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

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
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

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17A5P3SZ269

课题类别一般规划

专业方向

课题负责人夏梅芳

单位名称常熟市实验中学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一七年制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问题的提出:

1、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业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要为人民更幸福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然而体察身边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应试教育依旧顽固地占据着主要位置,教育空间逼仄,以致教师教得没有乐趣,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所谓师生的幸福教育离我们总有一段难以逾越的距离。而学生社团的建立,可以为我们搭建一个充分活动的平台,让学生与教师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和教师的能力得到施展,让学生和教师的才华得到发挥,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都能在他们喜欢与擅长的领域里得到满足,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信每个人的心态一定是乐观向上的,能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幸福感。

2、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

为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新的课程改革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管理政策的提升;要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而“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因此我们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入到课程管理范畴,构建以课程为依托,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为特征,适合师生的需求,满足他们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使学生社团建设成为灵活的、动态的、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的活动范围更加广阔,心灵世界更加丰富,能力素养更加全面,学生和老师都能成为幸福的一份子。

3、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学校”,我们从建校伊始,就注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坚持以“人本”思想为指导,从1937年的国立第二中学溯源,虽历经江苏省常熟中学初高中分设,实验中学老校整合搬迁等诸多变化,却始终能面对现实,正确定位,开拓发展,争创一流。在办学过程中,针对我校师生的实际,从各自的兴趣与爱好出发,把拥有共同追求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组合在一起,成立了多元化的学生社团,扩大了彼此的交际范围,发展了个体的潜能。学校为其提供活动的天地,相关成员将活动具体落实,培养了师生双方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学生社团建设是深化学校特色建设,打造幸福校园的有效举措,使学校不断发展,再创辉煌。

研究的意义:

1、不仅从理论上研究关于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组织、实施问题及产生的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做出一系列的尝试,实现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亲身体验,圆融互通,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平等参与、合作交流中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构筑起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师生的活动范围更加广阔,心灵世界更加丰富,能力素养更加全面,使其都能成为幸福的一份子,以实现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美好愿景。

2、探索出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一般模式,以课程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为特点,建立以“领域、项目、团队”为序列的板块化结构系统,整合教师、学生、活动、环境这四个因素,开辟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有效途径。

3、开发出有关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系列化校本课程,呈现相关成果,体现学校特色,实现学生和教师的自我价值,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指数。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学生社团:由具有共同特质、兴趣、爱好的学生,通过自愿报名和社团招募等形式组建而成,集知识学习、社会实践、技能提升、自主发展为一体的成长共同体组织。它以课程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为特征,实现学生、教师、活动、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并突出学生是社团建构者、活动开发者的角色,在平等参与、合作交流中形成民主的氛围,构筑和谐的关系。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张扬个性,全面提升素养,满足发展需要。

2、幸福校园:指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能够带给广大师生员工一种物质上的满足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一种心理体验上的幸福感。在精神层面,表现为思想自由、管理民主、崇尚科学、人际和谐;在物质层面,表现为环境优美、条件优越、待遇理想、发展有利等等;在心理层面,广大师生员工对所在学校的现状和发展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饱满的自信心,对投身于学校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而简单地说,“幸福校园”就是指这样的校园,其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普遍较高,且这些指数呈逐步上升趋势,在这里,可以让教师幸福地教,体验教的幸福,让学生幸福地学,体验学的幸福。

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可以为师生搭建一个充分活动的平台,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施展,个性得到张扬,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都能在他们喜欢与擅长的领域里得到满足。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信每个人的心态一定是乐观向上的,能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幸福感,学生的幸福、教师的幸福和教育的幸福高度统一,携手共建幸

福的校园。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外,学生社团活动历来十分活跃,这与其开放、多元的教育传统息息相关。学校重视学生自主活动、自我管理,重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重视情境对学生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自主成立了各种规模不等的社团组织,具有完善的社团管理机制。这些社团组织既有学术性或政治、宗教等方面的,也有体育、文学艺术方面的。研究表明,学生在这些社团活动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了开拓创新的高贵品质,而且使自我人格的完善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当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许多学校,学生社团也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大家普遍认为社团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可引领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参与者的优势与潜能。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具备系统、扎实的文化功底,更需要拥有灵活、多样的实践能力,因此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许多专家学者和相关学校纷纷对学生社团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出了诸多可供借鉴的课题,如江苏省苏州中学的《高中学生社团与领袖素质的培养研究》、重庆市江津中学的《重点中学学生社团活动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上海市建平中学的《社团学生创新行动力培养研究》等。但细细比较,我们也不难发现当下的学生社团建设还是以高中学校为主,初中学校更多的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在开展活动,且鲜有人关注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实践研究。因此结合我校实际,依托所在区域的浓厚文化底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积极组织、推进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并以此为抓手,进行专题研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将真正实现属于师生共有的幸福校园建设推向深入。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假设和重点难点

研究目标:

1、传承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构建创新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发一批具有校本特色的社团活动内容,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开发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师生团队,共建初中幸福校园。

2、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形成学习的愉悦感,激发其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挖掘潜能,注重实践,学会合作与创新,满足个性需求,提升自身素质。

3、让教师在社团活动中找到职业的幸福感,改变其在以往教育活动中作为单一指导者的功能定位,实现团队一员的角色体验,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

