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生产工艺介绍

烧结生产工艺介绍
烧结生产工艺介绍

烧结生产工艺介绍

1、烧结基本概论(1)、什么叫烧结烧结是为高炉冶炼提供“精料”的一种加工方法,是利用精矿或矿粉制成块状冶炼原料的一个过程。其过程的实质是将准备好的各种原料(精矿、矿粉、燃料、溶剂、返矿及含铁生产废料等),按一定比例经过配料,混合与制粒,得到符合要求的烧结料,烧结料经点火借助碳的燃烧和铁矿物的氧化而产生高温,使烧结料中的部分组份软化和熔化,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定数量的液相,冷却时相互粘结成块。其过程的产品叫烧结矿。烧结矿按碱度R(CaO/SiO2)可分为:普通烧结矿即酸性烧结矿(R 小于1.0)、自熔性烧结矿(R=1.0—1.5)、高碱度烧结矿(R 大于1.5)。

(2)、烧结生产的意义及发展历史烧结生产为高炉冶炼提供良好冶金性能的烧结矿,与天然矿相比,烧结矿粒度合适,还原性和软化性好,成份稳定,造渣性好,可大大改善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烧结生产可充分利用贫矿自然资源,从而推动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烧结生产可以利用高炉、转炉炉尘、轧钢皮等工业“废弃”物,变废为宝。烧结过程可去除80%—90%的硫及氟、砷等有害杂质。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是连续生产的抽风带式烧结机。自1911 年第一台烧结机在美国布鲁肯公司投产以来,出现了36.6m2(1934年)、75 m2 (1936年)、255 m2 (1960年)、302 m2 (1969年)、600 m2 (1975年)、1000 m2的烧结机,烧结机的装备水平朝大型化、高自动化及计算机综合控制方向发展。现在我国已有13、18、24、36、50、75、90、130、450 m2等规格的烧结机,烧结矿用量占高炉铁矿石用量的80%以上。

(3)、烧结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及烧结矿质量指标

①、烧结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a、利用系数烧结机利用系数是指单位时间每平方米有效烧结面积的生产量。设:Q 为烧结机成品烧结矿台时产量,F 为烧结机有效烧结面积,则利用系数=Q/F ,t/( m2?h)

b、台时产量台时产量是指每台烧结机在单位时间生产的烧结矿数量。

台时产量=烧结机生产总量/烧结机实际运行时间,t/(h?台)

c、成品率成品率=成品矿/混合料× 100%

d、烧成率烧成率=(成品矿+返矿)/混合料× 100%

e、作业率=设备年开动小时总计/年日历天数× 24 × 100% ②、烧结矿的质量指标

a、烧结矿的化学性质指标主要有烧结矿的全铁品位及铁品位稳定率;烧结矿的碱度(即烧结矿中CaO/SiO2 的比值)及碱度稳定率;烧结矿的还原度,其测定方法是取3—8mm 级的试样50—100g,放入立式管炉,在氮气中加热到还原温度,直到质量不变为止,然后按下式计算:还原度=(G1—G2)/G1×100%,其中G1 为还原前试样质量,G2 为还原后试样质量。生产中常用烧结矿中FeO 含量作为衡量烧结矿还原性的参考指标。

b、烧结矿的理性质指标主要有烧结矿的冷转鼓指数(%),之为衡量烧结矿在常温下抗磨剥和抗冲击能力的指标;筛分指数(%),之为衡量烧结矿粉末含量多少的指标;烧结矿的粒度组成,要求粒度均匀,小于5mm 的含量少,烧结矿粒度的下限取决于高炉气体力学条件的改善,而粒度的上限决定于还原过程改善的要求,目前下限取5mm,但有

增大到8—10mm 的趋势,上限取50mm,但有缩小到30—40mm 的动向;烧结矿

的热还原粉化率,之为烧结矿在高温还原条件下的机械强度,这一指标更能说明烧结矿在高温还原条件的耐磨耐压性能,对高炉冶炼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烧结生产原料及质量要求

烧结生产使用原料主要有:铁精矿、粉矿、熔剂、燃料等

(1) 、铁精矿、粉矿铁精矿、粉矿都是用天然原矿石经过破碎、磁选或筛选加工而成,其主要成分是铁和氧的化合物。根据矿石中铁和氧的比例及结晶水的多少可分为:磁铁矿、赤

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

①、磁铁矿其化学式为:Fe3O4,理论含铁量72.4%,含氧量27.6%。磁铁矿有磁性,颜色为灰色或黑色,由于其结晶结构致密,所以还原性比其它铁矿差。磁铁矿的熔融温度为:1500-1580℃。

②、赤铁矿俗称“红矿”,是无水氧化铁矿石,化学式为:Fe2O3,理论含铁量为:

70%,色泽为赤褐色到暗红色,由于其硫、磷含量低,还原性较磁铁矿好,是优良原料。赤

铁矿的熔融温度为:1580-1640℃。

③、褐铁矿是一种含结晶水(一般含10-15%)的Fe2O3,理论含铁量为:52.3- 66.3%,颜色为浅褐色、深褐色或黑色,硫、磷、砷等有害杂质一般多。

④、菱铁矿为碳酸盐铁矿石,化学式为FeCO3,理论含铁量48.2%,颜色为灰色、浅黄色、褐色。

(2) 、铁精矿、矿粉的质量要求是铁品位要高(大于63%),脉石中SiO2 含量要低、

Al2O3 适当,且成分波动范围要小,硫、磷、铅、锌、砷及碱金属等有害杂质要低,粒度要适宜,烧结性能要好。含较多CaO、MgO 的铁矿,具有较高的冶金价值。

(3) 、熔剂在烧结过程中加入熔剂的目的是为了向高炉提供自熔性或高碱度烧结矿。同时改善原料的烧结性能,强化烧结过程和改善烧结矿的冶金性能。烧结使用熔剂按其性质分为酸性 (橄榄石、石英等)、中性(Al2O3)和碱性熔剂三类。由于我国铁矿石的脉石大多以SiO2 为主,所以普遍需使用碱性熔剂,如:石灰石CaCO3、消石灰Ca(OH)2、生石灰(CaO)和白云石CaMg(CO3)2、菱镁石MgCO3 等。

对熔剂质量的要求是:有效成分含量高,硫、磷等有害杂质少,粒度适宜。对碱性熔剂即要求:( CaO+MgO)含量要高,SiO2 含量要低(小于3.5%),粒度在3—0mm。

(4) 、燃料在烧结过程中起发热剂或兼有还原剂的作用,烧结使用的固体燃料为无烟煤和焦粉,质量要求是:固定碳要高,灰份、挥发份要低,粒度适宜(一般小于3 mm 要求大于95%)。

3、烧结生产工艺流程

烧结生产工艺流程如图4-7 所示

由上图可知,烧结生产工艺流程是:将准备好的精矿、矿粉、燃料、熔剂、返矿及含铁废料等,按一定的比例配料,送到混合机混合和造球。混合料由布料器铺到烧结台车上点火烧结。烧成的烧结矿经破碎、筛分、冷却送往高炉。

4、我公司烧结生产主要设备

(1) 、原料准备工序①、龙门卸车机一台,卸车能力190—230m3/h。主要完成火车皮进烧结原料的卸车。

②、桥式抓斗起重机三台,起重量10 吨,抓斗容积2 m3,起重高度13m。主要完成烧结所需各种原料的抓运。

③、四辊破碎机一台,型号:4PGф900×700,生产能力:16—18t/h。主要完成烧结固体燃料的破碎。

④、配料矿槽12 个,每个有效容积47 m3,主要完成配料原料的储存。

(2) 、烧结工序

①、敞开式套筒圆盘给料机12 台,圆盘直径:ф 1700mm,转速:0—7.5 转/分,生产能力25m3 /h。

②、螺旋生石灰消配器2 台,螺旋直径:600mm,螺距:480mm,长度:2600mm。

③、附着式混凝土振动器12 台,型号:B—15,频率:2850(1/min)。④、热返矿料仓三个,容积:8 m3

⑤、一次混合机1台,滚筒规格:3000×9000mm,滚筒转速:8.71(1/min),滚筒倾角:1.1,生产能力:200t/h。

⑥、二次混合机2台,2号滚筒规格:3000×9000mm,滚筒转速:6.73(1/min),滚筒倾角:0.78,生产能力:200t/h;3号滚筒规格:3000×12000mm,滚筒转速:

