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方言的人称代词

合集下载

湖南郴州 资兴话

湖南郴州 资兴话

资兴话
动词类:
吃饭——确佛(四声)睡觉——席告玩——搞
跑步——打飞脚看书——阔虚走路——宰路洗衣服——噻衣缩
吵架——闹高打架——打高说话---喔萨聊空天-----打沙
回家----害耦逮上厕所---喔把
名词类:
我——啊(三声)你——勒他——给比如:他们——给(2声)嘎
男孩——拉鼓崽女孩——妹贼(1声) 老太婆——老娘贼(1声) 老头子——老倌贼(1声)
太阳——yei逮山——燕脑桑(4声) 石头——索带鼓月亮—绿(一声)光甘蔗——当及咣
木头——续呆脑叶子——衣子蛇——烁寡
虾米——豁公猴子——咳鼓鸭——喔(二声)头发——戴夫
狗——改鼓小狗——改在贼老鼠——老树剪刀——告剪
小鸟——叼(三声)贼豆腐——待父棺材---谋逮
猪----喽喽贼-----掐鼓崽青蛙----豁莫
河流----干龙妇女----夫而宁男人----罗子宁
星星----踢森嘴唇----举巴
其他类:
都知道——霍晓嗲不是——唔是完全——吕倩
到处走----打丢(四声) 那里-----非歹哪里----吗凉
什么----莫逮坚硬-----般岸地
不需要——恩张地不理你——冒噻喜类不知道——晓唔碟
刚开始时--暴暴贼一下下-----会会贼
经典骂人类:
你是个死崽——内故死崽埋掉你——麻地内给蠢——谋脑壳或谋里谋气你是朵花——内是堵豁不中用---确地朵来愤机崽(不晓得如何翻译)
日常生活类:
大便----丢堆走亲戚-----崽铃呷去哪里-----黑嘛凉前面一驼黄泥巴------骑带一DU王来八八
你小子还不去看书------类古死崽蛤唔黑酷须拿点钱来-----啰碟骑来吃饱了——(起哦)饱滴或(低氧第四声)饱滴。

湖南南县方言小称词缀“口姐”

湖南南县方言小称词缀“口姐”
关键词:南县方言;“哋”;单独词缀;复合词缀
中图分类号:H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380X (2020) 01 -0085 -06
Affixes of “ Jie” in Nanxian Dialect of Hunan Province
ZHANG Mei (Liberal Arts Colleg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9 Changsha 410081, China)
根据刘丹青的归纳,汉语中表达小称范畴的形 式手段主要有六大类,分别是:儿化、“儿”缀、 变韵、变调、“子、仔、唧、崽、疇”等“子”系 后缀及其他来源的后缀、重叠⑴。南县方言中的 “噸”就是属于其小称范畴中的一种。
罗昕如认为南县方言属于湘方言的湘语北片。 崔振华就益阳老城区中的“口姐”、徐慧就益阳方言 中的“噸”、夏俐萍、严艳群就益阳市泥江口镇方 言中“唧(Q姐)”进行过相关探讨。益阳老城区是 益阳话的代表,老城区与今资阳、赫山两区所管辖
涵姻、美口姐、军口姐、伟口姐。“囁”加在人名前面,
一般是单音节加“呃”。比如“刘意勉”,只能称呼
“勉口姐”,不能喊成“意勉姬”、“刘意勉姬”,也不
能单独只喊“涵、美、军、伟”,名后面的姐”
不可以省略。这样的称呼同辈之间不能用,晚辈对
长辈是绝对不能用。
b组中“喙喙姬、妹妹姬”带有喜欢色彩,可
以面指也可以背指。
宜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chun University
Vol. 42, No. 1 Jan. 2020
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南县方言小称词缀“呱”
张美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 要:南县方言虽属益阳方言,但是其语音、词汇、语法还是有很大差别。在南县方言中 有很多小称词缀,其中“哋”作为小称词缀在南县方言中使用得非常多,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 各个层面,文中将例举“哋”在南县方言中的构词和用法。“囁”可以单独做为词缀,放在名 词、动词、数量词、代词、形容词、带“子”等词语的后面,也可以跟其他词一起构成复合词 缀用在人名、动物名等词语后面。在南县方言中,加了 “哋”的词指小的事物、或者事物的数 量很少,一般表达对事物的喜爱或亲昵。