研究内容:

1、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内涵及其特征研究

研究要点:学生社团与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内涵联系,以及初中幸福校园内

涵、特征研究。

2、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促进学生成长研究

研究要点:学生在社团中的定位,成员间的关系,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获得成长发展,体验幸福感的要点研究。

3、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活动形式研究

研究要点:资料研究,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等问卷调查,研究适合学生实际并能积极助推初中幸福校园建设的活动形式;实践研究,通过组织具体的社团活动,总结经验,形成适合学生成长发展,推进幸福校园建设的活动形式。

4、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主题活动设计策略研究。

研究要点: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活动的内容设计和实践操作,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主题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5、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路径选择研究

研究要点: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个案研究,具体社团发展推进初中幸福校园的意义及活动架构研究。

6、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社团评价策略研究

研究要点: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幸福,这是最终评价目标,研究能让学生、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的良好的社团评价策略。

研究假设:

本课题提出以上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主要是基于下面的研究假设:第一,当前课程管理范畴体系不完善,致使当前学生社团建设还不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亟待建立;第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不同,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对于社团建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使学生社团建设成为灵活的、动态的、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三,学校虽说以前也有综合实践活动,也有教师撰写相关的校本课程中的个案,但没有进行系统化,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可以系列化校本课程;第四,许多学生、老师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教学任务重压下,容易产生疲劳与厌倦,对学习与教学缺乏乐趣,通过开展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改善全体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使之能够带给广大师生员工一种物质上的满足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一种心理体验上的幸福感。

研究重、难点:

重点: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活动形式研究、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主题活动设计策略研究、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路径选择研究、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社团评价策略研究

难点: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主题活动设计策略研究、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社团评价策略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过程、理论基础与方法

研究思路与过程:

学生社团建设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能带领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参与者的优势与潜能。对学生来说中学阶段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个学生长大后可以改变很多,但很难改变自己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思考人生的方式,因此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锻炼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幸福品质,让其成为一个能创造未来、收获成功的人。同时对教师而言,也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个性特长,体验职业幸福感,消除职业倦怠感。为此我们将以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为突破口,成立专门的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活动规划小组,聘请顾问,负责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整体规划的设计,把“学生社团的整体架构与有效实施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学生社团建设这一抓手,纲举目张地推进学校的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全面发展,共建幸福校园,实现幸福教育。在具体操作中,引进“活动合同”管理机制,通过成员共同讨论,形成活动合同,每个社团都要建立一个切实的计划,使成员明确自己参与的各种活动、活动目标、要领及评价方式。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形成理论,再完善各项机制,指导实践活动,让成员的活动范围更加广阔,心灵世界更加丰富,能力素养更加全面,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成长发展的幸福。通过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彰显学校优秀,打响特色品牌,我们学校的社团建设将分三个阶段:创建——繁荣——打造特色,目前我校正处于已创建进入繁荣阶段。

理论基础:

1、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华德·加德纳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都具有智能的特殊性,都有要求自我发展的愿望,每个个体都有发展潜能的优势。通过师生社团的创建和活动,可以使师生双方在擅长的领域里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得成功,感受幸福。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建构学习是以个体为参照中心的自身思维构造过程,是主动探究成长的过程。个体对知识的掌握不一定是通过传授得到,最理想的获取途径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自己的探究,在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

3、全面发展的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兴趣和特长,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成功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

的理论基础。

4、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罗杰斯所倡导的“人的潜能充分发挥”“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认知、情意和学习者个性协同发展的过程。学习主体对学习的方向和目标的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自我选择,才会获得最好的效果。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立足于我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以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为研究的切入点,在全校开展实践研究。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研究者,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2.文献资料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动态把握该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相关理论和重要观点,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性,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性。查阅国内外社团建设相关理论著作和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对学生社团的建构与创新的理解。

3.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问卷、访谈等调查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事实依据。

4.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我校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系统成果,及时把握课题研究各个部分及子课题的实施状况,对各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提炼和总结,形成可操作性成果并及时推广。

5.个案研究法:以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研究的某个核心内涵或某个子课题为个案,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比较,从中揭示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内涵。

六、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当前我国的学生社团建设还是以高中学校为主,初中学校更多的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在开展活动,社团开展得较少,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窄小,我校有浓厚文化底蕴与雄厚的师资力量,完成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积极组织、推进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并以此为抓手,进行专题研究。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可以丰富初中学生社团共建幸福校园的理论,对初中学生扩大求知领域、完善知识结构、丰富内心世界、培养兴趣爱好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把学生社团活动提升为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是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教育模式。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创造功能、传承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将我校建设成为幸福的有特色的学校。

可能的创新之处:

①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体验幸福的实践活动。学生和教师在社团活动中拥有平等的成员身份,他们在共同兴趣、爱好的驱动下,通过自愿报名和社团招募等形式组建而成相关的成长共同体组织,集知识学习、社会实践、技能提升、自主发展于一体。在实践活动中,主导者不一定就是教师,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单一指导者的功能定位,让师生双方的主体地位都能得到充分展现。社团组织可采取俱乐部的形式,有较大的自由度,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申报拿手项目,根据社团的受欢迎度和师生取得的成绩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享受通过亲身实践并获得成就所带来的幸福和尊重,真正实现师生间圆融互通,使各自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并构筑起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凝心聚力,从而助推幸福校园建设。

