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学课程考核说明

药物治疗学课程考核说明
药物治疗学课程考核说明

药物治疗学课程考核说明

中央电大考试处

第一部分有关说明

一、课程性质、任务与整体要求

药物治疗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药学专业必修课程。药物治疗学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药的结合点,对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药物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将药物治疗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和常见病的药物治疗有机的联系起来,系统阐述药物治疗的概念和方法,并对现代药物的临床应用动态及最新药物有所介绍。

本课程学时126,7学分。

二、关于命题考试的说明

1.对象:电大药学专业的学生。

2.命题依据:本课程的考核说明。使用教材为《药物治疗学》,翟所迪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结业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参加教学点组织的辅导、看录像、参加小组活动、网上教学活动以及完成形成性考核册,形成性考核册由中央电大下发。形成性考核是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结业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80%,其形式是闭卷考试。

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期末结业性考核),60分为及格。

4.终结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本课程考核的总体要求是掌握药物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各类疾病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及选药原则;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学知识的能力。考核要求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划分知识点,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对应。“掌握”和“熟悉”层次的内容,是药物治疗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要求重点记忆、理解、判断、选择、比较、阐述、分析。“了解”的内容基本不做考核要求。

(2)组卷原则:一份试卷中,掌握的内容约占60%,熟悉的内容约占35%,了解的内容不超过5%。试题覆盖面广,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一份试卷中,一般难度的题目约占60%,中等难度的约占30%,较高难度的题目约占10%。试题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层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3)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种类型,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问答题。名词解释约20%,填空题约15%,单项选择题约占30%,问答题约占35%。

(4)本课程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二、考核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药物治疗学概论

第一节药物治疗学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合理用药的概念

第三节标准治疗指南

第四节循证医学的概念与合理用药

第五节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

考核要求:

一、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二、熟悉药物治疗学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标准治疗指南的概念及优点

三、了解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处方的调配与管理

第一节处方概述

第二节处方的类型

第三节处方格式和内容

第四节特殊药品处方

第五节处方制度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处方的格式和内容

2.处方制度

3.特殊药品处方调配和管理要求

二、熟悉

1.处方的意义

2.处方调配的基本程序。

第三章药物相互作用

第一节药物相互作用概述

第二节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机制

第三节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与处置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

2.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中的酶抑作用、酶促作用

二、熟悉药动学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

三、了解

1.药效学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

2.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与处置

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

第一节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原因

第三节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防治

第四节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

考核要求:

一、掌握

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基本概念

二、熟悉

1.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及其发生原因

2.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的填写方法

三、了解

1.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防治原则

2.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第五章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

第三节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应用

考核要求:

一、掌握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二、熟悉药物经济学评价四种常用方法的成本收益指标及其各方法特点

三、了解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实施步骤和应用范围

第六章个体化给药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个体化给药的药动学基础

第二节治疗药物监测

第三节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个体化给药的意义

2.治疗药物监测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二、熟悉

1.血药浓度监测的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2.常规需要监测的药物。

三、了解

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第七章特殊人群和特殊病理状态下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生理特点及用药原则

第二节小儿用药

第三节老年人用药

第四节肝、肾、心等脏器病变对药物治疗的影响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FDA妊娠用药分类表

2.肝、肾疾病时临床用药原则

二、熟悉易使老年人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三、了解小儿生理特点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八章药学信息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学信息的收集

第三节利用互联网获得药学信息

考核要求:

一、掌握药学信息的概念

二、熟悉

1.药物信息服务的范围和信息药师应具备的素质

2.药学重要工具书及其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的种类和特点

3.互联网上获取药物信息的途径

三、了解药学文献的种类和主要药学资源网址

第九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第二节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第三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高血压病的治疗目标,主要降压药物的种类、适应证及代表药物2.高脂血症的治疗目标,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二、熟悉

1.高血压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2.心衰的治疗药物原则

二、了解

1.血压的测量方法

2.降压药物的选择

3.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种类

第十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治疗

第二节肺炎的药物治疗

第三节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第四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五节肺结核的药物治疗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

2.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和常用药物的分类

二、熟悉

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治疗和病原治疗

2.COPD的分级治疗方案

三、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对症治疗、肺结核的治疗原则第十一章神经与精神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癫痫的药物治疗

第二节帕金森症的药物治疗

第三节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第四节失眠的其药物治疗

第五节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六节老年性痴呆症的药物治疗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帕金森症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机理

2.抗抑郁药物的分类及药物治疗原则

3.苯二氮卓类和新型失眠治疗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

二、熟悉

1.癫痫、脑血栓及脑出血、帕金森症的一般治疗原则

2.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

三、了解

1.癫痫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脑血栓及脑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老年性痴呆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机理

第十二章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第二节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

一、掌握

1.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的分类以及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2.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

二、熟悉.