谈谈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谈谈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谈谈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普通话既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而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因此汉语方言与普通话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我国地域广阔,人口较多,方言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每个大方言区又可细分,而今天所要讨论研究的常德方言就属于湘方言的一个次方言。

常德位于湖南西北部,故常德方言是西南官话的重要代表,和武汉方言也比较相近,与普通话同属北方方言语系,俗有“小北京话”之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保留有不少北京话的特征,体现在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同”,同时由于处于湖南境内,受周边地区湘方言影响,又体现出一些湘方言的特点。

虽同为北方方言语系,但地理上的距离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还是造成了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异”。

首先谈谈常德方言与普通话的“同”。

两者同属于北方方言语系,因此,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较接近。

(一)语音方面:常德方言大多数常用的基本字词发音都与普通话相同或相近,主要体现在名词与动词上。

如名词:“你”,“她”、“天气”、“衣服”“洗衣机”等,动词:“打”、“穿”、“看”、“起床”、“跑步”、“落下”等。

(二)词汇方面:常德方言保留了普通话许多基本词汇。

如:“开花结果”、“做作业”、“看电视”、“买东西”、“菜园”、“花生”、“袜子”、“茄子”,“一排”等等。

(三)语法方面:常德方言的语法和普通话的语法大体一致。

基本都呈(定)主+(状)谓+宾(补)的结构。

如常德方言中的“他打我”与普通话中的“他打我”就是完全相同的典型的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太阳出来哒”与“太阳出来了”,除助词的发音的不同,都是简单的主谓结构,“我是老师”与“我是老师”,都是典型的主系表结构的简单句,又如“她爸爸到山上砍打好多枯树当柴火烧”与“她的爸爸去山上砍了很多枯树当柴烧”这样较复杂的单句的语法结构也是一致的。

与普通话常德方言的比较分析1

与普通话常德方言的比较分析1

现代汉语方言可以划分为七大主要方言区,即北方话区(官话区)、吴语区、湘语区、赣语区、客家话区、闽语区和粤语区。

北方话是现代汉名族共同的基础方言,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和西南各省区。

吴语区以上海话为代表。

分布在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及其毗连的赣东北、闽北地区,安徽南部的有些市县也分布有吴语。

湘语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少数几个县。

赣语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湖北省东南一带。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

闽语区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等省。

粤语区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

从我国汉语的分布来看,湖南是一个方言复杂的地区。

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话、赣方言、客家方言,另外,还有湘南土话、乡话这一些尚未确定归属的方言。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既能说本民族语言,又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

湘方言(也叫湘语)是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在湖南省分布地域最广,它主要分布在湘江、资江流域的40个市县。

西南官话是湖南的第二大方言,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北和湘南。

常德位于湖南的西北部,故常德方言是西南官话,和武汉方言也比较相近,与普通话同属北方方言语系,有较亲的联系。

常德方言是湖南地区西南官话的重要代表,俗有“小北京话”之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保留有不少北方话的特征;同时由于处于湖南境内,受周边地区湘方言的影响,又往往体现出一些湘方言的特点。

虽然同为北方方言语系,但地理上的距离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还是造成了常德方言与普通话"大同"之中的"小异",主要集中在语调和语音的变形、以及一些特色短语上。

