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几何量测量基础

2-几何量测量基础
2-几何量测量基础

2 几何量测量基础

一、填空题:

1、测量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含的四个要素是:(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

3、量块按“级”使用时,应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

4、量块按“等”使用时,应以经检定后所给出的量块的中心长度的实际尺寸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的影响,仅包含检定时的较小的(测量误差)。

5、量块按“等”使用的测量精度比按“级”使用的(高)。

6、计量器具按其本身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可分为:(量具)、(量规)、(计量仪器)和(计量装置)。

7、测量方法按计量器具示值是否为被测几何量的量值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8、我们在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时用的测量方法为(间接测量法)。

9、按测量方法分类,用游标卡尺测量轴的直径属于(直接)测量,(绝对)测量以及(接触)测量。

10、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的(实际测得值)与其(真值)之差。

11、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计量器具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和(人员误差)。

12、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等三种。

13、正态分布曲线中,标准偏差σ决定了分布曲线的(分散程度),x决定了分布曲线的(位置)。

1、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计量器具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和(人员误差)。

3、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具有以下基本特性:(单峰性),(对称性),(有界性),(抵偿性)。

4、系统误差可用(修正法),(抵偿法)等方法消除。

5、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算术平均值)代替。

7、测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千分尺的分度值是(0.01mm)。

8、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的被测量值的范围),测量直径为φ33mm的轴径所用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是(25~50)mm

9、量块的研合性是指(量块的一个测量面与另一量块的测量面或另一经精密加工的类似的平面,通过分子吸力作用而粘合的性能)。

10、在实际使用中,量块按级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标称尺寸,忽略其(制造误差);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实际尺寸,仅忽略了检定时的(测量误差)。

二、判断题:

1、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2、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测量精度高。(√)

3、量块测量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测量精度低。(× )

4、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5、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6、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7、测量环境误差中,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最大。(√)

1、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

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

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

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

5、0~25mm千分尺的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是一样的。( √ )

6、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

7、某仪器单项测量的标准偏差为σ=0.006mm,若以9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测量误差不应超过0.002mm。( × )

8、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9、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

10、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完全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

三、选择题:

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 A B)

A、量块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为其标称尺寸,不计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

B、按等使用量块,需加入修正值,测量精度较高,可使用制造精度较低的量块进行较精密的测量。

C、量块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

D、量块作为尺寸传递的长度标准,也可以用于计量仪器示值误差的检定标准,也能用于零件的直接测量。

、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方法属于(②)。

①相对测量法②绝对测量法③综合测量法④间接测量法

、用万能测齿仪测量齿距累积总偏差Fp是使用(①)。

①相对测量法②绝对测量法③综合测量法④间接测量法

2、测量与被测几何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几何量,然后通过函数关系式运算,获得该被测几何量的量值的方法,称为(D)。

A、相对测量法

B、被动测量法

C、综合测量法

D、间接测量法

3、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Φ25m6轴的方法属于(B)。

A、绝对测量

B、相对测量

C、综合测量

D、主动测量

4、用光切(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值参数Rz的方法属于(C)。

A、综合测量法

B、直接测量法

C、非接触测量法

D、接触测量法

5、用万能卧式测长仪测量孔的直径的测量方法属于(A)。

A.绝对测量 B.相对测量 C.综合测量D.非接触测量

6、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有( B )。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

E、用游标卡尺测外径

7、测量两个直径分别为200mm和100mm的孔,大孔的测量绝对误差+0.02mm,小孔的测量绝对误差+0.01mm,两个孔的测量精度相比较,(C)。

A、大孔较高

B、小孔较高

C、两者相同

D、无从比较

8、测量工件时,由于测量温度变化产生的测量误差属于(D)。

A、计量器具误差

B、方法误差

C、人为误差

D、环境误差

9、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尺寸重复测量4次,计算得到单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为6um,则用4次测量值的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的测量极限误差为(B)。

A.±4.5um B.±9um C.±12um D.±18um

10、对某几何量等精度测量16次,得到一测量列,单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为8um,则该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的测量极限误差为(D)。

A.24um B.6um C.±24um D.±6um

11、取多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来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C)。