1.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

2.消化性溃疡和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三、了解

消化性溃疡和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十三章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第二节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药物治疗

第三节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糖尿病的分型和药物治疗原则

2.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分类,合理补钙的原则

二、熟悉

1.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功能减退症的一般治疗原则,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药物的分类2.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三、了解

1.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2.骨质疏松的定义、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

第十四章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贫血的药物疗法疗

第二节出血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第三节白细胞疾病的药物治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贫血主要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2.出血性疾病主要治疗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二、熟悉

1.贫血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3.各种白细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三、了解

1.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各种白细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十五章疼痛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疼痛治疗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癌症疼痛的三阶梯治疗

第三节偏头痛的药物治疗

考核要求:

一、掌握: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含义和药物治疗原则

二、熟悉

1.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2.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三、了解

1.疼痛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的基础知识

2.了解偏头疼急性发作的药物治疗和预防治疗

第十六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一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第三节常见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2.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熟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以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

三、了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以及氟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

第十七章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第一节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应受到重视

第二节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构效关系及人工合成品

第三节糖皮质激素的药代动力学

第四节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第五节给药方法、用药注意及药物相互作用

考核要求:

一、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二、熟悉:糖皮质激素用药注意及药物相互作用

三、了解:糖皮质激素的合成、构效关系、药代动力学性质

第十八章中毒解救

第一节中毒患者的处理

第二节金属及类金属中毒

第三节氰化物中毒

第四节有机磷中毒

第五节醇类中毒

第六节精神药物中毒

第七节特殊解毒剂

考核要求:

一、掌握

1.毒物和中毒的概念及一般解救方法

2.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和特殊解毒剂的应用原则二、熟悉

1.精神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解救方法

2.氰化物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

3.金属解毒剂的解毒机理及适应证和使用注意事项

4.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三、了解

1.醇类中毒的表现及治疗

2.临床常用特殊解毒剂

3.中毒解救体系基本情况

三、样题举例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合理用药

2.药物相互作用

二、填空题(选择下列适合的内容,填在相应的下划线上)

苯妥英钠、早期、扑米酮、确定合适的剂量、乙琥胺、规律、三甲双酮、全程、托吡酯、拉莫三嗪、丙戊酸钠、加巴喷丁、卡马西平、联用、氯硝安定

1.治疗癫痫大发作可选择的药物有、、、等;治疗失神小发作可选择的药物有、、等;治疗难治性部分发作可选择的药物有等、、。

2.抗结核药物的治疗原则是、、、、等。

三、选择题

1. 关于糖皮质激素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 含糖的的皮质激素

B. 胰腺分泌的激素

C.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

D. 具有很强糖代谢作用的激素

2.从病因学的角度来说,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 营养状态

B. 免疫机能缺陷

C. 物理因素

D.激素的影响

3.二膦酸盐类药物正确的服用方法是:

A. 每日早餐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B. 每日起床后用多量水(200~250ml)送服,并保持站立或坐姿至少30分钟

C. 与食物或饮料同服

D. 每晚睡前服用

4.老年人缺乏维生素D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营养不良

B. 消化功能减弱

C. 免疫机能下降

D. 户外活动减少

四、问答题

1.简述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2.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有哪几类?请列举出各类的代表药物。

3.某病人,男,28岁,身高1.76米,初诊。病人主诉:饥饿和口干症状明显,排尿次数增加,体重在一个月内由70kg降至55kg,乏力,头晕。

试判断该病人可能患何种病?属哪一类型?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并简述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合理用药:①药物正确无误;②用药指征适宜;③疗效,安全性,使用,价格对病人适宜;④剂量,用法,疗程妥当;⑤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不良反应小;⑥调配无误;

⑦病人依从性良好。

2.药物相互作用:可定义为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其中一种药物作用的大小、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因为受到另一种药物的影响而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

二、填空题

1)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扑米酮、氯硝安定;乙琥胺、丙戊酸钠、三甲双酮;托吡酯、拉莫三嗪、加巴喷丁。

2)早期、联用、确定合适的剂量、规律、全程。

三、选择题

1)D、2)D、3)B、4)D

四、问答题

1.简述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①.情绪症状。主要特点为情绪低落,可从轻度的心情不佳到忧伤、压抑、苦闷,甚至悲观、绝望。②思维改变。思维明显迟钝,感到思考问题困难,随着症状加重,有的会在自责、内疚观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自罪妄想,认为自己罪孽深重,将受到惩罚。也可有贫穷、疑病和虚无妄想。③行为改变。活动减少,主观感到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日常活动虽然继续进行,但机械被动。④躯体症状。多数患者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体

重减轻、口干、便秘、性欲减退及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感等。

2.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有哪几类?请列举出各类的代表药物。

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抗酸剂: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氢氧化镁、硅铝酸镁、氢氧化铝凝胶、三硅酸镁

