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有机物计算

高二化学有机物计算
高二化学有机物计算

高二化学有机物计算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训练

一、燃烧计算

1、1mol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耗氧量最小的是()

A.C3H4

B.C2H5OH

C.CH3OH

D.CH3CH3

2、下列等质量有机物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

A.C6H6

B.C2H6

C. C3H8

D.C7H12

3、在1.01×105Pa,120℃时,1体积某烃和4体积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式中碳原子数不可能是()

A.1

B.2

C.3

D.4

4、a毫升三种气态烃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常温常压)体积缩小2a毫升,则三种烃可能是()

A. CH4C2H4C3H4

B. C2H6C3H6C4H6

C. CH4C2H6C3H8

D. C2H2C2H4CH4

5、1mol某气态氢化物CxHy完全燃烧需要O25mol,则x+y之和为()

A.5

B.7

C.9

D.11

6、有两种气态不饱和烃混合物1升,完全燃烧可得同温同压下的3.8升CO2和3.6升H2O,则某烃为()

A.C2H4C4H6

B.C2H2C4H8

C.C3H4 C4H8

D.C3H6C3H6

7、(双选)10毫升某种气态烃,在50毫升氧气里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35毫升的混和气体(所有气体体积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则该气态烃可能是()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丙烯

8、(双选)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CH4C2H4

B.CH4C3H6

C.C2H4C3H4

D.C2H2C3H6

9、某烃5.6克,在纯氧中燃烧,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已知浓硫酸溶液增重7.2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17.6克,若该有机物蒸气对H2的相对密度为28,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10、某C、H、O化合物0.05moL在0.2molO2中燃烧。氧反应完后此有机物已全部变成气态无机化合物(110℃)生成的气态混合物平均分子量为27,将气体混合物通过盛碱石灰的干燥管时,干燥管增重8克,若改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则产生沉淀10克。求此有机物分子式。

二、与官能团有关的计算

11.某有机物6g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05mol氢气,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H3CH2OH C、CH3OH D、CH3—O—CH2CH3

12.由乙炔和乙醛组成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其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2% B.22.65% C.19.56% D.2.14%

13.下列关于醛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B.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2 mol Ag

C.对甲基苯甲醛()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它含有醛基

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

14.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析出银21.6g,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的水为5.4g,则该醛可能是()

A.丙醛B.乙醛C.丁醛D.甲醛

15. 已知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最多可消耗6 molNaOH

B.向该有机物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振荡后有紫色沉淀产生

C.该有机物能发生消去反应

D.该有机物在稀硫酸中加热水解,有机产物只有一种

16. 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分子1 mol,与NaOH溶液混合,并水浴加热,完全反应后,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

A.1 mol

B.2 mol

C.3 mol

D.4 mol

17、4.6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得到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此有机物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3,该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 mol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三、以“无机物用量”判断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种类

19、有机物A是植物挥发油的一种成分。对其分子组成结构的研究中发现: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50;其中C、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60%、11.94%,且A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光谱分析发现A中不含-CH3,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1molA与足量的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Br2。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若A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两个的取代基,位置与A相同,且1mol 该物质与足量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时,最多消耗 2.5 mol的Cu(OH)2,请写出A的同分异构体可能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以“无机物用量”判断有机物中官能团的数量

20、 A ~I 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实验表明:E 分子中含有甲基,且等物质的量的E 分别与足量NaHCO 3和Na 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mol F 与足量的新制Cu(OH)2在加热统计下充分反应,生成2mol 红色沉淀。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E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E 的同分异构体为M,1mol M 最多能与1molH 2反应,与足量的Na 反应时,1mol M 能产生标况下的气体11.2L,则符合上述条件的M 有_________ 种。

(4)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五、以“无机物用量” 综合考查多官能团的性质

21、 根据图示填空

(1)化合物A 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 转变成F 时,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molA 能与2molH 2反应生成1molG,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E 转变为F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核心方程式书写——醇(1)

1、1-丙醇和金属钠:

)

2、乙醇和金属镁:

3、CH3CH218OH和CH3COOH:

4、

HO OH 和浓HNO

3

(浓H

2

SO4):

5、乙二醇和乙二酸(环状酯):

6、C2H5OH、NaBr和浓H2SO4混合加热:,

7、乙醇和浓H2SO4(170℃):

8、乙醇和浓H2SO4(140℃):

9、甲醇和2-丙醇与浓H2SO4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的反应:,

,,

10、乙二醇和浓H2SO4混合加热(分子间脱水成六元环)

