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常见疾病的双源CT表现
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及临床分析

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及临
床分析
郭晓;汤文华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10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接受双源CT(DSCT)心脏冠脉CTA345例,男201例,女144例.结果: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101例,男70例,女31例,结果冠状动脉心肌桥总发生率29.2%,男69.3%,女30.7%.右冠状动脉心肌桥3例,回旋支27例,中间支4例,前降支67例.孤立性MB-MCA33例,MB-MCA合并冠脉硬化68例,孤立性MB-MCA在发病年龄、易患因素、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等方面与MB-MCA合并冠脉硬化患者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及回旋支;DSCT可用MB-MCA的诊断,且MB-MCA孤立性心肌桥可引起临床心肌缺血表现.
【总页数】2页(P242-243)
【作者】郭晓;汤文华
【作者单位】412000,南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412000,南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2.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
3.炫速双源CT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中
的应用4.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及临床分析5.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及成像特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

·功能评定·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作者单位: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影像科,福建福州 350001;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叶成斌1,杜厚伟2,戚 婉1,许亚晔1,周振寿1摘要: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3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169支冠状动脉同时进行了DSCT冠状动脉成像和CAG检查,以CAG诊断冠心病为标准分析D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各项指标的表现。
结果:DSCT冠状动脉成像判断冠脉中、重度狭窄(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45/48),99.17%(120/121),97.63%(165/169),97.83%(45/46),97.56%(120/123)。
DSCT冠状动脉成像与CAG对各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921,P<0.001)。
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冠状动脉疾病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成为冠心病诊断的一种可靠、无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动脉疾病文章编号:1008-0074(2012)06-644-03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8-0074.2012.06.27Comparison between dual-source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YE Cheng-bin,DU Hou-wei,QI Wan,XU Ya-ye,ZHOU Zhen-shou//Department of Radiology,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Fujian,350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clinical value of dual-source CT(DSCT)coronary artery imaging and coronaryangiography(CAG)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Methods:A total of 38patients suspected ofCHD with 169coronary arteries underwent DS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and CAG examination.Indexes of DSCTcoronary artery imaging diagnosing CHD were analyzed with CAG as standard.Results:Sensitivity,specificity,ac-curac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DS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judging medium andsevere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stenosis≥50%)were 93.75%(45/48),99.17%(120/121),97.63%(165/169),97.83%(45/46),97.56%(120/123)respectively.There was good consistency between DS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and CAG in display of stenotic degree of coronary arteries(Kappa=0.921,P<0.00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iscovering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between these two methods(P>0.05).Conclusion:Dual-source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possesse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displaying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and ithas become a reliable,non-invasive and effective method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Key words:Tomography,spiral computed;Coronary angiography;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的临床风险。
