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韵壶”看光器紫砂壶艺术之美

合集下载

从“玉尊壶”看紫砂艺术的造型设计和人文韵味

从“玉尊壶”看紫砂艺术的造型设计和人文韵味

从“玉尊壶”看紫砂艺术的造型设计和人文韵味作者:谢永新来源:《江苏陶瓷》2021年第04期摘要在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月星辰,看到山水连绵,看到世间百态,看到参禅悟道,许多的壶友在其中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共鸣。

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对于茶文化的深入理解,紫砂作品成为了我们茶座之上不可或缺的雅器,在给我们带来良好的泡茶体验的同时,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从整体上来看紫砂作品“玉尊壶”,在造型的设计方面延续了紫砂经典方器的一些特点,把紫砂艺术方中寓圆、圆中带方、方圆结合的特点充分地展示出来,在陶刻的装饰方面则把我们古人的绘画艺术和陶刻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凸显得淋漓尽致,整体的形态如同玉尊,搭配青色的泥料,明针的工艺使得色泽幽幽,观之令人爱不释手,充满了浓浓的人文韵味。

关键词紫砂壶;玉尊;造型设计;人文韵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艺术形式为我们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和精神的享受,彩陶文化记录了我们祖先在生产生活中的许多栩栩如生的画面,至今看来依然充满了艺术的无穷魅力,青铜器则象征着权力和征服,把我们带进了诸侯争霸的烽火岁月,再后来的唐宋时期,陶瓷艺术的鼎盛辉煌把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扬到海外,“China”的称谓不仅仅是对于陶瓷的描述,更是成为了我们中国在国际上的符号,后来的明清时期,紫砂艺术的横空出世,把紫砂匠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在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月星辰,看到山水连绵,看到世间百态,看到参禅悟道,许多的壶友在其中找到了内心深处的共鸣。

在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对于茶文化的深入理解,紫砂作品成为了我们茶座之上不可或缺的雅器,在给我们带来良好的泡茶体验的同时,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1 紫砂壶“玉尊”的造型设计紫砂作品“玉尊壶”(见图1)采用了四方的形态设计,在棱线清晰、层次感突出的宛如画框一般的平面之上,陶刻装饰栩栩如生、灵动自然,带我们走进了紫砂艺术的另一个世界,感受到其中无穷的艺术魅力。

从紫砂“月光壶”窥见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意境韵味美

从紫砂“月光壶”窥见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意境韵味美

豁然开朗 , 充 满 无 比愉 悦 。 紫砂 壶艺 的境 界 亦 如 此 , 以紫砂“ 月
光壶” 为例 ( 见图 1 ) , 此 壶 意境 的 生 成 与 壶 器 造 型 相 辅 相 成 。
作 品意境平 和、 蕴 意深远 , 于古朴盎然 中融入时代气 息 , 线 条
酣然流畅、 细腻流转。整壶一气呵成 , 如春 云流空、 水到渠成 , 不 见 丝 毫 滞 留停 顿 , 让人置身 “ 春风又绿 江南岸 。 明月 何 时 照 我 还” 的艺术享受之中。
高 俊
( 宜兴 2 1 4 2 2 1 )
摘 要 一 把 好 的紫 砂 壶 , 不仅 能 让 人 一 眼就 看 出物 象 形 式美 , 更 让 人 在 细 细 品 赏 中品 出意 境 里 的
韵味美 , 激发人们 审美心理活 动的形成 , 由审 美 内容 、 形式 、 特 点、 兴趣 、 态度等 方面构成新思维 , 产 生 新 的 审美 心理 。 这 种 富 有 美 学 的意 蕴 和 被 审 视 功 能 的 意境 , 形 成 了一 套 特 有 的 壶 艺 审 美 理 念 。 本 篇 以紫 砂 “ 月光 壶” 为例 , 探 寻 紫 砂 壶 艺 意境 里 的 韵 味 美 。 关 键 词 紫砂 壶 ; 意境 ; 月光壶 ; 韵 味 中 国紫 砂 艺 术 的 魅力 是沉 于 心 , 而见于物象。 紫砂 壶 艺 作 品意境的真正领会 , 则要剥开一层“ 表皮” , 才 得 以呈 现 晶莹 的 “ 真境 ” 。 凡 对 中 国紫 砂 壶 艺 产 生 兴 趣 的人 , 都 应 具 备 一 定 的艺 术境界 , 才 能 体 会 到 中 国艺 术 意 境 诞 生 的 真 谛 。 “ 壶 与 茶 相戚 , 茶语禅相通 ” , 以天赐宜兴 独特的紫砂 泥 , 经 艺 人 之 手 捏 成 的 自然 天 成 的 壶 器 , 让 人 们 在 赏读 它 的 色 相 、 造型 、 韵 律 等 方 面 的同时 , 化实景为虚境 , 创 形 象 为象 征 , 使 人 的 心 灵得 以净 化 。 紫 砂 壶 的艺 术境 界 ,其 深 层 成 分在 于美 。紫 砂 壶 艺 的价 值, 是 在 超 越 一 般 经 验 感 觉 现 象 基 础 之 上 的 双 重 超越 。 用 禅 理 来 体会 , 壶 艺 美 学 的第 一 要 义 好 比“ 以指 指 月 ” 。 意 念 随 手 指 潜