一、语音的区别在常德方言中鼻音和边音是不分的,n 与l 是不具备辨别意思的作用的。

如:“男”(nan)和“兰”(lan)同音,“你”(ni)和“理”(li)同音,“那”(na)和“辣”(la)同音等。

ng为舌根鼻音,普通话中声母为零声母还有部分y开头的读ng。

常德汉寿话“得”字的句法功能及语义分析

常德汉寿话“得”字的句法功能及语义分析

常德汉寿话“得”字的句法功能及语义分析作者:戴敏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9期内容摘要:常德汉寿话的“得”既具有浓厚的地方风貌,也与普通话的“得”有契合之处。

其使用频率高,在句中充当多种角色,如:代词、动词、程度副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有多种结构形式,还可担任构词成分,这为其在汉寿话不可或缺的位置赢得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关键词:常德汉寿话得句法功能语义分析常德地处湖南西北部,属西南官话,在湘语、西南官话、瓦片话的包围之中,在此环境下形成自己独有的风貌。

汉寿方言中的“得”字横跨多个词类,可充当动词、代词、副词、助词,与普通话的“得”既有相同之处,又具地方特色。

讨论汉寿方言中“得”的性质和功能,既有利于汉寿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也能为日后汉寿方言的研究增添绵薄之力。

本文主要讨论集实词和虚词于一身的“得”的搭配情况,及使用时的语义问题。

介绍如下:一.“得”做动词当“得”为动词,表“得到、获得”和“需要”之义时与普通话基本吻合。

如:1.我恩早得倒老师滴表扬哒。

(我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了。

)2.她有信心得倒全班第一名。

(她有信心考全班第一名。

)3.小红得到了“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上述三个例子的“得”意为“得到、获得”,“得”后直接“倒”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事情已经发生,如1,此时的说话人一般在是传递喜悦,口吻较轻快、愉悦;一种是结果还未发生,结果是否如愿还是个未知数。

“得”后接“到了”一般表示结果已经知晓。

4.昆明到香格里拉的高铁得几年才开通。

5.你这个手表得好几万吧?上述两例的“得”意为“需要”,可以接数量短语,构成“得+数量短语”结构,在句子中所处位置比较随意,句中、句尾、句末均可,如4可写为:开通得几年;得几年才开通昆明到香格里拉的高铁。

此外,“得”字也可用作指示代词,不能单用,一般与量词、处所名词“里”、连用,或者“得”字叠加使用,如:1.完爸爸得次好大方,帮我封啊一则大红包。

(我爸爸这次很大方,给了我一个大红包。

从豫剧《小二黑结婚》看河南方言中的特色人称代词季亚丽

从豫剧《小二黑结婚》看河南方言中的特色人称代词季亚丽

从豫剧《小二黑结婚》看河南方言中的特色人称代词季亚丽发布时间:2021-09-02T03:27:23.374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7期作者:季亚丽[导读] 方言是语言在地域上的变体,它既包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又能体现出丰富的地域特色。

地方戏曲是地域文化之一,以河南方言为载体的豫剧是河南文化的品牌代表,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济南大学文学院摘要:方言是语言在地域上的变体,它既包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又能体现出丰富的地域特色。

地方戏曲是地域文化之一,以河南方言为载体的豫剧是河南文化的品牌代表,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因此,本文主要从豫剧《小二黑结婚》体现出来的有特色的人称代词汇入手,加以分析总结出与普通话相比河南方言中人称代词的特点。

关键词:方言;人称代词;俺;恁引言方言是一个地区的地域变体,以方言为载体的地方戏包含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体现着丰富的地域文化。

[1]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推进未来的发展都要靠语言文字。

戏曲既是一种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更是方言的有力载体。

[2]豫剧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其影响力也是非常深远的。

豫剧的语言基础是河南方言,河南方言的最主要成分是隶属北方方言的中原官话。

[3]而中原官话又下分为八个方言片:充菏片、徐淮片、郑开片、南鲁片、商阜片、信蚌片、洛嵩片、漯项片。

其中“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四个方言片是纯粹的河南方言。

[4]而豫剧的方言基础正是以开封郑州为中心的郑开方言片。

而方言也是地方戏创造的重要依据,也是根本因素。

豫剧作为中国最大的地方戏之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融入了河南独特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

