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教科书内容分析

E-mail文化传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79445452.html,

如何阅读历史教材

如何阅读历史教材 读书之前,大家应该对“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拿高中历史教材来说,从形式上讲,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目录和大事年表。目录是各章节知识的总纲,大事年表是简明的大事记,这是全册课本的总体知识框架,应从宏观上把握。②每章开头的“引言”。“引言”主要说明本章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本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本章内容的特点。③正文内容(大字)和阅读内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课文的主体,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阅读部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或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内容的过渡,或是正文的展开性叙述等等,应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资料。应联系课文内容加以分析,可培养思维问题的能力。⑤表格、图画。要弄清其与正文的关系,安排这图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思考题和练习题。思考题是高层次的练习,练习题是基本的作业。⑦学术争鸣。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胆质疑,养成求知的好习惯。 就历史知识而言,历史知识可以分为历史背景、历史经过、历史影响等。历史背景又可分为动机、条件和原因。原因又分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内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历史经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政党、团体、阶层、阶级、事件、现象、着作、制度等。 历史影响包括结果、性质、功绩、经验、教训、意义等等。 历史知识还可分为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等。其中最为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实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着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由于历史知识是由众多有联系的历史概念所组成,因此,形成并掌握历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 另外,大家还要学会自学历史课本。一般来说,自学历史课本应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一、逐段写出小标题。知道各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问题,能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二、全面写出教材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进行适当加工,形成提纲。 三、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搞清历史的发展是怎样一环套着一环,搞清它的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

各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标准的比较

各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标准的比较 作者:常初芳 目前手头具有的完整的科学教育标准有: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和2061项目的《科学素养的基准(Benchmarks for Science Literacy)》;英国的《英国国家课程:科学(The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England: science)》;以及新西兰的《新西兰课程中的科学(Science in 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另外,还有其它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参考资料,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幼儿园至6年级科技课大纲及支持文件(Science and Technology K-6 Syllabus and Support Document)》,《俄罗斯十二年制学校自然科学教育构想》,《日本小学理科学习指导要领》,《台湾九年一贯教育课程总纲纲要及其评价》等。 从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可看出,当前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探究; ●基本学科知识; ●与个人和社会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 ●科学的性质、科学与技术,以及科学史; ●其它。 一、科学探究 这已成为当今科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在美国和英国的标准中都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科学探究的解释为: 在《标准》所表达的观念中,探究要比“过程的科学”更进了一步。在“过程的科学”中,学生学习观察、推论和实验,而探究除了“科学的过程”外,还要求学生在进行科学论证和批判性思维时能将过程和科学知识相结合,以发展对科学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发展: ●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对获得科学知识方法的欣赏; ●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对自然界进行独立探究的必要技能; ●具备善于运用与科学有关的技能、能力和态度的品质。 探究的科学是科学教育的根本,是最终组织和选取学生活动的支配原则。探究方面的标准强调的是进行探究的能力,以及要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各个年级的所有学生在每一个科学领域都应该有机会进行科学的探究,并发展探究性思维和探究性行动的能力。这些包括:提出问题,计划并执行调查,利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收集数据,对证据和解释之间的关系进行批判性和逻辑性的思考,作出并分析不同的解释,以及进行科学观点的交流。 英国将科学探究列为第一位目标,而且要求将此目标渗透于其它各目标的学习之中,在所有考核中,它也将比其它目标更加受到重视。在1991年颁布的标准中,它被称为“科学调查(Scientific Investigation)”,而在1999年的新标准中被改为“科学探究(Scientific Enquiry)”,在要求上也有较大的提高。 此方面各国的具体标准为: (一)美国 探究的科学

