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串口实验

嵌入式串口实验
嵌入式串口实验

2.5 串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串口实现与 PC 机的通讯。

正确配置 CC2530 的串口来实现串口通信的功能。

二、实验环境

硬件:PC 机,EBDCC2530 节点板,USB 接口仿真器,6Pin 串口线,

交叉串口线。

软件:Windows98/2000/NT/XP,IAR 集成开发环境,串口调试助手。

三、实验原理

下面我们来介绍串口实验所学习到的主要寄存器。

CLKCONCMD:时钟频率控制寄存器。

D7 D6 D5~D3 D2~D0

32KHZ 时间振荡器选择系统时钟选择定时器输出标记系统主时钟选择D7 位为 32KHZ 时间振荡器选择,0为32KRC震荡,1为32K晶振。默认设置为 1。

D6 位为系统时钟选择。0 为 32M晶振,1为16MRC 震荡。当D7位为0时D6必须为1。D5~D3 为定时器输出标记。000 为 32MHZ,001 为 16MHZ,010 为 8MHZ,011

为 4MHZ,100 为 2MHZ,101 为 1MHZ,110 为 500KHZ,111 为 250KHZ。默

认为 001。需要注意的是:当D6 为 1 时,定时器最高可采用频率为 16MHZ。

D2~D0:系统主时钟选择:000 为 32MHZ,001 为 16MHZ,010 为 8MHZ,

011 为 4MHZ,100 为 2MHZ,101 为 1MHZ,110 为 500KHZ,111 为 250KHZ。

当 D6 为 1 时,系统主时钟可采用的最高频率为 16MHZ。

CLKCONSTA:时间频率状态寄存器。

D7 D6 D5~D3 D2~D0

32KHZ 时间振荡器选择当前系统时钟当前定时器输出标记当前系统主时钟D7 位为当前 32KHZ 时间振荡器频率。0 为 32KRC 震荡,1 为 32K 晶振。

D6 位为当前系统时钟选择。0 为 32M 晶振,1 为 16MRC 震荡。

D5~D3 为当前定时器输出标记。 000 为 32MHZ, 001 为 16MHZ, 010 为 8MHZ,

011 为 4MHZ,100 为 2MHZ,101 为 1MHZ,110 为 500KHZ,111 为 250KHZ。

D2~D0 为当前系统主时钟。000 为 32MHZ,001 为 16MHZ,010 为 8MHZ,

011 为 4MHZ,100 为 2MHZ,101 为 1MHZ,110 为 500KHZ,111 为 250KHZ。

U0CSR:USART0 控制与状态;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模式选择接收器

使能

SPI主/从

模式

帧错误

状态

奇偶错误

状态

接受

状态

传送

状态

收发主动

状态

D7 为工作模式选择,0 为 SPI模式,1 为 USART 模式

D6 为 UART 接收器使能,0 为禁用接收器,1 为接收器使能。

D5 为 SPI主/从模式选择,0 为 SPI主模式,1 为 SPI从模式。

D4 为帧错误检测状态,0 为无错误,1 为出现出错。

D3 为奇偶错误检测,0 为无错误出现,1 为出现奇偶校验错误。

D2 为字节接收状态,0 为没有收到字节,1 为准备好接收字节。

D1 为字节传送状态,0 为字节没有被传送,1 为写到数据缓冲区的字节已经被发送。D0 为 USART 接收/传送主动状态,0 为 USART 空闲,1 为 USART 忙碌。

U0GCR:USART0 通用控制寄存器;

D7 D6 D5 D4~D0

SPI 时钟极性SPI 时钟相位传送位顺序波特率指数值

D7 为 SPI时钟极性:0 为负时钟极性,1 为正时钟极性;

D6 为 SPI时钟相位:

D5 为传送为顺序:0 为最低有效位先传送,1 为最高有效位先传送。

D4~D0 为波特率设置:

波特率指数值小数部分

2400 6 59

48007 59

9600859

144008216

19200959

288009216

3840010 59

5760010216

768001159

115200 11 216

230400 12 216

U0BAUD:波特率控制小数部分。(取值参考上表)。

程序流程图:

开始

系统时钟初始化

图 2-5-1 串口程序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

1、正确连接 USB 仿真器的下载线和 EBDCC2530 节点板。把 6Pin 串口线的一端连接到EBDCC2530 节点板的 UART 接口,另一端连接到交叉串口线的母头端口,交叉串口线的另一端连接到 PC 机的公头端口。

2、打开实验源码 uart.eww (路径为:出厂光盘 DISK-EMBV210-WSN\05-Example\2 基本接口实验\2.5 UART ) ,编译工程,依次选择“Project ”→“Download and Debug ”,下载到 CC2530节点板。

3、把仿真器左侧的 USB 接口拔掉,然后拔掉连接在 EBDCC2530 节点板DBG 位置的调试接口。我们打开 EBDCC2530 节点板右下方的电源开关。(在不拔掉仿真器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调试进一步观察程序的运行情况。)

4、 在 PC 机上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软件,设置正确的串口号(即端口的 COM 号),波特率为9600,校验位为 NONE ,数据位为 8 位,停止位为 1 位。

5、PC 通过上位机上的串口调试助手,发送数据到 EBDCC2530 节点板,然后检查 CC2530 回送给上位机的数据。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UART0初始化:配置

I/O 口、设置波特率/

奇偶校验/停止位

接受数据

接收到的字符b==@?