浅谈紫砂壶“神韵”的造型特征以及艺术内涵

浅谈紫砂壶“神韵”的造型特征以及艺术内涵

CERAMICS SCIENCE & ART105浅谈紫砂壶“神韵”的造型特征以及艺术内涵在我们美丽的江南水乡,有一座城市被人们称之为是“中国陶都,陶醉天下”,那便是宜兴,在这里有着几千年的制陶历史,带动了周边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可见宜兴陶瓷历史文明的辉煌,在宜兴陶瓷品类之中一共有五大领域,被称之为是“五朵金花”,分别是均陶、彩陶、精陶、青瓷、紫砂,虽然曾有一段时间的衰弱,但是在一代又一代陶艺人的不懈传承之下,一直流传至今,并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尤其是其中紫砂艺术,发展得尤为鼎盛,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审美品味的不断提升,再加上紫砂壶自身优良的实用性以及艺术欣赏性,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喜爱与追捧,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对紫砂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在紫砂艺术之中,最受收藏者们所重视和喜爱的便是紫砂壶了,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紫砂艺术才得以不断地焕发生机,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紫砂的魅力从一开始纯正质朴的矿料,拓展到了外观造型的千变万化,使人们在享受紫砂所带来优越的实用性之时,也惊叹于紫砂壶的艺术魅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小小的一把紫砂壶虽没有其它器物的威严、光泽以及透彻感,但是却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充分地彰显出来,就像在紫砂壶器型之中,我们最为常见的紫砂光器,造型简洁大气的同时又十分的和谐优美;再比如紫砂花器,形象生动而又惟妙惟肖,仿佛身处其境一般;还有紫砂筋纹器,所呈现出来的秩序感以及旋律感使我们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自然规律,从这些器型之中,我们能够看到紫砂艺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文化氛围,他们将创作的理念、思想与情感都融入到紫砂壶之中,为我们带来优秀的紫砂壶作品,同时也促使了紫砂艺术的不断传承与创新。

这款紫砂壶“神韵”(见图1)属于典型的紫砂光素器,陈夕良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摘 要】紫砂壶从起源起发展到现在,与文人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千丝万缕,在紫砂艺人以及文人雅士的共同创作之下,使得紫砂壶升华成为了兼具实用性以及艺术观赏性价值的艺术品,在文人雅士参与紫砂壶的制作之后,在紫砂壶之中便结合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不仅造型变得千变万化、精彩纷呈,整体作品的气质也变得别具特色,且每一把紫砂壶所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一把优秀的紫砂壶就好比是一位故友,见之悦目、拥之倾心,与之相伴一起时光静谧,充实而又知足。

论紫砂壶“四季海棠”的筋纹工艺和光素之美

论紫砂壶“四季海棠”的筋纹工艺和光素之美

802021年04月第54卷第2期论紫砂壶“四季海棠”的筋纹工艺和光素之美吴丹(长兴313100)摘要紫砂泥料在山水交融的作用之下,形成了良好的透气性和可塑性,经过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双手捏塑,形成了包罗万象的造型艺术和全手工成型的技艺体系,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审美和情感的寄托。