[5]一、俺(一)“俺”在剧中出现的情况 “俺”在唱词和对白中一共出现了36次。

根据前后语境判断,有的意思等同于普通话中的“我家”。

“俺”与前面的“谁家”这个“人称代词+地点”形式相对应,所以后面相应的就是“人称代词+地点”。

有的“俺”可以等同于“我”或者“咱”,表示“我俩”或者“咱俩”。

常德方言的语音特点

常德方言的语音特点

收稿日期:2020-01-06基金项目:汪涵个人基金资助项目“湖南方言调查‘響应’计划”,项目编号:15XY0705。

作者简介:印有家(1973-),男(苗族),湖南泸溪人,铜仁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汉语方言学。

钟江华(1982-),男(白族),湖南桑植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汉语方言学。

摘要:湖南常德由于历史移民以及各时期政区的划分不一,其语言受到外来汉语方言的冲击很大。

通过描写常德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归纳其主要的音韵特点,指出常德虽然地处湖南境内,但其方言却当属于纯粹的西南官话。

关键词:西南官话;湘语;语音;归属中图分类号:H1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39(2020)01-0077-06常德方言的语音特点印有家1,钟江华2(1.铜仁学院人文学院,贵州铜仁554300;2.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湘潭411105)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有“川黔咽喉,云贵门户”之称。

其东据西洞庭湖,与益阳市的南县、沅江市湖汊交错;西靠湘西山地,与蜿蜒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定区及怀化市沅陵县的武陵山脉相承;北接江汉平原,与湖北省荆州市的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的平原相连;南抵资水流域,乌云岭山脉是常德市与益阳市资阳区、桃江县、安化县之间的分水岭。

常德市东西宽179.35公里,南北长190.80公里,与省会长沙相距150公里。

30万年前,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生活居住;公元前277年,蜀守张若在今武陵区城东建筑城池,设置黔中郡;秦代,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三国时期,归吴国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西晋,常德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隋代置朗州,治所在今常德市武陵区;常德之名始于北宋;1949年常德解放,建立常德市,成立人民政府。

