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

教师的最终目标是育人,过去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过去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了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对情境创设不充分,对语篇意义关注不够,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以及很少引导学生发展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英语课程是基于语言的综合课程,内容具有百科全书特性,活动可以以语言为基础发展各项能力与品格,从而可以很好地培养每一项核心素养。

一、关注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学生能逐渐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获得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口语和书面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其恰当表意的语言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比如,我们在单词教学时,一定强调“词不离句”的原则,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几个单词,要能在合适的语境中进行运用交流;在对话、阅读、故事教学中,更要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分析学生需要获取什么信息?我们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可能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确保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

在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英语学科素养。

二、关注学习能力的发展

学习能力是指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对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其中适性学习最为关键,比如适合不同学习需求的单词记忆词典、适合不同风格的读物等。学生通过学习,具有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效监控和管理学习过程,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

最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1、关于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语言思维、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四个板块。核心素养具有学科性、思想性、独特性、行动性、价值性、发展性。其中它的独特性的核心是单元统整、内容整合、语境带动、语用体验。 例如围绕一个主题in a shop展开四课时教学活动。四课时分四个话题:shopping at Panda’s Glasses shop; A money chart for outing; shopping for outing; let’s go shopping。四个话题的设计呈现循序性与渐进性。第一课时小熊猫看不清想去买眼镜,路过食品店,看见巧克力等食物,熊猫禁不住诱惑,想买,小象制止了,并表示小熊猫现在需要的是眼镜而不是食物。围绕“买眼镜”这样的一个话题描述购买支出表Money Chart.作为第一课时,其中的单词与语音要求基本正确。第二课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扮演kitty和Ben介绍Money Chart. 第三课时为了出游做准备中,借助超市收银单,帮助kitty和Ben完成Money Chart. 第四课时学会能在语境中制定Money Chart.,并能借助口头描述。 *从四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围绕一个大主题in a shop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课时与课时之间的目标设定从知道、领会再到应用。单词的教学呈现递进关系(本单元涉及多个食物类单词教学),从跟读、读懂、朗读、认读、再到应用。而课时之间的话题依据TCLLU (topic\content\level\length\unit)原则进行整合,也就是基于教材内容“学会制定Money Chart”讨论各购买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语言水平设定四个购买情境;基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设定教学对话的文本内容长度;基于in a shop 核心板块进行单元的统整。每一个目标的设定基于语境学习知识,循序积累后进行体验运用(语境带动语用体验),形成语言能力。 * 语言思维能力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批判性思维分为knowing, understanding, analyzing, applying四个部分。例如语音教学为我们呈现了很好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课堂。从会读,模仿含sp- sm- st-单词(knowing),到第二课时读找出发音,朗读诗歌(understanding),再到第三课时归纳字母

(完整版)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要求把探讨与创建学生核心素养体制作为课改的核心环节。并充分要求学生应当具备适应终身发展的品质与能力,同时要求各个学科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因此,小学英语学科也是如此。那么什么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怎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哪些方法呢?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什么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是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思维意识的能力;思维品质是思考分析能力,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活动。文化意识是理解各国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是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都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同时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而这些理念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符合。那么我们就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这些理念贯穿到现在的教学中,并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核心素养。 1. 运用情景创设教学法,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利用教学的相关图片或多媒体资源等创设真实语言情境贯穿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使学习过程真实而有效,能极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学习《On the farm》一课,老师可以创设情境:在课件中出示一个Farm的图片,让学生听已学过的动物的叫声来判断是什么动物来引入新课。然后继续听声音并出示图片学习新的动物名词。接着展示我国各个地方生活的动物,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一边尽量用英语描绘自己看到的图片,不管最终描述的正确与否这都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比如在学“thirteen,fourteen, fifteen……”一课时,老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情境:秋天来了,农民伯伯的果园大丰收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数一数收了多少果子吧。然后整个课堂围绕帮助农民伯伯数数果子而进行。整个环节中,先数苹果复习1——12的数字,后出示其他水果的图片,让学生数,呈现新单词“thirteen,fourteen...”接着练习时让学生数出更多的数字单词,最后学生之间的问答:S1:“How many pears? S2: Ninety pears.”以及计算总数等都围绕着这个情境展开。 语言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可以通过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学习和运用新知。同时学生懂得了怎样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运用是双向性的,鼓励学生开口交流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使用恰当的课堂用语和学生进行交流。运用课堂用语,无形之中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何用语言进行交流,并体会语言交流的趣味性。然后在学生开口交流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发展都有差异性,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老师应该做的是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充分的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多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交流,消除他们学习英语口语的胆怯心理,慢慢养成敢说、爱说英语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对话交流时,能干的学生就可以选择有难度的内容进行交流,而胆小内向和差一点的学生,老师不仅要多鼓励,帮助建立英语交流的自信心,在交流内容上就要选择简单容易的,

