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自恋型人格障碍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测试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测试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独特的心理障碍,它是由于长期被承认、被认可的虚荣心而导致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展示虚荣心一面的方式——社交媒体平台。
社交媒体也有自恋型人格障碍,上传几张自己最拍最出色的照片,装出一副“我看上去永远都那么完美”的样子;不断地发布各种明星新闻,自称是某种元素的“忠实粉”;时时刻刻更新自己刚刚外出游玩时的种种收获,甚至以“比你过的更精彩”的调调总结一切。
这些行为都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一种特征,在互联网时代里,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用耀眼的外表把自己做为一种社会示范,而自恋型人格障碍很容易在这种结构中得到释放,人们可以通过展示和炫耀中获得满足感,把心里的缺口填上。
然而,NPD自恋型人格障碍症状也会在互联网时代加剧,很多人可能会被无边的网络世界虚荣心所影响而走向失控,虚拟世界里异常地把自我价值和一种虚荣感挂钩,让自恋者无法自拔。
若想避免上瘾,应该合理拥有控制互联网使用时间,定期观察自己的行为,做出及时地调整,改正错误,积极沟通。
当发现自己有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时,应加强心理疏导,不断保持正确的思想理念,并积极去做自己业余生活中真正喜欢的事情,及时正确处理内心的情感。
自恋型人格障碍

4.共情缺乏。这是丧失了一种与他人“同甘共苦”的现象。他们即便理解一些人,这种理解和体验他人是他 人当作自己或自己的一部分。总之他们永远离不开自己“想问题或体验问题”。他们对他人的赞美其实就是通过 客体当作自己来满足自己的自恋。
注意事项
病症成因
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 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 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 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有这样一些 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常有普遍性的人际关系;他们的抑郁情绪、人际困难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可能影响工作。 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功利的追逐也可能使他们获得较高的工作成就。
表现特征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目前尚无完全一致的标准。一般认为其特征主要如下: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 4.坚信他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10.亲密关系困难,(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
概念介绍
在实际中,他们稍不如意,就又体会到自我无价值感。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自己拥有权力、聪明和美貌, 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就产生强烈嫉妒心。他们的自尊很脆弱,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要求别人持续的注意和赞 美;对批评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但外表以冷淡和无动于衷的反应来掩饰。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 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这种人常有特权感,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谊 多是从利益出发的。
黑暗人格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黑暗人格心理测试题及答案一、自恋性人格特质1. 我经常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特别。
-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2. 我倾向于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能。
-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3. 当我得到赞美时,我会感到非常满足。
-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二、马基雅维利主义特质4. 我认为为了达到目的,有时需要欺骗他人。
-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5. 我通常能够说服他人按照我的意愿行事。
-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6. 我倾向于利用他人的弱点来实现我的目标。
-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三、精神病态特质7. 我经常感到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8. 我对他人的感受通常不太关心。
-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9. 我发现自己很难遵守规则和法律。
-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答案解析:- 选择“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你在这些特质上的得分较低,表明你不太可能具有这些负面人格特质。
- 选择“同意”和“非常同意”:你在这些特质上的得分较高,可能表明你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这些特质。
请注意,这个测试仅供娱乐和自我了解,不能作为专业心理诊断的依据。
如果你对自己的人格特质有深入的了解需求,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
结束语:通过这个测试,你可以对自己的某些潜在特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记住,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而且人格特质是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努力来改善的。
保持自我意识,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免费人格障碍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免费人格障碍心理测试题及答案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会导致个体在社交和情绪方面出现困扰和障碍。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对于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改善非常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些免费的人格障碍心理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