关于历史教育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思考_丛日云

中华读书报/2012年/10月/17日/第009版 书评周刊 关于历史教育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思考 丛日云 我把《审查历史》列入了由我和卢春龙博士主编的“政治文化研究译丛”。这本书并不是政治文化研究的核心著作,更谈不上是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我们为什么把它纳入到这套丛书里呢? 首先,这本书不光是在谈历史教科书问题,更是要探讨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怎样形成的、是怎样被歪曲的,历史教育和历史记忆对于当代社会起什么作用这样一些问题。由历史教科书引伸到民族历史记忆,再落实到公民教育,这样一个话题,和我们政治学讲的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的形成与传播这些话题是直接相关的,所以它也可以属于政治文化研究的范围内。 在西方国家,普遍地把历史课作为公民课的一个内容。公民课里面讲政治、法律、社会、经济、道德等,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讲历史是为了进行公民教育。在我们国家,历史教育曾服务于意识形态教育,让人们确立唯物史观。后来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旨。当我们今天要走向民主法治、建设公民社会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历史教育转向公民教育,为公民教育服务。所以,西方人怎么样编写历史教科书、历史教育怎样服务于公民教育,他们对历史教科书的批判性思考,对我们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其次,可能与我个人的兴趣有关。我一直很关注我们国家中学的历史教育。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历史教育塑造了我们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有缺陷的历史教育也会误导一代代的年轻人。 我在为《审查历史》写的序言中说: 历史记忆构成一个民族精神生命的一部分,享有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民族认同的根基,但如果历史被曲解、阉割、遗忘,意味着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扭曲和中断,一个失忆或记忆错乱的民族不可能具有健全的心智和人格。……一个民族只有保存对历史的客观完整的记忆——不仅保持着对历史的敬意与珍重,也保持着对历史的反省与批判,才能从真实的历史中得出真实的教训。选择性的历史、被阉割的历史是对当代人和后人的误导,失忆和伪造的历史则是致命的毒药。 西方有个历史学家曾经说过:“历史是置于我们身后的星座。”这意味着,它为我们今天定位,也为我们的未来指航。我们今天对现实问题怎么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心里面有一个历史;我们对未来有怎样一个预想,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脑子里面有一个历史。尤其在中国,像宗教这样的意识形态对多数国人的内心世界的影响是很小的,历史相对来说就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不过,这个星座并不是上帝或者造物主安排在自然的星空中,像北斗星、启明星那样忠实地为我们指航,不是的,它是人为设置的。如果人为地把这个星座错置了,它就会误导我们对今天的判断和对未来的构想。 这本书讲的是日本、德国和美国中学的历史教育问题,包括历史教科书问题、教科书的审查制度问题等等。西方人在反思、检讨、诘问,他们的教科书和历史教育对他们的公民教育有什么样不利的影响?对于民主制度的巩固和健康发展而言,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教育和历史教科书?这几个国家都是发达的自由民主国家,他们关注问题的角度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提出了很多共性的问题,也是我们应该予以关注的。 本书提到的政府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政府直接控制型。例如韩国,从朴正熙时代起,教科书就由国家编写发行,学生都学习同一种历史教科书。 第二种可称为社会自主型。德国和美国就属于此类。官方不直接干预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

