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态度

第五章 态度
第五章 态度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 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 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态度问题)【圣才出品】

第5章态度问题 5.1复习笔记 一、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 1.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以下三位学者的观点具有代表性: (1)G.Allport(1935)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2)Krech(1948)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3)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公认的对态度的较好的解释。 2.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关系 Freedman对态度的定义包含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

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二)态度与行为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人们经常从他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但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并不等于行为。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首先应该看看态度是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许多研究者(Newcomb,1992;Weigel,1974)发现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也影响人们用态度预测行为的准确性。一般说来,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3.自我意识 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4.态度强度

第五章 市场营销

第五章 大纲: 1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P90 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等 2参照群体的涵义P91 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看法和行为的群体。 3学习、驱使力、刺激物、诱因、反应和强化的涵义P94-95 学习:是指由于经验而引起的个人行为的改变。 驱使力:是指存在于人体内驱使人们产生行动的内在刺激力,即内在需要。 刺激物:是指可以满足内在驱使力的物品。 诱因:是指刺激物所具有的能驱使人们产生一定行为的外在刺激,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反应:是指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所发生的反射行为。 强化:是指驱使力对具有一定诱因的刺激物发生反应后的效果。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P9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其重要程度的大小,由低级需要逐渐向上发展到高级需要,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只有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 5知觉的选择性及其意义P94 知觉不仅取决于刺激物的特征,而且依赖于刺激物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人所处的状况。人之所以对同一刺激物产生不同的知觉,是要经历三个过程: (1)选择性注意:指在外界诸多刺激中仅仅注意到某些刺激或刺激的某些方面,忽略了其他刺激。 (2)选择性扭曲:指人们有选择地将某些信息加以扭曲,使之符合自己的意向。 (3)选择性保留:指人们倾向于保留那些与其态度和信念相符的信息。 6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扮演不同角色)P96 发起者:即首先提出或有意想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 影响者:即其看法或建议对最终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 决策者:即对是否买、为何买、如何买、何处买等有关决策作出安全或部分最后决定的人。 购买者:即实际采购人。 使用者:即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 7消费者购买行业类型P96 (1)习惯型购买行为:是指对于价格低廉、经常购买、品牌差异小的产品,消费者不需要花时间选择,也不需要经过收集信息、评价产品特点等复杂过程的最简单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2)变换型购买行为:是指对于品牌差异明显的产品,消费者不愿花长时间来选择和估价,而是不断变换所购产品的品牌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3)协调型购买行为:是指对于品牌差异不大的产品,消费者不经常购买,而购买时又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消费者一般要比较、看货,只要价格公道、购买方便、机会合适,消费者就会决定购买;购买以后,消费者也许会感到有些不协调或不够满意,在使用过程中,会了解更多情况,并寻求种种理由来减轻、化解这种不协调,以证明自己的购买决定是正确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4)复杂型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面对不常购买的贵重产品,由于产品品牌差异大,购买风险大,消费者需要有一个学习过程,广泛了解产品性能、特点,从而对产品产生某种看法,最后决定购买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8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P98 (1)引起需要(2)收集信息 (3)评价方案(4)决定购买 (5)购后行为