依次输出字符数组中的字符

Recv_count=0 将b 存入数组recv_buf 中 Recv_count++

N

图 1 串口信息

图 2 串口信息

图 3 串口信息

2020年嵌入式串口通信设计参照模板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3年春季学期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嵌入式串口通信设计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四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嵌入式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剪裁,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为了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必须实现PC机和嵌入式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在实际开发应用中,串口通信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目前嵌入式系统与PC机之间一种非常重要而且普遍应用的通信方式。本文通过基于2410F 的嵌入式串口通信的实现,按照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结构组成,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串口通信的硬件电路和软件实现方法。通过与计算机串口间的接,实现在ARM 平台上,传输速率115200bps,接收来自串口(通过超级终端)的字符并将接收到的字符发送到超级终端,实现监测。与外部设备通信的基本功能。 关键字:嵌入式系统,串口通信,Linux系统

前言 ------------------------------------------------------------------------------------------- - 4 - 一、串口通信概述--------------------------------------------------------------------------- - 5 - 1.1 串口通信的原理 ------------------------------------------------------------------ - 5 - 1.2 串口通信的开发工具 ------------------------------------------------------------ - 5 - 1.2.1 2410F硬件平台简介---------------------------------------------------------- - 5 - 1.3 串口通信的基本任务 ------------------------------------------------------------ - 8 - 二、系统分析--------------------------------------------------------------------------------- - 9 - 三、串口驱动程序设计 ------------------------------------------------------------------- - 17 - 3.1 串口操作需要的头文件 -------------------------------------------------------- - 17 - 3.2 打开串口 -------------------------------------------------------------------------- - 17 - 3.3 串口设置 -------------------------------------------------------------------------- - 18 - 3.4 串口读写 -------------------------------------------------------------------------- - 20 - 3.5 关闭串口 -------------------------------------------------------------------------- - 22 - 四、总结-------------------------------------------------------------------------------------- - 23 - 参考文献-------------------------------------------------------------------------------------- - 24 - 附录----------------------------------------------------------------------------------------- - 25 -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串行通信实验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实验 南昌航空大学自动化学院050822XX 张某某 一、实验目的: 掌握μC/OS-II操作系统的信号量的概念。 二、实验设备: 硬件:PC机1台;MagicARM2410教学实验开发平台台。 软件:Windows 98/2000/XP操作系统;ADS 1.2集成开发环境。 三、实验内容: 实验通过信号量控制2个任务共享串口0打印字符串。为了使每个任务的字符串信息(句子)不被打断,因此必须引入互斥信号量的概念,即每个任务输出时必须独占串口0,直到完整输出字符串信息才释放串口0。 四、实验步骤: (1)为ADS1.2增加DeviceARM2410专用工程模板(若已增加过,此步省略)。 (2)连接EasyJTAG-H仿真器和MagicARM2410实验箱,然后安装EasyJTAG-H仿真器(若已经安装过,此步省略),短接蜂鸣器跳线JP9。 (3)启动ADS 1.2,使用ARM Executable Image for DeviceARM2410(uCOSII)工程模板建立一个工程UART0_uCOSII。(本范例在ADS文件夹中操作) (4)在ADS文件夹中新建arm、Arm_Pc、SOURCE文件夹。将μC/OS 2.52源代码添加到SOURCE文件夹,将移植代码添加到arm文件夹,将移植的PC服务代码添加到Arm_Pc文件夹。 (5)在src组中的main.c中编写主程序代码。 (6)选用DebugRel生成目标,然后编译链接工程。 (7)将MagicARM2410实验箱上的UART0连接跳线JP1短接,使用串口延长线把MagicARM2410实验箱的CZ11与PC机的COM1连接。 注意:CZ11安装在MagicARM2410实验箱的机箱右侧。 (8)PC机上运行“超级终端”程序(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新建一个连接,设置串口波持率为115200,具体设置参考图3.5,确定后即进入通信状态。 (9)选择【Project】->【Debug】,启动AXD进行JTAG仿真调试。 (10)全速运行程序,程序将会在main.c的主函数中停止(因为main函数起始处默认设置有断点)。 (11)可以单步运行程序,可以设置/取消断点,或者全速运行程序,停止程序运行,在超级终端上观察任务0和任务1的打印结果。 五、实验结论与思考题(手写,打印无效): 1、如果任务0删除语句“OSSemPost(UART0_Sem);”,那么程序还能完全正常无误运行么?如果发生异常会出现什么现象?