11、乙醇和O2(催化氧化)

12、1-丁醇催化氧化

13、2-丁醇催化氧化

14、乙醇燃烧:

15、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发生缩聚反应

16、乙醇的工业制法:

(1)乙烯水化法:

(2)发酵法:

有机物化学方程式

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燃烧通式: 烃:CxHy+(x+y/4)O2→xCO2+y/2H2O 烃的含氧衍生物:CxHyOz+(x+y/4-z/2)O2 ? xCO2+y/2H2O 规律1:耗氧量大小的比较 (1)等质量的烃(CxHy)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及生成的CO2和H2O的量均决定于y/x的比值大小。比 值越大,耗氧 越多。相同质量的有机物中,烷烃中CH 4耗氧量最大;炔烃中,以C 2 H 2 耗氧量最少;苯及其同系 物中以C 6H 6 的耗氧量最少;具有相同最简式的不同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相等。 (2)等质量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其耗氧量相等,燃烧产物相同,比例亦相同。等物质 的量的各种有机物(只含C、H、O)完全燃烧时,分子式中相差若干个“CO 2”部分或“H 2 O”部分, 其耗氧量相等。 (3)等物质的量的烃(CxHy)及其含氧衍生物(CxHyOz)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取决于x+y/4-z/2,其值越 大,耗氧量越多。 (4)等物质的量的不饱和烃与该烃和水加成的产物(如乙烯与乙醇、乙炔与乙醛等)或加成产物的同分异 构完全燃烧,耗氧量相等。即每增加一个氧原子便内耗两个氢原子。 规律2:气态烃(CxHy)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反应前后温度不变且高于100℃): 若y=4,V总不变;(有CH4、C2H4、C3H4、C4H4) 若y<4,V总减小,压强减小;(只有乙炔) 若y>4,V总增大,压强增大。 有机分子结构的确定: 物理方法: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确定化学键或官能团 核磁共振仪→核磁共振仪氢谱确定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数及个数比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全)

高二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方程式 一.甲烷的反应 1、(氧化反应) 2、(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 3、(分解反应)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消去反应)乙烯的反应 1 、(加成反应) 2 、(加成反应) 3 、(加成反应) 4 、(氧化反应) 5 、(加成反应) 6*、(氧化反应) 7 、(聚乙烯)(加聚反应) 三.烯烃的反应1 、(聚丙烯)(加聚反应) 2 、(1,2加成) 3 、(1,4加成) 四.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水解反应) 乙炔的反应 1、(氧化反应) 2 、(加成反应) 3、(加成反应) 4、(加成反应) 5、(加成反应) 6*、(加成反应) 五.苯及其同系物的反应 1 、(取代反应) 2、(硝基苯)(取代反应)

3 、(苯磺酸)(取代反应) 4 、(环己烷)(加成反应) 5 、(取代反应) 六.卤代烃的反应 1 、(取代反应) 2 、(取代反应) 3 、(消去反应) 4、(加成反应) 5 、(聚氯乙烯)(加聚反应) 七.乙醇的反应 1 、(氧化反应) 2 、(置换反应) 3 、(氧化反应) 4 、(氧化反应) 5 、(取代反应) 6 、(消去反应) 7 、(取代反应) 8 、(酯化反应) 八.苯酚的反应 1、(置换反应) 2、(复分解反应) 3、(复分解反应) 4、(取代反应) 5、(取代反应) 6、(酚醛树脂)(缩聚反应) 详解: ,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水溶液反应,无论二 氧化碳是否过量,都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九.乙醛的反应 1 、(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2 、(氧化反应) 3 、+++(银镜反应) (+ ++ +++) 4 、+ ++ +(氧化反应) 详解: 十.甲醛的反应 1 、(还原反应) 2、+ +++(氧化反应) 3、+ +++(氧化反 应) 4 、+ +++(氧化反应) 5 、+ +++(氧化反应) 十一.乙酸的反应 1 、 +2Na= + 2 、+ =+ +; 3 、(乙酸乙酯)(酯化反应) 4、(乙酸甲酯)(酯化反应) 5 、(酯化反应) 6 、(酯化反应) 十二.甲酸的反应 1、 () 2、 ++ 3、+ +++ 4、+ +++ 5、 6、 ++(酯化反应) 十三.高级脂肪酸的反应 1 、(酯化反应)