第一章学前儿童科 学教育概述 1、什么是科学: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1)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3)科学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2、什么是技术:法国科学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达到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生产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像三个基本要素。(1)技术不仅是进行生产劳动的手段,而且是科学的手段、文化娱乐的手段,技术已渗透到了现代人类活动中的各个方面。(2)科学走到了技术的前面,成为现代技术的先导;现代技术已经不是经验的产物,而是这物化的结果。 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认识自然的、社会的及思维的规律,成果是科学知识。技术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高计和制造用于生产、运输和通讯、战争、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医学、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有实验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如杠杆、滑车等有力学。技术产生科学,如射 电望远镜的发明与 使用,产生了射电 天文学;科学也产 生技术。科学和技 术之间存在着相互 联系、相互依赖、 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们改造自然的活 动必须建立在认识 自然规律的基础之 上,而认识自然则 是改造自然。对于 科学来说,技术是 科学的延伸;对于 技术来说,科学是 技术的升华。科学 与技术通过复杂的 交互作用而相互增 强。 4、科学技术的功能 有哪些:(1)科学 技术的认识功能 (2)科学技术的生 产力功能。 5、什么是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学前儿 童教育是指幼儿在 教师的指导下,通 过自身的活动,对 周围的自然界(包 括人造自然)进行 感知、观察、操作、 发现,以及提出问 题、寻找答案的探 索过程。 6、其特点有哪些: 第一幼儿的生活经 验为他们学习科学 提供了有利基础。 第二,学前儿童科 学教育所涉及的内 容,都是客观存在 的,很多都可以直 接观察到。第三, 周围环境中的各种 自然现象都按一定 的规律在不断地变 化和发展,幼儿难 以直接观察和发现 这些变化和发展。 7、请结合实例说明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的价值:向学前儿 童进行科学教育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必 然要求,是学前儿 童发展的需要,也 是学前教育必不可 少的部分。无论从 社会的需要来看, 还是从学前儿童的 个体发展来看,都 是至关重要的。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与社会发展。随着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 展,人类社会进入 了现代科技时代; 现代国际间的竞 争,关键是科学技 术的竞争;劳动是 在社会生产力中起 主导作用的最积 极、最活跃的因素。 劳动能力不仅决于 体力的大小,更取 决于智力的高低; 科学知识更新的周 期不断缩短,而育 人的周期却不断延 长。现在的幼儿是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人才资源。终身教 育的研究表明,生 命的最初几年对于 往后教育过程的成 功是非常重要的, 它是智力发展最为 迅速的时期,或者 可以说是一个决定 性的时期。二、学 前儿童科学教育与 个体发展。学前儿 童科学教育把幼儿 探究自身和周围世 界的自发需要纳入 有目的、有计划的 教育程序中,评测 保证了幼儿认知、 情感、态度、有关 技能的协调发展, 它是全面发展教育 中不可缺少的一个 部分。(一)从周 围环境的特点来分 析,周围环境是丰 富多彩的物质世 界,是幼儿获得感 性经验的源泉。周 围环境是互相联 系、运动变化发展 着的物质世界,对 发展幼儿的思维有 着重要促进作用。 周围环境是可以被 认识、利用和改造 物质世界,对培养 幼儿的求知探索精 神有着积极的影 响。周围环境美的 姿态,可以为培养 幼儿的积极情感提 供有利的因素。周 围环境是促进幼儿 健康成长的源泉。 (二)从幼儿年龄 阶段的特点来分 析,通过科学教育, 能满足这种好奇 心,使幼儿对学习 科学产生积极的态 度,还能对幼儿成 长后正确对待周围 事物、对待生活产 生良好的影响。幼 儿从出生起就不断 与周围环境接触。 科学教育可以为幼 儿创设丰富的环 境,扩大、丰富幼 儿的科学知识,并 使其知识趋于系统 化、条理化,逐步 发现事物之间的规 律和关系。科学教 育能以客观事物为 媒介,促进幼儿智 力、语言的发展。 科学教育可以促进 幼儿个性的良好发 展。(三)从幼儿园 的各项活动来分 析,学前儿童科学 教育,可为幼儿园 各项活动,特别是 教育活动提供具体 而丰富的内容,即 科学活动是进行其 他各项活动的基 础。 8、人类早期科学教 育的特点是什么: 一是自然科学教育 与生产劳动紧密结 合,成人在劳动中 传授有关自然的知 识,儿童在跟随成 人劳动的过程中接 受教育;二是在原 始社会,科学还很 不发达,人类对许 多自然现象无法解 释,于是将自然现 象神化,这样的“误 解”就阻碍了人类 对于自然法则的认 识,因此,自然科 学教育也就带有愚 昧的神灵色彩。 9、我国古代自然科 学教育的特点有哪 些:(1)重视生产 知识的传授,墨子 用实验的方法进行 教学,这是在世界 科学教育史上也是 一种首创。(2)古 代的儿童科学教育 是一些解释粗浅的 科学概念、说明用 途的纯知识性的科 学教育,而且往往 和识字教育紧密结 合。(3)统治者并 不重视科学教育, 我国自然科学、生 产技术的传授逐渐 地从学校教育内容 中被排除出去。 10、我国近代建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实施体系的标志是 什么:1924年,我 国幼教专家陈鹤琴 先生在《现今幼稚 教育之弊病》一文 中指出:“孩了与环 境的接触太少,在 游戏的时间太多。” 并指出:“我们的主 张,幼稚园之课程 可以用自然、社会 为中心。”据此,他 的暂行课程中设有 儿歌、社会和自然、 工作、静息、餐点。 从此,“自然”就作 为学前儿童科学教 育的课程出现在我 国学前儿童教育体 系中。 11、国外学前儿童 科学教育的实施对 我们有何启示:美 国,科学是面向所 有学生的;学习科 学是一种能动的过 程;学校的科学要 反映作业当代科学 实践之特点的理性 传统与文化传统; 改进科学教育是牵 一发而动全身的教 育改革的一个组成 部分。日本,重视 让学前儿童获得亲 身的体验,否定了 让幼儿掌握远离自 己生活的知识和技 能的教育;通过环 境进行科学教育。 法国,法国的学前 儿童科学教育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动手做”项目。 各国学前儿童科学 教育都有其不同的 特色,但总的趋势 相同。从学学前儿 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来看,是以科学素 质为出发点培养幼 儿的完整人格;从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的内容来看,是以 现代生活为背景构 建幼儿的探索领 域;从学前儿童科 学教育的方法来 看,强调以探究为 主要的方法,更加 重视儿童主体活动 在科学学习中的作 用。 12、幼儿科学教育 的方法:(1)科学 游戏(2)诱导的教 学法(3)实验的教 学法(4)解决问题 的教学法(5)探讨 的教学法(6)发现 学习教学法 第二章学前儿 童科学教育的有关 理论 1、分别阐述皮亚 杰、维果茨基和布 鲁纳理论的主要观 点:皮亚杰的认知 发展理论观点:他 最早提出了认知结 构和认知发展阶段 理论。一、认知发 展阶段理论。每一 阶段都是一个统一 的整体,而不是一 些孤立的行为模式 的总和;每一阶段 有它主要的行为模 式,标志这一阶段 的行为特征;阶段 之间不是量的差 异;前一阶段的行 为模式总是整合 (或称融合)到下 一个阶段,每一行 为模式渊源于前一 阶段的结构,由前 面结构引出后面结 1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社会心理探源_历史论文