2017年,常德市下辖武陵和鼎城两个区以及安乡、汉寿、澧县、临澧、桃源、石门六个县以及津市市。

与普通话常德方言的比较分析1

与普通话常德方言的比较分析1

从我国汉语地分布来看,湖南是一个方言复杂地地区.湖南方言包括湘方言、西南官话、赣方言、客家方言,另外,还有湘南土话、乡话这一些尚未确定归属地方言.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地区,许多人既能说本民族语言,又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湘方言(也叫湘语)是湖南省最具代表性地方言,在湖南省分布地域最广,它主要分布在湘江、资江流域地个市县.西南官话是湖南地第二大方言,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北和湘南.常德位于湖南地西北部,故常德方言是西南官话,和武汉方言也比较相近,与普通话同属北方方言语系,有较亲地联系.常德方言是湖南地区西南官话地重要代表,俗有“小北京话”之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保留有不少北方话地特征;同时由于处于湖南境内,受周边地区湘方言地影响,又往往体现出一些湘方言地特点.虽然同为北方方言语系,但地理上地距离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地原因还是造成了常德方言与普通话"大同"之中地"小异",主要集中在语调和语音地变形、以及一些特色短语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语音地区别在常德方言中鼻音和边音是不分地,与是不具备辨别意思地作用地.如:“男”()和“兰”()同音,“你”()和“理”()同音,“那”()和“辣”()同音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舌根鼻音,普通话中声母为零声母还有部分开头地读.如:“爱”读,“牙”读等.读地音多读和,如:“如”读,“容”读,“染”读,“人”读)普通话中翘舌音在常德方言中都变成相对应地平舌音,如:“纸”读,“张”读,“真”读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部分声母是地字由于保留古音,所以读,如:“减”读,“敲”读,“咸”读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传统常德方言中,与不分如:“饭”()和“换”()同音,“灰”()和“飞”()同音是很突出地现象.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语文教育和大众传媒地影响,这种现象已经很少出现,而是多保留于老年人和农村地区地口音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语法地区别常德话在语序上与普通话大致相同.在助词上有变化,语气助词听上去更有西南官话地特色.、时态助词:“哒”()在动词后表完成,相当于普通话地“了”(如:我吃饭哒我吃饭了)“啊地”()动词后表过去完成,相当于普通话中地“了地”、“过了”(如:我吃啊地我吃过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方位助词:“到”()相当于普通话中地“在”,也可在动词前表“正在”(如:我到常德我在常德;我到吃饭我在吃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语气助词主要有:“啊”()表感叹、迷惑、疑问等;“哦”()表惊讶、感叹、恍然大悟等;“诶”()表对事物地询问,相当于普通话中地“呢”,还可表不满、感谢等;“啦” ()表祈使、遗憾、终结等;“叻”()表强调、祈使等;“咯”()表请求反问等;表强调、不满、请求等;相当于普通话中动词后加不地疑问用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儿化地区别“儿化”指地是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地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彩地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地韵母就叫做“儿化韵”.儿化韵构成地音节称为“儿化音节”.儿地“”不再独立,而是和前头地音合成一个音节.常德方言属西南官话,和普通话相比,常德方言地儿化范围较小,儿化形式、儿化韵发音等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常德方言中地儿化主要分布于名词,其次是动词、形容词、量词.各词类儿化地作用主要有:、区别词义;、变换词性;、通过将放在一起不能构成词地两个因素儿化,构成一个有意义地词语;、泛指边特指细小事物、表“小”、“少”或“轻微”地附加意义、表示某些感情色彩等.有地儿化只具有某一方面地作用,有地同时具有两个或几个方面地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名词地儿化在常德方言中是较为普遍地现象,大量地事物名词通过儿化才能成词,即便是不儿化也能成词地事物名词,很多也可以儿化.儿化地作用主要表现在上面所说地、、,三个方面.有些语素如果不儿化一般不能单独成为名词,必须通过儿化才能成词.这样地儿化名词在常德方言中为数不少,这部分词大部分都有子尾名词地同义形式,如:法—法法儿—法子、渣—渣渣儿—渣子、杯—杯杯儿—杯子等.一些名词,不儿化时指某一事物,儿化后指另一事物,儿化在这里主要用来区别词义.例如:媳妇(儿媳)—媳妇儿(女朋友)、头(脑袋)—头头儿(领头地)、板凳(长条凳)—板凳儿(小四方凳)等.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动词地儿化.常德方言里,有些单音节动词可以重叠并儿化,儿化后词性改变,变成了名词.例如:擦—擦擦儿(橡皮)、筛—筛筛儿(筛子)、叫—叫叫儿(哨子)、垫—垫垫儿(垫子)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形容词地儿化.常德方言部分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儿化主要增添口语色彩、强调程度地轻化.例如:慢—慢慢儿、悄—悄悄儿、轻—轻轻儿等.还有少数地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化,儿化后词性发生变化,变成了名词.例如:瞎—瞎瞎儿(瞎子)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量词地儿化.常德方言部分量词可以儿化,儿化后词性改变,变成了名词.如:“条”在“一条烟”中是量词,在“写个纸条条儿”中地“条条儿”则指地是“细长地条状物”. 常德方言口语中常用地数量短语中地量词部分,大多数重叠后可儿化.儿化后句法功能不变,只能增添了“少量”地附加义.例如:两盘盘儿瓜子、一根根儿烟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般方言中地“儿”词缀有两种形式:非音节式,“儿”词缀与词根语素融合为一个音节,即上面说地“儿化”;音节式,音节语素形独立成为一个音节,称为“儿尾”.常德方言中,“儿化”和“儿尾”有明显地区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常德方言“儿化”与“儿”尾地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语音而言,“儿”尾均自成音节,“儿化”则不自成音节,只有一个卷舌动作.就范围而言,“儿”尾只能附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之后,且仅限于表示人、动植物等具体事物地名词,范围及其有限;“儿化”范围则广泛得多,不仅大量地名词、名词性语素可以儿化,绝大多数地数量短语、少数地动词、形容词、量词也可以儿化.就作用而言,“儿”尾主要是成词和区别词义,少数增添“小称”地附加意义;“儿化”不仅具有“儿尾”地作用,还有表“小称”、转变词义、表喜爱感情色彩地作用.就形式而言,“儿化”绝大部分为重叠式儿化,只有少部分为非重叠式儿化;“儿尾”则常为单音节地具体名词附“儿”构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总而言之,常德话是一门与当地人性格有着极其密切联系地一门方言.虽然常德话与普通话有着以上一些区别,常德人在学习普通话是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地问题,特别是在遇到翘舌音和平舌音时,但是只要认真地学习,不停地练习,常德人也一样可以说好普通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方言,作为一方之言,有其独特之处.它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地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最朴素地形式,也是含义最丰富最深刻地语态.我国推广普通话并不禁止说方言,更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地基础上学会普通话,毕竟方言与大多数人地生活相近,它已经融入了我们地生活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地一部分.应该将方言和普通话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发挥它们各自地作用,方便我们地生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德方言的人称代词作者:姜抗张梅静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5期[摘要]常德方言归属于西南官话,其人称代词颇有特色。

