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前言

根据青海省西宁市相关部门批准,拟在该市锦绣家园新建一栋20层的住宅楼,建筑总高为67.4米,建筑面积为12000余平方米。要求设计该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并与土建工程相配套。具体项目为:建筑给水工程,建筑消防工程,建筑热水工程,建筑排水工程,建筑中水工程。

其中,给水系统必须解决底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消防系统必须切实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消防安全,满足消防“自救”的要求;热水系统也要解决底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排水系统必须解决好通气问题,稳定管内气压,以保持系统运行的良好工况;还应确保水流畅通。中水系统也要解决底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水质达标,必须采取确保使用、维修的安全措施,严禁中水进入生活给水系统。

本设计依据《规范》,设计过程中认真查阅相关《手册》和《图集》,做到设计出来的方案能够达到合理化,技术经济化,能与我国现有的国民经济相适应,做到节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在各种管线的布置上,能最大限度的考虑到整体房屋空间的利用价值,使各管线的走向趋于合理化。同时,也要考虑到供水的安全性,消防的保障性,热水供应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及排水的畅通性,中水供水的安全性和设备的良好运行性。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原始资料

本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2000m2,建筑总高度67.4m,地上20层,地下1层。地下室为设备用房,1~2层为办餐饮娱乐用房和公寓,每层卫生间内设冲洗水箱浮球阀蹲式大便器,连体旋涡虹吸式坐便器,自闭式节水水嘴洗手盆,洗涤盆,自闭式冲洗阀小便器。3~20层为住宅用房,每层有4套房间,每套房间有2个卫生间,大卫生间内有带裙边浴盆(自闭式节水水嘴)1个,洗脸盆(混合水嘴台式)1个,连体旋涡虹吸式坐便器1个,小卫生间内有连体旋涡虹吸式坐便器1个,洗手盆(混合水嘴台式)1个,拖布盆一个(单阀水嘴),厨房内有洗涤盆一个(单阀水嘴)市政管网常年可提供的资用水头为0.3Mpa。

本建筑为20层钢砼框架结构(一、二、级耐火等级)底层为地下室,作为设备用房,层高为5米,一至二层为办公餐饮娱乐用房和公寓,层高为4.0米;三层以上为住宅用房,层高为3.3米;技术设备层层高为2.0米,在第3、4层之间和第11、12层之间;最大冻土深度为1.8米。

用水资料:

(1)设计每户人数为5人,人数为4×20×5=400人;

(2)建筑附近有表压0.2Mpa的蒸汽热源。

2给水系统设计说明

2.1 技术要求

整幢高层建筑若采用同一给水系统供水,则垂直方向管线过长,下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很大,必然带来以下弊端:需要采用耐高压的管材、附件和配水器材,费用高;启闭龙头、阀门易产生水锤,不但会引起噪声,还可能损坏管道、附件,造成漏水;开启龙头水流喷溅,既浪费水量,又影响使用,同时由于配水龙头前压力过大,水流速度加快,出流量增大,水头损失增加,使设计工况与实际工况不符,不但会产生水流噪声,还将直接影响高层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必须解决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

2.2 技术措施

为克服高层建筑同一给水系统供水,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弊端,保证建筑供水的安全可靠性,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应采取供水竖向分区供水,即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按层分段,各段为一区,分别组成各自的给水系统。确定分区范围时应充分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以节省能量,并要结合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的情况综合考虑,尽量将给水分区的设备层与其他相关工程所需设备各层共同设置,以节省土建费用,同时要使各区最低卫生器具或用水设备配水装置处的静水压力小于其工作压力,以免配水装置的零件损坏漏水。

2.3给水系统分区方案的确定

外网常年可提供的资用水头为30m,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住宅宜为300-350Kpa。设计提供了四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如下:

第一方案;分区并联给水方式。由12+4×(n-2)≤30。计算可得n≤6.5,由于3层以上为标准商住,取n=3。分区为:-1—3为低区,4—11层为中区,12—20层为高区。低区利用室外管网水压直接供水,中区和高区分别设置水箱和水泵,中区水箱设置在中间技术层内,高区水箱设置在闷顶内,两区水泵集中设置在地下室内,水泵采用相同型号不同级数的多极水泵。该给水方式的优点是各区独立运行互不干扰,供水可靠,水泵集中布置便于维护管理,能源消耗较小。缺点是管材耗用较多,投资较大。

第二方案:分区减压阀供水方式。分区为:-1—3为低区,4—11为中区,12—20为高区。低区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地下室水泵集中加压,仅在顶层设置水箱,中区供水利用减压阀或减压孔板供水。其优点是供水可靠,设备与管材较少,投资省,设备布置集中,便于维护管理,不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缺点是下区供水压力损失较大,稍浪费电力能源供水不够安全,水泵或屋顶水箱输水管、出水管的局部故障都将影响各区供水。

第三方案:分区水箱减压供水方式。分区为:-1—3为低区,4—11为中区,12—20为高区。低区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中高区设置水箱,水泵统一加压,利用水箱减压,高区供中区用水。该供水方式的优点是:供水较可靠,设备与管道较简单,投资较节省,设备布置较集中,维护管理较方便。缺点是:中区供水受高区的限制。在可能的条件下中间水箱进水管上最好安装减压阀,以防浮球阀损坏并可减缓水锤作用。

第四方案:分区无水箱并联供水方式。分区为:-1—3为低区,4—11为中区,12—20为高区。下区利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中高区设置变频水泵,根据水泵出水量水压,调节水泵转速或运行台数。该供水方式的优点是:供水较可靠,设备布置较集中,维护管理较方便,不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能源消耗较小。缺点是投资较大。

综合分析,本设计推荐采用第四方案,该给水方式的优点是:不用设高位水箱,供水简单可靠,设备布置较集中,维护管理较方便,不占用建筑上层使用面积,能源消耗较小。水泵集中布置便于维护管理,充分利用了外网水压,能源消耗较小。缺点是,投资较大。三个区全部采用下行上给的给水方式。

3 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3.1 技术要求

高层建筑中卫生器具多,排水量大,且排水立管连接的横支管多,多根横管同时排水,由于水舌的影响和横支管起端产生的强烈冲激流使水跃高度增加,必将引起支管中较大的压力波动,导致水封破坏,室内环境污染。为防止水封破环,保证室内的环境质量,高层建筑排水系统必须解决好通气问题,稳定管内气压,以保证系统运行的良好工况。同时,由于高层建筑体量大,建筑沉降可能引起出户管平坡或倒坡;暗装管段多,建筑吊顶高度有限,横管敷设坡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居住人员多,若管理水平低,卫生器具使用不合理,冲洗不及时等,都将影响水流畅通,造成淤积堵塞,一旦排水管道堵塞影响面积大。因此,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应确保水流通畅。

