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共16页

合集下载

日本是如何否认侵华历史

日本是如何否认侵华历史

02 参拜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 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 里面供奉着东条英机 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 和约2000名乙、丙级 战犯的牌位。靖国神 社已成为日本右翼势 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 地。
03 否认慰安妇问题
慰安妇 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强征的性 奴隶。大部分慰安妇 来自中国、朝鲜半岛 等地,其中在日本本 土召集的慰安妇又被 称为女子挺身队。
日本是如 何对待其 侵略历史?
01
篡改历史教科书
引自日本2001年审定“合格” 的初中历史教科书:
zxxkw
(1)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 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 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 关于该事件,资料上有许多 疑点,见解各种各样,目前,也并非 ‘大屠杀’一类的行动。

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与社会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PPT课件(1)

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与社会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PPT课件(1)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一、九一八事变 背景 开端 结果 二、抗日救亡运动 三、西安事变 背景 经过 结果 意义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1840—1949)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西安事变 1935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 达陕北
1936年12月12 西安事变 日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
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5世 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势力曾扩大到朝鲜半岛南 部。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 立起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中国对它影响 深远!
日益腐朽的大清 帝国正做着天朝 上国的迷梦;而 此时,世界变化 如此之大!
19世纪中叶,英、美、俄等国家迫使日本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 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实行封建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统治动摇, 具有资本主义改革思想的地方实力派萨摩和长州两藩,在“尊王攘 夷”、“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倒幕。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 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国力日渐强盛,军国主义盛行,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又得赵四小姐的青睐追随 他身居要职——30岁担任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司令,
地位仅次于国民党Βιβλιοθήκη 高统帅蒋介石他长命百岁——活到101岁
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地点:西安 目的:逼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当年蒋介石被关之地
杀蒋?
西安事变后各方的态度
国民党
国际势力
中共
1937年12月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进行南京大 屠杀

冲绳战:历史真相与集体记忆——从冲绳教科书事件及相关诉讼案件谈起

冲绳战:历史真相与集体记忆——从冲绳教科书事件及相关诉讼案件谈起

1文学关系 、 3 冲绳 问题 , 兼及 翻译 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1 6

言: 冲绳战 : 史真相 与集体记忆 历
杀死 , 女人则将遭到强暴 ” 同时向岛民提供手榴 ,
弹, 强迫 冲绳 民众集 体 自杀 。与此 同时 , 日军 在 冲 绳 民众 中 间设 置 秘 密 特 务 机关 , 传 渗 透 防谍 @宣 思想 , 且以 “ 并 间谍 ” 名 杀 害 冲 绳 民众 。结 果 , 为 有 13 约 1 冲 绳 民众 在 战争 中 被夺 去 生 命 。 / 、 5万 二 战结束 以后 , 强 迫 性 集 体 自杀 ” “日军 杀 害 “ 和
关键 词 : 冲绳 战 ; 史教科 书 ; 口圭一 ; 历 江 家永三 郎 ; 大江健 三郎
争、 冲绳 海域 军事演 习等 ) 和生 活事 件 ( 军事 基地
造 成 的噪音 和环 境 污染 、 军 强 奸 冲绳 少 女 事件 美


问题 的缘起
等 ) 激活 , 冲 绳 始终 没 能 摆 脱 自己的 “ 子 ” 所 但 棋
战后 日 本学界 围绕历史教科 书事件 引发的争论焦点, 也成为战后 日本左、 右两股政治力量博弈
的 一个 焦点 。作者 系统梳 理 了几桩 围绕 冲绳战叙 述 引发 的论 争和 诉讼 案件 , 出 日本 历 史教 指
科 书 问题 是 日本政 治右倾化 的表 现 , 日本社 会政 治危机 、 是 经济危机 和深 刻 的社 会 矛盾在 学校
上 海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u a o S us a N r l nv r t ( hlsp y& S y P i o h n ei o o i c csE io ) l e i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29张PPT)


(1937.7.29


天津失陷

(1937.7.30)

日 本
国民党迁都重庆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



上海八一三事变

(1937.8.13)



自学感知:结合P93-94”南京大屠杀”一目, 完成下列表格
占领南京时间 日军罪行
屠杀持续时间
南京大屠杀
1937.12.13.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义 精 神
高 的 爱 国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 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 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 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 职,养兵千日,报国 一时,只有不怕牺牲, 才能为国争光!”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北平失陷

(1937.7.29

(1937.8.13)



淞沪会战
时间: 1937年8月13日 主要战役:宝山保卫战(姚子青)、
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意义: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
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 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 斗志。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北平失陷
1、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2、参与瓜分中国的狂潮,强租台湾 3、参加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4、九一八事变,局部侵华 5、华北自治运动,华北危机 6、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蓄谋已久