A.定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12、含有下列哪项误差的测得值应该按一定的规则,从一系列测得值中予以剔除(D)。A.定值系统误差 B.变值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13、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正常情况下,应将( A )予以剔除。

A、粗大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D、三种误差

14、粗大误差使测量结果严重失真,对于等精度多次测量值中,凡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绝对值大于标准偏差σ的(C)倍,即认为该测量值具有粗大误差,即应从测量列中将其剔除。

A.1 B.2 C.3 D.4

1、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D、E)。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

E、用高度尺及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中心高度。

2、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有(B、C)。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

E、用游标卡尺测外径。

3、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B、C、D)。

A、指示表的度盘与指针转轴间不同轴所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B、测量力大小不一致引起的误差,属随机误差。

C、测量被测工件的长度时,环境温度按一定规律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测量器具零位不对准时,其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E、由于测量人员一时疏忽而出现绝对值特大的异常值,属于随机误差。

4、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系统误差的有(A、B、C、D)。

A、游标卡尺测轴径时所产生的阿贝误差。

B、光学比较仪的示值误差。

C、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的随时波动。

D、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误差。

E、测量人员的视差。

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B、E )。

A、量块即为长度基准。

B、可以用量块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载体。

C、用1级量块可以3等量块使用。

D、测量精度主要决定于测量器具的精确度,因此测量器具的精度越高越好。

E、测量器具的不确定度为示值误差和示值稳定性的综合。

6、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B、D)。

A、量块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为其标称尺寸,不计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

B、量块按等使用时,工作尺寸为量块经检定后给出的实际尺寸。

C、量块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

D、量块需送交有关部门定期检定各项精度指标。

E、任何一级的量块都有可能检定成任何一等的量块,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

7、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E )。

A、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5mm

B、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2mm

C、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39.95mm

D、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99.5mm

E、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100.03mm

8、下列有关标准偏差σ的论述中,正确的有(A、C、D、E )。

A、σ的大小表征了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B、σ越大,随机误差分布越集中。

C、σ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D、一定条件下,某台仪器的σ值通常为常数。

E、多次等精度测量后,其平均值的标准偏σ X =σ/n。

9、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A、D、E)。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绝对测量

D、相对测量

E、非接触测量。

10、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B、D)。

A、测量误差δ往往未知,残余误差γ可知。

B、常用残余误差分析法发现变值系统误差。

C、残余误差的代数和应趋于零。

D、当|γ|>3σ时,该项误差即为粗大误差。

E、随机误差影响测量正确度,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精密度。

四、简答题:

1、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

答:(1)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E进行比较,从而获得两者比值q的过程,即L/E=q,或L=Eq。

(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2、量块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上有何特点?

答:(1)量块的作用是,a、用于计量器具的校准和鉴定;b、用于精密设备的调整、精密划线和精密工件的测量;c、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实物基准等。

(2)其结构上的特点是:量块通常制成长方形六面体,它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测量面和四个非测量面;测量面的表面非常光滑平整,具有研合性,两个测量面间具有精确的尺寸。量块上标的尺寸称为量块的标称长度ln。当ln<6mm的量块可在上测量面上作长度标记,ln>6mm 的量块,有数字的平面的右侧面为上测量面;尺寸小于10mm的量块,其截面尺寸为;尺寸大于10mm至1000mm的量块截面尺寸为35mm×9mm。

3、量块分等、分级的依据各是什么?在实际测量中,按级和按等使用量块有何区别?答:(1)量块分系的依据是量块测量的不确定度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来划分的。量块分级主要是根据量块长度极限偏差±te和量块长度变支量的最大允许值tv来划分的。

(2)区别是: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制造误差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去,但固不需要加修正值,故使用较方便。量块按“系”使用时,是以量块栏定书列出的实例中心长度作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只包含栏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量块按“系”使用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4、量块的制造精度分哪几级,量块的检定精度分哪几等,分“级”和分“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按照JJG146-2003《量块检定规程》的规定,量块的制造精度分为五级:K、0、1、2、3级,其中K级精度最高,精度依次降低,3级最低。量块分“级”的主要依据是量块长度极限偏差±t e、量块的长度变动量v的允许值t v和量块测量面的平面度公差t d。

按照JJG146-2003《量块检定规程》的规定,量块的检定精度分为五等:1、2、3、4、5级,其中1级精度最高,精度依次降低,5级最低。量块分“等”的主要依据是量块的不确定度的允许值、量块的长度变动量v的允许值t v和量块测量面的平面度公差t d。

5、量块按“级”和按“等”使用时的工作尺寸有何不同?何者测量精度更高?

