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余茭4号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中国茭白的栽培管理、贮藏和食用方法

中国茭白的栽培管理、贮藏和食用方法

中国茭白的栽培管理、贮藏和食用方法●董昕瑜周淑荣(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12)●郭文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吉林省军区长春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吉林长春130022)●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吉林长春130021)茭白[(Griseb.)Tarcz.ex Stapf.][(Tarcz.)Hand.-Mazz.]为禾本科(Gramineae )水生植物,别名菰、菰首、茭笋、茭白笋、茭荀、菰手、菰笋、茭瓜、蒿巴、蒿笋、蒿巴笋,古时称蒋草、雕胡,原产中国,有3000余年历史,但古时的茭白不是蔬菜,而是粮食作物。

《周礼》中把菰与麦、黍、粱、稷、稌称为“六谷”;当时的菰又叫菰米、雕胡,就是茭白种子,用它做饭,香糯爽口,被视作宴席上的珍品。

大约在公元5~7世纪,茭白就被作为蔬菜食用,唐《陈藏器》中记载:“菰首小者,擘之内有黑灰如墨者,名乌郁,人亦食之。

”《蜀本草》中记载“菰根生水中,叶如芦荻,久则根而厚,夏日生菌堪啖,名菰菜;三年者,中心生白苔,如藕状,似小儿臂而白软,中有黑脉,堪啖者名菰首。

”可见当时做蔬菜使用者有菰菜和菰首两种。

菰菜即茭草(野生茭白、菰草)的新芽,又叫茭儿菜(野茭白芽、野茭笋);茭草古时称蒋草,能开花结子,种子称菰米、雕胡。

菰首又叫菰手即茭白,由黑粉菌[p.Henn.]刺激膨大而成,植株不能开花结实。

茭白作为蔬菜栽培,最早见于金、元之间的《种艺必用》:“茭有根,逐渐移种,生者不黑。

”可见当时茭白已每年进行分株移植。

野生茭白的幼嫩短缩茎(包括茎上未伸展的嫩叶)称茭儿菜,有时也称野茭笋,是许多地区人们初夏时节喜食的时令蔬菜。

每100g 茭儿菜中含水分93.1g 、蛋白质1.9g 、脂肪0.5g 、碳水化合物2.8g 。

茭白虽然历来依靠野生采收,但如果人工栽培,也很容易,因其适应性强,自然状态下能在湖、泽、沟、渠快速生产繁殖,往往成为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

2007年,江苏张家港市蔬菜办公室就曾经实施农业科技项目“有机食品茭儿菜的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编号:ZNK0708),其基地设计规模为5000亩(667平方米/亩,下同),年产量70万千克。

高山茭白栽培技术

高山茭白栽培技术

活后 保 持 3-5cm的 浅水 ,促 进 分蘖 ,分 蘖 前期 保 水 6 ̄7cm; 后期 至孕 茭期 加深 水 层 至 12~15em,以控 制 无效 分蘖 ;夏季 高温 采 取 日灌 夜 排 的方 法 ,降 温 防 病 ,促 进 肉质 茎 生长 。孕 茭期 间保 持 水 位 20cm 左右 ,避免 茭 白见光 ,保持 茭 肉色 白
势 中等 ,生长 整 齐 ,分 蘖 密 集成 丛 ,节 紧缩 ,结茭 早 ,孕茭 率 高 ,茭 形整 齐 ,茭 肉嫩 而 油 光洁 白 ,成 熟 期 集 中 ,茭 自足 后 , 包裹 的叶 鞘一边 稍 有开 裂 ,茭 白眼 呈乳 白色 ,母 株 丛 中没 有 雄茭 、灰茭 的种株 。选 定 株做 上 标记 ,在 茭 白采 收 结 束后 剪 秆扦 插 ,或 分墩 种植 育苗 ,待翌 年春 天移 栽ll,日。 3 育 苗 移 栽
或茭 白专 用肥 或配方 肥 900~1 200kg/hm ,充分犁耙 均匀拉 平 后待 插茭 白苗 。春季 移栽 后 7-lOd,提 苗肥 施尿 素 150kg/hm 或碳 铵 225kg/hmz,在 分 蘖前期 双季 茭 白移 栽后 20~25d追 施 分蘖 肥 .施 尿 素 300~375kg/hm 或 碳铵 750kg/hm2,以促 进 分
高 山 茭 白追 肥宜 早 不 宜迟 ,以 促 苗早 发 ,早 孕茭 。茭 白 生 长期 长 ,植株 高 大 ,需肥 量 也大 ,除 施足 基肥 外 ,必须适 时 追肥 。可 施 腐熟 有机 肥 如 猪 粪 、鸡 粪 、鸭粪 等 22.5t/hm 或 人
灌 方便 、有冷 水流 动 、通风 条件 好 、土 壤肥 沃 、富含 有机 质 的 粪尿 37.5t/hm2以 上 ,栽 前 用 氮磷 钾 三 元复 合 肥 750kg/hmz

