筋.疲力尽(jīng jīn) 二、字形: 即:右边是“卩”,不是“阝”。 扔:右边是“乃”,应先写“ㄋ”,后写“丿”。 拔:右侧是“犮”,不是“发”。 示:下面是“小”不出头。 矛:下面有撇,不能写成“予”。 盾:第一笔是撇,不是横。 卖:和“买”不要混淆。 演、宣:宝盖下都有一横,不要少掉。 三、形近字: 扔(扔掉)-仍(仍然)称(称呼)-秤(秤杆) 拔(拔河)-拨(拨弦)伸(伸手)-神(神话) 矛(矛盾)-予(给予)卖(卖艺)-买(买卖) 宣(宣布)-喧(喧哗)逃(逃走)-桃(桃花) 四、词 1、本单元要掌握的词语: 治理皇宫摇晃晃动娃娃扔去一扔寓言宋代水晶宫 拔草咱家咱们枯萎干枯气冲冲延伸胡须害人精 治病夹住夹菜看齐霸王晒太阳纳闷枯死表示 齐国寓意提拔演奏买卖怎么样宣告自夸逃跑 称霸一方为民除害胡作非为张口结舌自相矛盾毫不示弱 筋疲力尽滥竽充数 2、近义词 摇晃(晃动)随即(立刻)巴望(盼望)毫不示弱(不甘示弱) 喜笑颜开(眉开眼笑)纳闷(奇怪)兴致勃勃(兴高采烈) 锐利(尖锐)坚固(牢固)居然(竟然)滥竽充数(浑水摸鱼) 3、反义词 缩(伸)买(卖)干枯(湿润)追(逃)纳闷(明白) 害处(益处)整齐(歪斜) 4、多音字 称chēng(称霸)兴xīng (兴风作浪)省xǐng(发人深省)

chèn(称心)xìng(兴高采烈)shěng(省市) 落luò(降落)中zhōng(中国)发fà(头发) là(丢三落四)zhòng(百发百中)fā(弹无虚发) 参cān(参加)差chà(差不多)传zhuàn(传记(水浒传) cēn(参差不齐)chāi(出差)chuán(传达) shēn(人参)Cī(参差不齐) Chā(差别) 盛shèng(盛夏)好hǎo(好人)夹jiā(夹住) chéng(盛饭)hào(好学)jiá(夹被) 5、词语释义 称霸一方:在一定的区域内倚仗权势,欺压别人。 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6、同音字 治:治理宫:故宫扔:扔掉伸:伸展 制:制服攻:攻击仍:仍然申:申诉 夹:夹住示:表示齐:整齐 加:加法视:视力奇:奇怪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哪吒闹海》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封神演义》,讲了哪吒大闹东海制服龙王父子,使人民又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哪吒的为民着想、机智勇敢。 2、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述故事。哪吒闹了三次,一闹:摇晃水晶宫,动词有:跳、取、摆、掀;二闹:打死夜叉,动词有:闪、躲、取、扔。三闹:斗败三太子,动词有:纵身、抖出。 3、《揠苗助长》告诉人们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结果会把事情弄糟。 4、《鹬蚌相争》中鹬和蚌相互争斗,最后让渔翁一起捉住了,这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别人从中获利。 5、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无法自圆其说。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6、《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 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没有真才实学是不行的。 7、造句 1、总是 每天一放学,小明总是先完成家庭作业。 2、不要….而要 做人不要弄虚作假,而要诚实守信。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测试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测试 一、给下列加点词注音,并注意其字形。 1、宰.(zǎi )割 2、筹.(chóu )划. 3、彷徨 ..(pang huáng)4、仰慕.(mù) 5、可歌可泣(kěgēkěqì) 6、鲜.(xiǎn)为人知 7、妇孺(rú)皆知 8、马革裹(guǒ)尸8、鞠(jū)躬尽瘁(cuì) 9、弥.(mí)高10、风悲日曛(xūn ) 12、勒.(lè)功16、丛山叠.(dié)岭17、锲(qia)而不舍 18、兀.兀.(wùwù)穷年19、群蚁排衙.(yá)20、沥.(lí)尽心血头 21、校(jiào)补22、迥.(jiǒng)乎不同23、一反既.(jì)往43、脚踝.(huái )23、迭.(di?)起24、气冲.斗牛(chōng )25、衰.(shuāi )微42、荒谬(miù)26、赫(ha)然27、潜.心贯(qián )注28、慷慨(kāngkǎil)淋漓29、独裁(cái) 30、炯炯 ..(liúmáng)33、重荷.(ha)..(jiǒngjiǒng)目光31、门槛.(kǎn)32、流氓 34、女佣.(yōng)35、深邃.(suì)36、踌躇(chóuchú)37、磐.(pán )石 38、下颏.(kē)39、白皙.(xī)40、滑稽.(jī)41、捋.(lǚ)胡须 44、义愤填膺.(yīng)45、爱卿(qīng)46、孰.(shú) 二、解释词语 1、宰割:宰割:比喻被侵略、压迫、剥削。 2、彷徨:”,(1)徘徊,走来走去,不知道往哪里走好(2)犹豫不决(3)没有方向。 3、可歌可泣: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4、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5、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6、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7、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8、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9、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10、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11、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12、弥高:更高。 13、锲而不舍: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4、兀兀穷年:指高耸突出的样子。现比喻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15、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用尽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尽心竭力。 16、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 17、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18、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19、一反既往:完全与从前相反。 20、潜心贯注:专心致志,高度集中。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九、十课) 【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1.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色彩斑斓(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众传媒的影响;文化事业的发展) P86-87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P87-88 (1)“喜”: 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表现:A.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C.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D.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等。