有机化学方程式最全总结

有机反应方程式总结 (一)烷烃 1.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氯仿: 2.烷烃燃烧通式: (二)烯烃 1.乙烯的制取: 2.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3.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4.乙烯的催化加氢: 5.乙烯的加聚反应: 6. 1,3-丁二烯与溴(1:1)的反应: 1,4加成: 1,2加成: 7.丙烯加聚: 8. 2-甲基-1,3-丁二烯加聚: 9.丙烯与氯气加热条件下反应(α-H的取代): (三)炔烃 1.乙炔的制取: 2.乙炔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3.乙炔制聚氯乙烯:

(四)芳香烃 1.甲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2.苯的催化加氢: 3.苯与液溴催化反应: 4.苯的硝化反应: 5.苯的磺化反应: 6.甲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加热时获得三硝基甲苯: (五)、卤代烃 1.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反应: 2.溴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反应: 3. 2-甲基-2-溴丁烷消去溴化氢: 4. 溴乙烷制备丙酸: (六)、醇类 1.乙醇与钠反应: 2.乙醇的催化氧化:

3.乙醇制乙烯: 4.乙醇制乙醚: 5.乙醇和浓的氢溴酸加热反应制溴乙烷: (七)、酚类 1.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苯酚钠与CO2反应: 3.苯酚与溴水反应: 4.制备酚醛树脂: (八)、醛类 1.乙醛的催化加氢: 2.乙醛的催化氧化: 3.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4.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5.乙醛与HCN溶液反应: (九)、羧酸 1.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2.乙酸与氨气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3.乙酸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 4.乙酸与氯气催化剂条件下反应(α-H被取代): 5.两分子乳酸脱去两分子水: (十)、酯类

最新整理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学习资料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甲烷 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烯烃: 乙烯 ①氧化反应(ⅰ)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 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苯 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HBr +HNO3――→+H2O ③加成反应 +3H2――→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 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 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 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而结 构式不同的化合 物的互称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 同单质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 子的互称 分子式不同相同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 子式可不同 —— 结构相似不同不同—— 研究对象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原子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 CH3-CH-CH-CH3

2018-2019学度度高二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知识点归纳总结例题解析

2018-2019学度度高二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例题解析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2、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能辨别其名称和结构。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要点诠释: ①烃是只含C 、H 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如甲烷、乙烯、苯等只含C 、H 元素,都属于烃。 ②链状烃和脂环烃又叫脂肪烃。 ③一种物质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如环己烷 )既属于环状化合物中的脂环化合物,又属于烯烃;苯酚 )既属于环状化合物中的芳香化合物,又属于酚类。 ④一种物质具有多种官能团,在按官能团分类时也可以认为属于不同的类型。如丙烯酸( )有两种官能团:和 。含有可认为属于烯烃,应具有和乙烯类似的化学性质;含有—COOH 也可认为羧酸,应具有和乙酸类似的化学性质。 要点二、常见官能团的名称、结构 1.定义: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如: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乙醇的官能团 为羟基(—OH);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 ),一氯甲烷(CH 3Cl)的官能团为氯原子(—Cl)。 2.常见官能团 官能团名称 官能团结构式 结构简式 电子式 化合物所属类别 碳碳双键 烯烃 碳碳三键 —C ≡C — —C ≡C — 炔烃 卤原子 —X —X 卤代烃 羟基 —O —H —OH 醇或酚 醚键 醚 醛基 —CHO 醛 羰基 —CO — 酮 羧基 —COOH 羧酸 酯基 —COOR 酯 OH CH 2=CH —C —OH O —C — OH O —C —OH O —C —H O —C — O —C —O —H O —C —O —R O

上海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方程式

一、烃 1.甲烷 烷烃通式:C n H 2n -2(n ≥1) ⑴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⑵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 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2.乙烯 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 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副反应:2CH 3CH 2OH CH 3CH 2OCH 2CH 3+H 2O 烯烃通式:C n H 2n (n ≥2) ⑴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C 2H 4 +3O 2 2CO 2+2H 2O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⑵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点燃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浓硫酸 170℃ 点燃 催化剂 △ 一定条件 图1 乙烯的制取 浓硫酸 140℃

