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栽培种植技术

合集下载

大棚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茭白高产栽培技术一、栽前准备(1)茭白选择要选择肥力中等的青紫泥田,地下水位较高,且上年未种过茭白的水稻田。

田块要筑成东西朝向、宽8米的畦。

(2)茭白准备年内早翻,经风化增加土壤通透性,开春后耙平、耙碎,在1月中旬施入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碳酸氢铵60公斤,过磷酸钙60公斤,并拌和丁草胺颗粒剂1公斤,同时要搭建毛竹大棚,棚高2米左右,棚内及时灌上浅水。

二、栽后管理(1)种植密度选择茭白肉大、洁白柔嫩、品质好的茭墩作种墩。

种植密度以85厘米X50厘米较为适宜,每亩约可种1350墩。

(2)及时覆盖在1月下旬及时覆盖薄膜至2月底,大棚覆盖以密封为主,3月中旬温度高时要开窗通风,至4月上旬揭膜,共覆盖80-85天。

(3)合理施肥植后为促进早发,要早施分蘖肥,亩用尿素5-8公斤,并结合耘田再施入除草剂。

当茭株高20厘米左右、叶片3.2叶时,亩追施磷肥75公斤+碳酸氢铵75公斤+菜饼30公斤,以促进茭株早分蘖。

以后随着茭白生长施好孕茭肥,一般亩用尿素10公斤、钾肥10公斤、磷肥30公斤。

(4)浅水促早植后浅水灌溉4-5天以促早发,然后露田1-2天,再灌浅水,以增加土壤温度,促进发根分蘖。

至4月初,要增加灌水深度,以保持茭白洁白,保持商品性。

(5)防病治虫做好以大螟及二化螟为主的病虫防治工作。

由于棚内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大螟及二化螟早发,要及时进行防治。

第一次在3月中旬,可亩用杀虫双200克+三唑磷100克+水75公斤喷雾,以后每隔25天左右防病一次。

(6)及时采收茭肉膨大后要及时采收,一般每两天采收一次,以保证质量,采收时要用利刀割,以保留其他小的分蘖及蘖芽。

茭白高效栽培技术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茭白高效栽培技术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茭白高效栽培技术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茭白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蔬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茭白的产量和质量,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茭白的高效栽培技术,帮助农民朋友提高茭白的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选择与调整1.土壤选择:茭白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来种植。

土壤酸碱度以中性土壤为好,PH值在6.0-7.5之间为宜。

2.土壤调整: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调整,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可以添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此外,适量添加磷、钾等元素,有助于增加茭白的产量和品质。

二、良种选择和种植技巧1.良种选择:选择种植良种茭白,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

良种茭白需具备病虫害抗性强、茎肉厚、产量高等特点。

2.苗床管理:苗床管理是茭白种植的重要一环。

选择肥沃温暖的苗床,撒播前先松土、平整苗床,然后撒播种子。

苗床要保持适宜的湿度,经常浇水,但要避免积水。

3.移栽技巧:一般在茭白苗长到10~15厘米时进行移栽。

将苗床中的茭白苗挖取出来,留下一块土壤,然后在田地中间进行移栽。

移栽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三、科学施肥和浇水1.追肥技巧:茭白生长期间需要及时追肥,以满足其对养分的需求。

推荐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追肥,适量增加氮磷钾等元素的供给,促进茭白的正常生长。

2.科学浇水:茭白是水分需求较大的作物,特别是在生长初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但过多的浇水会引起秧苗倒伏和病害的滋生。

因此,要根据实际天气情况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四、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茭白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如茭白炭疽病、褐斑病等。

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如定期清理田间病叶,使用病害防治药剂等。

2.虫害防治:常见的茭白虫害有茭白象甲、茭白虫等。

可以采用轮作休闲、籽粒熏蒸、防虫网覆盖等措施进行虫害防治。

五、定期修剪和采收1.茭白修剪:茭白在生长期内会长出很多茎条,需要定期修剪以促进茭白的生长和分枝。

种植茭白的方法

种植茭白的方法

种植茭白的方法茭白在南方地区是稀有的营养价值较高的特种水生蔬菜,那么茭白如何种植?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种植茭白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茭白的方法一、品种选择南方地区栽培双季茭白应选择采收早、产量高、抗逆性强、耐热、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二、种株选择茭白是用分株方法进行繁殖,种株的好坏直接影响茭白的结茭率、产量和品质。