答:量块按“级”使用时,应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时,应以经检定后所给出的量块中心长度的实际尺寸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排除了量块制造误差的影响,仅包含检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因此,量块按“等”使用的测量精度比量块按“级”使用的高。

6、说明分度间距与分度值;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示值误差与修正值有何区别?

答:其区别如下:

(1)分度间距(刻度间距)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或度盘上两面三刀相邻刻线中心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2.5mm;而分度值(刻度值)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2)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而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3)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上的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代数差;而修正值是指为消除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未修正的测量结果上的值。

(4)修正值与示值误差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7、“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有何区别?

答:“示值范围”指计量器具所能显示或指示的最低值或最高值的范围;“测量范围”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被测量的范围。

8、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1)测量误差按其性质来分,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2)测量误差的方要来源:计量器具的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和人员误差。

9、阿贝原则(3 分)

答:阿贝原则是在设计计量仪器或测量工作时,应该将被测长度与仪器的基准长度安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10、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征?实际测量中对各类误差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大类。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均保持不变或按某一规律变化;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粗大误差是超出规定条件下预计的误差。实际测量中对系统误差用修正法消除;对随机误差可通过概率统计方法寻求和描述规律,评定其影响程度;对粗大误差按一定规则予以剔除。

11、系统误差(3 分)

答:在实际测量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值,测量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固定不变或按一定

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12、什么是随机误差?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有何特征?(5 分)

答: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

(1) 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2) 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3) 有界性。在一定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界限。

(4) 抵偿性。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随机误差的算数平均值趋于零。

13、试述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的四个基本特性?

答:单峰性,对称性,有界性,抵偿性。

14、3σ原则(3 分)

答:3σ原则是指在测量列中,凡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也叫剩余误差)绝对值大于标准偏差σ的 3 倍,即认为该测量值具有粗大误差,即应测量列中将其剔除。

五.计算题:

1、某仪器在示值为20mm 处的校正值为-0.002mm ,用它测工件时,若读数正好为20mm ,工件的实际尺寸为多少?

解: 工件的实际尺寸为:20+(-0.002)=19.998mm 。

2、某一测量范围为0~25mm 的外千分尺,当活动测杆与测,可靠接触时,其读数为+0.02mm ,若用比千分尺测工件尺寸,读数为10.95mm ,其修正后的测量结果,

解:因示值误差为+0.02mm ,则其修值为-0.02mm 。

修正后的测量结果是:10.95+(-0.02)=10.93mm 。

3、用两种方法分别测两个尺寸,它们的真值L1=50mm ,L2=80mm ,若测得值分别为50.004mm 和80.006mm ,试问哪种方法测量精度高。

解: 由相对误差计算公式0

0100%x x f x -=?得:

101

101

50.00450100%100%0.008%50x x f x --=?=?= 202

20280.00680100%100%0.0075%80x x f x --=?=?=

因为f1>f2

所以,第二种方法测量精度高。

4、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尺寸为100 mm 和80 mm 的零件,其测量绝对误差分别为8μm 和7μm ,试问此两种测量方法哪种测量精度高?为什么?