arm实验报告最终版

ARM与嵌入式技术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10通信工程1班 姓名:万洁 学号:100103011125 实验日期:2013年5月28日 指导老师:郑汉麟

1、 通过实验掌握ARM 指令的特点和寻址方式; 2、 掌握简单的ARM 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 3、 了解集成开发环境 Embest IDE 及其开发软件的应用; 、实验环境 Embest IDE 应用于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新一代图形化的集成开发环境,它包括一套完备 的面向嵌入 式系统的开发和调试工具。其开发软件 Embest IDE for ARM 是集编辑器、编译 器、调试器、工程管理器( projectma nager )于一体的高度集成的窗口环境,用户可以在 Embest IDE 集成开发环境中创建工程、编辑文件、编译、链接、运行,以及调试嵌入式应 用程序。 三、实验步骤 1)新建工程: 运行Embest IDE 集成开发环境,选择菜单项 File 宀New Workspace ,如图一,系统弹 出一个对话框,键入文件名“ wj ”,如图二,点击 0K 按钮。将创建一个新工程,并同时创 建一个与工程名相同的工作区。此时在工作区窗口将打开该工作区和工程 .。 (老师提醒:不要放入Bin 文件夹中) ■ Emb?t QE Pre 亠 Educat 「販]£dii_Vww Buid frtbug D if** Qri+W 诊 Open-" Qrl*O 2)建立源文件: 点击菜单项 File T New ,如图三,系统弹出一个新的文本编辑窗,输入源文件代码。 编辑完后,保存文件“ wj.s ”后缀,如图三,四。 Hr* Open Workspace.? 图一 ■■ rflJO IUU rl jil rd f rfl,rl Clop : h Ho. .end 图 tut vUrl:

嵌入式_USART 串口通讯

USART 串口通讯-存储池方式 【实验目的】 学习USART的特性及功能 学习USART 串口通讯的使用 【实验原理】 1. USART介绍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与使用工业标准NRZ异步串行 数据格式的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全双工数据交换。USART利用分数波特率发生器提供宽范围的波特率选择。它支持同步单向通信和半双工单线通信,也支持LIN(局部互连网),智能卡协议和IrDA(红外数据组织)SIR ENDEC规范,以及调制解调器(CTS/RTS)操作。它还允许多处理器通信。使用多缓冲器配置的DMA方式,可以实现高速数据通信。 2. USART特性 全双工的,异步通信 标准格式 分数波特率发生器系统 ─发送和接收共用的可编程波特率,最高达 4.5Mbits/s 可编程数据字长度(8位或9位) 可配置的停止位-支持1或2个停止位 LIN主发送同步断开符的能力以及LIN从检测断开符的能力 ─当USART硬件配置成LIN时,生成13位断开符;检测10/11位断开符发送方为同步传输提供时钟 编码器解码器 ─在正常模式下支持3/16位的持续时间 智能卡模拟功能 ─智能卡接口支持ISO7816-3标准里定义的异步智能卡协议 ─智能卡用到的0.5和 1.5个停止位 单线半双工通信 可配置的使用DMA的多缓冲器通信 ─在SRAM里利用集中式DMA缓冲接收/发送字节 单独的发送器和接收器使能位 检测标志 ─接收缓冲器满 ─发送缓冲器空 ─传输结束标志 校验控制 ─发送校验位 ─对接收数据进行校验 四个错误检测标志 ─溢出错误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 ─噪音错误 ─帧错误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完整版

arm嵌入式实验报告完整版 篇一:ARM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1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第 赵成,张克新 院姓专学 系:名:业:号:电子通信工程系周振宇物联网工程 121309140 电子通信工程系 XX年3月制 实验一 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方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ARM9 S3C2410A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的体系结构,熟悉ARM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指令状态、寄存器组及异常中断的概念,掌握ARM指令系统,能在ADS1.2 IDE中进行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二、实验内容

1.ADS1.2 IDE的安装、环境配置及工程项目的建立;2.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参考附录A): (1)两个寄存器值相加;(2)LDR、STR指令操作; (3)使用多寄存器传送指令进行数据复制;(4)使用查表法实现程序跳转;(5)使用BX指令切换处理器状态;(6)微处理器工作模式切换; 三、预备知识 了解ARM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的体系结构及指令体系;熟悉汇编语言及可编程微处理器的程序设计方法。 四、实验设备 1. 硬件环境配置 计算机:Intel(R) Pentium(R) 及以上;内存:1GB及以上; 实验设备:UP-NETARM2410-S嵌入式开发平台,J-Link V8仿真器; 2. 软件环境配置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2;集成开发环境:ARM Developer Suite (ADS) 1.2。 五、实验分析 1.安装的ADS1.2 IDE中包括两个软件组件。在ADS1.2