②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整体构建形成板块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学生社团本质上也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而“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它的组织设置、活动内容、开展方式均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体现社会化方向,落实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为主体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并根据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全面发展需要,划分社团领域,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合作与交流等;形成活动项目,主要有文学欣赏与写作、历史钩沉、地理发现、趣味数学、理化实验、生物世界、航模制作、球类运动、棋类天地、艺术体操、音乐之声、舞蹈入门、书法与绘画、摄影技巧、国际交流、修学旅行等;组建活动团队,例如文学社、航模俱乐部、篮球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社、摄影俱乐部、爱心社等。这样就能构成序列,分出板块,对学生社团共建幸福校园进行校本化建设,确立校本课程的体系。

③学生社团的课程化支撑学生社团共建幸福校园活动有效开展。结合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在社团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中,我们可以不断整合资源,拓宽空间,实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开放,实现教育活动、教育途径的自主选择,如凡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财富都可以选择作为社团活动内容,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凡有利于建构知识的活动方式、学习手段都可以选择为我所用,无论是接受式的,还是探究式的,无论是文本的,还是物化的;承认个体智能是多元的,因而评价的标准也是多元的,否弃划一、僵化的评价标准,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倡导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统一,否弃“选拔为本”的评价体系,力主“发展为本”,让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充分感受获得发展的幸福,从而实现学生社团共建幸福校园活动的有效性,真正落实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目标。

七、研究进度与预期成果

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2018年3月-2018年6月):检索、学习依托师生社团打造幸福校园研究有关文献和研究资料;成立总课题组,拟定研究思路,制订研究方案;论证、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实施阶段(2018年6月-2021年9月):2018年6月-2018年9月举行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成立各子课题组,制定具体的子课题研究方案,开始前期调查研究; 2018年9月-2020年9月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建立总课题研究的理论核心组,深化、细化各子课题的研究;进行阶段性的检查和总结,调整、改进下阶段的研究工作;完成总课题、子课题方案的汇编工作;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研究体系。2020年9月-2021年9月整理资料、分析数据,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上级课题管理部门的中期评估验收;根据专家和管理部门意见,调整方案,进行后期研究。2021年9月-2021年12月及时总结经验,积累实践案例研究资料;汇集研究资料,子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进一步强化各研究部分的整合。

3、鉴定阶段(2021年12月-2022年3月)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提炼,撰写总课题的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论文结集,论著出版。课题研究终期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实践研究》相关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个案、科研论文等;召开鉴定会,接受课题鉴定组的终期评估鉴定。

预期研究成果:

八、研究基础、参考文献与保障条件

研究基础:

作为“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和谐校园”,我们从建校伊始,就注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坚持以“人本”思想为指导,从1937年的国立第二中学溯源,虽历经江苏省常熟中学初高中分设,实验中学老校整合搬迁等诸多变化,却始终能面对现实,正确定位,开拓发展,争创一流。在办学过程中,针对我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从各自的兴趣与爱好出发,把拥有共同追求的学生和教师组合在一起,成立了多元化的学生社团,扩大了彼此的交际范围,发展了个体的潜能。学校为其提供活动的天地,相关成员将活动具体落实,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我校坚持把教学科研与师生的幸福成长共建幸福校园有机结合起来,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近几年来,开展并顺利结题了国家级课题《区域学校课程文化的建构与创新研究先行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研究、苏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少年学生成长中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培养的研究》、苏州市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华文化经典学习对青少年全面素质的影响》、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的运用与整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与考试》子课题、江苏省教育学会《人本思想在现代化教育软环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江苏省电教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江苏省实验课题《信息技术在传统实验教学中的补充与应用策略》等,均得到苏州市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至2017年9月学校有中学高级教师112人,中学一级教师119名,中高级教师占在编教师总人数的82%;有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常熟市学术带头人、常熟市学科带头人、常熟市德育带头人、常熟市教学能手和常熟市德育能手等骨干教师130多人。我校教师每年在教学基本功、评优课、多媒体课件、论文评比等各项比赛中,获各级各类奖达100多人次。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他们都有极强的教科研能力,每年都有近二百篇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课题组成员都在各条线上的骨干与负责人。夏梅芳校长作为课题的主要负责人,是苏

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每年有文章发表于核心刊物,主持过全国及江苏省的多个课题研究,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课题研究经验,必将在课题研究中大有作为,也会对我们全体课题组人员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班级社团建设的策略实践研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年07期莫春郁

保障条件:

1.良好环境: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指向和研究内容,鼓励师生积极参与。

2.工作网络:建立总课题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经常性地对子课题开展指导工作。

3.材料收集:每个学科指定专人进行材料收集与整理。

4.经费保障:学校对于社团活动所需要的费用全力保障。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汇报(精选多篇)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汇报(精选多篇) 第一篇: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汇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学校在加强教科研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需要引进外面的一些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教科研成果,也需要将本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予以推广应用,来营造学校教科研氛围,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科研兴校”的品位。现将我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介绍如下:一.从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1.召开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每学期开一次。研讨会的举行,采取分组学习方式(如分文理科组),在研讨会上,先让获得课题或论文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着重介绍自己的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绍时不照论文原稿读,而辅之以讲解,并有时间限制,然后围绕着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体会,分组展开研讨,着重谈自己对教科研成果的体会,说说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鉴,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议。研讨时有记录人做好研讨情况汇总,并由代表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作汇报。这种做法能提高教师的参与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学校得以有效推广应用。2.借助校本培训的有效方式推广成果。(1)校级教研制度化,校际教研经常化。学校专门制订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计划,提倡教师