最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篇

当今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讲是能够受益终身的,通过在听、说、读、写四大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能够很大程度生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睡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小学英语教学,其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感受英语的魅力,从而爱上英语学习。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压迫下,很多小学英语课程枯燥无味,教师一昧的寻求成绩提升的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因此,在新课改的提倡和改革之下,一线教师一定要寻求改变,循序渐进,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以及教育改革的进行,现阶段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应当首先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高效教学策略的运用切实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一个小学英语学习者,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不断获取新鲜知识和技能掌握小学英语所必备的品质,运用关键能力解决综合问题。 在学科素养要求不断加强的今天,小学生的小学英语核心素养重要基础就是小学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变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研究意义及目的 “活到老,学到老”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在人的一生中永远都离不开“学习”二字,只要保持一颗永远学习的心那么人就会长存,相反,如果人只是单纯的活着,但是没有学习的动力,离开了学习,那么这个人只是一副无趣的躯壳。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伴随人的一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习惯是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一昧的关注学习成绩,要注重学习过程,而非只关注结果。作为长期形成的很难改掉的习惯,同样有好坏之分,好的习惯伴随一生使人受益,能够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而坏的习惯害人害己,是威胁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潜移默化的指导,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听、说、读、写作为英语学习的四大基础技能,从这四方面入手更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师通过

浅谈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 养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要如何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优良品行的健美少年。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内涵和培养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的策略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也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当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加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之上。课程目标结构图,说明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基础,这五个基础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密不可分的两重性质。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所以,“素养”并不是指向某一学科知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c15285511.html,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 作者:李光丽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5-0089-02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在此文件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目标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是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思维意识的能力;思维品质是思考分析能力,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活动。文化意识是理解各国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是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都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同时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今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小学英语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教学思路。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最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在学习中学会做人 依据课本内容,寻找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如在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三年级下册Module1 Unit2 I’m going to help her.这课时,在拓展阶段我让学生用英语介绍:Who is helpful child in our class?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及时表扬了这些乐于助人的学生,并借此机会教育学生:You should be a helpful children. 并送给他们一句谚语:The rose's in her hand, the flavor in mine(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这堂课上,学生不仅充分练习了句型I’m /He’s/She’s going to help…还了解到了助人为乐的意义、也学会了一句英语谚语,扩展了知识面。在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三年级下Module 8Unit1 He works hard.一课时,通过课文中 Daming的优秀表现,鼓励学生向Daming和班里的优秀学生学习,然后利用朗朗上口的chant: work hard, work hard, time goes quickly, we really work hard. 引导学生 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在教学外研版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三年级下册Module 6Unit 1 Here are his hands.一课时,我设计了“Magic ears”.的活动。我请同学们注意听当文中老师“Hello,children.” 这句话时,背景音前后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听完后回答说:“老师上课前,教室里很吵,但是当老师开始上课时,同学们立刻就安静下来了”。我及时表扬了发言的学生,接着对孩子们进行了课堂常规的教育。请上课听讲不认真的学生扮演老师,体验上课时有序的课堂和吵闹的课堂给老师带来的心理变化,启发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做一名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学生。