由于黑粉菌侵入的时间、数量和栽培管理水平的差异,常引起种性退化,导致雄茭、灰茭的出现,所以每年应严格优选种株。

优良母株的选择要求:当年株形整齐,孕茭早,结茭多,茭肉肥大,茭形好看;结茭部位低,且成熟一致;无雄茭、灰茭,无壳里青、畸形茭的茭墩留种。

每年双季茭种苗应严格精选3次;第1次:选在当年种植的茭白夏茭采收时进行,根据选种标准选择优良单株做种并做好标记;第2次:在春茭采收时对第1次选择的种株进行复选,除去不符合标准的茭株;第3次:结合冬季茭田管理及时挖去雄株、杂株、灰株及壳里青、畸形茭等茭墩。

一般栽植1亩大田需250个种墩左右。

三、茭田选择南方地区栽培双季茭白结茭的早迟与土层、水层深浅、水温控制等有关。

一般水田海拔高的要比海拔低的早结茭,迎风的山背田比避风的低洼田早结茭,土层浅(最好20--27厘米)的比土层深的田早结茭。

所以,南方地区种植茭白应力求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通风、土层浅的水田种植。

四、翻耕茭田,施足基肥。

水稻田栽种一般在水稻收获后及时翻耕,老茭田一般在秋茭采收结束后及时翻耕,充分晒田,筑好田埂,确保田间能灌水15-20厘米。

整田时每亩施腐熟的猪、牛栏粪100担或鸡粪1000公斤、磷肥50公斤作基肥,并耙平,灌水2-3厘米,达到田平、泥烂、肥足。

五、适时栽植时间:南方地区双季茭白一般在11-4月底前栽植或6-8月种植但只能收秋茭了,最迟在4月底或8月栽植完毕。

方法:栽前留10厘米,割去选留好的优良种墩的地上枯叶,挖出种墩,劈取健壮老茎苗,以一根带根的老茎为一苗。

栽植密度宽行1米,窄行0.8米,株距0.6米,每亩栽1400墩左右。

茭白的种植条件及方法详细介绍

茭白的种植条件及方法详细介绍

茭白的种植条件及方法详细介绍茭白也是一种有营养的蔬菜,在种植的时候方法特别重要,那么,茭白种植技术有哪些?下面店铺分享了茭白的种植条件及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茭白的种植条件1、土壤:茭白对土质要求不高,但不宜连作,以耕作层深、富含有机质的黏土和黏壤土最好。

茭白植株高大,生长期长,需肥量大,需要肥沃的土壤,多施基肥,分次追肥。

2、湿度:茭白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但茭白又是出水作物,所以水层又不能太深,水位要根据茭白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

3、温度:茭白喜温、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在5℃以上开始萌芽,适宜温度为10~20℃,分蘖期适宜温度为20~30℃。

孕茭期适宜温度为15~25℃。

4、光照:茭白要求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因植株高大,田间容易郁蔽,所以要进行合理的密植,生长后期要勤除黄叶、老叶增加通风透光,有利于分蘖产生。