与氯化氢加成: H 2 C=CH 2+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 ⑶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C=CH 2 n 3.乙炔 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 ≡CH ↑+Ca(OH)2 (电石的制备:CaO+3C CaC 2+CO↑) 烯烃通式:C n H 2n-2 (n ≥2) ⑴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C 2H 2+5O 2 4CO 2+2H 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⑵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C ≡CH+Br 2 HC=CH Br CHBr=CHBr+Br 2 CHBr 2—CHBr 2 与氢气加成:HC ≡CH+H 2 H 2C=CH 2 与氯化氢加成:HC ≡CH+HCl CH 2=CHCl ⑶聚合反应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CHCl n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CH n 4.苯 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 2n-6(n ≥6) 2-CH 2 点燃 图2 乙炔的制取 催化剂 △ Br —CH C CH=CH 一定条件 2500℃~3000℃ 电炉 一定条件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2010-2-26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 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物质类别性质反应方程式 一、烷烃 1、燃烧 CH4 + 2O2CO2 + 2H2O 2、取代反应 CH4 + Cl2CH3Cl + HCl CH3Cl + Cl2CH2Cl2 + HCl(或CH4 + 2Cl2CH2Cl2 + 2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或CH4 + 3Cl2CHCl3 + 3HCl) CHCl3 + Cl2CCl4 + HCl(或CH4 + 4Cl2CCl4 + 4HCl) CH3CH3 + Br2CH3CH2Br + HBr 3、高温分解CH4 C + 2H2↑ 二、烯烃 1、燃烧 C2H4 + 3O22CO2 + 2H2O 2、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4、氧化反应 三、炔烃 1、燃烧 2C2H2 + 5O24CO2 + 2H2O 2、加成反应 四、芳香烃 1、卤代 2、硝化

3、加成 4、氧化 五、醇 1、与活泼金属反应2CH3CH2OH +2 Na2CH3CH2ONa + H2↑ 2、消去反应 3、脱水成醚 4、取代反应 5、氧化

6、酯化反应 六、醛1、氧化 2C2H4O + 5O24CO2 + 4H2O

2、还原 七、酮1、加氢还原 八、羧酸 1、酸性 2CH3COOH + 2Na = 2CH3COONa + H2↑ CH3COOH + NaOH = CHCOONa + H2O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H2O + CO2↑ CH3COOH + NaHCO3 = CH3COONa + H2O + CO2↑ 2、酯化反应参考醇的性质 九、酯1、水解 十一、卤代烃 1、水解反应 2、消去反应 十二、酚1、弱酸性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 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 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物
主要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 (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 5 种)
烷烃: 甲烷
CH4+Cl2―→CH3Cl+HCl CH2Cl2+Cl2―→CHCl3+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①氧化反应 (ⅰ)燃烧 烯烃: 乙烯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 H2、Cl2、HCl、H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 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苯 +Br2――→ +HNO3――→ ③加成反应 +3H2――→ 苯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HBr +H2O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 同单质的互称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 分 子式可不同 不同 单质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 子的互称 —— —— 原子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 分子式相同而结 定义 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 原 构式不同的化合 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 结构 研究对象 不同 相似 化合物 物的互称 相同 不同 化合物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 用甲,乙, 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 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 “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 (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 (2)编号-靠近支链 (小、 多) 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 CH3-CH-CH-CH3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全)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 催化剂 浓硫酸 170℃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班级﹍﹍﹍﹍ 姓名﹍﹍﹍﹍ 一、甲烷(CH 4) 取代反应: 1. CH 4 + Cl 2 CH 3Cl (气)+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分解反应: CH 4 C +2H 2 氧化反应: CH 4 + O 2 CO 2+ H 2Ol 二、乙烯(C 2H 4) 加成反应: 1.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2. CH 2 = CH 2 + H 2O CH 3CH 2OH 3. CH 2 = CH 2 + HCl CH 3—CH 2Cl 4. CH 2 = CH 2 + H 2 CH 3—CH 3 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nCH 2 = CH 2 [ CH 2—CH 2 ] n 聚乙烯 氧化反应: 1. C 2H 4 +3 O 2 2CO 2+ 2H 2Ol 2.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催化剂 浓硫酸 △ 催化剂 △ 催化剂 △ 三、乙炔(C2H2) 加成反应: 1.CH≡CH + Br2CHBr = CHBr CHBr = CHBr+ Br2 CHBr2-CHBr2 2. CH≡CH + H2CH2 = CH2 CH2 = CH2+ H2 CH3 CH3 3. CH≡CH + HCl H2C = CHCl 氯乙烯 nCH2 = CH [ CH2-CH ] n Cl Cl 聚氯乙烯 氧化反应: 1. 2C2H2 +5O24CO2 + 2H2O 2. 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CaC2 + 2H2O CH≡CH↑+ Ca(OH)2四、苯(C6H6) 取代反应: 1. + Br2Br + HBr 溴苯 2. + HO-NO2NO2 +H2O 硝基苯 加成反应: + 3H2环己烷 氧化反应: 2C6H6 + 15O212CO2 + 6H2O