(2)“忧”: 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表现:A.某些部分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 化产品;B.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C.有些媒体 单纯追求轰动效应,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 (3)措施:(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详细可见“针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应该采取的对策”) 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原因、含义) (1)原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 风格的文化产品。(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健康有益的 文化。) (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含义: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 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注意:1.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内容 上它是先进的、健康的、有益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在形式上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能够满足人民大 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2.“人民大众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则会包含性质各异的文化,比如封建迷信等思想,仍然大有市场,但是绝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一)阳光下的阴影——正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P90-92 ★1.表现、危害与对策 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 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都属于腐朽文化。这些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 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注意:两者都是文化中的糟粕;对社会都有着严重的危害;都应当加以抵制 2.我国依然存在着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 历史原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内部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反映 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 ★★3.对策: (1)文化消费者(公民个人):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正确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P90 ②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等。 P109 (2)文化生产者(企业): 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生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最新整理语文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语文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篇一】 基础知识整理 一、字 1.我会认生字(共16个): 窟窿叼劝缠魏弦悲惨愈嘱审肃晌 悦诲 2.我会写生字(共36个): 寓则窟窿狼叼街劝悔盘缠硬弓魏 射箭猎雁弦悲惨愈痛裂叮嘱排靠 幅审肃晌悦熟悉诲 (一)字音 1.平舌音:两则、悲惨、严肃 2.翘舌音:盘缠、叮嘱、审视、半晌、熟悉 3.易错音:拉弦(xián)一幅画( fú) 愈合( yù) 4.多音字:圈、更 (二)字形: 1.易错字:窟、窿、叼、肃、魏、雁、街、弓、嘱 2.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二、词: 1、我会读、会写词语9~11课,共38个词语,书168页。(会读、会写、会应用)

2. 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要会背、会写。 三、句子: 1. 比喻句: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2. 反问句变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要去掉反问词(难道、怎么、岂能、岂)和语气词(吗、呢),句尾标点符号也应改为句号。 【篇二】 课文知识整理 九、《寓言两则》 1、《亡羊补牢》亡:丢失补:修补牢:羊圈; 亡羊补牢:丢失了羊修补羊圈。比喻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2、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他赶快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3、《南辕北辙》 南辕北辙:一个人本来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行。比喻有些人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反而会越远。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认准正确的方向才会成功。 4、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楚国在南边,那个人硬要往北边走。”

初一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

初一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 勉强葱茏眷顾栖息聆听忧郁弥漫涟漪翡翠 萦回携手妒嫉嬉戏饶舌对峙温馨淙淙潺潺 高瞻远瞩踽踽独行豁然开朗花团锦簇养尊处优孤苦伶仃家喻户晓 《骆驼寻宝记》的作者是陈伯吹,现代儿童文学家。 《地毯下的尘土》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德林赛,选自《美德书》 《巨人的孩子》作者是王尔德的英国作家; 《蟋蟀在时报广场》作者塞尔登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 《骆驼寻宝记》 1、反面衬托的作用,作者用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 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都是为了下文突出刻画骆驼做铺 垫,都是为了从反面衬托骆驼。 2、语言十分朴实,但却非常鲜明、生动、准确,富有 感染力。如写动物们上路寻宝的情形。写骆驼。文中一连用 三个生动的比喻“像一艘游艇航行在黄沙滚滚的潮海之中”,“是个非常出色的马拉松长跑家” ,是“沙漠之舟”,形象地写出了骆驼善于在沙漠中奔跑的特点。 3、骆驼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战胜