(2)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a.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b.乙酰胆碱拮抗剂:哌仑西平

c.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

d.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3)胃粘膜保护药:米索前列醇、生胃酮、硫糖铝、吉法酯、替普瑞酮、麦滋林、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复方次硝酸铋

(4)胃肠动力药:吗丁啉、西沙必利

(5)消除Hp的抗菌药: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痢特灵)、甲基红霉素(克拉霉素)、甲基红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

3.某病人,男,28岁,身高1.76米,初诊。病人主诉:饥饿和口干症状明显,排尿次数增加,体重在一个月内由70kg降至55kg,乏力,头晕。

试判断该病人可能患何种病?属哪一类型?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并简述治疗原则。

答:该病人所患为Ⅰ型糖尿病(IDDM)。

应进一步做以下检查:

(1)尿糖测定

(2)血糖测定:

a.空腹血糖(FPG)

b.餐后2小时血糖

c.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7.5g葡萄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可诊断为糖尿病。

(3)糖和血红蛋白:正常人糖合血红蛋白约为3-8%。

治疗原则有:

(1)宣传教育;(2)控制饮食;(3)加强体育锻炼;(4)药物治疗。

创造学结课论文

大学生怎样提高创造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的时代,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需要用创新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本学期的选修课课我选择了创造学。通过学习创造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创造的特点和条件、创造的一般过程以及创造学的要领及其研究方法等,我懂得了创造是世界发展的动力,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创造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提高。 创造,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产生新思想、推出新产品等,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过程。创造学就是研究创造活动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创新能力的科学。分析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使发明人在创新过程中有意识地扬长避短。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有正反两个方面。但是创造不是简单的思维活动,我们看似平常无奇的东西,或许都习以为常了,却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推敲才得来的。创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不管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思想上都存在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因素。 大学生,对待事物的思维方法应该是既活泼新颖,又有一定的成熟稳重。学生学生,注重的是一个“学”字,不仅学习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与知识,也应该学习运用知识去创造新的事物。虽然相对高中生活来说,大学生似乎告别了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也不必经受高考的巨大压力,在时间和思想上也不用受太多的局限,但是创造性的活动仍然存在很多的障碍。或许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创造,但是创新的意识不是花费时间就能得到的,创造是一种灵感,是瞬时性的,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可以记住几十个英语单词,对于创造,即使我们一个月,甚至一年冥思苦想也不一定能有所收获。我觉得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目前在创造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有两点,一是太安于现状,对所处的环境与平常的事物缺乏创新的思维;二是缺少动手实践实验的活动。 对于现状,我这里说的是所处的环境以及身边的事物。我们真的很缺乏对平常事物的思考,而一种新的事物的产生也并不是漫天的胡乱猜想,很多时候都是从平常环境和事物的思考中启发进而激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熟透的苹果从树枝自由落下,平凡的人们都安然并欣然的被动接受,认为这是几千年来的自然现象,不用过多的追究与思考,但是牛顿却提出了质疑与思考,苹果为什么会下落,为什么不是向上飞,带着这些疑问,最终他发现了万有引力。我们对于平常的事物太被动,只是一味的接受,不去思考,认为是理所当然。看到苹果掉下来,一般人只会看到圆圆的红通通的外表,然后就成了自己的美餐。这种被动的接受完全没有主观上的主动思考,认为一切皆是理所当然,创造的大门永远无法开启。看到小鸟在天上自由自在的飞行,我们应该想到它为什么能飞,怎样才能飞起来,而不只是单纯的欣赏。当然这些问题前人早就发现,并且经过时间的洗礼,人类也圆了飞天的梦想。当然,一种新的事物的出现,开始的时候只被少数人所接受,慢慢的才会被更多的人所认同,我们所处的环境才能进步与发展.提高创造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