茭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茭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茭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者:廖健阳丽魏敏芝张莉裴建明邓家军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01期摘要茭白是江西省种植面积较大的水生蔬菜之一。

本文总结茭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产地环境选择、茭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储藏、外来物种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茭白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茭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645.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1-0061-02茭白,又被称为高笋、茭笋等,以其鲜嫩可口、营养丰富而得到广泛种植,是江西省种植面积较大的水生蔬菜之一,在江西的主要品种有一点红、美人茭、浙大三号、冷水茭白等。

现总结茭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产地环境选择以深厚、肥沃、疏松、平整的土层最适宜,并要求其理化性质好,有机质含量较多,保水保肥能力好;田间水利设施完善,排灌方便;生产基地周围无污染,通风透光性好,且上年未栽种茭白的田块。

2 茭种选择一般要求选种的植株孕茭期集中,且无雄灰茭。

具体做法是在茭白采收期间,选留茭形好、结茭率高、主茭与蘖茭采收期一致、生长态势稳定、无病虫害、四周无雄灰茭的单株作种株,若发现雄茭、灰茭及畸形茭时,应连同地下根系部分一起及时挖除。

在选定的种株上做好标记,作为种株备用。

3 田间管理3.1 平衡施肥茭白是喜肥作物,在施肥过程中,应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分期追肥,巧施孕茭肥。

在茭苗移栽7~10 d成活后,可施催苗肥;在分蘖初期,施用分蘖肥,以促进茭白有效分蘖及生长;在分蘖盛期,视植株的生长态势进行追肥;若分蘖苗假茎开始变扁,应适时重施催茭肥,促进茭肉膨大,提高产量。

整个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完全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或复合有机肥,限量使用化肥,尤其应杜绝偏施氮肥[1]。

3.2 合理灌水茭白的水分管理应掌握浅水移栽、深水活棵、浅水促蘖的原则。

移栽成活后,保持3~5 cm的浅水位,适时露田,促进茭白生根;分蘖后期,加深水位,深水孕茭,以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并定期更换水,防止烂根;孕茭后期,再降低水位至3~5 cm,以利于采收;采收后茭田应保持湿润越冬。

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

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

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茭白是一种有名的季节蔬菜,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栽培。

市面上的茭白质量良莠不齐,由于种植过程中存在农药残留等隐患,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无公害茭白的栽培技术。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

一、环境选择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环境进行种植。

茭白最好在气温较高、光照充足、雨水充沛的区域种植。

土壤条件也很重要,选择肥沃、疏松、含水量适中的土壤。

同时,要充分利用资源,选择无公害种植,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无公害肥料应用在茭白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肥料。

无公害肥料应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常规化肥使用存在着残留问题,而无公害肥料不仅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还能让茭白更加健康、美味。

在无公害肥料中,有机肥料,如猪粪、鸡粪等成分比较丰富,可以与化肥进行配比使用,丰富土壤养分,有助于茭白更加健康生长。

三、地块管理无公害茭白的地块管理对茭白健康生长、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保证地块的卫生干净,连续种植会导致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滋生,因此最好每年更换一块新的地方。

其次,在地块管理上,可以加强松土、除草等工作,促进茭白生长。

此外,茭白需要及时进行植株疏剪,保持植株间距,让其光线分布均匀,有助于茭白更加健康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栽培茭白的病虫害防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首先,可以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抗病、抗虫害的茭白品种进行无公害栽培。

其次,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以使用环保无公害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在茭白的生长期,需要定期巡视、检查,发现病虫害应及时处理,减小病虫害对茭白的伤害。

