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习题

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习题
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习题

一.填空题

1、本文第2自然段中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今吾以十倍之地,

请广于君。

2、第2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第2段中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4、第2段中唐雎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尊严。

5、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

6、唐雎慷慨陈词,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歌颂其壮举。

7、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意在言外,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听话者只有凝神谛听,用心揣摩,方能领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试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的“潜台词”。

(1)秦王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惹我发怒的话,你们国家可要遭殃了。

(2)与臣而将四矣。

我效法他们三人,将要与你同归于尽。

8、试从文中找出表明秦王说话时的语气、态度变化的语句?这说明秦王有什么样的性格?

不说;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从这里可以看到秦王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的性格。

9、选文最后一段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什么?对表现唐雎有何作用?

原因是秦王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局面侧面衬托了唐雎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忠心爱国的优秀品质。

二、选择题

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B.秦王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平民)

D.休祲降于天(休息)

2、句中加点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以大易小(交换)

B.秦王不悦(高兴)C岂直五百里哉(仅仅)D非若是也(对的)

3、选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

A.以头抢地尔(撞)

B.轻寡人与(轻视)

C.唐雎不辱使命(辱没)

D. 请广于君(广大)

4、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和“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相同的一项是(D )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B不以物喜C以君为长者D以刀劈狼首

5、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跟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 )

A天子之怒B专诸之刺王僚也C此皆布衣之士D布衣之怒

6. 选出“而”与“而君逆寡人者”中的“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A.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挺剑而起

C.为坛而盟

D.长跪而谢之

7、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8、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本文记叙了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针锋相对,不辱使命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即使是弱国,也是可以战胜强国的。

B.本文②③④段集中描写了唐雎和秦王斗争的场面,第③段中的“挺剑而起”,把这场斗争的高潮推向了顶峰。

C.本文的人物对白用得巧妙:用对白交待事情的缘由,用对白推进情节的发展,用对白展现斗争的情景,用对白刻画人物的性格。

D.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多方面的进行对比,比如:“易”与不“易”的对立态度,水火不容的对立人物,秦王暴戾、唐雎谦恭的对立策略,成败相易的对立结果。

9、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文中秦王的语气依次是强硬、威吓、畏惧,显示出一个盛气凌人、骄横跋扈、蛮横无理而又色厉内荏的暴君形象。

B.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起初有些害怕,但最终还是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C.秦王的政治骗局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秦王露出政治流氓的嘴脸,企图以“天子之怒”的战争之祸来对唐雎进行恫吓。

D.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迫使秦王屈服,最终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10、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

A.文章的第一段交待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为下面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C.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一段是斗争的高潮。

D.秦王最后还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他害怕了,从正面表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暴。

11、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B.秦王向安陵君提出“以大易小”的换地想法,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满足自己非分的要求。

C.在唐雎看来,真正的“士”是像专诸、聂政、要离一类的人。

D.本文揭示了强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弱秦的原因。

12、选出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C)

A.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

B.本文讲述了唐雎出使秦国的故事,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家利益,不畏强暴的精神。

C.秦王虚情假意地称安陵君为“长者”,用“不错意”来麻痹对方,显得极其狂妄自大。

D.作者把这唐雎和秦王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译文及注释 导读: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

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注释 1.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 2.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3.使:派遣,派出。 4.谓...曰:对...说。 5.欲:想。 6.以:用,用作介词。 7.之:的。 8.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河南鄢(y ā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初三语文]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集锦

(一)18、①撞②道歉(2分。每格1分。) 19、C(2分) 20、韩、魏灭亡了,安陵却凭五十里地保存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2分。关键词“以”、“徒”、“以”各0.5分。)21、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2分)《唐雎不辱使命》中考试题集锦 (一)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以头抢地耳②长跪而谢 之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A、渔人甚异之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公将鼓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0、把画线句子(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 文: 21、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16.(1)盛怒、愤怒(2)曾经(3)屈服(4)道歉 17.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18.表明自己要效法他们,同时表达了要跟秦王斗争到底的决心。 (二)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秦王怫然怒 (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 文: 18.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4分)