高二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例题解析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学习目标】 1.通过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了解有机物存在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2.掌握同分异构现象的含义,能判断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初步学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很难得到或失去电子,通常以共用电子对的形式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说明:根据成键两原子间共用电子的对数,可将共价键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即成键两原子间共用一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单键,共用两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双键,共用三对电子的共价键称为三键。 2.由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总是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不仅能与氢原子或其他原子(如氧、氯、氮、硫等)形成4个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C—C)、双键(C=C)、三键(C≡C)。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长短不一的碳链,碳链也可以带有支链,还可以结合成碳环,碳链与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因此,含有原子种类相同,每种原子数目也相同的分子,其原子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分子。 说明: (1)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仅以单键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这样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当碳原子以双键或三键与其他原子成键时,这样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2)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共价键的极性强弱与两个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小有关,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就越强。 种类实例含义应用范围 化学式CH4C2H2 (甲烷) (乙炔)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 子。可反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 和数目 多用于研究分子晶体 最简式(实验式) 乙烷最简式为CH3, C6H12O6的最简式为 CH2O ①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 整数比的式子②由最简式可求最简 式量 ①有共同组成的物质②离 子化合物、原子晶体常用它 表示组成 电子式用小黑点等记号代替电子,表示原子 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多用于表示离子型、共价型的物质 结构式①具有化学式所能表示的意义,能反 映物质的结构②表示分子中原子的 结合或排列顺序的式子,但不表示空 间构型①多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性质②能反映有机物的结构,有机反应常用结构式表示 结构简式(示性式) CH3—CH3 (乙烷) 结构式的简便写法,着重突出结构特 点(官能团) 同“结构式”① 球棍模型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价键用于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 (立体形状) 比例模型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原子的 大小用于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大小和结合顺序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 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 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 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

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高中)

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编辑】Crazy Urus 【日期】2009-12-20 第二部分 有机物 一、烃 1.甲烷 甲烷的制取:CH 3COONa+NaOH Na 2CO 3+CH 4↑ 烷烃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CH 4 +Cl 2 CH 3Cl+HCl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 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3)分解反应 甲烷分解:CH 4 C+2H 2 2.乙烯 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 烯烃通式:C n H 2n (1)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H 2O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H 2C=CH 2+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 (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C=CH n 3.乙炔 乙炔的制取:CaC 2+2H 2 O ≡CH ↑ 炔烃的通式:C n H 2n-2 (1)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HC ≡CH+5O 2 4CO 2+2H 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C ≡CH+Br 2 HC=CH Br CHBr=CHBr+Br 2 CHBr 2—CHBr 2 与氢气加成:HC ≡CH+H 2 H 2C=CH 2 与氯化氢加成:HC ≡CH+HCl CH 2=CHCl (3)聚合反应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 n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 ≡ n CaO △ 点燃 光 光 光 光 高温 浓硫酸 170℃ 高温 催化剂 △ 2-CH 2 图1 乙烯的制取 点燃 图2 乙炔的制取 催化剂 △ Br 2—CH Cl CH=CH 学习札记 学习札记 注意:制取乙烯、乙炔均用排水 法收集;乙烯、乙炔的加成反应一般都需要催化剂(溴除外)。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 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沸点为 ...HCHO ....-.21℃ ...). .....CH .....).甲醛( ..3.Cl..,.沸点为 ...-.24.2℃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 甲酸HCOOH 乙醛CH3CHO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全)(已)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浓硫酸 △ △ 高中有機化學方程式匯總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 + H 2O CH 3CH 2OH 10. CH 2 = CH 2 + HBr CH 3—CH 2Br 11. CH 2 = CH 2 + H 2 CH 3—CH 3 12. nCH 2 = CH 2 [ CH 2—CH 2 ] n 13. nCH 2=CH-CH=CH 2 [CH 2-CH=CH-CH 2] n 14. 2CH 2 = CH 2 + O 2 2CH 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21. + Br 2 Br + HBr 22. + HO -NO 2 NO 2 +H 2O 23. + HO -SO 3H SO 3H+H 2O