困难的通气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4、作者能抓住各个动物的特点进行生动的描绘。 《地毯下的尘土》 1、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直接写米妮的勤劳能干、善良 和侧面写小矮人对米妮的赞美相结合。 2、成功的心理描写。 《骆驼寻宝记》选段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件无价之宝!”好消息轰动了整个禽兽国。飞禽走兽们个个跃跃欲试,火烧火燎地要去寻宝。 大公象扇动着两只比蒲扇还大的耳朵,听到了这个 十分离奇的消息。他可不愿错过这个好机会,便背上一千公 斤香蕉出发了。他还叫上老伴,好助他一“鼻”之力。金丝猴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穿上金光灿灿的丝绒袄儿,又摘 了十来个香喷喷的水蜜桃,装进葛藤打结的口袋里,往肩上 一搭,也上路了。 听到寻宝的消息,乌鸦飞出了窝,黑熊钻出了洞, 就连正在吵架的老公鸡和老母鸡也言归于好,携手同行,加 入了寻宝的行列。那些牛呀马呀羊呀听说远处有宝,也都结 伴前往,想碰碰运气。一只大白鹅在兴冲冲地赶路,她盼着 寻到宝贝后能一步登天,直上青云,与高傲的天鹅一比高低。一群鸭子欢欢喜喜吵吵闹闹地挤在一起走,有的说找到宝以

小学二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易读错的字 长江涌(yǒng)珠峰耸(sǒng)情谊(yì)神州(zhōu)传(chuán)统龙舟(zhōu)乞(qǐ)巧牛郎(láng)元宵(xiāo) 漂(piào)亮珍(zhēn)贵饰(shì)品 随(suí)身损(sǔn)坏钱财(cái) 香煎(jiān)红烧(shāo)水煮(zhǔ) 蒸(zhēng)饺炸(zhá)酱小米粥(zhōu) 二、易写错的字 州:三点中第一点与其他两点方向不同。 民:最后一笔是斜钩,不是捺。 壳:上面是“士”,不是“土”。 转:第四笔是提,右边“竖折折”一笔写成。烧:右边上面的横上不要多写一点。 烤:右边的下面是“”,不是“与”。 三、能熟练默写词语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 台湾岛海峡民族一齐奋发情谊 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 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 艾香敬爱贴窗花街道 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可以 钱币与众不同钱财有关 美食红烧烤鸭羊肉 蛋炒饭茄子公鸡 四、多音字 转:zhuàn(转椅)zhuǎn(转身) 奔:bēn(奔跑)bèn(投奔) 扫:sǎo(扫地)sào(扫帚) 传:chuán(传说)zhuàn(传记) 漂:piào(漂亮)piāo(漂浮) 炸:zhà(炸药)zhá(炸酱) 五、形近字 炒(炒菜)赔(赔钱)堂(礼堂) 吵(吵闹)陪(陪伴)棠(海棠)峡(海峡)烧(烧鸡)漂(漂亮) 侠(大侠)浇(浇水)飘(飘荡) 乞(乞巧)州(广州) 气(生气)洲(亚洲) 六、近义词 情谊—情意奋发—奋勉 繁荣—繁华欢笑—欢乐 转眼—转瞬团圆—团聚 热闹—喧闹漂亮—美丽 珍贵—宝贵喜欢—喜爱 容易—简单 七、反义词 繁荣—萧条美—丑 奋发—消沉漂亮—丑陋 珍贵—普通喜欢—讨厌 容易—困难 八、词语搭配 动词搭配: 黄河(奔)长江(涌)(贴)窗花 (放)鞭炮(看)花灯(赛)龙舟 (吃)月饼(过)中秋(会)鹊桥 九、词语归类 1. ABB 式的词语:香喷喷甜津津辣乎乎 2.含有一对反义词的词语: 大街小巷大惊小怪左思右想 东张西望七上八下 十、句子积累 1. 比喻句:大街小巷人如潮。 2. 对偶句: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十一、考点提示 1. 了解祖国的著名景观。 2.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月七、中秋节、重阳节。 3. 了解中国美食的一些烹调方法:凉拌、煎、红烧、烤、炸、炖、蒸、煮、熬、爆、炒。 4. 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不认识的字。 5. 背诵十二生肖。 1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测试卷 .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基础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①③②④①②③④ .全国支教模范白芳礼老人患病的消息牵动着人们的心,社会各界纷纷前往探望。岁的白芳礼老人年中用蹬三轮车挣来的万元资助了数百名学生。老人资助的博士生又在资助本校的在校生,被资助者都表示一定要把爱心传下去。在津门形成的这种助人者、受助者、间接受助者之间传递爱心的“白芳礼效应”表明() 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物质财富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财富 精神财富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精神作用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就是() 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保持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要求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决策越来越民主化和科学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越广泛、多样和直接。如人大开会邀请市民旁听,人大立法向市民征求意见等。这表明()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进程加快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公民文化素养的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各界关注。要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仔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之所以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是因为() .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是() .亿万人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的话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是() .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必须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 。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 .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