3.2 技术措施

由于建筑内部排水管道内是水气两相流,为防止因气压波动造成的水封破坏,使有毒气体进入室内,而高层建筑由于排水量大,空气的流动过程受排水过程干扰,须将排水管和通气管分开,设专用通气管道。

3.3 排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第一方案:单立管排水系统。即由一根立管(污水与废水合流)与节点组合配件组成的单立

管排水系统。(如苏维托排水系统)该系统的优点:1.减少立管内的压力波动,降低正负压绝对值;2.节约大量管材,降低造价;3.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加快施工进度以及有利于施工现代化。

第二方案:三管制排水系统,即由一根污水立管,一根废水立管与一根专用通气立管所组成的排水系统。该系统实用于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分别排出室外的各类高层建筑。

第三方案:二管制系统排水系统。即由一根排水立管(污废水合流)与一根专用通气立管所组成的排水系统,该系统实用于污废水合流的各类高层建筑

由于该建筑物排水器具种类多,数量多,位置分散,所以本设计采用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和第三方案,三至二十层的卫生间用第二方案,三至二十层的厨房排水用第三方案,一至二层的卫生间用第三方案,一至二层的厨房排水用第一方案。地下室排水利用地下集水池污水提升泵排放。

4 热水系统设计说明

4.1 技术要求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数与给水系统相同,若采用同一系统供应热水,也会使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因而带来一系列弊端,为保证良好的工况,高层建筑供应系统也要解决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

4.2 技术措施

与给水系统相同,解决低层管道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可采用竖向分区的供水方式。热水供应系统分区范围与给水系统分区一致,各区的水加热器、贮水器的进水,均由同区的给水系统供应。冷、热水系统分区一致,可使系统内冷、热水压力平衡,便于调节冷、热水混合龙头的出水温度,也便于管理。但因热水系统水加热器、贮水器的进水由同区给水系统供应,水加热后,再经热水配水管送至各配水龙头,故热水在管道中的流程远于同区冷水龙头流出冷水所经历的流程长,所以尽管冷、热水分区范围相同,混合龙头处冷、热水压力仍有差异,为保证良好的供水工况,还应采取相应措施适当增加冷水管道的阻力,减小热水管道的阻力,为保证良好的供水工况。

为防止循环流量在系统中流动时出现短流,影响部分配水点的出水温度,可在回水管上设置阀门,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启度,平衡各循环管路的水头损失和循环流量。为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

性,尽量减小管道、附件检修时的停水范围,可充分利用热水循环管路提供的双向供水的有利条件,放大回水管管径,使它与配水管径接近,当管道出现故障时,可临时作配水管使用。

4.3 热水系统方案的确定

为了平衡系统压力,把热水系统进行分区,分区与冷水分区一样,也是三个区。而且各区的热水加热器中的冷水来源于本区的贮水池或市政管网,选用间接加热的热媒为蒸汽有导流装置的热效率较高的容积式加热器,采用下行上给的机械循环供水方式,全日制循环供水。

第一方案:分散式,低区加热设备设在地下室,中区加热设备设在中间技术层,高区加热器设在闷顶内。其优点是供水安全可靠,且加热设备承压均衡,耗钢量少,费用低。缺点是设备分散设置不但要占用一定的建筑面积,维修、管理也不方便,且热媒管线长。

第二方案:集中式,各区热水配水循环管网自成系统,加热设备、循环水泵集中设在地下室设备层,各区加热设备的冷水分别来自各区冷水水源。其优点是各区供水自成系统,互不影响,供水安全、可靠;设备集中设置,便于维修、管理。缺点是高区水加热器需承受高压,耗钢量较多,制作要求和费用高。

综合上述本设计推荐采用第二方案,即集中式,各区热水配水循环管网自成系统,加热设备和循环水泵均设置在地下室。由于中高区范围超过5层,为使各配水点随时得到设计要求的水温,应采用全循环方式(立管、干管循环)。

根据建筑物用途、热源的供给情况、热水用水量和卫生器具的布置情况,选用开式供水方式,三区均采用下行上给的给水方式。该系统优点是各区供水自成系统,互不影响,供水安全、可靠;设备集中设置,便于维修、管理。缺点是高区水加热器需承受高压,耗钢量较多,制作要求和费用高。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得出此方案最佳。

5 . 消火栓系统设计说明

5.1 技术要求

高层建筑火灾有如下特点: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火源多;火源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工作复杂,因此,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必须完善、可靠,力求将火灾扑灭在初期阶段。当建

筑高度超过50m,室外消防设备无法向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供水而发挥作用,室内消防完全靠“自救”,因此,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应具备独立扑灭室内火灾的能力。

5.2 技术措施

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消火栓给水系统,难以得到一般消防车的供水支持扑灭火灾。为加强给水系统的供水能力,保证供水安全和火灭火用水,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高层建筑竖向分区高度一般宜在45-55m。有黄河牌或交通牌等大型消防车的地区,由于该消防车能协助扑救高度达80m 的建筑的火灾,因此,当建筑高度超过50m而不超过80m时,消防给水系统也可不分区。高层建筑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超过0.8Mpa。

5.3 消火栓系统方案的确定:

第一方案:并联给水,给水管网竖向分区,每区分别用各自专用水泵提升供水。其优点是水泵布置集中于地下室,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缺点是高区水泵扬程较高,需用耐高压管材与管件,对于高区超过消防车供水压力的上部楼层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将失去作用。供水的安全性不如串联的好。

第二方案:由于本建筑高度超过50m未超过80m,采用不分区消火栓给水系统。其优点是系统简单;直接通过消防水泵上层送水灭火。缺点是供水安全可靠性较第一种方案较差。

综上所述两种方案进行济比较,本设计推荐采用第二方案,即采用不分区消火栓给水系统。因为本建筑高度超过50m未超过80m,且该市有黄河牌大型消防车。其优点是系统简单,直接通过消防水泵上层送水灭火。

每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消火栓,屋顶水箱间内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的消火栓。整个室内消火栓采用同一型号、规格,消火栓直径采用65mm,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19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25m,消火栓栓口距地面高度为1.1m。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保证供水干管和每条竖管都能双向供水,消防竖管的布置,保证同层两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通过流量经计算确定,当计算出来的消防竖管直径小于100mm时,应考虑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往室内管网送水的可能性,仍采用100mm。给水管道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阀门的布

