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句翻译与文化语境之分析

合集下载

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语境与翻译关于语境和翻译的关系已经有过很多的论述,本文试图从翻译与文化关系的客观性,说明跨文化交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进一步证明文化语境对有效翻译作用的重要性。

关键:翻译文化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语境1、文化语境与翻译的联系是客观的1)何为翻译一位美国现代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给翻译下的定义是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本上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且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首先是语义上,然后是文体上。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另一位我国的翻译理论家许钧,在他的《翻译论》一书中总结出“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此他将翻译的本质特征归纳为翻译的社会性、翻译的文化性、翻译的符号转换性、翻译的创造性和翻译的历史性。

2)翻译与文化不论人们怎么定义翻译,有多少个不同的版本,都不能否认翻译是人类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翻译不仅使得人类各种语言与文化之间沟通成为可能,而且还帮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文明的更高阶段发展。

由此可见,翻译与文化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翻译并非只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更主要的是一项社会文化活动。

奈达就曾对翻译与文化关系作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论述:“在所谓的笔译和口译中,源语与目的语都必须或明或暗地加以比较,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任何层次上的言语表征意义都依赖于这个语言社会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事实上是任何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最为复杂的一套习惯。

语言反映文化,为进入一种文化提供通道,并在许多方面构成一种文化的模式。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和翻译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和翻译

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和翻译1.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P9指称意义(Denotation): cognitive meaning, refers to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erm and the object, idea, or action it designates.蕴涵意义(Connotation): affective meaning, refers to the emotive and associational aspects of a term.陆国强定义为:指称意义:strict and literal meaning蕴涵意义:implied and suggested meaning2. 汉英文化差异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Culture:1.refined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art, literature, etc.2.state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a society3.particular form of intellectual expression, e.g. in art and literature4.customs, arts, social institutions, etc. of a particular group or people5.development through training, exercise, treatment6.growing of plants or rearing of certain types of animals7.(biology) group of bacteria grown for medical or scientific study.Nida(1969)认为,人类社会存在文化的共核,世界各国文化的共性大于个性。

英语语言中的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英语语言中的语词翻译与文化语境
3~),女,学士,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 16--
《 宁夏机械》 2009 年第 1 期
综述与专论
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因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 影响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各有不同。特 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 3.2 社会历史差异与语词翻译
综上所述,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 译。因此,在语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 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 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如原译文语言 与文化因素与译文基本一致时,可采用对等直译法、 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等;如果原文语言的文化因 素与译文不对等时,可采取求同存异法、意义对等法、 添加注释法等,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 种语言并非容易的事,而将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语词翻 译成同样体现文化特色的语词就更是难上加难,有时 难免出现引起读者误解和曲解的翻译。这就要求译者 应特别谨慎,仔细分析隐含在语词背后的容易引起语 义冲突的文化因素,根据具体语篇,在不违背原文语 言的表达基础上再现原文语词的文化意蕴,达到忠实 原文的目的,真正实现两种文化的沟通与移植。
美国学者 D.A.Swinnty 的实验表明,语境是影 响词汇提取的主要因素,忽略了语词词义提取时意义 与语境的结合,不能达到对句子的充分理解,就不能 对语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正确翻译。
语言界研究语境最早始于伦敦功能学派创始人 马林诺夫斯基对语境的定义,他认为语境可分为情景 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是指语言行为发出时周围 情况,事情的性质,参与者的关系、地点、方式等。文化
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 社团,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 事情、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由于不同民族所 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 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 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 认知概念,因而产生了包含不同文化意义的语词。随 着语言的发展,社会文化因素不断渗透到语词选择和 定型的各个环节,语词的特定音义是一个民族各文化 因素的折射和呈现,能够细致、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 的特性。因此,语词的翻译依赖着它本身所存在的语 言文化环境,文化语境包含的诸多因素,如地理环境、 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 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直接影响着语词的翻译。 3 文化语境与语词翻译

