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7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Course Overview)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

Course:Foundation of Programming

课程编号:0080600314 适用学生:教育技术学专业

Course Number:0080600314 Designed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

学 分:3 学 时:32+48

Credit:3 Class hour: 32+48 预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Preparatory Courses: Computer Basis

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

程序设计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该课程作为以编程语

言为平台,介绍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高级语言程

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创新思维和问题

解决的能力。本课程选择C语言做为平台,在介绍C语言的基本内容(包括变量、表达式、

程序结构)基础上,通过大量程序实例展示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常用算法,以及程序设计

的风格和某些编程技巧与处理机制。学生在模仿、修改、设计、调试和运行程序的过程中,

在实践中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培养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逐步理解和掌握程序设

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学完本课程,学生应能够用C语言设计简单的程序,解决一些常见

的问题。

Foundation of Programming is a core and required cour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 The task of this course is introducing the idea and method of

programming based on C programming language. This course requires students not only gradually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design thoughts and methods of 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ming in

practice, but also aim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logical reasoning,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the

ability of problem solving. This course bases on C programming language.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basic content of C programming language (including variable, expressions,

program structure), the course shows some algorithms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that can solve

problems, the program design style and some programming skills and processing mechanism. The

students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 programming language, cultivate the basic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gradual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of programming

design by imitating, modifying, designing, debugging and running programs in practice. After

finished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solve common problems by using C language

design simple procedure.

程序设计基础作为高师院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与数据结构、动态网页设计、在

线测试系统设计与应用、教学平台设计与开发、多媒体作品创作、网络课程开发等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教育技术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该课程处于底层的基础地位,对于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大的影响。

As a basic cours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 i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 Foundation of Programming is connected with data structure, dynamic web page design, online testing syste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teaching platfor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multimedia works creating, network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so on. In the whole course system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major, this course plays a basic role in relevant courses and it also has greater influence to relevant courses.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Course Content and Arrangement)

教学章节 Chapters and Sections

教学目标

Teaching Aims

教学方式

(讲授、示范操作、指

导参观、课堂讨论等)

Teaching Methods

学时安排

Class hour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了解C语言出现的历史

背景、C语言的特点、简

单C程序的结构

讲授 2

C语言编译环境 实验 3 第二章 算法 了解算法的概念、算法

的常用表示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 2

第三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了解C语言的基本数据

类型;熟悉整型与实型

数据的类型、存储方法

与范围;熟悉字符型数

据的表示形式;掌握数

学运算、赋值运算与逗

号运算的用法

讲授、课堂练习 4

第四章 顺序程序设计 了解C程序的构成、库

函数、文件包含命令、

输入输出函数、格式控

制符

讲授 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 3

第五章 选择程序设计 掌握关系运算、逻辑运

算的基本运算;了解if

语句的三种形式;掌握

if语句的嵌套、条件运

算和switch语句的用法

讲授、课堂练习 4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 3

第六章 循环程序设计(重点) 熟悉循环语句的四种形

式及其语法;掌握循环

的嵌套、循环控制语句

的用法;熟悉用循环解

决的常规问题算法

讲授、课堂练习 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 6

第七章 数组(重点) 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

引用与初始化方法;熟

悉二维数组的基本用

法;掌握字符数组及常

见字符函数的用法

讲授、课堂练习 4

数组及其应用 实验 6

第八章 函数(重点、难点) 掌握函数的定义和声明

的方法;熟悉函数的返

回值、形参和实参、局

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等概

念;掌握函数的嵌套调

用、递归调用、数组作

为函参的用法

讲授、课堂练习 4 函数及其应用 实验 6

第九章 指针(难点)了解地址和指针的基本

概念;熟悉指针变量的

常用类型与用法;掌握

讲授、课堂练习 4

指针的基本运算以及指

针作为函数参数的用法

指针及其应用 实验 6

第十章 结构体 了解结构体变量的定

讲授、课堂练习 2

义、引用与初始化方法;

掌握结构体数组与指向

结构体变量的指针的基

本用法

结构及其应用 实验 6

常见错误及其调试 实验 3

综合作品设计 实验 6 总 计 80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ference Books)

1.推荐教材(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C语言程序设计,何钦铭、颜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2.参考书目(Reference Books)

C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6

C语言编程—一本全面的C语言入门教程,(美)Stephen G. Kochan著,张小潘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

五、考核与评价方式(Course Evaluation)