消费者心理和行为

考前练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研究消费者群体的意义。 答题要点: 消费者群体是某些具有共同消费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同一消费群体内部在购买行为、消费心理及习惯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不同消费群体之间则存在诸多差异。研究消费者群体的意义: 1.有助于从宏观角度把握社会总体消费的运动规律; 2.有助于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准确地细分消费者市场,制定最佳营销策略。 2.简述消费者的常见购买动机。 答题要点: 消费者的常见购买动机有: 1.求实的购买动机。这是以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 2.追求安全、健康的购买动机。抱有这种动机的消费者通常把商品的安全性能和是否有益于身心健康作为购买与否的首要标准。 3.求便的购买动机。受追求便利动机的驱动,人们把购买目标指向可以减少家务劳动强度的各种商品和劳务。 4.求廉的购买动机。这是以注重商品价格低廉,希望以较少支出获得较多利益为特征的购买动机。 5.求新的购买动机。这是以追求商品的新颖、奇特、时髦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 6.求美的购买动机。消费者对商品美学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的要求与购买动机。 7.求名的购买动机。这是因仰慕产品品牌或企业名望而产生的购买动机。 8.自我表现的购买动机。这是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威望及财富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 9.好胜攀比的购买动机。这是一种因好胜心、与他人攀比不甘落后而形成的购买动机。 10.满足嗜好的购买动机。这是以满足个人特殊偏好为目的的购买动机。 11.习惯性动机。它是指消费者对特定商店或特定商品品牌产生特殊信任偏好,从而习惯性地重复光顾某一商店或购买同一品牌。 12.储备性购买动机。消费者出于储备商品的价值或使用价值而购买商品的动机。 13.留念性心理动机。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记下当时的气氛、记住当时的情景、留下回忆等。 14.馈赠性动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为了馈赠他人。 15.补偿性动机。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补偿以前被压抑的购买动机。 16.发泄性购买动机。通过购买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3.简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含义和特点。 答题要点: 消费者购买行为指消费者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的购买商品的一切活动。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消费者购买行为与心理现象的相关性。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心理的外在表现,消费者心理现象是消费者行为的制约因素和动力。二者具有互相影响和作用的相关性。 2.个体消费行为受社会群体影响和制约。消费者是社会的人,其消费行为必然会受到所属群体的制约和影响。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Fridman,,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 ?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第二,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态度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1.态度的社会性态度是后天习得的

(完整版)消费者行为学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第一章 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行为主义范式的说法,正确的有(C) A、强调消费行为的主观性和象征性 B、强调消费者行为的理性 C、其价值在于可以改变或维持消费者行为 D、其价值在于可以洞察、理解消费者行为 2、你在购买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时的购买决策主要依据已往的经验和习惯,较少受广告宣传和时尚的影响,在购买过程中也很少受周围气氛、他人意见的影响,你的购买类型属于( A ) A.习惯型B.冲动型C.疑虑型D.理智型 3、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要按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属于人类最高级需要的是(D ) A.自尊的需要B、他人实现的需要C、自我表达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4、在广告上运用的词语,如““塞外茅台,宁城老窖”,体现了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哪个原理?(A ) A.刺激的泛化B.刺激的辨别 C.刺激的强化D.刺激的重复 判断 1、消费者行为学以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 学学科为基础。(错) 2、消费生活是人们获取和使用消费物品或服务的行为来构成的。 (错) 多项选择

1、消费者行为具有(ACE )的特点 A 多样性B专业性C可引导性 D 引申性 E 复杂性 2、从消费过程来看,可以把消费者划分为()。 A、需求者 B、现实消费者 C、购买者 D、未来消费者 E、使用者 第二章 单选题 1.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不包括(D ) A生理需求B爱与归属需求C自尊需求D自我防御需求 2卷入度不包括(C) A情境性卷入度B持续性卷入度 C认识性卷入度D反应性卷入度 3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构成不包括(B ) A意识B下意识C潜意识D前意识 4潜在动机的测定方法不包括( D ) A观察法B问询法C投射法D问卷法 多选题 1 动机的作用有哪些(ABD ) A激励作用B决定行为的方向C决定购买行为D维持与强化作用 2 动机的特征有哪些(ABCD ) A动机的原发性B动机的复杂性C动机的不可观察性D动机的可导性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五章社会态度与行为)