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继续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要求:每个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方法: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3)实施“蓝青工程”,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三年成型,六年成才,九年成名”的奋斗目标,每个学年都为教龄未满三年的新教师举行隆重的新老教师结对仪式。平时通过听课、学习、交流、指导,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提高。期末,学校组织首席教师从课堂教学、听课、汇报课、教学成绩、获奖及特色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核。3.每年召开一次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我校把召开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年召开一次,由教科室直接负责。对于在推广会上交流、推广的课题成果和获奖发表的论文,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认真筛选。做到先布置,认真准备,印好交流材料,人手一册。同时,学校还举行课题成果汇报课。就是让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师上成果实践课(指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成果),一般把上课放在开会之前进行,那些能充分体现教师教科研成效,又能结合课堂教学得以展示的课题实践课,是教科研成果推广最有效的见证。4.创办校

如何选择教科研课题题目

如何选择教科研课题题目 当前,我们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总觉得得难以找到研究的问题,即使找到了却不适合于研究。主要表现为: 问题宽泛。 即研究的主题太大,无从下手。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研究对象范围太大,研究难以把握,如“中国主体性教育研究”、“山东省素质教育研究”等都超出教师研究条件和能力,研究自然无法开展。有的是因为问题本身的范围界定不清楚,让人难以明白研究的重点和边界,如“新课程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课程”和”创新能力”都是很宽泛的概念,研究者难以把握研究内容和研究的切入点。 二、问题狭窄。 即问题太小,范围太窄,意义不大。有时由于经验不足和视野限制,所选择的问题只是反映某个现象或在教育教学中想实现的某个简单期望,它虽然是事实,但可以直接解决,也可以作经验感想之谈,但不应作为教育科研课题,如“数学新课堂如何让学生勇敢地站起来”、“微笑在教学中的应用”就属于此类。问题狭窄还表现为,有时问题是一种个别的具体问题,如“怎样解决班级两个女同学的不团结问题”,它不具有普遍性,也不应作为科研课题。 三、问题模糊。 即问题的主攻目标不明确,问题研究具体要解决什么以及如何解决不清晰。问题模糊现象在教师研究中比较常见,表现为: (1)问题中的变量单一。课题研究旨在探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模糊的问题,只显示一个变量,使人不知道该怎样来解决问题,如“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或是“培养和发展初中生语文素养”,都只有一个变量,到底从哪些方面来形成“良好习惯”,来培养“语文素养”,让人难以确定。 (2)问题中的变量过多。变量过多也会造成研究重点不突出,使教师产生模糊认识,无法开展研究,如“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培养”,它们既是问题宽泛,也是变量过多,“课程改革”、“学生发展”、“数学教学”、“学生个性”等都包含着很多变量。问题中包含过多的变量,会造成研究目标离散,难以形成有效的研究成果。 (3)问题陈述含糊。好的研究可以用发问的形式,明确无误地陈述出来。而模糊的问题则无法清晰陈述,也就是说,当我们对问题进行假设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无从说起,如“素质教育中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批改和减负”、“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历史最好”,研究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都难以知晓。 四、问题平淡。 即问题老套,价值不高,若自己再去研究,应该寻找新的研究角度。 故课题选题时可参考以下技巧。 1、课题宜小不宜大。尽量选择小课题,课题越小,目标越集中,就越容易把问题讲清楚,要以小见大,做深做透。 2、课题宜实不宜虚。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的问题,切忌抽象空泛的问题。如“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就是一个过于抽象空泛的问题。 3、课题宜重不宜轻。所谓“重”,就是指与教学实践的密切程度、意义的大小以及所选课题是否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是必须重视的问题,而不是可有可无或与教学关系不大的问题。 4、课题宜准不宜偏。选题的方向要明确,角度要准确,内容要确切,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所选问题不能偏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5、立意宜深不宜浅。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和变化莫测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课题并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提炼,逐层深入挖掘问题,认识不能肤浅。

教育研究课题指南、申报书及汇总表

附件1: 2015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一、基础教育教学类 (一)重点课题 1.中小学公民核心素质教育实践研究 2.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3.基于新技术新媒体的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4.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小学英语“3A课堂”教学范式与特色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5.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及效率评价模式研究 6.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小学英语听说读写及效率评价模式研究 7.中小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8.中学(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研究与实践 9.中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方式考试研究与实践 1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小学英才教育模式研究 (二)一般课题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2.山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现状研究 3.城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教学现状研究 精选范本