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四季海棠壶”,低调内敛的外形掩饰不住内在的工艺技巧,从紫砂的制作技法来看,这样的筋纹手法如果没有很多年的实践,是根本无法全手工完成的。

从这样传统的紫砂筋纹器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不忘初心和匠心坚持,以及对于紫砂艺术那份执着,把筋纹这一门不是那么讨巧,而是需要付出许多心血的工艺技巧琢磨得如此精妙,真的难能可贵。

更重要的是,从这件紫砂作品之中我们可以窥视出经典紫砂器的古朴之韵和光素之美。

关键词紫砂壶;四季海棠;筋纹工艺;光素之美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

早在7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之上进行陶瓷艺术的创作,孕育了深厚的陶瓷文化,直到今天,随着紫砂艺术的蓬勃发展,世世代代陶瓷匠人从远古的历史之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前进的动力,把紫砂艺术传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了他们血液之中流淌的使命和责任。

紫砂充满了神秘感,不像其它的陶瓷一样感觉“平易近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紫砂泥料的稀缺性和唯一性。

紫砂泥料在山水交融的作用之下,形成了良好的透气性和可塑性,经过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双手捏塑,形成了包罗万象的造型艺术和全手工成型的技艺体系,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审美和情感的寄托。

1紫砂壶“四季海棠”的筋纹工艺紫砂作品“四季海棠壶”(见图1)采用了比较鲜明的紫砂筋纹工艺,把海棠花的特点和印象更加凸显出来,其中的工艺技巧和图1四季海棠壶光素之美令人非常着迷。

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延续了紫砂壶非常实用的冲泡功能,考虑到养壶者的把玩摩華便利性,没有过多的装饰,而是采用了非常传统的筋囊器制作手法,希望把抽象的海棠花开的美景和吉祥祝福带给大家的同时,能够更多地关注于紫砂艺术的本质之美。

传统与华美之间——“流光溢彩”紫砂壶艺术特征论

传统与华美之间——“流光溢彩”紫砂壶艺术特征论

传统与华美之间一一"流光溢彩〃紫砂壶艺术特征论承青青【摘要】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茶壶中最经典的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流光溢彩"这件作品气质华美,做工精致,有浓厚的中国古典艺术气息。

本文立足于紫砂壶艺术传统特征与此壶华美的艺术表现,对作品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该作品对紫砂壶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紫砂壶;流光溢彩;艺术特征紫砂壶,中国传统陶瓷茶壶中的一种,诞生于中国“陶都”宜兴,这里有制作紫砂壶所必需的紫砂泥,有悠久的制陶历史,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文化条件使紫砂壶诞生于此成为一种必然,随着人们饮茶需求的提升和茶道文化的传播,紫砂壶渐渐走出了那个江南小镇,走到了全国各地以至世界舞台之上,成为当代最具活力也最有代表性的陶制茶壶,展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高水平与文化自信。

“流光溢彩”这件紫砂壶作品造型简申.又别致,有华美气质,提梁部分的设计具有创新性,使作品更具个性魅力。

此件作品体现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人们审美观念的多元化与紫砂壶制作工艺的提升,紫砂壶制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比以往更具个性,通过灵活地结合古典美与现代美,真正展现了当代紫砂壶艺术的中国魅力。

提起“流光溢彩”,人们便会联想到霓虹闪烁或灿烂烟火,紫砂壶当然不能运用花哨的色彩,作品主要表现的是流光溢彩那繁华富贵的气质。

红润细腻的泥料用来构建此件作品,明亮均匀的棕红色具有浓浓的古典气息,泥料细腻的质感反射出明亮动人的光泽,又没有“塑料感”。

泥料具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效果,温和又柔软,紫砂壶本是硬朗的,这样的泥料质感带来的温润如玉的气质,也就不难理解紫砂壶为何被称为“紫玉金砂”了。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美好的象征,以此种色彩的泥料制壶可衬托出流光溢彩的繁盛,明亮的光泽具有健康活泼的气质,体现了紫砂壶艺术发展的活力。