测试题一:情绪稳定性请您在下列问题中选择最符合您日常情况的答案:1.遇到压力时,我通常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
A. 经常如此B. 有时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不如此2.我觉得自己的情绪时常波动不定。
A. 经常如此B. 有时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不如此3.我容易被小事情所激怒。
B. 有时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不如此答案及解析:1. A - 经常如此:您在面对压力时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说明您的情绪稳定性较高。
1. B - 有时如此:您在一些情况下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但有时也会受到影响。
1. C - 很少如此:在面对压力时,您很少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这可能意味着您在情绪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1. D - 从不如此:您在面对压力时很难保持冷静和镇定,建议您寻求专业帮助以获得更好的情绪管理方法。
测试题二:社交能力请您在下列问题中选择最符合您日常情况的答案:1.在社交场合中,我通常能够与陌生人自如地交流。
A. 经常如此B. 有时如此D. 从不如此2.我觉得自己在与他人建立深层次关系方面存在困难。
A. 经常如此B. 有时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不如此3.我对社交活动没有兴趣,更喜欢独自一人。
A. 经常如此B. 有时如此C. 很少如此D. 从不如此答案及解析:1. A - 经常如此:您在社交场合中能够自如地与陌生人交流,说明您的社交能力较强。
1. B - 有时如此:您在一些情况下能够自如地与陌生人交流,但有时也会感到困难。
1. C - 很少如此:您很少能够与陌生人自如地交流,这可能意味着您在社交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1. D - 从不如此:您在社交场合中无法与陌生人自如地交流,建议您逐渐锻炼社交能力以改善这种情况。
阿斯伯格综合症自测题

阿斯伯格综合症自测题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种。
这种症状主要表现为对社交互动的困难、重复性行为和强迫思维等特征。
如果您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可以尝试进行以下自测题,了解一下自身的情况。
第一部分:社交能力在以下情况中选择最符合您的答案:1.在聚会上,我更愿意和一个人深入交谈,而不是参加整个群体的谈话。
2.我发现很难理解别人的感受和情绪。
3.我很难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关系。
4.我对于交流中的暗示和隐晦的言辞很难理解。
第二部分:重复性行为请选择以下问题中与您最为符合的答案:1.我有一些特别的兴趣,常常沉浸其中,而且很难转移注意力。
2.我对于保持生活的日常规则和习惯很看重,不能容忍改变。
3.我做事情很有规律性,一旦熟悉了某种模式,很难改变。
4.我喜欢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行动,如果被打断会感到不安。
第三部分:沟通能力以下是关于您的沟通能力的问题,请选择最符合您的选项:1.我在对话中会重复使用一些特定的单词或短语。
2.我很难与别人保持眼神接触。
3.我对于语言的含义常常会产生歧义。
4.我说话的速度和节奏可能会让别人感到困扰。
结果分析根据您的选择,在以上各个部分的问题中,如果您发现有多数问题与您的情况相符,那么可能存在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倾向。
建议您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心理健康专家,进行更详细的评估。
阿斯伯格综合症并非一种罕见的疾病,但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患者的疗效非常重要。
希望这份自测题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
如果您对阿斯伯格综合症有更多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欢迎咨询医务人员或健康专家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祝您健康!。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识别与应对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NPD)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其核心特征包括对自己过度的自我关注、强烈的优越感以及缺乏同理心。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理解和应对方法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识别、表现特征,以及应对策略。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定义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自我中心、夸大的自我重要性以及强烈的渴望得到他人赞美为特征的心理状态。
患者通常表现出对他人的忽视,并且在受到批评或被拒绝时容易表现出愤怒或沮丧。
尽管这些个人在外表上可能看起来充满自信,但内心深处他们往往极度脆弱,容易受到挫折。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识别自恋型人格障碍需要分析其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对自身重要性的夸大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常认为自己是特别和独特的,与众不同。
他们可能在社交场合中极力强调自己的成就,并认为只有其他同样重要的人士才能理解他们。
2. 渴望过度的赞美与关注这些人对于他人给予他们的关注和赞美有着极大的需求,他们常常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引周围人的目光,如夸大自己的成就或不断进行炫耀。
3. 人际关系中的利用倾向患者在建立或维持人际关系时,往往出于个人利益出发,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这种使用他人的行为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单向的,缺乏真正的情感联系。
4. 缺乏同理心自恋者对于他人的情感和需求缺乏敏感性,他们很难理解或关心他人的痛苦、喜悦或期望。
无论是社交互动还是工作关系,他们难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5. 对批评的敏感性虽然在外表上表现得很坚强,但自恋者其实对批评极为敏感。
如果收到负面反馈,他们可能表现出愤怒、羞辱或甚至采取报复措施,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了解自恋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类问题。
现有研究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影响以及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如何辨别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往往表现为自我中心、自负、缺乏同情心和关注他人的能力,容易与人产生冲突,影响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如何辨别自恋型人格障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症状是自我中心、自大、缺乏同情心和关注他人的能力等。