教师事业单位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五章社会态度与行为 1.社会态度的功能 手段性功能;知识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 2.社会态度的形成▲ 中国有句古语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一个人的态度形成是由于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要形成一个人的态度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一旦形成某种态度之后,就比较持久、稳固,因为态度的三种成分中,情感成分是最强有力的,改变一个人的情感远比改变认知成分难得多。 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3.社会刻板印象 人们认识外界事物往往根据他们的共同特征加以分门别类,这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一种智慧的表现。但是这种思想方法如果固定下来,以人为对象时,就会导致刻板印象,形成不正确的认识。 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而忽视群体中成员的个体差异,称为社会刻板印象。例如,当我们把某个人归入某一类别时,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一类别的特征。 4.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是一种影响个人偏见的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判断主要是根据个人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的品质。例如,如果认知对象被个体标明是“好”的,就会被一种“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反之亦然。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概全”的现象。影响认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外表的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 5.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通常情况下,印象形成过程中首因效应的发生更常见。这是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对后来的信息理解和组织有强烈的定向作用。由于保持认知平衡和情感平衡的心理需要,人们对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常常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但是,先入为主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往往也是片面的和表面的。 6.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近因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在形成印象过程中不断有引入注意的新信息提供,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回忆旧信息有困难或对一个人的判断要依赖目前的情境时,人们就倾向于在印象上主要以新近信息为依据,而出现近因效应。另外,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的产生。一个人在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而保守、缺乏适应性的人则更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7.投射效应 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自私的人总认为别人也很自私,慷慨大方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也不应小气。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往往是受投射作用的影响。 8.群体心理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由于相互影响的存在,这种状态与倾向就不单具有个人的特征,还带有群体的特点。 9.规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广义的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 群体规范的建立和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群体构成、群体的任务、物理环境、组织的规范、群体的绩效、心理因素。 10.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被称作社会干扰。 12.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主要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13.有效减少社会惰化的途径是:不仅公布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了解的,是可评价的;帮助群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知识点

第七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 1.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 2.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 3.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 不发生改变 4.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 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讨论 1.态度和事实的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

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操作条件反射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 二.认知理论 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 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第七章消费者态度与转变教学提纲

第七章消费者态度与转变 教学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消费者态度的含义和基本理论,并结合市场经济的实践,分析消费者态度形成的根本原因;同时掌握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解态度改变理论,掌握态度改变的方式和途径,尤其要掌握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为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结构: 第一节态度概述 第二节态度的测量 第三节态度的转变 教学重点: 态度概述;态度的测量;消费者的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态度与消费行为的关系以消费者的态度的改变理论和途径。 教学难点: 态度测量方法的把握;态度改变理论的认识和掌握;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实证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解释消费者如何在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培养有关品牌的信念和对品牌的偏好,这些信念和爱好决定了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态

度。进而又直接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消费者态度的含义和功能 (一)含义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态度下过定义:心理学家瑟斯顿:态度是人们对待心理客体如人、物、观念等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 赖茨蔓:对某种对象或某种关系的相对持久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映。 克雷奇和克拉茨菲尔德:一种和个人所处环境有关的动机、情绪、知觉和认识过程所组成的持久结构。 弗里德曼:态度是一种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在对以上内容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作出以下的总结: 是人们对于所处环境某些方面的动机、情感、知觉和认识过程的持久的体系,是对于给定事物喜欢或不喜欢的反应倾向。 态度是人对于某一对象以喜、恶、爱、憎方式作出某种特定放映的内在倾向,这个对象既可以是具体的人、物或事,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或理论 人们几乎对所有事物都持有态度,这种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而且态度一旦形成,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从而难以改变。

第五章-分析消费者市场

第五章分析消费者市场 一、单项选择题 1、购买目的是为了生产、销售或履行组织职能,这样的市场被称作()。 A、消费者市场 B、生产者市场 C、中间商市场 D、组织市场 2、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模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A、刺激—反应模式 B、条件—反射模式 C、刺激—反射模式 D、条件—反应模式 3、某种相关群体的有影响力的人物称为()。 A、意见领袖 B、道德领袖 C、精神领袖 D、经济领导者 4、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是消费者购买动机转化为()的过程。 A、购买心理 B、购买意志 C、购买行动 D、购买意向 5、产品在消费者心中表现为一系列基本()的集合。 A、文化 B、属性 C、功能 D、特点 6、()指消费者对某品牌优劣程度的总的评价。 A、效用信念 B、品牌信念 C、企业信念 D、产品信念 7、()指有形或无形地影响最后购买决策的人。 A、发起者 B、使用者 C、影响者 D、决定者 8、()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的过程。 A、感觉 B、知觉 C、认知 D、学习 9、马斯洛认为需要可按其重要程度进行划分,最低层次需要是指()。 A、生理需要