6.74(1/min),滚筒倾角:1,生产能力:200t/h。

⑦、混合料矿槽3个,容积:15 m3。

⑧、带式烧结机3台,有效面积:28 m2/台,有效长度:20.25;台车规格:1400

× 750mm,栏板高度:600mm;台车运行速度:0.258-2.58m/min 。

⑨、圆辊给料机3台,规格:650×1400mm,转速:7.5-15(1/min)。

⑩、风箱9 个/台。

11、煤气点火器3台,点火面积2.8 m2;烧嘴形式:高效预混式;烧嘴数量:

14 个/台;点火段炉膛正常温度:1000—1050度。

12、点火助燃风机3台,型号:9-19-5.6A-3 右90,压力:9217Pa,风量:2262—3317 m3/h。

13、单辊破碎机3 台,规格:1100×1860mm,破碎能力:140t/h。主要完成

烧结矿的破碎。

14、热矿振动筛SZK1545(前)3 台,SZK1345(后)三台,给料温度小于800 度。

15、带式冷却机3台,有效冷却面积:4225 m2,冷却能力:42t/h,烧结矿耗风量:9643 m3/t。

16、抽风机3台,型号:D2800—11,能力2800 m3/分

5、烧结生产原理及物理化学反应

(1)、烧结生产原理带式烧结机的抽风烧结过程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根据沿料层高度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五层,(如图4-8)所示。布料、点火开始后,由上而下依此出现烧结矿层、燃烧层、预热层、干燥层和过湿层,后四层又相继消失,最后只剩下烧结矿层。

图4-8 烧结过程各层反应示意图

①、烧结矿层借助点火器的高温作用和被吸如的空气,料层表面上的燃料着火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料层中产生一定量的熔融物。随着燃烧反应的进行,最上层的燃料首先燃烧完毕,燃烧层下移,而上部已形成的熔融物,在吸入的冷空气的冷却作用下凝固成多孔结

构的烧结矿。随着燃烧层的逐渐下移,烧结矿层不断扩大。由于烧结矿层的透气性变好,下部风箱的负压降低。烧结矿层的主要变化是高温熔融物凝固成烧结矿,并结晶和析出新的矿物。吸入的空气被预热,烧结矿被冷却,烧结矿中的低价氧化物和空气接触被氧化。

②、燃烧层

烧结料层中的固体燃料在烧结层内燃烧,使此处料温达到1350—1600℃,许多反应激烈进行,一切矿物软化熔融,使矿粉粘结成块。由于生成液相,增加对空气穿透的阻力,料层透气性变坏,故应尽量减薄这一层厚度。燃烧层厚度一般在15—50mm。燃烧层内还发生固体物料的熔化、还原、氧化以及石灰石、硫化物的分解等反应。

③、预热层从燃烧层下来的高温废气,把下部混合料很快预热到着火温度,温度范围一般为400—800℃。此层内开始进行固相反应,结晶水及部分碳酸盐、硫酸盐分解,在废气中氧的作用下,部分磁铁矿可发生氧化。此层只有气相与固相。

④、干燥层从预热层下来的热废气把此层料加热,温度很快上升到100℃以上,混合料中的游离水大量蒸发。此层厚度约10—30mm。实际上干燥层和预热层难以分开,可统称为干燥预热层。该层中料球被急剧加热,迅速干燥,易被破坏,恶化料层透气性。⑤、过湿层从干燥层中下来的热废气中含有大量水份,到下部料层被冷却到水蒸气的露点以下时,废气中的水蒸气即重新凝结成水,使混合料中的水份大量增加,形成过湿层。过湿层对烧结过程影响很大,因为混合料含水过多,严重降低料层透气性,降低烧结速度。所以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或消除过湿现象。

(2)、烧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烧结过程是许多物理和化学变化总和。其中有:燃料燃烧和热交换;水份的蒸发和凝结;碳酸盐的分解及矿化作用;有害杂质的去除;氧化和还原;液相生成和固结成型以及气体动力学等过程。在烧结料层的某一层中可能进行一种或几种反应,某一反应又可能同时在几层中进行。

①、固体碳的燃烧

初级反应:C+O2=CO2 2C+ O2=2CO

二次反应:CO2+C=2CO 2CO+ O2=2CO2

H2O+C=CO+ H2

H2O+C=2 H2+CO2

②、碳酸盐的分解烧结料中常见的碳酸盐有:FeCO3、MnCO3、CaC O3、MgCO

3 等,在烧结料层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分解,其反应通式为:

MeCO3=MeO+CO 2↑

③、铁氧化物的氧化与还原

铁氧化物的还原:3Fe2O3+CO=2Fe3O4+CO2

Fe3O4+CO=3FeO+CO2↑

铁氧化物的氧化:2Fe3O4+1/2O2=3Fe2O3

3FeO+1/2O2=Fe3O4 ④、烧结过程可去除大部分硫及部分氟和砷,去硫化学反应如下:

2FeS+51/2O2= Fe2O3 +4SO2+1668900kJ

3FeS2+8O2=Fe3O4+6SO2+2380238Kj

FeS2==FeS+S—77916kJ

2FeS+31/2O2= Fe2O3+2SO2+1230961kJ

3FeS+5O2==Fe3O4+3SO2+1723329KJ

S+O2=SO2+29688KJ

SO2+1/2O2=SO3

CaSO4==CaO+SO2+1/2O2

BaSO4==BaO+SO2+1/2O2

CaSO4+Fe2O3=CaOFe2O3+SO2+1/2O2

BaSO4=BaOSiO2+SO2+1/2O2 ⑤、烧结过程中的固相反应固相反应在矿粉烧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固相反应是指烧结混合料矿物成分之间在液相生成之前以固态进行的反应。由于通过固相反应形成了原始烧结矿所没

有的低熔点化合物,为烧结过程产生液相创造了条件,而液相是烧结过程中使矿粉成块和使烧结矿具有一定强度的主要条件。

固相反应的机理是离子扩散。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固体表面晶格的一些离子的运动激烈起来,温度越高,就越容易取得进行位移所需要的能量(活化能),当这些离子具有足够能量时就可以向附近的固体表面扩散。这种固体间的离子扩散就导致了固相反应的发生。

烧结所用的精矿和熔剂是一些很细的物质,比表面积达1500—2000cm 2/g,破碎到这样细的颗粒,必然使这些固体晶体受到极大的破坏,具有极大的表面自由能,因而质点处于活化状态,它们都力图夺取邻近固体晶格的质点来使自己变成活性较低的稳定晶体,因而呈现出强烈的位移作用,形成新的化合物。

(3)、烧结矿的矿物组成烧结矿是一种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复合体,因烧结原料的矿物成分和操作条件不同而异。

非自熔性烧结矿矿物组成主要为磁铁矿、浮士体、赤铁矿、铁橄榄石、钙铁橄榄石、玻璃体、金属铁、铁酸钙、硅钙石、石英等;主要胶结物为:铁橄榄石及少量的钙铁橄榄石、玻璃体等。

自熔性烧结矿矿物组成主要为磁铁矿、浮士体、赤铁矿、钙铁橄榄石、金属铁、橄榄石类、铁酸钙、硅酸钙、钙铁辉石、钙铁辉石--钙镁辉石固熔体、石英、石灰等;主要胶结物为:钙铁橄榄石、玻璃体等。

