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多重角色
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职业分析

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职业分析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职业分析论文摘要:高校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多重角色,该文重点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及角色背后所包含的职业分析,为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服务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参考。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力量,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专门就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要求,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辅导员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辅导员应抓住机遇,认清自身定位,提高综合素质,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1.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角色一词原指戏剧中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
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G·H·米德把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用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和行为。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扮演好以下角色:1.1教育者辅导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有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引导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重任。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对外交流越加频繁,学生的信息量和信息面都极大增加,一些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迷失了自我,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这就需要辅导员以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出现,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引导和帮助。
辅导员除了应该积极承担两课教学任务外,还应运用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将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管理是同别人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和基本活动中。
而管理者是指挥别人的人。
学生辅导员也同样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对象是学生,管理目标是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康 的现实需 要 , 而长 期 工 作 在 一 线 的 辅 导 员有 着 康教育工作中角色定位。 开展 心理健 康教 育工 作 的诸 多 的有 利 条 件和 工 作
缺 的一支重 要 队 伍 , 们 在 心理 健 康 教育 中担 当 他 着非常 重要 的角 色 。正确 把握 辅 导 员 在 大学生 心 2 明确辅 导 员在 心理 健康 教 育 工作 中角 色定 .
挥 着重要作 用 , 当着学生心理健康的 引导者 、 担 学生心理健康 的指 导者、 学生心理 问题的疏 导者 、 学生心
理危机 干预 的参与者等 角色。
关键词 : 高校 辅 导 员 ; 理 健 康 教 育 ; 色定 位 心 角 中 图分 类 号 :6 24 G 4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9—19 (0 10 —06 —0 10 8o 2 1) 1 0 1 3
一
6l 一
杨启 梅 : 高校辅 导员在 开展心理 健康教 育工作 中的角 色定 位
常事务管理 者 的角色 。但 在 实 际 工作 中 , 导 员 辅
同时还正扮 演着大 学生 部分 心理健康 教 育工作 的 角色 。正确 区分定 位辅 导员在 各个工 作领域 的不 同角色 , 明确辅 导 员 在 心理 健 康 教 育 中 的任 务 和 主要职 责 , 是辅 导 员 有 效 开展 心 理 健康 教 育 工作
目前 , 各高校都有一支 以专职教 师为骨 干 、 专兼 演 的也 是传 统意 义 上 的思 想政 治教育 者和学 生 日
收 稿 日期 :0 l 0 2 1 一 2一l 3
作者简介 : 启梅 (92 , , 杨 17 一)女 湖北松滋人 ,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讲 师 , 究方向 : 研 思越政治教育。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摘要】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以坚守初心、承担责任为使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服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激发学生潜能,帮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辅导员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关爱他们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责任重大,他们不仅是学生的指导者,更是学生的朋友和依靠。
只有坚守初心、担当责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使命,帮助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的社会栋梁。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初心、使命、责任、学生成长、全面发展、潜能、心声、关爱、支持、困难、作用、教育使命。
1. 引言1.1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辅导员应当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承担起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