9.逆:违背谢:道歉 10. C 11.(1)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12.答案要点: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三) 9.(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逆寡人与逆:长跪而谢之 曰谢: 10.(2分)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野芳发而幽香 11.(4分)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2.(2分)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业--唐雎不辱使命(附答案)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外交是没有xiāo烟的战场。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之下出使秦国,不畏强暴、据理力争,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折.服,而盛气凌人、阴险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正是在这份胆识的威摄下败下阵来。许多外交英雄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蔺相如出使强秦,最终完璧归赵; 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xiāo(硝)烟寻衅.(xìn)折.服(zhé)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威摄”,正确写法是“威慑”。 (3)“色厉内荏”中,“色”的意思是脸上表现的神情;神色;“荏”的意思是软 弱。 (4)请仿照画线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成都中考)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拋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 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 (2)阅读下面方框内关于“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唐雎不辱使命字词解释

唐雎不辱使命字词解释 1.辱:辱没、辜负。 2.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3.使:派遣。 4.谓:对...说。 5.曰:说。 6.欲:想。 7.欲以五百里之地:以:介词,用。 8.五百里之地:之:的。 9.易:交换.10.其: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11.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12.许:答应。13.加惠:给予恩惠。14.以大易小:以:用,拿。15.虽然:即使这样。16虽:即使。17然:这样,如此。18.受地于先王:于:从。19.弗:不。20说:通“悦”高兴,愉快。21.因:于是。22使:派。23于:到。24使:出使。25.且:况且。26.亡:使……灭亡。27.秦灭韩亡魏:秦国灭了韩国和魏国。28.而君以五十里之地:而:但。表转折的连词。29而君以五十里之地:以:凭借。30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者:……的原因。31.以君为长者:以:把。32为:当作。33.以……为:把……当作。34以君为长者:者:……的人。35。故:所以。36.错:通“措”,放置。37错意:置意。3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注意。39.我以十倍之地:之:的。40.广:扩充。41.请广于君:于:让,使。42.请广于君:让安陵君扩大领土。43.逆:违背。44.轻:轻视,看不起。45.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46.非:不是。47若:像。48是:这样,指秦王说的话。49.非若是也:不是像(您)说的这样。50.而守之:而:表顺承的连词。51守:守护。52.而守之:之:它,代指安陵的国土。53.虽:即使。54.岂:难道,怎么。55直:只,仅仅。56岂直:何况,只是(难道只是)。57.怫(fú)然:盛怒的样子。58怫:盛怒。59然:……的样子。60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61尝:曾经。62怒:发怒。6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这是秦王暗示唐雎,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不堪设想。64伏:使……伏(倒下)。65流:使……流。66.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67徒:光着。68徒跣(xiǎn):光着脚。69抢(qiāng):撞。70耳:罢了。71.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72.庸夫:平庸无能的人。73庸夫:夫:……的人。74.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75夫:发音词。76专诸之刺王僚也: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77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78.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79.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80.仓:通“苍”,苍青色。81仓鹰击于殿上:于:介词,在。82休:吉祥。83祲:不祥。84休祲:吉凶的征兆。85怒:愤怒。86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87.与臣而将(jiāng)四矣:(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仿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88.若:如果。89.缟(gǎ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90挺剑:拔剑出鞘。91.而起: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92.是:这样,代词。93挠:屈服。 94.秦王色挠:秦王(吓得)变了脸色。95谢:道歉。96.长跪而谢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97长跪而谢之:之:代词,代指唐雎98.谕:明白,懂得。99徒:只,只是。100以:因为。