平时作业+上课表现:约20%

上机实验:约40%

期末笔试:约40%

撰写人: 张家华 审定人:黄立新

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和聘任办法

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和聘任办法 集大研〔2011〕15号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培养质量,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热心研究生教育事业,作风正派,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认真履行导师职责。 (二)具有高级职称,目前从事教学、科研或工程技术工作,距离退休年限3年以上(含3年)人员(即能指导1届研究生至毕业)。1 963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三)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按本一级学科(无一级学科点的可按二级学科)课程设置要求讲授1门及以上学位课程,或反映当前国内外本学科前沿学术动态的研究生选修课程。 (四)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动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在本学科的某些领域内进行比较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界定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准)或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4篇及以上与申请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其中SCI、EI、ISTP、SS CI、ISSHP收录或《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论文每篇相当2篇核心论文;获1项发明专利相当2篇核心论文),或正式出版15万字以上学术专

著,或主编20万字以上教材、译著,或获市级科研成果奖前2名、省级科研成果奖前3名、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前5名。 (五)近3年内所研究的方向是稳定的、持续的,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文科和理科基础学科的教师须承担在研科研项目(前2名),其他学科教师在研科研经费2万元以上。 2.承担的科研项目年平均科研经费工科至少2万元,文科和理科至少0.5万。 3.至少获得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前两名参加者)或独立主持1项市厅级的科研项目。 以上科研项目均指近3年立项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按实际到校经费(不含返回对方的设备款和拨给合作单位的经费)统计,经费计算参照《集美大学科研人员聘任及考核办法》。 (六)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术带头人(以我校申报当年所填写的《申报表》为准),且符合上述条件1、2、3者,也具备申报硕士生导师的资格。 二、遴选和聘任程序 (一)本人提出申请并填写《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申请表》,提供相应的科研和教学成果证明材料。 (二)所在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受理申请并组织初审,审核申请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及是否符合基本条件,并将初审结果报校学位办。 (三)校学位办复核申请材料后,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校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学时:54 适用专业:网络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程序设计基础》是计算机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后续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能够对一维数组进行遍历,能够定义并使用简单函数,掌握主程序中使用函数建立功能模块的方法,能用流程图描述简单问题的算法,能够根据流程图和算法,编制出相应的C语言程序。 后续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 2. 能够对一维数组进行遍历; 3. 能够定义并使用简单函数,掌握主程序中使用函数建立功能模块的方法; 4. 能用流程图描述简单问题的算法; 5. 能够根据流程图和算法,编制出相应的C语言程序。 三、教学条件 机房上课,每个学生有一台电脑,机房安装软件Turbo C 或 Borland C,要求具有投影仪。 教学仪器:计算机。 训练场所:机房。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掌握程序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2、难点在选择、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和一维数组、自定义函数的使用。 3、课堂教学中采用实例引导,加大学生的实践训练。 4、教学过程中注意构成形成性成绩的各项过程分数的记录。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进行,由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二部分组成,分数比例为:课程考核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70%)+期末考试成绩(30%)。 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学习表现、作业与实训项目二部分组成。二种成绩的分数比例为:学习表现成绩(40%)+作业与实训项目成绩(60%)。 具体评分方法参见《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形成性考核说明。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程序设计基础》,石光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参考书 《C语言程序设计》张强华、吕新平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8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1 一元稀疏多项式的运算 问题描述:设有两个带头指针的单链表表示两个一元稀疏多项式A、B,实现两个一元稀疏多项式的处理。 实现要求: ⑴输入并建立多项式; ⑵输出多项式,输出形式为整数序列:n,c1,e1,c2,e2……c n,e n,其中n是多项式的项数,c i,e i分别为第i项的系数和指数。序列按指数降序排列; ⑶多项式A和B相加,建立多项式A+B,输出相加的多项式; ⑷多项式A和B相减,建立多项式A-B,输出相减的多项式; ⑸多项式A和B相乘,建立多项式A×B,输出相乘的多项式; ⑹设计一个菜单,至少具有上述操作要求的基本功能。 测试数据: (1) (2x+5x8-3.1x11)+(7-5x8+11x9) (2) (6x-3-x+4.4x2-1.2x9)-(-6x-3+5.4x2+7.8x15) (3)(x+x2+x3)+0 (4)(x+x3)-(-x-x-3) 2 成绩排序 假设某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45名同学。本学期有5门课程考试,每门课程成绩是百分制。假定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包含:学号、姓名各门课程的成绩共7项,其中学号是一个10位的字符串,每个学生都有唯一的学号,并且这4个班的成绩分别放在4个数组中,完成以下操作要求: ⑴编写一个成绩生成函数,使用随机数方法,利用随机函数生成学生的各门课程的成绩(每门课程的成绩都是0∽100之间的整数),通过调用该函数生成全部学生的成绩; ⑵编写一个平均成绩计算函数,计算每个同学的平均成绩并保存在成绩数组中; ⑶用冒泡排序法对4个班的成绩按每个同学的平均成绩的以非递增方式