4.“特长生”的发现与培养研究 5.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研究 6.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 7.家校共育幼儿的途径与功能研究 8.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研究 9.特色学校建设研究 10.特殊学校课程建设研究 11.地方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 12.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 13.中小学不同版本学科教材比较研究 14.中小学公民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15.中小学公民审美素质教育研究 16.中小学公民法治素质教育研究 17.中小学公民国际理解教育研究 18.中小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19.中小学品格教育研究 20.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21.中小学写字、书法教学研究与实践 22.中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与实践 23.中学(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24.中学(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与实践 25.中学(初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与实践 精选范本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参考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参考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教育科研课题方案设计,是指研究人员为完成研究任务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工作。它包括课题研究所必须的人、财、物、信息等,必须按研究的内容、要求和客观实际的可能性构成为一个包含时间序列、人员活动序列、信息传递序列等方面综合相关的合理系统。 课题方案不是研究的终结,而仅是开始的谋划,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故一切方案都只能是逐步完善的,要随着研究的进展而更改,包括预期之外的新发现、新设想,我们应当允许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发展的需要对原有方案进行调整。我们既要反对无计划的盲目行为,也要反对消极地僵化地按计划方案一走到底。 二、课题研究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必须考虑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一般要求可归 纳为六个方面:(1)课题依据与意义;(2)研究目标与范畴;(3)研究任务(实验内容)(4)研究方法与步骤;(5)课题成果形式与构成;(6)课题研究保证措施。现简要分述如下: (一)课题依据与意义 课题依据包括课题形成的理论或实践上的依据。这常体现在:研究方案的“问题提出”部分中对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具体情况分析。研究者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真正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这是制定课题方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课题的实践依据,其核心问题是认真思考和分析所选定的研究课题是否反映了现实教育实践、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对

现在、将来的指导意义的问题。倘对实践的反映越深刻,越迅速,课题的实践依据越充分,其指导意义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二)课题目标与范畴 1、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目标是研究者根据课题依据所收集到的有限资料和事实,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要探索、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性思考后,所提出的一个研究目标。 2、课题研究范畴。课题研究范畴是指研究类型、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方面的界定。当课题目标确定之后,相应地就要投入到某种范畴中去研究,要充分注意研究类型、对象、范围的界定;否则在研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目标的变更或方向的转移,也容易产生研究范围的扩大或缩小。这样,才能使研究抓住主要矛盾,各得其所,不致雷同或偏离研究主题。 (三)研究任务(实验内容) 在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范畴的基础上,确立在研究范畴内,围绕研究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通常包括理论的探究、教师、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型教学模式的确立等内容。要找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并预测出将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便于在实验过程中有的放矢。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的方法。 近些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较多采用行动研究法。其研究的步骤主要包括:(1)发现问题(观察、思考、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鉴定问题(选定研究主题);(3)文献探讨(深入探讨有关文献); (4)拟订计划(克服研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5)设立假设(将要采取的行动和对行动结果的预测);(6)收集资料(常用观察法、问卷法;调查

科研成果介绍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农村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的研究” 关于农村高中生学习动力方面研究的经验总结 巴彦县第三高中刘晓峰 在我从教的几年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不断的思考学生学习的动力究竟来自于什么?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学校将此问题提到一个教育科研的高度上,2006年我参与了省级重点课题《农村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的研究》使我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及意义,也促成我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主要负责学习动力方面的究。下面是我对学生学习动力方面问题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看法。 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8份,有效问卷394份,涉及三个学年,调查数据分析如下:对于学习目的这一问题有54%学生认为是提高自身素质,41%学生认为是上大学;70%的学生学习热情中等,而热情较高者只占14%;56%的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学习,而42%的学生极少主动学习;78%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的打算是上大学;80%的学生能制定学习计划;52%的学生认为不想上大学是因为考不上大学,而38%的学生认为家庭负担无法实现大学梦;83%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压力来自家庭。 根据以上调查统计,课题组认为目前农村高中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家庭的外部动力,而由学生个体的兴趣、好奇心、自尊心、求知欲望等所引起的内部动力则是目前高中生学习的次要动力,而由学生的人生价

值观、世界观、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所引起的第三动力即任务动力只体现极少数学生身上,因此课题组认为在学习动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习比较被动,因此我们下一步通过家长会、讨论、辩论、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学习动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 措施一:家校沟通共同研究对策,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展示了学生的调查问卷说明了83%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压力来自家庭。会上我们达成了共识,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家长应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树立远大的理想;(三)表达方式不能太粗暴专制,应多一些理解多进行思想交流。 措施二:在讨论、辩论、班会等形式中我们师生得出这样几点结论:(一)认识学习的意义它是最持久的学习动力来源; (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根本保证; 措施三:老师为提高学习兴趣且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随着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多媒体电脑,更是以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采的演示效果,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热情。利用信息知识丰富的表现力及其极大的共享性特点,寻找一些计算机教育相关的素材(如声音、图象、动画等)给学生观看,既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又能过程吸引学生。如在教学中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把一些微观反应,化学放应机里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观看,旨在能激发学