重点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重点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计划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快速提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小学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阶段,是为学生今后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础的最关键时期。只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才可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未来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课堂中,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优良品德,不断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1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以升学为目的,对应试教育极为重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有教学的方法和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升入更好的学校,但是以此为前提的做法往往是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学生无法全面发展,整体素质很低,使学生无法更好的适应未来极为激烈的社会竞争。培养核心素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的英语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和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但是,忽略了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其后果往往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阻碍,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无法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竞争适应能力弱。为此,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2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方法 (1)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了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对这件事物去求知、探索和实践,并且在求知、探索和实

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欧盟的框架中八大核心素养之一,在这里的定义指使用外语交流,定义为“在适当范围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理解、表达与解释的能力;跨文化理解、交流与协调能力”,涵盖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面。其中的知识包括外语词汇、语法及语言表达形式和社会习俗与文化方面的知识;技能包括口语会话、阅读、理解文本、使用词典等辅助工具及自学外语;态度包括欣赏文化多样性、对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现今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

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也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当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learn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Unit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learn部分,主要内容是5个动物名称cat, dog, bear , duck和pig听说,以及句型What’s this? It’s a …,用it’s a +动物名称来描述一只小动物。教材在let’s talk 部分中对句型What’s this? It’s a …做了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反复利用以前所学的句型进行操练,让学生通过复习旧语言的活动感知新的语言点,减轻教与学的难度。另一方面,本课谈论话题为Animals,学生对此有浓厚兴趣,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特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丰富多样教学情景、导入及操练方式,使师生和生生互动活动形式有效充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表达语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从而习得语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好动,喜欢模仿,对新兴事物有探索意识,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他们还处于启蒙阶段,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自主学习英语的水平和能力有限,对学习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自律的意识不够强大,老师在单词书写和读音上要做好示范,帮助学生练好英语基本功,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单词cat, dog, bear , duck、pig 句型:What’s this? It’s a … 四、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目标: (1)能听、说、认读一些常见的动物单词cat,dog, pig, duck, panda, bear, 并能用英语介绍这些小动物。 (2)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模仿动物做出相应的动作。 2.思维品质目标: (1)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培养他们有效迁移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英语教学中的“启发拓展”,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学习能力目标: (1)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培养孩子静听、准确模仿的习惯;培养孩子大胆开 口、课内积极发言的习惯; (2)培养学生各种感官并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生词和互动游戏,提高主动合作的意识。 4.文化品格目标: (1)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培养爱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2)通过英语与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的整合,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掌握有关动物名称的表达cat, dog, bear, duck,pig,特别是dog 和pig 等的发音区别,吟唱歌谣也是难点之一。 六、教学方法:听说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基于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基于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learn教学设计 光明小学刘传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Unit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learn部分,主要内容是5个动物名称cat, dog, bear , duck和pig听说,以及句型What’s this? It’s a …,用it’s a +动物名称来描述一只小动物。教材在let’s talk部分中对句型What’s this? It’s a …做了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反复利用以前所学的句型进行操练,让学生通过复习旧语言的活动感知新的语言点,减轻教与学的难度。另一方面,本课谈论话题为Animals,学生对此有浓厚兴趣,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特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丰富多样教学情景、导入及操练方式,使师生和生生互动活动形式有效充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表达语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从而习得语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好动,喜欢模仿,对新兴事物有探索意识,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他们还处于启蒙阶段,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自主学习英语的水平和能力有限,对学习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自律的意识不够强大,老师在单词书写和读音上要做好示范,帮助学生练好英语基本功,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单词cat, dog, bear , duck、pig 句型:What’s this? It’s a … 三.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目标: (1)能听、说、认读一些常见的动物单词cat,dog, pig, duck, panda, bear, 并能用英语介绍这些小动物。 (2)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模仿动物做出相应的动作。 2.思维品质目标: (1)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培养他们有效迁移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英语教学中的“启发拓展”,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3.学习能力目标: (1)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培养孩子静听、准确模仿的习惯;培养孩子大胆开 口、课内积极发言的习惯; (2)培养学生各种感官并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生词和互动游戏,提高主动合作的意识。 4.文化品格目标: ⑴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培养爱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⑵通过英语与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的整合,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五.教学重难点: 掌握有关动物名称的表达cat, dog, bear, duck,pig,特别是dog 和pig 等的发音区别,吟唱歌谣也是难点之一。 六.教学方法:听说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可自带几种动物玩具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中小学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北师大王蔷教授指出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关注学科育人价值。英语学科的首要任务是育人,教师需要思考学科价值是什么,如何通过教授这门学科实现育人的目标。 2.关注学生思维发展。高中英语教学重点之一,是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3.关注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主要思考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课程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学科核心素养。过去十几年的课程改革,英语课程提出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科课程目标,从过去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双基目标转向了多元的综合目标,推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经过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过去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了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都成为了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英语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对语境创设不充分,对语篇意义关注不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以及很少引导学生发展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核心素养的建构必然引发我们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思考和对教学方式的进一步优化,为解决目前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和途径。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变革