综上,茭白的无公害栽培相对传统种植更加绿色健康、真正实现了无公害种植。

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重视,无公害茭白的市场需求也日渐扩大,茭白种植户可以提高质量标准和行业竞争力,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双季茭白怎么种?茭白种植技术

双季茭白怎么种?茭白种植技术

双季茭白怎么种?茭白种植技术【茭白种植】双季茭白怎么种?【专家解答】双季茭白种植技术:品种选择:在双季茭白优良品种中,重点推荐浙江大学园艺系经十余年选育的茭白新品种浙茭2号、浙茭991号,分别于1993、199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

其次,推荐选用地方品种如纡子茭、中介茭、蚂蚁茭及四季茭等,要求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外观性状好。

栽培季节:双季茭分春栽及夏秋栽两种。

春栽在4月上旬栽种,夏秋栽于6~7月定植。

整地施肥:茭白植株高大,生长期长,生长势旺盛,需肥量大,要深耕17-20厘米。

基肥亩施有机肥如猪牛粪1000~1500千克,或饼肥10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50~60千克。

合理密植:茭白苗要做到随挖苗、随分株、随定植。

栽前先剪去叶尖,保留株高25~30厘米,选在傍晚或阴天栽植,有利还苗和成活。

栽前茭田先灌浅水,栽植株行距为60厘米X70厘米,亩栽1200墩左右,每墩栽苗1株(春栽)或2~3株(夏秋栽)。

看苗施肥:茭白栽植后7~10天施一次“提苗肥”,亩施尿素或复合肥5~10千克,促进幼苗生长;在分蘖中期施第二次追肥,亩施尿素20千克,或复合肥30千克,或碳铵50千克,促进茭苗分蘖生长;进入孕茭期后施第三次追肥,称为“孕茭肥”,亩施尿素或复合肥20~30千克,促进孕茭和茭茎膨大生长、增加产量。

耕田剥黄叶:茭苗栽植后至封行前,耕田2~3次。

耕田时先将田水放浅,结合追肥进行,先施肥后耕田。

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先后剥黄叶两次,剥后将黄叶踩入土中作肥料。

剥黄叶后,茭田通风透光好,茭白生长粗壮,发病少。

防治病虫:为害茭白的病虫害主要有螟虫、锈病和胡麻叶斑病。

在7月中旬和9月中下旬防治螟虫,用5%锐劲特胶悬剂16~20毫升,加水50千克喷洒。

锈病和胡麻叶斑病在6~7月和9~10月各喷洒防治一次,可选用20%三唑酮粉剂35~50克,兑水50千克,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适量采收:秋茭于10~11月采收。

前期采收间隔2~3天一次,后期采收,每隔4~5天一次,亩产1250~1500千克;夏茭在5~6月采收,间隔2~3天一次,亩产达1500~1750千克。

黄石市双季茭白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黄石市双季茭白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蔬菜栽培E-mail:**************电话*************本栏编辑:黄华宁五、收获直播苘蒿,多采用整畦或整块田全丛(株)割收,当植株高度达15~20厘米或有11~13片叶时割收。

第一次割收时,留茬2~3厘米高,以利萌生新芽,以后每收割1次延长留茬高度2~3厘米。

收割用刀要锋利,割口要平齐。

移栽苘蒿,多选较粗壮的茎枝,留茬2~3厘米高掐断或用小刀割收,留下较小的茎枝继续生长,达到要求后再次采收。

此法每隔10~15天采收1次。

越冬栽培的苘蒿一般割收2~3次。

商品苘蒿应在早晨收获或随出售随收获。

采收的苘蒿先清除杂物或泥土等,再按茎枝粗细和高矮等分级,散装或捆成小捆出售。

(作者联系地址:饶卫华 徐钟金 江西省奉新县老科协 邮编:330700;敖礼林 鄢用亮 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邮编:330700)茭白,学名菰,别名菰笋、茭笋、茭儿菜等,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其食用部分为变态的肉质嫩茎,质地坚韧,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可凉拌,也可炒食,是菜中佳肴,还具有利尿降压、祛热止渴的医用价值,深受大众喜爱。

湖北省黄石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与中国茭白之乡浙江省缙云县相似,适宜发展茭白产业。