文化语境与翻译分析解析

文化语境与翻译分析解析

二、思维差异与翻译启示
汉语“流水型”句子结构取决于句中动词的安排,动词高 频率使用是汉语组词造句的特色;而动词的使用又取决于 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由此决定了句子的语序结构。 e.g.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地看见一条 丁字桥,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 的铺檐子,蹩进去,靠门立住了。 译:Absorbed in his walking, Old Shuan was startled when he saw the cross road lying distantly ahead of him. He walked back a few steps to stand under the eaves of a shop in front of its closed door.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3.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 为主体。 反映在语言上:描述事物和阐述事理过程 中,尤其是涉及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用 表示人或生物的词(animate)作主语,而 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作主 语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e.g. The verbs in hypothetical conditional clauses are back-shifted, the past tense form being used for present and future time reference and the past perfective form for past time reference. 译1:假设条件分句中的动词是后移的,过去时形式用来 指现在和将来时间,过去完成体形式用来指过去时间。 译2:假设条件分句中的动词是前移的,过去时形式用来 指现在和将来时间,过去完成体形式用来指过去时间。 e.g. 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 译:可是我们已经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

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以英汉翻译为例

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以英汉翻译为例

77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以英汉翻译为例作者简介:宁元梅,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以英汉翻译为例宁元梅(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摘要:随着人们对语言社会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不断扩大。

文化语境从词汇选择、句型选择和表达方式等方面都会对语言翻译产生影响。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对文化语境进行分析,根据文化语境找到最良好的翻译方式,从而准确体现源语言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语境 文化语境 语言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077-02一、语境与翻译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 最开始提出了“语境”的概念,他在和土著人一起生活并学习他们的语言的时候发现,只有结合使用语言时所处的环境才能正确理解土著人说话的意思。

他提出:“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语言。

”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诸多学者对语境进行了研究,随后弗斯(Firth)将语境纳入语言学观点,语境正式进入了语言学研究的领域。

随着交流的深入,翻译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翻译结果不仅包含原文语境,还包含了译者所处的文化语境。

另外,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不仅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要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表达特点和习惯。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体现、传播着文化。

不同的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每一个语言社团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征,他们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都会受到自身的文化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语言翻译过程中,文化也得以传播。

翻译不能脱离语言的文化语境,只能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交流。

翻译过程不仅是在转换不同的语言,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翻译中,只有充分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并且明白句子产生时的文化背景,才能够清楚准确地将原语转化为译语。

文化语境与翻译分析解析

文化语境与翻译分析解析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3.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 为主体。 反映在语言上:描述事物和阐述事理过程 中,尤其是涉及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用 表示人或生物的词(animate)作主语,而 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作主 语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e.g. Wisdom prepares for the worst; 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 译: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e.g. In line with the latest trends in fashion, a few dress designers have been sacrificing elegance to audacity. 译:有些时装设计师为了赶时髦,舍弃了优雅别 致的式样,而一味追求坦胸露体的奇装异服。
二、思维差异与翻译启示
e.g. Another issue that might be resolved during Mr. Deng’s visit to Washington involved a U.S. claim of 196 million dollars for assets seized by the communists after they took power in 1949 and a Chinese counter-claim for 80 million dollars frozen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Korean War. 译:邓先生这次访问华盛顿期间可能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 涉及到美国提出索赔和中国提出反索赔的问题:美国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在1949年夺取政权后所没收的价值一亿九千 六百万美元的财产;中国反过来也要求美国偿还朝鲜战争 以后冻结在美国的八千万美元的存款。