置应使管道在检修时,被关闭的竖管不超过一根,当竖管超过四根时,可关闭不相邻的两根竖管。

为了保证室内消防给水设备扑救初期火灾的水量和水压,屋顶设水箱,由生活给水管道充水,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水泵供给的消防用水不应进入屋顶水箱,故消防水箱的出水管上设置防止消防水泵的供水进入水箱的止回阀。本住宅属于一类建筑,所以屋顶水箱容积不小于18m3,设置高度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低于0.07Mpa)。

6 喷淋系统设计说明

6.1技术要求

高层建筑火灾有如下特点: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火源多;火源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火灾扑救工作复杂,因此,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必须完善、可靠,力求将火灾扑灭在初期阶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在发生火灾时,能自动打开喷头喷水灭火并同时发出火警信号的消防灭火措施。据资料统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扑灭初期火灾的效果在97%以上,因此在公共建筑内都要求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6.2技术措施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在人员密集、不易疏散、外部增援灭火与救生较困难得性质重要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中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系统选型,应根据设置场所得火灾特点或环境条件确定,露天场所不宜采用闭式系统。

6.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案的确定

第一方案:湿式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室内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建筑物,在喷水管网中经常充满有压水,发生火灾时,闭式喷头的闭锁装置熔化脱落,水即自动喷出灭火,同时也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该系统由灭火及时扑救效率高的优点。但由于管网中充满有压水,当渗漏时会损坏建筑装饰和影响建筑的使用。

第二方案:干式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管网中平时不充水,充优有压空气,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温度达到开启闭式喷头时,喷头开启,排气、充水、灭火。由于管网中不充水,对建筑物装饰

无影响,它适用于室内温度低于4℃或高于70℃的建筑物。

第三方案:干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冬季闭式喷头中充满有压气体,而在温暖季节则改为充水,喷头也要求响上安装。该系统管理比较复杂。

第四方案: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中平时不充水,而是充以有压或无压气体。发生火灾时,由感烟(温、光)火灾探测器接到信号后,自动启动预作用阀而向喷水管网自动充水。当火灾温度继续升高,闭式喷头的闭锁装置脱落,喷头自动喷水。该系统管理比较复杂。

综上四种方案的比较,结合该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本设计采用湿式喷水灭火系统,该系统在喷水管网中经常充满有压力的水。失火时,闭式喷头的闭锁装置熔化脱落,水即自动喷出灭火,同时发出火警信号。湿式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常年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建筑物和场所。湿式报警装置最大工作压力为1.20Mpa。其工作原理是在非喷水状态时,阀瓣上下水压平衡,阀瓣在重力的作用下,紧压的瓣槽上。瓣槽下的阀体有一个出管接口,接向延时器和水力警铃。当阀瓣压在瓣槽上时,小孔被阀瓣堵住,没有水流入空腔,因此水力警铃不动作。当火灾发生时,喷头动作喷水,阀瓣上部水压下降,阀瓣下部的水压就大于上部水压,将阀瓣顶起,水流经阀腔向喷头供应,由于阀瓣离开了瓣槽,瓣槽内的小孔就敞开,水经小孔流入空腔,汇集后经接管流向延时器,延时器是一个上、下、侧三个方向有接管口的筒形体。下部接管是用来泄水的,泄水量的大小可用接管上的阀门来调节。当侧向借口由报警阀流来的水很小时,由于泄水量大于入流量,水被泄走,不会发出警报。所以,当管网压力稍有波动,阀瓣有瞬时抬升,少量水流入延时器是不会报警的,从而防止误报警。当火灾发生后,阀瓣抬起,一定量的水流入延时器内,若流入量大于泄水量,则水在延时器中上升并经上方出口涌向水力警铃,推动警铃的水力导杆,使警铃发出敲击警声。同时,压力开关在水压作用下接通电流,发出电讯号报警,并启动供水水泵。这一系列的动作,大约在喷头开始喷水后30秒内即可完成。

由于本建筑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设高位消防水箱,可共用消火栓的高位水箱,但消火栓的高位水箱不能满足最不利点处喷头的最低工作压力,所以要设气压罐和稳压泵。

8 系统管材说明

室内给水、排水、热水及中水立管均设于管道井内。低区给水的横干管、热水的横干管及回水干管、中水的横干管、消防给水的横干管和排水横干管等均设于地下室天花板下面。消防竖管暗装。中、高区的给水(包括冷水,热水,中水)横干管均设于技术设备层之中。

给水管的室外部分采用给水铸铁管,室内部分采用镀锌钢管。排水管的室外部分用混凝土管,室内部分用排水塑料管。生活热水系统的给水管及回水管均采用镀锌钢管。消火栓给水系统均采用镀锌钢管。自动喷淋系统采用镀锌钢管。

设计计算书

1 给水系统设计计算

本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2000m2,建筑总高度67.4m,地上20层,地下1层。地下室为设备用房,1~2层为办餐饮娱乐用房和公寓,每层卫生间内设冲洗水箱浮球阀蹲式大便器,连体旋涡虹吸式坐便器,自闭式节水水嘴洗手盆,洗涤盆,自闭式冲洗阀小便器。3~20层为住宅用房,每层有4套房间,每套房间有2个卫生间,大卫生间内有带裙边浴盆(自闭式节水水嘴)1个,洗脸盆(混合水嘴台式)1个,连体旋涡虹吸式坐便器1个,小卫生间内有连体旋涡虹吸式坐便器1个,洗手盆(混合水嘴台式)1个,拖布盆一个(单阀水嘴),厨房内有洗涤盆一个(单阀水嘴)市政管网常年可提供的资用水头为0.3Mpa。

1.1 给水计算基本数据

1.1.1 设计每户人数为5人,人数为4×20×5=400人

1.1.2 根据设计资料、建筑物性质和卫生设备完善程度,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其计算参数为:用水定额300L/(人.d),时变化系数Kh=

2.4,供水时间24h

1.2 引入管设计

市政建设和环保部门批准文件决定,给水进水管从建设西、南侧市政给水管DN400引入。

1.3 给水系统管网水力计算:

1.3.1 设计秒流量确定

根据建筑物性质,设计秒流量按下式计算:

q g=0.2·U·Ng

q g—计算管断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N g—计算管断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

U—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

0.2—1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L/s。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要点