双源CT检查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敏感指标分析

双源CT检查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敏感指标分析赵相涛【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年(卷),期】2024(8)11【摘要】目的:分析双源CT检查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敏感指标。
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9月于汶上县人民医院进行双源CT检查的19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CT检查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敏感指标[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和心周脂肪组织(PAT)体积]。
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199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阳性108例、阴性91例。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双源CT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93.52%、特异度为97.80%、准确率为95.48%、阳性预测值为98.06%、阴性预测值为92.71%。
冠心病患者EAT和PAT大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指标EAT和PAT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指标EAT 和PAT及两者联合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0.839、0.867,具有一定的价值,且EAT和PAT联合的应用价值较高。
结论:双源CT检查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其中EAT和PAT是其相关敏感指标。
【总页数】3页(P45-47)【作者】赵相涛【作者单位】汶上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相关文献】1.双源CT造影检查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斑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2.心脏腺苷负荷磁共振成像与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3.双源CT测量心周脂肪体积联合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监测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4.基于双源CT双能量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5.心脏腺苷负荷磁共振成像与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严丽丽;甘继宏;杨晶晶;沈倩波;魏雅娜;黄志辉;马丽群【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2(25)12【摘要】目的评价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临床表现为典型心绞痛(58例)及疑似心绞痛(104例)的162例,均接受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检查(CAG),以CAG为诊断标准,对其影像学图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共2430段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CAG显示正常1943段,检出病变487段(20.04%).双源CT检查示正常1925段,异常505段(20.78%),双源CT显示冠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6.44%,特异性为99.18%,阳性预测值为96.82%,阴性预测值为99.07%,符合率95.93%.双源CT和CAG发现冠脉狭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源CT为无创性检查方法,简单、易行,可作为冠心病的筛查及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依据.【总页数】3页(P64-66)【作者】严丽丽;甘继宏;杨晶晶;沈倩波;魏雅娜;黄志辉;马丽群【作者单位】830000乌鲁木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心内科;830000乌鲁木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心内科;830000乌鲁木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心内科;830000乌鲁木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心内科;830000乌鲁木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心内科;830000乌鲁木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心内科;830000乌鲁木齐,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R814.42【相关文献】1.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 [J], 彭泽华;白林;蒲红;印隆林;陈加源;蒋瑾;李刚2.128层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 [J], 梁建超;杜中立;王玉鸾;李淑明3.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J], 周跟东;胡永胜;周炳凤;张晓红;施有为4.心房颤动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J], 袁吉祥;王慎临;刘珍妮5.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的诊断价值 [J], 李艳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