中建立 ARM Executable Image(ARM可执行映像)类型的工程,工程目标配置为 Debug;接着,还需要对工程进行目标设置、语言设置及链接器设置;最后,配置仿真环境为ARMUL仿真方式。 2.写出ARM汇编语言的最简程序结构,然后在代码段中实现两个寄存器值的加法运算,给出运算部分相应指令的注释。 ; 文件名: AREA XTF,CODE,READONLY 声明32位ARM指令 R0arm嵌入式实验报告完整版) ADD R0,R1,R2 3.列写出使用LDR、STR指令的汇编程序,并在关键语句后面给出相应的注释。 AREA XTF,CODE,READONLY ;声明代码段XTFENTRY ;标示程序入口CODE32 ;声明32位ARM 指令START LDR R0,=1 ;加载数据LDR R1,=2LDR R3,=ADDR_1;载符号地址 ADD R2,R0,R1;R2[R3] ;数据空间定义 AREA Data_1,DATA,ALIGN=2 ADDR_1 DCD 0 END ;结束 4.“使用多寄存器传送指令进行数据复制”汇编程序分析。 LDR R0,=SrcData ;

嵌入式UART接口模块的设计

嵌入式UART接口模块的设计 引言 在计算机的数据通信中,外设一般不能与计算机直接相连,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速度不匹配。外设的工作速度和计算机的工作速度不一样,而且外设之间的工作速度差异也比较大。 (2)数据格式不匹配。不同的外设在进行信息存储和处理时的数据格式可能不同,例如最基本的数据格式可分为并行数据和串行数据。 (3)信息类型不匹配。不同的外设可能采用不同类型的型号,有些是模拟信号,有些是数字信号,因此采用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为了解决外设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问题,即需要设计一个信息交换的中间环节接口。UART控制器是最常用的接口。 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2er/Transmitter,UART)是辅助计算机与串行设备之间的通信,作为RS232通信接口的一个重要的部分,目前大部分的处理器都集成了UART。 1 UART的数据格式 UART的数据传输格式。 图1 UART的数据传输格式 由于数字图像亚像素在计算机中是用8位二进制表示,因此UART传输的有效数据位为8位。传输线在空闲时为高电平,因此有效数据流的开始位设为0。 接着传输8位有效数据位,先从最低位开始传送。奇偶检验位可以设置为奇检验、偶校验或者不设置校验位,由于本系统使用的传输速率不高,为了加快开发进程,减少电路面积,因此没有设计奇偶检验模块,数据流中不设奇偶检验位。最后停止位为高电平。 2 UART的基本结构 设计的UART主要由UART内核、信号检测器、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波特率发生器和计数器组成,。 图2 UART基本结构 UART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如下文所述。 2.1 信号检测器模块 信号检测器用于对RS232的输入信号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新的数据则立即通知UART 内核。信号检测器的仿真波形。 图3 信号检测器仿真波形图 其中,RxD第一次为低时,new_data信号阐述输出,之后RxD又变低,但由于信号检测器处于锁定状态,所以new_data信号并没有输出;最后,reset_n信号将信号检测器复位,RxD再次变低时,new_data又有输出。可见信号检测器的实现完全正确,其功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2.2 移位寄存器模块 移位寄存器模块的作用是存储输入或者输出数据。 当UART接收RS232输入时,移位寄存器在波特率模式下采集RS232输入信号,且保存结果;当进行RS232输出时,UART内核首先将数据加载到移位寄存器内,再使移位寄存器在波特率模式下将数据输出到RS232输出端口上。移位寄存器的仿真波形图。关键字:嵌入式嵌

《嵌入式系统与开发》ARM汇编及接口设计-实验报告 - 答案

《ARM汇编与接口设计》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实验1 ARM汇编与S3C6410接口设计 一.实验目的 熟悉裸板开发环境构建,掌握利用ADS开发工具或arm-linux-gcc开发工具编写裸板系统下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掌握裸板程序的基本架构,熟悉汇编设计的基本指令和伪指令的使用方法,掌握S3C6410接口开发基本方法和步骤,并编程设计LED流水灯和看门狗程序设计。深刻体会软件控制硬件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1.1 熟悉ADS开发工具或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的安装和基本使用 实验1.2 LED流水灯实验 实验1.3 看门狗实验 三.预备知识 C 语言、微机接口等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包括软件调试工具) 硬件:ARM 嵌入式开发平台、PC 机Pentium100 以上、串口线。 软件:WinXP或UBUNTU开发环境。 五.实验步骤 5.1 ADS开发工具安装和使用 步骤: 第一步,ADS工具安装在 平台 B.linux平台)下,按照类似于VC++ 第二步,利用ADS打开demo项目模板,查看ADS中配置中几个重要选项, 第三步,参照demo项目代码结构,编写裸板程序完成两整数加和两整数减函数,分别用C代码实现,写出完成汇编启动代码和C代码。 第四步 用ADS自带的ARM的汇编代码,b被编译器优化到寄存器中,函数返回汇编语句 。 5.2 arm-linux-gcc编译工具安装和使用