有机物所有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物所有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物所有的化学方程式 烷烃、烯烃、炔烃 1、H 4+2O2CO2+2H2O 2、CH 4+Cl2CH3Cl+HCl 3、CH 3Cl+Cl2CH2Cl2+HCl 4、CH 2Cl2+Cl2CHCl3+HCl 5、CHCl 3+Cl2CCl4+HCl 6、CH 4C+2H2 7、C2H5OH CH2=CH2↑+H2O 8、CH3CH2Br+KOH CH2=CH2↑+KBr+H2O 9、C 2H4+3O22CO2+2H2O 10、CH2=CH2+ Br2→CH2 Br─CH2 Br 11、CH2=CH2+H2O CH3CH2OH 12、CaC 2+2H2O C2H2↑+Ca(OH)2 13、2C 2H2+5O24CO2+2H2O 14、CH CH+Br 2CH Br =CH Br 15、CH CH+HCl CH 2=CHCl 苯及其同系物

5.2C 6H6+15O212CO2+6H2O 7.C 6H5NO2+3Fe+6HCl C6H5NH2+3FeCl2+2H2O 石油的裂化反应 1、C 16H34C8H18+C8H16 2、C 8H18C4H10+C4H8 3、C 4H10CH4+C3H6 4、 C 4H10C2H4+C2H6 烃的衍生物 卤代烃的性质

5.CH3-CH2-Cl+NaOH CH2=CH2↑+NaCl+H2O 6. CH 3-CH2-Br+ H2O CH3-CH2-OH+HBr 一元醇的制法及性质 1.C6H12O62C2H5OH+2CO2↑ 2.CH2=CH2+H2O C2H5OH 4.CH3CHO+H2CH3CH2OH https://www.360docs.net/doc/db15376883.html,H2n+1OH CnH2n+H2O 7.CH3CH2OH CH2=CH2↑+H2O 9.C 2H5OH+3O22CO2+3H2O 10.C 2H5OH+O2CH3COOH+H2O 11.2C2H5OH+O22CH3CHO+2H2O 12.2ROH+2Na=2RONa+H2↑ 13.2C2H5OH+2Na=2C2H5ONa+H2↑ 14.C2H5OH+HONO2C2H5ONO2+H2O 15.ROH+R'COOH R'COOR+H2O 16.C2H5OH+CH3COOH CH3COOC2H5+H2O

高中化学高二化学选修5配套试题及参考答案考点第一章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加入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B.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 C.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 D.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参考答案解析】:因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且乙酸易溶于Na2CO3溶液,因此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来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苯与硝基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将两者分离开来。溴易溶于溴苯,也易溶于苯,因此不能用苯作萃取剂,将溴从溴苯中除去。苯不溶于水,加入水时,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苯(油状液体),下层为水;乙醇与水混合时不分层;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加入水时,液体也分为两层,上层为水,下层为四氯化碳(油状液体),因此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故答案为C。 【参考答案】:C 2.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A.2,2,3,3-四甲基丁烷 B.2,3,4-三甲基戊烷 C.3,4-二甲基己烷 D.2,5-二甲基己烷 【参考答案解析】:根据名称写出各自的结构简式为: A. B. C. D. 由结构简式可知:A中有1种H,B中有4 种H,C中有4种H,D中有3种H。 【参考答案】:D

3.[双选题]某化合物的结构(键线式)及球棍模型如下: 该有机物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单位是ppm)。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8种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化合物 C.键线式中的Et代表的基团为—CH3 D.利用质谱可确定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参考答案解析】: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8个峰,说明分子中有8种不同类型的氢,A 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无苯环结构,因此不属于芳香化合物,B错误。结合球棍模型可得Et代表的基团为—CH2CH3,C错误。 【参考答案】:AD 4.(2012·海宁正学中学阶段性测试)红外光谱法是用来测定物质________的方法。() A.相对分子质量 B.所含H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之比 C.基团种类 D.以上都不对 【参考答案解析】:红外光谱是用来测定物质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种类。 【参考答案】:C 5.A和B两种有机物可以互溶,其有关性质如下表所示: 密度(20 ℃) 熔点沸点溶解性 A 0.713 7 g·cm-3-116.6 ℃34.5 ℃不溶于水 B 0.789 3 g·cm-3-117.3 ℃78.5 ℃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要除去A和B的混合物中的少量A得到B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馏 B.重结晶 C.萃取 D.加水充分振荡,分液

高二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高二化学知识 点总结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分化点。接下来X为你整理了高二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化学有机物知识点: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高二化学有机物知识点:重要的反应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知识点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知识点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绝大部 分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很多无机物,又能溶解很多 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 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 触面积,提升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 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升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 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 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 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 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 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 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 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 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 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