教育科研培训:课题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设计汇编

教育科研培训:课题选题及研究方案的设计 金慧蓉2009-9 一、选题 (一)选题的意义 所谓选题,即挑选确定教育科研的课题。选题好,相当于课题成功的一半。 教育科研的课题,就是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内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的题目,并且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内容和任务。 课题即问题。有些问题可以成为课题,但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问题不一定就是课题,尤其是一些政策性的问题很难成为教师所研究的课题。但如文献性的、纯理论的、纯学术性的课题研究,离我们的实际很远,我们一般不予提倡。作为教师,主要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以及与之密切有关的问题,教、较微观的层面。太大、太宏观,我们没有那种承受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一般有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类型。作为基层学校的教师所选择的课题,应基本属于应用性的(将理论同教育实践联系起来,开辟应用的途径,或将实践经验上升对教育一般规律的认识等)。 (二)选题三要素 选题,大致可以从需要性、新颖性、可行性等方面去考虑。 所谓需要性,是指研究课题应根据教育实践的需要来选择,要求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现实意义,或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学术价值。 所谓新颖性,是指属于新的问题、目前尚未有人研究过的问题、问题的新的角度,或者新的学校乃至新的区域作验证性的研究。 所谓可行性,是指选择的课题应有研究的可能性。包括研究者自身的能力水平、智力性向、兴趣爱好,以及设施经费及环境条件等是否具备。如选择的课题是力所能及的,体会最深的小课题,涉及范围小、任务单纯,目标集中,容易出成果。有的课题开口小,但研究有深度,往往会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的价值并不比有些大课题低。 (三)关于课题的来源, 应该是十分广泛的,我这里列举几个方面: 1、从教育教学中碰到了问题或遇到困难,在反思中确立课题(这种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又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任务的,才能成为研究课题)。 如某幼儿园老师,根据幼儿在家里很会说而幼儿园上课时不说不会说的问题,反思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 学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杨XX 申请部门:XX学院 联系电话:13507XX E-mail: [email protected] 填表日期:XX-10-23 二、项目立项依据 1、项目的研究意义 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阶段进入注重质量、发展内 涵阶段,如何以多种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并应用现 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 决的问题。首先肯定的说,尽管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考虑到中国孩子学习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一下 子彻底推翻传统,也是不适宜的。所以选择哪些知识,

什么时候来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基础和入门内容,仍然采取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目的是在老师手 把手的帮助下,带学生入门,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 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新模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享受新的学习模式带来的学习效 率的提高,也避免出现知识陌生带来的学习挫败感。 本课题拟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入手,以软件 技术专业的13级学生(软件技术3131-3134班)为载体,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络传播为基本要求 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提出“翻转课堂”下软件工 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并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 研究与实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软件工程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软件工程 的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IEEE-cS发起创建软件工程教程的建议,美国建立了一系列的课程计划,但是这些课程主要集中在研究生的教育。历史的经验 告诉我们,软件行业是个聚集财产、快速致富的行业;中国要走向世界,占据世界软件工程中的份额,必须 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正是在此种情况下,XX年6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

课题任务书

注:此表只是样本填表,不可作为正式申报表。 课题编号:密级: 北京市科技计划 课题任务书 课题名称: 所属项目名称: 课题委托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课题承担单位: 项目主持单位: 起止年限: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制

课题承担单位基本信息

编写说明 1.本任务书适用于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立项、市科技经费支持的科技计划课题。 2.本任务书需按照市科委统一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北京市科委在线服务平台”(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db13989534.html,)填写,字体统一用宋体小四;确认所填信息正确、完整并经课题负责人检查无误后,提交市科委审核并网上提交确认后,在线进行打印(用a4纸),用a4幅面纸复印,用普通订书钉装订。打印后的课题任务书不得再行修改。 3.本任务书“课题编号”和“课题所属项目”由市科委确定,“密级”由课题承担单位根据国家有关保密工作规定提出,项目主持单位审核,市科委确定。“密级”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按照该级别“密级”文件管理规定执行。 4.本任务书中第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5.课题经费支出明细中各项开支范围说明见《北京市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6.本任务书正本一式六份以上(市科委四份、项目主持单位一份、课题承担单位各一份),由课题承担单位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亲笔签署意见,经项目主持单位审查后,报送市科委签订执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邮政编码100035)。 7.编写内容可参考各栏目括号内的说明(本方案正本应删除说明内容)。

第 6 页共17 页

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参考

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参考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信息能力的研究 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改革作文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语文课堂学习中培育学生创新性学习品质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体验教育的探索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研究 小语教学与网络资源整合的研究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角度的研究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方式的研究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语文学科中小组合作学习与“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融合研究 语文学科预习案的设计和使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小学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研究 数学学科中小组探究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研究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验与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数学学科预习案的设计和使用研究 小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小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及考查方式的分析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英语学科预习案的设计和使用研究 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运用研究