1.学习内容: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形成,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培养。 2.学习方式: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课程,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 3.教学方式: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 如何整合课程内容? 要理清并抓住主线,将主题引领作为整合的起点。建立六要素(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整合的学习活动观。 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 教学从“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转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加深对学科本质和价值的认识;重视对语篇意义的解读;在设计活动时关注内在逻辑和关联,注意提炼和整合内在的知识结构。因此,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关键。 从文本解读到活动设计教师还需要思考: 1.创设何种情境?与学生共同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需要获取什么信息,建构怎样的知识结构? 3.如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 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师需要: 1.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 2.确保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 3.在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体现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 4.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王蔷教授最后总结:

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要如何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优良品行的健美少年。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内涵和培养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的策略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也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当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老师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加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之上。课程目标结构图,说明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基础,这五个基础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密不可分的两重性质。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所以,“素养”并不是指向某一学科知识,而是强调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它的目的不仅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56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自OECD2006提出关键能力以来,世界很多国家;2015年3月30日,我国正式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也提;素养,就是关注“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这一;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面对崭新的更富挑战性的国际格局,各国教育改革都无法规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才能使他们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逐渐由表层的生产力水平竞争转换为深层的以人才为核心的竞争。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儿童青少年核心素养的提升,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主题,很多国家甚至把培养21世纪核心素养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教师的最终目标是育人,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具备哪些核心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将是值得广大教师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自OECD2006提出关键能力以来,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自己的关键能力体系,大多都是与我国未来发展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与合作可能的国

家和地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形成一定的倒逼机制,而我国不管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合作,以及“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都需要我们培养真正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仅具有关键能力的人,同时需要具有必备品格的人。 2015年3月30日,我国正式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 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也提出了要加强“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新一轮课改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本质上来讲,关注学生发展核心 素养,就是关注“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这一问题。那么,我国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呢?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 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作为一名基层英语教师及小学英语的学科带头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及个人品格? 过去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过去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了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对情境创设不充分,对语篇意义关注不够,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以及很少引导学生发展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英语课程是基于语言的综合课程,内容具有百科全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是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思维意识的能力;思维品质是思考分析能力,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活动。文化意识是理解各国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是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都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同时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而这些理念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符合。那么我们就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这些理念贯穿到现在的教学中,并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核心素养。 1. 运用情景创设教学法,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利用教学的相关图片或多媒体资源等创设真实语言情境贯穿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使学习过程真实而有效,能极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可以通过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学习和运用新知。同时学生懂得了怎样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运用是双向性的,鼓励学生开口交流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使用恰当的课堂用语和学生进行交流。运用课堂用语,无形之中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何用语言进行交流,并体会语言交流的趣味性。然后在学生开口交流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发展都有差异性,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老师应该做的是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素养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素养 吉文清商州秦韵小学 一、小学英语现状概述 经济在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发生变化。在新课程的倡导下,各个学校都在穷尽各种方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英语课堂也不例外。然而,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的目标基本上仍旧以考试为主,尤其是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英语教育。学生学习什么要看老师教什么,老师怎么教要看教学大纲上要考什么。“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传统教学模式定然出现了各种弊端:学生不会说、不敢说;学生太依赖老师,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听不懂或听不全地道英文;英语能力只停留在课本内和试卷上,学生的英语能力不是由一种语言能力,而变成了一种考试能力。如果不走出这样的误区,我们的英语教育永远都会处于低效的局势。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英语的应用无处不在,我们已经身处一开口就是英语的时代和地方。英文字母,英语键盘,英语广告,英语说明书,英语节目,英语路标,英语指示牌等等在我们身边充斥良久。有的人学习英语是为学习深造:升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好大学、甚或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有的人认为英语学习跟上了,不仅能增加孩子们的信心,更能带动其他科目的学习及成绩的提高。不可否认,孩子英语成绩名列前茅,成为英语学习的佼佼者,能