第一步:arm-linux-gcc(A. WINDOWS平台 B.linux平台)下,按照类似于gcc 第二步:参看相关实验样例,一般基于arm-linux-gcc编译的裸板程序通常包含汇编启动代码文件,C功能代码文件和make工具文件Makefile。 5.3 LED流水灯设计实验 本实验要求使用arm-linux-gcc编译。备注,控制LED1的GPIO口为GPM0 步骤1:编写代码 参看相关实验样例,编写LED1报警灯代码,实现LED1以1秒左右的时间进行闪烁,要求LED 驱动代码编写在leddrv.c中,功能代码编写在main.c文件中,启动代码文件和Makefile文件参照实验样例代码来设计。 则启动代码文件内容: 功能层main.c文件内容: 步骤2:编译 编译步骤为: 步骤3:加载到内存中运行

基于linux的嵌入式串口通信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嵌入式软件编程》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基于linux 的嵌入式串口通信 课程代码:115229 姓名:甘琦 学号:48 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班级:物联S14-1 完成时间:2016 年10 月28 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嵌入式串口通信概述 (2) 1.1嵌入式串口通信的原理 (2) 1.2嵌入式串口通信的开发工具 (2) 1.2.1 ............................................................. CC2530 功耗 2 1.2.2........................................................... ARM 简介 3 1.2.3................................................................ L inux 系统简介 3 1.3嵌入式串口通信的基本任务 (4) 1.4嵌入式串口通信协议及实现 (4) 二、RS-232C 标准 (5) 2.1引脚定义 (5) 2.2字符(帧)格式 (6) 2.3握手协议 (8) 2.4双机互连方式 (9) 2.4.1无硬件握手情况 (9) 2.4.2 .................................................................. DTR 和DSR握手情况9 三、嵌入式串口驱动程序设计 (10) 3.1嵌入式串口操作需要的头文件 (10) 3.2打开串口 (10) 3.3串口设置 (11) 3.4串口读写 (13) 3.5关闭串口 (14) 四、源程流程图 (15) 五、源程序代码 (15) 总结 (19)

ARM实验报告

湖南科技学院ARM嵌入式设计实验报告题目:基于ARM嵌入式系统跑马灯的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信1102班 姓名:段相辉 学号:201106002232 指导教师:陈光辉 2014年11 月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Ⅰ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题目要求 (1) 2 设计软件的安装 (2) 3 开发平台的搭建 (22) 4 项目设计 (23) 4.1 设计思路概述 (2) 4.1.1 设计层次介绍 (2) 4.1.2 设计模块介绍 (3) 5总结 (6)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 (27)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IT技术的进步,8位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嵌入式系统的需要了;而16位处理器在性能和成本上都没有很大的突破。并且在8位机的开发中,大多使用汇编语言来编写用户程序。这使得程序的可维护性、易移植性等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正是基于此,ARM公司适时的推出了一系列的32位嵌入式微控制器。目前广泛使用的是ARM7和ARM9系列,ARM7TDMI内核的ARM7处理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汽车电子、通讯、消费电子等嵌入式设备。

1、题目要求 构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熟悉linux的命令操作,并在嵌入式Linux 开发环境中设计跑马灯。 2、设计软件的安装 2.1 VMware Player简介 (a) VMware Workstation是一个“虚拟机”软件.它使用户可以在一台机 器上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 (b) VMware Player是VMware Workstation的精简版,最初只是虚拟机的“播放机”, 但最新版本的已经具有创建虚拟机的功能.具有体积小,使用灵活,免费等特点. (c) 多个操作系统在主系统的平台上,可像Windows应用程序那样切换.而且每个操作系统都可以进行虚拟的分区、配置而不影响真实硬盘的数据. (d) 利VMware Player创建虚拟机

基于linux的嵌入式串口通信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嵌入式软件编程》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基于linux的嵌入式串口通信 课程代码:115229 姓名:甘琦 学号:48 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班级:物联S14-1 完成时间:2016 年10 月28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嵌入式串口通信概述 (2) 1.1 嵌入式串口通信的原理 (2) 1.2 嵌入式串口通信的开发工具 (2) 1.2.1 CC2530功耗 (2) 1.2.2 ARM简介 (3) 1.2.3 Linux系统简介 (3) 1.3 嵌入式串口通信的基本任务 (4) 1.4嵌入式串口通信协议及实现 (4) 二、 RS-232C标准 (5) 2.1引脚定义 (5) 2.2 字符(帧)格式 (6) 2.3握手协议 (8) 2.4 双机互连方式 (9) 2.4.1无硬件握手情况 (9) 2.4.2 DTR和DSR握手情况 (9) 三、嵌入式串口驱动程序设计 (10) 3.1 嵌入式串口操作需要的头文件 (10) 3.2 打开串口 (10) 3.3 串口设置 (11) 3.4 串口读写 (13) 3.5 关闭串口 (14) 四、源程流程图 (15) 五、源程序代码 (15) 总结 (19)