进行班内排序; ⑷用选择排序法对4个班的成绩按每个同学的平均成绩的以非递增方式进行班内排序; ⑸对已按平均成绩排好序的4个班的同学的构造一个所有按平均成绩的以非递增方式排列的新的单链表; ⑹设计一个菜单,至少具有上述操作要求的基本功能。 3 迷宫问题 问题描述:以一个m×n的长方阵表示迷宫,0和1分别表示迷宫中的通路和障碍。设计一个程序,对任意设定的迷宫,求出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或得出没有通路的结论。 实现要求: ⑴实现一个以链表作存储结构的栈类型,然后编写一个求解迷宫的非递归程序。求得的通路以三元组(i,j,d)的形式输出,其中:(i,j)指示迷宫中的一个坐标,d表示走到下一坐标的方向。 ⑵编写递归形式的算法,求得迷宫中所有可能的通路; ⑶以方阵形式输出迷宫及其通路。 [测试数据] 迷宫的测试数据如下:左上角(1,1)为入口,右下角(8,9)为出口。 1 2 3 4 5 6 7 8 实现提示: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 英文名称:Programming Language 课程编号:2115000601-07 课程性质:课程类型:专业必修是否为独立设课的实验课:否 适用专业: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90 总学分:4 实验学时: 36 实验学分:1 执笔人:杨艳丽 制定时间:2011.06.10 一、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以C++语言为依托介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实验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本课程在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函数等6个知识点分别设置实验项目,其中函数是综合型实验,其它为验证型实验。通过上机实验,加深学生对基本语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其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其编程和调试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环境: 仪器设备:任何计算机及网络终端。 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VC++6.0或Turbo 3.0

*说明:实验一主要是熟悉上机操作,以教师机房指导和现场考核(或考查)为主,一般不要求提交文字实验报告。 四、教材、实验教材(指导书): 1. 教材 [1] 钱能著,《C++程序设计教程》(修改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实验指导书 [1] 钱能著,《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上机指导与习题解答,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自编,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上机操作指南(电子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实验成绩等,期末考试以闭卷笔试为主。总成绩按以下公式计算: 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六、大纲审核人:张席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班级:计0902 姓名:付乐颖 学号:20091221067 完成日期:2010.10.15

1. 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过去有人工处理的繁杂事务开始交付计算机来完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可以说是一个得力助手,它利用计算机对学生成绩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学生成绩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工作效率。 本程序旨在训练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熟悉C语言的文件等的各种基本操作,使学生能对C语言的文件操作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为进一步开发出高质量的信息管理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计任务内容 学生包含以下信息项:学号、姓名、学院、班级、高数成绩、英语成绩、C语言成绩、总分、平均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 创建学生成绩信息文件,根据提示输入学生的各项信息,计算出总分和平均分,然后按学号对学生信息进行排序,并将排序后的学生成绩信息存储到一个二进制文件中。 2. 增加学生信息,在原有学生信息文件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学生成绩信息,要求:增加后的学生信息仍按学号排序,并继续保存至原文件。 3. 删除学生信息,提示用户输入要进行删除操作的学号,如果在文件中有该信息存在,则将该学号所对应的学生信息删除,否则输出提示信息,并提示用户选择是否继续进行删除操作。 4. 修改学生信息,提示用户输入要进行修改操作的学号,如果在文件中有该息存在,则将提示用户输入该学号对应的要修改的选项,结果保存至原文件,并提示用户选择是否继续进行修改操作。 5. 按不同条件对学生信息进行查询操作,输出满足条件的学生信息。 (1) 按学号查询,输入一个学号,输出对应的学生信息。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与教师成长研修学习(厦门)汇报