高碱度烧结矿(碱度>2.0)矿物组成主要为磁铁矿、钙质浮士体、铁酸钙及硅酸二钙等;主要胶结物为:铁酸二钙。

对某一种烧结矿来说,不一定上述矿物组成全部都有,而且数量也不等。磁铁矿和浮士体是各种烧结矿的主要含铁矿物,非铁矿物以硅酸盐类矿物为主

烧结砖厂生产整个过程及原理

烧结砖厂生产工艺流程及原理 烧结砖生产工艺过程总的来讲有原料的制备、坯体成型、湿坯干燥和成品培烧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重要性总的概括起来说,原料是根本,成型是基础,干燥是保证,焙烧是关键。这四部分是互相依存关系。 页岩→皮带机配内燃料→锤式破碎机破碎→笼筛筛分→双轴搅拌机搅拌→陈化库陈化→双轴搅拌机搅拌(两级)→真空挤砖机挤出成型→切条→切坯→分坯→机械码窑车→回车线自然干燥→隧道窑干燥焙烧→成品出窑→成品堆场。 一、原材料 (一) 原料化学成份 评价某种物料是否能生产出烧结砖,其主要取决于它的物理性能,而化学成份对制品的性能具有间接的影响。在判断原料性能时,化学的成份分析可以作为判断的参考依据。化学分析通常测定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 (二氧化硅)是烧结砖原料中的主要成份,钙、氧化镁、硫矸和烧失量等。SiO 2 含量在55~70%之间,超过此含量时,原料的塑性大为降低制品的强度极限。Al O3(三氧化二铝)在制品原料中的含量以10~20%为宜,低于10%时制品的2 力学强度降低,高于20%时,虽然制品强度较高,但烧成温度也高,耗煤量加大,并使制品的颜色变淡。Fe2O3(三氧化二铁)是制砖原料中的着色剂,一般含量为3~10%为宜,含量过高时会降低制品的耐火度。CaO(氧化钙)在原料中的石灰石(CaCO3)的形成出现,是一种有害物质,含量不宜超过10%,如含量过高时将缩小烧结温度的范围。当氧化钙含量大于15%时,烧结范围将缩小25℃,给焙烧操作造成困难,其颗粒较大于2mm时更易形成酥砖或引起制品爆裂,可导致坯体严重变形,如吸潮、松解、粉化等。MgO(氧化镁)原料中的含量不超过3%,越少越好,其化合物如硫酸镁在制品中会产生一种白色的泛霜,影响产品的质量。SO3(硫矸)在原料中的含量一般不超过1%,越少越好。硫矸在焙烧过程中的逸出,使制品发生膨胀和产生气泡的原因。其它的含硫物也对制品有害,如硫酸钙引起制品泛白和起霜,硫酸镁能引起制品泛霜和膨胀。 (二)原料物理性能 原料物理性能测试时,通常测定颗粒组成、可塑性、收缩率、干燥敏感性,烧结性等项目名称。 1、颗粒组成:原料的颗粒组成就是不同角度的颗粒在制砖原料中含量的数量化。原料颗粒的组成直接影响制砖的可塑性、收缩率和烧结性等性能影响很大,

煤矸石烧结砖

煤矸石烧结砖 煤矸石烧结砖是以煤矸石为结合剂的烧结砖工艺所生产的建筑材料。 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的主要环节有:将煤矸石装入料斗经皮带机送至原料加工厂房,经锤式粉碎机粉碎、滚筒筛或振动筛筛选加工成合格物料,然后送入一级搅拌加水后送入化仓进行化。把经过化的物料用皮带机送入二级搅拌及真空制砖机制成砖坯,然后用液压自动码坯机将砖坯码到窑车上送入烘干洞进行烘干,将烘干的砖坯用摆渡车送到隧道窑口后顶入窑烧结而成为成品砖。 制作方法 a.利用锤式破碎机对煤矸石原料进行破碎,然后用滚筒筛进行颗粒筛分处理,使得到的原料颗粒大小在2mm以下,其中2mm-50μm的占25%,50μm-5μm的占55%,小于5μm的占20%,然后所得原料经搅拌机加水搅拌;b.把搅拌好的原料输入化库化;c.经化完的原料输入真空挤出机挤出成型;d.把成型得到的坯体码放入干燥窑中干燥;e.将干燥好的坯体放入焙烧窑中焙烧。本发明由于采用高细破碎和化技术,提高坯料塑性;制坯采用高压真空挤出成型,提高砖坯密实度,优化空心砖的孔型和孔洞排布,进一步提高孔洞率,降低了砖部传热,提高了砖的保温性能。 优点 煤矸石制砖,从耐压、抗折、耐酸以及耐碱性能都高于粘土砖;从建筑用砖的成本方面来看,砌墙及粉刷前不用浇水,可节省用水费及人工费,同时,由于硬度高,产品在运输中的损耗比粘土砖低。 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煤矸石烧 性能项目 规格mm 抗压强度MPa 抗折荷重KN 孔洞率% 吸水率% 泛霜实验石灰爆裂试验冻融试验单块% 强度等级当量导热系数w/mk 平均值最小值平均值最小值 190*190*90 22.5 19.2 13.0 10.0 28.8 13 轻微泛霜符合一等品指标<0.4 MU20 λ≤0.55

砖厂生产工艺技术说明

生产工艺技术说明 生产的产品是煤矸石、黏土烧结多孔砖,利用制成坯体的煤矸石内残留碳的燃烧产生的热量,来供给坯体烧结所需的热量。为了保证生产线产品质量和产量,根据原料性能特点,本项目采用半硬塑挤出成型,一次码烧工艺,机械化自动码坯,隧道式干燥与焙烧,有利于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原料处理采用混合料(煤矸石和页岩)集中处理,经过粗碎、细碎、高频振动筛筛选,筛上料再次细碎,筛下料加水搅拌进入陈化,陈化后的原料经搅拌搅拌挤出后,综合性能得到提高,可生产承重、非承重的空心砖或高档砖。干燥室采用二条内宽4.60m隧道式干燥室,焙烧窑采用二条内宽4.60m隧道窑。制品的干燥、焙烧过程实现微机监控,焙烧产生的余热用风机送进干燥室供坯体干燥脱水。在冬季,同时又可以将热风经换热器把冷水加热后用于取暖。为确保生产高质量的制品和各项工艺性能的可靠,主机及关键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设备,主机选用能适应低塑性原料半硬塑挤出成型的高挤出压力、高真空度的双级真空挤砖机,全自动切条、切坯系统、自动码坯系统、窑车运转系统等。所有风机选型充分考虑即保证生产需要,又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主要风机加有变频装置。 表3-1 工作制度 序号工段名称年工作日日工作日班工作日备注 1 原料制备240 2 7.5 有效 工作日 2 成型车间240 2 7.5 3 干燥、焙烧240 3 8.0 4 配电240 3 8.0 生产工艺流程 3.3.1 工艺流程图(如下图)

3.3.2 工艺流程说明(1)原料制备

生产中选用煤矸石全部从周边煤矿运来,煤矸石中若含有大块砂岩、石灰石岩等杂质可人工捡出,以确保产品质量。可由装载机将煤矸石装入自卸车中,将煤矸石运到原料棚储存。页岩是委托社会车辆从附近的页岩山运输到厂内原料棚内。然后由装载机将两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并铲运到板式给料机中,板式给料机按工艺要求定量给料到胶带输送机上,输送到复摆型细碎颚式破碎机处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原料通过刮板给料机、圆盘给料机均匀喂料,再经反击锤式破碎机进行细碎,粉碎后物经过高频振动筛筛选,筛上料再次回到反击锤式破碎机进行细碎,筛下料输送到搅拌机中加水搅拌、混合,达到陈化的需要。 (2)原料陈化处理 混合料经双轴搅拌机加水搅拌处理后,通过胶带输送机运送到陈化库顶部的可逆移动配仓布料机上,将物料按一定班次规律均匀的堆存到陈化库中,物料的陈化时间应不少于3天。陈化的作用是使原料中水分均化程度提高,原料颗粒表面和内部性能更加均匀,更趋一致,颗粒变得容易疏解,物料的成型性能得到提高。 (3)挤出成型 经过陈化的混合料,由液压多斗取料机连续装运到胶带输送机上,运到成型车间的箱式给料机处,定量向双轴搅拌挤出机给料。原料通过再次加水搅拌,其水份控制在16~18%,输送到双级真空挤砖机;挤出成型采用高挤出压力的JKY60/60—40型双级真空挤出机,挤出压力达到4.0MPa,真空度达到≤-0.092MPa。挤出的泥条经自动切条机、自动切坯机切割成需要规格的砖坯,经翻坯机组进行翻坯、编组后,经砖坯输送机输送到机械码坯处,自动化码坯机将砖坯码放到窑车上,以备干燥。(4)干燥、焙烧 干燥与焙烧采用一次码烧工艺。