设 计 说 明 与 计 算 书 一、设计项目 某城市给水厂给水处理工艺初步设计 二、给水处理工艺流程 混凝剂 消毒剂 原水 混凝池 沉淀池 滤池 清水池 二级泵房 用 户 脱水机房 污泥处理 三、设计水量 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以最高日供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进行设计,并以水质最不 利情况进行校核。水厂自用水量主要用于滤池冲洗和澄清池排泥等方面。城镇水厂只用水量 一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8%,则设计处理量为; d m Q /12247211340008.1a)Q 1(3d =?=+= d m Q /1134006300183d =?= 式中 Q ——水厂日处理量; a ——水厂自用水量系数,一 般采用供水量的5%—10%,本设计取8%; Q d ——设计供水量(m 3/d ),为115668m 3/d. 四、给水处理厂工艺计算 1、加药间设计计算 已知计算水量Q=122472m 3/d=5103m 3 /h 。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净水厂的运行 经验,选碱式氯化铝为混凝剂,混凝剂的最大投药量a=51.4mg/L ,药容积的浓度b=15%,混 凝剂每日配制次数n=2次。 4.1.2. 设计计算

1 溶液池容积1W m 9.2015 24175103x 4.51417b 1=??==n aQ V ,取21m 3 式中:a —混凝剂(碱式氯化铝)的最大投加量(mg/L ),本设计取30mg/L; Q —设计处理的水量,3600m 3/h; B —溶液浓度(按商品固体重量计),一般采用5%-20%,本设计取15%; n —每日调制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本设计取2次。 溶液池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2个,每个容积为W 1(一备一用),以便交替使 用,保证连续投药。单池尺寸为1m .35m .20m .3??=??H B L 高度中包括超高0.3m , 置于室内地面上. 溶液池实际有效容积: m 1.28.25.20.3=??=W 满足要求。 池旁设工作台,宽1.0-1.5m ,池底坡度为0.02。底部设置DN100mm 放空管,采用硬聚 氯乙烯塑料管。池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沿池面接入药剂稀释采用给水管DN60mm , 按1h 放满考虑。 2 溶解池容积2W 312m 3.6213.03.0=?==W W 式中: 2W ——溶解池容积(m 3 ),一般采用(0.2-0.3)1W ;本设计取0.31W 溶解池也设置为2池,单池尺寸:m m m H B L 1.25.15.2??=??,高度中包括超高 0.2m ,底部沉渣高度0.2m ,池底坡度采用0.02。 溶解池实际有效容积: 3 '4.67.15.15.2m W =??= 溶解池的放水时间采用t =10min ,则放水流量: S L t /5.1010 6010003.660w q 20=??== 查水力计算表得放水管管径0d =100mm ,相应流速d=1.16m/s ,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溶解池底部设管径d =100mm 的排渣管一根,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溶解池的形状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处理 3 投药管 投药管流量

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示例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 (6) 1.1水资源状况 (6) 1.1.1世界水资源状况 (6) 1.1.2中国水资源状况 (6) 1.2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6) 1.2.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6) 1.2.2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 (6) 1.4 ,,,,,,,,, (6) 1.5 ,,,,,,,,,,,, (6) 1.5.1 传统活性污泥法 (6) 1.5.2 AB法 (6) 1.5.3 SBR法 (6) 1.5.4 氧化沟法 (6) 1.5.5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6 ,,,,,, (7) 1.5.7 倒置A2/O法 (7) 1.6 生物脱氮、除磷的技术新发展 (7) 1.6.1 生物脱氮新技术 (7) 1.6.2 除磷脱氮新技术 (7) i

第2章设计资料 (8) 2.1设计题目 (8) 2.2工程概况 (8) 2.2.1 地理位置及地势 (8) 2.2.2 .. (8) 2.2.3 . (8) 2.3 设计水质资料 (8) 2.3.1 污水厂设计进水水质 (8) 2.3.2 设计出水水质 (8) 2.4 设计内容 (8) 2.5. (8) 第3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9) 3.1污水处理程度 (9) 3.2 设计水量及规模 (9) 3.3 水质特点 (9) 3.4 ..... .. (9) 3.5 污水处理设计方案选择 (9) 3.6污泥处理设计方案的选择 (9) 3.7 设计工艺流程的确定 (9) 3.8 主要构筑物类型的选择 (10) 3.8.1 污水提升泵房 (10) 3.8.2 沉砂池 (10) i i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

建筑部分 1.建筑设计 1.1.总平面设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50002m,层数为8层,底层层高3m,余层层高3m。本建筑位于城市主干道南侧,交通便利。绿化可遮阳挡风防尘防燥,改善环境等,考虑到场地面积较大,故可设大面积绿地,花坛等,在建筑物两向可布置一些高大乔木或攀缘植物,以改善日晒环境,并可遮阳挡风防尘防燥,改善环境等。 1.2.平面设计 本建筑布局应紧凑,平面组合符合柱网规格要求,符合建筑模数以及梁的经济跨度的要求。 1.3.立面设计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研究建筑物的体量大小、体型组合、里面及细部处理等。本建筑立面简洁大方,给人以庄严、挺拔、明朗、轻快、朴素、大方、亲切的印象。 1.4.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中房间的形状除应满足使用要求以外,还应考虑结构类型、材料及施工的影响,长方形的剖面形状规整、简洁、有利于梁板式结构布置,同时施工也比较简单。即使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也宜优先考虑采用矩形剖面。

1.5. 设计资料 1.5.1. 工程名称 明珠花园8层框架住宅楼毕业设计 1.5. 2. 设计数据 某房地产开发一栋8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25000m ,楼层层高3.0m 。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风向:地区主导风为西北风。 风荷载:基本风压0.45a KP ,基本雪压0.35a KP 。 地基承载力:从上至下,填土层:厚度0.8m ,重度16/KN m γ=,地其承载力90ak a f kp =; 粉质粘土层:厚度0.8m ,重度19/KN m γ=,地基承载力140ak a f kp =; 粉土层:厚度0.7m ,重度18/KN m γ=,地基承载力130ak a f kp =; 中沙层:厚度0.5m ,重度17/KN m γ=,地基承载力150ak a f kp =; 精密卵石层:厚度3.1m ,重度20/KN m γ=,地基承载力300ak a f kp =. 地下水位标高-4.0m 。 1.5.3. 施工说明 (1)楼面采用水磨石楼面 10厚水磨石楼面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0厚水泥砂浆抹底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河北大学某学院 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华北地区某城镇给水泵站设计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 指导教师:XXXX 2011 年6 月21 日

目录 一.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摘要 三.设计任务书 (一)水泵选择 1、选泵基本数据参数 2、选泵 (二)绘制单泵草图和水泵基础尺寸确定 (三)吸、压水管道计算 1、管路布置 2、管径计算 3、吸水管 4、压水管 5、管路附件选配 (四)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 1. 确定泵轴标高 2. 泵站内地面标高 3.泵房高度的确定 4.各个设计标高 (五)泵站内部平面布置和精选水泵 1. 机器间长度 2. 机器间宽度 3. 管路敷设 4. 精选水泵 (六)附属设备选择与泵房高度的确定 1. 起重设备 2. 真空泵 3.通风 (七)管材及敷设