问道鹭岛城,携手教育行 ——厦门研修学习汇报 舒兰市第十一小学校白杨 各位老师: 大家好! 受疫情影响,今天我将以这种线上直播的方式向大家分享2019年学期末厦门之行的学习收获。2019年12月,有幸跟随教育局和进修学校领导及各个学校优秀教学管理前辈,共同参与“筑梦新城”厦门研修之旅。作为一名青年教学管理者,自知业务能力及管理经验有很多欠缺之处,这次培训学习,深感机会难得,所以倍加珍惜与感激。现将学习的粗浅体会向大家作以汇报,不足之处请大家见谅,并给予指正! 此次研修学习,共聆听了6位著名专家教授的讲座,参观了4所厦门名校,研修紧紧围绕“教科研素养提升”“教师新素养修炼”“STEM教育实施”“高效课堂的构建”“合作学习的实操策略”“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六个方面进行学习,课程安排丰富且内容充实有力。 一场场视听盛宴从集美大学方元山教授开始。他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小学教师如何做好教育科研》,看似枯燥复杂的题目,在他的引经据典中变得生动,复杂变的简单,深奥变得浅显。方教授的讲座,让我知道了当前要做好教育科研,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正如他所说:“教师即研究者,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教育科研有助于促进教师的观念更新,有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我们教师身处教学的第一线,有着得天独厚的第一手研究资源,我们每天干的工作其实就是围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研究,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研究学法。我们缺少的是对研究问题的收集、研究过程的总结、研究结果的提炼。二是要改变教育科研“大、假、空”为“小、真、实”。“小”就是研究的问题要小,“真”就是研究的过程要真,“实”就是研究的成果要实。三是要以行动研究为主,尤其是要用好叙事研究这个研究途径。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记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些有意思、有意义的“故事”,并从“故事”中悟出教育的真谛。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尤其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电子课本、微课程、反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手段、学习方式、教育方法层出不穷,就如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它不仅是特殊时期特殊手段,更是敲响未来学校转型的冲锋号,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对教师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的变革与发展,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英文名称:C Language Programming 课程编码:161002 学分:分 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2学时;上机学时:20学时。 适用专业:全校理工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执笔人: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为全校所有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及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了解并掌握几种典型的算法,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C语言编写各种应用程序,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程序设计基本概念 (3学时) 本章重点:一、算法及特性;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难点:算法设计及其表示。 第一节程序和程序设计 一、程序;二、程序设计。 第二节算法 第三节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第四节 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5学时) 本章重点:一、标识符的正确使用;二、各种基本数据类型的使用;三、算术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四、表达式计算中的类型转换。难点:一、各种类型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储形式;二、自增自减运算。 第一节 C语言的数据类型 第二节常量与变量 第三节整型数据 第四节实型数据 第五节字符型数据 第六节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 第七节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 一、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二、复合的赋值表达式;三、自加、自减运算符; 四、赋值运算中的类型转换。 第八节逗号运算符与逗号表达式 第三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4学时) 本章重点:一、printf函数;二、scanf函数。难点:输入与输出时的格式控制。 第一节 C语句概述 第二节赋值语句 第三节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一、printf函数;二、putchar函数;三、scanf函数;四、getchar函数 第四节顺序结构程序举例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第五轮岗位设置及聘任实施细则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第五轮岗位设置及聘任实施细则(本实施细则于2013年4月17日经学院首届六次教代会通过实施) 为做好学校第五轮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完善学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职工发展,促进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实现“学科进位”与“专业进位”,为学院的整体发展和博士学位点的申报打下扎实的基础,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在总结前四轮岗位聘任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基本原则 1、坚持任务导向、分级管理的原则。以学校及学院重点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导向,科学设置岗位,并严格考核。通过院系所两级岗位设置与聘任,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相适应的岗位设置与聘任体系。 2、坚持团队聘任、分类管理的原则。以本轮岗位设置与聘任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学院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学院在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基层学术组织自身发展能力。在教师岗位聘任中,继续推进和完善团队聘任,并坚持分类聘任和考核。 3、坚持按需设岗、以岗定薪的原则。将学校发展重点目标任务与岗位设置结合起来,以继续深化和完善绩效工资改革为目标,树立岗位责任意识,体现岗位与责任、任务、待遇相一致的薪酬分配原则。 二、岗位设置 1、第五轮岗位由事业单位岗和校设重点岗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基础岗,后者为增设岗,由学校核定,学院根据发展需要设置并聘任。各类岗位数情况如下:

校增设重点岗以基层学术组织为团队向学校申请设置,聘任条件参见学校文件《校设重点岗聘任条件的指导意见》;事业单位专技岗聘任条件参见《宁波大学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申报条件》。新增设的终生教授岗和资深教授岗由学校统一设置和聘任,个人直接向学校申请。 2、基层学术组织设置 学校第五轮聘任是通过团队聘岗形式来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基层学术组织作为学院下的一级管理组织,基层学术组织设置与岗位聘任条件详见学校文件《宁波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设置与岗位聘任的指导意见》。 为了尽可能维持学院稳定,学院经充分研究决定设置9个基层学术组织:心理学系/心理学研究所、数字媒体系/教育信息化研究所、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系、英语教育系、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史研究所、教育经济与管理和高等教育研究所、成人教育研究所。其中心理学系所下设1个教研室。每个基层学术组织设置主任(所长)岗位1个,副主任(副所长)岗位1-2个。根据学校文件精神,正职岗位可设置为校设重点岗位,副职岗位根据学院文件聘任。 注:副职+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副主任。 3、专业技术岗位聘任 3.1本次岗位聘任关于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原则上保持首次聘任时的结果; 3.2如果同职称当中,学院高级别岗位数不足学校核定数,则从符合年限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内容样例

