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二0一0年九月

前言

我部于1982年4月7日、1992年3月7日分别下发的《医院工作制度》、《医院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医院工作制度的补充规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全国各级医院规范管理,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经初步统计,我部先后制订或修订近百项有关医院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度过多,制度之间缺少整合,部分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造成了许多制度形同虚设。同时,各级医院内部也存在着一些因制度不明而带来的问题。如,岗位职责不明确,岗位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规章制度建设无据可循。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医院内涵建设的提升,阻碍了医院的发展。因此,修订完善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是卫生主管部门对医院进行科学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的必然要求。惟如此,我们的医院才能充满活力,不断发展。

为适应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要,进一步规范全国医院管理和运行秩序,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借鉴吸收近年来国内外医院管理实践中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我部于2008年组织专家对《医院工作制度》(1982年4月7日卫生部发布)、《医院工作人员职责》(1982年4月7日卫生部发布)和《医院工作制度的补充规定(试行)》(1992年3月7日卫生部发布)进行修订,形成了《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征求意见稿)》,并于2008年2月、12月两次下发全国征求意见。

2009年以来,结合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心任务,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以及医政和医疗服务监管等文件要求,我部医疗服务监管司组织专家在前两稿征求意见和全国相关单位和专家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全国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修订后的《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共收录医院工作制度138项,人员岗位职责107项,其中新增工作制度85项,新增岗位职责29项,较全面的反映了近30年来我国医院管理理念的发展成果。适用于不同等级、类别的医院,对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管理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工作的特点与运行规律,我部将会对现行的规章制度,继续作出必要的修改、调整、补充,使其日趋完善,更具指导与激励作用。

目录

上篇医院工作制度

第一章医院管理工作制度

一、医院领导干部深入科室制度

二、会议制度

三、请示报告制度

四、医院总值班制度

五、卫生工作制度

六、病历管理制度

七、医疗统计制度

八、医学图书馆/室管理制度

九、进修工作管理制度

十、患者入院、出院工作管理制度

十一、住院处工作制度

十二、探视、陪伴制度

十三、挂号工作制度

十四、医院职工上岗前教育制度

十五、在岗职工规范化培训制度(试行)

十六、社会监督制度

十七、医德教育和医德考核制度

十八、逐级技术指导制度

十九、档案管理制度(试行)

二十、信息部门管理制度(试行)

二十一、制度、操作常规变更批准制度(试行)

二十二、卫生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试行)

二十三、医院标识管理制度(试行)

二十四、消防与安全管理制度(试行)

二十五、投诉处理管理制度(试行)

二十六、医院信息公示制度(试行)

二十七、员工意外伤害(含感染、化学、放射等)管理制度(试行)二十八、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试行)

二十九、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试行)

三十、医院院务公开制度(试行)

三十一、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三十二、医院应急管理制度(试行)

三十三、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三十四、医学装备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