(八)主要参考文献和设计成果图 华北地区某城镇给水泵站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书依据:根据华北某城市建委批准的文件,提出某城镇给水泵站设计任 务书。 二.设计资料: 城镇给水泵站,经管网设计计算得出如下资料: 市名甲市乙市丙市 项目 Q max(米3/时)1250 1800 2400 Q min(米3/时) 250 360 500 Z1(米)768.39 395.58 646.69 Z2(米)773.41 392.54 663.72 mH2O)20 20 28 H 自( (mH2O)12 6.8 9.6 Σh 压 Z0,max(米) 769.89 397.08 648.19 Z0,min(米) 765.61 392.78 644.19 Q max—最大供水量(米 3/时)。 Q min—最小供水量(米3/时)。 Z1—泵站外地面标高(米)。 Z2—管网计算最不利点标高(米)。 H自—最不利点要求的自由水头(mH2O)。 Σh压—相应最大供水量时由泵站至最不利点输水管及管网的总水头损失(mH2O)。Z0,max—吸水池最高水位(米)。 Z0,min—吸水池最低水位(米)。 采用无水塔供水系统。最大供水量至最小供水量之间的各供水量发生机率假定是 均等的。泵站附近地形平坦。当地冰冻深度0.82米。最高水温24o C。吸水井 距泵站外墙中心线 3 米。 经平面布置,泵站出水管须在吸水井对面,输水管采用两条。 距泵站最近的排水检查井底标高比泵站外地面低 1.40 米,排水管径400mm,检 查井距泵站 5 米。

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明计算书模板(最新)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课程设计任务: (2) 原始资料: (2) 课程设计要求: (3) 具体要求: (3) 一、计算 (3) 二、绘制图纸 (3) 1.计算总说明 (4) 1.1 设计计算依据 (4) 1.2 设计范围 (4) 1.3 相关参数选择 (4) 1.4 系统选择 (4) 2. 给水系统计算说明书 (5) 2.1 给水系统用水量计算 (5) 2.2 给水系统设计秒流量计算 (6) 2.2.2 给水管材选择 (6) 2.2.3 设计秒流量 (6) 2.2.4 横支管设计 (7) 2.3 给水系统水压及供水方式 (12) 2.3.1 建筑1-3层所需压力校核 (12) 2.3.2 屋顶水箱压力校核 (14)

2.4 给水设备选型 (14) 3. 排水系统计算说明书 (15) 3.1 卫生器具选用 (15) 3.2 污废水系统计算 (15) 3.3 雨水排水系统计算 (18) 3.3.1 基本参数及设备选择 (18) 3.3.2 雨水立管设计计算 (18) 4. 附录 (18) 4.1 设计施工说明及图例 (18) 4.2 图纸目录 (21)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 完成首层具有商业网点的6层楼三个单元的住宅楼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原始资料: 1)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卫生间详图。 2) 建筑物所在地地面标高为±0.00m,每个单元各设置一个屋顶水箱,水箱的有效贮水量为6m3。水箱距屋面700mm。 3) 该建筑底层高4.5m,2-6层每层高3m。水表设于楼梯间;生活、消防用水由市政管网引入,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按照230L/d?人计,市政给水管网最低供水压力为0.16MPa。地下雨水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网,住宅楼污废水排至市政污水管道。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附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述 1.1 设计任务与设计依据 1.2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1.3 主要设计资料 2 污水处理厂设计 2.1污水量与水质确定 2.2 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2.3 污水与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2.4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按流程顺序说明各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的选择,介绍各处理构筑物的数量、尺寸、构造、材料及其特点,说明主要设备的型号、规格、技术性能与数量等。 2.5污水处理厂平面与高程布置 2.6泵站工艺设计 3 结论与建议 4 参考文献 附录(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程概述 1.1设计任务、设计依据及原则 1.1.1设计任务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设计。 1.1.2设计依据 ①《排水工程(下)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②《排水工程(上) 》(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 一、五、十一册) ④《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1.1.3编制原则 本工程的编制原则是: a.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b.根据招标文件和设计进出水水质要求,选定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c.在污水厂征地范围内,厂区总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扩大绿化面积,并留有发展余地。使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d.污水处理厂的竖向布置力求工艺流程顺畅、合理,污水、污泥处理设施经一次提升后达到工艺流程要求,处理后污水自流排入排放水体。 e.单项工艺构、建筑物设计力求可靠、运行方便、实用、节能、省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运行成本。 f.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g.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本工程设备选型考虑采用国内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维护管理简便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同时,积极稳妥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 h.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i.为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转,供电系统需有较高的可靠性,采用双回路电源,且污水厂运行设备有足够的备用率。 j.厂区建筑风格力求统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并与厂区周围景观相协调。 k.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把滨湖新城污水处理厂设计成为现代化的园林式工厂。

某淀粉厂废水处理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一、前言 (一)设计任务来源 学院下达设计任务。 (二)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见设计任务书。 (三)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按扩大初步设计要求完成设计文件。 (四)设计指导思想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根据“环境保护法”和设计规范以及党和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和法令,依据原始资料,设计一座城市或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厂,具体指导思想如下: 1.总结、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具体设计,扩大和深化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2.熟悉建造一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程序,掌握各类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计算,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广泛阅读各类参考文献及科技资料,正确使用设计规范,熟练应用各种设计手册,标准设计图集以及产品目录等高等工具书,进一步提高计算、绘图的技能和编写好设计说明书,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五)设计原则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 二、概述 淀粉属多羟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和果实中。淀粉是食物的重要成分,是食品、化工、造纸、纺织等工业部门的主要原料。 目前,我国淀粉行业有600多家企业,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淀粉企业仅60多家。该行业1979—1992年的13年中,年产量从28万t增加到149万t,平均年递增率14%。1998年淀粉产量为300多万t。每生产13 m废水,在淀粉、酒 m淀粉就要产生10—203