茭白的种植方法1、种植时间:南方地区双季茭白一般在11~4月底前栽植或6~8月种植但只能收秋茭了,最迟在4月底或8月栽植完毕。

单季茭白一般春季栽培,在秋季短日照孕茭,农历8月采收。

2、种株选择:优良母株的标准为当年株形整齐、孕茭早、结茭多、茭肉肥大、茭形好、结茭部位低且成熟一致,无雄茭、灰茭,无壳里青、畸形茭的茭墩留种。

3、茭田选择:茭白结茭的早迟与土层、水层深浅、水温控制等有关,一般水田海拔高的要比海拔低的早结茭,迎风的山背田比避风的低洼田早结茭,土层浅的比土层深的田早结茭。

4、追肥方法:南方地区双季茭白追肥宜早不宜迟,以促苗早发,早孕茭,结合水层管理,促进前期有效分蘖,控制后期无效分蘖,促进孕茭,提高产量和品质。

5、耘田除草:茭白耘田可达到中耕、松土、除草的目的,并可提高土温、加速肥料的分解,一般耘田进行2~3次,第一次在植株开始返青时进行,以后隔15天进行一次。

6、清除杂株:茭白在种植时要注意清除杂株,雄茭和灰茭不能结茭,应随时加以去除,去除的空位可用分蘖多的正常茭墩上的苗补上。

7、植株整理:茭白植株整理一般在春茭采收后期开始,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把枯老的叶片剥清拉光,要求是拉清不拉伤,把拉下的黄叶踩入田间作为肥料。

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

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

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茭白,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在茭白的栽培过程中,如果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就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

一、科学选址茭白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排水条件。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选择光照充足、土壤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积水和盐碱地。

还要避免茭白与茄果类蔬菜轮作,以免传播病虫害。

二、有机肥料施用在茭白的生长过程中,有机肥料的施用十分重要。

可选用腐熟的农家肥、畜禽粪便、菜渣等有机肥进行施用。

施肥时要均匀撒布,不要过量施肥,以免导致茭白生长缓慢或者品质下降。

三、生物防治在茭白生长期间,会遇到各种害虫和病害的侵害,这就需要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

可采用放螨虫、益生菌等生物防治剂,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栽培茭白的周围可以种植一些香草,如薄荷、迷迭香等,可以起到一定的驱虫作用。

四、合理灌溉茭白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因此在栽培茭白时需要合理进行灌溉。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定期给予适量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度,避免干旱或者过湿对茭白的生长影响。

五、定期修剪茭白的生长速度较快,如果不及时修剪,就会导致植株茂密,通风性不佳,容易滋生病菌和虫害。

在茭白生长期间要定期进行修剪,保持植株通风透光,有利于茭白的生长和品质提升。

六、科学采收当茭白长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进行采收。

在采收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化学物质来保鲜,可选用天然的保鲜方法,如温水浸泡、通风等方法,以确保茭白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七、冷链运输在茭白采收之后要进行冷链运输,可以避免茭白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感染和变质。

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茭白的新鲜度和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茭白无公害栽培技术在实际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的施肥、生物防治、合理灌溉等措施,才能够保证茭白的品质和无公害的特性。

茭白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是怎样?

茭白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是怎样?

茭白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是怎样?茭白又称高瓜、茭笋等,在唐代以前,茭白主要是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是六谷之一。

而现在茭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之一,口感鲜嫩、营养丰富,目前在我国各省市中均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其中以浙江余姚所产的茭白最为出名。

那么茭白要怎么种植?一起来学习下其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吧。

1、选地整地茭田应选择光线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以有凉水经过的水田,或近水库可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地块最好。

茭白不宜连作,前茬作物出茬后,应立即进行深翻,深约20厘米左右,进行冻堡或晒堡,使土壤熟化疏松。

冻晒后施入基肥,基肥以有机肥料为好,如绿肥、草塘泥、厩肥或人粪尿等。

2、播种时间一般播种时间是从四月初到四月中旬。

当幼苗高约40厘米且温度升至15摄氏度时,即可进行种植。

另外,江浙地区夏栽更为普遍,4月在莲田周围或幼苗田间育苗,8月初播种。

3、育苗移栽春季种植的茭白,应该在12月中旬至1月中旬进行育苗。

夏秋种植的茭白,可以在4月上、中旬进行育苗。

育苗田应选择在定植大田的附近,定植时方便运苗。

要选择灌排方便、土地平整、向阳通风的水田育苗。

秧田只要施少量的基肥,以免肥力过足,造成秧苗徒长。

而移栽茭白的最佳时期,是在每年的10月到11月,移植茭白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绳子,可以用绳子拉住茭白进行栽种。