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系统中的重要一员,辅导员要依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积极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与引导,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引导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他们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助力学生成才成才。
辅导员要做到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坚守初心、担当责任,辅导员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坚守初心,服务学生成长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中,坚守初心并服务学生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高校辅导员,他们的初心就是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探索人生方向。
这种初心源自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是他们选择这个职业的初衷。
谈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们中的角色定位

高校现 实要求 的影响下, 辅导员 队伍开始在我 国高校 中大规模地发展起 来 。这 支队伍究竟应该如何进 行角色定位, 怎样才能 胜任辅导员 岗位 , 成为一个极具现实价值 的问题 。 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有效 在学 生工作一线 的高校辅导 员队伍应做到 “ 三结合 ” 即学生 工作 , 管理者 、 思想政治授课者 、 学生工作研究者。高校辅导员要与学生“ 亦师 亦友 ”学 会尊重学生 、 , 欣赏学生 , 帮助学生解决 困难 , 充分 做到“ 传道 、 授业 、 解惑” 高校辅导员责任重大 、 。 工作繁琐 , 要树立服务意识 、 奉献意 识, 讲大局 、 讲正义 , 切实为学生考虑。 l有人曾 比喻高校辅导员是学生 的“ 、 高级 保姆” 。在高校学生 中盛 传这样一句话: “ 有问题请找辅导员解决” 。由于辅 导员不仅要进 行学生 的纪律管理 、 奖贷勤补免的管理, 还要搞好大学生的文明行为规 范 、 党团 组织 的建设 、 学风 、 风 、 班 学生干部 队伍等 建设 , 因为辅导员 较为贴近学 生 的学习生活, 因而学生在学校不管碰到什么问题第 一时间想 到的就是 找辅导员, 。 辅导员要 在 日常生活 中处处做有 心人 , 积累生活经验, 于面对各种复 杂局面, 敢 做 到胸有成竹。在情 况发 生新 的变化时, 能够从现实 出发, 对原有 的决策 、 方案和意见及时进行修 改和补充 , 因势利导, 把工作 向前推进 。 2 有人认为 , 导员最能 及时掌握第 一手信息, 能把握学 生的情 、 辅 最 绪, 最能了解学 生的学 习情况 , 因此辅导员负起 了在思想 、 学习和生活等 方面指导学生 的职责, 引导学 生努力学习, 积极成 才, 很多辅导 员同时也 担任了“ 班主任 ” 的角色 。 同时辅导员还要搞好学生行政事务 。 许多繁重 的行政事务, 多面向学生 开展的教务 、 勤 、 许 后 院系事 务管理等工 作, 都 直接或间接落 到了辅导 员身上 。辅导员还要参与处理好 涉及学校和社 会安全稳定 的事件, 及时化解各种矛盾, 维护校园和谐 、 安全与稳定, 有些 学 院学科建设 的有关事务也落实到辅导员的身上 。 3一直 以来 , 、 高校辅导员都 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 , 负责 组 织开展 理想信念教育 、 国主义教育 、 民道德教育 、 爱 公 素质教育 , 指导 和组织开展各种 专题 教育, 好 日常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 , 做 指导学生党 支 部 和班委会建设 。同时, 辅导员要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和 服 务, 帮助大学生培养 自信心和意 志力 , 掌握心理调控 的手段和方法 , 形 成 良好 的情绪反应能力和适宜的宣泄方式,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也有 人指 出, 辅导员应加强心理知识学习, 强化心理训练, 掌握心理 发展。 其实 这也有一些偏差 ,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定位模 糊 , 分工不明确。 辅 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的组织者 和指 导者 ,其基本任务是对学 生进 行思想政治教育 , 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但 在实际工作 中, 导员 辅 的职责并不十分明确 , 除了从事学生思想政 治教 育和 日常管理外 , 还牵 扯到许多非本职工作。高校没有 能够明确 , 至少没 能从制度 上保证辅导 员按其工作任务履行职责 , 加之 目前管理机构 的不合理 , 使辅导员处在 种被多重管理的状态之下。 学校 党政管理 机关 如组织部 、 “ 宣传部 、 学 生处 、 团委都可 以向辅 导员布置任 务 , 而辅导 员因人事上 归院系管理 , 院 系 又 从 自身 工 作 角 度 出 发 ,让 辅 导 员 承担 了众 多 教 学 秩 序 的 管 理 和 行政事务。”辅 导员 的具体 职责是什么 , “ 辅导员是应对学生 日常事务性 工作 的行政 管理人员 , 是从事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 的教师 , 管理者 、 还 是 还是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 者? 辅导员 由于忙 于应对大量 的事务性工作 , 因 而弱化了本 职工作 , 并且也不 能很好地进行政治理论学 习 , 自身的政策 理论水平 和实际工作能力难 以提高 , 面对学生思想 上出现的新 情况 、 新 问题 , 能及 时有效地运用科 学的理论和有效 的方法加 以教育引导 , 不 这 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思政教育职能 的有效发挥 。 4、 目前 , 学 生就 业 压 力 很 大 , 校 毕 业 生 迫 切 需 要 得 到 有 效 的 就 大 高 业指导和帮助 。 有人认为, 与大学生接触最密切 的辅导员, 在大学生就业 指导工作 中无疑承担着非常重要 的任 务。有研究者指 出: 高校辅 导员 “ 在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远未专业化的情况下, 应明确其就业指导和 服务角色, 增强 自己指导毕业生就业的能力。” 5 辅导员们在做学生工作时还会 出现一种现象 。辅导员通 常带的 、
浅谈如何定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

、