精、味精、柠檬酸等几个较大的生物化工行业中,淀粉废水的总排放量占首位。淀粉废水中的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和糖类,随生产工艺的不同,废水中的Cr COD 浓度在2 000—20 000mg/L 之间。这些淀粉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其中所含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会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因缺氧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同时还会促使水底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分解而产生臭味,恶化水体,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废水必须进行处理。 淀粉生产的主要原料作物有甘薯类、玉米和小麦。 (一)以甘薯类为原料的淀粉生产工艺是根据淀粉不溶于冷水和其密度大于水的性质,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淀粉从水中的悬浮液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生产淀粉的目的。作为原料的马铃薯等都是通过流水输送到生产线的,在流送过程中,马铃薯等同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洗净。除此之外,淀粉厂内还设有专门清除马铃薯等表皮所沾染的污物和砂土的洗净工序。这两工段(洗净和流送工段)流出的废水含有大量的砂土、马铃薯碎皮碎片以及由原料溶出的有机物质。因而这种废水悬浮物含量多,Cr COD 和5BOD 值都不高。 原料马铃薯经洗净后,磨碎形成淀粉乳液。乳液中含有大量的渣滓,需使淀粉乳与渣滓分离,淀粉乳进入精制、浓缩工段。这时,分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物质,如糖、蛋白质、树脂等,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微细纤维和淀粉。Cr COD 和5BOD 值很高,并且水量较大,因而这一工段是马铃薯原料淀粉厂主要污染废水。 在精制淀粉乳脱水工序产生的废水水质与分离废水相同。 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渣滓,长期积存在贮槽内,会产生一定量酸度较高的废水。另外,还有蛋白分离废水、生产设备洗刷废水、厂区生活废水等。 (二)以玉米为原料的生产工艺其废水主要来源于浸泡、胚芽分离、纤维洗涤和脱水等工序。此工艺主要表现为耗水量大和淀粉提取率低,这就造成了玉米淀粉废水量大,且污染物浓度高。工艺用水量一般为5—123m /t 玉米。玉米淀粉废水中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质,Cr COD 值为8 000—30 000mg/L ,5BOD 值为5 000—20 000mg/L ,SS 值为3 000—5 000mg/L 。 (三)以小麦为原料的生产工艺其废水由两部分组成:沉降池里的上清液和离心后产生的黄浆水。前者的有机物含量较低,后者的含量较高。生产中,通常将两部分的废水混合后称为淀粉废水。

土木工程终模板(计算书)

前言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是本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说明书,本说明书全部容共分十四章,这十四章里包含了荷载汇集、水平作用下框架力分析、竖向作用下框架力分析、以及框架中各个结构构件的设计等,这些容容纳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要求的全部容,其中的计算方法都来自于本科四年所学知识,可以说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复习总结,同时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根据任务书要求以及最新相关规编写,容全面、明确,既给出了各类问题解决方法的指导思想,又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明确地给出了各类公式及符号的意义和必要的说明。本说明书概念清晰、语言流畅,每章都有大量的计算表格,并且对重点说明部分配置图解。应该说本说明书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达到了本次毕业设计的预定目标。

第一章方案论述 1.1建筑方案论述 1.1.1设计依据 依据土木工程专业2009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遵照国家规定的现行相关设计规。 1.1.2设计容、建筑面积、标高 (1)本次设计的题目为“彩虹中学教学楼”。该工程位于市,为永久性建筑,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防火等级二级。 (2)本建筑结构为五层,层高均为4.2m 。建筑面积:5697 m2,占地面积:1139.40m2。(3)室外高差0.450m,室外地面标高为-0.450m。 1.1.3房间构成和布置 (1)房间构成 本工程为一所中学教学楼,根据教学楼的功能要求,此次设计该教学楼共包括20个普通教室,8个120人合班教室,10个教师办公室,计算机室,语音室,物理实验室、总机室各1个,1个会议室,资料室,教师休息室,学生会办公室等配套房间若干个,以及配套的卫生间若干个。 (2)房间布局 充分考虑教学楼各种房间在功能和面积等方面的不同,尽量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紧密,以及结构布置合理等,在设计中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 ①教室(包括普通教室和合班教室)布置在教学楼的阳面。 ②语音教室以及录音室等需要安静环境的教室布置在教学楼相对较为偏僻的地方。

计算书说明

民园体育场保护利用提升改造工程 给水排水算书 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天津市再生水设计规范》DB29-167-2007 8.《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 29-69-2008 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1.《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1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一、消防计算书 1、消火栓系统计算书: 整个工程室内消火栓系统共用一套设施。由设于消防水箱间内的消防水箱及消火栓系统增压稳压设备,保证系统平时压力,室内管道布置成环状,消火栓的布置保证同层相邻的二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的任何部位,充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3m, 消防水箱间设置试验消火栓。消火栓箱采用单栓带自救式消防卷盘组合式消

防柜。室内消火栓最大用水量为2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消防水箱间消火栓为最不利点,距离地下消防泵房高度为35米。 基本计算公式 1. 最不利点消火栓流量 Qxh = SQRT(B * Hq) = 式中: Qxh-水枪喷嘴射出流量(L/s) (依据规范需要与水枪的额定流量进行比较,取较大值) B-水枪水流特性系数 Hq-水枪喷嘴造成一定长度的充实水柱所需水压 2. 最不利点消火栓压力 Hxh = Hd + Hq + Hsk = Ad * Ld * Qxh*Qxh + Qxh*Qxh/B + 2 式中: Hxh -消火栓栓口的最低水压(0.010MPa) Hd-消防水带的水头损失(0.01MPa) Hq-水枪喷嘴造成一定长度的充实水柱所需水压(0.01MPa) Hd-消防水带的水头损失(0.01MPa) Ad-水带的比阻 Ld-水带的长度(m) Qxh-水枪喷嘴射出流量(L/s) B-水枪水流特性系数 Hsk-消火栓栓口水头损失,宜取0.02Mpa 3. 流速V V = (4 * Q) / (π * Dj * Dj) 式中: Q-管段流量L/s Dj-管道的计算内径(m) 4. 水力坡降 i = 0.00107 * V * V / (pow(Dj, 1.3) 式中: i-每米管道的水头损失(m H20/m) V-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 Dj-管道的计算内径(m) 5. 沿程水头损失 h = i * L 式中: L-管段长度m 6. 局部损失(采用当量长度法) h = i * L(当量) 式中: L(当量) 管段当量长度,单位m(《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附录C) 计算参数:

淀粉厂废水处理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模板

淀粉厂废水处理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 书

一、前言 ( 一) 设计任务来源 学院下达设计任务。 ( 二) 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见设计任务书。 ( 三)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按扩大初步设计要求完成设计文件。 ( 四) 设计指导思想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根据”环境保护法”和设计规范以及党和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和法令, 依据原始资料, 设计一座城市或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厂, 具体指导思想如下: 1.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经过具体设计, 扩大和深化专业知识, 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2.熟悉建造一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程序, 掌握各类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计算,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广泛阅读各类参考文献及科技资料, 正确使用设计规范, 熟练应用各种设计手册, 标准设计图集以及产品目录等高等工具书, 进一步提高计算、绘图的技能和编写好设计说明书, 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 五) 设计原则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 二、概述