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王国庆;马洪宇;张荣恒;郭文伟【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40)005【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和临床状况.方法:此研究中共120例研讨对象,均从我院2015-04~2016-03收治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疾病者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双源CT心脉冠脉CTA方式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其CTA检查结果,从心肌桥部位上来看:79例(65.83%)处于LAD,其中51例位于LAD中段,28例处于LAD远端位置.4例(3.33%)处于RCA中段;32例处于LCX,中间支5例(4.17%).心肌桥长度为0.5 ~3cm.其中有26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共5例检出心肌桥.和CTA对比,其检出比明显低于CTA.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出现在左前回旋支及降支,双源CT可用于诊断MB-MCA,MB-MCA孤立性心肌桥可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状况.【总页数】2页(P136,139)【作者】王国庆;马洪宇;张荣恒;郭文伟【作者单位】郑州市中医院放射科,河南郑州450007;郑州市中医院放射科,河南郑州450007;郑州市中医院放射科,河南郑州450007;郑州市中医院放射科,河南郑州4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相关文献】1.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及临床分析 [J], 郭晓;汤文华2.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J], 赵星辉3.炫速双源CT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中的应用 [J], 王国庆;张荣恒;邢漠;张燕4.双源CT心脏冠脉CTA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优势及临床分析 [J], 郭晓;汤文华5.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及成像特点 [J], 王翔[1];刘林祥[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扫描参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探讨

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扫描参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探讨吕秀玲;王爱军;李炯【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扫描参数、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的患者进行双源CT 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除固定扫描参数外,主要参考患者的体质指数(BMI)范围来调节管电压、管电流、对比剂流率.再随机抽取100例常规剂量(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根据冠状动脉各段血管显示情况及图像质量评价标准,采用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成像(前瞻性序列扫描技术)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序列扫描技术的平均X射线剂量CTDIVol为11.96~14.25mGy,大约是回顾性心电门控(CTDIVol为30.36~45.67 mGy)的1/3,总的有效剂量E(2.6±0.9)mSv,大约是回顾性心电门控(8.2±0.1)mSv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源CT冠脉CTA成像中,采用前瞻性序列扫描技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并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对于不能接受高辐射剂量并且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的受检人群,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canning parameters, image quality and radiation rndoses for dual-source CT low dose coronary artery CTA imaging. Methods Take dual-saurce CT low rndose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for 100 patients whose heart rate are under 70/min, and randomly select 100 rnpatients to do regular doses scan as a comparison. Results According to coronary artery vascular display rnand image qualily assessment standards. the image quality difference between low dose coronary artery CTA rnimaging (prospectivesequence scan technology) and regular dose(retrospective electric switch control) scan rn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X-ray doses of prospective sequence scan technology (CTDIVol rn11.96~14.25mGy) are about one-third of retrospective electric switch control(CTDIVol 30.36~45.67), the rntotal effective doses of prospective sequence scan technology E(2.6 ± 0.9) mSv are about one-fourth of rnretrospective electric switch control E(8.2 ± 0.1) mSv,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rnDual-source CT coronary artery CTA imaging adopis prospective sequence scan technology which rnsignificantly reduce radiation doses and obtain satisfactory image quality, has Jmpartant clinical diagnostic rnvalue for the crowd who whose heart rate are under 70/min and cannot accept high radiation doae.【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1(026)007【总页数】3页(P146-148)【关键词】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体层摄影术;辐射剂量;扫描参数【作者】吕秀玲;王爱军;李炯【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宁夏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宁夏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宁夏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A.1;R686.10 前言自从多层螺旋CT机问世以来,CT技术日新月异,CT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双源CT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简便、无创性的检查技术,对心血管病变的准确诊断方面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认可。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A) Ds 检查或外 动 脉 C A 检 查 失 败 几 率 。 T 科 手术证实 。