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学习信心,而持续的英语学习,也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认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更多发挥的是作为工具的作用——交流的工具,思维的工具。多一种语言的表达能力,你就多一种了解世界的途径,多一种学习的方法,多一次机会,不知不觉你的品位会提高,认知能力也会更好。或许别人会因为你的英语能力而倾慕你。 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让孩子在语言发育时期就接触英语,同时运用英语和中文去表达自己的意思,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英语教育教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学科,承载的不仅是老师的责任,更是国家的希望。学习英语不仅可以学习中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积极开放包容的心态,更是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三、英语教学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意义 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 语言能力即使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最先感受到的是英语这种语言,在一节课一节课的积累中学习了解并运用这门语言。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 教师的最终目标是育人,过去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过去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了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对情境创设不充分,对语篇意义关注不够,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以及很少引导学生发展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英语课程是基于语言的综合课程,内容具有百科全书特性,活动可以以语言为基础发展各项能力与品格,从而可以很好地培养每一项核心素养。 一、关注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学生能逐渐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获得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口语和书面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其恰当表意的语言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比如,我们在单词教学时,一定强调“词不离句”的原则,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几个单词,要能在合适的语境中进行运用交流;在对话、阅读、故事教学中,更要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分析学生需要获取什么信息?我们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可能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确保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

(完整版)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完整版)小学英语学 科核心素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是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思维意识的能力;思维品质是思考分析能力,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活动。文化意识是理解各国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是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都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同时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而这些理念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符合。那么我们就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这些理念贯穿到现在的教学中,并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核心素养。 1. 运用情景创设教学法,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利用教学的相关图片或多媒体资源等创设真实语言情境贯穿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使学习过程真实而有效,能极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可以通过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学习和运用新知。同时学生懂得了怎样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运用是双向性的,鼓励学生开口交流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使用恰当的课堂用语和学生进行交流。运用课堂用语,无形之中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何用语言进行交流,并体会语言交流的趣味性。然后在学生开口交流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发展都有差异性,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在教

浅谈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讲课稿

浅谈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培训人:王芳 摘要:小学英语学科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英语学习的看法和心态,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为他们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作为小学生,无论从感知、感觉都与中学生存在差距。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注重教学不同教学环节得到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核心素养。关键词: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目录 一、前言 (一)什么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选题背景 (三)研究意义 二、现阶段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英语的现状 (一)学生口语能力不够 (二)忽略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三)忽略英汉思维的差异性 (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 三、培养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方向及方法 (一)尊重语言的双向性,鼓励学生进行交流 (二)将文化熏陶融入课堂教学

(三)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遵循小学生教育教学规律 (二)尊重个体差异性 (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 一、前言 (一)什么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 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能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二)选题背景 1.政策需求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就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 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这些都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契合,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