烧结工艺流程

烧结工艺流程 烧结是钢铁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将铁矿粉、粉(无烟煤)和石灰按一定配比混匀。经烧结而成的有足够强度和粒度的烧结矿可作为炼铁的熟料。利用烧结熟料炼铁对于提高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比、提高高炉透气性保证高炉运行均有一定意义。 由于烧结技术具体的作用和应用太广泛了, 以下介绍一下烧结生产在钢铁工业粉矿造块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的铁矿石大部分都是贫矿,贫矿直接入炉炼铁是很不合算b,因此必须将贫矿进行破碎、选出高品位的精矿后,再将精矿粉造块成为人造富矿才能入高炉冶炼。所以,粉矿造块是充分合理利用贫矿的不可缺少的关控环节。 富矿的开采过程中要产生粉矿,为了满足高炉的粒度要兔在整较过程中也会产生粉矿,粉矿直接入炉会51起高炉不顺。恶化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因此粉矿也必须经过造块才能入炉。 粉矿经过迭决后,可以进一步控制相改善合铁原料的性肠获得气孔串高、还原性好、强度合适、软熔温度较高、成份稳定的优质冶金原料,有助于炉况的稳定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改

善。粒矿造块过程中,还可以除去部份有害杂质,如硫、氟、砷、锌等,有利于提高生铁的质量。因为人造富矿比天然富矿更具有优越性,成为了现代商炉原料的主要来源。 粉矿迭块还可综合利用含铁、合被、台钙的粉状工业废料,如高炉炉尘、钢迢、轧钢皮、均热炉渣、硫酸渣、染料铁红、电厂烟尘灰笔适当配入可以成为廉价的高炉好原料,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粉矿造铁是现代高炉冶炼并获得优质高产的基础,对于高炉冶炼有君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钢铁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对钢铁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2 粉矿造块的方法 粉矿造块方法很多,主要是烧结矿和球团矿。此外,还有压制方团矿、辊压团矿、蒸养球团t碳酸化球团,其成球方式和固结方法与球团矿不同,还有小球烧结,国外称为HPs球团化挠结矿,界于球团和烧结之间;还有铁焦生产,是炼焦和粉矿造块相结合。 球团矿的焙烧方法主要乞竖队带式焙烷仇链蓖机—回转窃。目前地方小铁厂还有平地堆烷的。 烧结方法主要有吹风烧结法和抽风烧结法两大类。吹风烧结有平地堆挠、饶结识、挠结盘,抽风烧结有路式侥结、艰面步进式烧绍机、带式烧结机、环形挠结机电即日本矢作式)。 国内外苫遍采用的是常式抽风烧结机,在我国地方小铁广还有相当一部分用平地吹风堆烧和箱式抽风烧结。比外,还有回转窑浇结法、悬浮烧结法。 所谓“烧结”就是指粉状物料加热到熔点以下而粘结成固体的现象. 烧结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把品位满足要求,但粒度却不满足的精矿与其他辅助原料混合后在烧结机上点火燃烧,重新造块,以满足高炉的要求。点火器就是使混合料在烧结机上燃烧的关键设备,控制好点火器的温度、负压等,混合料才能成为合格的烧结成品矿。 烧结的主要体系是,配料,混料,看火等。看火的经验:看火主要控制的三点温度是;点火温度,终点温度,和总管废气温度。一般来说把终点温度控制在倒数第2号风箱的温度。 铁矿粉造块 铁矿粉造块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烧结法和球团法。两种方法所获得的块矿分别为烧结矿和球团矿。 铁矿粉造块的目的: ◆综合利用资源,扩大炼铁用的原料种类。 ◆去除有害杂质,回收有益元素,保护环境。 ◆改善矿石的冶金性能,适应高炉冶炼对铁矿石的质量要求。 一、铁矿粉烧结生产

烧结生产工艺流程1(20200523204223)

烧结工艺流程 一、我厂烧结机概况: 我厂90M2带式抽风机是有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设计利用系数为 1.57t/m·h。(设备能力为 2.0 t/m·h)作业率90.4%,年产烧结矿224万吨。产品 为冷烧结矿;温度小于120℃;粒度5—150mm;0—5mm粉末含量小于5%; TFe55%;FeO小于10%;碱度2.0倍。配料采用自动重量配料强化制粒烧结工艺。 厚料层烧结、环式鼓风冷却机冷却烧结矿。冷烧结矿经整粒筛分;分出冷返矿及 烧结机铺底料和成品烧结矿。选用了高效主抽风机等节能设备,电器控制及自动 化达到国内同类厂先进水平,采用以PLC为核心的EIC控制系统,构成仪电合一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仪表选用性能良好的电动单元组合仪表智能型数字显示仪表 等,对生产过程的参数进行指示;记录;控制;自动调节,对原料成品及能源进 行计量,在环境保护方面采用静电除尘器,排放浓度小于100mg/m3,生产水循环使用,实现全厂污水零排放。采取多项措施对薄弱环节设备采用加强型及便于检 修的设备,关键部位设电动桥式吊车,有储存时间8小时的成品矿槽以提高烧结机作业率,使烧结和高炉生产互不影响。 二、什么叫烧结工艺: 烧结工艺就是按高炉冶炼的要求把准备好的铁矿粉、熔剂、燃料及代用品,按一定比例经配料、混料、加水润滑湿。再制粒、布料点火、 借助风机的作用,使铁矿粉在一定的高温作用下,部分颗粒表面发生软 化和熔化,产生一定的液相,并与其他末熔矿石颗粒作用,冷却后,液相将矿粉颗粒粘成块这个过程为烧结工艺。 三.烧结的方法 按照烧结设备和供风方式的不同烧结方法可分为:1)鼓风烧结如:

烧结锅、平地吹;2)抽风烧结:①连续式如带式烧结机和环式烧结机 等;②间歇式如固定式烧结机有盘式烧结机和箱式烧结机,移动式烧结 机有步进式烧结机;3)在烟气中烧结如回转窑烧结和悬浮烧结。 四.烧结矿的种类: CaO/SiO2小于1为非自熔性烧结矿;碱度为1-1.5是自熔性烧结. 矿碱度为 1.5~2.5是高碱度烧结矿;大于 2.5是超高或熔剂性烧结矿。 五. 烧结的意义 通过烧结可为高炉提供化学成分稳定、粒度均匀、还原性好、冶金性能高的 优质烧结矿,为高炉优质、高产、低耗、长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去除有害杂 质如硫、锌等;可利用工业生产的废弃物,如高炉炉尘、轧钢皮、硫酸渣、钢渣等; 可回收有色金属和稀有稀土金属。 六.烧结工艺流程的组成 (1)含铁原料、燃料和熔剂的接受和贮存;(2)原料、燃料和熔剂的破碎 筛分;(3)烧结料的配料、混合、制粒、布料、点火和烧结;(4)烧结矿的破碎、筛分、冷却和整粒。 七.烧结原料 1.含铁原料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铁矿粉是烧结生产的 主要原料,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最大。要求铁矿粉品位高、成分 稳定、杂质少、脉石成分适于造渣,粒度适宜、精矿水分大于12%时影响配料准确性,不宜混合均匀。粉矿粒度要求控制在8mm以下便于烧结矿质量提高,褐铁矿、菱铁矿的精矿或粉矿烧结时要考虑结晶水、二氧化碳的烧损(一般褐铁矿烧损 9~15%,收缩8%左右,菱铁矿烧损17~36%,收缩10%。) 2.烧结熔剂按其性质可分为碱性熔剂、中性熔剂(Al2O3)和酸性熔剂(石英、蛇绞石等)三类,烧结常用碱性熔剂有石灰石(CaCO3)消石灰(Ca(OH)2)生石灰