心理学知识,通过课堂内外 的接触、交流,分析致病的原因,对症下药,来帮助 学生调整心态,增加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帮 助他们安排合理 的课余生活,发展业余爱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 四、掌习上的引导者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 ,在现在这样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里,大学生不仅 要学 , 更要会学,要培养独立学习,获取通过班会、个别谈话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并结合辅导员 自己多年的学习经验对学生进行 必要 的学 习辅 导,帮助 他们总结学 习经验、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规律 ,改进 学习方法 、提 高学 习 效果 ,使其成为栋梁之才 。同时,这也要求高校 辅导员要不断吸取新 的信息 , 丰富 自己的头脑,拓 宽 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 自己的理 论水平 。 五、研究者与反思者 高校辅 导员这个职业现在 已逐渐 发展成专业化 的职 业,需要不断 的进行 专业化 的训练 ,而最佳的训练手段就是研究,对 自身的 日常工作研 究,对大学 生的学 习、生活的研究 。同时还要对 自己的工作定期进行反思和 评价,提高 自 我的察觉 能力 ,对于工作 中存在的 问题 ,提出改进方案,并与其他 辅导员多交 流 ,共 同提高工作水平 。 总 的来说, 高校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 琐事颇多, 在4 年 的辅导员工作 中, 学习了很多,也收获 了很 多,也成长的很多 ,特别 是现在 9 0 后的学 生,在 社 会环境 的冲击下 ,思想变化快、波动大 ,我们高校辅导员更应 该在这种纷繁 复 杂的局面 中,针对不 同的学生 ,快速转变不同的角色。在明确角色的定位后, 才 能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完成 自己的工作 ,使我们辅导员更快、更好 的成长 。 参考文献 : [ 1 ] 高校辅导员角色转换 科学时报 2 0 0 6 年 6月 3日 【 2 ] 万法同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 科技信息》 2 0 0 7 年第 3 1 期 f 3 】 姚建涛 论 高校政治辅导 员工作理念 的建立与角 色转 变 《 教育探索》
高校辅导员职业守则

高校辅导员职业守则导言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府中承担学生发展、心理辅导等多重职责的重要角色。
他们在学生思想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高校辅导员需要遵守一系列职业守则。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守则的重要性及具体要求。
一、对学生的承诺高校辅导员以学生为中心,应该对学生发展做出承诺。
具体要求如下:1.1 打造良好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建立有效的学习指导制度,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学术辅导,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1.2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服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3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组织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专业能力要求作为高校辅导员,除了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2.1 心理学知识•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分析学生心理问题,提供相应解决方案;•学习心理咨询技巧,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
2.2 学术素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学术背景;•关注前沿学术动态,提高学术水平;•运用学术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
2.3 沟通能力•善于倾听,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能够准确理解学生需求,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能够与其他教职工合作,共同推进学校工作。
2.4 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主动参与团队合作,在学校工作中互相支持;•具备团队领导能力,带领团队解决复杂问题;•与老师、家长等多方合作,形成共同教育合力。
三、职业道德要求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员,需要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形象。
具体要求如下:3.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歧视任何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擅自公开学生个人信息,保护学生隐私权;•不以个人喜好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评价。
论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自我发展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角色定位之我见 .doc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角色定位之我见作者:曾艳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02期摘要: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及角色偏差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将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角色定位为:就业导航员、职业指导员、就业服务员、职业实践参与员、就业心理咨询员。
进行角色定位的目的在于发挥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角色定位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角色引入社会学,意指社会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在这个大舞台同样扮演着实际生活中的各种角色〔1〕。
每个社会人往往都占据着多重的社会地位。
高校辅导员同样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职能与角色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演变——从单一走向多元。
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工作这个高校的重要工作中,辅导员从单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转变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咨询、服务的良师益友。
本文通过阐述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存在问题,试图对高校辅导员作出就业指导工作角色定位。
1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近年来,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最关心的话题。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每年增加60~80万人,每年增幅均在30%以上,是我国经济增长的3~4倍。