成果简介参考模板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评审表》第二部分成果简介填写提示:1.成果主要内容概述:提炼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2.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反映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获奖、媒体报道及反映教学改革实证效果的应用、证明材料等)。以下三份成果简介模板仅供参考。 《XXXXXXXXXXXXX》成果简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以地方院校五年制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强能力、应用型的医学人才为目标,通过对影响医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临床能力培养内容。改革并探索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探索解决前期基础和后期临床脱节的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探索为临床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的途径。进行了“前期和后期结合,课堂内外结合,全程临床能力培养。”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1.引入早期接触临床理念,设置《医学综合》临床实践活动课程 在第一学期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的基础上,从第二学期开始,按“四了解”(了解医院、了解病人、了解临床、了解社区)的目标,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要求每生每周参加2学时的临床实践活动,直至进入临床期。 2.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有机整合,为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⑴将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合并为《手术局部解剖学》,构建了以尸体解剖为中心环节的“三段式、综合型、操作性”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即动物实验阶段、尸体解剖阶段和手术观摩阶段。 ⑵将组织学与病理学实验课合并为《组织病理实验学》。整合教学内容,在组织学教学中注意与病理学知识的联系,病理学适当的回归组织学,使疾病发生机理更加明确。 3.、构建“三阶段式”临床教学形式,强化了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模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A.课题论证 B.课题审查 C.课题申报 D.课题选择 2、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是() A.需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D.可能性原则 3、对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联系 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 述中产生的 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操作性 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 4、标志着课题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的是() A.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 B.研究方法的确定 C.研究对象的成功选择 C.课题论证的完成 5、要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内在规律、因果关系,应选择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 6、教育科研选题存在可行性的条件中,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有一个条件是() A.必要性问题 B.可能性问题 C.能力问题 D.时机问题 7、在教育研究的多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 于() A.研究时间B.研究对象C.研究目的D.研究内容 二、简答题 1、试联系实际说明应如何对课题进行设计。 2、试述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 试论述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并说明你是如何进行选题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解析:需要是进行研究的动力,同时也是进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所以需 要性原则是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3、B 4、A 5、C 6、D 7、C 二、简答题 1、答:对课题进行设计是件精细而复杂的工作,通常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择研究对象 教育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活动,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选择有典型代表性意义的研究对象,即取样,一般应遵循以下要求:第一,明 确规定总体;第二,取样的随机性;第三,取样的代表性;第四,合理的样本容量。 (二)确定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在教育研究的多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哪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对实现研究目的最有效,就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 同时,教育研究的每类方法,又有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不能相互替代。在 注意每种方法的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中, 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的互相结合,配合使用。 另外,还要考虑被试的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三)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是在进行研究设计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其基本内容包括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2、答: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一)课题选题的价值 该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是应用价值。应用价值即实践价值,指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 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强调的是课题研究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课题研究,应提出新思想、新观点。 二是理论价值。理论价值即学术效益,指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是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即要把握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和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进而说明该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研究将在那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 即说明进行该课题研究的思路及内容是科学的,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研究的问题, 调查或实验研究的问题等。 (四)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策略步骤、手段及成果形式等是切实可行的,是与所研究课题相适应的。 (五)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研究的可能性及限制。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 三、分析论述题 1、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作答,包括选题的

最新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参考

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参考 1 2 3 小学语文 4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信息能力的研究 5 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6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7 改革作文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8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语文课堂学习中培育学生创新性学习品质的研究 10 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研究 12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体验教育的探索 13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研究 14 小语教学与网络资源整合的研究 15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 16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17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角度的研究 18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方式的研究 19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20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语文学科中小组合作学习与“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融合研究 21 22 语文学科预习案的设计和使用研究

23 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 24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25 小学数学 26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27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28 小学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研究 29 数学学科中小组探究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研究30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验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31 32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33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34 数学学科预习案的设计和使用研究 35 小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36 小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37 38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39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 40 41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42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43 44 小学英语

教师培养成果简介

教师培养成果简介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拥有德才兼备、充满爱心、甘于奉献的青年教师群体,才能办出最好的学校,所以,我校把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我校按照引进优秀的人、用好现在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培养未来的人的培养思路,加强领导,周密组织,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近年来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科学规划,确定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几年来,学校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抢占教师队伍建设的制高点,建设青年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制定了《教师评定标准》、《教师管理办法》,明确了青年教师的标准和培养目标,鼓励教师拔尖、成名成家,打造我校教师队伍。 本学期在全校进行中小学青年教师培训对象的选拔。按照县教育局制定的具体选拔条件,遵循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并且兼顾不同学历和学科的合理分布,拟筛选中小学县级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名,镇级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0名,校级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5名,共30名各级青年教师培训对象。 二、积极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素质。 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培养是学校工作重点,同时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按上级要求,学校要本着选好对象、培养青年、分层培训、讲究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师徒结对等形式,继续组织好青年教师的校级培训。同时,还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为参训教师提供经费保障,着力打造一批名符其实的不同等级的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一是在结对帮扶工作中,采取青年教师上公开课—青年教师上公开课—青年教师点评—青年教师反思--修改教案--再上汇报课的双向互动的方法互助互促,共同提高,得到了青年教师的普遍欢迎。 二是举办职业道德辅导讲座,围绕思想建设、理论素质建设、师德建设、自身修养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狠抓师德建设,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多年来,学校坚持年年评选师德标兵,提出永远让爱洒满校园,使青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指南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审批稿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指南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 题申报书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附件1: 2015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指南 一、基础教育教学类 (一)重点课题 1.中小学公民核心素质教育实践研究 2.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3.基于新技术新媒体的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4.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小学英语“3A课堂”教学范式与特色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5.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及效率评价模式研究 6.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小学英语听说读写及效率评价模式研究 7.中小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8.中学(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研究与实践 9.中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方式考试研究与实践 1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小学英才教育模式研究(二)一般课题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2.山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现状研究 3.城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教学现状研究