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

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

老少边穷地区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frontier areas, poverty-stricken areas and areas inhabited by national minorities
总结:
汉语与英语各属两个不同的语系,产生并使 用于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及价值标准的土 壤上,其价值观、习俗、宗教信仰、传统、 文学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翻译时, 要慎重考虑到文化语境,既不能完全按译语 的思维及语言特征死译,又不能完全不考虑 源语言的文化语境而望文生义。
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语境是指源 语和译入语所依附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著名翻译理 论家尤金〃奈达曾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 悉的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 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在翻译中,能否准确地认知语言语境,取决于我们的 文化语境认知能力,取决于我们对不同文化知识和行 为习惯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适应性。
在《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一书中,包惠南认为译文一未能体现原文中的文化内涵,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胖”代表有福气,而直白地告诉对方,他长胖了,在西 方文化中是不礼貌的。因此包惠南在修改的译文二中,使“胖”一词的指称意义和 蕴含意义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西方读者既读懂了原意,又对中国文化多了一分认 识和了解。
译文一:Master kung said of the head of the Chi family when he had eight teams of dancers performing in his courtyard. If this man can be endured, who cannot be endured. Arthur Waley

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

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

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引言: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译者除了要对语言语境进行分析之外,还必须密切留意非语言环境的因素。

•定义:非语言环境,即文化环境,指的是那些对语义有着制约的、语言之外的因素,包括使用语言的具体背景(话题、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语使用者的主观因素(心理、情感、性格、意图)以及宏观的社会背景(时代、阶级、民族、政治、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

•重要性:语言和文化互为依存。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它更是文化的转换。

由此可见,翻译语言从某种意义上也是翻译文化。

文的翻译: 物质文化的翻译、制度文化的翻译、习俗文化的翻译、宗教文化的翻译餐饮文化:菜名的命名及翻译I.以刀法和原料为主II.以烹饪法和原料为主III.以刀法和烹饪法结合IV.以主料、配料和味道V.带有寓意或根据典故、人名等“刀法+主料+介词+配料”辣子鸡丁diced chicken with hot peeper“烹饪+主料+介词+配料”红烧牛肉braised beef with brown sause“烹饪法+主料+形状+配料”干煸牛肉丝stir-fried beef shreds“主料+介词+配料”黄酒脆皮虾仁crisp shrimp with rice wine sauce“形、音、意”红烧狮子头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文化翻译的翻译方法:刘宓庆(2008:371)认为文化翻译主要有5种翻译方法:移植法借用法释义法注释法淡化发•移植法包括音译法和直译法。

﹡音译法:就是将一种语言里的词语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言表达出来,是解决冲突式语义转换矛盾的重要办法。

音译法主要是针对单子和单词的翻译。

如:“阴阳”在英语中并无对应的词汇,所以音译为yinyang. “风水”音译为fengshui.﹡直译法:通过复制汉语表达方式的形式运用到英语中,这些表达可以为全人类共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词句翻译与文化语境之分析
一、文化语境的提出
文化语境这一概念是由英国人类学家maliovowskil于1923年提出,指的是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

它包括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两个方面,即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生活模式与一个社会对语言交际作出的规定。

文化语境包括政治、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要素。

文化语境与作者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有关,受着他周围的事物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阐释文化语境的涵义,美国语言学家kramsch将其进一步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他认为文化语境受到经济、社会、组织、家庭、习俗、季节、时间和空间的多重影响。

文化语境在不同的民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也会随着文化的不同而相应变化。

中西方在语言与文化上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找到中西方文化共性,能更好的结合汉语的文化语境,翻译出符合本意的词句。

二、翻译英语词句的原则和方法
1.翻译原则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信息准确、通顺地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方法,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翻译的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等。

比如本文涉及到的英语词句翻译就是把相对陌生的英文转变成我们相对熟悉的汉语
的过程。

翻译包含两层意思:交谈语言的转换,比如说口语翻译;陈述语言的转换,如将某著作翻译出来。

翻是即时的,逐句的转换,
也是语言或信息轮流的、交替的转换。

而译则是只说不问,听者也不用回答,是一种单向的陈述,它只为说者作语言转换。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转换的行为,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翻译的基本原则是“信、达、雅”。

(1)“信”即译文的意义不违背原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不要随意增减意思;
(2)“达”即译文要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且通顺明白;
(3)“雅”即译文选词用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优雅。