本文先从形式和用法两方面对常德话的人称代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写,最后归纳了常德话人称代词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常德话人称代词作者简介:姜抗(1983-),女,汉族,上海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06级在读硕士;张梅静(1983-),女,汉族,上海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06级在读硕士。

一、人称代词的形式按照人称和数的分别,可以将常德话的人称代词分组列表如下:二、人称代词的用法(一)第一人称:我、玩、玩安、我们常德话中,“我”和“玩”都用于第一人称。

其中,“玩”是典型的方言词。

外地人与常德人说话,只要听到“玩”(表第一人称),便可推知说话者为常德人。

“我”和“玩”虽然都用于第一人称,但二者有所不同。

“我”只用于单数,口语、书面语都可;“玩”既可用于单数,也可用于复数,且用于复数的情况更为普遍,具有很浓的口语色彩。

1.用于单数时,“我”和“玩”都指说话人本身。

二者相比,“我”用得更多一些,书面口头不限,其用法与普通话用法相同。

“玩”虽然也用于单数,但不及“我”用得广泛,一般只用于带有强调的意味的语境。

如:(1)我七啊饭哒。

(我吃过饭了。

)(2)莫挨我。

(别碰我。

)(3)玩不认得你,你走开些。

(我不认识你,你走开。

)2.用于复数,指说话人一方或与说话人相关的一些人(包括听话人),常德话经常用“玩”。

如:(1)玩今朝一早晨就搭车过来哒。

(我们今天一大早就坐车过来了。

)(2)门朝你过来跟玩一路走啰。

(明天你过来跟我们一起走吧。

)由于“玩”单复数均可用,因此,需要结合语言环境才能确定其具体所指。

如:他不喜欢玩,玩客搞么得?(他不喜欢我(们),我(们)去干什么?)“我们”在常德话中也用来表复数,但这种用法在并不普遍,一般只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