B、社会需要 C、尊敬需要 D、安全需要 10、()指维护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需要。 A、生理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社会需要 D、安全需要 11、不同生活方式()对产品和品牌有不同的需求。 A、群体 B、社会 C、模型 D、艺术 12、一个人在认知、情感的形成过程和行为的实施过程中用来作为参照标准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的集合,我们称为()。 A、主要群体 B、参照群体 C、正式群体 D、正相关群体 13、“意见领袖”的行为会引起群体内追随者、崇拜者的()。 A、否定 B、反感 C、厌恶 D、仿效 14、对于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营销者要提供完善的(),通过各种途径提供有利于本企业和产品的信息,使顾客确信自己购买决定的正确性。 A、售前服务 B、售后服务 C、售中服务 D、无偿服务 15、消费者了解有些产品品牌差异明显,但消费者不愿花长时间来选择和估价,而是不断变换所购产品的品牌,这种购买行为称为()。 A、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B、多样性的购买行为 C、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 D、复杂的购买行为 16、对于多样性购买行为,下列不属于挑战者采取的营销策略的是()。 A、较低的价格 B、折扣 C、占有货架 D、免费赠送样品 17、消费者参与和品牌差异是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A、控制 B、占有

第五章--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讲义)

第五章購買行為分析:理解顧客消費心理[內容提要] 1.消費者市場の特徵及消費者購買行為模式 2.從文化、社會、個人、心理四個角度分析影響消費者行為の因素 3.消費者購買行為類型及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 [引導案例] 哈雷——戴維森,不同凡響の騎行體驗 1983年,哈雷摩托車成立了車友會,簡稱HOG。今天,HOG已經發展到115個國家,80多萬會員,在中國有數千位死忠粉絲。HOG不僅是促銷產品,更是“推銷”一種生命存在の方式。 所有HOG成員都認為:哈雷不僅僅是一部摩托車;它和它背後の故事幾乎容納了一切讓男人腎上腺素狂飆の元素——自由、流浪、包容、狂野、財富虛榮、民族主義 哈雷研究消費者購買行為:顧客是誰?他們想什麼?有什麼感覺?為什麼買哈雷?即使很多消費者不清楚為什麼購買,但是哈雷管理者需要研究和瞭解什麼激發了他們の熱情。 為什麼哈雷歷經百年而不衰?蘋果和小米如何得到眾多粉絲の瘋狂追捧?阿裏、京東是怎樣顛覆了人們の消費習慣? 第一节消費者市場及其購買行為 依據顧客購買の目の或用途の不同,可以將市場分為消費者市場和組織市場兩大類。消費者市場又稱最終消費者市場、消費品市場或生活資料市場,是指個人或家庭為滿足生活需求而購買或租用商品の市場,它是市場體系の基礎,也是起決定作用の市場。 一、消費者市場の特徵 與組織市場相比,消費者市場具有以下特徵: (1)市場需求複雜多變 (2)購買行為分散且流動性大 (3)購買行為非專業性 (4)購買行為非理性。 二、消費者購買行為模式 消費者の購買行為是指消費者在整個購買過程中所進行の一系列有意識の話動,包括產生需要及動機、評價及選擇、購買決策確定、購後評價等。 為了更好の瞭解消費者購買行為,行銷學家歸納出了以下六個問題:(1)WHO;(2)WHAT;(3)WHY;(4)WHEN;(5)WHERE;(6)HOW。 他們關注の核心問題是消費者對企業の各種市場行銷努力會如何反應?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人的社会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心理学体系中,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它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态度是认知、情感、意向三要素构成的。 一、认知的因素 认知因素是态度的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了解和评价。人们在感知态度对象时,必然在脑海中形成心理映像,形成什么样的映像,与己有的只是状况相关。例如,具有不同文化的人内心深处的心里是不同的,文化高的觉得知识是成功动源,而文化低的往往觉得知识对他们来讲就是空谈,一无是处。 二、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和反应,表现为对某一类社会事务和现象的喜爱或厌恶、同情或排斥等。例如说我们平时时常谈到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情感就起主导作用了。所以从态度结构来细分,情感产生于认知,但情感一旦形成,就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甚至会影响认知。 