运动训练学课程大纲

《运动训练学》课程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程编号:406349 学分:2分 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30学时 适应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 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研究运动训练活动过程一般规律的科学。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年度和周、课训练计划的制定。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运动员选材的任务及生物基础;训练周期的类型、改变负荷的形式;体、战术训练的意义以及影响因素;参赛准备的内容及运动员参赛风险识别、评估与对策。 理解训练方法的意义和操作过程及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竞技战术、战术能力的概念;心理能力与体能、技能,运动智能与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关系;各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及训练学要点。 掌握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以及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提高身体训练的各种方法及其原理;掌握技术、战术能力训练的方法;各类运动训练计划结构和组织及控制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2学时) (一)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1、了解竞技体育的构成、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2、明确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内容,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二)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2学时) 1、了解运动训练管理的含义及其管理的层次结构; 2、明确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竞赛管理; 3、了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体制。 (三)运动员选材(2学时) 1、明确运动员选材的任务; 2、了解运动员选材的生物学基础; 3、掌握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方法实施。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运动训练学》课程作业(一) 问答题:(作业1) 1、试述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答: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其中,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方面。 (一)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出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评定方法,其中,可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较少受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而分属得分类和命中类的各种球类项目以及制胜类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则受着对手竞技表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二)对手在比赛中出现的竞技水平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在对抗性的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淘汰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最好的表现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被淘汰。这一事实说明了一个简单而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道理,即作为比赛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赛的胜负或名次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己的竞技水平,还取决于对手的竞技水平以及比赛的评定行为。国内外不少学者在分析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时,仍然只单方面地考虑决定运动员个人竞技水平高低的素质、技术、战术、心理等因素。这实际上是将运动成绩和个人竞技能力二者的决定因素混淆在一起。 (三)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因素。 评定手段对运动成绩起作用的最突出的例子是,近二十几年来电动计时装置的表现,消除了手计时员的视觉反应空间判断等因素的干扰,大大提高了计时成绩的准确性。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关键时刻,裁判员有意无意的一个错判,往往会决定着整个比赛结果。 2、运动训练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系统地不间断的进行? 答: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3、试论运动训练周期安排的科学基础。 答:(一)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都是周而复始呈周期性的。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不停地发展,每个往复、每个循环都不会完全相同。每一个新的运动周期,都不应是上一个运动周期简单的重复,而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螺旋式地提高到新的水平。运动训练的周期性特点,就是由物质运动这一普遍规律所决定的。

创造学论文 篇

创造性思维给我的启示 创造性思维学了之后,我感慨颇多。回首人类几千年文明史,创造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创造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君不见,“若没有第一只猿猴的站立,恐怕我们人类至今仍与动物为伍。”生物进化论的成功,标志着创造性思维是多么的完美,任何辩解在它面前都那么的苍白无力。人类对创造最成功的应用那就是标新立异。标新立异使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达到一个个更高的境界。从哲学观点来讲,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存在着很大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所以创造也不例外,虽然说前进的步伐是困难的,但我们坚信前途一定是光明的!“青山遮不住,毕竞东流去”相信,创造一定会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例如某同学一反史学界对方伯谦临阵脱逃、最终伏法的定论,认为“方案”纯属冤狱,并通过旁征博引,自圆其说,得出‘重新认识甲午战争中的方伯谦”这一观念。该过程实际就是由心智到实践,最终演绎出创造思维的过程。可见,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学生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囿于成规,突破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从史实的现象及本质中,剖析探索,寻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维结论。 从创造思维内容来看,它包括四种形式: (1)扩散思维,即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重组眼前的新信息及贮存的知识,得出独特的、多维的新结论的思维。如对中国近代史“落后挨打”

这一命题进行重组演绎,就能得出6种结论:a.落后可以不挨打,如隋唐对待日本的政策;b.落后打先进,如法兰克王国入侵西欧、我国古代辽夏金元入侵中原;c.落后与先进平等共存、互通有无,如唐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d.落后受先进援助,如三国时,蜀国帮助西南少数民族开发南中;e.落后反击先进,先进受到重创,如非洲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胜利; f.落后必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这些富于创造火花的观点,就是扩散思维组合分解的产物。 (2 )聚合思维,即根据一定的规则,解决问题或利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一逻辑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形式。如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政治力量在不同时期谋求的治国之道,通过聚合,形成系列:以夷制夷、平均方案、洋务自强、君主立宪、共和政体、实业救国、军阀独裁、马列救国等。由此又可总结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3)立体思维,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的多维联体思维。如打破教材体例,分类重组的专题系列。以“中国农业史”为例,广义看,它属“中国古代经济史”;狭义看,可析出“工具、农作物、水利、耕种技术、经验总结、历朝农业政策”等各线的演变;深层看,可归纳出理性认识:“人定胜天”、“民以食为天”、“农本”等哲学观念。如此,通过不同层面的纵横延伸,使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交叉后,成为新的思维体系。 (4)直觉思维,对客观史实或现象的直接领悟和认知。如阅读《三国志》时,对数条史实颇为留心:a.“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盛行,吏士多死者,乃引半还。”(《魏书·武帝纪》);b.“赤壁之败,盖有运