移植茭白切记一定要注意深浅,不宜过深或过浅。

4、水位调节萌芽生长期及分薬前期,宜保持3-5cm的浅水层,以利增加水温、促进发根和分蘖。

7-8月份高温阶段,水温要逐渐加深到15cm左右,以降温和控制后期分蕖的形成,促进孕茭。

随着肉茭出现而进入孕茭期,水位逐渐加深到20cm,但最高水位不能超过茭白眼。

5、肥料管理除了施用足够的基础肥料外,还应及时追肥。

将豆荚种植10到15天并变绿后,茭白会将进入果实分离期。

此时每667m2应追肥1000公斤或硫酸钾复合肥30-50公斤,以促进有效白色果实的生长发育。

8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这时,有20%到30%的秸秆苗进入孕茭期,应追肥3000公斤或30-4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

茭白科学种植方法

茭白科学种植方法

茭白科学种植方法
茭白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野菜。

种植茭白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以确保茭白的产量和品质。

1. 土壤选择:茭白生长需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之前,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添加有机肥料和磷、钾等微量元素,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2. 种植时间:茭白的种植时间一般选择在3-5月份,这个时候气温适宜,也有利于茭白的生长。

在种植前,可以加工好种子,浸泡2-3天,然后晾干备用。

也可以进行催芽处理,促进种子的萌发。

3. 播种方法:茭白的播种方法有直播和秧苗移栽两种。

直播是将种子均匀撒在种植区域中,然后覆盖适量的土壤。

秧苗移栽是先在育苗箱中培育茭白幼苗,然后将幼苗移栽到种植区域中。

4. 管理要点:茭白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浇水、施肥、除草、松土等管理措施。

还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5. 收获时间:茭白的收获时间一般在6-7月份,此时茭白的质量最佳。

在收获时要注意不要损伤茭白的根部,以免影响后续生长。

以上是茭白科学种植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 -。

茭白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茭白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茭白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茭白是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富含营养且具有独特的口感。

本文将介绍茭白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帮助农民朋友们在茭白种植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收成。

一、土壤准备茭白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种植前,我们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

首先,清除田间杂草并翻耕土壤,使之起到松土和破碎土块的作用。

然后,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二、茭白种子处理茭白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势。

首先,我们可以将茭白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去除种子的休眠性,使其更容易发芽。

然后,将种子晾干,并进行种子消毒,以防止病菌的侵害。

最后,将处理过的茭白种子进行分级,选择健壮有活力的种子进行播种。

三、适宜的播种时间茭白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在选择播种时间时需要留意。

一般来说,温暖的春季和夏季是茭白的适宜生长季节。

在温度达到15摄氏度以上、冻土解冻后的天气条件下,我们可以进行茭白的播种。

四、适宜的播种密度和行距茭白是一种地下茎类蔬菜,它的种植密度和行距对于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根据茭白的生长特点,我们可以将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7000-10000株左右,行距为40-50厘米,株距为15-20厘米。

这样种植密度既能保证茭白植株之间的适当通风,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产量。

五、科学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茭白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包括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追肥等工作。

及时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茭白生长的竞争,保证茭白植株的养分供应。

病虫害防治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避免过度使用农药。

此外,茭白生长期间还应根据生长情况进行适时追肥,保证植株的养分需求。

六、及时采摘与储存茭白的嫩茎和嫩叶是人们喜爱的部分,因此在茭白生长到适宜采收的时候,我们需要及时将其采摘。

对于嫩茎的采摘,我们可以选择手工摘取或者切割的方式,以保持茭白的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茭白栽培技术
茭白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水生宿根禾本科作物,俗称:茭笋、茭瓜。

其生育期较长、适应性强、不择土壤,一般的水田、低洼地、浅水塘、沟河边有水的地方皆可种植。

在茭白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有温暖湿润的生长发育环境,气温不能低于5℃以下时茭白不能萌发。

其肉质茎含糖4%,蛋白质
1.5%,富含多种维生素,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绿色食品。

一、选种一般要求种性强,上市集中,经过几次精选的田块作种苗。

其茭墩内无杂株、无雄株。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在茭白收获之后,从大田中挖起茭墩,选择带老茎一根的茭根,用快刀切割下带泥的小墩茭白根做种苗,每亩大田准备1200—1300个茭墩备用。