自由主义史观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

自由主义史观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

王卫 星 : 由主 义 史 观 与 日本 历 史教 科 书 问题 自
国家 的社会 科学 编 写 的 教 材 ?容易 使 人产 生 误 会 , 缺乏 自主性 。有关 明 治 以后 的历史 尤 其如 此 。 “ ” 关 于太 平洋 战争 , 必过 多地 写 日本 的阴暗 面 , 不 即便是 事实 , 也要 写得灵 活巧 妙 。 “ 日本过 去 的战争定 位 ”把 于帝 国主义 战争 不 妥 。 因为 日本统 治 中国 , 致 中 导 国不 幸 这种 说 法 不恰 当。 等等 。经过 审定 , ” 在这 一 时期 的历史 教科 书 中根本 看不 到有关 日本侵 略和 日 军暴 行 的内容 。 日本 政府 的倒 行逆 施 , 到 了 日本 国 内有 识 之 遭 士 的强烈 反对 。16 9 5年 6月 , 任 日本 东京 教 育大 时 学教授 的家 永三 郎 向东京 地方 法院提 起 诉讼 , 为 认 文部 省对 其 编 写 的 16 9 2年度 教 科 书 书 稿提 出 3 3 2 条意 见 , 审定为 “ 并 不合 格 ” 反 了宪法 , 违 侵犯 了学 术 和写作 自由。16 9 7年 , 家永 再 次 就历史 教 科 书提 起 诉讼 , 为文 部 省 在 审定 16 认 93年 度历 史 教科 书 时 , 对其 编 写 的教 科 书提 出 了 7 3条“ 正意 见 ” 2 7 修 和 1 条“ 善意见 ” 否则 不 予审定 通过 , 改 , 而迫 使他 删改之 处违反 了 自己的 良心 和 学术 信 念 , 要求 文 部 省取 消 “ 不合格 ” 的审定结论 。 17 , 京地 方 法院 就家 永 三 郎 的第二 次 诉 90年 东 讼进行 了一 审判决 , 审判 长杉本 良吉宣判 家永胜 诉 ,
维普资讯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 坛

日本教科书中国历史3700年

日本教科书中国历史3700年

日本教科书中国历史3700年
众所周知,日本对中国态度两极化。

一方面,对古代中国不加掩饰的崇拜。

另一方面,赤裸裸的蔑视近代中国。

这种矛盾的态度,在他们历史教科书上充分表现出来。

尤其是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历史地图,相比韩国教科书,要有趣得多,客观得多,格局也大很多。

从中可看出,日本长期是汉文化圈的一员。

图为史前时期的世界,中国的黄河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文明,中东的两河文明,埃及的尼罗河文明并驾齐驱。

和西方一样,日本人是不承认中国有夏朝的,中国历史都是从商朝开始讲起。

秦朝,没有把西南归入秦版图,其他出入不大。

汉朝,比较客观,教材里日本人原汁原味的把自己标注为“倭”。

三国,从日本人特意把五丈原标注出来,可见其对这段历史的喜爱。

唐朝,公元7世纪的疆域演变历程,外围的粗线框是唐高宗时期疆域。

日本对唐朝极度崇拜,丝毫不吝惜赞美之词。

元朝,日本把元朝和四大汗国归为一体,展现了蒙古人完整的势力范围。

明朝,日本人开始乱画了,中国西北、东北面积开始大幅缩水,不过
值得一提的是,图中竟出了倭寇字眼。

清朝,这是全盛时期清朝的疆域,大致客观,但是库页岛没有归到清朝版图里。

到了近代,日本教科书虽然迫于压力将带有侮辱性质的称呼“日支战争”改为“日中战争”,并且不再宣扬侵略有理论调,对日本军国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反省,但是对于侵略的实情仍旧是能含糊就含糊,南京大屠杀更是被简单标记为“南京虐杀事件”。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只要和日本没有利益瓜葛的,他们还是挺客观的,但是只要有瓜葛,他们就会根据自身利益需求主观的进行篡改。

第16课 《抗日战争》 36ppt

第16课 《抗日战争》 36ppt

正面 战场
敌后 战场 海外 战场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1940年)
远征军赴缅作战
共赴国难——正面战场
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台儿庄大捷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 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
淞沪会战 粉碎日本三个月 灭亡中国的计划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74~75相关内容, 找出日本军事侵略的进程主要包括哪 些内容?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北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件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蒋介石抗战态度的变化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 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 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一个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两条主线 日本的侵华活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三个战场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海外战场 三大罪行 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细菌实验 四大战役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 开始。 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长期并存,是中国抗战与其他反法西斯战场 的一个明显区别。 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同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 了基础。
介绍南京大屠杀, 让学生了解史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



南京大屠杀 和平居民—杀!

略 罪 潘家峪惨案 拒不合作—杀!

七三一部队 用于实验—杀!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指挥者: 彭德怀 战线: 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战果: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意义: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暴 1941年1月25日 行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之 二






害 的 潘 家
炸 后 尸 体 遍





潘家峪惨案
街 头
人 头 示 众
为掩盖滥杀罪行,封存此照半个世纪之久
日军惨杀的妇女
被残杀的男女村民的头颅
思考:731部队的滔天罪行 让你想起了什么?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第三,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 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 决”的战略企图。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2、潘家峪惨案 1941 3、七三一部队
以杀人为乐的日军手提人头留念
广田弘毅在致日驻 美国大使馆电中承 认日军在南京等地 用血腥手段使“不 少于30万的中国平 民遭杀戮”
1937年8月13日——11月,上海失守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民 党
太原会战
师 节 1937年9月13日——11月,日占太原
正 面
徐州会战
失 败 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
1937年12月——1938年5月,徐州失守
战 场
地 退 台 儿 庄 战 役 — — 最 大 胜 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