运动训练学思考题

运动训练学思考题 第一章 1、竞技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举例说明)P1(借笔记抄) 2、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变化P4 3、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P8 4、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的关系P11 5、运动训练理论的划分层次P13 6、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P15 第二章 7、运动训练管理的层次结构P29 8、训练实施系统P32 9、制定程序化参赛方案应注意P40 10、选拨体系应注意P41 第四章 11、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P96 12、机体在过度负荷影响下的劣变性及症候P107.108 13、连续负荷及其效应P107 14、准确掌握运动负荷与运动性疲劳的评价方法P109 15、信息的运用(借笔记抄) 第五章 16、运动训练方法与运动训练手段的关系P117 17、运动训练方法的五个发展阶段(5是混合训练阶段)P124 18、现代训练方法发展方向P125 19、运动训练方法基本分类P128 20、怎样操作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P131 第六章 21、体能训练的意义P164 22、不同项群运动员的形态学特征P165 23、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P167 24、力量训练方法P171(借笔记抄) 25、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P173(借笔记抄) 26、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或要素P175(借笔记抄) 27、速度素质在不同项群中的作用,特征及任务P179 28、速度素质的重要意义P181 29、速度素质训练应注意的问题P184 30、耐力素质分类P190 31、发展专项耐力的训练方法P198 32、处理有氧无氧耐力的关系应注意P201

第七章 33、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决定因素P207 34、运动技术评价P208 35、运动技术评价常用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P209 36、协调能力是技术能力的重要基础P212 37、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态关系P220 38、处理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P223 39、运动技术创新的目的P226 40、运动技术创新的意义P226(借笔记抄) 41、运动技术预见的三个层面P231 42、运动项群技术的训练要点P233 第八章 43、举例说明战术在所修专业中的运用P242 44、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P252 45、抓住战术意识培养这一核心环节P256 46、着重培养运动员战术运用能力P257 第九章 47、运动员心理能力与体能,技能与战术能力的关系P261 48、目标设置技能P264 49、注意技能P272 50、运动智能的训练P281 51、运动员心理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285 第十章 52、运动训练计划实例P288(借笔记抄) 53、运动训练过程基本结构P289 54、运动训练计划基本内容基本部分P291 55、优秀运动员训练中的高原现象P319 56、提高球队集团竞技能力应注意P321 第十一章 57、年度训练计划周期类型的选择P335(借笔记抄) 58、训练计划安排应注意P342 59、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P342 60、年度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安排应注意P352 第十二章 61、训练内容交替安排原理P368(借笔记抄) 第十三章 62、赛前准备的训练工作P414

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学习体会

创造学与创新能力开发学习体会 姓名:专业:学号:组号: 经过一学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创新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这两种品质能帮我们更好的改善和适应社会,更好的营造有趣而丰富的人生。所以培养和开发这两种能力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哪怕是很小的事物上,发挥我们的创造力。例如,附有橡皮的铅笔的发明,虽然只是对铅笔做了很小的改进,但是却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助力。 经过每周的七个每日一设想,我发现我们每一个设想都来源于生活。纵观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发明,其实发明它们的创意也全都来源于生活,旨在为生活服务。所以我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总结一些有用的想法。我记得我写过一个这样的设想:发明一种可以轻松涂掉圆珠笔和钢笔字迹的橡皮。这个设想来源于一次写错字时,想要把钢笔字迹弄干净很难,我想如果能有一种橡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该多好啊?设想只是一个开始,而且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它激发了我发明创造的兴趣,也是实施发明创造的基础。说到这一学期写过的的每日一设想,我觉得它们真的很有必要,因为它们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虽然一开始我一直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我们以后每天都能坚持写下一个设想的话,几年下来就会有一个巨大的设想库。特别是在毕业后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创造性的想法可能会成为自己事业成功的突破口。人们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选择一个适当的突破口。就像打仗一样,突破口选准了,才能集中力量一举切入,迅速向纵深发展,进而取得全局的胜利。在许多情况下,创造性思维的提出,创造性成果的获取,正是事业的突破口。 大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做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保证,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增强自我价值,从而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怎样的呢? 一、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设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思维相当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运动训练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 授课学时:54学时 课程学分:3分 一、课程性质、任务 性质: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的科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必修课程。 任务: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 二、课程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员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年度和周、课训练计划的制定方法。明确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理论知识以及具有指导运动训练的能力。 技能目标: 素质目标: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版本信息:《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院校通用教材 教材适用评价:本教材被国家教育部立项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并作为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适用。由北京体育大学田麦久教授主编。 适用的参考资料:安朝臣:《人体运动负荷的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运动训练学对于其它实践课程,如散打、跆拳道、篮球等技能型科目的教学及其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竞技体育概述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二、竞技体育的构成 三、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四、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第二节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一、运动训练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 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三、运动训练学的任务及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竞技体育形成与发展,理解竞技体育特点与社会价值。掌握运动训练的任务及内容。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 二、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三、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第二节各项群训练基本特征概述 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二、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三、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四、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五、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六、技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七、技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八、技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项群得科学意义,理解项群理论的应用,掌握各项基本特征 第三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第一节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一、运动成绩释义 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一、竞技能力释义 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第三节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一、状态诊断和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 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运动成绩,竞技能力的基本涵义及其决定因素,理解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掌握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竞技需要原则 一、竞技需要原则释义 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科学基础 三、贯彻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运动训练学章节总结习题集