1 检 查方法 . 2
~
5 中 7 硬 8 运用心脏高级软件包对最佳 图像进 软 斑块 1 处 , 间斑 块 2 处 , 斑块 3 分 MP ) S 图 ) 检 查 前 常 规 碘 过 敏 试 行 后 处理 , 别 获得 多 平面 重 建 ( R 、 处 。均 进 行 D A 检 查 ( 3 或 外 科 手
像检 查, 检出的冠状动脉异常均进行数 浓 度 为 3 0mg/ 的欧 乃 派 克 6 ml 7 I L 0 ~ 升 主 动 脉 C T值 为 < 2 0H , 状 动 脉 5 u 冠 字减影血管造影 ( A) Ds 检查或外科手术 7 , 着 相 同速 率 推注 O %氯 化 钠注 伪 影较 多 , 重 影 响诊 断 , 5 接 ml . 9 严 需重 扫 。O例 3
螺旋 C T机 因其无创、 扫描速度快 、 参 数 管 电压 1 V 和 8 V , 电流 全 满 足 诊 断 ; 良:测 升 主 动脉 C 0k 2 0k 管 T值 为
H 分 范 围广及强大的后处理优势, 在心血管 10MA , 用 C rd s 准 直 06 2 0 4 0 u 冠 状 动 脉 显影 较 清 晰 , 8 s 启 ae oe4D, . 8 ~ 0 , 疾 病 检 查 中有 着 广 泛 应 用 [] 对 3 mm, 距 0 1o现 - 2 O 螺 . 04 , 架 旋 转 速 率 3 0 级 支 数 达 3~ 4级 , 影少 ; : 升 主 2~ .3机 3 伪 可 测
冠 状 动 脉 成 像 具 有无 创 性 、 费用 低 、 确 等 优 点 可 作 为 冠心 病 诊 断 的筛 选检 查 方 法 。 准 【 键 词 】 双 源 C :冠 状动 脉狭 窄 ; 化 ; 斑 块 ; 肌 桥 关 T 钙 软 心 d i 03 6  ̄i n17 —8 02 1. . 3 o: .9 9 .s. 10 0 . 20 0 1 s 6 0 44 【 图分 类号 】 R 1.2 【 献标 志 码 】 A 中 84 文 4 【 章 编 号 】 17 .802 1)40 3 —2 文 6 10 0 (0 20 —4 90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率为 8 1 . 2 5 % ,双源 C T冠脉成像共检出冠脉疾病 8 0例 ,诊断 符合 率为 8 3 . 3 3 % 。两种检查方法诊 断符合率 比较 ,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见 表 1 ) 。
动脉平 扫 ,在 给予小 剂量 对 比剂后 ,行增强 扫描 ,在扫 描结
束后 图像 进行 冠脉成像重 建与处理 。血 管狭窄程 度超 过 5 0 %
者视 为诊 断结果 阳性 。两种检 查方法 均 由高年资 专业 技师
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1年 1 月- _ 2 0 1 3年 8月 我院 收治的 冠状 动脉 患者 9 6例 ,男 5 3例 ,女 4 3例 ;年龄 4 2~ 8 6岁 ,平 均 ( 5 9 . 7±1 3 . 2 )岁 ;吸烟史者 7 8例 ,合并糖 尿病者 6 3例 ,
研究 以对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与双源 C T冠 脉成像在冠状 动脉疾
病 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 价分 析为 目的 ,对我 院收 治的冠状 动 脉疾病患者分别采取不 同 的检查方 法诊 断 ,并 以冠脉造影 结 果为依据 ,对各检查 方法 的诊 断结 果进 行对 比分 析 ,现报 道 描范 围予 以确定 ,而后 行 冠状
给予显像 剂 注射 ,在注 射结 束后 嘱咐 患 者继 续 做 1 m i n的运 动 ,1 h 后对 患者行心肌灌 注断层显像 ,第 2天对 患者行 静息 心肌灌 注断层显像 。患者 总负 荷评分 与静 息评 分差 值 超过 1 者视 为诊断结果 阳性 。C T检查 :所用仪 器为我院 现有的多 层螺旋 C T诊 断仪 ( 双源 C T) ,扫描前对患者行心率检测 ,若 是患者心率在 7 0 ̄/ mi n以上 ,则 给予患者倍他乐克 ,剂量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分段法
AHA分段法:
– LM&LAD
LM(5) LAD近段(6) LAD中段(7) LAD远段(8) DA1(9) DA2(10)
冠状动脉分段法
AHA分段法:
– LCX
近段(11) 中段(13) 远段(15) OM1(12) OM2(14)
冠脉常见疾病的CT表现
plaque)
目前冠脉CT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CTCA)无法辨认斑块 内的构成,只能大致将斑块分为:
– 钙化性斑块
– 非钙化性斑块
– 混合性斑块
斑块形成部位的特点:
– 好发于冠脉三大分支的近段及血管分叉处
– 血管绕心壁表面走行时,靠近心肌的一侧易发生斑 块,斑块常呈偏心性
MIP) 血管显像(Angio View)
VR
CPR
MIP
Angio View
双源CT的冠状动脉解剖
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冠状动脉的开口位置 冠状动脉走行及其主要分支 冠状动脉分段法(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美国心脏病协会)
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病例四、男,64岁。无明显胸部症状,有糖尿病、下 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史。
合理应用CTCA的专家共识(2010年)
对于临床轻-中度怀疑冠心病的人群,无创性CTCA可能得 益最大。
对于临床高度怀疑冠脉狭窄的病人,出于对射线剂量的担 心,不主张作CTCA。
对于有显著钙化的患者,CTCA检查不易准确解释,其有 用性不明。
– 进程:脂质点、脂质条纹、斑块前期、粥样斑块、 纤维粥样斑块、复合性斑块
– 构成:纤维帽(平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和脂核 (泡沫细胞+脂质+巨噬细胞+坏死物质+钙盐)
– 分类:
稳定性斑块 (stable plaque) 不稳定斑块(unstable plaque,又称易损斑块, vulnerable
壁冠状动脉(心肌桥)
定义:冠状动脉主要走行于心外膜下的脂肪组织内,
如果冠脉某一段走行中被浅层心肌所覆盖,这段动脉 称为壁冠状动脉(parietal coronary artery),覆盖这 段动脉的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 最常见于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的厚度一般为2- 4mm,根据心肌纤维覆盖的厚度可分为深埋型&浅表 型。
扫描(Scan)
平扫: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 Bolus Tracking监测触发扫描:感兴趣区设在