2.翻译方法
翻译首先涉及到词汇,包括词义与词类。

因此就要注意词义的选择,要正确搭配词义。

即根据上下文和词语搭配选择词义;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

翻译词汇的方法是:(1)对于词义的转换,可根据汉语的习惯引申而译;(2)对于词类的转换,则是在英语原文将原有的动词转换成名词的基础上将它们转换成动词;(3)对于词语的补充,有时英语原文已有某种含义,但并未用词语直接表达,译文就要将其补充进去,如数词与名词之间无量词,就要在译成汉语时酌情增加。

翻译句子的方法是:(1)注意分析句子的结构,具体来讲是句子的语序、句子的组合、句子的转换。

(2)灵活运用顺译与倒译,即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否则就倒译;(3)进行句子成分的转换与语态的转换,注意词语的省略用法。

(4)按照原句结构翻译长句子,如并列句和复合句。

(5)英语句子的翻译方法还有前置法、归纳法、分句法、合句法。

三、根据汉语的文化语境翻译英语词句
1.翻译要考虑汉语的文化背景
汉语作为汉族文化的代码,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在汉语的形成与发展中有四个文化因素起到过重要影响:汉文化的起源;汉字的统一;佛教文化的融入;社会分合与人口迁徙。

文化背景是长期的文化积淀,是一种稳定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心理结构及这这三者的总和。

文化背景有其时代性和地域性。

唐诗就属于时代性的文化,地方的习俗就属于地域性的文化。

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时,除了要做到准确、顺通外,还要注意与汉语的文化背景相融合,即做到所翻译的词句符合汉语特征;符合汉语特定的语言环境,让受译者看起来没有隔膜,仿佛觉得这就是直接用汉语写出来的一般。

例如chinese new year’s day,如果就英语原意直译过来就是中国的新年,但是这样的翻译就显得很生硬了,并且也不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实际上这句短语是为了表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春节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是中国所特有的,因此在英文中将为了将这层意思,直译为中国的新年,但是将它翻译成汉语时,就不能翻译成中国的新年了,而应翻译成春节,以顺应汉语的文化背景。

又如heroes of the marshes这句如果不结合汉语的文化背景,就会直接被翻译为沼泽(湿地)的英雄们。

但是要将其重新翻译成汉语,则就不是说成是沼泽(湿地)的英雄了,而是要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将其翻译成水浒传,以特指那部著名的小说以及108个好汉的故事。

这两个例子只是英语词句翻译要符合汉
语文化背景的一个缩影,当进行英语词句翻译时,切忌盲目直译,翻译得符合汉语文化背景,才是最得体的翻译。

2.翻译要注意抽象与具体的正确转换。

文化语境对翻译起着约束作用,在英语词句的翻译中,要根据汉语的文化语境来进行,文化语境就是符合某种时代或地域背景的语言环境。

古代语、现代语是属于它们各自所在的时代的,而方言则是属于它们所在的地域的。

有些时候,翻译除了要做到译得出、译得准外还要注意抽象与具体的正确转换。

抽象的词句被应用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而具体化,这样才能翻译得得体。

英语广泛使用抽象名词,相反汉语的措词倾向于具体化,通常以实际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或传递抽象的内容。

汉语缺乏抽象化的表现手段,这也就解释了在翻译成汉语时要将其具体化的原因。

比如to excep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它的汉语翻译为望子成龙,“龙”在英语用抽象的outstanding personage来代替,而非dragon,这表明英语是抽象表现的,而汉语则是具体化的。

四、总结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然而翻译不是在做数学题只要得出结果就行了,而是要考虑到诸多因素,特别是要结合汉语的文化背景,要符合汉语的文化语境,这样才能使得翻译出来的英语词句达到最能令人接受的效果。

不注意文化语境的英语词句翻译是生硬的甚至是可笑的乃至错误的。

所以当进行英语词句翻译前,一定要考虑汉语的文化语境对其的影响,而不要盲目地翻译出
其汉语意思。

一句话,英语词句的翻译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文化语境的转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