运动训练学习题集 体育科学学院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搞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 1运动训练原则: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定向地科学安排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3集群训练与区别对待原则:运动员以组、队形式共同训练,同时依运动项目、个体特征、训练任务、训练条件、训练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分别做不同训练安排的训练原则。4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并与运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有效的训练原则。 第五章 1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3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4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5变换训练法:是指对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实施变换,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第八章 1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竞技水平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2想象训练法:是在运动员大脑内部语言和套语的指导下进行战术表象回忆,能过帮助运动员在大脑中建立丰富而准确的战术表象。

创造学论文

学习创造学日你妈见 ——新的了解与想法 当代大学生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高考),特别是一些高等教育,一直是强调重基础,并以基础扎实为骄傲。但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在人才目标上,注重强调专业对口,强调毕业后对就业单位的适应能力。在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大学生是时代的要求。所以,大学毕业生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积极地投入到创业的实践之中,亲身体验创业的艰辛和快乐。 大学生处在创造心里的觉醒时期,应该是对创造充满渴望和憧憬,同时因受到传统习俗的约束较少,敢想敢做,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实践表明许多新思想、新理论、新发明、新发现,正是由处于这一时期的年轻人完成的。而高校毕业的本科毕业生正处于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创造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创造学这门课的开设对我们大学生十分有意义。 下面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创造学”。首先,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老师的指导和自己通过图书、网络的查找,说一下对创造学的简单认识:创造的行为和能力是人类最高级和所特有的行为与能力,也就是说人人具有创造能力,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这种潜在的能力。正是由于这一点,人类才成为我们这个星球的主宰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整个文明进化发展史,就是一部令人振奋不已和引为自豪的人类创造发明史。但遗憾的是,在人类的漫长发展中,人类是在一种本能的、不自觉的、神秘的和低效的状态下进行着创造发明,原因在于人类长期以来并没有认识和掌握创造发明的规律,使创造发明成为一门科学。只是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才使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人自己的创造力上。很显然,人只有认识和掌握了创造发明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开发人的创造力,高效地进行创造发明活动,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

(完整word版)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护理系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运动训练学》课程总结

2016—2017第一学期《运动训练学》课程总结 本课程共讲授十四章内容,分别就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训练、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多年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运动员年度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训练同课过程的计划与组织、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项群训练理论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本学期,通过运动训练学这门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运动训练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了国内外运动训练学研究状况和发展动态,培养了学生对运动训练学的兴趣和能力,为毕业生能够胜任体育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该门课程为指定选修课,共32学时,2学分,授课对象为体育系2011级1—6班,体育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该班每周授课2学时,共16周。授课形式主要有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和完成作业。讲授内容主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性形式,来完成运动训练学的内容,并结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完成。 本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该班共有学生26人。整体上看,上课学生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认真思考问题,课下基本按时完成作业。在本门课程学生试卷的分析中,参加考试10人,考试人数占总人数的100%,缓考同学均是参加学院的顶岗实习的同学;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都通过了考核,没有不及格学生。从学生考试试卷看,学生答题有一定的条理性、清晰性以及全面性。虽然部分同学在案例分析题的回答上不够全面,判断题上知识运用还不灵活,但重点知识把握较好。总体而言,成绩较理想。

创造学论文

创 造 学 结 课 论 文 10级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马来春 学号:1067118226

创造的概念 首先我想阐述一下我自己对创造的理解和认识。 在我没上创造学之前我认为创造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的名词,既熟悉又陌生,一直觉得创造理我的生活很遥远,让我无法去触及,我很赞同老师对中国的教育的评价,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也是在中国的教育环境成长的,在我们小的时候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好奇心一点一点被磨灭了,不再感兴趣了,一方面与考试无关,另一方面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和环境。 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没有人会为了业余爱好去做一些和考试无关的事情,家长老师都是再引导我们怎样去考试怎么样取得更高的分数,而这仅仅是一张考试卷子的表象,如此循环下去,我们就变成了考试机器。原本我们都拥有创造的天分,但是还需后天的努力学习,这个学习的过程却被剥夺了。当我在上创造学的过程中我就在思考我们要去把失去的创造思维训练回来。 我认为创新是创造的基石,创造是创新的精华。创新来源于生活,创造来源于实践。当我们有了灵感有了想法就要去尝试做,尝试去实践,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创造的前提应该具有创造的思维,思维是一个人的思想路线和思考问题的方法,首先要有正确的方向,只有正确的思维,才会有正确的方向,才会更大可能性的接近成功。 引用一下创造性思维的解释:

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是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 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有了创造性思维还是不够的,当然还需要创造力,就是创造的能力,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不缺少创造力,之事不知怎么样开发和利用。方法很重要! 创造力是万力之源。 1、创造力概念的真正实质就是″人类解决新问题的个体综合能力″。这种把创造力简单化的理解,实际上是把许多人对创造力的解释综合化并去繁存简而已。这样的定义对创造力开发的推广和普及有利。 2、人人都具创造的潜力。实际上,只要是具有正常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人,都具有创造的可能,在这种可能尚未成为可能之前,我们把它称为创造的潜力。关健是我们如何采取恰当的方法去把这种潜力开发成显力。因此,那些认为只有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才具有创造力的观点是错误的。 3、创造力可以通过象体育运动一样的训练得到提升。根据我自己多年的实践体会,思维训练、想象训练、观察记录训练、操作训练、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刖言 (一)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 础,也是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 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 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 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 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 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 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 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 病人的护理需求。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 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 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

、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创造学基础》论文

创造学基础 2012 ——2013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创造学基础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论文题目:《创造学基础》结课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包括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我们应该怎样做,本人对主讲老师的一些建议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小创意等等 关键词:创造存在感竞争建议教育

《创造学基础》结课论文 关于社会竞争 首先我要感谢中国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跃进”式发展让更多人有了书读,同样也让我有机会上了大学。中国大学生数量爆发式的增长,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关于社会竞争让我们先看一篇几年前的新闻报到吧! 《社会竞争"超低龄",幼儿园入学要简历》 2008年上海幼儿园入学报名又要开始了。新鲜的是,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入园报名时赢得老师的印象分,煞费苦心地为三四岁的宝宝们做起了简历,甚至不惜重金为孩子拍摄艺术照。 无独有偶,最近天津河东区的一所幼儿园就陆续接到3份宝宝简历,里面有孩子成长的文字说明,还附带孩子的照片和视频,其中一份简历居然长达15页。记者发现,在上海某知名育儿网络论坛上,家长为幼儿园即将毕业的孩子们制作的升学简历也纷纷亮相。虽然不乏质疑声,但仿效者甚多。 走路还不稳当,说话尚口齿不清的3岁小童,想上幼儿园居然也要靠制作精美的简历当敲门砖,实在有些滑天下之大稽。但仔细想想,也并非那么幽默,当社会竞争过早侵蚀幼儿世界的纯真时,剩下的可能更多是可悲吧……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明知别扭也要干! 提到简历,人们往往认为那是成年人找工作或跳槽时才会用到的东西。而现在很多家长为了给自己的宝宝敲开他们心仪已久的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大门,不惜重金为宝宝炮制出了一份份声情并茂的敲门砖。 “在某妇幼保健院出生、在某亲子园上亲子课、在某幼儿园从托班到大班学习四年”、“在幼儿园期间曾获得创意画比赛优秀奖、运动会的运动宝宝奖”、“4岁起学习钢琴”、“已通过阶梯儿童英语A级考试(优秀)”、“识字量达500字,能进行自主阅读”、“心算百位以内加减法”等等……近几年,类似“神童”般的宝宝简历在网上开始流传,有人甚至提出了“清华北大,哈佛剑桥,从宝宝简历开始!”的口号。一些家长还把孩子的英语、体育、国画、书法、围棋等各项特长证书的复印件附在简历后面,其详细程度和制作的精心程度丝毫不亚于成人的求职简历。“这样的水平可以直接上小学高年级了”“真是吓人,应聘工作也不过如此。”不少网友感叹地说。 为了给孩子填好这份简历,许多家长煞费苦心。而那些无法写出这么光鲜亮丽的简历的家长则十分焦虑,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简历上,无法进入理想的幼儿园或小学。于是,不少网友纷纷献策:比如要用孩子的第一人称写,语气要有童趣,才能脱颖而出;简历不能写得太好以免老师对孩子要求过高;甚至有人提议最好用英语写简历,以显示家长的水平等等。 “说起来很荒唐,3岁的宝宝哪里会写简历,就是初中毕业的孩子也未必能做出这种像样的简历,所以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可笑。”上海一位年轻的母亲陈倩

运动训练学习题

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员选材: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将有潜质的运动员选拔出来从事运动训练的竞技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5.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6.教绪员:是从事竞技运动训练工作,培养运动员并指导他们参加运动竞赛争取优异成绩的专业人员。 7.运动员:是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竞技活动中竞技能力的直接体现者和运动成绩的创造者。 六、简答题 1.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国有哪些? 答: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的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 (2)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3)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 2.简述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答:从不同实践过程看,竞技体育包含运动员选材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部分。(1)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工作。(2)运动训练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3)运动员通过训练不断提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运动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4)无论是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还是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下才能获得实施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3.现代竞技体育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哪些特点? 答: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现代竞技体育表现出以下六个特点: (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2)竞技体育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4)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事; (5)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6)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4.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竞技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群体件;(5)公开性;(6)观赏性。 5.简述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 答:(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5)促进社会和竞技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6.简述现代运动训练具备哪些特点。 答: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现代运动训练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与劣变性;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与应变性;(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和导向性。 7.简述运动训练的目的与任务。 答: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创造优异动成绩。