三、意向因素 意向因素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比如老师看到某个同学努力学习,表现一向很好,这时老师会觉得该学生很优秀,从而很喜欢他,愿意和他接近,甚至愿意和他做朋友,还交给他很多重要的事情。因此,态度与人们的行为是精密联系的,积极的态度趋向与接近该态度的对象,而消极的态度则趋向于躲避该态度的对象。 人对事物的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态度的形成主要由下面几方面影响。 一、欲求的满足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有欲求,欲求得到满足,紧张自然消除,从而产生轻松愉快感以及美感等。由此可见,欲求满足对于态度结构中情感与意向两种成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凡能满足个人欲求的对象必使其产生的态度。主体经验的参照作用 我们的态度是对事实的认知的经验积累,然后才会出现各种态度。从态度形成的内在过程来看,经验的作用首当其冲,此时经验主要起内在参照的作用。经过这种比较,如果发现新、旧经验大同小异,那么,过去的经验事实会立即浮现出来,影响对当前事实的看法;如果发现大不相同,经验又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影响当前看法。 二、群体规范的影响作用 态度的形成,除了要又内部参照以外,还离不开外部的参照,比如,一个小孩可能说他的理想是当科学家、音乐家等等,但是他真的理解这些工作的含义吗?我觉得不尽然。但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表达呢?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和周围的人对他的称赞和贬损。因为导致积极结果的反应能得到加强并趋与反复;产生消极结果的反应得到减弱或压抑。 中国有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一个人态度的形成,往往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而是经过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 一、服从 个体担心受惩罚而采取表面顺从的行为称为服从。这种情况一般只是行为上的相符,并不是内心真正的接受,而且该行为持续的时间与将发货惩罚存在的时间一样长。例如,在马路上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司机在交警面前表现小心谨慎,生怕罚款,但是民警的身影一消失,其表现好像是两个人。 二、同化

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态度与行为

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态度与行为

1、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有关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几乎和态度本身的研究历史一样长远。大多数学者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持 肯定的意见,即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 为。比如,你觉得抽烟有害健康,你就不可能抽 烟。这也正如前所说,态度是行为的内在准备状 态,因而可以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一般而言, 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消费者态度将影响其对产品、商标的判断与评价。比如,人们一般对名牌产品怀有质量好的信念和态度,所以在一些人中形成了宁愿多花钱选择名牌的倾向。 第二,态度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就是说,态度在学习过程中起着过滤的作用。消费者在接触各种来源的产品信息时,也会因对企业、产品的不同态度,产生先入为主的见解,从而影响他对这些信息的注意和理解。 第三,态度通过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进而影响购买行为。佩里(Perry)曾研究过可否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来预测购买意图与购买行为的问题。他的研究发现,态度与消费者购买意图存在直接联系,抱有最善意态度的被试者怀有明确的购买意图;抱有最恶意态度的被试者完全没有购买意图;漠不关心的消费者则对将来是否购买持观望和不确定状态。由此得出结论,意图是态度的直接函数,即态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测意图。菲什拜因和阿杰恩认为,消费者是否对某一对象采取特定的行动,不能根据他对这一对象的态度来预测,因为特定的行动是由采取行动的人的意图所决定的。要预测消费者行为,必须

