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克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特种行业和危险品管理【发文字号】克政办发[2005]44号【发布部门】克拉玛依市政府【发布日期】2005.08.01【实施日期】2005.08.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克政办发〔2005〕44号)《克拉玛依市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5年8月1日克拉玛依市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办法第一条为了鼓励单位、个人积极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及时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整治和消除事故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分别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通讯地址、电子信箱,受理有关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事故隐患举报。
接到举报后,属于本部门受理范围的,应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核查;不属于本部门受理范围的,应及时转报有权受理部门。
对失职、渎职者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条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事故隐患提倡实名公开举报,便于及时核实、查处和消除隐患。
举报人要求保密的,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应为其保密。
第四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有权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
举报本市行政区域内存在下列情形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的,予以奖励:(一)发生死亡、重伤或中毒等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单位或有关人员破坏或伪造事故现场、隐瞒不报或未及时、如实报告的。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市长接待日实施方案》的通知-克政办发[2005]29号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市长接待日实施方案》的通知-克政办发[2005]29号](https://img.taocdn.com/s3/m/0db88b2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48.png)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市长接待日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5.05.31施行日期2005.05.31文号克政办发[2005]29号主题类别机关工作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市长接待日实施方案》的通知(克政办发〔2005〕29号)《克拉玛依市市长接待日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05年5月31日克拉玛依市市长接待日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增强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时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批评和建议,为民排忧解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市人民政府决定实行市长接待群众来访日制度。
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扬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紧紧围绕市委、市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办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接待人员市政府接待领导为:副市长。
参加接待人员为:市政府秘书长、各位副秘书长及相关部门或单位负责人。
三、接访内容反映社会热点、难点及容易引起连锁反应的信访事项;涉及跨区、跨部门、跨单位的信访事项;对基层或有关部门处理不服,且有合理因素的信访事项;上级领导有批示,但在处理上有一定难度的信访事项;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接待方法和程序市长接待日原则上根据群众来访反映的情况,按照领导工作分工进行接待,并由市政府信访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信访办)负责提前一周将接待对象、问题内容、受理建议等事项通知该领导。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克政发[2001]28号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克政发[2001]28号](https://img.taocdn.com/s3/m/d6a1503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71.png)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克政发[2001]28号)《克拉玛依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严格遵照执行。
2001年6月1日克拉玛依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建设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文明城市建设,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行政处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克拉玛依市行政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以区为主、分区负责、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是市、区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
各级政府应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一规划。
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各区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各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依照《条例》和《办法》,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本行政区域内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行政执法职责,也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第六条宣传、建设、环卫、规划国土、环保、工商、公安、司法、交通、房产、园林、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及社会各方面应当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并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市民的公共卫生道德水平,增强市民的市容环境卫生意识和法制观念。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1.08.18
•【字号】克政办发[2011]51号
•【施行日期】2011.08.18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
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克政办发〔2011〕5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领导,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杜勇副市长
副组长:王军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贾庆昌市政府副秘书长、财政局局长
武新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成员:谭向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孙兵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
宋俊新市发改委副主任
邓正涛市公安局副局长
李显坤市民政局局长
王新民市财政局副局长
刘小涛市编委办主任
吕永庆市统计局副局长
李彦市农林牧业局副局长
黄雪松市计生委主任
迪力夏提·玉苏普阿吉市民宗委主任
苏丽娟市残联理事长
王晓耕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由孙兵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王晓耕同志兼任。
办公室成员由朱华、王世英、闫克生、张桂荣、王洪军、刘锦涛、丁建东等人组成。