第一章目的与要求 书上有。 第二章需求分析 软件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需求分析。本章在对ATM取款机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作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目标,并对系统所需要的基础功能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用户的需求。以下是ATM取款机管理系统所需要的需求分析。 ATM管理系统包括六个模块:登录,挂失功能,修改密码,取款功能,转账功能,查询功能。 ①登录: 输入银行卡的账号,密码,验证银行卡的卡号,密码是否正确,之后进入主界面 ②挂失功能: 确认是否对银行卡进行挂失,挂失后账户无法操作 ③修改密码: 用户可自由对其银行卡密码进行修改,修改之后的新密码将会覆盖其原密码 ④取款功能: 用户可自由取得所持银行卡内的存款,所取款数必须在其原有账户余额之内 ⑤转账功能: 用户可将本账户中的存款转入其他账户,转账过程中,需要转入账户的账

号 ⑥查询功能: 用户可查询用户信息,其中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以及存款余额 模拟ATM取款机的操作: 首先录入账户信息,格式如下 ㈠、登录功能:输入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如密码错误提示重新输入密码,如帐号错误提示无此帐户。 ㈡、查询功能:查询账户余额。 ㈢、取款功能:取款,更新余额。 ㈣、挂失功能:挂失后,该账户不能进行任何操作。 ㈤、修改密码:输入原密码和新设置密码。 ㈥、转账功能:输入转账的转出账户以及转账金额,进行转账。

第三章设计分析 3.1、ATM系统管理 3.1.1系统基本功能 首先,确定系统中存在两种用户,一种是ATM,可以进行信息录入和后台管理。另外一种是取款人,取款人主要是进行信息的查询,不能进行信息录入。所以在创建类的时候,先创建一个ATM类,然后创建取款人类,并与ATM 类形成有元,进而继承ATM的所有功能,并添加录入信息的功能。 基本功能: 登录功能---------输入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如密码错误提示重新输入密码,如帐号错误提示无此帐户。 查询功能---------查询账户余额。 取款功能---------取款,更新余额。 挂失功能---------挂失后,该账户不能进行任何操作。 修改密码---------输入原密码和新设置密码。 转账功能---------输入转账的转出账户以及转账金额,进行转账。、

教师成长的孵化器

工作室寄语 一个人走路走得很快,一群人走路走得更远。一个人的成功不是自己的成功,而是团队的成功,是一个能够通过自己的成功去影响带动其他人的成功。当我们以研究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承担的工作,看待学生,看待教学,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工作和教学生活是如此的奥秘无穷和妙不可言。让我们一起共同辛苦并快乐地享受班主任美妙的教育生活吧!

工作室的宗旨: 让“孩子王”更幸福 工作室宣言: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帮助,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工作室QQ群:459657608

专家组成员简介: 康茂涛:泸县教育局纪委书记; 四川省职改专家组成员。 胡运清:泸州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名师;“视动数学”教育模式的原创者; 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教育部表彰先进个人;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 全国小数专委会优秀工作者; 世界银行教师培训项目省级专家; 四川省首批骨干教师; 四川省小学数学首批教学名师; 西华师大和成都师院特聘继续教育授课专家。

工作室成员简介: 曾佐倾简介:曾佐倾,男,生于1968年。四川省泸县一心学校语文高级教师,校长,支部书记。县教育学会、作协会员。平时既专注于教书育人,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既是教学的骨干,又是育人的良师。现已有小说、杂文、散文、教育教学经验文章等八十余篇在《人民教育》、《中国教师优秀论文集》《教师耕耘札记》、《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招生考试报》、《教师教育报》、《作文报》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龚强简介:男,汉族,1972年9月10日生,党员。1992年毕业于泸县师范学校,分配到泸县天兴镇天兴中学任教;1994年9月调到天兴志城小学任教一年,1995年9月调一心小学工作(其间97年到2004年任一心小学教导主任)。2004年9月一心中小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任学校教导主任,2007年9月到至2012年6月任一心学校副校长。2000年6月函授《教育管理》专科毕业;2006年12月自考《教育管理》本科毕业。2006年1月参加了四川省语委举办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确认普通话水平为二级甲等;参加2005年第五期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中级检测,成绩合格;2002年4月在泸县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中获县三等奖;2010年参加泸县首届小学校长优质课竞赛获三等奖;主研的课题《中心校与村校艺体学科同步教学与管理的研究》在2002年揭题并获泸县第二届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2010年参与主研的科研课题《学校与家庭如何实施“亲和”教育的研究》五月获县政府二等奖。2006年评为市、县骨干教师;多次评为县、镇、校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十多篇论文获省、市、县、镇一、二、三等奖。2012年6月调到天兴镇教育管理中心任教育干事,负责全镇教育教学管理、德育工作、教育科研、教师教育、教育技术、幼儿和成人教育等工作。2013年7月被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教师节被党委政府评为管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doc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 .课程概况 注:(1)平时实5金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完成每个实验项目的预习、操作、实验报告等的综合考核; (2)笔试或门试主要是对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实验结果分析方法等知识的考核。