前不久,日本政府置亚洲及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于不顾,竟然审定通过了由一部分右翼学者炮制的以否定日本侵略中、韩等亚洲国家史实为目的的历史教科书。自80年代以来,日本每对中学历史教科书做一次修订,都要引起一场国际范围的争论。人们不禁要问,日本为什么不顾损害自身的国际形象,总是强词狡辩,利用各种机会来否定过去侵略中、韩等国家的史实,翻历史的定案。在这历史教科书的背后,除了路人皆知的政治企图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原因? 本文试就此问题从日本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角度作一探讨。 1996年底,以西尾干二为首的右翼学者在东京赤坂急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成立“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宗旨是为21世纪的日本青少年编撰新的历史教科书,从根本上改变历史教育。他们认为“(日本)战后的历史教育使日本人忘却了应该继承的文化和传统,丧失了日本人的自豪感。特别是近代史部分,日本仿佛成了一个子子孙孙都要不断谢罪的罪人。冷战结束后这种自虐倾向更加严重。现行教科书完全是将以往敌对国家的宣传当作事实加以记述的,世界上没有这样进行历史教育的国家。”“我们编撰的历史教科书将立足于国际视野,通过品格和均衡表现出活生生的日本和日本人形象,(成为一本)既能为先人业绩所激励,也能面对失败,充分体验其苦乐的日本人的历史课本。”[1] 该会成立后,就开始为“编造”新历史教科书奔走活动。1997年1月,西尾等向日本科学文部大臣递交了要求消除(现行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慰安妇记述的申请。同年3月,举行了首次题为“超越自虐史观”的研讨会。1998年6月,在大阪中之岛公会堂举行第四次研讨会,题为“新历史教科书的展望”。此后,又先后在上越、名古屋、广岛、松山等地举行了多次以“我们开展的教科书运动”为题的研讨会。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之后,该会将“编造”的新历史教科书通过扶桑出版社提交给科学文部省进行检定。科学文部省于2001年4月3日予以审定通过。 新版历史教科书的要害是歪曲历史史实、美化侵略。该书认为,亚洲和太平洋战争“不是侵略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战争”。“日本政府进行大东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自存自卫和把亚洲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而且宣布要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由于大东亚战争初期日本军队的胜利,在欧美统治下的亚洲民族独立运动才高涨起来。” 在“初期胜利”一节中还有这样的描述,“此事(指偷袭击珍珠港)被报道后,日本国民精神振奋,一扫长期以来因中日战争所造成的沉闷气氛。”在“战时下的国民生活”部分中又写到,“虽然生活物资极端贫乏,然而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诸多国民仍勤奋工作,英勇战斗。这是希望取得战争胜利的行动。”关于战争性质,书中写到“战争是悲剧。但是战争难分善恶。不能说哪一方是正义的。哪一方是非正义的。它只是国与国之间的利润发生摩擦的结果,当政治解决不了时,作为最终手段只能发动战争。” 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现行历史教科书(1997年审定)是这样记述的,“占领了首都南京。据说当时也杀害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约20万中国人。”在新版教科书中,有的将20万人改写成“大量”,有的将南京大屠杀的表述篡改为“南京事件”,有的故意不提南京大屠杀事件。 新版历史教科书不仅只字不提由于日本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伤害,而

日本历史大事年表简短版(中国历史纪年对照)