【心得体会】上创造学学习心得体会

上创造学学习心得体会 上创造学学习心得体会【1】在这个学期的选修课我选了创造学,因为我对创造很感兴趣,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来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随着这个学期即将结束,我的这门课也将结束,在此写下一些课后的感想,也包含了自己对创造的认识。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时代,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用创新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通过学习创造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创造的特点、创造的一般过程等,我懂得了创造是世界发展的动力,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创造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提高。 首先通过上课及课后看书我了解到创造的含义: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发明活动规律的科学。 创造的基本要素有:创造意识,创造教育,创造主体,创造 对象,创造成果,创造技 法,创造环境。 其关系如 图所示。 创造的本质特征 是:一,是一种有目的的 实践活动。

二,必须收获新颖性的成果。 三,是创造者的主观能动性高度发挥的行为。 在我的感觉中,创造就是通过自己的想象,猜想以及能力去发明一些以前没有的东西,上过杨老师的课后,我知道了不只是可以发明以前没有的东西,还可以是改进以前的东西。 第一堂课的时候,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创造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它的起源,分类等,还对我们做了一些小要求,要我们在大学四年里完成十个一,分别是“一日一设想,朗诵一首诗(或一段绕口令),会唱一首歌,会下一种棋,会跳一种舞,会一种乐器(只要求能奏一首曲),会画一幅画,会写一幅字(签字),擅长一项体育活动(三大球或三小球),会一项电脑基本功能。 ”老实说,到现在我都还没完全做到这十点要求,不过我想我会努力做到的。 我还记得有一次上课,杨老师给我们出了 一个题,是用一条直线将一个等腰梯形分成 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当时这个题我觉得 根本不可能,因为一条直线要将等腰梯形分为两个三角形只有对角线, 面积明显是不等的。 后来老师公布答案,是用与上底同宽的直线去分,我当时觉得这是一种取巧,因为老师的解释是直线没有粗细,然后老师后面的话才真正打动了我,杨老师说“我教的是创造学,这节课不是数学课,要学会突破传统思维。”是的,突破传统思维,这是对于创造多么重要的条件。

创造学论文完整版

浅论创造学 摘要:创造学,是教会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产生新思想、推出新产品等,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过程,研究创造活动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创新能力的科学。 关键词:创造学思维创新 十周的《创造学》这门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但它却给我留了很深的印象,让我学到很多在开发与应用创造性思维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讲述课程的风格。在星期六下午的4节课中老师不单单是自己在上面向我们叙述,还要我们自己善于观察生活,每个星期要写出自己的发现与设想,这极大地的提高了我们的观察水平,而且让我们每个人上去说,不仅仅是开发我们的创造学思维了,还提高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好的台风。让我们积极去思考,提升我们的创造性能力,让我们充实完满地学习完这门课程。 一什么是创造学 在对我对这门课发表看法之前,我想我有必要阐明下什么是造学。创造,是指人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产生新思想、推出新产品等,以满足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动过程。创造学就是研究创造活动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创新能力的科学。分析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使发明人在创新过程中有意识地扬长避短。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有正反两个方面。但是创造不是简单的思维活动,我们看似平常无奇的东西,或许都习以为常了,却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推敲才得来的。创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不管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在

思想上都存在阻碍我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因素。《创造学思想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1866年,一个衣荷华州的农民望着紧挨他的田边正在修建的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看见铺好的铁轨和驶过的火车,他想,所谓铁路不过就是铁轨和火车。他没有看见什么呢?他的产品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市场,他们从此就要全力与来自外地的产品竞争,在一星期之内人们就可以从东海岸到达西海岸。人们可以分享知识,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相聚,可以结婚。他看见了钢铁和车轮,但是他没有看见随后将会发生的事情。这告诉我们创造学要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科学家埃尔伯特〃森特〃格奥尔基说:“创造性思维就是以不同于人的方式看同样的事情。”第一个看到无用的锯末想到可以用它压制成引火燃料的人,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成功。第一个看到块状焙烧苏打想到用它做冰箱除臭剂的人,也成功了。第一个看到牡蛎就想到吃的人也成功了。在此看来,创造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摹仿、重复、循规蹈矩、似曾相识,大多数人都能想到的绝不是好的创造,实际上根本就谈不上创造。好的创造必须是新奇的、惊人的、震撼的、实效的。而创造学正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打破常规,从生活中发现美,从另一个角度发现真理。 二为什么要学创造学 对于很多事,我们都会问一句为什么,在现代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一件没有价值的事情是没有人会做的。那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说。 一从人类历史来看,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发明的历史,否则人们至今还只能生活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繁荣与昌盛,就没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就没有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创造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能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存在和发展着。从创造的动力系统来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