摘要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后PC时代的到来,嵌入式系统以其可靠性强、体积小、专用性、成本低等特性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嵌入式系统技术已经成为了最热门的技术之一。与此同时,一个独立的嵌入式系统的功能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新一代嵌入计算系统的功能集成和应用模式使之迅速向网络化嵌入计算的方向发展,标准和统一的TCP/IP通信协议是独立于任何厂家的硬件的,因此嵌入环境下的实时网络通信成为嵌入计算技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通过基于2410F 的嵌入式串口通信的实现,按照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结构组成,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串口通信的硬件电路和软件实现方法。 关键词:嵌入式串口通信 2410F

ARM实验报告--Thumb

XI`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实验报告

西安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一丶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ARM处理器16位Thumb汇编指令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使用Thumb汇编语言,完成基本reg/men访问,以及简单的算术/逻辑运算。 使用Thumb汇编语言,完成较为复杂的程序分支,领会立即数大小的限制,并体会ARM与Thunb的区别。 三、实验原理 ARM 处理器共有两种工作状态: ARM:32 位,这种状态下执行字对准的ARM 指令; Thumb:16 位,这种状态下执行半字对准的Thumb 指令 在Thumb 状态下,程序计数器PC 使用位1 选择另一个半字。 注意: ARM 和Thumb 之间状态的切换不影响处理器的模式或寄存器的内容。ARM 处理器在两种工作状态之间可以切换。 1)进入Thumb 状态。当操作数寄存器的状态位0 为1 时,执行BX 指令进入Thumb 状态。如果处理器在Thumb 状态进入异常,则当异常处理(IRQ,FIQ,Undef,Abort 和SWI)返回时,自动切换到Thumb 状态。 2) 进入ARM 状态。当操作数寄存器的状态位0 为0 时,执行BX 指令进入ARM 状

态。处理器进行异常处理(IRQ,FIQ,Undef,Abort 和SWI)。在此情况下,把PC 方入异常模式链接寄存器中。从异常向量地址开始执行也可以进入ARM 状态。 四、实验过程 1)打开Embest IDE Pro软件,选择菜单项File-->New Workspace,系统弹出对话框,创建名为TEXT的新工程,并同时创建一个与工程名相同的工作区。此时在工作窗口将打开该工作区和工程。 2)建立源文件: 点击菜单项File-->New,系统弹出一个新的、没有标题的文本编辑窗,输入光标位玉窗口中第一行,将程序所需的源文件代码输入,编辑完后,进行保存,保存文件格式为_a.s文件。 3)添加源文件: 选择Project-->Add To Project-->File命令,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在工程目录下选择刚才建立的_a.s格式的源文件 4)基本配置: 选择菜单项Project-->Settings,弹出工程设置对话框,在工程设置对话框中,选择Processor设置对话框,选择ARM7对目标板所用处理器进行配置。

嵌入式课程设计--_串口通信

摘要 (2) 1、绪论 (2) 1.1目的和意义 (2) 1.2设计内容 (2) 2、设计方案 (3) 2.1方案选择 (3) 2.1.1S3C2410X 串行通讯(UART)单元 (3) 2.1.2 波特率的产生 (3) 2.1.3 UART 通信操作 (4) 2.1.4 UART 控制寄存器 (4) 2.1.5 RS232 接口电路 (5) 3、硬件设计 (6) 3.1Embest EduKit-III 实验平台 (6) 3.2ULINK2 仿真器套件,PC 机 (6) 4、软件设计 (6) 4.2程序流程图设计 (7) 4.3调试运行结果 (7) 5、总结与体会 (8) 参考文献 (9)

摘要 为了掌握嵌入式技术,就应该学习以ARM 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开发环境和开发平台。本设计采用ARM原理和C语言程序设计的,设置S3C2410X 处理器 UART 相关控制寄存器和ARM 处理器系统硬件电路中 UART 接口,利用Embest EduKit-III 实验平台实现S3C2410X处理器和PC机的结合。 关键字: Embest EduKit-III 实验平台;S3C2410X 串行通讯(UART)单元;UART 控制寄存器;串口通信

1、绪论 1.1目的和意义 串口通信是目前单片机和 DSP 等嵌入式系统之间,以及嵌入式系统与 PC 机或无线模块之间的一种非常重要且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在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中,通常只有一个8位或 16位的 CPU, 不仅要完成主流程的工作, 同时还要处理随时发生的各种中断, 因而嵌入式系统中的串口通信程序设计与 PC 机有很大的不同。为了顺应当今世界技术革新的潮流,了解、学习和掌握嵌入式技术,就必然要学习和掌握以ARM 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开发环境和开发平台。 1.2设计内容 本设计采用Embest EduKit-III 实验平台实现,通过EmbestIDE Pro for ARM 软件编写程序,仿真调试。实现实验平台与PC的串口通信。通过PC的超级终端显示接受的结果。