日本历史大事年表简短版(中国历史纪年对照) # 大和时代(250年-710年) 又分为古坟时代(250–538年)(三国魏少帝嘉平二年-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和飞鸟时代(538–710年)。 日本本土还没形成一个集权式或分权式的政府体系,仍是以部落为中心。 佛教传入日本 圣德太子(574年-622年)(南朝陈宣帝太建六年-唐高祖武德五年)模拟隋朝提出十七条宪法。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唐睿宗景云元年-唐德宗贞元十年) 710年(元明天皇和铜三年):元明天皇遷都至平城京(奈良)。 753年(孝谦天皇天平胜宝五年/唐玄宗天宝十二年):鉴真第六次东渡。 794年(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桓武天皇遷都至平安京(京都)。 #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唐德宗贞元十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日本古代最后一个时代。 1001年至1008年(一条天皇长保三年至一条天皇宽弘五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至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源氏物语》成书。 1167年:(六条天皇仁安二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平清盛任太政大臣〈平氏全盛期〉。 1180年至1185年(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至十二年):源平合战,平家灭亡。 #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元文宗至顺四年) 1192年(南宋光宗绍熙三年):源赖朝任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政权开始。日本幕府政治制度开始,并绵延700余年。 1203年(南宋宁宗嘉泰三年):源赖家被北条时政所杀。北条时政任执权。 1333年(元文宗至顺四年):足利高氏倒戈,攻下镰仓,最后一代执权北条高时自杀,镰仓幕府〈北条氏〉灭亡。后醍醐天皇返回京都。 #建武新政(1333–1336年) #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元惠宗至元二年-明神宗万历元年) 又分为两个阶段: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和战国时代(1467–1573年)。 1336年:足利尊氏任征夷大将军,北朝建立。 1392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南北朝统一〈北朝胜〉。 1467年(明宪宗成化三年):应仁之乱,战国时代开始。 1560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桶狭间之役〈织田信长讨伐今川义元〉。 157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织田信长追击足利义昭,室町幕府灭亡。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 1582年(明神宗万历十年):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杀织田信长〉。 160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关原之战。德川家康取得统治权。 #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清同治帝同治六年) 1603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江户幕府确立〉。 1867年(清同治帝同治六年):大政奉还。幕府时代结束。 #近现代(1868年-现在)(清同治帝同治七年-现在) 1868年至1912年:明治时代。 1868年(清同治帝同治七年):明治维新开始。 1912年至1926年:大正时代。 1926年至1989年:昭和时代。 1989年至今:平成时代

你如何看待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

1.你如何看待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问题?你认为中国教科书是否有值得反思的地方?现 在若由你来负责修订相应的教材,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一开始我对这个问题十分反感,我很讨厌日本人这样的做法,甚至开始厌恶所有的日本人,觉得他们是垃圾人种,明明是自己做错的事却不敢承认明明是自己的错误,却总是百般隐瞒。和我一样,18岁左右的我们是那么冲动,在扣扣上发布着这样的消息,如果有一天可以,我会代表中国进行一次“东京大屠杀”让那些日本鬼子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厉害。 现在过去几年了,作为一个大学生,我看到这个命题后也开始反思,难道真的有我们传闻中的那么严重么,难道事实就是我们QQ空间里面所说的那样。我上网查了一下这件事的起因。日本一个出版社在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上提到了少量日本侵华战争,这件事被日本右翼反分子知道了(法西斯势力的残余,一直在否认侵华战争),他们买通一个叫做“扶桑”的出版社,对教科书进行篡改,将日本对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加以掩盖,篡改。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日本其余十几家出版社没有这样篡改,但是他们对日本这段历史也是一笔带过,没有很好地提出来,这让人气愤。其实现在细想一下,气愤,谴责日本的并不只有我们国家,东南亚很多国家都很不满,要求日本还原历史真相。再看看扶桑出版的教科书,在日本国内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他们出版社的书也只不过在书店里面被放在三流教科书的行列,所以大家不要提到日本人就恨之入骨。我们应该同情那些被冤枉的日本友人,他们是被“右翼分子”陷害的,所以大家正视历史问题。 其实我一直很遗憾,一直没有能够在我们的教科书中看到关于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描写,或者说很少看到那些描写。众所周知,国共联合抗日,国民党的主战场在前线,承担着很多重大的战争。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我只看到“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重大胜利,但却没有看到更多关于这场战役的描述,只是很少几行字和“平型关大捷” 一起写入教科书中。“百团大战”是共产党的最大一次胜利,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一次胜利,于是我们看到教科书用一节的内容描写这样一场载入史册的大战。这让我为国民革命军感到无限的悲伤,他们在正面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结果却不被后人肯定,同样是中华民族的孩子,只因为两党的对立么?历史埋没了他们的功劳! 现在我的身份是一位历史教科书编辑负责人,首先我会按照时间顺序将教科书上的历史事件进行统一编写。前面一些会将日本对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写下来,中间会将如“平型关战役”的一些国军取得的抗日成果描述出来重点描述前线战斗的惨烈,与国军为抗日做出的重大牺牲,我会查阅史料,将每一场战斗的伤亡人数统计,让我们学生知道肯定国军在抗战时期对我国做出的贡献。在这之前我会用一章内容将“国共合作”这件事具体详尽地描述,让大家知道抗战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结果,任何一方如果没有合作是终究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大家应该认清事实,知道了解历史,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历史都不懂那又怎么还有资格去指责别人的历史呢。 3孙立人是抗战期间杀伤侵华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他率军在缅甸对日作战中曾坑杀千名日军战俘,其理由:“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活埋!”因此遭到美英等国的谴责。请对此称述你对民族尊严与个体生命价值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首先是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先辈们为什么要抗日?炎黄子孙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誓死不做亡国奴!这是什么?民族尊严,这是民族大义。 大家都知道南京大屠杀的吧,尤其现在我们在南京的高校上学。大家知道日本人杀了我们多少军民么?对,30W,被坑杀的多少?对10几W,在这一千多名被坑杀的日军战俘中,他们又何止杀了中华子民千甚至是万啊。 孙大将军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勇士,他有一颗众军爱国的心,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中华民族

