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精神分析学的解释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524023广东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

[第一作者简介]亢莉(1968-),女,硕士研究生毕业,业务专长:心理咨询研究·综述·

自恋型人格障碍精神分析学的解释和治疗

亢莉

【摘要】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对自我的过分关注以及对他人缺乏感情。西格蒙多·弗洛依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理论主张自恋源于力比多,其观点未能给这种人格障碍以明晰的解释,也未提出适宜的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现代最重要的发展--客体关系理论则对自恋的矫治作出了显著贡献。该理论认为早期关系模式的危机是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关键因素。客体关系学家提出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围绕着“镜映移情”与“理想化移情”展开。

【关键词】自恋型人格障碍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镜映移情理想化移情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D S M-I V(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统计手册第四版)所设立的一种人格障碍的诊断类别,在之前的一些诊断系统如C C M D-2-R诊断系统中,自恋型人格障碍都只列在其它人格障碍中,只有名称无诊断标准。自二十世纪初期到六、七十年代,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个领域几乎一直由弗洛依德独领风骚,但是弗洛依德对自恋问题的解释和治疗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精神分析学派近几十年新发展出的客体关系理论则弥补了经典精神分析的不足,成为有关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具影响力的理论。

1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1898年和1899年,精神病学家、性学家艾理士和纳克最早开始借用“n a r c i s s i s m”这个词来概括病理性自恋。[1]1968年,美国精神分析学会将自恋定义为“一种心理的兴趣集中在自身”的病理现象。[2]而根据D S M-I V,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九个特征

有一种夸大的自我重要感和自我成就感。对个人的成功、权力、财富、美貌、爱情等有很高的幻想。认为自己很特殊,只能被一些特殊的或有一定地位身份的人所理解。不断地需要别人的赞美。认为自己享有特权,应当享受特殊的待遇,喜欢支配别人。在人际交往中喜好利用别人,他人只是达到其自身目的的工具。缺乏同情心,不能了解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常常嫉妒别人或认为自己受到他人的嫉妒。自负、傲慢,表现出较强的优越感。一个人只要具备了以上的五条特征,就可以被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2精神分析学的解释和治疗

2.1经典精神分析学的解释1914年,弗洛依德首次较系统地论述了自恋的问题,他在《论自恋》一文中,认为自恋的根源在于力比多(L i b i d o)。人首先将爱的力比多投向自我及养育自己的人。随着一个人的不断成熟,这种力比多开始投向客体(他人),在这种转变中如果遭受了挫折,这种朝向外的爱会折返回自身,从而形成病理性的自恋人格。这类人在以后爱的选择中,不是以他人为模型,而是以自我为模型。他们明显地

将自我或自我理想作为爱的对象,他们爱他人是将他人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来爱的。《论自恋》是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它的重要性已被载入精神分析史册,但是其问题是明显可见的,如概念混乱、性本能至上、对自恋的并不全面的解释、对移情方法认识不足等[3]。

2.2客体关系学家的解释近三十多年来,一种新的精神分析学派开始认为人格障碍不能单单考虑力比多的因素,而要重视自我发展和早期的关系模式对人格的影响,他们的理论被称为客体关系理论(o b j e c t r e l a t i o n s t h e o r y)[4],代表人物如肯伯格(k e r n b e r g)和科胡特(k o h u t)。客体关系理论着重于关系寻求而不是经典精神分析学家所强调的本能的满足,它强调儿童早期和父母或长辈的关系如何影响着一个人的自我表征,这些自我表征又是如何影响目前的自我认识以及和他人的关系[5]。

客体关系理论家们这样解释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自恋者在早期的自我表征、以及与他人的关系表征的建立过程中出现了异常。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他有一个完整、健康的自我感知、自我独立性、和一个稳定的自尊感,能意识到别人的需要,并对别人的需要做出反应。而自恋的人在早期的自我表征和自尊形成过程中遭受了挫折,患者的父母或长辈对其需求不敏感,他们有时极端地关注和赞美孩子,有时又忽视或过份地指责他,即父母给孩子的信息是混杂的,孩子有时感到自己非常出色,有时又感到很自卑。长此以往,他同时具有了软弱无能又无所不能的自我表征,既配得到向往的一切又完全不配拥有任何东西的自我表征[6],即他的自我表征未能整合成一个很紧密的自我,而是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冲突。因此他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切合实际的评价,同时没有一个完整的自尊感,所以总是希望通过夸耀自己或得到别人的赞美来弥补他精神中所缺失的那一部分。这样的自我表征的形成归根结底是源于早期与父母或长辈情感上的紧张关系。

2.3客体关系学家提出的治疗方法精神分析学治疗人格障碍的主要意图就是重建患者的早期童年。客

4

2

山东精神医学2005年第18卷第3期S h a n d o n g A r c hP s y c h i a t r y,2005,V o l18,N o.3

体关系学家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童年期的适应不良,对童年经验的固着或缺乏新的学习。自恋患者没有学会他可以与他人形成不同的关系模式,也没有学会他可以形成一个不同的自我一个更加完整和更加自尊的自我。因此,分析家把精神分析过程作为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能再次经历原来的冲突并以一种适应的方式来解决冲突。通过这个学习过程,使患者重新建立一个稳定的自尊感和健康的自我表征。

产生这种学习过程的手段是移情,精神分析对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是围绕着移情展开的。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患者发展出对分析家的态度、愿望和情感,这与童年期与主要人物(父亲、母亲等)的经历相一致,所不同的是,患者现在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在一个可信赖的治疗者面前表达、学习和理解移情。

