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禁果《鬼谷子》

一代高人中国智圣

鬼谷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是中国文化中最神奇的人物之一,他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外交、政治谋略之祖师,是踏遍青山绿水的民间高人,是密切关注现实政治的一代“隐士”,被称作“智圣”。他是战国时期风云天下的豪士苏秦、张仪的老师,相传还是著名的军事家、纵横家孙膑、庞涓、毛遂等人的老师,朝歌云梦山至今保留有许多鬼谷子及其弟子的遗迹和很多关于鬼谷子授徒的传说故事。鬼谷子的纵横家弟子们在战国时期叱咤风云,影响了整个天下诸侯的政治局面,“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云梦山鬼谷祠石牌坊上有一副楹联写道:“鬼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十分贴切地描述了鬼谷子及其弟子们在战国时期社会上的影响和作用。

鬼谷子学问高深,通天彻地。他精通四门学问,一是相术学,能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是兵学,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三是游学,游说外交,出辞吐辩,万口莫当;四是出世学,修身养性,强筋壮魄。朝歌云梦山鬼谷祠有一副石刻楹联:“数学兵学游学出世学学之不尽,军战心战谋战外交战战之必胜”。然而,他最具价值的学问还在于“兵学”和“游学”。而如今,“兵学”和“游学”都可以在公共关系和经营管理方面得到应用和发扬光大。

智慧奇书《鬼谷子》

《鬼谷子》是一部奇书。

鬼谷子学说是顺应时势、知几应时、知权善变的实践方法论。

鬼谷子学说与长期以来占据我国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学说有明显的差异。

《鬼谷子》是一颗“智慧禁果”。

《鬼谷子》是一部旷世奇书,其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鬼谷子因之被人们称作“智圣”。汉代司马迁、南北朝刘勰、唐代陈子昂、宋代高似孙等,都对鬼谷子高度评价,司马迁称鬼谷子“其智有过人者”,刘勰称赞纵横家“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高似孙说鬼谷子是“一代之雄”,《鬼谷子》是“金书”。

但是,鬼谷子学说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观念、文化、道德,有着明显的差别,因而鬼谷子学说长期以来被一些人贬斥为异端邪说,汉代杨雄称纵横家为“诈人”,唐代柳宗元把《鬼谷子》说成“妄言乱世”,明代宋濓更是把他骂得狗血喷头,说鬼谷子“皆小夫蛇鼠之智。用之于家,则亡家;用之于国,则偾国;用之于天下,则失天下。”现代也有人将鬼谷子学说贬之为“实用主义”。

被妖魔化的鬼谷子

《鬼谷子》与儒家的理论有相通之处,比如两者都主张积极入世,提倡“立德立言立功”,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等等。但二者的差别则是更为明显的。比如鬼谷子提出的“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当世道还可以治理,便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弥合裂缝,如果已经不可挽救,就用新的秩序来取代它)、“阴道而阳取”(暗中揣摩别人的内心而行动,从而取得他公开的赞同与合作)、“公不如私,私不如结”(在商定和使用谋略时,公开商讨,不如私下密谋;私下密谋,不如结成盟党),以及他的“飞钳术”等游说之术等等,与儒家思想讲究的仁义、道德显然是不合拍的。

鬼谷子是讲方法论的,他认为对任何矛盾和问题,必须在充分了解事情的本质特征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来解决,实事求是,随机应变。《鬼谷子》统篇讲

的是方法,是智慧,是策略,是计谋,是技巧,讲究的是顺应时势、知几应时、知权善变的实践哲学。他极力倡导智慧、谋略,教人善于观察、分析、揣摩、权衡,抓住机遇,捕捉机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针对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态度。他眼中的事物始终是处于变化中的,他与对象始终是处于相互应和相互反应之中的,他主张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可以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和计谋,“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不在于表面讲忠、信、仁、义,只要内心中正就可以了。他不管合不合世俗观念,不管好不好听,不讲面子上的仁义道德,只要内心中正,只要方向正确方法有效。在这一点,叵有些“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意思。

而儒家思想则讲究“天不变,道也不变”,儒家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目不视非,耳不听邪”,每一句话,每一行动,都要求遵循礼数,中规中矩。尽管鬼谷子的学说也有可圈点之处,但就谋略和方法论上,儒家的一些行为规范显得思想僵化、极不入流。

越来越价值显现的鬼谷子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思想文化方面的惯性是非常之大的。当某种学说被主流思想所排斥所不包容时,它很快就会被妖魔化,人们常常不再从正面去解读它,甚至会把它演绎得面目全非。两千年来,鬼谷子学说就遭遇到这种情况。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成为谬误,谋略、计谋与阴谋,往往成了一种事物的两种解读。有人列出过这样的两组词语:

士可杀不可辱----大丈夫能屈能伸

是可忍孰不可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杀身成仁----识时务者为俊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井底之蛙焉能知大海----一叶而知秋

义无返顾----好汉不吃眼前亏

士为知己者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样两组词语,我们不能简单地去作道德评价,它们一方是儒家的义理哲学,一方是世俗的明智文化。有人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两套“价值体系”,我认为不能这样理解。语言中的真理是相对的,必须把它放在具体的事物、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辨别出它的真与伪,它的善与恶。大汉奸汪精卫也是出口论语闭口道德,日本侵华军也精心研究孙子兵法。方法和武器没有错,关键是谁来使用它。特别是像《鬼谷子》这样偏重于谋略和方法的学说,把它上纲上线肆意曲解,把它妖魔化,显然有失公允。

实际上,许多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实业家,都是把鬼谷子学说视为治世锦囊,一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政客,也常常暗地里偷尝这颗智慧禁果。

著名鬼谷子研究学者房立中把鬼谷子称为智慧禁果,这个比喻是很贴切的。禁果,是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东西。当年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摘取园中的所有果实,惟独不允许吃“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可以吃,不可以摸。最后亚当和夏娃还是禁不住诱惑,偷食了禁果,偷食后懂得了善恶,能够辨别真假,产生了羞耻之心。看来“禁果”往往并不是什么坏东西。鬼谷子学说饱含了智慧的果汁,充盈着智慧的光芒。当今的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中,传统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思想观念不可避免的在交汇在冲撞,统治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不可能在维持独霸天下的局面了,鬼谷子这颗禁果开禁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了。

文兵法与经营谋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