高中历史各地区使用的教材版本

高中历史各地区使用的教材版本 省份 山东人教版 临沂、聊城、莱芜、威海人民版 济宁市岳麓版选考方案济南、青岛、淄博、潍坊、日照、菏泽、 1、" 2、3,泰安、枣庄、东营、烟台、德州、滨州广东广州、珠海、梅州、汕尾、东莞、江门、 阳江、(肇庆)、潮州、云浮 宁夏 石嘴山市、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固 原市。两个县级市: 灵武市、青铜峡市 海南海口、文昌、万宁、定安、屯昌、澄迈、 临高、儋州、三亚、五指、琼中、保亭、 陵水、白沙、乐东、昌江、农垦 江苏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淮安、 南京、宿迁、泰州 安徽盐城、扬州、镇江、连 云港、徐州琼海、东方 珠海、湛江、三选一深圳、汕头、韶关、河源、惠州、佛山、

1、"2,必考茂名、清远、揭阳、中山 1—4,四选一1—6,六选二,每个8分 1、" 4、 5、"6,四选二 1、"2,必考宁德、福州、厦门、漳 州、龙岩、南平、三明 浙江必修人民、选修人教: 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绍兴、嘉兴、湖 州、衢州、丽水、舟山、金华 辽宁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营口、阜新、辽阳、盘锦、铁岭、1—4,四选朝阳、葫芦岛 天津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 区、红桥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 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 区、宝坻区 黑龙江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鹤岗、绥化、黑河、大兴安岭、伊春、大庆、鸡西、双鸭山 吉林长春、白山、吉林、白城、松原、通化、 辽源、延边、四平 北京北京1—4,四选一1—4,四选一

1、" 2、4,必考湖南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邵阳、岳阳、 常德、张家界、益阳、永州、怀化、娄底、 湘西州 陕西渭南、商洛、杨凌延安、榆林、安康、汉 中、铜川、咸阳、宝鸡 河南郑州、信阳、平顶山、漯河、安阳、驻马 店、许昌、三门峡、南阳、洛阳、焦作 山西 阳泉、朔州、临汾、吕梁、运城、大同、晋城、忻州、长治、晋中商丘濮阳 西安 1、"3,二选一1—4,四选一 1、"4,二选一 1、" 2、3,一选修 3、"4,必考IA( 3、"4必考)IB( 1、"6,二选一)莆田、泉州 1、" 2、4,三选一合肥、芜湖、蚌埠、淮南、马鞍山、淮北、

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

大学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适用于大学、高中、初中生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73-71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 1381年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美强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农民起义 1588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592-1598年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及设计》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科学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2、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包括:求真精神、探究精神、怀疑精神、理性精神。 3、启蒙性 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要与幼儿认识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使幼儿获得直接经验。同时,学习内容要有启迪性,能开启幼儿的智慧,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4、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以从小培养幼儿基本科学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5、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掌握的具体概念。 6、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知觉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7、智力游戏是把一定的学习因素与游戏形式结合起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巩固已有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8、把绘有相关内容的两组图片分发给每个幼儿,先由一个儿童出示图片,另一个儿童要举出与之有联系的图片,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9、把绘成的整幅图片分割成若干部分。游戏时,要求幼儿将整体拆成部分,再将部分拼成整体。 10、在幼儿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脱离实物和图片,运用口头语言进行的游戏。 一、名词解释 1、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 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观察,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世界的事物与现象,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初步概念的教育方法与学习方法。 2、比较性观察 比较性观察就是教师指导幼儿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体或现象进行比较,以找出物体或现象之间的异同的观察。