答:用相对误差比较精度。

%008.0%100100008.0%10001=?=??=

x ε, %00875.0%10080007.0%10002=?=??=x ε

所以测量绝对误差8μm 的测量精度高。

4、今用公称尺寸为10mm 的量块将千分表调零后测量某零件的尺寸,千分表的读数为+15um 。

若量块实际上尺寸为10.0005mm ,试计算千分表的调零误差和校正值。若不计千分表的示值误差,试求被测零件的实际尺寸。

解:(1)千分表的调零误差 10-10.0005=-0.0005mm=0.5um ,

(2)校正值为+0.5um ,

(3)被测零件实际尺寸: 10.0005+0.015=10.0155mm 。

1、用杠杆千分尺测量某轴直径共15次,各次测量值为(mm )10.492,10.435,10.432,10.429,10.427,10.428,10.430,10.434,10.428,10.431,10.430,10.429,10.432,10.429,10.429。若测量中没有系统误差,试求:

(1)算术平均值x 。

(2)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σ。

(3)试用3σ法则判断该测量列中有无粗大误差?

(4)单次测量的极限误差lim ?,如用此杠杆千分尺对该轴直径仅测量1次,得测量值为10.431,则其测量结果和测量精度应怎样表示?

(5)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σ

(6)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是多少?以这15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时,怎样表示测量结果和测量精度?

解:(1) 算术平均值x 434.1011==∑=n

i i x n X

(2)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σ

()m n x x n i i μσ08.161/12

≈--=

∑=

(3) 用3σ法则判断

±3σ≈±48μm

该测量列中有粗大误差,即10.492超出精度要求。

(4) 通常我们把相应于置信概率99.73%的±3σ作为测量极限误差,即 σ3lim ±=?

如用此杠杆千分尺对该轴直径仅测量1次,得测量值为10.431,则测量精度表示为lim d ?=±lim ?,测量结果表示为d=10.431±lim ?

(5)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σ m

n x μσσ15.41508

.16===

(6) 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为lim d ?=

x σ3± 以这15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时,测量精度lim d ?=m x μσ1245.123±≈±=±,测量结果表示为d=10.434±0.012

1、测量和检验有何不同特点?

2、何谓尺寸传递系统?目前长度的最高基准是什么?

3、什么是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举例说明。

4、随机误差的评定为什么以±3σ作为随面误差的极限偏差?

5、什么是系统误差,举例说明。

6、什么是粗大误差?如何判断?

7、什么是测量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

8、试用83块一套的量块组合出尺51.985mm和27.355mm。

1.005 1.48 9.5 40;

1.005 1.35 5 20。

9、在83(或46)块成套量块中,选择组成Φ35f6的两极限尺寸的量块组。

φ34.975mm φ34.959。

10、83(或46)块成套量块中,选择组成Φ48P7的两极限尺寸的量块组。

47.983mm 47.985mm。

11、用两种方法分别测量尺寸为100mm和80mm的零件,其测量绝对误差分别为8μm和7μm,试用测量的相对误差对比此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的高低。

ε1=8% ε2=8.75%。

12、在立式光学比较仪上对塞规同一部位时行4次重复测量,其值为20.004、19.996、19.999、19.997,试求测量结果。

d=19.999±0.006mm。

13、某仪器已知其标准偏差为σ=±0.002mm,用以对某零件进行4次等精度测量,测量值为67.020、67.019、67.018、67.015mm,试求测量结果。

d=67.018±0.03mm。

14、用立式光学比较仪对外圆同一部位进行10次重复测量,测量值为24.999、24.994、24.998、24.999、24.996、24.998、24.998、24.995、24.999、24.994mm试求单一测量值及10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的测量极限误差。

单次测量:±6μm 平均值:±2μm。

15、在某仪器上对轴尺寸进行10次等精度测量,得到数据如下:20.008、20.004、20.008、20.010、20.007、20.008、20.007、20.006、20.008、20.005mm。若已知在测量过程中破在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试分别求出以单次测量值作结果和以算术平均值作结果的极限误差。单次测量:±5μm 平均值:±1.5μm。

16、在相同条件下,对某轴同一部位的直径重复测量15次,各次测量值分别为:10.429、10.435、10.432、10.427、10.428、10.430、10.434、10.428、10.431、10.430、10.429、10.432、10.429、10.429,判断有无系统误差、粗大误差,并给出算术平均值的测量结果。d=10.430±0.003mm。

17、在某仪器上对轴进行10次等精度测量,得到数据如下:30.002、30.004、30.005、30.002、30.009、30.007、30.003、30.001、30.006、30.011,判断有无系统误差误差、粗大误差,并给出最后的测量结果。d=30.005±0.03mm。