一般选好、分好的茭墩堆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大田整理好后,再从其它大田中进行茭墩分苗、选苗后及时移栽。

二、大田的准备
1、加固加高田埂茭白生长发育期中一生都需要水层,且最深水位达20cm,因此需要加固加高田埂;
2、施足基肥茭白需肥量大,施足肥,才能高产。

而基肥是基础,基肥施用上以有机料为主,如土杂肥、
厩肥,每亩可施2吨,普钙40—50公斤、钾肥10—15公斤,然后耕粑,使田平泥化,保持浅水层1—2天,准备移栽。

三、移栽将选好、分好的茭苗,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按照预定的距离拉绳条栽,栽植茭苗深度以老茎和茭白苗基部插入泥中不致浮起为度,种植过深分蘖不旺,空耗种苗的养分而长根。

栽植行距一般80--100cm、株距55—60cm,等行距种植,每亩确保1200—1300穴种苗。

四、田间管理
1、水份管理管理上茭白不同生育生长期对水的深度有所不同,一般掌握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的管水模型。

茭苗定植后应深水护苗活棵,活棵后保持浅水层5—6cm,以利于提高土温,促进茭苗早生快发,特别地到严冬季节,夜间最好保持深水层10—13cm护苗度冬,春暖后再浅水促蘖,分蘖后期适当深灌,保持水层深度10—13cm,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暑天气候炎热,应加深水层,降低土壤温,延长结茭期的生长时间,促进茭白增大。

孕(结)茭时为达到茭白软增大化的目的,水层管理方面:采用深灌,但水深不能超过茭白眼(心叶),而结茭生长到一定时间,单支茭白逐渐停滞生长,水位以应逐渐降低。

2、追肥追肥应根据茭白生长发育情况看苗分期施用,掌握轻催苗肥,巧施长粗肥。

a、移栽半月左右,应施催苗肥,以促进生长和早生分蘖,每亩施用碳铵20—25公斤;b、茭苗分蘖高峰期,如果此时叶色偏淡,而每穴又不足15苗,那么应追施长粗肥,每亩可以施用碳铵15—20公斤,如果此时叶色浓绿,每穴达15苗以上,叶色浓绿,生长势强的茭苗,就不需施用长粗肥;c、早熟茭白苗开始结茭,需要重施孕茭肥,以促进孕茭肥大,增加产量。

如果茭苗茎秆由圆变扁,叶子往两边分,呈蝙蝠状的苗占全田20—30%时,为施孕茭肥适期,过早追肥,则促进营养生长,延迟结茭;过迟追肥,则达不到施肥效果。

一般孕茭肥每亩可以追施碳铵40—50公斤;d、微肥的运用3月中下旬使用磷酸二氢钾等微量元素进行根外喷施,有利于茭白养分的平衡,提高茭白的抗逆性和品质,增加茭白的产量。

在每次施用肥料时,需要先落浅田水,然后顺行撒施或进行土壤深施,第二天才能复水,以便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追施肥料,应距离茭苗2—3cm,避免烧苗现象发生,导致缓苗推迟茭白结茭期。

3、除草茭苗栽植成活后至封行期间,最好能结合追肥时耘耥除草,使土壤活化,提高土壤通透性和土壤温度,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茭苗,一般除草2—3次。

4、疏苗剥去黄叶为使茭苗大田通风透光良好,要及时拔除株丛内过密的弱分蘖(小苗),同时用泥填入株中间,使植株向四周展开生长;在生长发育后期及时将植株外围的黄叶老叶剥去。

5、病虫害防治近年来,随着茭白的种植,病虫害发生的趋势越来越重,不时发生白叶枯病、锈病和叶蝉、蚜虫的危害,应及时防治。

6、适时收获一般茭白在5月份陆续成熟,成熟时茭茎变粗变圆,心叶短缩。

采收期长达至10月。

可间隔5—7天采收一次,采收时应注意清洁田园,防止病虫害的发
生。

林德商务服务3QsaR66jsMk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