公开课《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教材教法分析】: (一)、《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传统课文,在某些语句的理解上有点难度,但是人物描写非常传神,性格鲜明,正义凛然,气势磅礴,是一篇训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好材料。相信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上如能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信能较好地掌握课文。在教学中可以尝试运用互相探究的学习方法,从整体文意的把握上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用反复朗读和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 (二)、文章塑造的唐雎这一人物形象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敢于与专制暴君抗争,充满了不屈精神与正义之气,并且说话技巧十分高明。可以用提问探究、双向互动的方法探讨唐雎说话的技巧和不畏强权、为国赴难精神的现实意义,实现学习文言文古为今用的教学目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整体把握课文思路,理清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表演能力。 3.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领悟言辞的巧妙美。 4.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学法指导: 1.在诵读中把握重点字词,在翻译、探究中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在理清叙事脉络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弄清故事情节, 3.反复诵读,了解通过个性化对话和对比衬托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1、把握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弄清故事情节。 2、学习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难点:1、课文如何扣住“不辱”二字在选材上有所取舍的。 2、唐雎说话的技巧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具准备:录音机、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另一个侠士的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毫不畏惧地同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附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附答案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秦王怫然怒()(2)长跪而谢之()(3)徒以有先生也(4)天下缟素 1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3分)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意在言外,隐藏着丰富的“潜台词”,听话者只有凝神谛听,用心揣摩,方能领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试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的“潜台词”。(4分) (1)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选文中找出表明秦王说话时的语气、态度变化的语句?这说明秦王有什么样的性格?(4分) 16.选文最后一段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什么?对表现唐雎有何作用?(4分) 17.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列举一位,并用一两句话概述他的主要外交事迹。(4分)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 1.(天津市)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秦王色挠,长跪而 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 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 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 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 凛然、不畏强暴。 2.(新疆·乌鲁木齐市)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 人!”……徒以有先生也。”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填空。 秦国企图用___________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___________一事。“___________”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 20.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3.(四川省凉山州)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易: 岂直五百里哉直:长跪而谢之谢: 16.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19.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年 1.(浙江·湖州) 秦王怫然怒,……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以头抢.地耳②皆布衣之士.也.③长跪而谢.之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8篇 含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 (一) 【甲】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傧者: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词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以.大易小 (3)长跪而谢.之曰(4)岂直.五百里哉? (5)傧者更.道(6)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2、译句 (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译文: (2)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译文: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稿 秭归县实验中学李作翠 一、教材分析 《唐雎不辱使命》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精彩的对话描写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细节,让唐雎的形象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它能使学生在兴味盎然的品读中受到“士”的精神的激励和感染,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探寻“士”文化的窗口。 二、学情分析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的关键时期,如今,优越的生活条件,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学生模糊了自己的责任和 使命。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味,加强 学生的人文修养,是非常难得的教科书。学生循迹人物的语言,能从中领悟民族文化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情感方 式、价值观念,让他们学着以一个英雄的姿态完成生活赋予他 们的各项使命。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 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及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2、多种方式诵读文章,读出人物语气,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

物形象。 3、感受语言交锋的机智与艺术,培养学生的国家尊严意识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其中,理解人物对话、品读是“士”的精神是重点,品味对话艺术,读出“士”的形象是难点。 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品读法、表演朗读法让学生入情入境朗读课文、品味语言,说出自己的真切感受,达成目标也就水到渠成。 四、教学过程 (一)、释题质疑、导入激趣 通过对题目中“使命”一词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唐雎此次出使所肩负的责任的兴趣,进入本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 兴趣,也没离开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可谓一箭双雕。) (二)读懂文章、理解故事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之后教师检查学生字音、断句等基础知识,然后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听读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设计意图:夯实文言基础知识,提升学生阅读文言的能力) 2、秦王以大易小是天大的好事,安陵君为什么不答应呢?教师抛出这一问题,激发学生品读人物语言,识破秦王的骗局。明确唐雎此次出使关乎国家存亡,责任重大。 3、那么唐雎完成了使命吗?请同学们用文中的句子做依据回答,引入对文章最后一段的学习和理解。初步感受唐雎的力量。 4、那么,面对强大秦王,唐雎如何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的呢?自然引入对唐雎与秦王斗争过程的品读。 (设计意图: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士”的力量)