淀粉属多羟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和果实中。淀粉是食物的重要成分, 是食品、化工、造纸、纺织等工业部门的主要原料。 当前, 中国淀粉行业有600多家企业, 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淀粉企业 仅60多家。该行业1979—1992年的中, 年产量从28万t增加到149万t, 平均年递增率14%。1998年淀粉产量为300多万t。每生产13m淀粉就要产生10—203m废水, 在淀粉、酒精、味精、柠檬酸等几个较大的 生物化工行业中, 淀粉废水的总排放量占首位。淀粉废水中的主要成分 为淀粉、蛋白质和糖类, 随生产工艺的不同, 废水中的 COD浓度在 2 Cr 000—20 000mg/L之间。这些淀粉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其中所含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会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造成水体因缺氧而影响鱼 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存, 同时还会促使水底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 分解而产生臭味, 恶化水体, 污染环境, 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废水必须进 行处理。 淀粉生产的主要原料作物有甘薯类、玉米和小麦。 (一)以甘薯类为原料的淀粉生产工艺是根据淀粉不溶于冷水和其密 度大于水的性质, 采用专用机械设备, 将淀粉从水中的悬浮液中分离出来, 从而达到生产淀粉的目的。作为原料的马铃薯等都是经过流水输送到生 产线的, 在流送过程中, 马铃薯等同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洗净。除此之外, 淀粉厂内还设有专门清除马铃薯等表皮所沾染的污物和砂土的洗净工 序。这两工段(洗净和流送工段)流出的废水含有大量的砂土、马铃薯碎皮碎片以及由原料溶出的有机物质。因而这种废水悬浮物含量多, COD Cr

建筑设计设备全套初步设计说明(包括计算书)

第一篇电气 A. 强电部分 一、建筑概况 建筑概况详建筑说明。 二、设计依据 本设计系依据: i.甲方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ii.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iii.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关规范: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其它有关的国家及地方现行规程、规范。 三、设计范围 本工程的供电、电力、照明、防雷接地等. 四、供电设计 a)本工程重要负荷如消防电梯、消防电源、监控中心、网络机房 等等级为一级,其余为二级。其中消防监控中心、网络机房内设不间断电源UPS.应急照明另设EPS。 b)用电负荷 设备安装容量:4371kW 其中低压侧有功计算负荷:6688kW 低压侧无功计算负荷:2215KVAR 低压侧无功功率补偿容量:3240KVAR 补偿后低压侧功率因数:0.95 补偿后低压侧视在功率:7014KVA 变压器的安装容量9600KVA,折合86VA/m2 c)变压器设置的台数及单机容量:6台×1600KVA/台 d)本工程拟采用两路高压10kV电源供电,单母线分段,互为热备用,任何一路都可负担全部负荷。本工程于负一层设变配电所。 e)柴油发电机组 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常用容量:2X1000KW(连续) 在负一层设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所有消防设备的备用电源,并在非火灾市电停电时用于重要负荷(包括电梯、生活泵、总雪库及特定场所的电源插座等)。 机房分别设有进、排风口,燃烧的废气经竖井排放至屋顶。机房消音、供油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由专业公司设计。 f)电源供电干线:10kV电缆为铠装交联电力电缆从室外埋地引入。

某淀粉厂废水处理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某淀粉厂废水处理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一、前言 (一)设计任务来源 学院下达设计任务。 (二)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见设计任务书。 (三)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按扩大初步设计要求完成设计文件。 (四)设计指导思想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根据“环境保护法”和设计规范以及党和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和法令,依据原始资料,设计一座城市或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厂,具体指导思想如下: 1.总结、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具体设计,扩大和深化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2.熟悉建造一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程序,掌握各类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计算,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广泛阅读各类参考文献及科技资料,正确使用设计规范,熟练应用各种设计手册,标准设计图集以及产品目录等高等工具书,进一步提高计算、绘图的技能和编写好设计说明书,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五)设计原则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 二、概述 淀粉属多羟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和果实中。淀粉是食物的重要成分,是食品、化工、造纸、纺织等工业部门的主要原料。 目前,我国淀粉行业有600多家企业,其中年产万吨以上的淀粉企业仅60多家。该行业1979—1992年的13年中,年产量从28万t增加到149万t,平均年递增率14%。1998年淀粉产量为300多万t。每生产13 m废水,在淀粉、酒 m淀粉就要产生10—203

精、味精、柠檬酸等几个较大的生物化工行业中,淀粉废水的总排放量占首位。淀粉废水中的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和糖类,随生产工艺的不同,废水中的Cr COD 浓度在2 000—20 000mg/L 之间。这些淀粉废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其中所含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会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因缺氧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同时还会促使水底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分解而产生臭味,恶化水体,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废水必须进行处理。 淀粉生产的主要原料作物有甘薯类、玉米和小麦。 (一)以甘薯类为原料的淀粉生产工艺是根据淀粉不溶于冷水和其密度大于水的性质,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将淀粉从水中的悬浮液中分离出来,从而达到生产淀粉的目的。作为原料的马铃薯等都是通过流水输送到生产线的,在流送过程中,马铃薯等同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洗净。除此之外,淀粉厂内还设有专门清除马铃薯等表皮所沾染的污物和砂土的洗净工序。这两工段(洗净和流送工段)流出的废水含有大量的砂土、马铃薯碎皮碎片以及由原料溶出的有机物质。因而这种废水悬浮物含量多,Cr COD 和5BOD 值都不高。 原料马铃薯经洗净后,磨碎形成淀粉乳液。乳液中含有大量的渣滓,需使淀粉乳与渣滓分离,淀粉乳进入精制、浓缩工段。这时,分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物质,如糖、蛋白质、树脂等,此外还含有少量的微细纤维和淀粉。Cr COD 和5BOD 值很高,并且水量较大,因而这一工段是马铃薯原料淀粉厂主要污染废水。 在精制淀粉乳脱水工序产生的废水水质与分离废水相同。 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渣滓,长期积存在贮槽内,会产生一定量酸度较高的废水。另外,还有蛋白分离废水、生产设备洗刷废水、厂区生活废水等。 (二)以玉米为原料的生产工艺其废水主要来源于浸泡、胚芽分离、纤维洗涤和脱水等工序。此工艺主要表现为耗水量大和淀粉提取率低,这就造成了玉米淀粉废水量大,且污染物浓度高。工艺用水量一般为5—123m /t 玉米。玉米淀粉废水中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质,Cr COD 值为8 000—30 000mg/L ,5BOD 值为5 000—20 000mg/L ,SS 值为3 000—5 000mg/L 。 (三)以小麦为原料的生产工艺其废水由两部分组成:沉降池里的上清液和离心后产生的黄浆水。前者的有机物含量较低,后者的含量较高。生产中,通常将两部分的废水混合后称为淀粉废水。