3、长期系统性观察 长期系统性观察是指教师组织幼儿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连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 4、对个别物体的观察 对个别物体的观察就是教师组织幼儿对个别的物体或现象进行的间断观察。 5、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获得数学经验、学习简单数学知识的教育方法。 6、讲解演示法 讲解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同时配合口头讲解,说明数、形关系的一种教育方法。 7、游戏法 游戏法是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一种方法,情境化的游戏法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8、总结性谈话 总结性谈话是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为加深和巩固幼儿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而进行带有总结性质的谈话。 9、数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10、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 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赖以进行的主要环境,它包括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心理环境。 11、幼儿园园地 幼儿园园地是为幼儿专门开辟的活动场地,包括草坪、菜园、花坛、动物饲养角、沙箱、水池等,它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物质条件。 12、自然角 自然角是在幼儿园活动室的一角,幼儿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场所。 二、判断题 1、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 2、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过程。(√)

中国历史教科书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研究

中国历史教科书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研究 发表时间:2016-05-26T14:03:29.11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1期作者:李玲伟[导读] 山西省吕梁学院作为承担历史教育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山西省吕梁学院山西吕梁033000 摘要:教科书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是承担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工具。中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的传统,但“历史教科书”并非自古有之,它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结果。所以,作为承担历史教育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主要叙述中国历史教科书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进程。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教育教学学校教育一、传统的历史著作编纂 在中国历史上,史书的主要作用是“资鉴”,因此,各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史书的编写。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很多史学著作:诸如《尚书》、《春秋》、《资治通鉴》、《史通》、《通鉴纪事本末》等。这些史书多为通史或断代史,多采用编年体、纪事体、纪事本末体等编纂体例。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记叙历史事件。这种编纂体例就是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指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体裁形式。纪事本末体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为史书的编写开辟了一条新的编纂体例。 后来,随着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不断加强,作为只要使用教材的“四书五经”、《五经正义》、《四书集注》等实行严格的专制一统,成为思想的禁锢,严重束缚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这表明中国使用的蕴含历史内容的教材,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史书编纂不得不迈出近代化的脚步。但是,中国传统史书编纂体例中的合理成分还是为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提供借鉴。 二、近代化教会学校的历史教科书 在中国历史教科书的近代化过程中,曾有一个“教会教科书”时期——即来华传教士编译出版大量教科书以供教会学校使用的时期。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英国、美国、法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允许在通商口岸修建教堂和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后,编译大量教科书到中国以供开办的教会学校使用,这些教科书我们称之为“教会教科书”。教会教科书为中国历史教科书的近代化有重要影响。鸦片战争以后,在武力和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外国传教士涌入中国,在通商口岸修建教堂,开设教会。教会势力秉承列强的侵略意志,企图用基督教来改变中国人传统的信仰,最终实现从精神上征服中国的目标。于是,传教士在中国广泛开办教会学校,以传播西学和宗教的名义来迷惑中国民众,试图将中国民众培养成侵略者所需要的虔诚信徒。开办教会学校是需要教材的,但是中国传统教材中的儒家经典教义与教会学校的宗旨有着极大冲突,这种现状迫使传教士必须解决教会学校的教科书问题,也为教会教科书的出现提供了现实需求。 1877年以前已经有传教士开始翻译教科书,但他们的译书活动缺乏统一指导,多是分散的,这使得翻译教科书的活动并未取得明显进展,翻译的教科书数量不多,质量也差。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教会学校对教科书的需求,1877年在华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并专门成立了一个为教会学校编译、出版教科书的组织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学校教科书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各教会学校统一编译、出版教科书。教会教科书的大量编译、出版打破了儒家经典对教科书的垄断。为了更好地发挥教会学校的作用,1890年的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并设立执行委员会、出版委员会等4个专门委员会。 教会教科书是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编写的,负责教会教科书编译出版的韦廉臣曾指出,“所编之书应合乎科学原则,但要利用每一个机会引导读者注意上帝、罪恶、挽救等伟大真理。”这是其宗教性的一面,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华传教士的译书活动促进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编纂的近代化,他们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为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提供了新的范本。教会学校编译、出版的各科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也缓解了近代中国新式学堂教科书不足的问题。 三、近代化新教育体制改革下的历史教科书 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家部分主权的丧失,使一部分封建士大夫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当时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沉重打击着清政府的统治,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威胁下,清政府决定迈出“御侮自救”的步伐。设置历史课程的目的是了解中国历朝历代兴亡发展的历史,培养人们自强、忠爱的品质,了解世界历史变迁,理解国家兴亡之道,振奋学生、国人的志气。因此,国内各学堂对历史教科书有着极大的需求。一时间,汉译外文史书铺天盖地的涌入国内。其中,以日文史书为最多。当时输入的日本人编写地史书就有那珂通世的《支那通史》、桑原骘藏的《东洋史要》、田口卯吉的《支那开化小史》等。这些史书多为近代日本中国学家编写,间接地反映了近代日本中国学对中国历史教科书编纂产生的影响;也标识着在与教会教科书争夺中国历史教科书市场方面,近代日本中国学家所编写的史书占据着优势地位。这种翻译国外教科书解决国内教科书危机的现实使中国的爱国知识分子深受刺激,并激励着他们开始探索如何自编历史教科书。参考文献 [1]邬国义《梁启超新史学思想探源》,《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解学诗《从史学博士白鸟库吉到右翼狂人大川周明——满铁的“满鲜”历史地理调查和“满蒙狂”煽动》,《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