《唐雎不辱使命》公开课优秀教案教

《xx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想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例如《核舟记》等来说,这一篇在文字上有些难度,《战国策》又是以记言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上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即使是古文也可以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是,有些涉及到专门性知识如历史知识的地方,教师则必须讲解、点拨到位。其次,在古文的教学中仍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安排不同要求的读书,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掌握重要词句,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诵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把握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难点:课文如何扣住“不辱”二字在选材上有所取舍的。 解决办法: 1.做好课前预习,在知识结构中梳理以前学过的知识,精心设计复习题,做到温故知新。 2.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最好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本文课本剧,创设情境,把枯燥的文言文变得生动有趣。 3.对于疑点的处理可以和扩展本课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美国记者问道:“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的钢笔呢?”周总理回答道:“提起这支笔啊,说来话长,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它是一位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请同学们想想,美国记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周总理的言外之意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象周总理这样成功地的外交家你知道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展示唐睢的多媒体图片(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释题 1.介绍《战国策》。 (xx提问,生答后再小结。)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简述时代背景。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汇编 1. (天津市)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秦王色挠,长跪而 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 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D.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 2. 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 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 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 争的最高潮部分。 C. 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 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 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 凛然、不畏强暴。 2. (新疆?乌鲁木齐市)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 人!” ……徒以有先生也。 ” 1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岸势犬牙差互 B.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A.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 秦王怫然怒 易:交换 怫然:盛怒的样子

D.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18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译文 19. 填空。 秦国企图用 _____________ 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出唐雎 ___________ 事。“___________ :'写出了这场外交斗争的结局。 20. 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3. (四川省凉山州)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着,徒以有先生也。” 15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以五百里之地易早安陵易: 岂直五百里哉直:长跪而谢之谢: 16. 请在文章里找出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和他 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并将其抄写下来。(2分) 17.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19. 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10年 1. (浙江?湖州) 秦王怫然怒,……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唐雎不辱使命》语段阅读及参考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语段阅读及参考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语段阅读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完成9-13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庸夫之怒也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与臣/而将四矣 2.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以头抢地耳(撞、碰) B.长跪而谢之(感谢) C.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D.请广于君(扩充)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聂政之刺韩傀也 D.辍耕之垄上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⑵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湖南省益阳市2011年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B 2.B 3.C 4.(1)即使是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呢?(准确译出“虽”“易”“直”,表述连贯) (2)安陵(国)能够凭借(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准确译出“以”“徒”,表述连贯) 5.使命:挫败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阴谋。原因:唐雎不畏强暴,有勇有谋。(意思相近即可)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题及答案 【篇一:唐雎不辱使命中考精编试题】 txt>(第一课时) 一、解释下边各组介词的意义。 1、受地于先王: 2、仓鹰击于殿上: 3、因使唐雎使于秦: 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5、以头抢地尔: 6、故不错意也: 7、轻寡人与:8、虽千里不敢易: 9、请广于君:10、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11、岂直五百里哉!()()12、长跪而谢之曰(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弗敢换。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长跪而谢之。 4.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5.岂直五百里哉? 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7.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9.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不错意也: 2.仓鹰击于殿上: 四、选择题。 1.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是古代帝王的敬称。 b.《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的,共三十二篇,分十二策。 c.“岂直五百里哉?”的“哉”是现代汉语“吗”的意思。 d.文中唐雎列举了四个平民中的有志之士的发怒。 2.下列各句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是() a.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c.皆布衣之士也。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 五、填空。 1.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2.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 3.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4.唐雎面对秦王以相威胁时,他以作答,列举、、的壮举,从 气势上压倒秦王,充分展示了他、的形象。文段中的秦王则是一个、、的君王形象。 六、回答问题。 1.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②岂直五百里哉?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秦王以大易小而安陵君为什么不 答应? 3.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 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4.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5.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6.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 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 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 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 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为国献身的人。 7.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8.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 唐雎的? 9.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 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10.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唐雎不辱使命》2019-2020语文九年级文言文真题训练