18、图5-1所示零件,测得如下尺寸及其测量误差:d1=ф30.002±0.01mm,d2=ф5.050±0.002mm,l=40.01±3mm,试求中心距L值及其测量误差。L=80.045±0.032mm。

图5—1 被零件局部尺寸图

2几何量测量基础.doc

8、2几何量测量基础 一、填空题: 1、测量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含的四个要素是:(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 3、量块按“级”使用时,应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 4、量块按“等”使用时,应以经检定后所给出的量块的中心长度的实际尺寸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的影响,仅包含检定时的较小的(测量误差)。 5、景块按“等”使用的测景精度比按“级”使用的(高)。 6、计量器具按其木身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可分为:(量具)、(量规)、(计量仪器)和(计量装置)。 7、测量方法按计量器具示值是否为被测儿何量的量值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8、我们在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时用的测量方法为(间接测量法)。 9、按测景方法分类,用游标卡尺测量轴的直径属于(直接)测量,(绝对)测量以及(接触)测量。 10、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的(实际测得值)与其(其值)之差。 11、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计量器具误差)、(方法误无)、(环境误无)和(人员误差)。 12、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等三种。 13、正态分布曲线中,标准偏差。决定了分布曲线的(分散程度),I决定了分布曲线的(位 置)。 1、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计量器具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和(人员误差)。 3、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具有以下基木特性:(单峰性),(对称性),(有界性),(抵偿性)o 4、系统误差可用(修正法),(抵偿法)等方法消除。 5、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算术平均值)代替。 7、测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千分尺的分度值是(0.01 皿)。 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的被测量值的范围),测量直径为 633mm的轴径所用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是(25?50)mm 9、量块的研合性是指(量块的一个测量面与另一量块的测量面或另一经精密加工的类似的平面,通过分子吸力作用而粘合的性能)。 10、在实际使用中,量块按级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标称尺寸,忽略其(制造误差);按

2-几何量测量基础

2 几何量测量基础 一、填空题: 1、测量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含的四个要素是:(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 3、量块按“级”使用时,应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 4、量块按“等”使用时,应以经检定后所给出的量块的中心长度的实际尺寸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的影响,仅包含检定时的较小的(测量误差)。 5、量块按“等”使用的测量精度比按“级”使用的(高)。 6、计量器具按其本身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可分为:(量具)、(量规)、(计量仪器)和(计量装置)。 7、测量方法按计量器具示值是否为被测几何量的量值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8、我们在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时用的测量方法为(间接测量法)。 9、按测量方法分类,用游标卡尺测量轴的直径属于(直接)测量,(绝对)测量以及(接触)测量。 10、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的(实际测得值)与其(真值)之差。 11、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计量器具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和(人员误差)。 12、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等三种。 13、正态分布曲线中,标准偏差σ决定了分布曲线的(分散程度),x决定了分布曲线的(位置)。 1、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计量器具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和(人员误差)。 3、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具有以下基本特性:(单峰性),(对称性),(有界性),(抵偿性)。 4、系统误差可用(修正法),(抵偿法)等方法消除。 5、被测量的真值一般是不知道的,在实际测量中,常用(算术平均值)代替。 7、测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千分尺的分度值是(0.01mm)。 8、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的被测量值的范围),测量直径为φ33mm的轴径所用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是(25~50)mm 9、量块的研合性是指(量块的一个测量面与另一量块的测量面或另一经精密加工的类似的平面,通过分子吸力作用而粘合的性能)。 10、在实际使用中,量块按级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标称尺寸,忽略其(制造误差);按等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实际尺寸,仅忽略了检定时的(测量误差)。