二○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扶助残疾人办法的通知-新克政规〔2021〕2号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扶助残疾人办法的通知正文:----------------------------------------------------------------------------------------------------------------------------------------------------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扶助残疾人办法的通知新克政规〔2021〕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克拉玛依市扶助残疾人办法》已经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5月21日克拉玛依市扶助残疾人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户籍残疾人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以下简称《残疾人证》),按照本办法享受相关优待扶助。
法律、法规和国家、自治区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大扶助残疾人的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市福利彩票公益金可向残疾人扶助工作适当倾斜。
第二章康复服务第五条根据残疾人康复需求,按照克拉玛依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和标准,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
第六条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对0—1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给予基本康复训练、手术、辅助器具适配等康复救助。
第七条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残疾人工作,实施健康康复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开展健康康复咨询及康复用药、训练指导等无偿服务和个性化医疗、康复等有偿服务。
第八条对在我市定点医疗机构实施手术的白内障患者,给予白内障手术经费补助。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3.31•【字号】新克政发[2003]15号•【施行日期】2003.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克拉玛依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克政发[2003]15号)《克拉玛依市城市供用水管理办法》经市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并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通过后,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2003年3月31日克拉玛依市城市供用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用水管理,发展供水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市供水实施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水,是指本市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
本办法所称公共供水,是指本市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本办法所称自建设施供水,是指本市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第三条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供用水管理工作。
第四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工作和使用城市供水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自来水供水企业、自建设施供水的企业及使用本市自来水的单位及个人,应遵循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
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六条鼓励城市供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供水的现代化水平,对在城市供水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人民政府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城市供水水源第七条市、区两级人民政府组织所属城市规划、计划、水务、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吕远歌为克拉玛依而作 关于克拉玛依的歌

《吕远歌为克拉玛依而作关于克拉玛依的歌》摘要:通过工人们的讲述,“再加上又看到当时前苏联拍的一个片子,好像叫《阿拉木图到兰州》,其中有一些克拉玛依的镜头”,就根据这些素材,凭着模糊的想象,吕远完成了《克拉玛依之歌》,“文革”结束后,那些“沉冤之作”也再次唱响中华大地,而作为“大大毒草”的《克拉玛依之歌》,是最后解放的,二黑结婚》,一直演了四十多年,她的戏差不多男主角都是他2008年9月28日,克拉玛依市建市50周年之际,音乐家吕远将弥足珍贵的《克拉玛依之歌》手稿捐赠给克拉玛依市档案馆。
一位作曲家、一段悠扬深沉的旋律,陪伴了新中国的石油之城走过荒芜贫瘠,见证了她日渐丰腴富饶。
激情谱就《克拉玛依之歌》1956年,克拉玛依找到石油了。
在此之前,除李四光根据中国地质构造坚持认为有油外,几乎所有地质工作者都持悲观态度。
而克拉玛依的出油,无疑带给全中国人民一份尽快建成富强国家的自信心。
这种自豪感,也点燃了吕远心中的激情。
1956年,吕远就开始着手写克拉玛依――神秘的克拉玛依。
但是最终没能写下去,因为没有素材。
恰在这时,全国“反右”开始了,喜欢提意见的他被人认为是“向党进攻”,最后被发配到筹建中的兰州炼油厂工地接受锻炼。
有诗云“西出阳关无故人”,彼时炼油厂工地上一片荒芜,吕远却没觉得苦,每天和工人们在一起,反而感觉一种纯粹自然,心情很舒畅。
更让他兴奋的是,这里就是给克拉玛依炼油。
吕远在那里听到一些克拉玛依的情况。
1957年始,吕远开始酝酿创作《克拉玛依之歌》。
那时,他白天在工地上千活,晚上就悄悄骑自行车去村里一户人家家中搞创作,在这里,他创作完成了《克拉玛依之歌》。
作品完成的时候他都还没有去过克拉玛依,因为根本“没有条件”。
通过工人们的讲述,“再加上又看到当时前苏联拍的一个片子,好像叫《阿拉木图到兰州》,其中有一些克拉玛依的镜头”,就根据这些素材,凭着模糊的想象,吕远完成了《克拉玛依之歌》。
这是新中国第一首歌唱中国石油的歌曲。
克拉玛依历史文化

克拉玛依历史文化克拉玛依基本概况1、克拉玛依系维吾尔语“黑色的油”的音译,得名于市区附近的一座天然沥青丘——黑油山。
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第一口油井喷油,当时取名为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设起来的第一座石油工业城市。
2、克拉玛依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加依尔山南麓,地处东经80°44′~86°1′,北纬44°7′~46°8′之间. 东北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邻;东南与沙湾县相接;西部与托里县和乌苏县毗连; 南边奎屯市把独山子区隔开,使这个区成为克拉玛依市的一块飞地.市区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312千米,直线距离280千米;距北京公路里程4086千米,直线距离2600千米.市域东南最宽距离110.3千米, 南北最长距离240.3千米,呈斜条状,总面积9500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于250~500米之间。
市区面积16平方千米.独山子距市区150千米。
3、石油工业是克拉玛依的支柱产业。
石油以外的其他工业发展也比较快,主要产品有劳保服、皮鞋、家具、红砖、电子制品以及油漆、塑料、防冻液等化工产品。
4、克拉玛依市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主要畜牧及养殖业有牛、羊、马、猪、鸡、鸭、鱼等。
6、克拉玛依市民族众多,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占23.5%。
5、景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魔鬼城乌尔禾风城黑油山九龙潭艾里克湖泥火山克拉玛依河白杨河大峡谷西部戈壁公园瀚海柳浪景区6、行政区划:克拉玛依市辖4个市辖区。
克拉玛依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7、旅游景点:克拉玛依有40多处旅游景区景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魔鬼城,它和喀纳斯、天山天池并列为环北疆准噶尔盆地三大核心景区。
此外还有白杨河大峡谷、独山子泥火山等自然风景,黑油山、一号井、展览馆、地质陈列馆、百里油区等石油工业景观。
最佳旅游时间 7-9月。
8、历史文化:克拉玛依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克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
扩建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克政办发[2011]4号
【发布部门】克拉玛依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1.07
【实施日期】2011.01.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克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的通
知
(克政办发〔2011〕4号)
各区人民政府,石油、石化企业,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
为加强克拉玛依石化公司1000万吨/年炼油扩建项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管理,保
证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切实做好项目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和开发,经研究决定,成立
克石化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陈新发 市委副书记、市长、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