2019年,黄石市成功引进缙云茭白产业,经过一年半的试种后取得成功,建成近千亩双季茭白基地,秋茭每亩产量约1 800千克,夏茭每亩产量约1 500千克,每季茭白亩收益均超过1万元,成为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

双季茭白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适宜在黄石市等长江流域推广。

现将黄石市双季茭白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品种选择长江流域双季茭白露地栽培,应选择茭肉白、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符合市场需求,且孕茭适温较低的早熟双季茭白品种,如浙茭6号、鄂茭4号等。

二、田块选择双季茭白植株高约170厘米,根系发达,需肥量大,栽培应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灌水方便、上年未栽培过茭白的黏土或黏壤土田块。

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水生蔬菜茭白的栽培技术,包括田块与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茭白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6-0034-01茭白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水生蔬菜,采收期一般在初夏和早秋,正值蔬菜上市的淡季,对调节蔬菜市场供应有一定的作用。

郎溪县种植茭白历史悠久,但以前多以零星粗放种植为主,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种植收入,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精细种植茭白,面积逐步扩大,目前种植面积约400 hm2。

现将茭白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田块选择选用土层深厚、腐殖质多、较肥沃、灌溉方便的田块种植茭白。

2品种选择选用早熟、优质、高产、分蘖力较强的品种,年年选育提纯复壮。

3适时早栽,合理密植适宜栽植期在清明前后,如气温回升早,可提早3~5d,有利早发、早分蘖,加速分株生长。

行株距为1.0m×0.9m。

栽前要精细整田,施足基肥,选健苗栽植,每穴栽1根健苗,坚持浅栽,以根粘泥站牢不倒为准。

栽插过深,影响分蘖,孕茭期推迟,上市推迟,影响产量,降低效益。

4施足基肥,掌握“促—控—促”的追肥方法茭白是多年生水生植物,生长期长,分蘖力强(一般单株分蘖15~20根),叶片多(单株有12片叶),吸肥力强,必须施足基肥。

一般施猪杂粪45~60t/hm2或人粪尿37.5t/hm2,新栽茭白整地时施下,使肥土混合;老茭白田,在立春后追施。

茭白追肥,应根据早熟高产的要求,采用“促—控—促”的追肥方法。

新茭在栽后7~10d追施碳酸氢铵375kg/hm2,深施在离根8~10cm左右的泥中,促幼苗早分蘖。

第2次追肥,在栽后45~50d,追施尿素120~150kg/hm2,采用丢施法,边施肥边浇水,避免肥伤叶片,促苗早起身。

此后一段时间不追肥,控制生长过旺,以免影响孕茭。

第3次追肥是看苗施肥,新茭在立秋前后至处暑前5d左右追施孕茭肥;或见有5%~10%茭白叶鞘张开、茎杆呈扁圆形时,是追孕茭肥的关键时期。

茭白是哪里生长的 茭白是怎么长出来的

茭白是哪里生长的 茭白是怎么长出来的

茭白是哪里生长的茭白是怎么长出来的茭白又叫茭瓜、茭笋、菰笋、菰菜等,具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是我国江南特有的水生蔬菜。

茭白是很多人都爱吃的一种蔬菜,不过有的人不知道它是怎么长出来的。

下面来了解一下吧!一、茭白是哪里生长的茭白长在水源较为充足的田里,它的生长环境与水稻所需环境比较相似,而野生的茭白生长在沼泽、浅水池塘中,通常南方水源充沛,所以茭白主要也产自南方地区,茭白的根生长在水中,叶子高出水面很多,叶子最下方与根部相连的茎部位置,会生出白色像嫩藕又像笋子的茎,这就是茭白。

二、茭白是怎么长出来的茭白可分为四个阶段:1、萌芽期入春后3、4月开始发芽,最低温度5℃以上,以10~20℃为宜。

2、分蘖阶段自4月下旬至8月底,每一株可分蘖10~20个以上,适温为20~30℃。

3、孕茭阶段双季茭6月上旬至下旬孕茭一次,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又孕茭一次。

单季茭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才孕茭,适温为15~25℃,低于10℃或高于30℃,都不会孕茭。