烧结砖生产工艺流程教案资料

烧结砖生产工艺流程

烧结砖生产工艺流程 煤矸石、页岩、粘土、粉煤灰、江河淤泥、工业尾矿等新型制砖原料经汽车运输至原料场防雨堆存,根据原料的软硬程度及含水率不同,将以上制砖原料公为软质原料和硬质原料。为使生产工艺科学合理。不同制砖原料采用不同的原料破碎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破碎效果。 软质原料由装载机送入箱式给(ji)料机均匀定量配比,经皮带输送机送入齿辊或对辊机粗碎,然后进入对辊机主碎,最后进入细碎对辊机细碎,以达到制砖原料工艺要求。软质原料因质地软、塑性好、含水率偏高,通常采用三道对辊破碎的处理工艺,该破碎方式适用于粘土、软质页岩及泥质煤矸石等原料处理。硬质原料由装载机经颚式破碎机粗碎,进入链板式给料机均匀定量配比,由皮带输送机送入锤式破碎机进行细碎,再进入圆滚筛或振动筛进行筛选,筛下料直接进入下道工序,未达到工艺要求的筛上料再返回锤式破碎机破碎。硬质原料通常采用破碎机加筛选的处理工艺。该破碎方式适用于含水率及塑性偏低、质地较硬的原料处理。根据投资情况和制品要求,也可以采用粗碎加细碎两道对辊机或轮碾机取代筛选工序的方式进行破碎处理,比较先进的生产线大多采取此种方式。无论采用哪一种破碎处理工艺,都要与原料的特性相

吻合,确保工艺设备的科学配套,以达到原料优化处理的目的,使原料在整个破碎处理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工艺粒度要求。 通过细碎处理后的制砖原料掺配定量的原煤或煤矸石等内燃料进入双轴搅拌机适量加水混合搅拌后,经由皮带输送机送到陈化库的可逆皮带机上均匀对陈化库进行布料,使原料中的水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渗透交换,并软化原料,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均匀性和液塑性等综合性能指标,更利于原料挤出成型,减少设备磨损,降低能耗等。同时陈化库也起着中转储存的作用,将原料处理系统和砖坯成型系统分离,减少挤出机的频繁停机,提高设备工作性能及生产能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陈化库环境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避免了原料与室外空气长时间接触而受气压、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失去了原料陈化的作用及目的。经过陈化处理的原料经过多斗挖土机均匀取料经皮带输送机进入箱式给料机均匀定量供料进入下一道工序。陈化库采用可逆皮带机均匀布料、多斗挖土机均匀取料、箱式给料机均匀供料的三均匀工艺,投资合理,机械化程度高,原料的匀化处理好,经陈化后的原料其综合性能指数会得到较大提高,更适用于各种原料烧结制砖的生产需要,保证了产品质量,可根据生产要求灵活处理,为生产各种新型墙材烧结制品创造了必要条件。

烧结钕铁硼的生产工艺流程要点

烧结钕铁硼的生产工艺流程 发布日期:2012-03-30 浏览次数:167 核心提示:本文对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过程、性能要求、主要类型等方面做了介绍,着重介绍了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生产工艺流程,最后对目前烧结钕铁硼在生产、科研、生活等各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指出应深入研究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工艺,提高我国钕铁硼磁体的产品质量,才能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1.1稀土永磁材料概述 从广义上讲,所有能被磁场磁化、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利用材料所具有的磁特性的一类材料成为磁性材料。它包括硬磁材料、软磁材料、半硬磁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磁光材料、磁泡材料和磁制冷材料等,其中用量最大的是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的主要区别是硬磁材料的各向异性场高、矫顽力高、磁滞回线面积大、技术磁化到饱和需要的磁场大。由于软磁材料的矫顽力低,技术磁化到饱和并去掉外磁场后,它很容易退磁,而硬磁材料由于矫顽力较高,经技术磁化到饱和并去掉磁场后,它仍然长期保持很强的磁性,因此硬磁材料又称为永磁材料或恒磁材料。古代,人们利用矿石中的天然磁铁矿打磨成所需要的形状,用来指南或吸引铁质器件,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过重要贡献。近代,磁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始于工业革命之后,并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现今,对磁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无论在广度或者深度上都是以前无可比拟的,各类高性能磁性材料,尤其是稀土永磁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对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1.2永磁材料性能要求 永磁材料的主要性能是由以下几个参数决定的 1.2.1最大磁能积:最大磁能积是退磁曲线上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乘积的最大值。这个值越大,说明单位体积内存储的磁能越大,材料的性能越好。 1.2.2饱和磁化强度:是永磁材料极为重要的参数。永磁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越高,它标志着材料的最大磁能积和剩磁可能达到的上限值越高。

烧结作业区工艺流程图

烧结作业区管理流程图 一、管理步骤 来料验收-----卸车储备-----混匀布料、混匀供料-----烧结生产 二、流程图 1、验收 2、储备 3、混匀布料、供料工艺 a、铁料

4、烧结工艺 白灰窑

现作业区以创建“书香型”作业区、全力打造视觉文化为目标,提出“科学管理、管理科学”的全新理念,统筹安排生产工作,坚持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管理思路,加强生产协调的核心作用,控制好各生产工序的稳定,服务好其它作业区的保供、做到各工序间的无缝连接,保证产品质量,并与先进行业指标对标挖潜,寻找差距、降低成本、创新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烧结先进的指标,构建和谐顺畅的生产流程,使烧结机利用系数突破1.30 t/㎡·h已达1.482t/㎡·h,年产量163万吨,且各项指标都在接近全国最高指标水平,基本满足高炉正常生产。 先将各流程做一简单的介绍: 1、从PL-2皮带把混匀矿打到配料室1#、2#、3#、4#铁料仓;

2、从白灰窑把-3mm粒级大于85%以上的生石灰通过手动葫芦吊打入配 料室11#生石灰仓; 3、通过PL-6皮带将-3mm粒级大于85%的石灰石打入配料室9#、10#仓; 4、通过PL-3皮带将-3mm粒级在80%-85%的焦粉打入配料室7#、8#仓; 5、按正常配比将混匀矿、焦粉、石灰石、生石灰、烧结返矿通过PL-12、 Z4-1、H-1运输到一次混合机里面,在混合机加水、混匀通过ZL-1皮带运输到制粒机,在制粒机配加蒸汽以提高料温;物料(混合料)在制粒机里面混匀制粒6分钟通过Z5-1、S-1皮带,在通过梭布小车均匀布料到烧结小矿槽。 6、在烧结机上先布一层粒级10-20mm的烧结矿10mm作为底料,混合料 在通过圆辊及六辊布料到烧结机,料层布到650mm,在通过圧料器把料通过点火器点火烧结。 7、混合料在烧结机上烧结50分钟左右,通过单齿辊破碎到环冷机,在环冷 机冷却1个小时左右,通过Z6-1、LS-1在成品筛分室通过振动筛将-5mm烧结返矿通过Z2-1、PL-9、PL-10皮带运输到配料室5#、6#仓内;将10-20mm烧结矿通过Z5-2、Z7-1、S-2皮带打到底料仓;将大于20mm粒级烧结矿通过Z8-1输送到高炉 8、在烧结上料之前先开启机头、机尾电场及主抽风机。

烧结砖生产工艺流程

烧结砖生产工艺流程 煤矸石、页岩、粘土、粉煤灰、江河淤泥、工业尾矿等新型制砖原料经汽车运输至原料场防雨堆存,根据原料的软硬程度及含水率不同,将以上制砖原料公为软质原料和硬质原料。为使生产工艺科学合理。不同制砖原料采用不同的原料破碎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破碎效果。 软质原料由装载机送入箱式给(ji)料机均匀定量配比,经皮带输送机送入齿辊或对辊机粗碎,然后进入对辊机主碎,最后进入细碎对辊机细碎,以达到制砖原料工艺要求。软质原料因质地软、塑性好、含水率偏高,通常采用三道对辊破碎的处理工艺,该破碎方式适用于粘土、软质页岩及泥质煤矸石等原料处理。硬质原料由装载机经颚式破碎机粗碎,进入链板式给料机均匀定量配比,由皮带输送机送入锤式破碎机进行细碎,再进入圆滚筛或振动筛进行筛选,筛下料直接进入下道工序,未达到工艺要求的筛上料再返回锤式破碎机破碎。硬质原料通常采用破碎机加筛选的处理工艺。该破碎方式适用于含水率及塑性偏低、质地较硬的原料处理。根据投资情况和制品要求,也可以采用粗碎加细碎两道对辊机或轮碾机取代筛选工序的方式进行破碎处理,比较先进的生产线大多采取此种方式。无论采用哪一种破碎处理工艺,都要与原料的特性相吻合,确保工艺设备的科学配套,