了解消费者的意图,而消费者态度只不过是决定其意图的因素之一。 2、消费者态度与购买行为不一致的影响因素 虽然态度影响行为,但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在很多 情况下并不一致。造成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是,态度与行为之间还有很多中介因素起作用。下面 介绍一些主要影响因素。 (1)购买动机。即使消费者对某一企业或某一产品持有积极态度和好感,但如果缺乏购买动机,消费者也不一定会采取购买行动。比如,一些消费者可能对IBM的计算机抱有好感,认为IBM计算机品质超群,但这些消费者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需要拥有一台IBM计算机,由此造成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2)购买能力。消费者可能对某种产品特 别推崇,但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只能选择价格 低一些的同类其他牌号的产品。很多消费者对 “奔驰”汽车评价很高,但真正作购买决定时, 可能选择的是其他牌号的汽车,原因就在于“奔 驰”的高品质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需支付更高的价格。 (3)情境因素。如节假日、时间的缺乏、生病等,都可能导致购买态度与购买行为的不一致。当时间比较宽裕时,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和态度选择某种牌号的产品;但当时间非常紧张,比如要赶飞机,要很快离开某个城市时,消费者实际选择的产品与他对该产品的态度就不一定有太多的内在联系。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态度和行为

第四章态度和行为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一、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事情的内在反应方式,这种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行为倾向中。 评价世界的方法。 态度三个基本要素: 认知(性质——想法和信念) 感觉(自我的感觉和价值观——情绪反应) 行为倾向(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动) 普遍性假设: 我们的个人信念和感受决定我们的公开行为,如果要改变行为,那么首先需要做的是改变我们的心智。 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研究得出的结论: 1.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实际的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系 2.对教堂的态度与星期天做礼拜的行为只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3.自我描述的种族观与真实情境中的行为几乎不存在什么相关 罗伯特·埃布尔森: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情。 二、如何有效测量态度 1. 直接测量:自陈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 2.间接测量: 投射技术—主题统觉测验 生理指标测量 反应时测量——内隐联想测验和评估启动范式 B 内隐联想测试:用反应时来测量人们概念联想的速度 1998年至今500万人参加了测验: 1.内隐态度普遍存在;

2.内隐态度存在个体差异; 3.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内隐偏见。 外显态度(自我报告)和内隐态度都有助于预测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二者同时预测态度更准确。形成于生命早期的态度:种族和性别态度,内隐态度更准确;其他态度如:消费行为、支持的政治候选人有关的态度,外显报告更有预测力。 三、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1.社会因素—对态度的影响 2.其他因素何时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最小 总体原则:当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的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更明显 3.态度何时能够预测特定的行为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当态度与行为具体相关时,态度确定能预测行为 (2)计划行为理论 指向行为的态度两个因素决定:感受到的重要人的期望 A 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主观范式遵从期望的动机 B知觉到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感 (有批评观点) 4.态度何时有效 (1)三思而后行,认真思考自己的态度——态度强度 (2)提高人们的自我觉知—自我意识 思考自己的态度,并觉知自己的行为 让行为与内化的道德态度达成一致的镜子 5.态度能够预测行为: (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 (2)态度针对具体的行为。 (3)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 用所学知识解释“受过安全教育为啥还被“拐”走了? 第一节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一、自我表露:印象管理 态度的心理功能:效用功能、知识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价值表达功能 自我表露理论: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和内在的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 表现出与行为一致的态度。 即使意味着虚伪和做作,为了留下好印象也会假装。 二、自我辩解:认知失调——利昂·费斯廷格1957 认知失调理论:人类有机体试图在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和谐性和一致