表示复数,除了“玩”,还可以在“玩”后加一个表复数的后缀“安”,说成“玩安”。

“我”没有这种用法。

如:玩安昨儿就来哒。

(我们昨天就来了。

)3.直接用在某些名词前面表示领属关系,常德方言中用“玩”不用“我”。

(1)有空到玩屋里来玩啰。

(2)玩妈妈要我下学期开始学钢琴。

这种表领属关系的“玩”在常德话中非常普遍。

一般表示亲友、熟人、单位、部门以及部分表示方位、处所含义的名词,都直接用在“玩”后面,如:玩爸玩妈、玩领导、玩公司、玩楼上。

在这种情况下,“玩”后也可以加“的”,但还是不加“的”字更为普遍。

但如果是以上名词之外的表一般事物的名词,“玩”后必须加“的”才能表示领属关系,如:玩的书、玩的钱、玩的桌子。

(二)第二人称:你、您、您安、你们在这几个人称代词中,“您”是最具有常德方言特色的。

它既能用于尊称,又能用于一般称,既能表示单数又能表示复数,不过用于一般称的复数表示“你们”是它最经常的用法。

1.用于单数,“你”和“您”都指听话人本人。

“你”比“您”用得更为经常,口语书面语不限。

你七撒,我败兴跟你买的。

(你吃呀,我特意给你买的。

)校长要你下午到他办公室客一哈。

(校长要你下午到他办公室去一下。

)玩跟您比不得,您是当官的,玩是种田的。

家公,您慢点走。

(外公,您慢点走。

)“您”用于单数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一般人,不含尊敬义,口语色彩很浓。

但“您”用于这种情况并不普遍,就像第一人称的“玩”用于单数一样,它常常要依赖一定的语境,如在特定的对话环境中、在某种对举时等;二是对长者或客人,含有或多或少的尊敬义。

常德话中第二人称还有一个表尊称的“您家”,但只能用于老年人。

如:您家今年好大年纪哒?(您老人家今年多大年纪了?)2.用于复数,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你们”,常德话中用“您”不用“你”。

您到屋里好生做作业,我回来要检查的。

门朝早晨您一路来啰。

(明天早上你们一起来吧。

)您几个今朝晚上放学哒留下来。

您想喝点么得?啤酒还是白酒?以上例句中“您”都是指复数,意思相当于“你们”。

有些例句中有与复数相对应的词语“一路”、“几个”,但更多时候句中是没有这类相应的词的。

如果是指单数或一定要看作单数的话,这个“您”一定要含有尊敬义,多是指长者或是客人,否则便不能理解为单数。

与“我们”一样,常德话的“你们”也带有书面语的味道,也不如“您”用得经常。

像“玩”一样,“您”也可加后缀“安”说成“您安”来表复数,如:您安暑假里准备到哪里客玩客?3.用在表人、单位、处所的名词前,表示领属关系,最普遍的用法是“您”。

这种情况下“您+名词”既能表单数的领属关系,又能表复数的领属关系,具体是表单数还是复数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决定。

您爱人哪门没有来?(你爱人怎么没有来?)您班上有好多学生?(你们班上有多少学生?)接这类名词表领属,也可用“您的+名词”,但还是不加“的”更为常用。

“你的/你们的”后接这类名词也可表领属关系。

去掉“的”字,“你/你们”直接接这类名词也可表领属关系。

但这两种用法在常德话中都不普遍,书面语味道较浓,明显是受普通话影响的结果。

若后面是其他一般事物名词,要表示领属关系有三种形式:你的/您的/你们的+名词。

“你的”用于表单数的领属关系,“您的”用于表复数的领属关系或是单数尊称的领属关系,“你们的”完全是受普通话影响的用法,一般只出现在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

(三)第三人称:他/她/它、他安/她安/它安、他们/她们/它们1.常德话中,第三人称单数代词为“他/她/它”,其用法与普通话相同。

口语中,这几个代词有时也可表示复数,这时句中往往有相应的表复数含义的词语,如:她这些女伢儿读书都蛮加劲。

(她们这些女孩子学习都很努力。

)2.在“他/她/它”后加上表复数的后缀“安”就成为最常用的复数代词“他安/她安/它安”,如:他安是搞么得的哦?到玩屋里来搞么得哦?(他们是干什么的呀?到我们家来干什么呀?)也可加上复数后缀“们”成为“他们/她们/它们”,但这三个代词很少用于口语。