以达到原料优化处理的目的,使原料在整个破碎处理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工艺粒度要求。 通过细碎处理后的制砖原料掺配定量的原煤或煤矸石等内燃料进入双轴搅拌机适量加水混合搅拌后,经由皮带输送机送到陈化库的可逆皮带机上均匀对陈化库进行布料,使原料中的水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渗透交换,并软化原料,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均匀性和液塑性等综合性能指标,更利于原料挤出成型,减少设备磨损,降低能耗等。同时陈化库也起着中转储存的作用,将原料处理系统和砖坯成型系统分离,减少挤出机的频繁停机,提高设备工作性能及生产能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陈化库环境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避免了原料与室外空气长时间接触而受气压、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失去了原料陈化的作用及目的。经过陈化处理的原料经过多斗挖土机均匀取料经皮带输送机进入箱式给料机均匀定量供料进入下一道工序。陈化库采用可逆皮带机均匀布料、多斗挖土机均匀取料、箱式给料机均匀供料的三均匀工艺,投资合理,机械化程度高,原料的匀化处理好,经陈化后的原料其综合性能指数会得到较大提高,更适用于各种原料烧结制砖的生产需要,保证了产品质量,可根据生产要求灵活处理,为生产各种新型墙材烧结制品创造了必要条件。 陈化后的原料再次进入辊式细碎机碾练把关,进入双轴

烧结关键点工艺控制要求

烧结关键工艺控制要求 一、目的 为进一步梳理烧结区域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程序,逐步推进烧结生产工艺技术的标准化管理,有效提升管理质量及效率。现对烧结生产各环节工艺控制点进行初步的标准梳理,编制烧结关键工艺控制点控制标准。 二、标准制定的原则 1.有利于质量稳定、指标改善、成本降低、产能发挥及环保达标。 2.1#、3#烧结为同机型,原则上各环节控制标准内容一致,因具体设备负荷、环保设施差异等影响,标准制定略有区别。2#烧结因扩容改造,设备及部分工艺控制参数变动较大,需逐步对控制标准进行优化。 3.出现因设备、工艺技术改造及原燃料条件变动等影响,确需对标准进行重新修订或补充的,由烧结主管工程师组织讨论后,报技术总工审批。 三、关键工艺控制点标准 1.原料准备 ⑵燃料(单位:%) 2.烧结配矿及成分控制 ⑴变料频次:考虑目前含铁料库存控制等因素,变料频次不超10次/月;两次变料间隔时间不低于8小时。 ⑵主要成分及工艺参数控制 烧结矿SiO2含量5.20%~5.80%,ZnO≤0.035%、PbO≤0.010%、Na2O≤0.05%、K2O≤0.10%;Al2O3/SiO2=0.35~0.40,碱度不低于1.85,底限1.80;原料综合烧损率8.50%~9.50%。 ⑶变动幅度

变料前后烧结矿SiO2含量变动量≤0.20%;碱度变动量+0.10倍-0.05倍;TFe变动量≤0.50%。 3.配混料 ⑴保证下料准确、稳定控制烧结矿化学成分在要求范围内,对各种原料计量、粒度检测做到真实记录。 ⑵监督检测各种原料质量情况(粒度、颜色、成分等)。规范取、制样,确保试样具有代表性。 ⑶工艺皮带秤校秤周期:正常情况下,含铁料皮带秤校验在计划检修或具有空仓时进行校验;必要时紧急校验。燃料熔剂计量秤在计划检修时校验。 ⑷各种原料断料时长不得超过3分钟。出现长时间(大于3分钟)断料时,以SiO2、CaO含量相近的料种进行相互替代,即实现熔剂配比微调为原则进行配比调整,确保烧结矿成分稳定。 ⑸加水点:1#、3#烧结以配料石灰消化器加水为主,一、二混处理粘料加水为辅;2#烧结根据石灰粉的残渣合理控制消化器加水量,其余部分从一混加入。 ⑹一混水箱水温≦70℃,根据原料结构的变化,气候条件等合理控制混合料水份在合理范围内。圆辊处料温夏季>66℃、冬季>60℃,水份控制在7.50%~8.50%。(1#烧结为管网蒸汽的末端,蒸汽含水量较大,区域未用管网蒸汽,导致烧结混合料温度冬季>55℃,夏季>60℃。) 4.烧结 ⑴点火温度: 1100±50℃,各烧嘴火焰均匀,炉膛负压<15Pa。 ⑵布料:根据机尾断面红矿层均匀程度、布料,做到料面平整,严禁出现风洞、拉沟现象。出现风洞及拉沟后,看火工负责堵漏,同时做好标记对蓖条进行在线整理,若无法在线处理,由值班工长指挥将问题台车更换下线。 ⑶料层厚度:正常生产情况下1#、3#烧结料层控制650mm以上、2#烧结控制600mm以上;特殊情况下, 1#、3#烧结按不低于600mm、2#烧结不低于550mm控制。1#、3#烧结铺底料厚度控制20~30mm。 ⑷终点温度:1#、3#烧结终点温度>330℃,2#烧结终点温度>320℃,低于300℃不得超过20分钟;机尾断面目测红矿层比例占烧结矿层厚度

烧结工艺技术操作要点

烧结工艺技术操作要点 根据公司颁发《关于工艺技术标准化操作推进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确保我厂烧结、球团生产过程正常、稳顺进行,实现生产、工艺、技术、操作精细化管理,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下道工序高炉稳顺及增铁节焦创造条件。特此,在中和预配料、烧结及球团主要工序和关键岗位制定以下工艺技术操作要点。 一、中和预配料 1、严格按厂(技术室)下达的预配比通知单进行配料,并要求认真做好配料原始记录。 2、每班进行1-2次清理配料圆盘闸门口、电子皮带秤杂物,给料不畅及时挫料,严禁缺品种配料或少配后补。 3、配料作业中,做到勤检查,岗位巡回检查30分种一次。 4、电子皮带秤:每班校皮不少于一次;电子皮带秤校秤为6个月一次,配料工及车间工艺员配合校验,并要求有校秤文字记录。发现电子皮带秤计量不准,应在4小时反映。电子皮带秤架必须保持清洁,辊子无粘料,清扫器要刮料干净,配料误差控制在1%之内。 5、二次料场:堆料机在规定堆位及长度上逐层平铺造堆,保证混匀效果;禁止分段平铺、空段和定点堆料;料层数控制在300层以上。 6、产量:配料流量控制在1100t/h之内,二次料场A跨每堆控制在6万吨±5000吨,B跨控制在9.5万吨±5000吨,C跨每堆控制在8.5万吨±5000吨,雨季各减1万吨。

7、质量:每堆料品位稳定率(Fe±0.5%)达75%之上,二氧化硅稳定率(SiO2±0.5%)达95%之上。 二、烧结 1、配料工序 1.1严格执行技术科下达的配料通知单,精心配料,坚决杜绝断品种配料和乱配现象。如发生碱度波动:三烧由配料工可调节石粉和中和料配比,二烧由主控工调节石粉和中和料配比,并要求认真做好配料原始记录。 1.2根据烧结生产需要,确保烧结矿实物质量的前提下,三烧(130/180)双机生产配重按580—650t/h控制为宜;三烧如遇单机生产则配重减半范围控制;二烧(280m2)配重按630—700t/h控制为宜。 1.3配料电子皮带秤:如发现皮带秤计量不准,应在4小时内联系信息自动化中心组织校秤,配料工及车间工艺员配合校验,并要求有校秤文字记录。 1.4配料作业中,做到勤检查,岗位巡回检查60分种一次。 2、混合工序 2.1一次混合主要是加水混匀,包括生石灰消化;混合料水份配加以一次圆筒加足所需水份的80—90%为宜。 2.2二次混合:一是补充加水,另二主要是混匀制粒,提高混合料透气性。二次圆筒加水20—10%为宜。 2.3一次、二次混合料的水分测定,由红外测水仪监控与调节;二烧 (280m2)、三烧(130/180)混合料控制适宜水份分别为6—9%。正常生产时,由红外线自动加水系统自动控制混合加水量。 2.4当水份自动检测系统出现故障时,岗位人员根据上料量、返矿量的变