第五章 社会心理与行为

第五章社会心理与行为 1.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 2.印像形成指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印像形成效应:社会刻板印像(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况,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在总体印像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也叫最近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已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理论,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情感需要。 4.群体心理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社会助长: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当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作社会干扰。社会惰化: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的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利他行为: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目的的行为。其特征: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和损失性。亲社会行为: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助人行为: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其特点:外显性、伤害性、有意性。控件中小学中经常出现的侵犯行为的方法:宣泄法、惩罚法、移情法、认知干预、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社会影响[从众: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类型:真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权宜从众(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已心中)、不从众(一类是表里不一的假不从众,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却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一类是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是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在从众情况下的个体是自愿的,而在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不是自愿的,服从包括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和在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影响服从的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性、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情境压力。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合法权利、责任转移]

第七章 (问题解答)消费者行为

第七章消费者行为 1.消费者行为有什么特点,如何分类? 答: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机性 消费者行为总是由一定的消费动机引起的,消费动机源于内在需要与外在刺激,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内在动力。换句话说,内在需要或外在刺激引起消费动机,消费动机引起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满足消费需要。但是,消费动机与消费者行为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消费动机可能引起不同的消费者行为,同一消费者行为可能由不同的消费动机引起。同时,由于消费动机具有不可观察性或内隐性,只能靠对消费者行为的推断来予以确定(这种推断难免带有主观色彩),因此消费动机并不具有对消费者行为的直接预示作用。 第二,系统性 相关理论认为,消费者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消费者决策,而消费者决策的一般过程包括问题认知、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评价5个阶段,也可以概括为购前、购中、购后3个环节。所以,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前后继起的、动态的、完整的系统过程,它并不仅仅体现为5个阶段或3个环节中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环节,而是体现为5个阶段或3个环节的前后衔接,连贯一致。 第三,复杂性 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于消费者行为的丰富多样、动态多变。

不同消费者在需求、偏好以及选择产品的方式等方面各有侧重、互不相同,同一消费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境、不同产品的选择上,其行为也不一样。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也决定于其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消费者行为既受到其个体与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消费客体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内部、外部因素又包括许许多多的具体方面,它们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作用,有的是直接的、有的则是间接的,有的是单独的、有的则是交叉或者交互的。 第四,可引导性 作为行为主体,消费者有时对自己的需要以及以何种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不十分清楚。此时,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政策、措施对其施加影响,企业也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产品和传递合适的信息激发或者“唤醒”(进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者行为是能够被引导的。政府在施加影响时能够坚持正确的出发点一般不容怀疑,但是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内在动机,因此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引导消费者行为时应该以其产品、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某种利益为前提,必须尊重消费者的选择自由,必须合乎法律、合乎社会规范。 划分消费者行为类型,严格意义上应以消费者在购买、消费或使用、处置以及评价产品或服务中表现出来的整体、长期、稳定的特征为依据。但是,理论界传统上对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更为重视,而且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确可以大致反映消费者行为的全貌,因此这里立足于消费者购买行为,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消费者行为类型作些划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第五章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笔记

第五章幼儿园的社会教育 基本概念:幼儿社会化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过程 第一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和内容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涵义(概念)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具体来讲,它是指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如社会活动、社会规范、社会文化),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如依恋心、自信心、自尊心、信任感、同情心、内疚感、公正感、爱憎感),掌握与同伴、成人相互交往(如轮流、分享、合作、谦让、助人)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便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教育。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 (一)有助于幼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幼儿社会教育的过程事实上是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幼儿既能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有关社会的基本观念,又能从教师提供的各种游戏活动中习得一些必要的价值观念。 (二)有助于幼儿良好情感的陶冶 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能够丰富幼儿情感的内容,帮助幼儿从同情感、责任感转化到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还能增加幼儿情感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使幼儿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并能运用适当的方式予以表达。 (三)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在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学会与别人进行社会交往的知识、技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而且还能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愿望和态度,做出适当的行为,使社会性得到发展。 (四)有助于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是通过个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与周围人的交往来进行的。 (五)有助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 童年期儿童情感的发展,直接影响今后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