本是一种色彩,也可体现出五光+色,诠释了紫砂泥与大自然的神奇。

圆形是紫砂壶以及其他中国传统陶瓷荼壶最常运用的一种造型结构,来源于中国人和谐、中正的文化思想。

论紫砂壶“紫玉砂龙”的造型特征和艺术魅力

论紫砂壶“紫玉砂龙”的造型特征和艺术魅力

论紫砂壶"紫玉砂龙〃的造型特征和艺术魅力范建群江苏宜兴宜兴214221【摘要】从光素器的优美线条,到方器的横平竖直,再到 花器的惟妙惟肖,其中并不仅仅是外观的改变,更多的是泥料的选择、工艺的运用、情感的融入等等一系列的综合考量,只有读懂这些紫砂元素,我们才能从中真正地品位到欣赏紫砂壶的快乐。

紫砂作品"紫玉砂龙壶"可以说是一件方圆结合的融合之作,它把紫砂造型之中的圆器和方器特点都运用其中,很好地综合了两者的风格和特点,既概括了紫砂艺术的精髓,又看起来毫无违和感,可谓是一件难得的代表之作,让我们广大壶友欣赏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紫砂壶;紫玉砂龙;造型特征;艺术魅力宜兴紫砂以其独特的紫砂泥料、成型工艺和丰富的 内涵著称于世,吸引了大批的茶文化爱好者来宜兴一探 究竟。

其实我们从“紫砂”这两个字之中就可以看出些 许端倪。

紫,就是代表的紫砂矿以紫色的最为常见,幵 采量和使用量也是最多的,这是从泥料的色泽角度来 看。

还有就是宜兴人民觉得紫砂泥料过于珍贵,在世间 所有的颜色之中,紫色是仅次于黄色的尊贵颜色,在古 代紫色就是指褐色,紫砂烧制而成的紫砂壶也多有呈现 褐色的,所以选中了具有代表性的“紫色”来概括。

砂,说的是紫砂泥料天生具有骨性,砂为骨,其中的砂 其实是指紫砂泥料之中富含的大量石英颗粒,正是它们 的存在,使得紫砂陶成为了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的神奇 存在,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极为上乘而且不 会有渗漏的现象发生。

正是因为如此,“紫砂壶”这一 称谓很好地把其特点概括起来,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 为了我们茶座之上不可或缺的佳品。

紫砂艺术在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之中,形成了自己 完整的体系。

紫砂匠人们更是把每一把紫砂壶当作精美 的艺术品来不断地完善和打磨。

紫砂之美,在于它用高 度凝练的艺术语言、化繁为简的造型设计,经过漫长的 岁月沉淀和千锤百炼的升华,经过了多少人、多少次、多少年的努力才形成今曰之繁荣局面。

从“掇只壶”探索紫砂光货的艺术美

从“掇只壶”探索紫砂光货的艺术美

从“掇只壶”探索紫砂光货的艺术美作者:蒋宇星来源:《江苏陶瓷》2015年第05期摘要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其它纹饰的紫砂光货,纯以造型线条来表现美感,使美轮美奂的紫砂光素器展现在人们面前,为世人所瞩目。

紫砂光货是紫砂陶艺中的自然、古朴、典雅风格的代表,最能体现壶器的造型功力和创作者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掇只壶;线条;艺术魅力紫砂光货,有的骨肉亭匀、比例恰当、转折圆润、隽永耐看,显示一种活泼柔顺的美感;有的挺括平整、线条流畅,显示出了干净利落、明快挺秀的阳刚之美。

紫砂光货的艺术美是用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反映紫砂的真面貌,以简练的形式来表达艺人的思想、对美的感觉,并把个人的情感注入到了壶器的形体之中。

紫砂光货之所以受到世人青睐,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它以纯正紫砂泥为原料,和日用陶泥存在着根本区别。

紫砂光货的表面不施釉,要使其达到“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的艺术效果,必须把坯体处理得器型结构严谨、轮廓线条分明,达到珠圆玉润、浑成整体的制作要求。