给水处理厂毕业设计说明计算书

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中山市给水工程扩大初步设计(Ⅰ) 课题来源课题类型AY 导师 学生姓名学号XXX 专业给排水 开题报告内容: 毕业设计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次综合概括性的训练,为以后更好的做好给排水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是中山市给水工程扩大初步设计,近期城市规划人口14万人,远期人口18万人,规划建筑为6层混合式,设计规模为50000t/d。取水水源为临近城市的北江,其水源丰富,水质稳定。 根据规范、手册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初步拟定多套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原水——一泵——机械搅拌澄清池——V型滤池——请水池——二泵——管网。此方案的优点在于用澄清池代替絮凝设施,大大缩小了水厂长度方向上的距离;采用V型滤池,反冲洗水量大大减少,反冲洗周期增长,节水、节省运行费用。 方法及预期目的: 方法:根据设计任务书,《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3、10册、《给水水源及取水工程》、《水泵及水泵站》、《管道工程》和《给水工程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工艺计算》以及网易给排水相关资料,按进程安排,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进行用水量、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管网布置及方案比较等,与此同时,绘制相关图纸。 预期目的: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受到一次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训练,进一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阅读参考文献能力,学会收集、运用设计原始资料以及使用规范、手册、产品目录、标准图的技能,提高设计计算、绘图等实际应用能力。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 (1)、(2)均要填,如AY、BX等。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前言 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看似平凡的规划设计却有着不平凡的现实意义,在满足规范和其它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为玉树囊谦县香达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4)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6) 2.1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明 (6) 2.1.1 给水系统的类型 (6) 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6) 2.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7) 2.1.4 配水管网布置 (7) 2.2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8) 2.2.1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8) 2.2.2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8) 2.2.3 管网水力计算 (12) 2.3二级泵站的设计 (20) 2.3.1 水泵选型的原则 (20) 2.3.2 二级泵站流量计算 (20) 2.3.3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20) 2.3.4 水泵校核 (21) 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23) 3.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3) 3.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3) 3.3污水管网的布置 (23) 3.4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4) 3.4.1 污水管道的定线 (24) 3.4.2 控制点的确定 (24) 3.4.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24) 3.4.4 污水管道上的主要构筑物 (25) 3.5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6) 3.5.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6) 3.5.2 集中流量计算 (27) 3.5.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7) 3.5.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9) 3.6管道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 (30)

水利枢纽工程重力坝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word,共121页)

青河雷口水利枢纽工程设计 学生: *** 指导老师:***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摘要:重力坝设计是电站工程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方案合理与否,将对工程安全及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根据所提供的地质、地形等基础资料,对枢纽建筑物进行坝轴线、坝型的选择,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枢纽布置方案,最后选定设计方案为混凝土实体重力坝,并分多种荷载组合情况进行稳定验算和应力分析,从而得到既安全又经济的最优剖面。方案中重力坝设计共分两部分,即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此外,为避免水流对坝体的冲刷作用,本方案还考虑设置溢流坝两侧导流墙,通过计算确定其高度及厚度等参数。 Abstract: The design of Dam is the main component in the design of power station engineering, which will have a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security and investment of projects,wheather its programme reasonable or not. According to the giving geological,terrain and other basic informations,this paper choose axis and style of hub building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comparison to choose the concrete gravity dam as a reasonable hub layout programme.And meanwhile it makes checking stability and stress analysis in a variety of situations,so that it gets a safety and economic profile.The design of dam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n the programmes, that is non-overflow dam section and overflowing dam section.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avoid the dam is erosioned by the impact of water, the programme also consider installing spillway divers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and through calculating to determined its height ,thickness and other parameters。 关键字: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布置坝型选择大坝设计稳定及应力计算 Key words:concrete gravity dam layout of project selection of dam type dam

设计说明与计算书

设计说明与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总论 1.1项目背景 本设计项目为某城市给水厂初步设计 (1)设计规模 表1 项目近期远期 设计人口60000 80000 人均用水量标准(最高日) 220 220 [L/cap·d] 最大日时变化系数 1.38 1.38 工厂A(m3/d)3480 5220 工厂B(万m3/d)0.6 0.8 工厂C(万m3/d)8 8 一般工业用水 160 180 占生活用水% 第三产业用水 90 90 占生活用水% 供水普及率(%) 95 100 注:水厂设计水量应按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加上水厂的自用水量计算,自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5%算。

(2)地形地貌及河流特征: 地形地貌:城区地形较平坦,其黄海高程标高为30.00m。 水文特征 流量:最大流量:76100 m3/s ( 最小流量:2930 m3/s ( 水位(黄海高程系): 最高水位:27.65 m( 最低水位:8.00 m( 多年平均水位:19.16 m 河床断面图(见下图) 地面高程30.00 m 27.65 m 8.00 m (3)河流水质 表2 项目单位数据项目单位数据色度度10 CO2 Mg/L 14.26 嗅味/ 无Na++K+ Mg/L 8.46 浑浊度度100~1000 SO42 Mg/L 17.2 pH / 7.2 溶解固体Mg/L 139.0 总硬度Mg /L 2.29 挥发酚Mg/L 0.002 Fe+2+Fe+3 Mg/L 0.3 有机磷Mg/L 0.09 Cl—Mg/L 15.51 砷Mg/L 0.01

HCO 3— Mg/L 119.6 耗氧量 Mg/L 3.78 Ca 2+ Mg/L 32.46 氮氨 Mg/L 0.5 Mg 2+ Mg/L 3.05 细菌总数 个/mL 38000 NO 2— Mg/L 2.75 大肠杆菌 个/L 1300 1.2设计水量 近期 城市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Q 1=qNf(m 3/d)=12540m 3/d 一般工业生活和淋浴用水: Q 2=1.6Q 1=20064m 3/d 第三产业用水: Q 3=0.9Q 1=11286m 3/d 工业生产用水 Q 4=Q A +Q B +Q C =89480m 3/d 设计年限内最高日的用水量:Qd=1.2(Q 1+Q 2+Q 3+Q 4)=160044m 3/d 最高时的用水量:Qh= 4 .86Qd Kh =2556.26L/S 式中 q —最高日生活用水的量定额,m 3/(d 人); N —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 F —自来水普及率,%; QA QB QC —A B C 三厂的工业生产用水量; Kh —时变化系数(1.38)。 远期 Q 1 =17600m 3/d Q 2=1.8Q 1=31680m 3/d Q 3=0.9Q 1=15840m 3/d Q 4=Q A +Q B +Q C =93220m 3/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