几何量计量概述

第一节几何量计量概述 一、几何量计量简介: 几何量计量又称长度计量,是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快,技术比较成熟的一门科学。主要包括:光波波长、量块、线纹、表面粗糙度、平直度、角度、通用量具(游标类、测微类、指示表类)、工程测量等。几何量计量的单位有:长度单位“米”。角度单位有两个,即平面角单位为“弧度”,单位符号为“rad”;立体角单位为“球面度”,单位符号为“sr”。 二、几何量测量的基础知识: 1、测量的基本要素:任何一项测量过程都必须有被测的对象和所采用的计量单位,此外还两者怎样进行比较和比较所得结果的准确度如何的问题,即测量方法和测量准确度问题。这四个部分称为测量的四个基本要素。 1.1 测量对象:是指被测定物理量的实体。而被测量则是指某一被测的物理量或被测对象的某一被测参数。测量对象可能包含有多个被测的量。 1.2 计量单位:是在定量评定物理量时,作为标准并用以与被测量进行比较的同类物理量的量值。计量单位的定义是:有明确定义和名称并命其数值为1的一个固定值。如长度的单位有米、毫米、微米等。 1.3 测量方法:是指参与测量过程的各组成因素和测量条件的总称。一般可从获得测量结果的方式、测量的接触形式、被测参数的多少等

方面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综合测量与单项测量;组合测量与独立测量;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被动测量与主动测量等。 测量方法虽然有以上多种分类,但从测量本质来说,又可归结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三大类。还必须指出,对于某一个具体的测量方法,他可能是直接测量,又可能是绝对测量。计量人员可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测量参数选择不同的方法。 1.4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正确可靠程度。 2、测量方法的误差因素:对测量方法的各种误差因素进行认真分析,以估计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设计测量方法或评定测量结果准确度的一个重要工作。在一般精确度的测量中,测量方法的主要误差因素包括计量器具误差、标准件误差、瞄准误差、读数误差、定位误差。测量力引起的变形误差和坏境误差等。 3、几何量测量的基本原则: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是测量的四要素之一,为了实现正确可靠的测量,总结出了四条基本原则。 3.1阿贝原则:被测量的测量轴线与标准量的测量轴线相重合或在其延长线上,称为阿贝原则。阿贝原则是长度计量的最基本原则,其意义在于它避免了因导轨误差引起的一次测量误差。在检定和测试中遵守阿贝原则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特别是在使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仪器时,更要注意阿贝原则的应用。 3.2最小变形原则: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在测量中应该尽力做到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变形为最小,这就是测量的最小变形原则。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2-1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 答:(1)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E进行比较,从机时获得两面三刀者比什q的过程,即L/E=q,或L=Eq。 (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2-2量块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上有何特点? 答:(1)量块的作用是,a、用于计量器具的校准和鉴定;b、用于精密设备的调整、精密划线和精密工件的测量;c、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实物基准等。 (2)其结构上的特点是:量块通常制成长方形六面体,它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测量面和四个非测量面;测量面的表面非常光滑平整,具有研合性,两个测量面间具有精确的尺寸。量块上标的尺寸称为量块的标称长度ln。当ln<6mm的量块可在上测量面上作长度标记,ln>6mm的量块,有数字的平面的右侧面为上测量面;尺寸小于10mm的量块,其截面尺寸为;尺寸大于10mm至1000mm的量块截面尺寸为35mm×9mm。 2-3量块分等、分级的依据各是什么?在实际测量中,按级和按等使用量块有何区别? 答:(1)量块分系的依据是量块测量的不确定度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来划分的。量块分级主要是根据量块长度极限偏差±te和量块长度变支量的最大允许值tv来划分的。 (2)区别是: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制造误差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去,但固不需要加修正值,故使用较方便。量块按“系”使用时,是以量块栏定书列出的实例中心长度作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只包含栏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量块按“系”使用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2-4说明分度间距与分度值;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示值误差与修正值有何区别? 答:其区别如下: (1)分度间距(刻度间距)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或度盘上两面三刀 相邻刻线中心之间的距离,般为1-2.5mm;而分度值(刻度值)是指计量器 具的刻度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2)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而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 范围。 (3)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上的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代数差;而修正值是指为消除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未修正的测量结果上的值。修正值与 示值误差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2-5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1)测量误差按其性质来分,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2)测量误差的方要来源:a、计量器具误差;b、标准件误差;c、测量方法误差;d、测量环境误差;e、人员误差。 2-6试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组合下列尺寸:48.98,10.56,65.365mm。 答:组合如下: (1)48.98 、、、、、、、、、所需尺寸