2.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 3.教学要求

4.实验的主要仪器设备 5.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 1、《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自编教材 2、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四版)学习辅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 .专业个性化需求补充说明 附件:实验教学大纲编写的进一步说明(见下页)

附件:实验教学大纲编写的进一步说明 1.重新审定实验课程所开设的实验项目,除保留必做的经典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外,应尽量开设综合性、设计研究类实验项目。做到各专业有综合性、设计研究类实验项目的实验课程占总实验课程门数的80%以上;力争各专业综合性、设计研究类实验项目数占总实验项目数的30%以上。 2.实验教学大纲中设置的实验项目数应适当多于课程实际必须开设的实验项目数;要求设置选修实验项目,以满足不同教师个性化教学需求和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要。 3.实验项目主要教学内容(内容提要):从实验项目的实验目的、方法和要求等方面简要阐述。 4.实验项目学时:每个实验项目有明确的实验学时数。因为设置有选做实验项目,各实验项目学时数之和应大于实验课程总学时数。 5.实验项目类型:分为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研究、其它等。 (1)演示性实验项目:由教师操作,学生仔细观察,验证理论、说明原理和介绍方法。 (2)验证性实验项目:按照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由学生操作验证课堂所学的理论,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基本的实验知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3)综合性实验项目:可以是学科内一门或多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多种实验方法,按照要求(或自拟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项目内容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视为综合性实验项目: %1涵盖本课程的多个知识点; %1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点; %1本课程多项实验内容的有机综合。 (4)设计研究类实验项目: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学科内容,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可以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也可以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从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和步骤(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选择仪器设备(或自行设计、制作)并实际操作运行,以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同时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学生独立完成或教师指导下完成。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会撰写科研报告和有关论证报

宁波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吉师大校发字…2007?101号签发人:张伯军吉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明确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职责,促进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教师任课资格 第一节教师资格 第一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岗前培训,通过规定课程考核,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或符合教师任职资格者,方可承担教学工作。来校兼课的外聘教师须是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良的高校教师或相关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节新开课教师 第二条新开课教师是指首次担任授课任务的教师。在正式任课前须经过至少2课时的试讲,并经同行专家评议获得通过。 第三条新开课教师必须熟悉拟开课程的教学大纲,全面掌握所开课程的内容,对重点、难点及其处理方法清楚明确,对课程的各教学环节比较熟悉,除教材外还需了解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

学参考资料,已写出较完整的教案。 第四条具备上述条件的教师,应填写任课资格审批表,经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对其授课资格审查认可后报教务处备案,方可允许开课。 第三节开新课教师 第五条新课是指学院首次开设的课程。开新课教师对该新课领域应有较系统的了解和研究,积累有相当数量的资料,提出了较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选定或编写了有一定质量的教材或讲义。经考核,对已开课程讲授效果差、质量无保证、又无切实改进的教师不能担任新课讲授任务。 第二章教师教学工作基本要求 第六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七条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本学科前沿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注重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第八条认真学习、钻研高等教育理论,努力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学思想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既要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严格考核和严格管理。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 矩阵的操作(6人) 设有两个矩阵A=(a ij)m×n,B=(b ij)p×q 实现要求: ⑴编写矩阵输入函数INPUT_MAT,通过该函数完成矩阵的输入并返回保存矩阵的数组和对应矩阵的行数、列数。(不能使用全局变量) ⑵编写矩阵输出函数OUTPUT_MAT,通过该函数完成矩阵的输出。 ⑶求矩阵的转置,矩阵的转置A’=(a ji)n×m,转置前输出原矩阵,转置后输出转置矩阵。 ⑷求矩阵A、B的和。矩阵A和B能够相加的条件是:m=p,n=q;矩阵A和B如果不能相加,请给出提示信息;若能够相加,则求和矩阵C并输出C。 C=A+B=(c ij)m×n,其中c ij=a ij+b ij ⑸求矩阵A、B的积。矩阵A和B能够相乘的条件是:p=n;矩阵A和B 如果不能相乘,请给出提示信息;若能够相乘,则求积矩阵D并输出D。 D=A×B=(d ij)m×q,其中d ij=∑a ik×b kj,k=1,2,……,n ⑹设计一个菜单,具有求矩阵的转置、求矩阵的和、求矩阵的积、退出等基本的功能。在求矩阵的和或求矩阵的积时要求能够先提示输入两个矩阵的,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2 数据汇总 (6人) 问题描述: 在数据处理中经常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汇总,将相同关键字记录的某些数据项的值叠加起来,生成一个分类汇总表。 假设某超级市场销售有m种商品(假设商品的编号为1,2,3,┅┅,m),有n台前台收款机(假设收款机的编号为1,2,3,┅┅,n)进行收款,以记录的形式提供给计算机,每个记录表示某台收款机的一种商品一次交易的数量和销售额。记录由4个域组成:收款机编号、商品编号、销售数量、销售金额。构造一个结构体类型,每次销售数据以一个结构体变量保存在一个数据文件中。实现要求: ⑴编写实现将数据记录插入到数据文件的最后的函数; ⑵编写以收款机为单位的数据分类处理函数。构造n个单链表,每个链表保存一台收款机的销售记录,这n个单链表的头指针存放在一个指针数组中,通过数组的下标就可以知道是哪台收款机。读取数据文件的记录,将所有的销售记录(数据文件中的全部记录)分解插入到n个单链表; ⑶统计每台收款机的销售总额; ⑷编写以商品为单位的数据分类处理函数。构造m个单链表,每个链表保存一种商品的销售记录,这m个单链表的头指针存放在一个指针数组中,通过数组的下标就可以知道是哪种商品。读取数据文件的记录,将所有的销售记录(数据文件中的全部记录)分解插入到m个单链表; ⑸以商品为单位,统计每种商品的销售总额。 ⑹设计一个菜单,具有插入数据记录、按收款机统计销售总额、按商品统计销售总额、退出系统等最基本的功能。