ARM实验报告

ARM嵌入式 实验报告 姓名:冯贤成 学号:120101021106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老师:郑汉麟

ARM嵌入式系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ARM指令的特点和寻址方式; 2、掌握简单的ARM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 3、了解集成开发环境Embest IDE及其开发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平台 Windows 7系统下的Embest IDE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 三、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将R2的高8位传送到R3的低8位(不考虑R3的其它位) 程序如下: .global _start .text _start: MOV R2,#0x80000003 /*把第一个立即数送进R2*/ MOV R3,#0x40000013 /*把第二个立即数送进R3*/ AND R0,R2,#0xff000000 /*取R2高8位到R0*/ AND R3,R3,#0xffffff00 /*R3低8位清零*/ ORR R3,R3,R0,lsr #24 /*R0逻辑右移24位后与R3相或,结果送进R3*/ stop: b stop .end 调试结果: ①Download下载: ②把第一个立即数送进R2:

③把第二个立即数送进R3: ④取R2高8位到R0: ⑤R3低8位清零: ⑥R0逻辑右移24位后与R3相或,结果送进R3:

单步跟踪后的结果,存储器及寄存器的结果显示: 2.编程实现64位的加法运算,要求【R1:R0】+【R3:R2】结果放回【R1:R0】。

程序如下: .global _start .text _start: MOV R0,#12 /R0=12 MOV R1,#6 /R1=6 MOV R2,#8 /R2=8 MOV R3,#9 /R3=9 ADDS R0,R0,R2 /R0等于低32位相加,并影响标志位 ADC R1,R1,R3 /R1等于高32位相加,并加上低位进位stop: b stop .end 调试结果: ①Download下载: ②将12赋给R0 ③将6赋给R1

STM32-ARM-综合实验报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ARM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 设计专题:综合实验二类: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 班级: 小组成员 (1)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 (2)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 (3)姓名:学号:学科:电话:Email:导师: 20XX年XX月XX日

一、本实验主要内容及要求 本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利用ARM内部的A/D转换器进行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设计。实验要求如下: 1、采用STM32开发板上的12位A/D转换器(参考电压3.3V)采集电位器测 试点的电压值。电位器与A/D的输入通道14相连接。 2、当按下Key键之后任意旋转电位器,利用A/D转化器采样20组电压值(每 1ms采样一次,使用定时器TIM2计时),并在液晶屏幕上显示当前电压值,当再次按下Key键之后将20组电压值存入到FLASH中。 3、复位后按下Temper键将保存的20组电压值在液晶屏幕中央绘制出波形(要 求各点连接,每个点为5个像素,要有坐标系)。 1)横坐标为“1~20”,每个横坐标之间的间隔为8个像素点; 2)纵坐标为电压值“0V,1V,2V,3V,4V”,相邻坐标之间的为10个像素 点。 4、在液晶屏合适的位置显示组名、姓名、学号、开发日期等信息。可利用STM32 开发板的资源扩展其他自定义功能(如增加温度采集通道、当前采样频率显示和设置、采样率调节等)。 二、硬件框图 本次实验的硬件部分主要是计算机和STM32两个部分,对于计算机部分不做过多的介绍,下面着重介绍STM32中的与本实验相关模块。 1.1 ADC模块 12位ADC是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拟数字转换器。它有多达18个通道,可测量16个外部和2个内部信号源。各通道的A/D转换可以单次、连续、扫描或间断模式执行。ADC的结果可以左对齐或右对齐方式存储在16位数据寄存器中。 模拟看门狗特性允许应用程序检测输入电压是否超出用户定义的高/低阀值。ADC的输入时钟不得超过14MHz,它是由PCLK2经分频产生。 STM32教学平台的电位器是信号是连接到STM32的PC4口的,PC4正好是A/D转换的通道14,STM32实验教学平台上也标注了ADC12_14(14通道),电位器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ADC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北航ARM9实验报告:实验3uCOS-II实验

实验三UC-OS移植实验 一、实验目的 在内核移植了uCOS-II 的处理器上创建任务。 二、实验内容 1.运行实验十,在超级终端上观察四个任务的切换。 2. 任务1~3,每个控制“红”、“绿”、“蓝”一种颜色的显示,适当增加OSTimeDly()的时间,且优先级高的任务延时时间加长,以便看清三种颜色。 3.引入一个全局变量BOOLEAN ac_key,解决完整刷屏问题。 #define RdURXH0() 当键盘有输入时在超级终端上显示相应的字符。 三、实验设备 硬件:ARM嵌入式开发平台、用于ARM920T的JTAG仿真器、PC机Pentium100以上。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2000或WinXP、ARM ADS1.2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四、实验原理 所谓移植,指的是一个操作系统可以在某个微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器上运行。虽然uCOS-II的大部分源代码是用C语言写成的,仍需要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完成一些与处理器相关的代码。比如:uCOS-II在读写处理器、寄存器时只能通过汇编语言来实现。因为uCOS-II在设计的时候就己经充分考虑了可移植性,所以,uCOS-II的移植还是比较容易的。 要使uCOS一工工可以正常工作,处理器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处理器的C编译器能产生可重入代码。 2)在程序中可以打开或者关闭中断。 3)处理器支持中断,并A能产生定时中断(通常在10Hz}1000Hz之间)。 4)处理器支持能够容纳一定量数据的硬件堆栈。 5)处理器有将堆栈指针和其它CPU寄存器存储和读出到堆栈(或者内存)的指令。