《唐雎不辱使命》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题) 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 【甲】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唐雎不辱使命(选段)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丙】醉翁亭记(选段)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唐雎不辱使命公开课课堂实录

读文读人读自己诵读品味积累 (课前活动) 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合作学习。东关中学在我县是最棒的初中学校,来之后听老师说我们班在东关中学是这个。最棒的班级(竖大拇指)现在看到同学们脸上的朝气和笑容,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成为最棒的学生。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师:很好,上课前我有两句话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齐读一遍。(投出幻灯片1)生齐读:快乐语文我的课堂我做主做最好的自己。 师:语文如此多娇,引无数学子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我们。师:上课! 一、导入新课 师: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有一个人偏不这样,他就是战国时代安陵国的使者唐雎。今天我就跟大家看看他面对威武四方的秦王,是如何做到“人在屋檐下,偏偏不低头”的。今天我们学习(投放幻灯片)大家齐读课题:《唐雎不辱使命》。

哪位同学愿上来板书题目(提示:关键字:雎辱——回答者要板书“雎辱”的写法。)二、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喜欢这篇文章吗,实话实说。课前大家都读过了,有没有读懂它,读懂的标准是什么?读懂文章要弄清三点,第一是“写了什么”第二是“怎么写的”第三是“为什么写”。作为文言文,还有一个起码条件,即读懂文言字词。请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幻灯片)齐读 师:学好文言文,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什么?生齐答:读书。师:很好,下面就请大家咬准字音,不掉字,不漏字的大声朗读课文。(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我认为大家读的很流畅了,下面我们订正几个字音。(投幻灯片3)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唐雎()傀()徒跣()抢地()缟素()庸夫()色挠()师:请一位学生起来拼读一遍。(生甲读完,投出答案;师强调订正几个字音)师:大家每个词齐读两遍,开始(生齐读) 简介作家、作品、故事背景

《唐雎不辱使命》中考复习要点答案

15、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16、怫然怒:盛怒的样子 1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听说18、布衣:平民 19、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20、以头抢地耳:撞;罢了 21、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22、非士之怒: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23、仓鹰:通“苍”青色24、休祲:吉凶的征兆 25、xx怒:这个26、缟素:穿丧服 27、色挠:变了脸色;挠,胆怯28、谢之:道歉 29、寡人谕矣:明白,懂得30、徒以有先生也:只是 7、理解性默写 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xx君是如何巧妙回答xx的?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 《xx不辱使命》xx复习要点 1、文学常识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 关于xx: 唐雎,也作唐且。魏国人,是安陵君的臣子。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 2、语音 (1)唐睢不辱rǔ使命(2)秦王怫然fú然怒(3)免冠徒跣xiǎn (4)以头抢qiāng地(5)休祲jìn降于天(6)天下缟gǎo素 (7)秦王色挠náo (8)慧huì星袭月(9)韩傀guī(10)弗fú敢易 3、通假字 故不错意也(错——措,放置,安放) xx鹰击于殿上(xx——xx,青色) 4、古今异义词 5、一词多义 xx┍大王加xx(xx) ┕xx之不惠(聪明) 6、重点词语解释

《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课内比较阅读及答案

《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初三课内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5题。(16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0.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B. 何为者也 人恒过然后能改或异二者之为 C. 吾欲辱之,何以也 D. 要离之刺庆忌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甚矣,汝之不惠 1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一处)(2分) (1) 吏二缚一人诣王 (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 吾欲辱之,何以也? ▲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 13.【乙】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3分) ▲ 14.【甲】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2分) 15.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取胜,晏子主要是靠▲取胜。(2分) 参考答案: 10.D(3分) 11. (2分) (1)吏二/缚一人诣王 (2)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12.(1)我想羞辱他,用什么方法呢?(2)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