烧结工艺流程图

烧结工艺流程图: 图片: 烧结工艺流程图: 烧结是钢铁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将铁矿粉、粉(无烟煤)和石灰按一定配比混匀。经烧结而成的有足够强度和粒度的烧结矿可作为炼铁的熟料。利用

烧结熟料炼铁对于提高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比、提高高炉透气性保证高炉运行均 有一定意义。 由于烧结技术具体的作用和应用太广泛了, 以下介绍一下烧结生产在钢铁工业 粉矿造块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的铁矿石大部分都是贫矿,贫矿直接入炉炼铁是很不合算b,因此必须将贫矿进行破碎、选出高品位的精矿后,再将精矿粉造块成为人造富矿才能入高炉冶炼。 所以,粉矿造块是充分合理利用贫矿的不可缺少的关控环节。 富矿的开采过程中要产生粉矿,为了满足高炉的粒度要兔在整较过程中也会产生粉矿,粉矿直接入炉会51起高炉不顺。恶化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因此粉矿也必须经 过造块才能入炉。 粉矿经过迭决后,可以进一步控制相改善合铁原料的性肠获得气孔串高、还原性好、强度合适、软熔温度较高、成份稳定的优质冶金原料,有助于炉况的稳定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粒矿造块过程中,还可以除去部份有害杂质,如硫、氟、砷、锌等,有利于提高生铁的质量。因为人造富矿比天然富矿更具有优越性,成为了现 代商炉原料的主要来源。 粉矿迭块还可综合利用含铁、合被、台钙的粉状工业废料,如高炉炉尘、钢迢、轧钢皮、均热炉渣、硫酸渣、染料铁红、电厂烟尘灰笔适当配入可以成为廉价的高炉好原料,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粉矿造铁是现代高炉冶炼并获得优质高产的基础,对于高炉冶炼有君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钢铁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序,对钢铁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烧结砖防泛碱措施

路面烧结砖防泛碱措施 烧结砖在烧制过程中因工艺等因素,砖中留有一定的孔隙,因而这种砖有一定的吸水率。基层中的可溶性盐随着水分转移到砖的表面,形成我们所说的白霜。防止砖面出现白霜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我们在全国各地的施工经验,为防止页岩砖出现白霜,我们建议在工程施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中所使用的水泥应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低碱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非正规厂家生产的矿渣水泥。我们发现,如果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硅酸盐水泥,则砖面就基本不出现白霜,若使用的是矿渣水泥,则砖面的白霜就比较严重。(注:烧结砖本身不含碱,因烧结砖有很好的透气性,所以铺装后期垫层里面水泥灰中的碱会通过砖体返到表面,形成白霜。) 2、施工中使用的水应为河水,不能使用海水。在施工中若使用海水,海水中含有的盐分也将造成砖面上的白霜。施工中使用的砂子应为河砂,避免使用海砂。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工人一定要注意砖面的清洁,边铺装边撒细沙覆盖,这样就避免了园林施工过程中水泥灰等在砖体表面形成难以清除的污迹。 3、在烧结砖铺装之前,应尽量早的打好垫层。这样的好处在于铺装之前水泥垫层里面的碱会提前泛出来,这样铺装之后的烧结砖就不会有表面大量泛碱的现象出现。 如果工程上的砖面出现了白霜,目前常用的方法为 1、在烧结砖大面积泛碱后,用潮湿的河沙覆盖于铺装表面,在这个过程中碱会溶于湿沙,把湿沙扫走后碱也就与湿沙一起带走。这样反复几次,水泥灰中的碱基本会清理干净。 2、盐酸清除法。即用2%的盐酸来清除砖表面上的白霜。 3、此外,有机硅防水涂料(水溶性)清除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机硅防水涂料是以进口有机硅为主要原料经先进的工艺配制乳化而成。喷涂或涂刷在砖表面后就能渗入砖内数毫米,形成一层肉眼见不到的薄膜,这样,基层中即使有可溶性盐,也无法渗出到砖表面。而且施工方法也十分简单,先清理砖面,然后取有机硅防水涂料一份加6~9份自来水配制,经充分搅拌均匀后用喷雾器或漆刷直接喷刷,一般为两遍,在第一遍固化前再喷第二遍。 关于烧结砖的厚度和尺寸 1、在砖的厚度上,因烧结砖的强度要比水泥砖高很多,在铺装的时候可以考虑用40㎜铺人行步道,50㎜铺车行道及消防通道,60㎜铺重型车道。 2、因烧结砖在1100℃至1200℃高温的环境下烧结而成,所以烧结砖都存在自然地尺寸误差。烧结砖铺装过程中砖与砖应留2㎜左右的缝隙,这样铺装的效果要更理想。 中节能国环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烧结生产工艺流程

1.烧结的概念 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将矿粉颗粒黏结成块的过程。 2. 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 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带式抽风烧结机生产烧结矿。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如图2—4所示。主要包括烧结料的准备,配料与混合,烧结和产品处理等工序。 抽风烧结工艺流程 ◆烧结原料的准备 ①含铁原料 含铁量较高、粒度<5mm的矿粉,铁精矿,高炉炉尘,轧钢皮,钢渣等。 一般要求含铁原料品位高,成分稳定,杂质少。 ②熔剂 要求熔剂中有效CaO含量高,杂质少,成分稳定,含水3%左右,粒度小于3mm的占90%以上。 在烧结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白云石,使烧结矿含有适当的MgO,对烧结过程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烧结矿的质量。 ③燃料 主要为焦粉和无烟煤。 对燃料的要求是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挥发分低,含硫低,成分稳定,含水小于10%,粒度小于3mm的占95%以上。 对入厂烧结原料的一般要求见表2—2。 入厂烧结原料一般要求 ◆配料与混合 ①配料 配料目的:获得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稳定的烧结矿,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 常用的配料方法:容积配料法和质量配料法。 容积配料法是基于物料堆积密度不变,原料的质量与体积成比例这一条件进行的。准确性较差。 质量配料法是按原料的质量配料。比容积法准确,便于实现自动化。 ②混合 混合目的:使烧结料的成分均匀,水分合适,易于造球,从而获得粒度组成良好的烧结混合料,以保证烧结矿的质量和提高产量。 混合作业:加水润湿、混匀和造球。 根据原料性质不同,可采用一次混合或二次混合两种流程。 一次混合的目的:润湿与混匀,当加热返矿时还可使物料预热。 二次混合的目的:继续混匀,造球,以改善烧结料层透气性。 用粒度10~Omm的富矿粉烧结时,因其粒度已经达到造球需要,采用一次混合,混合时间约50s。 使用细磨精矿粉烧结时,因粒度过细,料层透气性差,为改善透气性,必须在混合过程中造球,所以采用二次混合,混合时间一般不少于2.5~3min。 我国烧结厂大多采用二次混合。 ◆烧结生产

年产3000万块烧结砖(红砖)生产线方案书

年产3000万块烧结砖生产线 计划书 一.设计依据和原则: 1.采用人工干燥烧成工艺,生产不受雨天影响,因此年工作时间按10个月,每月30天,即300天/年计。 2.年产量:250X120X65多孔砖或实心砖3000万块 3.本方案生产原料以软质粘土原料为主,采用燃煤为内燃料,加入量按原料比例加入5-12%(根据发热量确定)即可。 4.为了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劳动人员,在整线方案上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的一次码烧工艺,挤出湿坯后用自动液压码砖机直接码到隧道窑窑车上,然后在隧道窑内干燥和烧成一次完成。 5. 要求自动化程度较高,劳动强度尽可能低,劳动人员尽量减少,同时还应保证所使用的技术工艺成熟可靠,在上述前提下本着勤俭办厂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采用投资成本较低,可靠实用的设备。 二.建设条件要求 1.拟建厂址要求: 为了节省工程投资,更有利于企业发展,该项目厂址应选在有丰富的原料,且原料的质量、储量能满足十五年设备折旧年限的生产需求,供电、供水、交通方便的厂址为最佳厂址。 2.原料来源: 原料要进行粉碎、搅拌加水、混匀、碾练,以满足工艺要求。 三.生产工艺流程 1. 工艺流程图 原料开采 ↓ 露天堆放风化→料库贮存雨天备用 ↓ 内燃粉煤渣链式给料机 ↓↓ 配煤机皮带输送机 ↓↓