uCOS-II进行任务调度的时候,会把当前任务的CPU寄存器存放到此任务的堆栈中,然后,再从另一个任务的堆栈中恢复原来的工作寄存器,继续运行另一个任务。所以,寄存器的入栈和出栈是uCOS一工工多任务调度的基础。 五、实验步骤 1 以实验十为模板,将实验六inc目录下的LCD320.H 和src目录下的LCD640.C 拷到模板下的相应目录,将LCD640.C加入工程中。 2包含以下头文件#include “inc/lcd320.h”。 3改LCD640.C 文件中包含头文件的路径。 #include "../inc/drv/reg2410.h" 4 声明引用的变量extern U32 LCDBufferII2[LCDHEIGHT][LCDWIDTH]; 六、源程序 #include"../ucos-ii/includes.h" /* uC/OS interface */ #include "../ucos-ii/add/osaddition.h" #include "../inc/drivers.h" #include "../inc/sys/lib.h" #include "../src/gui/gui.h" #include "../inc/lcd320.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cd320.h" //#pragma import(__use_no_semihosting_swi) // ensure no functions that use semihosting OS_EVENT *MboxSem; ///******************任务定义***************/// /*OS_STK SYS_Task_Stack[STACKSIZE]= {0, }; //system task刷新任务堆栈 #define SYS_Task_Prio 1 void SYS_Task(void *Id);*/ OS_STK task1_Stack[STACKSIZE]={0, }; //Main_Test_Task堆栈 void Task1(void *Id); //Main_Test_Task #define Task1_Prio 12 OS_STK task2_Stack[STACKSIZE]={0, }; //test_Test_Task堆栈 void Task2(void *Id); //test_Test_Task #define Task2_Prio 15 OS_STK task3_Stack[STACKSIZE]={0, }; //test_Test_Task堆栈 void Task3(void *Id); //test_Test_Task #define Task3_Prio 17 OS_STK task4_Stack[STACKSIZE]={0, }; //test_Test_Task堆栈 void Task4(void *Id); //test_Test_Task #define Task4_Prio 10

嵌入式串口通信设计

湖南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101班学号(2位)学生姓名:石春波 指导教师:王丽娟 完成时间:2014年6月5日 报告成绩: 湖南文理学院制

嵌入式Linux 系统的串口通信研究

摘要 嵌入式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剪裁,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大规模应用,为了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必须实现PC机和嵌入式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在实际开发应用中,串口通信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目前嵌入式系统与PC机之间一种非常重要而且普遍应用的通信方式。本文通过基于2410F 的嵌入式串口通信的实现,按照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结构组成,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串口通信的硬件电路和软件实现方法。通过与计算机串口间的接,实现在ARM 平台上,传输速率115200bps,接收来自串口(通过超级终端)的字符并将接收到的字符发送到超级终端,实现监测。与外部设备通信的基本功能。 关键字:嵌入式系统,串口通信,Linux系统

目录 前言------------------------------------------------------------------------------------------------ - 3- 一、串口通信概述 ----------------------------------------------------------------------- - 4 - 1.1 串口通信的原理 ----------------------------------------------------------------- - 4 - 1.2 串口通信的开发工具 -------------------------------------------------------- - 4 - 1.2.1 2410F硬件平台简介------------------------------------------------------- - 5 - 1.2.2 ARM简介------------------------------------------------------------------ - 5 - 1.2.3 Linux系统简介------------------------------------------------------- - 6 - 1.3 串口通信的基本任务 -------------------------------------------------------- - 7 - 二、系统分析--------------------------------------------------------------------------------- - 8- 2.1 RS-232C标准--------------------------------------------------------------- - 8 - 2.2 系统硬件结构原理------------------------------------------------------- - 15 - 三、串口驱动程序设计 ------------------------------------------------------------- - 16 - 3.1 串口操作需要的头文件 --------------------------------------------------- - 16 - 3.2 打开串口--------------------------------------------------------------------------- - 16 - 3.3 串口设置--------------------------------------------------------------------------- - 17 - 3.4 串口读写--------------------------------------------------------------------------- - 19 - 3.5 关闭串口--------------------------------------------------------------------------- - 21 - 四、总结 -------------------------------------------------------------------------------------- - 22 - 参考文献 -------------------------------------------------------------------------------------- - 23 - 附录 ------------------------------------------------------------------------------------------ - 2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