降主动脉,CT值>100HU时再延迟6s后扫描。 扫描方向:从头到足 扫描范围:气管分叉下方1cm到膈肌 扫描时间:6-14s
扫描及重建参数(Parameters)
管电压(tube voltage):120 kV(2个球管) 管电流(tube current):380~420 mA 螺距(pitch):0.2-0.43(根据患者心率调整) 探测器准直(collimator):0.6mm X 32 有效层厚(slice thickness):0.75mm 重建间距(reconstruction increment):0.5mm 重建卷积核(convolution kernel):B26f(观察支架
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碘对比剂过敏 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因肺动能不全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进行屏气 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
过速等
造影剂的使用(Contrast medium)
浓度:370mgI/mL 总量:80-100mL 注射速度:4.5-5.5mL/s 先注射20mL生理盐水检测血管压力 注射完后以同样流率注射生理盐水40mL
患者,男,59岁。曾有心绞痛病史。
冠状动脉瘘
定义: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直接与右心房、右心室、肺 动脉及冠状窦之间的异常沟通。
冠状动脉-右心、肺动脉多见,冠状动脉-左心少见。 可并发PDA、F4等。临床为心肌缺血。
CTCA表现:正常分布冠状动脉的一部分均匀或局限 性瘤样扩张延长,与心腔沟通或异常血管沟通,扩张 血管内可见血栓形成。
各向同性 心电门控技术
心电门控技术
回顾性心电门控(Retrospective ECG- gating)
– 在ECG整个周期获得同步化连续扫描数据 – 优点:在心脏任何时相的进行图像重建 – 缺点:辐射剂量较大
心电门控技术
前瞻性心电门控(Prospective ECG-gating, 步进-扫描模式)
冠状动脉的开口位置
主动脉窦(aortic sinuses, sinuses of valsalva)
– 左后窦:发出左冠主干 – 右前窦:发出右冠 – 无名窦:位置偏右后,没有冠脉开口
冠状动脉走行及其主要分支
右冠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右 冠起自主动脉根部的右前窦,沿右心耳与肺动 脉干根部之间走行,然后沿右侧房室间沟,绕 心右缘(锐缘)转至心脏膈面。起始部内径约 4-5mm。
冠状动脉瘘 LCX起源异常+RCA-Ao瘘
右优势型(right dominant):右冠发出后降支 及左室后支。此型多见。
左优势型(left dominant):左旋支发出后降支 和左室后支。此型较少。
均衡型(codominant):左、右心室的膈面各 由本侧的冠脉供应。此型最少。
右优势型
MCV
CS PDA
PLVB
左优势型
PDA PLVB
时用B46f重建,有效层厚0.6mm) 单幅图像矩阵(image matrix):512 X 512
Pitch=球管旋转一周床面的移动距离(D)/探测 器的宽度(M*S)
Pitch≤球管旋转一周时间/受检者心动周期长度 (R-R=60/HR, Pitch ≤球管旋转一周时间 *HR/60)
高心率患者使用的Pitch值大
LM
冠状动脉走行及其主要分支
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是 左冠的直接延续,绕肺动脉干左缘沿心脏的前 室间沟下行,远端达心尖部,经心尖切迹转向 心脏膈面,终止于后室间沟的下1/3。内径平 均4mm。
– 主要分布前室间沟两侧的左右心室前壁、心尖部、 心脏膈面下1/3、室间隔的前2/3区
冠心病
定义:冠状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使管腔缩
窄闭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损伤的疾病。 临床特征性表现:
– 症状:发作性胸痛、持续时间久 – 心电图:T波变化、ST段移位、病理性Q波 – 心肌酶学:肌酸激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
脱氢酶
高危因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
粥样斑块的病理学特点:
– 分布到左心房、左室前壁心底部、左室左缘、左室 后壁近侧缘部
LCX的主要分支:
– 钝缘支(obtuse marginal, OM):于心左缘起自 旋支,也可于旋支起始后不久发出,沿心钝缘脏向 下斜行。数量不等。
OM LCX
冠状动脉分段法
AHA分段法:
– RCA
近段(1) 中段(2) 远段(3) PDA(4)
还没有文献证明CTCA能作为无冠心病表现或症状者的筛 查工具。
冠脉支架术
评估支架的位置、长度、有无血栓形成和内膜 增生、腔内是否通畅,有无再狭窄。
CTCA表现:
– 支架呈平行轨道征或弹簧圈样 – 支架腔内出血充盈缺损提示支架再狭窄
局限性:评价3.5mm以上的支架
女,65岁。2006年于左前降支安装支架一枚。
RCA
冠状动脉走行及其主要分支
左主干(left main artery, LM):由主动脉根 部左前窦发出,走行于肺动脉肝于左心耳之间, 到发出左旋支之前。很少有其他细小分支。长 度变化大5-10mm不等,甚至缺如。内径变化 不大,约5mm。偶尔LM分叉处形成三支分叉 形血管,中间为中间支(intermedius branch, IB)。
– 分布到右房、左房后部、右室圆锥、右室前壁、侧 壁、后壁、室间隔的后1/3、后室间沟两旁的左右 心室后壁
RCA的主要分支
– 右圆锥支(conus artery) – 窦房结支(sinus node artery) – 右室前支(anterior branch of right ventricle ) – 锐缘支(acute marginal branch) – 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PDA) – 左室后支( posterior left ventricle branch, PLVB)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引起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等。 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传统冠脉造影(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挤牛奶征
CTCA表现:冠状动脉未走行于脂肪组织内,表面有 心肌覆盖。CPR旋转到一定角度显示最佳。可了解心 肌桥的位置、长度、深度。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冠脉支架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PCI,Stent) 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冠
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壁冠状动脉(myocardial bridge, MB, 心肌桥)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 冠脉先天变异 (coronary artery anomalies)
– 在ECG的特定时相触发脉冲式扫描成像 – 优点:辐射剂量较少 – 缺点:图像质量不稳定,对心率要求要
双源CT冠脉成像步骤
检查前准备 造影剂使用 扫描 原始图像的重建 图像后处理
扫描前准备(Preparation)
扫描前禁食4小时,其他药物正常服用 询问病史,了解有无禁忌症 静脉准备 心电门控 训练呼吸 服用硝酸甘油