现以这款紫砂“掇只壶”为例(见图1),谈谈紫砂光货的艺术美。

1 紫砂“掇只壶”的光素造型紫砂“掇只壶”线条流畅、比例得当,有着浑圆的壶身,半圆的壶盖,圆钮,压盖略微浑厚,点线之间见魅力,子母线口盖温和严密、骨肉亭匀、简练大方,制作颇见功力;弯流嘴胥出,在端头下压,柔美之姿明显;壶柄略微上抬之后优雅滑落而下,形成一条圆润饱满的弧线,朴雅大方。

“掇只壶”是传统器型中经典的一款,是无数艺人与壶友喜爱的款型之一,《宜兴县志》中提到过此壶,说它“一壶千金,几不可得”。

千金之壶也就是说它价值连城,称得上是“壶中之王”了。

紫砂“掇只壶”就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

2 紫砂“掇只壶”的光素之美赏壶者都会有一个共同特点,同一个造型因制作者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各具形态,好的作品才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反之,充其量只是一件日用品。

愉悦自我 陶冶性情——探寻“清荷雅韵壶”的审美内涵

愉悦自我 陶冶性情——探寻“清荷雅韵壶”的审美内涵

合二仙” 来 象征婚姻 和合 , 所以, 荷 花 符 号 常 被 赋 予 甜 蜜 爱 情 和美 满婚 姻 的象 征 功 能 。 除此 之 外 , 荷 花 更 是 古 代 文人 审美 的重 要 对 象 之 一 。 在 中
图 1 清 荷雅 最 富 于 情 趣 的诗 词 吟 咏对 象 和花 鸟 画 创作 题 材 , 文 人 墨 客 以 荷 花 为题 材 留 下 了 不 少 诗 篇 佳 作 。《 诗
牡丹 , 花之富贵者也 ; 莲, 花 之君 子 者 也 。 ” 周 敦 颐 把 莲 和 人 联 系起 来 , 莲 花 于是 成 为人 类 美 好 品质 的物 质 载 体 。 因“ 青莲” 与 “ 清廉” 谐音 , 所 以莲 花 也 象 征 为 官 清 正 廉 明 。 黄庭 坚 则 在 《 赣
摘 要 自紫砂 陶诞 生 以 来 , 大 自然 已经 成 为 陶 艺 家 们 最 重 要 的题 材 宝 库 之 一 。 以大 自然 景 物 为
表 现 对 象 的 紫砂 壶 器 , 巳成 为 了 陶 艺 家 们 抒 情 达 意 的 艺 术 载 体 。愉 悦 自我 、 陶冶性情 , 是紫砂壶 审
腹、 平 底、 矮直颈 、 圆平盖、 弯流 、 飞把 , 壶 流 与 壶 腹 间贴 塑 四 瓣 柿蒂装饰纹 , 壶 钮 与 壶 盖 间也 贴 塑 四瓣 柿 蒂 装 饰 纹 , 这 样使 得 榫接更为牢 固, 又掩 盖 了 接痕 , 简 洁 有 力 且 美 观 大 方 。 壶 盖 正 面配有挺拔优雅的如意形壶钮 , 为整壶增 色 , 给 人 一 种 沉稳 博 雅的韵味。
菡 萏 即荷 花 , 诗 歌 中 将 荷 花 比作 丰腴 美 貌 的 女 性 。屈 原 在 《 离 骚》 写道 : “ 制芰荷以为衣兮 , 集 芙 蓉 以为 裳 。 ” 芙 蓉 是 荷 花 的别 称, 这里也是将荷作为高洁、 美 好 的象 征 。 “ 江南可采莲 , 莲 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RAMICS SCIENCE & ART
129
从“雅韵壶”看光器
紫砂壶艺术之美