具体表现为:1.自我中心:患者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人,别人的想法和感受都不重要。
他们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需要和利益。
2.自大:患者认为自己是最聪明、最优秀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和成就高度评价,甚至夸大其词。
3.缺乏同情心:患者往往无法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缺乏同情心和关注他人的能力。
4.利用他人:患者往往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5.傲慢和自负:患者往往表现出傲慢和自负的态度,对他人不屑一顾,甚至有时会表现出轻蔑和侮辱的行为。
二、如何辨别自恋型人格障碍?1.观察其言行举止: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出自我中心、自大、缺乏同情心和关注他人的能力等行为,这些行为往往可以从其言行举止中观察到。
2.观察其人际关系: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往往与他人产生冲突,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观察其人际关系,可以看出其是否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
3.通过心理测试: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测试来检测自恋型人格障碍,如自我评价量表、人格特质问卷等。
4.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建议寻求专业帮助,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三、如何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首选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症状,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往往表现为自我中心、自负、缺乏同情心和关注他人的能力等症状。
如何辨别自恋型人格障碍?可以通过观察其言行举止、人际关系、心理测试等方法来判断。
自恋型人格障碍工作表现

自恋型人格障碍工作表现
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工作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中心: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和观点。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对自己的过度关注和夸大,而忽视团队或组织的整体利益。
缺乏同理心:这类人在工作中可能难以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影响到与同事、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
他们可能会在无意中伤害或冒犯他人,但却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需要赞美和关注: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需要持续的赞美和关注来维持他们的自尊。
他们可能会过分追求表面的成功和地位,而忽视实质性的工作成果。
同时,他们也可能对批评或反馈过于敏感,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操纵和利用他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可能会操纵和利用他人。
他们可能会把别人当作工具或垫脚石,以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团队合作和组织氛围产生负面影响。
缺乏自我反省: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难以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
他们可能会将责任归咎于他人或外部因素,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
这种缺乏自我反省的态度可能会阻碍他们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表现并非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全部特
征,每个人的情况都可能有所不同。
此外,这些特征也可能与其他心理问题重叠,因此在进行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来访者为中心,提供优质心理服务,共创美好心理价值 以来访者为中心,提供优质心理服务,共创美好心理价值自恋性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包括自大,自我中心,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利用他人和具高度独立性。
附录: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如满足五项以上,表明有此障碍)
1、感觉自己伟大,很重要(特别是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甚至使用谎话来达到目的。
就算没有足够的表现,还是坚持被肯定为比他人优越)。
2、迷恋于无止境的胜利、名声、权势、活在以为自己无比出色或是无所不能的幻想当中(这属于大脑型自恋);或是迷恋于自己身体的魅力和性能力(属于肉体型自恋);或是迷恋于完美的、无止境的、征服一切的热爱。
3、坚定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因此,自己只应当与其他特殊(高档次的)人物或机构打交道,也只有特殊天分的人才能了解他。
4、需要超额的褒奖、崇拜、关注和肯定。
如果得不到,他就会做得让人畏惧,使人不敢惹他。
5、认为自己应当受到优惠待遇,要求对方自动满足他所有的需求。
6、利用他人,把他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7、毫无怜悯心,无法,也不愿意对他人的需要、偏好和感觉表同情。
8、持续地嫉妒他人,有伤害使他沮丧者的欲望,并以为别人也同样嫉妒他。
9、行为上与态度上傲慢,认为自己全知全能,高过法律,所向无敌,面临挫败或对抗时会有暴怒的表现。
精神分析学者的一种说法是,每人在成长早期,都经过“自恋”过程。
在婴儿期和幼儿期,他感觉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周围的一切都是在满足他的需要。
而“自恋”的产生就是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失调,造成畸形发展。
有关NPD 的成因,并没统一说法。
关于NPD 到底是遗传基因造成,还是“机能不全家庭”(dysfunctionalfamily )后天的影响,学者们至今还没定论。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大多数NPD 的患者都成长于“机能不全家庭”之中,不论是过分被纵容还是过分被忽视、被虐待。
心理咨询电话:400-999-8486(全国免费热线)0755-8375969083796379
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2004年入驻北大科技园孵化器,专注于婚姻情感、职场压力、情绪疏导、青少年学习、儿童心理咨询,全国十佳心理学机构之一。
燕园博思致力于打造专业、有效的心理咨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