《零件几何量检测》课程学习指南

《零件几何量检测》课程学习指南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地位与作用: 《零件几何量检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制造、装配、维修等所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其作用是使学生掌握几何量检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各种结合件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基础知识,为后继课程打下一定的学习基础,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设备维修等工作中能够合理应用公差与配合标准,能进行一般的技术测量。 2.课程学习内容: 本课程包括公差配合与检测技术两大部分,前者属于标准化范畴,后者属于计量学范畴。主要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如何实现互换性的角度出发,围绕公差(或极限偏差)——误差(或偏差)——检测方法与计量器具这条主线,重点介绍了机械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圆锥、螺纹、齿轮等典型零件的特殊公差知识,并介绍了相关误差(偏差)的检测方法与计量器具的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几何量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初步掌握中、小型企业车间、计量室常用测量器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3.能够根据工厂实际图样的精度要求,对一般零件提出合理的检测方案,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 4.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常用处理方法; 5.了解机械设计中,零件几何精度的设计选用方法。 三、课程学习的要求: 1、课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提前预习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对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符号,一方面对将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待老师讲到不懂之处时特别注意。 2、课后复习,做到掌握牢固:根据老师讲课的内容,参考授课计划、习题集上的重难点指南,及时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复习预习中搞不懂的内容,确保该掌握的内容牢固掌握。 3、及时作业,做到热炒热卖:复习完后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记忆、巩固所学知识,作业要保质保量,不得拖欠、照抄、应付了事。 4、不懂要问,做到不拖不欠:对于学习、作业过程中不能搞懂的内容,要及时解决,否则会影响后面课程内容的学习。 四、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做到以上学习要求的基础上,另外,想要更好的掌握它就必须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点认真的运用到实践环节。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而我们这个课程的主要单元都是以一个案例引入基本知识,然后是具体的实训内容,我们还为此给学生配备了《实验指导书》和《实训指导手册》,这些实训内容是基于工厂实际的检测案列,实训就是工作,学生只要完成了这些检测实训项目,基本就可以胜任工厂现场的几何量检测工作。 最后,我们把电子文本和课程的一些电子教辅资源放到学院BB平台上,开通了课程网站,学生可以通过该课程网站自学所有内容,方便更好的学习与交流。

小学数学几何+基础知识点汇总【精品】

一 1-6 年级数学几何问题 (一)图形的认识、测量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1 米=100 厘米 1 米=1000 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 100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 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 1000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是 1 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八、体积单位:(1000)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升=1000 毫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

吨、千克、克。十、质量单位: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1 世纪=100 年 1 年=1 2 个月 1 年=4 个季度 1 个季度=3 个月 1 个月=3 旬大月=31 天 小月=30 天平年二月=28 天 闰年二月=29 天 1 天=24 小时 1 小时=60 分 1 分=60 秒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 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 90 度的角是锐角;等于 90 度的角是直角;大于 90 度小于 180 度的角