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人,比2005年增长近80万人,而工作岗位数量却没有成正比例增长〔2〕。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大学文凭的信号作用慢慢变弱,大学生对学校生活也变得比较消极,这种现象已深刻影响到今天的在校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被摆在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担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也必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于是,担任辅导员已成为高素质人群的职业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辅导员多重角色
自苏格拉底(Socrates)倡导“产婆术”以来,关于教师的论述不计其数。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教育学近乎教师论。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教师岗位分工已逐渐演变出了多种,比如思想政治辅导员、公寓辅导员、心理辅导老师等行政岗位的教师角色。
一、辅导员的多重角色
每一位思想政治辅导员都扮演着多种角色:学校中的教师、家庭中的配偶、家长或者子女、商店中的顾客等等。
虽然这种角色丛现象并非思想政治辅导员所特有,但是在教育系统中,思想政治辅导员也是扮演着多种角色的。
我国台湾学者林生传认为,教师在现代社会中至少扮演着五种重要角色,即传道者的角色、辅导者的角色、协商统合者的角色、授业者的角色、选择者的角色。
林生传著:《教育社会学》,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年增订初版,第253—256页。
而思想政治辅导员除了这几种教师角色之外,还扮演着诸如:纪律维持者、道德气氛创造者、思想界的先锋、详见厉以贤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629—639页。
心理治疗师、学生的知心朋友等等角色。
2006年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首届辅导员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
辅导员要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1、辅导员是服务者。
一个学生从进校、领教材、拿课表、住宿、平时生活、到临毕业找工作等等一系列工作服务,都是由辅导员来开展的。
同学们知道有了困难和疑惑就找辅导员就打辅导员电话,辅导员要随时为同学们排忧解惑、提供各种帮助和辅导。
2、辅导员是辅导者。
学生在校的几年里,从制订学习计划、考试计划、人生计划,到生活感情上遇到的困惑、无助、迷茫等,往往都会找辅导员倾诉、询问,辅导员则需要第一时间倾听并且给出应对。
3、辅导员是协商统合者。
协商统合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相当困难相当需要工作技巧的工作。
一方面,需要从上往下的将上级将学校的政策活动告知给学生;一方面也要将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反应给学院学校;另外,必要的时候还要协调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关系。
二、辅导员的角色冲突
关于教师的角色冲突问题,国内外学者早有讨论。
日本著名学者新崛通也先
生将教师的角色冲突视为教师社会学的中心课题之一。
在他看来,教师的角色冲突课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教师自身的不同角色意识之间的冲突(如教师的劳动者意识与教育者意识的冲突),第二种是教师自身的角色规定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如“尽可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师良心与“尽可能使我的小孩通过升学考试”的家长要求的冲突),第三种是社会对教师的不同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如“希望培养具有批判意识的学生”的期待与“希望培养循规蹈矩的学生”的期待的冲突)。
新崛通也:《现代日本的教师》,载《教育社会学研究》第28集,1973年日文版。
我国学者吴康宁认为:从总体上来说,教师确实比其他社会成员更易形成双重人格,这种双重人格主要是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并主要是社会代表者与同事这两种社会学特征几乎完全相悖的角色频繁转换与冲突的结果。
根据对成都几所本专科院校的调查发现,辅导员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百分之八十,队伍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但是事业编制的只占了百分之十六,多达百分之八十四的辅导员为人事代理或者院聘人员。
工作繁重、工作时间长(有些高职院校会要求辅导员平时都住校值班)、待遇低、在高校地位低、容易成为上级或者学生出气筒,等等这些原因更容易导致辅导员多重人格的出现。
他们在学生面前要扮演辅导者、教育者、授业者等等角色,在领导面前要扮演被领导者的角色、在上级和学生之间要扮演协商统合者的角色、在同事之间则是同事关系的角色。
这些并不是辅导员在同一时间里同时扮演的两种角色,而是在不同时间里交替扮演的多重角色。
在对成都几所本专科院校的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相当部分的年轻辅导员对这种频繁的角色冲突已经觉得疲惫甚至难以应付。
他们必须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无论工作还是假期,这样无法完整的在休假日将工作于生活完全剥离。
甚至有辅导员会害怕凌晨的时候电话响起接到学生出事了的不好消息,久而久之因此导致了神经衰弱。
也有的辅导员在我们的调查中表示,常常有学生向他们倾诉感情生活心理方面的问题,自己当“垃圾桶”多了,听了之后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了,但是久而久之自己也慢慢的有点心理抑郁了。
而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多年来的有效开展,如今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们对子女的期望要求更高,对学校管理者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这势必增大了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压力。
虽然每年都有思想政治辅导员培训,也有一些辅导员的轮训,但如今辅导员队伍里相当部分的辅导员都不是专业学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教育学、心理学出身,因此再面对角色频繁冲突的时候会有些不适。
对此,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解决:
加强对在编在岗的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力度。
定期开展对辅导员们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训。
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素质拓展训练。
加强他们的团队凝聚力、加强他们的各种素质方面的拓展,这将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提高工资待遇、对他们施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让辅导员们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将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