3.第三人称表领属关系的用法同样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是后接表人、单位、处所的名词,用“他/她/它+名词”或“他安/她安/它安+名词”最为常用,例如:她老公、他屋里、他安村里、它安前头。

第二种情况:若是后接其他名词,则一定要加“的”,才能表领属关系,如:他的书包、她安的衣、它安的尾巴。

这种情况下也可用“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名词”,但是给人感觉较正式,口语中较少使用。

(四)其他人称除以上表第一、二、三人称的代词外,常德话中还有一些表其他称的人称代词,如:个人、人家、别个、每、某、各、本。

下面主要介绍“个人”的用法,其它代词的用法与普通话中的用法基本相同。

“个人”是一个反身代词,在常德话中应用广泛,相当于普通话的“自己”。

其用法分两种情况:一是合用,即附在第一、二、三人称代词的后面,起强调作用;二是单用,不附着于别的词,单独指称某个人,这个人可以是听话人、说话人或其他人。

具体指称谁,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决定。

我个人的事都忙不清白,哪里还有时候帮你做?(我自己的事都忙不完,哪里还有时间帮你做?)我也不港哒,你个人好生想哈。

(我也不讲了,你自己好好想一想。

)个人都把东西拿好哦,马上就要出发哒。

(自己都把东西拿好啊,马上就要出发了。

)回客哒个人弄饭七。

(回去了自己做饭吃。

)三、人称代词的特点(一)第一、二人称代词的对称性。

第一、二人称单数常用的是“我”、“你”,复数是“玩”、“您”或是“玩安”、“您安”。

表领属关系时,不管后接什么名词,“我/你”后都要加“的”;“玩/您”后直接跟表人、单位、处所等含义的名词,可表领属关系,接其他一般名词都要加“的”才能表领属关系。

以上这些方面,第一、二人称代词都对应得相当整齐。

(二)古音的保留。

清同治元年辑的《武陵县志》第二册卷之七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常德方音的记载:“你称曰灵、我称曰玩”。

常德话现在的“您”、“玩”的读音还跟那时候一样。

(三)单音化与多音化。

第一、二人称的复数用单音的“玩”、“您”,清代已是如此,这可能是原来多音节的人称代词快读之后合音的结果。

此外,“玩安”、“您安”也表复数,这应该是后起的表达,可能是受近现代汉语双音节化影响的结果。

(四)复数后缀“安”的虚化。

李如龙在《东西方言人称代词比较研究》中提出,只有从人称代词固定组合推广到附于称人名词之后,才是真正虚化的复数式标记。

常德话的后缀“安”相当于普通话的“们”,主要用于人称代词后,也可用于表人的名词后,有时也可用在少数表一般事物的名词后,如:亲戚安、同事安、桌子安、衣服安。

因此,按照李如龙的标准,这里的“安”已经是真正虚化的复数式的标记了。

(五)复数式领属关系。

第一、二人称代词用作定语后接表人、单位、处所的名词表领属关系时,不管实际含义是单数还是复数,口语中用得最多的都是表复数的人称代词“玩/您”。

“玩老婆”、“玩同学”,在这些短语中,“玩/您”明显是实际表单数含义的。

至于“玩公司”、“您楼上”这种后接表单位和处所的短语中,“玩/您”似乎理解为单复数都可,不过在具体的表达中说话人多是将其指向说话者或听话者一个人的,也就是表达单数的语义。

这种现象不光出现在常德话中,上海话、海盐话、闽南话中都有类似的表达。

李如龙也指出这一现象,认为从近代汉语到现代方言有一种用“复数式”充当“领格”的现象。

吕叔湘从文化的角度对此给出了解释,认为“在过去中国社会家族的重要过于个人,因此凡是跟家族有关的事物,都不说我的,而说我们的、你们的。

”任何一个大小群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比个人重要的,这就是中国文化中深层的“整体主义”观念。

参考文献[1]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李永,汉语人称代词复数表达形式的历史考察[J]广西社会科学,2003,(9)[3]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郑庆君,常德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