2019年宜宾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宜宾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了()。 A、朋友关系 B、互助关系 C、授受关系 D、平等关系 【答案】C 2、孔子的“中庸”思想体现了()。A、社会规范对人的行为的要求 B、人的理性对个体行为的规定 C、人的理性对他人行为的规定 D、社会规范对人的思想的要求 【答案】B 3、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答案】D 4、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A、延展 B、必要补充 C、深化 D、变革 【答案】B 5、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包括()。A、教书育人 B、以科研推动社会科学技术进步

C、以智力和技能优势为社会服务 D、以上都是 【答案】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技创新要从往日的“单打独斗”变为“团结协作”B、高校开展区域化服务有其人才智力的优势 C、高校为社会服务,一般是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而不包括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 D、在服务过程中,应该要讲究成本核算,讲投入要素的收益回报率,讲合作“双赢”或“多赢” 【答案】C 7、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 的使命。 A、公民素质 B、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C、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素质 【答案】D 8、中小学教师资格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 【答案】A 9、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 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答案】C 10、教师需要通过语言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在语言上要做到()。A、持重有方,掌握好喜怒哀乐的分寸 B、表现出师长的爱抚关系,对学生亲昵 C、举止落落大方,表现出主见和气派 D、不矫揉造作,具有表演性 【答案】A 11、在原型内化阶段,言语的作用是()。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300字以内) 《程序设计基础》是软件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用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 本课程主 要介绍 C 语言的基本语法、基本语句、数据类型、基本控制结构以及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具有使用当今流行的系统平台的初步能力, 具有熟练使用C 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 养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和习惯,培养上机解题调试程序的初步能力,为以后的软件开发等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M ) 1.课程概 况 课程代码 B1102301 课程所属模块/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 课程名称 程序设计基础 总学时/学分 82/4. 5 理论学时/学分 54/3 实践实训学时/学分 28/1.5 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 软件工程 先修课程 计算机导论 所属教研室 软件工程 选用教材 C 程序设计(第四版)谭浩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纲执笔人 蔡勇 大纲审核人 曾安平 M3:掌握编程一些常用的算法 M1: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相关语法规则 M2: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控制结构和语句

2.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程序设计与C 语言 1.教学内容 第一节C 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C 语言的特点第二节简单的C 语言程序介绍 第三节运行C 程序的步骤与方法 2.教学要求 了解C 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C 语言的特点理解简单的C 程序功能及结构 掌握C 程序的上机调试步骤 3.教学重点和难点 C 语言的特点,运行C 程序的步骤与方法。 第二章算法——程序的灵魂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算法的概念、算法的特性、简单算法举例 第二节算法的表示、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2..教学要求了解算法的概念、算法的特性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掌握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表示、传统流程图表示、N-S 流程图表示、伪代码表示、计算机语言表示) 3.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算法的表示第三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第一节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第二节数据的表达形式及其运算 第三节C 语句 第四节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格式输入与输出 2.教学要求 掌握C 语言的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整型数据、浮点型数据、字符型数据、变量赋初值、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算术运算符算术表达式、赋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理解C 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概念掌握字符数据输入输出、格式输入输出,熟练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方法3.教学重点和难点 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简单的格式输入与输出,较复杂的输入输出格式控制。 第四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第一节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第二节if 语句、switch 语句 第三节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综合举例 2.教学要求理解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掌握if 语句、switch 语句,熟练掌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方法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if 语句实现选择结构,利用switch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第一节为什么需要循环控制