计量基础知识

计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量和计量 一、量的定义 量的定义:现象、物体和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种属性。 由定义可知:被研究的对象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物质本身。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个概念的两种含义:一方面是量的定量确定,如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指量的大小、轻重和长短等概念即量的具体意义;另一方面是指现象、物体和物质的定性区别,把量区别为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和电阻等即量的广义含义。 量总是由数值和计量单位组合表示。 在使用相同计量单位的条件下,较大的数值表示较大的量;较小的数值表示较小的量。用没有计量单位表示的纯数值表示量的大小是没有意义的。即量的表示都必须在其数值后面注时计量单位。 量的大小并不随所用计量单位而变,可变的只是单位和数值。 二、量的分类 量的分类: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将量按学科划分为十大类:几何量、力学、温度、电磁、电子、时间频率、电离辐射、声学、光学和化学。 1.几何量计量:对物体几何形状所涉及的物理量进行的测量。主要包括:端度、线纹、角度、表面粗糙度、平面度、直线度、表面几何尺寸的精密测量。 2.力学计量:包括质量、容量、密度、压力、真空、流量、力矩、速度、加速度、硬度、冲击、转速、振动等。 3.温度计量:利用各种物质的热效应,研究测量温度的技术。按测量范围划分有:超低温、低温、中温、高温、超高温计量。 4.电磁计量:根据电磁学原理,应用各种电磁基、标准器和仪器、仪表,对各种电磁物理现象进行测量,按电、磁特性分为电学计量和磁学计量;直流计量和交流计量; 5.电子计量:无线电技术所用全部频率范围内的一切电气特性的测量; 6.时间频率计量:时间和频率的计量,时间和频率在数学上互为倒数关系; 7.电离辐射计量:计量放射性物质本身有多少的量和计量辐射、被照介质相互作用的量; 8.声学计量:专门研究物质中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影响特性中有关计量的知识领域; 9.光学计量:光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功率、能量的转换和变化;在传播过程中光线的行踪; 10.化学计量:对种物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基本物理常数的分析、测定。计量部门通过发放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是化学计量的特点。 三、量值的概念: 1、量值:由一个数和合适的计量单位表示的量。 2、量值统一:在单位量值的传递中,所用的各级标准计量器具以及由它们检定或校准的计量器具的量值,都可以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它们的量值在规定误差范围内保持一致。 3、量的真值:表征某量在所处的条件下完善地确定的量值。 4、约定真值:为了给定目的可替代真值的量值。它们(量的真值与约定真值)之间的差值可以忽略不计。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doc

计量基础知识试题 一、判断题 1.企业厂长(经理)和管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有关计量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计量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2.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有条件的企业可自行开展周期检定工作。() 3.不合格计量器具可用在没有计量精度要求的场合。() 4.经计量确认的计量器具状态标识,须按照国家标准,实行彩色标识管理。() 5.在选择测量方法时,只需考虑经济实用性,无须考虑测量精度。() 6. 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进行全面评定,而校准主要是确定其量值。() 7.在选择测量器具时,应根据工件的公差考虑测量器具的精度。() 8.为保证零件的加工与测量精度,应尽可能地保证零件的设计、工艺、测量基准相一致,并尽可能地以工艺基准为基准。() 9.定位方式的选择,主要是与被测件几何形状和结构形式有关。如对平面可用平面或三点支撑定位;对外圆柱表面可用V形块或顶尖、三爪卡盘定位;对内圆柱表面可用心轴、内三爪卡盘定位等。() 10.计量检定和检测的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11.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得到的测量数据,一般不需进行处理,即可用于结果表达。() 12.未经检定或经检定不合格(含超期未检)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13.对作为一次性检定管理的计量器具,只在投入使用时检定一次,可终身不再受检。() 14.当发现测量设备不符合要求,如失效或损坏时,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并对该设备和受其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措施。() 15.计量检定的目的是判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16.量值中的数值一般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可以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17.单位符号m2/s,当用于表示覆盖速率时,名称为“米的平方每秒”。() 18.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中的9个计量基本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 19.最终检验是很难判断深层质量问题的,通过对产品形成过程的每个阶段都进行认真的检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20.计量质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规定的计量要求由计量管理者提出。() 二、单项选择题 1.量值溯源图(或表),保证全部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到。 a、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 b、企业最高标准 c、授权计量机构的标准 2.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按照产品标准和工艺技术文件的要求,确定,配备符合使用要求的计量器具。 a、工艺流程图 b、计量检测点 3.量值传递是通过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通过各级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是自上而下的,一级一级依次传递,体现了。 a、强制性 b、自发性 4.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计量的特点。 a、准确性 b、统一性 c、溯源性 d、法制性 e、自发性 5.有一测量结果为12.514米,修约后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按“2”的间隔修约,修约结果为: a、12.4米 b、12.5米 c 、12.6米 6.在产品检验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设备。 a、必须经计量确认 b、可不经计量确认 7. 为使测量设备进入正常的使用状态,有时要进行调整,下列哪种行为是不允许的。 a、零位调整 b、放大比例调整 c、满刻度值调整 d、封印和封缄的调整 8.验证是根据提供的测量结果与相比较,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