4、生长停滞和休眠阶段孕茭后温度低于15℃以下分蘖和地上都生长停止,5℃以下地上部枯死,地下都在土中越冬。

三、茭白怎么做好吃油焖茭白材料:茭白4跟配料和调味料:干辣椒10个、八角2个、生抽15ml、白砂糖10g、清水适量做法:1、茭白洗净去皮备用。

去皮的茭白切刀块。

2、锅中倒入比平时稍多一些的油,小火放入八角煸出香味。

放入切好的茭白,小火耐心煸炒至边缘焦硬,皱皱的样子盛出备用。

锅中倒入底油爆香姜,蒜,葱花把大虾 放入煎炒。

3、锅中留底油,中火放入干辣椒同炒。

放入煎好的茭白一同翻炒。

4、加入生抽、白糖翻炒均匀后,加入少许清水,便于调料之间互相融合,且更好入味。

最后盖上锅盖,中火焖煮汤少后,大火收汁即可。

茭白炒鳝丝材料:茭白3根、鳝鱼500g配料和调味料:植物油、盐、白胡椒、鸡精、姜、蒜、干辣椒、生抽、葱、白糖、白酒、芝麻油适量做法:1、茭白剥壳、去除老的部分,洗净后切斜片,改刀切丝,其余的辅料分别切成:香葱段、姜丝、蒜蓉、干红椒丝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茭 白早 发 。茭 白的 主要 病 虫 害有 二 化 螟 、大 螟 、 锹额夜 蛾 、长绿 飞 虱 、蚜 虫 、纹 枯病 、锈病 、胡麻
当余 茭 4号 茭 白苗 高 2 2 I,有 2~ 0~ 5CI Y 4张 叶
斑病 等 ,应预 防为 主 ,综 合 防治 。具 体 防治时 间与
方法 应根 据 病 虫 预 测 情 况 选 择 对 口农 药 ,适 时 防 治 。提倡应 用生 物农 药和 物理 防治技 术 ,注意 安全
栽 培 。余 茭 4号 栽培 方法 与浙 茭 2号相 似 ,生育 周期 与浙 茭 2号 相 同。余 茭 4号 株 高 2 2 m左 右 , .
叶宽 3 5~ . m,分 蘖较 强 ,抗 逆 性好 ;茭体 呈 . 4 5e 纺锤 形 ,茭 肉长 2 m 左 右 ,横 径 4 2 e 左 右 , 0e . m 单壳 茭重 10 g左 右 ,茭 白洁 白光 滑 ,质 地 细 嫩 , 6
采 茭时 ,为 了便 于采 收时 的操 作 ,要 浅水 ,采 茭结 束 后浅 水或湿 润过 冬 。
2 6 综 合 防 治 病 虫草 害 .
排 灌方 便 的 田块作 为 茭 白田。新栽 植茭 白的地 块在
上年 年 内至冬 至前深 翻耕 2 2 m,促 进 冬 季 土 0~ 5 c 壤 分 化疏松 。春 季栽植 前整 地要做 到深 耕耙平 ,增 加土壤 透气 性 ,有利 扎根分 蘖 ;保 持 田 内平整 ,寸 水不 见泥 ,四周 开好 沟 ,灌 排分 开 , 自立 门户 ,有 利生 长期 水 浆 管 理 ;清 除 田间 有 害 物 质 和 田塍 杂 草 ,减轻 病虫 草危害 。
生产 实 际 ,开 展 了以余茭 4号 茭 白新 品种 的试 验示 范 推广 ,配 套 栽 培 技 术 研 究 熟 化 为 重 点 的实 施 工
产茭 时 间 、提 高茭 白产业 效益很 有 益处 。
2 栽 培 技 术
2 1 选 好 种 苗 .
作 ,并取 得较 好 的成效 ,扩 大 了面积 ,提高 了产量 和 效益 。至 2 1 年 ,全 镇 累 计 示 范 推 广余 茭 4号 01
澎 辔 种 22 第 期 江 学 0 年 4 1
文 献 著 录 格 式 :徐 能 夫 .茭 白余 茭 4号 的 种 植 表 现 及 栽 培技 术 [ ] 浙 江 农 业 科 学 ,2 1 ( ) 9 4 8 J. 0 2 4 :4 7— 9
I m
茭 白余 茭 4号 的种 植 表 现 及 栽 培技 术
2 4 科 学 施 肥 .
间隔期 ,严禁使 用禁 用农 药 。
2 7 适 时 采 收 .
当茭 白肉质茎膨 大到 一定 程度 要及 时采 收 ,这
样 才能保 证 品质和 产量 ,采 收过早 ,茭 白 肉质 茎形
状小 ,肉 质 过 嫩 、产 量 低 ,采 收 迟 茭 白 肉质 茎 发 绿 ,质地 粗糙 ,品质变差 。 采 收标 准 :茭 白叶鞘一侧 略有 裂 口,微 露茭 白
徐 能 夫
( 江 省 余 姚 市 陆埠 镇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站 ,浙 江 余 姚 浙 35 0 ) 14 0
摘 要 :余 茭 4号是 余 姚 市农 业 科 学研 究 所 经 系 统选 育 而成 的 双季 茭 迟 熟 类 型 茭 白 品 种 ,主 要 表 现 产 量 高 、 品质 优 、效 益 好 等 特 点 。 在栽 培上 应 掌 握选 好 种 苗 ,深 耕 整 地 、适 时 定 植 、科 学 施 肥 、合 理 灌 水 、综 合 防 治 病 虫 草 害 、适 时 采 收 和 割 除 老 墩 等 8大技 术 环 节 。
作 者 简 介 :徐 能 夫 (9 4一) 15 ,男 ,浙 江 余 姚 人 ,农 艺 师 ,从 事 农 技 推 广 工 作 。