那么,在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中如何发展移情关系?治疗师必须适当满足患者对赞美、证明自己无所不能的需要。在心理分析过程中治疗师很少说话,甚至对患者来说他根本就不存在,治疗师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面镜子。分析过程不像是对话,倒像是独白,或者说是发自同一人的两个声音,一个声音(患者)陈述,另一个声音(治疗师)对所述内容进行回应、重复、解释或澄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会出现两种移情镜映移情(m i r r o r t r a n s f e r e n c e)和理想化移情(i d e-

a l i z i n g t r a n s f e r e n c e)[7]。

2.3.1镜映移情当治疗师使患者产生强烈的自我觉知时,就会出现镜映移情。镜映移情对应于童年时期的某个成长阶段,比如当孩子在努力摸爬或玩玩具时,母亲在一旁会情不自禁地欢笑或称赞,母子之间这种情绪上的共鸣能够强化孩子的感受,肯定和强化孩子的自我核心感。在分析场合治疗师和患者可建立起类似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这种情感共鸣关系,通过这种镜映移情,患者的自尊和内部完整性得到了支撑。镜映移情共有三种

2.3.1.1合并移情(m e r g e r t r a n s f e r e n c e)这种移情产生于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中最为严重的一类,他们处于对童年经验的固着状态,不能区分自我和客体,这类患者把分析师视为他们自我的一种延伸,因此患者期望治疗师能够完全回应,就好像治疗师是他自身的一部分,如果分析师有不同的观点或和他的需要有不一致的地方,他就会觉得治疗师背叛了他,他甚至会退出治疗,因此,治疗师须非常谨慎。

2.3.1.2双生或另类自我移情(t w i n s h i p o ra l t e r-

e g o t r a n s

f e r e n c e)患者推测分析师或喜欢自己或与自己相似,象双胞胎一样。在这种移情当中,要使患者的自我得到整合,一定要使患者认为分析师和他非常相像。

2.3.1.3镜映移情(m i r r o r t r a n s f e r e n c e)在这种移情关系中,患者能够把治疗师和自己区分开来,治疗师的作用是象一面镜子一样对患者进行回应,患者希望在这种回应中体验到荣耀感,从而建立自尊。在这种移情中,治疗师的作用就是对自恋者不安全的自我提供支持。

2.3.2理想化移情理想化移情是患者从客体、即治疗师那里借助力量来促成其内部自我的整合。一个人

在童年时主要通过镜映性自我对象关系强化自我,从而建立起合理的自我观念。自青春期起,则主要通过理想化自我对象关系来强化自我,即以他人为楷模而发展自我,通过理想化自我对象为自我提供支撑,某些自恋患者的病理即是来自父母对孩子欲找到理想化目标的需求没有给予响应所致。这类患者在治疗中,再次体验青春期自我表征建立过程中的冲突,在与治疗师的交流中,通过逐渐将治疗师理想化,从治疗师身上汲取力量从而使自我得到强化。理想化移情和镜映移情相比是一种更为成熟的移情,在理想化移情当中,患者和治疗师是更为分离的,在这种治疗中,患者需发展起一定的自身内部结构,因此更利于其自我的重新整合。一般情况下。患者往往是先发展镜映移情,当他的内部整合到一定程度时,理想化移情随之产生。2.3.3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如何把握时机利用移情

在移情的过程中,治疗师要提供一个全面的支持性框架,在这个框架里面,患者的低自尊得到提升,因自恋而导致的痛苦得到愈合。自恋者所体验的痛苦多是源于其虚假的自我体验,及与现实不符的自我夸大和自我粉饰。当患者意识到这种不真实的自我和现实的冲突时,就会深感痛苦。在治疗过程中,通过逐步的心理分析过程,患者开始逐渐对自我体验的不真实之处有所醒悟,当这种醒悟之后的痛苦开始出现时,治疗师必须善于抓住时机,及时引导患者改变自欺欺人的自我体验,转而学会体察自己内部的真实感受。这时,患者开始意识到由于防御目的而被压抑的自我表征。当这些自我表征变为有意识时,它们会被较成熟、理智的认知过程加以替代。

精神分析治疗师通过上述与患者共同探讨、共同体验的治疗过程,使患者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克服盲目自大、体会真正的自尊,同时在与治疗师的互动中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在自尊自信逐渐增长的过程中,患者内化了新的客体关系从而取代了旧的关系模式、重建了客观、成熟的自我表征,其自恋倾向就会得到某种程度的纠正。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M].第2卷.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8:650~676

2M o o r e,f i n e.P s y c h o a n a l y s i s:T h eM a j o r c o n c e p t s.Y a l eU-n i v e r s i t y[M].1995:229~251

3童俊.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恋及其自恋性障碍[J].医学与社会,2001,14(6):49~51

4K e r n b e r g,O.R e v i e w o fF u n d a m e n t a l so fP s y c h o a n a l y t i c T e c h n i q u e[J].A m e rP s y c h o a n a lA s s n,1995,43:601~605

5B a l d w i n,M.W.R e l a t i o n a l s c h e m e sa n dt h e p r o c e s s i n g o f s o c i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J].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B u l l e t i n,1992,112:461~484

6珀文.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6

7M a n f i e l d,P h i l i p.S p l i t s e l f/s p l i t o b j e c t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 t r e a t i n g b o r d e r l i n e,n a r c i s s i s t i c a n ds c h i z o i dd i s o r d e r s[M].

N e w Y o r k:J a s o nA r o n s o n I n c,1992:238~269

(收稿日期:2005-03-30)

5

2

山东精神医学2005年第18卷第3期S h a n d o n g A r c hP s y c h i a t r y,2005,V o l18,N 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