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谚语中浅析中西人际关系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西谚语浅析中西人际交往的不同

肖丽丽

商务英语商英111 11931129

指导老师:王文渊

摘要:本文从中西谚语的不同点出发,剖析中西文化中人际交往取向上的差异,以期帮助人们认识到这种不同,尽可能地避免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文化冲突。

关键词:中西谚语;人际交往;差异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an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orientation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ces in proverbs. It aims to help people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differences so as to avoid cultural conflict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proverb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discrepancy

一、引言

世界各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其固定的表示方式-熟语。而谚语是各个民族语言中熟语的一种,“是一个国家人民日常工作生活中日积月累的经验概括与总结,其内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从中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生活哲理、社会观点和态度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朱益平,2009:120)

由于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语言、人际交往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本文将从谚语的角度来探讨中西人际关系的差异。

二、谚语的定义与特征

各个民族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记载文化,反映文化,交流文化。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是从人民口语和经典著作中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关丽芳,2010:43)是人类文化最古老和最有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

(一)谚语的定义

谚语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由语法和词汇两个部分组成的符号。词汇包括词和语两部分,其中语是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不可随意改变其组织结构的固定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等。作为熟语中的一种,谚语是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现成语句,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固定句子。“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习语,是民间流传的至理名言”(刘红英,2010:186)。

(二)谚语的特征

谚语在内容,社会功能,形式等方面都有其特点。在内容方面,谚语是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状态。在社会功能方面,谚语往往起到传递经验,反映现实的作用。在形式方面,谚语往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三、人际关系的定义和特征

人际关系就是人和人之间产生的各种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个人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又被称为“人际交往”。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社会学把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二)特征

直接性: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交往中形成的,个体可以切实的感受到它的存在的。没有直接的交往和接触不会产生人际关系。

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成分。人们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彼此接近,互相吸引的情感。

个体性: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想亲近或喜欢的人成为主要因素。

四、汉英谚语体现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系统,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对个人言行的期望、辨别美丑、好坏、分清爱憎。各个民族不同的历史、经济、地理、政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价值观念。语言反映文化,各个民族的谚语也体现了本民族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本文只选取人际关系进行研究,并从汉语两种语言的谚语中来看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群体取向”在汉语谚语中的体现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长期以来占据着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礼”,“仁”是其核心。己欲立而

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卑己尊人,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以达到与人和谐相处的目的”。[童修文,2010:55]仁者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是行为的尺子。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人要做到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从而达到“仁”,克己复礼为仁。“仁”是由“人”和“二”组成,即从人从二,是人和我的关系。“一人独自难以为“仁”,要达到“仁”就必须把自己和集体融为一体。“仁”可以使人成为“内圣”,而“礼”可以使人成为“外王”,两者一起构成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罗明燕,2010:191]

群体取向主要表现为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集体利益重要于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甚至是牺牲个人利益来成全集体利益,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是如此。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和朋友的利益比起来都是小利益,个人利益只能在满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满足。这种“群体取向”表现在很多强调集体重要性的谚语中,比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齐,泰山移、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总是春、一人计短,百人计长、孤雁难飞,孤掌难鸣、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根线容易断,万根线能拉船等。

“他人”取向表现为:中国人无论做什么事前都会特别在意他人会怎么看,怎么说,在这种氛围中,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得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举手投足间都要严格遵守人伦道德,遵守自己的本分。这种“谨言慎行”、“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思想反映在汉语谚语中有:人贵有自知之明、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为朋友两肋插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当“他人”取向变得严重时就演化成“人言可畏”了,这就是中国人重面子和注重面子功夫的原因,受到别人的尊重是有面子的表现,因为自己的言行失当而受不到别人的尊重是丢面子的表现。有关重面子的谚语有人要脸,树要皮、死要面子活受罪、人活两张皮、声誉比金子更可贵等等。还有很多谚语是关于害怕失去面子的,比如:谣言可以杀人、榜棍伤皮肉,恶语伤人心、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害人的舌头比魔爪还厉害等等。

群体取向在强调“仁爱”的同时,还要求爱有差等,即付出的爱要有等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