皮带运输机对辊破碎机皮带运输机 ↓ 皮带运输机 ↓ 滚筒筛筛分筛上粗料 ↓ 筛下细料 ↓ 可逆移动皮带输送机 ↓ 陈化仓陈化 ↓ 多斗挖料机 ↓ 皮带输送机 ↓ 高速细碎对辊机 ↓ 皮带输送机 ↓ 链板式供料机 ↓ 皮带输送机 ↓ 强力搅拌机←加水 ↓ 真空挤出机 ↓

自动切条机切条 ↓ 自动切坯机 ↓ 全自动液压码砖机码窑 ↓ 钢丝绳回车机 ↓ 电动过渡托车 ↓ 液压顶车机 ↓ 入窑干燥烧成 ↓ 成品出窑码垛 ↓ 汽车装运 2.工艺流程说明: ⒈原料的供应及加工: 开采好的原料堆放陈化,再以铲车加入链板式供料机,以皮带输送机送入对辊机破碎,内燃粉煤渣用配煤机通过皮带也与泥料一起送入辊机混合破碎,破碎后经滚筒筛过筛,筛上粗料由皮带机反送回头重复破碎,过筛后的原料再通过皮带运输机送入贮料库备用。 ⒉成型及烧成: 将加工好的原料通过皮带输送机送入真空挤出机(该机挤出压力达到了3.5Mpa,能够保证原料在较高的压力下被挤出成型,使坯体的含水率较低,利于保证坯体的尺寸准确性和湿坯的强度,不至于在机械码坯时使坯体变形) 的上级,再次对原料进行绞练、挤压、切割,使原料颗粒更加密集,水分更加均匀。并在

烧结砖生产工艺过程

烧结砖生产工艺过程 摘要:烧结砖生产工艺过程总的来讲有原料的制备、坯体成型、湿坯干燥和成品培烧四部分组成。制砖原料经采掘之后,有的原料经加水搅拌和碾炼设备处理就可以了,有的原料就不行。如山土、煤矸石和页岩等原料,还要经过破碎和细碎之后再加水搅拌和碾炼才行。原料选择和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品砖的质量好坏。所以常言说原料是制烧结砖的根本。这说明原料与原料制备的重要性。 烧结砖生产工艺过程总的来讲有原料的制备、坯体成型、湿坯干燥和成品培烧四部分组成。制砖原料经采掘之后,有的原料经加水搅拌和碾炼设备处理就可以了,有的原料就不行。如山土、煤矸石和页岩等原料,还要经过破碎和细碎之后再加水搅拌和碾炼才行。原料选择和制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品砖的质量好坏。所以常言说原料是制烧结砖的根本。这说明原料与原料制备的重要性。 选用的制砖原料通过制备处理之后,进入成型车间进行成型。我国的绕结砖的坯体成型方法基本上都采用塑挤出成型。塑挤出成型又有三种方法。即塑性挤出成型;半硬塑挤出成型和硬塑挤出成型。 这三种挤出成型方法是依据成型含水率的不同来区分的。当湿坯成型含水率大于16%(干基以下均为干基)时,为塑性挤出成型。当湿坯成型含水率为14-16%时为半硬塑挤出成型。当湿坯成型含水率为12-14%时为硬塑挤出成型。坯体成型包括:原料进入成型车间未进入挤出成型砖机之前的供料、搅拌、加水与碾炼设备处理部分;经过成型砖机之后,成型出合格的泥条与湿坯部分。成型要做到制品的外形与结构,就是构成制品的形状与结构。因此常说成型是基础。也就是说要求的制品外部形状与结构是经过成型塑造出来的。即成型是制砖工艺中基础的含义。因为成型出来的坯体质量好坏与成品砖外观质量好坏有着直接关系。 当成型车间成型出来湿坯之后,这种湿坯要进行脱水干燥。在烧结砖生产工艺中湿坯干燥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室干燥两种方式。湿坯采用自然干燥是将湿坯运码放在自然干燥场地的坯埂上成垛,并人工进行倒码花架,利用大气进行自然干燥。使湿坯凉晒成干坯。 湿坯采用人工干燥,是设有人工干燥室进行湿坯干燥。人工干燥室又分为大断面隧道式干燥室和小断面隧道式干燥室及室式干燥室三种形式进行人工干燥湿坯。这三种干燥形式不管采用哪一种都是人工或机械将湿坯码放在干燥车上成垛。这时将码成湿坯垛的干燥车进入干燥室进行干燥湿坯。干燥室的热介质一般来自烧结窑的余热或热风炉。湿坯干燥不管采用哪种干燥方式和哪一种人工干燥形式,都必须遵循在干燥过程中保证坯体不变形,不干裂。如果湿坯在干燥中出了问题不能保证制品的外观质量,废品率高,产量下降,成品砖的成本增大,企业经济效益就自然不好,所以,常称坯体干燥是保证。这说明湿坯干燥在制砖工艺过程中的重要性。 湿坯在干燥之后,残余含水率小于6%的情况下,就将坯体进入焙烧窑中烧成。焙烧用的窑型普遍采用轮窑和隧道窑。采用轮窑焙烧时由人工将砖坯码放在窑道里成垛。火在窑道里运行进行焙烧。采用隧道窑焙烧时由人工或机械将砖坯码放在窑车上成垛。码好砖坯垛的窑车从隧道窑窑头进入由窑尾出来窑车上的砖坯被焙烧成砖。窑里的焙烧火焰不运行,而是窑车载着坯垛又被焙烧砖垛

烧结机生产工艺

烧结生产工艺流程 烧结机 烧结基础知识 1、烧结的含义 将含铁粉状料或细粒料进行高温加热,在不完全熔化的条件下烧结成块的过程。铁矿粉烧结是一种人造富矿的过程。 2、烧结的方法 (1)鼓风烧结:烧结锅,,平地吹;以及带式烧结机。 (2)抽风烧结: a:连续式:带式烧结机和环式烧结机等; b:间歇式:固定式烧结机,如盘式烧结机和箱式烧结机;移动式烧结机,如步进式烧结机; (3)在烟气中烧结:回转窑烧结和悬浮烧结。 1.烧结的概念 将各种粉状含铁原料,配入适量的燃料和熔剂,加入适量的水,经混合和造球后在烧结设备上使物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将矿粉颗粒黏结成块的过程。 2. 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 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带式抽风烧结机生产烧结矿。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如图2—4所示。主要包括烧结料的准备,配料与混合,烧结和产品处理等工序。 抽风烧结工艺流程 ◆烧结原料的准备 ①含铁原料 含铁量较高、粒度<5mm的矿粉,铁精矿,高炉炉尘,轧钢皮,钢渣等。 一般要求含铁原料品位高,成分稳定,杂质少。 ②熔剂 要求熔剂中有效CaO含量高,杂质少,成分稳定,含水3%左右,粒度小于3mm的占90%以上。 在烧结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白云石,使烧结矿含有适当的MgO,对烧结过程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提高烧结矿的质量。 ③燃料 主要为焦粉和无烟煤。 对燃料的要求是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挥发分低,含硫低,成分稳定,含水小于10%,粒度小于3mm的占95%以上。 对入厂烧结原料的一般要求见表2—2。 入厂烧结原料一般要求 ◆配料与混合 ①配料 配料目的:获得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稳定的烧结矿,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 常用的配料方法:容积配料法和质量配料法。 容积配料法是基于物料堆积密度不变,原料的质量与体积成比例这一条件进行的。准确性较差。 质量配料法是按原料的质量配料。比容积法准确,便于实现自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