宁波大学2018年教师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复试考试大纲_宁波大学考研论坛

宁波大学2018年教师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复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论述题(100分),六选五作答,每题2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高等教育学》要求考生系统掌握高等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高等教育理论分析高等教育实践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一般概念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3.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 2.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 3、高等学校主要社会职能 第三章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高校学校培养目标 1.高等教育学校培养目标 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1.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 第五章高等教育结构 1.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2.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现状及改革趋势 第六章高等学校的学生与教师 1.大学生 2.大学教师 第七章高等学校的德育 1.高等学校德育的原则

2.高等学校德育的方法 第十一章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1.高等学校教学过程 2.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第十二章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 1.学分制与学年制 2.高校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十四章高校学业成绩评定 1.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方式方法 2.学业成绩评定 3.成绩检查与评定后的质量分析与处理 第十五章研究生教育 1.研究生教育制度与机构 2.学位制 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新编高等教育学》,潘懋元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2015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指导书 设计名称: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计划周数:2周 适用对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控制测量,测量程序设计 一、设计目的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完大地控制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测量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之后,为了系统理解控制网平差的整体过程及综合运用科学工具而安排的。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掌握控制网平差课程设计具体内容、方法和步骤;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编写代码,上机调试和编写说明书等基本技能;锻炼学生阅读各类编程参考书籍及加以编程运用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日程 在VB、 VC软件或matlab科学计算软件的平台上,选择的具体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程序设计与实现,共计10个工作日,工作程序如下: 三、设计的组织: 1.设计领导 (1)指导教师:由教研室指派教师、实验员兼任。

职责:全面组织设计大纲的实施,完成分管工作及相关技术指导。 (2)设计队长:学生班长兼任。 职责:协助教师做好本班学生的人员组织工作。 (3)设计组长:每组一人。 职责:组织执行下达的设计任务,安排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分工。 2.设计分组 学生实习作业组由3~4人组成(含组长一人)。 四、设计内容 在VB、VC或MATLAB 软件平台上,按选择的设计题目进行相关程序开发 1、闭合导线简易平差、附合导线简易平差支导线计算 2、闭合水准网计算、附合水准网简易平差 3、地形图编号(新、旧两种方法) 4、误差椭圆的参数的计算与绘制误差椭圆 5、水准网严密平差 6、高斯正反算计算 7、高斯投影换带计算 8、七参数大地坐标转换(WGS84-bj54坐标转换、WGS84-CGCS2000坐标转换) 9、四参数坐标转换(西安8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西安80坐 标转换(平面) 10、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计算 11、工程投影变形超限的处理 12、遥感图像数据处理 13、曲线(曲面)拟合 14、摄影测量空间后方交会 15、****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五、上交成果 1) 小组利用vb、vc或matlab编写的软件包一个及测试数据一份 2)小组关于所开发程序设计说明书一份 3) 个人课程设计的心得一份 4)小组答辩PPT一份

集美大学教务处文件

集美大学教务处文件 教务〔2009〕47号 关于做好2009年12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有关单位、有关班级: 根据闽教考办〔2009〕116号的通知,今年下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考试(CET)定于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举行,其中四级上午09 : 00开考,六级下午03 : 00开考。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我校本次报名参加考试计13473人,其中CET-4报考6945人,CET-6报考6528人。各考生的考号、考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二、本次考试我校的组织机构及考场设置 1. 组织机构 主考:杨国豪 副主考:郑旭旭张毅

总巡视员:连凤宝黄爱斌虞金仁舒信国刘菊东 罗小平 分考点巡视员:蔡建源张澄瑞邱键辉林志超教务处部分人员省考办派来巡视员:待定 考务办公室:教务处 各考点分主考: 外国语学院考点:余苏 信息工程学院考点:庄铭杰 财经学院考点:石爱虎 教师教育学院考点:方元山 2. 考场设置: 全校共设450个考场,其中CET4 232个考场,分别设在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教师教育学院4个考点; CET6 218个考场,设在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教师教育学院4个考点。全校另设三个备用考场,分别是建发0202、文澜0101、新师0214。具体安排如下表:

3. 监考人员由各考点负责安排,每 个考场配2名监考(包括 备用考场),每两层楼配一名流动监考。监考人员必须安排本校的在职教师或管理干部,请各分考点严格选拔工作认真负责的监考人员。各考点于2009年12月11日前将本考点的组织机构和监考安排表报送教务处,考场设置详见附件1。 三、各考生 的准考证由教务处统一打印,各学院应于2009年12月17日前发给考生。 四、试卷于 考试当天由教务处安排人员送往各考点:四级:7 : 15 -财经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 院;六级:13 : 15 -财经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考试结束后,考务办公室安排人员于上午11 : 40开始到各考点回收四级试卷,下午5 : 40开始到各考点回收六级试卷。 五、本次CET考试的听力测试统一采用无线音频耳机听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