日本篡改教科书

4 关于卢沟桥事变 2001版说:“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 送审本强调:“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也就是说,旧版本尚承认日本大规模派兵在先,新版本则将卢沟桥事变完全算成中国的责任,是中国方面扩大了事态。 关于南京大屠杀 2001版在《日中战争》一节的正文中的括号内加了一句话:“(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文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这就使括号中的那句话进一步大大折扣。 送审本将括号中那句话删除,只是在一张名为“因巷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的照片上面用小字注解重复了上面的那句话。也就是说,教科书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且几乎不会使读者注意到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 关于日本的战争罪行 2001版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在战争中发生过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行为,日本也不例外。战争中,日本军队对于俘虏的敌国士兵和平民进行了不当的杀害和虐待。”也就是说,即使日本干了坏事,也不过彼此彼此。 送审本仅仅说:“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没有再提日本军队所犯罪行。

版历史教科书较之前版更加恶劣。不仅完全删除了日本侵略的史实,还处处以“受害者”的面目出现。 新版历史教科书强调,日本参与的历次战争都是由对方的挑衅和攻击引起的,属于“忍无可忍”的防卫举动:关于“甲午战争”的起因,教科书称是由于清朝政府不断挤压日本在朝鲜的势力范围,日本不得不快速扩张军备,同清朝海军进行了决战;对于“九一八事变”,教科书大肆渲染中国当时“不断激化的反日运动”,称“破坏满洲铁路和迫害日本儿童的事件频发”,关东军为了保护日本国民的安全才发动了这次事变;教科书还宣扬,由于日本对满洲的占领,才使当地在“五族协和、建设王道乐土”的口号下大量引进日本的重工业,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关于“七七事变”,教科书将其起因说成是“中国军队不断向日军开炮”;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原因则被描述为“两个日本官兵在上海被射杀,导致日中间的冲突扩大了”;对于南京大屠杀,前一版的右翼历史教科书正文里还用“南京事件”的字眼有所提及,这次在正文里则完全消失了,只在边注上用小字写道:“后来的远东审判认定日军杀害了许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但这个事件在资料上的疑点很多,存在许多不同见解,至今仍在持续争论中。”此外,中国人永远铭记的那些悲惨的战争史实,如平顶山惨案、“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花冈惨案、慰安妇、强制劳工等,彻底地从这本教科书中销声匿迹了。 在删除了所有侵略史实的同时,教科书还极力美化了日本的形象。突出强调日本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吹嘘日本的一名外交官如何在二战时夜以继日地手签护照,解救了6000名犹太人,俨然是一个日版“辛德勒名单”故事。教科书把日军的铁蹄侵略美化成“日本在诸多战场的胜利,给了东南亚和印度人民通往独立的梦想和勇气”。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1.先土器时代(?—1万年前) 日本全域出现原始人类活动。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日本列岛形成。大陆人移居日本列岛,成为早期居民。开始制作、使用石器。 2.绳纹时代(1万年前—公元前3世纪) 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绳纹土器出现,制作技术不断提高。 竖穴居住,瓮棺出现。 陶制或木制的工艺品及屈葬、拔牙习俗盛行。 母系氏族形成,原始农耕出现。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3.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后半) 以种植稻米为中心成立的农耕社会。 北九州地区稻作与金属器出现、弥生土器发达。 大陆系统的磨制石器、铁制工具、木制农具出现。 稻作波及中国、四国、近畿、关东、东北等地区。 大陆青铜器如铜剑、铜铎等传入。 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4.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 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 3世纪左右,在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首领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 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5.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 【こふんじだい】 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进入封建时代。 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592年,和苏我氏有姻亲关系的皇族女性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她提名圣德太子(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以加强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阶冠位和十七条宪法,奠定了中国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础;同时还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 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