在几百年前的明朝正德年间,一位小书童的偶然创造却成为一种精致艺术品的滥觞,甚至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传播至世界各地,成为中国陶制艺术品的代表之作。这件精致的艺术品就是我们十分熟悉的紫砂壶。在中国,提起紫砂壶,人们至少能说出它的两个特征:其一是它用于泡茶和茶道活动中的使用功能;其二则是它高昂的价格。再加上人们有着对于美的追求,造型丰富多样的紫砂壶自然就受到人们的“爱戴”了。紫砂壶通常以刻绘装饰等来彰显艺术主题和个性气质,但也有手工艺人追求纯真质朴,以简约的造型和精细的做工为紫砂壶打造一种气质。这样的紫砂壶制作起来往往更难,稍微的瑕疵都会影响其美感,且容易变得平平无奇,缺少个性。因此我们说,那种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光器作品要比精雕细刻的花器或筋纹器更具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此件雅韵壶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光器佳作。它的造型极为简单,然而却简单线条的勾勒之中充满着结构感和立体感。壶盖部分是它的特色,也是比较有工艺难度的一个部分。通过对此件紫砂壶的分析,我们能了解到光器紫砂壶的艺术价值以及此件紫砂壶的“雅韵”究竟体现在何处。欣赏一件光器紫砂壶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看它的泥料,在没有任何装饰的基础上,稍微的瑕疵都会变得十分明显从而影响紫砂壶的工艺水准。此件紫砂壶以红泥一类烧制而成,颜色饱满鲜亮,均匀细腻,适宜的光泽度既不显得突兀,又能展现出紫砂泥天然的温润质感,仅是看壶面就已经给人一种舒畅之感。壶身是从圆形演变而来,又包含着方形壶的感觉。两侧线条柔美流畅,构成的壶身平稳大气,极为典雅。肩部线条随和自然,底部边角处理的也是圆润温和。不见一丝锐利,整件紫砂壶方圆相当,既有着方器的端庄高贵,又有着圆器的温婉优雅。壶嘴与壶把手造型简单,与壶身结合流畅自然,壶嘴曲度适宜,考虑到水流的流畅性。壶把手则为倒把,圆润可爱,上细下粗,结构均衡。壶嘴与壶把手与壶身
搭配比例匀称,具有节奏美。
此壶有着较为特殊的壶盖,在贴合紧密的子母线上
是一圆润小壶盖,壶盖上作桥状镂空,由此形成壶钮。
这一设计也就是传统的牛盖造型,具有淳朴的自然意
趣,同时又体现着紫砂壶造型工艺的精巧和趣味,让人
在感觉新奇的同时又不得不感叹此件紫砂壶设计的独特
性。
此件紫砂壶造型极为简约,仅靠简单线条的结构,
但端庄优雅的壶身和设计精巧的牛盖真正体现出此件紫
砂壶“雅”的气质。
一件造型精美并且有内涵的紫砂壶并不是一定要靠
诸多华丽的装饰和十分新奇的创意,手工艺人以自己的
热情和细心制作紫砂壶一样可以有着不凡的外表和相当
独特的气质。这或许对于以后的紫砂壶创作也是一种启
示,在现代工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或许制作一件工
艺复杂的紫砂壶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困难了,但简单质
朴永远是紫砂壶不变的艺术主题,汇聚了手工艺人精神
的紫砂壶艺术作品才能真正体现“雅韵”。
这件“雅韵”紫砂壶以其简约而不失精致的造型彰
显着几百年来紫砂壶艺术不变的艺术主题,彰显着光器
紫砂壶的美感与价值。手工艺人在制作此壶时必定是
“人壶合一”,全身心的投入到制壶中,在成就此件雅
韵壶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审美观念由此升
华。

在百余年的发展之中,紫砂壶或许也遇到过瓶颈,
但它终究走过了阴霾,向着更好的未来发展。这其中必
然少不了手工艺人的代代传承,同时也证明紫砂壶艺术
本身就是极具生命活力的。本文通过分析雅韵壶,不仅
说明他本身的艺术风格,更在于透过它看到光器紫砂壶
以及紫砂壶艺术的美和价值,感悟紫砂壶艺术的精髓之
所在。

蒋正园
【摘 要】紫砂壶自明朝诞生以来,其外在造型装饰与内涵文化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甚至诞生了一批展现时代风貌的创
意造型壶。这是紫砂壶艺术发展成熟的结果,也是紫砂壶在时代发展中的必然选择。然而仍有许多手工艺人不追求造型的创意或
是华丽,而是以最简单的造型来展现自己的工艺水准。本文即要通过这件雅韵壶来说明光器紫砂壶的艺术之美,并感悟手工艺人
的匠人精神和紫砂壶艺术的纯真之美。
【关键词】紫砂壶;光器;艺术;纯真

《雅韵壶》

结 语

PURPLE CLAY
紫砂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