2 2 深 耕 整 地 .
渺 唇- 学 22 第 期 江 J 0年 4 : 种 1 '
25 . 合 理 灌 水
余 茭 4号 茭 白品种 种性 ,提 高种苗质 量纯 度 ,应 建
余 茭 4号 吸 肥 力 强 ,应 施 足 基 肥 ,早 施 分 蘖
肥 ,施 好 长 秆 肥 ,巧 施 孕 茭 肥 。
基 肥 以有机肥 为 主 ,最好 是腐 熟 的栏 肥 ,用量
2 . ・ m~,施 肥后 再 翻 耕一 遍 达 到 肥泥 融 合 , 2 5t h
肉质茎不 超 过 1~15 c . m,心 叶相 聚 ,2片 外 叶 向 茎 合拢 ,似蜂 腰状 ,即为采 茭适期 。采 收时 注意 不 要 伤及 根系 ,采后 把 带 壳 茭 白集 中用 自来 水 清洗 , 分 级整 理装袋 。
商 品性好 。经 2年 品种 比较试 验 ,比浙 茭 2号 增 产 2 % 。主 要特 点 :一是 秋 茭 产 茭 季 节 明显 推 迟 ,7 0
收 稿 日期 :2 1 —21 0 11,3 基 金 项 目 :余 姚 市科 技 局 项 目
要集 中紧柬一 起 ,最 后 1~ 2叶 显 著缩 短 。为保 持
季掘 苗 时 ,根 据 苗 情 苗 色 ,再 次 淘 汰 颜 色 特 别 嫩 绿 ,整齐 度不好 的茭墩及 有些 游茭 苗 ,以保持 原有 种性 。种 茭要选 择 当年株 形整 齐 、孕茭率 高 、茭 肉
肥大 、结 茭部位 低并 且成 熟一致 的茭墩 留种 ,留种
茭墩 中没 有雄 茭和灰 茭 ;种苗 苗株较 矮 、叶色淡 黄 绿 、抱 茎 各 叶 的高 度 相 差 不 大 ,各 叶 “ 白眼 ” 茭
2 3 适 时 定 植 .
茭 白除草提 倡人工 耘 田与化 学 除草相结 合 。人
工除草 在 茭 白生 长期 一 般 需 耘 田 2~ 3次 。从 定 植 成活 或 萌 芽 到 茭 白 株 丛 生 长 茂 密 时 为 止 。每 隔
1 1 0~ 5d耘 田除草 1次 ,第 1 靠近 根旁 ,以后 逐 次 次远离 6~ m,以免损 伤 根系 。 同时 摘 除抱 茎 的 7c 叶鞘 、枯 叶 ,改 善生 长环境 ,提 高光 能利用 率 ,促
带地 势 地 洼 ,历 来 有 种 植 茭 白 的 习惯 。19 9 6年 以来 ,随着种植 业 结构 的战 略性调 整 ,茭 白面积不
断 扩大 。为 了提 高 种 茭 产 量 、效 益 ,从 2 0 0 6年 开
始 ,作 为余 姚 市 “ 亩 茭 白无 害 化 生 产 关 键 技 术 万 集 成与 推 广 ” 项 目的 协作 单 位 ,结 合 陆 埠 镇 茭 白
参考文献 :
[ ] 徐 红 星 ,俞 晓平 ,陈 建 明 ,等 . 浙 江 省 茭 白无 害 化 生 产 技 1
术 规 程及 实 施 意 见 [ ] 浙 江 农 业 学 报 ,2 0 , 1 ( ): J. 03 5 3
l 3 g・ m~,如茭 白植株 瘦小 、短缩 、叶色 0 7 0k h 黄 、表 现有 缺肥症状 时 ,加施 尿素 7 5蛔 ・ m~。 h 孕 茭肥要 巧施 ,应根 据茭 白长势 叶色 而定 ,如 长势 差 叶色 明 显 落 黄 的 田块 ,当 茭 白扁 秆 3 % 时 0 施 孕 茭 肥 , 可 用 碳 酸 氢 铵 加 过 磷 酸 钙 各
2 8 割 除 老 墩 .
底 面结 合 ,泥肥糟 透 ,土活 泥烂 ,下松 上糊 ,通气 性 好 。切忌 现耕 现种 。 分蘖肥 栽后 1 2 5~ 0d施 入 ,一般施 尿素 1 0~ 5
2 5k h 2 g・ m~,加 过磷 酸 钙 3 0~4 0 k 0 5 g・h m~, 或其 他相应 肥料 。 长秆肥 在分 蘖肥 施后 的半个 月左右 施人 ,用量 根据 茭 白植 株 长 势 长相 而定 ,一 般 用 三 元 复 合 肥
关 键 词 :余 茭 4号 ; 植 表 现 ; 培 技 术 种 栽
中 图分 类 号 :S6 5 2 4 .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编 号 :0 2 —0 7 2 1 ) 40 9 —2 5 89 1 ( 0 2 0 — 7 0 4
余姚 市 陆埠镇 地处姚 东平 原 ,姚江南 岸 。沿 江

