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学校管理 实现依法办学

规范学校管理实现依法办学几年来,我们深入开展规范学校管理、依法治校活动,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学校管理,使学校办学步入法治化轨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扬民主,把依法治教作为立校之本

从某程度来讲,实施依法治校关键在于学校领导,领导对依法治校内涵的理解程度决定着实现依法治校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学校首先从领导做起,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健全法制,发扬民主,强化监督,把依法治校作为学校立校之本。

制订办学章程。为规范办学行为,我们依照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办学章程。实践证明,办学章程是实施依法治校的纲领,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准绳。完善管理制度。为使管理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办学章程得以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职工管理、总务管理、学生管理等规章制度。为依法治校提供了制度保障,使学校的管理运作有章可循,推进了依法治校的进程,提高了办学效益。履行班子例会。我校每周班子例会,认真研究落实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校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例会制度既是校长依法行政的参谋又是发扬民主的决策机构。实施校务公开。我校坚持把师生和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校务公开的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公开、公示,做到“三透明”,即政策透明、标准透明、操作透明。充分保障了师生的权益。坚持民主评议。让教师、学生对学校领导进行评议。通过民主评议,保障了师生民主权利,促进了领

导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行教代会制度。学校定期召开教代会,征集教工提案,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切实履行了民主监督职能。

由于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充分发扬民主,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激发了师生及家长的爱校之情,调动了他们参与学校改革、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全校上下群策群力,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二、强化师德,把依法施教作为兴校之源

学校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位学生。我们从加强师德建设入手,依法约束教师施教行为,依法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

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享有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尊重。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发问和了解的权利,可以说“不”的权利,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保有个人秘密的权利,发展个性和兴趣的权利。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的这些基本权利,真正做到依法施教。

教育语言人格化。人格化的语言能打动学生,相反会伤害学生,激化师生矛盾。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教师“禁言忌语”征集活动,并将征集的教师温馨之语、启迪之语、爱心之语编辑成《心香一语,点亮人生》集,规范教师用语。教育语言的人格化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在心灵深处产生了共鸣。

教育手段人性化。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坚持“管理严、教育先、批评少,鼓励前”的原则,坚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保障学生的

隐私权,我们专门设立了师生谈话室,改变了只能老师找学生谈话的方式,学生可以预约老师进行交流。师生面对面地交流,让学生敞开心扉,避免了人多的尴尬。

关爱每一位学生。三中的教师都牢记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给学生以温暖,学生就会尊重教师,热爱教师,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要求老师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用“爱心”去感召学生,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三、规范管理,把依法办学作为强校之魂

管理是学校育人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校坚持规范管理,切实把依法办学作为强校的灵魂。

一是办学行为规范化。在依法规范办学上,我们狠抓“四个到位”,即责任到位、目标到位、监督到位、查处到位。各部门协调运作,强化监督和管理,特别是在制止“三乱”问题上,坚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实行“一票否决”制,有效杜绝了乱办班、乱收费、乱售学习资料行为,维护了学生的权益。2003年,我校一位二年级班主任向学生售资料,学校得知后,对其进行了严肃处理,退回学生全部书款,并撤销了班主任职务。

二是教学管理规范化。依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教学改革。

以优质课、研讨课、公开课为平台,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落实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学科教师的工作职责。严格检查教师的备课、授课、辅导、批改和执行教学计划情况。

三是校园管理规范化。一方面,实行责任追究制。校长与副校长、副校长与年级、年级与班主任层层签定责任状,明确学生违法犯罪、交通安全、意外伤害及恶性事故、重大事故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出了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各种评优资格;问题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实行量化管理,并与经济利益挂钩。周评比、月汇总、学期总结,其结果做为评选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以及优秀学生的重要指标,并与教师职称评定、结构工资等经济利益挂钩。

四是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化。强制性的教育只能外化为学生表面的纪律,只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内化成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墙壁说话”是我校人文育人、自我教育的新突破,以人为本,也体现出法治精神。我校常年开展“让墙壁说话”活动,至今已坚持了六年半,形成学校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学生在亲自设计、动手制作中,抒写属于自己的缤纷天地,放飞渴望与追求的梦想。

几年来,我们通过实施科学管理,初步实现了依法治校的目标,为广大师生创设了安定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学校以教学质量过硬、校风学风优良而闻名,深受社会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好评。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