4.“特长生”的发现与培养研究 5.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研究 6.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 7.家校共育幼儿的途径与功能研究 8.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研究 9.特色学校建设研究 10.特殊学校课程建设研究 11.地方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 12.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 13.中小学不同版本学科教材比较研究 14.中小学公民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15.中小学公民审美素质教育研究 16.中小学公民法治素质教育研究 17.中小学公民国际理解教育研究 18.中小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19.中小学品格教育研究 20.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21.中小学写字、书法教学研究与实践 22.中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与实践 23.中学(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24.中学(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与实践 25.中学(初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与实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研究方法是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对象和目的等因素确定的。也就是说研究方法受课题制约有什么样的课题就会有与之相应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科研中单一研究方法很不容易得出科学的研究结果因为每种方法都存在局限性。因此提倡多种方法相结合即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之以其它方法。例如研究中小学生近视问题时就需要用观察法和调查法。总之不论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一定要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而定并在方案中加以说明。一般的课题研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测试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下面仅就教育科研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一、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的目的之方法。二、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凭借一定的手段或方法对一些教育现象或事实进行考察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的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在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形式进行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并寻找出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办法。三、案例研究法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尚无普遍公

认的、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关于案例含义的基本观点第一所有的案例都是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教育上的案例首先表现为一个事件。但是能够作为案例的事件必须要具备这样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事件中必须要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没有问题在内的事件不能称为案例二是这个事件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给人带来许多思考带来若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如何应对的借鉴意义和价值。第二所有的案例都是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案例。案例讲述的肯定是一个故事并且许多情况下讲述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会有一些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作为案例的故事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两个条件一是这个故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事例不能是编制者自己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没有真实发生的故事不能作为一个案例二是这个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片段的、支离破碎的无法给人以整体感的所谓故事不能成为一个案例。第三所有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个事例的描述但不是所有事例的描述都可以成为案例。除了满足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外在案例的叙写上要具备下列条件一是事例的描述中要包括有一定的冲突二是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不应是对事情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对事情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三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教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四、做得怎么样?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500~1000字左右)1.立项时的预期研究成果和实际达到的研究成果对比2.课题应该有同行专家鉴定报告(如有需要科研处可组织专家验收)3.成果创新程度五、反思总结: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500~800字左右)注:上述第二至四部分是 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每部分的字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我们给出的字数只做参考。范文:新课程下个性化 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钱萍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试行)》和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 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

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 帮助。二、课题实验的进展1.方案的制定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新课标》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2.研究的重点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

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项目课题申报书(笋围小学年数学)

数形结合百般好 年度 2016 编号 肇庆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项目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创建数形的“传统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林木贤 所在单位:肇庆市高要区小湘镇笋围小学(盖章) 申报日期: 2016年11月 28 日 肇庆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制 填写说明 1.封面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2.本表用计算机或钢笔认真、如实填写。 3.本表一式2份(1份原件,其他可复印)报送至肇庆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创建数形的“传统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课题类别 应用性研究课题 负责人姓名 林木贤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 年月 1964 年 7 月 3日 工作职务 数学科任 专业技 术职务 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学历 本科 学位 无 工作单位 高要区小湘镇笋围小学 联系 电话 0758-*******/133******** 通讯地址 高要区小湘镇笋围小学 邮政编码 526122 电子信箱 Lmx8809@ 林木贤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科任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组长,主持课题研究,制定计划高要区小湘镇笋围小学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科任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撰写开题报告,实验研究 高要区小湘镇笋围小学 梁晓光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科任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高要区小湘镇笋围小学 孔彩群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科任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实验教师:资料收集、分析研究等高要区小湘镇笋围小学 曾庆强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科任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实验教师:资料收集、分析研究等高要区小湘镇笋围小学 预期最终成果 课题主持人近五年来课题研究情况

中小学教师如何制定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

中小学教师如何制定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赵丽霞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程序,大体经历以下5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选择课题;第二个环节是申报课题,学校或教师要将自己待研究的课题以研究计划或方案的形式体现出来;第三个环节是课题立项;第四个环节是课题实施,根据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第五个环节是课题结题,按照研究方案确定的结题时间,组织一批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鉴定。其中,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研究方案是科研管理部门是否批准课题立项的关键,也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也叫研究计划,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二、为什么要制定研究方案 制定研究方案具有以下5条价值: 1.研究方案是课题研究的诀窍,是研究的隐型知识,因此,研究方案是重要的研究成果,只是我们的一些教师还没有认识到。 2.研究方案能清晰地描述出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此类课题研究正在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从而论证自己研究的起点和新意。 3.研究方案能使研究者整体把握研究的全过程,使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4.研究方案能规划研究的成果,并根据预期的成果来选择有效的研究方法。 5.研究方案为研究结果的总结做好了准备。 从我们所接触到的课题研究方案来看,教师们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时,最经常出现的是研究方案的结构和内容问题,从而导致研究方案缺乏可操作性,不能很好地推进课题研究。研究方案的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案缺少必要的组成部分,残缺不齐;研究方案的内容问题主要是指即使研究方案结构完整,但是研究方案的各部分撰写不符合要求。因此,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可以有效推进课题的研究进程,避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少走弯路,减少教师的摸索之苦,引领教师尽快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因此,如何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是中小学教师从事课题研究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三、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 课题研究的关键是设计好研究方案,而明确研究方案的构成要素则是设计好研究方案的前提。教育科研课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研究方法也各不相同,研究方案也有不同的种类,但究其结构,则大同小异。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基本上要有以下8个方面: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过程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八)预期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