月初 与 浙 茭 2号 同 期 插 种 ,产 茭 始 期 在 1 1月 初 , 比浙 茭 2号 推迟 l 2 ,但 产夏 茭时 问没 明显差 5~ 0d 异 ;二是 耐低温 孕 茭 、抗 寒好 ,如插 种季 节推 迟至 8月上旬 ,产 茭 时 间也 在 1 1月 初 ,经 两 段 育 秧 后 产量 、品质不 受 影 响 ,特 别适 宜 水 稻 、茭 白轮 作 ; 三是 茭形 特别 大 ,个 体壳 茭 比浙茭 2号重 6 。该 0g 品种 对水 稻一 茭 白轮作 、缓 冲茭 白生产季 节 、延长
性 ,因此 必须 坚持 年年选 种 ,才能保 持优 良品种 的 特性 。
余茭 4号属 双季 茭迟 熟类 型 ,是 由余 姚 市农业 科学 研究 所在 2 0 0 5年 1 O月从 浙 茭 2号 中发 现 特别 迟熟 的变 异单 株 ,通过定 向系统选 育而成 。整个 生 育 周 期 为 1年 ,秋 栽 , 当 年 收 获 秋 茭 ,产 量 在 2 . ・ m 左 右 ,第 2年 收 获 夏 茭 ,夏 茭 结 茭 以 2 5t h 墩 苗结茭 为 主 ,产 量 在 3 0 t・ m 左 右 。余 茭 4 . h 号适 宜早 稻茭 白轮作 ,也 比较 适宜 于 中华 鳖 套养 田
1 3h 3 m ,平 均 产 量 5 . 2 5 t・h m~,产 值 达 1 5万 元 ・ m~,成 为陆埠 镇茭 白的主导 品种 。 h
1 种 植 表 现
茭 白的选种 非 常重要 ,由于茭 白是用 分蘖 芽和 分枝 芽进 行无性 繁殖 ,与 黑粉 菌相互 作用 而产 生食 用 的 肉质茎 ,任何 一 方 的改 变 将 会 改 变 茭 白 的种
立 种苗 基地 进行提 纯 复壮 ,以控制 种苗退 化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